吉尔伽美什不过是乌鲁克城守军的一个弃婴。而在另一传说里,却说巴比伦有一习俗,他们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年祭神时选一婴儿作为牺牲,或杀之或弃之山谷。吉尔迦美什当选,便被从悬崖投向山谷。此时为一大鹫所救。它将吉尔伽美什驮在背上,飞至高空,又安然无恙地将他掷落在一家居民的院落里。这家人发现后,将他抚养成人又有传说他是大神阿鲁鲁所创造的“三分之二神性,三分之一人性”的半神半人的人物1,FATE ZERO的吉尔伽美什的确是古代巴比伦国王,但是由于是虚构的月世界,和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有差异,因此你看EA剑很先进就是如此。就比如说西游记里孙悟空能金箍棒能长能短,多先进啊,你看现实中哪个棍子有这么厉害?2,因为FATE ZERO是老虚写的,和FATE STAY NIGHT的作者不是一个人,因此新增了一些以前没有的东西英雄史诗 《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编辑本段伟大英雄 起先吉尔迦美什是乌鲁克城的统治者,作恶多端。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构筑城墙,修建庙宇,害得人民痛苦不堪。苦难中的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神就叫阿鲁鲁创造了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奇都,去与吉尔迦美什搏斗。两人使出全部本领,还是不分胜负,都佩服对方的勇敢,于是结拜为友,一同去为人民造福,成为人人爱戴的英雄。吉尔迦美什与恩奇都同心协力,砍死了残害人类的森林魔怪芬巴巴,杀死了危害乌鲁克居民的天牛。但因杀死天牛,得罪了天神,天神惩罚他们,两人中一定要死去一个。结果恩奇都死去,吉尔迦美什十分悲痛,他感到死亡的可怕,祈求神的帮助。他翻山过海,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他已列入神籍的先祖居住的地方。他从先祖那里知道,有一种仙草可以使人重获生命,就毫不犹豫地跳到大海里去寻找。谁知他后来在水泉洗澡时,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仙草被蛇叼走了。吉尔迦美什灰心丧气,无可奈何地回到乌鲁克城。这时他更加思念亡友恩奇都,求得了神的帮助,与恩奇都的幽灵见了面,他请求恩奇都把“大地的法则”告诉他,这才明白人不能永生。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尚处于懵懂的童年时代,对自然的认识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在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时,人们往往意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命运的控制权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操纵着——他们把这种不知名的力量叫做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力量渐渐地强大起来,人们似乎预见了战胜自然的可能,他们开始幻想、期待自己的同类中出现一个力量强大的人物,代替他们完成战胜自然的伟大事业。所以有人说,所谓“乱世出英雄”,“时世造英雄”,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人们的呼唤和期待造就了英雄的。虽然缺乏直接的证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吉尔伽美什是真实存在的,目前主要是出土的刻文确认了一些与他相关的人在历史上曾经出现,如恩美巴拉格西和基什之阿伽。不少西方考古学家认为如果吉尔伽美什确有其人,他的统治时期应大约在公元前26世纪。一些苏美尔的早期文献将他的名字串成“Bilgames”。在苏美尔王表(The Sumerian king list)中,他是卢加尔班达(Lugalbanda)之子,乌鲁克的第五任国王[1]。他的英雄业绩在人们长期的传颂中,像所有其它的英雄史诗一样,被赋予了神奇浪漫的色彩。人们在吉尔迦美什身上寄托了自己许多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如美貌、力量、正义、勇敢、友情等。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十分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目前人类历史上已知的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他并非只是传说,而是实际存在的。他拥有着三分之二为神,三分之一为人的极高神格。他乃获得诸世一切的超越者之完成型,世上无人能与其匹敌。他本是个不顾人民疾苦的暴君,但是在与恩奇都成为朋友之后,他的行为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那便是恩奇都。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中的怪物——芬巴巴,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战胜了芬巴巴[2]。吉尔伽美什是如此耀眼如此强大,便连众神也会为他的风采所倾倒。而女神伊什妲尔就这样爱上了吉尔伽美什。但她在向完美的王者吉尔伽美什求婚的时候,遭到了吉尔伽美什的拒绝。伊什妲尔被吉尔伽美什的侮辱所激怒,她将父神安努的天之公牛赶到了大地上,以此来作为报复。没有人可以阻挡这头神兽,大地整整七年都为饥荒与破坏所笼罩[3]。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联手对付天之公牛,并漂亮地将其击退。女神又一次没了面子。伊什妲尔的怒火自然不会就此平息,她以区区人类居然敢杀死神兽为罪名向众神请求杀死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其中一人。伊什妲尔的愿望被众神所接受,于是两人中的一个,即神所造出的恩奇都无法违抗天命,渐渐地衰弱而死。那便是吉尔伽美什走下坡路的开始。拥有着不逊于自己的力量,有可能还胜过自己的唯一的朋友恩奇都死去了。这个事实对吉尔伽美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吉尔伽美什惶恐于对“死”的不安,踏上了去往冥界的旅途追求不老不死。跨越了漫长的旅途,历经了种种的磨难,吉尔伽美什终于得到了不老不死的灵药。但是,一条贪婪的蛇却将灵药偷吃。失去了不老不死的他不停地悲叹着就此离开人世。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池塘边跪下来,双手捧着脸大哭起来。他现在明白了,人们告诉他的都是真相:哪怕最伟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是人,因此必须要学会欢乐地生活,体会眼前的幸福,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传说,蛇之所以能够蜕皮长出新的身体,就是因为偷吃了吉尔伽美什的灵药的缘故。编辑本段历史起源 《吉尔伽美什史诗》最早来源于苏美时期的第三乌尔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写成,在后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时期由法师(excortist)Sin-liqe-unninni编写完成里标准阿卡德版本,在19世纪中叶,由大英博物馆的乔治·史密斯从亚述古都尼尼微亚述巴尼拔墓里的泥板图书馆中发掘出这部史诗,共11块泥版,计约3600行,史诗内容又为第12块泥板补全。一直到600 BC《吉尔伽美什史诗》渐渐传到小亚细亚。其中12块泥板的版本成为历史研究的标准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现存于德国首都柏林的远古及古代历史博物馆(Museum für Vor- und Frühgeschichte (Berlin))。在20世纪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译后,史诗的文字被发现并由小碎片拼成。由于记录语言多,历史流传的版本不同和损坏原因使专家只能依靠对于古文字的经验和感觉。苏美尔学家S N Kramer, 第一个把苏美尔传说部分破译。到1920年代,所有泥版已基本复原,译注也基本完成,包括中译本。编辑本段影响深远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代表作,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早在苏美时期就已初具雏型了。它同早期苏美尔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的联系。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保存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可见史诗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吉尔伽美什》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从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看,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初属于口头创作,后来经过诗人们的不断加工完善,最后定型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史诗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一些研究者认为第十二块泥板是后人加上去的。《吉尔伽美什》最后完成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由于形成时间的漫长以及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再加上统治阶级和僧侣的窜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显得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地方是矛盾的。编辑本段主要情节 关于史诗的情节,现代研究者一般把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鲁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友谊。吉尔伽美什开始出现时是乌卢克城的统治者。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为他构筑城垣,修建神庙,害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贵族的居民们的愤怒。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上诸神便令大神阿卢卢给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相对抗。恩奇都原为草莽野人,在神妓的诱导下来到乌卢克城。双方经过激烈的搏斗不分胜负,于是相互爱慕,结为好友。这一部分对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批判成分大于赞美成分。第二部分叙述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结成友谊之后,一同出走为人民造福,成为被群众爱戴的英雄。他们先后战胜了沙漠中的狮子,杀死了杉树林中为害人民的怪物芬巴巴,又共同杀死了残害乌卢克城居民的“天牛”等等。其中同芬巴巴斗争的场面以及杀死“天牛”的场面的描写,比较精彩动人。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它的整个情调是高昂激越的。可是从这以后调子就转为低沉了。第三部分描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的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他回忆起与恩奇都一起远征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分,悲痛欲绝:他在〔朋友〕跟前不停地徘徊,一边〔把毛发〕拔弃散掉,一边扯去,摔碎〔身上〕佩戴的各种珍宝。吉尔伽美什感受到死亡的可怕,特别是神主宰人的命运的威胁,于是怀着探索人生奥秘的愿望到远方去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一部分既表现了他的探索和反抗精神,也反映出很大的悲观情调。第四部分(第十二块泥板)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灵见了面。《吉尔伽美什》比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面貌,表现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和斗争,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颂扬英雄首先最突出的是,史诗热情地颂扬了古代英雄、英雄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并提出了为民建立功勋的重要思想。史诗颂扬的中心人物是吉尔伽美什,然而对这个形象的描绘是不统一的。开始时把他写成残酷的统治者,后又变为为民除害的英雄。这前后变化虽然缺乏内在的联系,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氏族上层人物之间进步思想与落后、反动思想的激烈斗争。显然,在总的倾向上,史诗对作为残酷统治者的吉尔伽美什持批判态度,而对作为英雄的吉尔伽美什则是赞赏和歌颂的。在民间流传的原始情节中,吉尔伽美什被描写为“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古代英雄。史诗在颂扬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歌颂了他们敢于违抗神意的积极进取精神。是神主宰人的命运,还是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史诗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赞颂了吉尔伽美什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行为,这在宗教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远古时代确是难能可贵的。编辑本段反映现实 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社会生活和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认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这部史诗大体上概括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军事民主制的某些社会面貌。当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正在萌芽,有些氏族部落的酋长已逐渐成为军事民主制的领袖,成为早期的国王。他们自恃勇武过人,在城邦内专横残暴,为所欲为。史诗中关于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关于他的某种特权的描写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史诗不仅展示了当时正在形成中的阶级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展示了人和神、神和神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同自然、人同社会的斗争,带有复杂的性质,需进行具体分析。编辑本段艺术表现 史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它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优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的故事情节发展比较自由灵活,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纳入了一些远古神话传说。如伊斯塔尔女神被救向吉尔伽美什求爱遭到拒绝的故事,关于大洪水的故事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其中大洪水的故事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个神话传说,通过乌特那庇什提牟秉承神意造方舟躲避洪水、战胜洪水的艰苦过程,表现了古代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朴素愿望和精神力量。它的影响极为深远,构成了以后《旧约》中大洪水故事“挪亚方舟救渡”的基础。编辑本段浪漫主义 史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既写人,又写神,善于把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把人赋予神的特性,把神赋予人的感情。在描写上,如芬巴巴的神秘的杉树林,吉尔伽美什长途跋涉中的不平凡见闻和经历,战胜威力强大的“天牛”的场面,等等,都给人以新奇之感。同时在吉尔伽美什、恩奇都以及众天神的形象描写和刻画上,既带有很大的传奇性,又充满了人间社会生活的气息,形成了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交织的趋向。编辑本段艺术手法 史诗中还采取了联想、反复、排比、象征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比较生动形象地歌颂了英雄人物,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如多次通过梦境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象征并预示即将发出的事件,通过哭泣的场面来渲染感伤的气氛等等,都增强了艺术感人的力量。编辑本段启发作用 《吉尔伽美什》通过比较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斗争的某种情景,颂扬了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和英雄行为,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意义,其中为民造福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作用。史诗的基调原为歌颂英雄,但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宗教祭司的窜改和加工,它在很大程度上却变成探索人生奥秘的宗教哲理诗了;而探索的结果又导致了命中天定、死生无常的消极悲观的结论,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歌颂英雄的主题。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珍宝。它塑造了一个具有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英雄,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图探寻自然法则和生死奥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对于任何在犹太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吉尔伽美什》有很多与希伯莱《圣经》相对应的地方。事实上,《吉尔伽美什》是《圣经》的先驱,很明显希伯莱《圣经》中几个关键主题是来自《吉尔伽美什》的。早在《圣经》撰写之前的1000年,这些内容就已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了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The Epic of Gilgamesh)。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
他并非只是传说,而是实际存在的。
他拥有着三分之二为神,三分之一为人的极高神格。他乃获得诸世一切的超越者之完成型,世上无人能与其匹敌。
他本是个不顾人民疾苦的暴君,但是在与恩奇都成为朋友之后,他的行为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那便是恩奇都。
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
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
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的守护者——神兽芬巴巴,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王。并将所有的财宝收入囊中
在那时候,吉尔伽美什是如此耀眼如此强大,便连众神也会为他的风采所倾倒。
而一个女神就这样爱上了吉尔伽美什。但丰收之女神伊什妲尔在向完美的王者吉尔伽美什求婚的时候,他却连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那是因为他知道,伊什妲尔是一个残忍且性格反复无常,以残害男人为乐的魔女。
伊什妲尔被吉尔伽美什的侮辱所激怒,她将父神安努的天之公牛赶到了大地上,以此来作为报复。
没有人可以阻挡这头神兽,大地整整七年都为饥荒与破坏所笼罩。
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联手对付天之公牛,并漂亮地将其击退。女神又一次没了面子。
伊什妲尔的怒火自然不会就此平息,她以区区人类居然敢杀死神兽为罪名向众神请求杀死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其中一人。
伊什妲尔的愿望被众神所接受,于是两人中的一个,即神所造出的恩奇都无法违抗天命,渐渐地衰弱而死。
那便是吉尔伽美什走下坡路的开始。
拥有着不逊于自己的力量,有可能还胜过自己的唯一的朋友恩奇都死去了。这个事实对吉尔伽美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吉尔伽美什惶恐于对“死”的不安,踏上了去往冥界的旅途追求不老不死。
跨越了漫长的旅途,历经了种种的磨难,吉尔伽美什终于得到了不老不死的灵药。
但是在归途中,蛇趁他洗澡之时吃掉了灵药,失去了不老不死的他不停地悲叹着就此离开人世。
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池塘边跪下来,双手捧着脸大哭起来。他现在明白了,人们告诉他的都是真相:哪怕最伟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是人,因此必须要学会欢乐地生活,体会眼前的幸福,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
传说,蛇之所以能够蜕皮长出新的身体,就是因为偷吃了吉尔伽美什的灵药的缘故。全诗至此结束。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代表作,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早在苏美时期就已初具雏型了。它同早期苏美尔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的联系。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保存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可见史诗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吉尔伽美什》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从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看,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初属于口头创作,后来经过诗人们的不断加工完善,最后定型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史诗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一些研究者认为第十二块泥板是后人加上去的。
《吉尔伽美什》最后完成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由于形成时间的漫长以及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再加上统治阶级和僧侣的窜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显得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地方是矛盾的。
关于史诗的情节,现代研究者一般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友谊。吉尔伽美什开始出现时是乌卢克城的统治者。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为他构筑城垣,修建神庙,害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贵族的居民们的愤怒。
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上诸神便令大神阿卢卢给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相对抗。恩奇都原为草莽野人,在神妓的诱导下来到乌卢克城。双方经过激烈的搏斗不分胜负,于是相互爱慕,结为好友。这一部分对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批判成分大于赞美成分。
第二部分叙述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结成友谊之后,一同出走为人民造福,成为被群众爱戴的英雄。他们先后战胜了沙漠中的狮子,杀死了杉树林中为害人民的怪人芬巴巴,又共同杀死了残害乌卢克城居民的“天牛”等等。其中同芬巴巴斗争的场面以及杀死“天牛”的场面的描写,比较精彩动人。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它的整个情调是高昂激越的。可是从这以后调子就转为低沉了。
第三部分描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的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他回忆起与恩奇都一起远征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分,悲痛欲绝:
他在〔朋友〕跟前不停地徘徊,
一边〔把毛发〕拔弃散掉,
一边扯去,摔碎〔身上〕佩戴的各种珍宝。
吉尔伽美什感受到死亡的可怕,特别是神主宰人的命运的威胁,于是怀着探索人生奥秘的愿望到远方去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一部分既表现了他的探索和反抗精神,也反映出很大的悲观情调。
第四部分(第十二块泥板)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录见了面。
《吉尔伽美什》比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面貌,表现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和斗争,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首先最突出的是,史诗热情地颂扬了古代英雄、英雄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并提出了为民建立功勋的重要思想。史诗颂扬的中心人物是吉尔伽美什,然而对这个形象的描绘是不统一的。开始时把他写成残酷的统治者,后又变为为民除害的英雄。这前后变化虽然缺乏内在的联系,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氏族上层人物之间进步思想与落后、反动思想的激烈斗争。显然,在总的倾向上,史诗对作为残酷统治者的吉尔伽美什持批判态度,而对作为英雄的吉尔伽美什则是赞赏和歌颂的。
在民间流传的原始情节中,吉尔伽美什被描写为“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古代英雄。史诗在颂扬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歌颂了他们敢于违抗神意的积极进取精神。是神主宰人的命运,还是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史诗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赞颂了吉尔伽美什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行为,这在宗教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远古时代确是难能可贵的。
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社会生活和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认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这部史诗大体上概括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军事民主制的某些社会面貌。当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正在萌芽,有些氏族部落的酋长已逐渐成为军事民主制的领袖,成为早期的国王。他们自恃勇武过人,在城邦内专横残暴,为所欲为。史诗中关于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关于他的某种特权的描写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史诗不仅展示了当时正在形成中的阶级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展示了人和神、神和神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同自然、人同社会的斗争,带有复杂的性质,需进行具体分析。
史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它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优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的故事情节发展比较自由灵活,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纳入了一些远古神话传说。如伊斯塔尔女神被救向吉尔伽美什求爱遭到拒绝的故事,关于大洪水的故事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其中大洪水的故事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个神话传说,通过乌特那庇什提牟秉承神意造方舟躲避洪水、战胜洪水的艰苦过程,表现了古代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朴素愿望和精神力量。它的影响极为深远,构成了以后《旧约》中大洪水故事“挪亚方舟救渡”的基础。
史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既写人,又写神,善于把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把人赋予神的特性,把神赋予人的感情。在描写上,如芬巴巴的神秘的杉树林,吉尔伽美什长途跋涉中的不平凡见闻和经历,战胜威力强大的“天牛”的场面,等等,都给人以新奇之感。同时在吉尔伽美什、恩奇都以及众天神的形象描写和刻画上,既带有很大的传奇性,又充满了人间社会生活的气息,形成了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交织的趋向。
史诗中还采取了联想、反复、排比、象征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比较生动形象地歌颂了英雄人物,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如多次通过梦境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象征并预示即将发出的事件,通过哭泣的场面来渲染感伤的气氛等等,都增强了艺术感人的力量。
《吉尔伽美什》通过比较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斗争的某种情景,颂扬了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和英雄行为,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意义,其中为民造福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作用。史诗的基调原为歌颂英雄,但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宗教祭司的窜改和加工,它在很大程度上却变成探索人生奥秘的宗教哲理诗了;而探索的结果又导致了命中天定、死生无常的消极悲观的结论,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歌颂英雄的主题。
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珍宝。它塑造了一个具有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英雄,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图探寻自然法则和生死奥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
对于任何在犹太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吉尔伽美什》有很多与希伯莱《圣经》相对应的地方。事实上,《吉尔伽美什》是《圣经》的先驱,很明显希伯莱《圣经》中几个关键主题是来自《吉尔伽美什》的。早在《圣经》撰写之前的1000年,这些内容就已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了。
[编辑本段]《吉尔伽美什》节选
第一块泥板
一(A)
此人见过万物,足迹遍及天〔边〕①;
他通晓〔一切〕,尝尽〔苦辣甜酸〕;
他和〔 〕一同〔 〕;
他将睿智〔 〕将一切〔 〕。
他已然〔获得〕藏珍,看穿〔隐〕密,
洪水未至,他先带来了讯息。
他跋涉千里,〔归来时已是力尽〕筋疲,
他把一切艰辛全都〔刻〕上了碑石。
他修筑起拥有环城②的乌鲁克的城墙,
圣埃安那③神苑的宝库也无非这样:
瞧那外壁吧,〔铜〕一般光亮;
瞧那内壁吧,任啥也比它不上。
跨进那门槛瞧瞧吧,是那么古色古香;
到那伊什妲尔④居住的埃安那瞧瞧,
它无与伦比,任凭后代的哪家帝王!
登上乌鲁克城墙,步行向前,
察一察那基石,验一验那些砖,
那砖岂不是烈火所炼!
那基石岂不是七〔贤〕⑤所奠!
(以下约缺30行)
补 充(H”)
自从吉尔伽美什被创造出来(?)
大力神〔塑成了〕他的形态,
天神舍马什⑥授予他〔俊美的面庞〕,
阿达特⑦赐给他堂堂丰采,
诸大神使吉尔伽美什姿容〔秀逸〕,
他有九〔指尺〕的宽胸,十一步尺的〔身材〕!
二(A)
他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
他的身形〔
(3—7行残缺)
〔 〕如同野牛一般,高高的〔 〕,
他手执武器的气概无人可比,
他的<鼓>,能使伙伴奋臂而起。
乌鲁克的贵族在〔他们的屋〕里怨忿不已:
“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
〔日日夜夜〕,他的残暴从不敛息。
〔吉尔伽美什〕是拥有环城的乌鲁克的保〔护人〕吗?
这是〔我们的〕保护人吗?〔(虽然)强悍、聪颖、秀逸〕!
〔吉尔伽美什不给母亲们保留闺女〕,
〔即便是武〕士的女儿,〔贵族的爱妻〕!”
〔诸神听到〕他们申诉的委屈,
天上的诸神,乌鲁克的城主,〔
“这头强悍的野牛,不正是〔阿鲁鲁〕⑧创造的?
〔他手执武器的气概〕无人可比,
他的<鼓>,能使伙伴奋臂而起。
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
日日夜夜,〔他的残暴从不敛息〕。
他就是〔拥有环城〕的乌鲁克的保护人吗?
这是他们的保护人?〔
(虽然)强悍、聪颖、秀逸(?)〔
吉尔伽美什不〔给母亲们〕保留闺女,
哪管是武士的女儿,贵族的爱妻!”
〔阿努〕听到了他们的申诉,
立刻把大神阿鲁鲁宣召:“阿鲁鲁啊,这〔人〕本是你听创造,
现在你再仿造一个,敌得过〔吉尔伽美什〕的英豪,
让他们去争斗,使乌鲁克安定,不受骚扰!”
阿鲁鲁闻听,心中暗自将阿努的神态摹描,
〔阿〕鲁鲁洗了手,取了泥,投掷在地,
她〔用土〕把雄伟的恩奇都创造。
他从尼努尔塔⑨那里汲取了气力,
他混身是毛,头发象妇女,跟尼沙巴⑩一样<卷曲得如同浪涛>,
他不认人,没有家,一身苏母堪⑴似的衣着。
他跟羚羊一同吃草,
他和野兽挨肩擦背,同聚在饮水池塘,
他和牲畜共处,见了水就眉开眼笑。
一位猎人,常在这一带埋设套索,
在饮水池塘跟他遇到,
〔一〕天,两天,三天都是在池塘(跟他遇到)。
猎人望望他,他脸色僵冷,
他⑵回窝也和野兽结伴同道。
猎人(吓得)颤抖,不敢稍作声息,
他满脸愁云,心中〔烦恼〕。
恐怖〔钻进了〕他的心底,
仿佛〔仆仆风尘的远客〕满脸〔疲劳〕。
三 (A)
猎人开口〔对其父〕言道:
“父亲啊,〔打深山〕采了个男妖。
〔普天之下数他〕强悍,
力气〔可与阿努的精灵较量低高〕。
他〔总是〕在山里游逛,
他(总是)和野兽一同吃草,
他〔总是〕在池塘〔浸泡〕双脚。
我〔害怕〕,不敢向他跟前靠,
〔我(?)〕挖好的陷阱被他〔填平〕,
我〔设下的〕套索被他(扯掉)。
他使兽类、野物〔都从我手中逃脱〕,
我野外的营生遭到〔他的干扰〕。”
〔其父开口〕向猎〔人〕授计:
“(我的儿呀),乌鲁克〔住着〕个吉尔伽美什,
他的强大〔天下无敌〕,
他有(阿努的精灵)那般的力气。
〔去吧〕,你动身〔往乌鲁克〕去!
〔到那里讲讲〕那人的(威力)。
〔去跟他讨一名神妓⑶〕领到此地,
〔用更强的〕魅力〔将他降制〕。
趁〔他给野兽〕在池塘(饮水〕,
让〔神妓脱光〕衣服,〔展示出〕女人的魅力。
他〔见了〕女人,便会〔跟〕她亲昵,
山野里(成性的)兽类就会将他离弃。”
〔聆听了〕父亲的主意,
猎人便动身去找〔吉尔伽美什〕。
他启程,到了乌鲁克:
“〔 〕吉尔伽美什!〔
有个人妖〔来自山里〕。
普天之下(数)他强悍,
〔他力气之大〕可与阿努的精灵相比。
他(总是)在山里游逛,
他总是和野兽一同〔吃草〕,
他总是在池塘〔浸泡〕双脚,
我害怕,不敢向他跟前靠。
〔我(?)〕挖好的陷阱被他填平,
〔我设下的〕套索被他扯掉,
他使兽类和〔野物〕都从我手中逃脱,
我野外的营生遭到他的干扰。”
吉尔伽美什对猎人说:
“去吧,我的猎人,把神妓领去!
趁〔他〕在池塘给野兽饮水,
让神妓脱光衣服,展〔示出〕女人的魅力。
见了女人他就会跟她亲昵,
山野里成性的兽类就会将他离弃。”
猎人领了神妓,
他们起身,照直走去。
三天头上他们来到预定的地点,
猎人和神妓便各自在暗处隐蔽。
一天,两天,他们坐在池塘的一隅,
喝水的野兽都到池塘来聚集。
四 (A)
野兽走近了,见了水就欢喜在心。
只见恩奇都——那山里来的野人,
和羚羊同把草吃,
和野兽同把水饮,
他也和动物一样,见水就亲。
神妓瞧见了(这个)莽汉,
就是(那个)来自遐荒的野人。
“是他!神妓啊,快袒露你那胸襟!
(以下9—20行由中译者删去)
六天七夜他与神妓共处,
她那丰肌润肤使他心满意足,
他抬头望了望野地的动物。
羚羊看见他转身就跑,
那些动物也都纷纷躲开了恩奇都。恩奇都很惊讶,
他觉得肢体僵板,
眼看着野兽走尽,他却双腿失灵,迈不开步。
恩奇都变弱了,不再那么敏捷,
但是〔如今〕他却有了智〔慧〕,开阔了思路。
他返回来〔 〕坐〔在〕神妓的脚边,
望着神妓的脸,
并且聆听着她的语言。
神妓对恩奇都说:
“恩奇都啊,你是个〔聪〕明人,如同天神一般,
何必跟野兽在荒野游玩。
走吧,我领你到那拥有环城的乌鲁克去,
去到阿努和伊什妲尔居住的神殿;
去到那吉尔伽美什仗恃他的膂力,
像野牛一般统治人们的地点。”
如此这般一说,她的话有了效果,
他满心欢喜,正希望有人做伴。
恩奇都便对神妓说;
“走吧,神妓!听你的便,
去到阿努和伊什妲尔居住的神殿,
去到吉尔伽美什仗恃努力,
像头野牛统治人们的地点。
我要向他挑战,并且(对他)高声地喊。
五 (A)
“‘唯有我最强大’,我〔要〕在乌鲁克如此叫喊:
‘〔我〕连命运也能改变!
生在原野的〔人无比强〕健。’”
“〔那么走吧!为了使他〕和你〔见面〕,
(我把吉尔伽美什的住处向你指点。)
〔走吧,〕恩奇都!到那拥有环城的乌鲁克(去),
到那穿着祭服的人们中间,
(那里每)天,都举行祭典,
那里〔 〕小伙子们〔
还有神〔妓 〕姿态的(
为魅力所诱(引)而神怡心欢,
他们把大〔车往大路〕上〔赶〕。
热爱生活的恩奇都啊,
让你瞧瞧吉尔伽美什那个快活的好汉!
你瞧瞧他,瞧他那仪表,
大丈夫气概,精力饱满,
他浑身都是诱人的〔魅〕力,
他比你力气更强健,
白天夜晚他都不休不眠。
恩奇都啊,要丢掉你的傲慢,
舍马什给予吉尔伽美什的厚爱,
阿努、恩利尔,还有埃阿把他的智慧增添。
说不定你从山野到此以前,
吉尔伽美什早就在乌鲁克把你梦见。”
赵乐牲译
①这部史诗的开头用的是“Sa naqba imuru”,因而曾
被命名为《见过万物的人》。最初四行因缺损较多,各家
解释也不同。海德尔(A Heidel) 将最初两行译作“见过
一切的人,跟他学吧!啊,我的国土哟!知道万国的人,
让我赞颂你吧!”本书依据斯派萨(EASpeiser)的英译,
肖特(A Schott)的德译,昆特诺(GContenau)的法译等。
②“拥有环城”是加在乌鲁克之前的修饰语。
③乌鲁克的一部分,是献给阿努和伊什妲尔二神的。此
二神在苏美尔是安和伊南那,相当于主神及其女儿。
④美与战争的女神,也是自然界生殖力的女神。关于她
的神话传说颇多。
⑤有“七贤”给上古美索布达米亚的七个城市带来文明
的传说。
⑥太阳神。
⑦掌管天气的神,或称哈达德。
⑧掌管创造的女神。
⑨起初称为尼恩吉鲁斯神,是战士、战争的神。
⑩五谷之神。
⑴家畜之神。
⑵指恩奇都。(harimtu samhat)是古巴比伦
⑶原文意为“圣化的娼妇”(harimtu samhat),是古巴
比伦神庙中从事卖*的女巫,其收入归神庙所有。
Class:Archer
Master:--------
真名:吉尔伽美什
性别:男性
身高·体重:182cm 68kg
属性:混沌·善
力量:B 魔力:B
耐久:C 幸运:A
敏捷:C 宝具:EX
职阶能力:
抗魔力:E
对抗魔术的保护。不能够无效化,只能稍微减少一些伤害值。
单独行动:A+
即使没有Master也可以行动的能力。
保有技能
黄金律:A
并非指身体的黄金比,而是指其人生注定腰缠万贯的能力。
金闪闪他甚至可以当大富豪,一生不会为缺钱所困。
领导力:A+
指挥与统帅大军团的才能。
到了这种地步,已经不像是人望,而是近似于魔力或诅咒了。
神性:B(A+)
虽然拥有最大的神灵适性,但是由于吉尔伽美什讨厌神,所以等级下降。
Gate·of·Babylon
王之财宝
等级:E~A++
种类:对人宝具
攻击距离:——
连通黄金之都的钥匙之剑。
将空间连通,可以自由地取出宝物库中的道具。
不用说,这是使用者的财宝越多,就越是强力的宝具。
Enuma elish
天地初开 洪荒世界
等级:EX
种类:对界宝具
攻击距离:1~99
最大捕捉:1000人
由初开剑Ea造成的空间断裂。
由因为压缩而互相冲突的风压造成的断层,
形成近似于时空断层的攻击将所有敌人粉碎。
其攻击数值使得对手必须以抗大范围杀伤AC或者是同等级的破坏力来互相抵消,否则无法防御。造成的伤害为STRx20,且随机将MGI的数值加在STR上。
最大伤害4000。
若宝物库内有宝具可以支援则伤害数值又会上升。
此剑拥有着与Saber的Excalibur同等甚至是更强的威力,号称“切开世界”之剑。
吉尔迦美什史诗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是一部关于苏美尔三大英雄之一的吉尔迦美什的赞歌。虽然这是一部残缺了近1/3的作品,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伟大英雄
起先吉尔迦美什是乌鲁克城的统治者,作恶多端。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构筑城墙,修建庙宇,害得人民痛苦不堪。苦难中的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神就叫阿鲁鲁创造了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启都,去与吉尔迦美什搏斗。两人使出全部本领,还是不分胜负,都佩服对方的勇敢,于是结拜为友,一同去为人民造福,成为人人爱戴的英雄。 吉尔迦美什与恩启都同心协力,砍死了残害人类的森林魔怪劳巴巴,杀死了危害乌鲁克居民的天牛。但因杀死天牛,得罪了天神,天神惩罚他们,两人中一定要死去一个。结果恩启都死去,吉尔迦美什十分悲痛,他感到死亡的可怕,祈求神的帮助。他翻山过海,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他已列入神籍的先祖居住的地方。他从先祖那里知道,有一种仙草可以使人重获生命,就毫不犹豫地跳到大海里去寻找。谁知他后来在水泉洗澡时,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仙草被蛇叼走了。吉尔迦美什灰心丧气,无可奈何地回到乌鲁克城。这时他更加思念亡友恩启都,求得了神的帮助,与恩启都的幽灵见了面,他请求恩启都把“大地的法则”告诉他,这才明白人不能永生。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尚处于懵懂的童年时代,对自然的认识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在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时,人们往往意识到自身力量的渺小,命运的控制权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操纵着——他们把这种不知名的力量叫做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力量渐渐地强大起来,人们似乎预见了战胜自然的可能,他们开始幻想、期待自己的同类中出现一个力量强大的人物,代替他们完成战胜自然的伟大事业。所以有人说,所谓“乱世出英雄”,“时世造英雄”,其实更确切地说是人们的呼唤和期待造就了英雄的。 吉尔迦美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他的英雄业绩在人们长期的传颂中,像所有其它的英雄史诗一样,被赋予了神奇浪漫的色彩。人们在吉尔迦美什身上寄托了自己许多美好的情感和愿望,如美貌、力量、正义、勇敢、友情等。
内容简介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The Epic of Gilgamesh)。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 他并非只是传说,而是实际存在的。 他拥有着三分之二为神,三分之一为人的极高神格。他乃获得诸世一切的超越者之完成型,世上无人能与其匹敌。 他本是个不顾人民疾苦的暴君,但是在与恩奇都成为朋友之后,他的行为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那便是恩奇都。 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 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 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的守护者——神兽芬巴巴,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王。并将所有的财宝收入囊中 在那时候,吉尔伽美什是如此耀眼如此强大,便连众神也会为他的风采所倾倒。 而一个女神就这样爱上了吉尔伽美什。但丰收之女神伊什妲尔在向完美的王者吉尔伽美什求婚的时候,他却连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那是因为他知道,伊什妲尔是一个残忍且性格反复无常,以残害男人为乐的魔女。 伊什妲尔被吉尔伽美什的侮辱所激怒,她将父神安努的天之公牛赶到了大地上,以此来作为报复。 没有人可以阻挡这头神兽,大地整整七年都为饥荒与破坏所笼罩。 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联手对付天之公牛,并漂亮地将其击退。女神又一次没了面子。 伊什妲尔的怒火自然不会就此平息,她以区区人类居然敢杀死神兽为罪名向众神请求杀死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其中一人。 伊什妲尔的愿望被众神所接受,于是两人中的一个,即神所造出的恩奇都无法违抗天命,渐渐地衰弱而死。 那便是吉尔伽美什走下坡路的开始。 拥有着不逊于自己的力量,有可能还胜过自己的唯一的朋友恩奇都死去了。这个事实对吉尔伽美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吉尔伽美什惶恐于对“死”的不安,踏上了去往冥界的旅途追求不老不死。 跨越了漫长的旅途,历经了种种的磨难,吉尔伽美什终于得到了不老不死的灵药。 但是在归途中,蛇趁他洗澡之时吃掉了灵药,失去了不老不死的他不停地悲叹着就此离开人世。 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池塘边跪下来,双手捧着脸大哭起来。他现在明白了,人们告诉他的都是真相:哪怕最伟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是人,因此必须要学会欢乐地生活,体会眼前的幸福,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 传说,蛇之所以能够蜕皮长出新的身体,就是因为偷吃了吉尔伽美什的灵药的缘故。全诗至此结束。
影响深远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代表作,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早在苏美时期就已初具雏型了。它同早期苏美尔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的联系。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保存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可见史诗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吉尔伽美什》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从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看,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初属于口头创作,后来经过诗人们的不断加工完善,最后定型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史诗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一些研究者认为第十二块泥板是后人加上去的。 《吉尔伽美什》最后完成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由于形成时间的漫长以及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再加上统治阶级和僧侣的窜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显得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地方是矛盾的。
主要情节
关于史诗的情节,现代研究者一般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友谊。吉尔伽美什开始出现时是乌卢克城的统治者。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为他构筑城垣,修建神庙,害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贵族的居民们的愤怒。 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上诸神便令大神阿卢卢给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相对抗。恩奇都原为草莽野人,在神妓的诱导下来到乌卢克城。双方经过激烈的搏斗不分胜负,于是相互爱慕,结为好友。这一部分对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批判成分大于赞美成分。 第二部分叙述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结成友谊之后,一同出走为人民造福,成为被群众爱戴的英雄。他们先后战胜了沙漠中的狮子,杀死了杉树林中为害人民的怪人芬巴巴,又共同杀死了残害乌卢克城居民的“天牛”等等。其中同芬巴巴斗争的场面以及杀死“天牛”的场面的描写,比较精彩动人。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它的整个情调是高昂激越的。可是从这以后调子就转为低沉了。 第三部分描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的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他回忆起与恩奇都一起远征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分,悲痛欲绝: 他在〔朋友〕跟前不停地徘徊, 一边〔把毛发〕拔弃散掉, 一边扯去,摔碎〔身上〕佩戴的各种珍宝。 吉尔伽美什感受到死亡的可怕,特别是神主宰人的命运的威胁,于是怀着探索人生奥秘的愿望到远方去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一部分既表现了他的探索和反抗精神,也反映出很大的悲观情调。 第四部分(第十二块泥板)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录见了面。 《吉尔伽美什》比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面貌,表现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和斗争,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颂扬英雄
首先最突出的是,史诗热情地颂扬了古代英雄、英雄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并提出了为民建立功勋的重要思想。史诗颂扬的中心人物是吉尔伽美什,然而对这个形象的描绘是不统一的。开始时把他写成残酷的统治者,后又变为为民除害的英雄。这前后变化虽然缺乏内在的联系,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氏族上层人物之间进步思想与落后、反动思想的激烈斗争。显然,在总的倾向上,史诗对作为残酷统治者的吉尔伽美什持批判态度,而对作为英雄的吉尔伽美什则是赞赏和歌颂的。 在民间流传的原始情节中,吉尔伽美什被描写为“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古代英雄。史诗在颂扬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歌颂了他们敢于违抗神意的积极进取精神。是神主宰人的命运,还是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史诗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赞颂了吉尔伽美什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行为,这在宗教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远古时代确是难能可贵的。
反映现实
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社会生活和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认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这部史诗大体上概括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军事民主制的某些社会面貌。当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正在萌芽,有些氏族部落的酋长已逐渐成为军事民主制的领袖,成为早期的国王。他们自恃勇武过人,在城邦内专横残暴,为所欲为。史诗中关于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关于他的某种特权的描写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史诗不仅展示了当时正在形成中的阶级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展示了人和神、神和神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同自然、人同社会的斗争,带有复杂的性质,需进行具体分析。
艺术表现
史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它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优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的故事情节发展比较自由灵活,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纳入了一些远古神话传说。如伊斯塔尔女神被救向吉尔伽美什求爱遭到拒绝的故事,关于大洪水的故事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其中大洪水的故事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个神话传说,通过乌特那庇什提牟秉承神意造方舟躲避洪水、战胜洪水的艰苦过程,表现了古代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朴素愿望和精神力量。它的影响极为深远,构成了以后《旧约》中大洪水故事“挪亚方舟救渡”的基础。
浪漫主义
史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既写人,又写神,善于把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把人赋予神的特性,把神赋予人的感情。在描写上,如芬巴巴的神秘的杉树林,吉尔伽美什长途跋涉中的不平凡见闻和经历,战胜威力强大的“天牛”的场面,等等,都给人以新奇之感。同时在吉尔伽美什、恩奇都以及众天神的形象描写和刻画上,既带有很大的传奇性,又充满了人间社会生活的气息,形成了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交织的趋向。
艺术手法
史诗中还采取了联想、反复、排比、象征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比较生动形象地歌颂了英雄人物,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如多次通过梦境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象征并预示即将发出的事件,通过哭泣的场面来渲染感伤的气氛等等,都增强了艺术感人的力量。
启发作用
《吉尔伽美什》通过比较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斗争的某种情景,颂扬了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和英雄行为,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意义,其中为民造福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作用。史诗的基调原为歌颂英雄,但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宗教祭司的窜改和加工,它在很大程度上却变成探索人生奥秘的宗教哲理诗了;而探索的结果又导致了命中天定、死生无常的消极悲观的结论,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歌颂英雄的主题。 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珍宝。它塑造了一个具有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英雄,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图探寻自然法则和生死奥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 对于任何在犹太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吉尔伽美什》有很多与希伯莱《圣经》相对应的地方。事实上,《吉尔伽美什》是《圣经》的先驱,很明显希伯莱《圣经》中几个关键主题是来自《吉尔伽美什》的。早在《圣经》撰写之前的1000年,这些内容就已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了。
节选内容
第一块泥板 一(A) 此人见过万物,足迹遍及天〔边〕①; 他通晓〔一切〕,尝尽〔苦辣甜酸〕; 他和〔 〕一同〔 〕; 他将睿智〔 〕将一切〔 〕。 他已然〔获得〕藏珍,看穿〔隐〕密, 洪水未至,他先带来了讯息。 他跋涉千里,〔归来时已是力尽〕筋疲, 他把一切艰辛全都〔刻〕上了碑石。 他修筑起拥有环城②的乌鲁克的城墙, 圣埃安那③神苑的宝库也无非这样: 瞧那外壁吧,〔铜〕一般光亮; 瞧那内壁吧,任啥也比它不上。 跨进那门槛瞧瞧吧,是那么古色古香; 到那伊什妲尔④居住的埃安那瞧瞧, 它无与伦比,任凭后代的哪家帝王! 登上乌鲁克城墙,步行向前, 察一察那基石,验一验那些砖, 那砖岂不是烈火所炼! 那基石岂不是七〔贤〕⑤所奠! (以下约缺30行) 补 充(H”) 自从吉尔伽美什被创造出来(?) 大力神〔塑成了〕他的形态, 天神舍马什⑥授予他〔俊美的面庞〕, 阿达特⑦赐给他堂堂丰采, 诸大神使吉尔伽美什姿容〔秀逸〕, 他有九〔指尺〕的宽胸,十一步尺的〔身材〕! 二(A) 他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 他的身形〔 (3—7行残缺) 〔 〕如同野牛一般,高高的〔 〕, 他手执武器的气概无人可比, 他的<鼓>,能使伙伴奋臂而起。 乌鲁克的贵族在〔他们的屋〕里怨忿不已: “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 〔日日夜夜〕,他的残暴从不敛息。 〔吉尔伽美什〕是拥有环城的乌鲁克的保〔护人〕吗? 这是〔我们的〕保护人吗?〔(虽然)强悍、聪颖、秀逸〕! 〔吉尔伽美什不给母亲们保留闺女〕, 〔即便是武〕士的女儿,〔贵族的爱妻〕!” 〔诸神听到〕他们申诉的委屈, 天上的诸神,乌鲁克的城主,〔 “这头强悍的野牛,不正是〔阿鲁鲁〕⑧创造的? 〔他手执武器的气概〕无人可比, 他的<鼓>,能使伙伴奋臂而起。 吉尔伽美什不给父亲们保留儿子, 日日夜夜,〔他的残暴从不敛息〕。 他就是〔拥有环城〕的乌鲁克的保护人吗? 这是他们的保护人?〔 (虽然)强悍、聪颖、秀逸(?)〔 吉尔伽美什不〔给母亲们〕保留闺女, 哪管是武士的女儿,贵族的爱妻!” 〔阿努〕听到了他们的申诉, 立刻把大神阿鲁鲁宣召:“阿鲁鲁啊,这〔人〕本是你听创造, 现在你再仿造一个,敌得过〔吉尔伽美什〕的英豪, 让他们去争斗,使乌鲁克安定,不受骚扰!” 阿鲁鲁闻听,心中暗自将阿努的神态摹描, 〔阿〕鲁鲁洗了手,取了泥,投掷在地, 她〔用土〕把雄伟的恩奇都创造。 他从尼努尔塔⑨那里汲取了气力, 他混身是毛,头发象妇女,跟尼沙巴⑩一样<卷曲得如同浪涛>, 他不认人,没有家,一身苏母堪⑴似的衣着。 他跟羚羊一同吃草, 他和野兽挨肩擦背,同聚在饮水池塘, 他和牲畜共处,见了水就眉开眼笑。 一位猎人,常在这一带埋设套索, 在饮水池塘跟他遇到, 〔一〕天,两天,三天都是在池塘(跟他遇到)。 猎人望望他,他脸色僵冷, 他⑵回窝也和野兽结伴同道。 猎人(吓得)颤抖,不敢稍作声息, 他满脸愁云,心中〔烦恼〕。 恐怖〔钻进了〕他的心底, 仿佛〔仆仆风尘的远客〕满脸〔疲劳〕。 三 (A) 猎人开口〔对其父〕言道: “父亲啊,〔打深山〕采了个男妖。 〔普天之下数他〕强悍, 力气〔可与阿努的精灵较量低高〕。 他〔总是〕在山里游逛, 他(总是)和野兽一同吃草, 他〔总是〕在池塘〔浸泡〕双脚。 我〔害怕〕,不敢向他跟前靠, 〔我(?)〕挖好的陷阱被他〔填平〕, 我〔设下的〕套索被他(扯掉)。 他使兽类、野物〔都从我手中逃脱〕, 我野外的营生遭到〔他的干扰〕。” 〔其父开口〕向猎〔人〕授计: “(我的儿呀),乌鲁克〔住着〕个吉尔伽美什, 他的强大〔天下无敌〕, 他有(阿努的精灵)那般的力气。 〔去吧〕,你动身〔往乌鲁克〕去! 〔到那里讲讲〕那人的(威力)。 〔去跟他讨一名神妓⑶〕领到此地, 〔用更强的〕魅力〔将他降制〕。 趁〔他给野兽〕在池塘(饮水〕, 让〔神妓脱光〕衣服,〔展示出〕女人的魅力。 他〔见了〕女人,便会〔跟〕她亲昵, 山野里(成性的)兽类就会将他离弃。” 〔聆听了〕父亲的主意, 猎人便动身去找〔吉尔伽美什〕。 他启程,到了乌鲁克: “〔 〕吉尔伽美什!〔 有个人妖〔来自山里〕。 普天之下(数)他强悍, 〔他力气之大〕可与阿努的精灵相比。 他(总是)在山里游逛, 他总是和野兽一同〔吃草〕, 他总是在池塘〔浸泡〕双脚, 我害怕,不敢向他跟前靠。 〔我(?)〕挖好的陷阱被他填平, 〔我设下的〕套索被他扯掉, 他使兽类和〔野物〕都从我手中逃脱, 我野外的营生遭到他的干扰。” 吉尔伽美什对猎人说: “去吧,我的猎人,把神妓领去! 趁〔他〕在池塘给野兽饮水, 让神妓脱光衣服,展〔示出〕女人的魅力。 见了女人他就会跟她亲昵, 山野里成性的兽类就会将他离弃。” 猎人领了神妓, 他们起身,照直走去。 三天头上他们来到预定的地点, 猎人和神妓便各自在暗处隐蔽。 一天,两天,他们坐在池塘的一隅, 喝水的野兽都到池塘来聚集。 四 (A) 野兽走近了,见了水就欢喜在心。 只见恩奇都——那山里来的野人, 和羚羊同把草吃, 和野兽同把水饮, 他也和动物一样,见水就亲。 神妓瞧见了(这个)莽汉, 就是(那个)来自遐荒的野人。 “是他!神妓啊,快袒露你那胸襟! (以下9—20行由中译者删去) 六天七夜他与神妓共处, 她那丰肌润肤使他心满意足, 他抬头望了望野地的动物。 羚羊看见他转身就跑, 那些动物也都纷纷躲开了恩奇都。恩奇都很惊讶, 他觉得肢体僵板, 眼看着野兽走尽,他却双腿失灵,迈不开步。 恩奇都变弱了,不再那么敏捷, 但是〔如今〕他却有了智〔慧〕,开阔了思路。 他返回来〔 〕坐〔在〕神妓的脚边, 望着神妓的脸, 并且聆听着她的语言。 神妓对恩奇都说: “恩奇都啊,你是个〔聪〕明人,如同天神一般, 何必跟野兽在荒野游玩。 走吧,我领你到那拥有环城的乌鲁克去, 去到阿努和伊什妲尔居住的神殿; 去到那吉尔伽美什仗恃他的膂力, 像野牛一般统治人们的地点。” 如此这般一说,她的话有了效果, 他满心欢喜,正希望有人做伴。 恩奇都便对神妓说; “走吧,神妓!听你的便, 去到阿努和伊什妲尔居住的神殿, 去到吉尔伽美什仗恃努力, 像头野牛统治人们的地点。 我要向他挑战,并且(对他)高声地喊。 五 (A) “‘唯有我最强大’,我〔要〕在乌鲁克如此叫喊: ‘〔我〕连命运也能改变! 生在原野的〔人无比强〕健。’” “〔那么走吧!为了使他〕和你〔见面〕, (我把吉尔伽美什的住处向你指点。) 〔走吧,〕恩奇都!到那拥有环城的乌鲁克(去), 到那穿着祭服的人们中间, (那里每)天,都举行祭典, 那里〔 〕小伙子们〔 还有神〔妓 〕姿态的( 为魅力所诱(引)而神怡心欢, 他们把大〔车往大路〕上〔赶〕。 热爱生活的恩奇都啊, 让你瞧瞧吉尔伽美什那个快活的好汉! 你瞧瞧他,瞧他那仪表, 大丈夫气概,精力饱满, 他浑身都是诱人的〔魅〕力, 他比你力气更强健, 白天夜晚他都不休不眠。 恩奇都啊,要丢掉你的傲慢, 舍马什给予吉尔伽美什的厚爱, 阿努、恩利尔,还有埃阿把他的智慧增添。 说不定你从山野到此以前, 吉尔伽美什早就在乌鲁克把你梦见。” 赵乐牲译 ①这部史诗的开头用的是“Sa naqba imuru”,因而曾 被命名为《见过万物的人》。最初四行因缺损较多,各家 解释也不同。海德尔(A Heidel) 将最初两行译作“见过 一切的人,跟他学吧!啊,我的国土哟!知道万国的人, 让我赞颂你吧!”本书依据斯派萨(EASpeiser)的英译, 肖特(A Schott)的德译,昆特诺(GContenau)的法译等。 ②“拥有环城”是加在乌鲁克之前的修饰语。 ③乌鲁克的一部分,是献给阿努和伊什妲尔二神的。此 二神在苏美尔是安和伊南那,相当于主神及其女儿。 ④美与战争的女神,也是自然界生殖力的女神。关于她 的神话传说颇多。 ⑤有“七贤”给上古美索布达米亚的七个城市带来文明 的传说。 ⑥太阳神。 ⑦掌管天气的神,或称哈达德。 ⑧掌管创造的女神。 ⑨起初称为尼恩吉鲁斯神,是战士、战争的神。 ⑩五谷之神。 ⑴家畜之神。 ⑵指恩奇都。(harimtu samhat)是古巴比伦 ⑶原文意为“圣化的娼妇”(harimtu samhat),是古巴 比伦神庙中从事卖*的女巫,其收入归神庙所有
吉尔伽美什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创作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The Epic of Gilgamesh)。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史诗,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Sumerian)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
这部史诗讲述了英雄吉尔伽美什一生的传奇故事。
他并非只是传说,而是实际存在的。
他拥有着三分之二为神,三分之一为人的极高神格。他乃获得诸世一切的超越者之完成型,世上无人能与其匹敌。
他本是个不顾人民疾苦的暴君,但是在与恩奇都成为朋友之后,他的行为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被吉尔伽美什压迫的人民们向上天申诉,于是女神阿鲁鲁便做出了第一个神造之人,那便是恩奇都。
恩奇都和吉尔伽美什强烈地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他们心知有一天定然会狭路相逢。
虽然吉尔伽美什一开始对身为他敌人的恩奇都感到恐惧,但是没过多久两人便成为知己,两人共享王位,平等地治理国家。
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一起讨伐了森林的守护者——神兽芬巴巴,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王。并将所有的财宝收入囊中
在那时候,吉尔伽美什是如此耀眼如此强大,便连众神也会为他的风采所倾倒。
而一个女神就这样爱上了吉尔伽美什。但丰收之女神伊什妲尔在向完美的王者吉尔伽美什求婚的时候,他却连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那是因为他知道,伊什妲尔是一个残忍且性格反复无常,以残害男人为乐的魔女。
伊什妲尔被吉尔伽美什的侮辱所激怒,她将父神安努的天之公牛赶到了大地上,以此来作为报复。
没有人可以阻挡这头神兽,大地整整七年都为饥荒与破坏所笼罩。
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联手对付天之公牛,并漂亮地将其击退。女神又一次没了面子。
伊什妲尔的怒火自然不会就此平息,她以区区人类居然敢杀死神兽为罪名向众神请求杀死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其中一人。
伊什妲尔的愿望被众神所接受,于是两人中的一个,即神所造出的恩奇都无法违抗天命,渐渐地衰弱而死。
那便是吉尔伽美什走下坡路的开始。
拥有着不逊于自己的力量,有可能还胜过自己的唯一的朋友恩奇都死去了。这个事实对吉尔伽美什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吉尔伽美什惶恐于对“死”的不安,踏上了去往冥界的旅途追求不老不死。
跨越了漫长的旅途,历经了种种的磨难,吉尔伽美什终于得到了不老不死的灵药。
但是在归途中,蛇趁他洗澡之时吃掉了灵药,失去了不老不死的他不停地悲叹着就此离开人世。
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池塘边跪下来,双手捧着脸大哭起来。他现在明白了,人们告诉他的都是真相:哪怕最伟大和最勇敢的英雄也是人,因此必须要学会欢乐地生活,体会眼前的幸福,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命运。
传说,蛇之所以能够蜕皮长出新的身体,就是因为偷吃了吉尔伽美什的灵药的缘故。全诗至此结束。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代表作,是已知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史诗。这部史诗的基本内容早在苏美时期就已初具雏型了。它同早期苏美尔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的联系。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保存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可见史诗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
《吉尔伽美什》大体上是古代两河流域神话传说精华的汇集。从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来看,显然不是出于一人之手,而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初属于口头创作,后来经过诗人们的不断加工完善,最后定型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史诗共三千余行,用楔形文字分别记述在十二块泥板上;一些研究者认为第十二块泥板是后人加上去的。
《吉尔伽美什》最后完成于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由于形成时间的漫长以及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再加上统治阶级和僧侣的窜改,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结构显得比较复杂,甚至有些地方是矛盾的。
关于史诗的情节,现代研究者一般把它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的友谊。吉尔伽美什开始出现时是乌卢克城的统治者。他凭借权势抢男霸女,强迫城中居民为他构筑城垣,修建神庙,害得民不聊生,因而激起了贵族的居民们的愤怒。
人们祈求天上诸神拯救自己。天上诸神便令大神阿卢卢给创造一个半人半兽的勇士恩奇都与吉尔伽美什相对抗。恩奇都原为草莽野人,在神妓的诱导下来到乌卢克城。双方经过激烈的搏斗不分胜负,于是相互爱慕,结为好友。这一部分对主人公吉尔伽美什的批判成分大于赞美成分。
第二部分叙述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结成友谊之后,一同出走为人民造福,成为被群众爱戴的英雄。他们先后战胜了沙漠中的狮子,杀死了杉树林中为害人民的怪人芬巴巴,又共同杀死了残害乌卢克城居民的“天牛”等等。其中同芬巴巴斗争的场面以及杀死“天牛”的场面的描写,比较精彩动人。这一部分实际上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它的整个情调是高昂激越的。可是从这以后调子就转为低沉了。
第三部分描写吉尔伽美什为探索“死和生命”问题而进行的长途远游。恩奇都因得罪天神阿努,受到死的惩罚。好友恩奇都的突然病逝,引起了吉尔伽美什极大的悲痛。他回忆起与恩奇都一起远征的岁月,不禁感慨万分,悲痛欲绝:
他在〔朋友〕跟前不停地徘徊,
一边〔把毛发〕拔弃散掉,
一边扯去,摔碎〔身上〕佩戴的各种珍宝。
吉尔伽美什感受到死亡的可怕,特别是神主宰人的命运的威胁,于是怀着探索人生奥秘的愿望到远方去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一部分既表现了他的探索和反抗精神,也反映出很大的悲观情调。
第四部分(第十二块泥板)记述吉尔伽美什同恩奇都幽灵的谈话,吉尔伽美什回到乌卢克城后十分怀念亡友,祈求神的帮助,同恩奇都的幽录见了面。
《吉尔伽美什》比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历史面貌,表现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生活和斗争,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首先最突出的是,史诗热情地颂扬了古代英雄、英雄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并提出了为民建立功勋的重要思想。史诗颂扬的中心人物是吉尔伽美什,然而对这个形象的描绘是不统一的。开始时把他写成残酷的统治者,后又变为为民除害的英雄。这前后变化虽然缺乏内在的联系,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氏族上层人物之间进步思想与落后、反动思想的激烈斗争。显然,在总的倾向上,史诗对作为残酷统治者的吉尔伽美什持批判态度,而对作为英雄的吉尔伽美什则是赞赏和歌颂的。
在民间流传的原始情节中,吉尔伽美什被描写为“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古代英雄。史诗在颂扬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的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巴比伦人认识自然法则、探索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歌颂了他们敢于违抗神意的积极进取精神。是神主宰人的命运,还是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史诗在某些方面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赞颂了吉尔伽美什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行为,这在宗教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远古时代确是难能可贵的。
史诗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社会生活和正在形成的阶级关系,对我们了解、认识古代巴比伦社会的历史和文学的发展有重要价值。这部史诗大体上概括了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了军事民主制的某些社会面貌。当时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正在萌芽,有些氏族部落的酋长已逐渐成为军事民主制的领袖,成为早期的国王。他们自恃勇武过人,在城邦内专横残暴,为所欲为。史诗中关于吉尔伽美什在乌卢克城的残酷统治以及关于他的某种特权的描写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史诗不仅展示了当时正在形成中的阶级关系,即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也展示了人和神、神和神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同自然、人同社会的斗争,带有复杂的性质,需进行具体分析。
史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它继承了苏美尔文学的优秀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口头创作的特点。史诗的故事情节发展比较自由灵活,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纳入了一些远古神话传说。如伊斯塔尔女神被救向吉尔伽美什求爱遭到拒绝的故事,关于大洪水的故事等等,都是引人入胜的。其中大洪水的故事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个神话传说,通过乌特那庇什提牟秉承神意造方舟躲避洪水、战胜洪水的艰苦过程,表现了古代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朴素愿望和精神力量。它的影响极为深远,构成了以后《旧约》中大洪水故事“挪亚方舟救渡”的基础。
史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既写人,又写神,善于把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把人赋予神的特性,把神赋予人的感情。在描写上,如芬巴巴的神秘的杉树林,吉尔伽美什长途跋涉中的不平凡见闻和经历,战胜威力强大的“天牛”的场面,等等,都给人以新奇之感。同时在吉尔伽美什、恩奇都以及众天神的形象描写和刻画上,既带有很大的传奇性,又充满了人间社会生活的气息,形成了的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交织的趋向。
史诗中还采取了联想、反复、排比、象征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比较生动形象地歌颂了英雄人物,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如多次通过梦境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象征并预示即将发出的事件,通过哭泣的场面来渲染感伤的气氛等等,都增强了艺术感人的力量。
《吉尔伽美什》通过比较原始的但却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同自然暴力和社会暴力斗争的某种情景,颂扬了为民建立功勋的思想和英雄行为,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认识意义,其中为民造福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作用。史诗的基调原为歌颂英雄,但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宗教祭司的窜改和加工,它在很大程度上却变成探索人生奥秘的宗教哲理诗了;而探索的结果又导致了命中天定、死生无常的消极悲观的结论,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歌颂英雄的主题。
史诗《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早期人类留下的文学珍宝。它塑造了一个具有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英雄,反映了古代人民力图探寻自然法则和生死奥秘,以及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理想。
对于任何在犹太教、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传统中成长起来的人,《吉尔伽美什》有很多与希伯莱《圣经》相对应的地方。事实上,《吉尔伽美什》是《圣经》的先驱,很明显希伯莱《圣经》中几个关键主题是来自《吉尔伽美什》的。早在《圣经》撰写之前的1000年,这些内容就已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