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为啥宋氏家族那么有钱哪?

民国时期,四大家族蒋宋孔陈,为啥宋氏家族那么有钱哪?,第1张

宋氏家族是怎样聚拢财富的?

1、发家:宋耀如最初是靠办印刷厂起家,之后做起买办,担任国内第一家机械面粉厂阜丰面粉对外业务的总经理,得到丰厚的薪水和股权。

2、敛财:借由政府职务之便,操纵金融市场;政府贷款进入个人口袋;捐赠的物资都被他拿到黑市上去售卖。

3、资产转移:1944年前后,宋霭龄和宋子文开始逐步向海外转移财产。到1944年的时候,宋子文单是在美国就有4700万美元的财产。

很不好呀

·1927年1月6日九江英国人被赶出租界(图文)

·1927年1月7日纽约与伦敦间的第一个商业电话业务开始

·1927年1月17日美国女童子军的创立者洛夫人在萨凡纳逝世(图文)

·1927年1月美国平均每6人有一辆汽车,居世界之首

·1927年1月31日英军开往上海,中国奋起反抗

·1927年2月19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

·1927年2月22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图文)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图文)

·1927年3月21日康有为病逝(图文)

·1927年3月21日蒋介石占领上海(图文)

·1927年3月24日南京发生“三二四”惨案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占领南京

·1927年4月1日蒋介石与汪精卫密谈反共“清党”(图文)

·1927年4月5日美国泳将约翰尼-韦斯摩勒一天创三项世界纪录(图文)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图文)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上海“四一二”政变(图文)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图文)

·1927年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挥师北伐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就义(图文)

·1927年5月3日华纳制片公司推出第一部有声片(图文)

·1927年5月5日冯玉祥出师潼关,直系军阀覆没(图文)

·1927年5月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

·1927年5月23日唐继尧病逝(图文)

·1927年6月1日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图文)

·1927年6月2日国学大师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图文)

·1927年6月20日英美日海军会议开幕

·1927年6月22日冯玉祥部清除***员(图文)

·1927年6月27日日本制定对华侵略总政策(图文)

·1927年7月4日陈延年-陈独秀之子就义(图文)

·1927年7月7日冯玉祥礼送***出境

·1927年7月13日中共决定从国民政府中撤出

·1927年7月15日奥地利全国范围内发生暴乱(图文)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叛变宁汉合流(图文)

·1927年7月20日中国***决定在南昌暴动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图文)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召开(图文)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下野

·1927年8月23日萨柯和范齐蒂被无辜处死(图文)

·1927年8月25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图文)

·1927年9月7日南昌起义军受挫

·1927年9月7日中共在中南各地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图文)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爆发(图文)

·1927年9月11日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实现统一

·1927年9月14日现代舞蹈先驱邓肯逝世(图文)

·1927年9月20日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实现统一(图文)

·1927年9月28日蒋介石东渡求婚(图文)

·1927年10月1日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图文)

·1927年10月6日阿尔-乔尔森主演第一部有声**(图文)

·1927年10月12日鲁丝-埃尔德飞渡大西洋失败(图文)

·1927年10月13日鲁丝-埃尔德飞渡大西洋失败(图文)

·1927年10月16日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诞生

·1927年10月27日中共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图文)

·1927年11月1日宋庆龄等成立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图文)

·1927年11月11日汪精卫和吴稚晖展开笔战(图文)

·1927年11月27日国立音乐院成立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图文)

·1927年12月7日汪精卫、吴稚晖再相攻讦(图文)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图文)

·1927年12月12日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图文)

·1927年12月14日国民政府与苏联断交(图文)

·1927年12月16日桂系与粤系开战

·1927年1月3日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

·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5月21日查尔斯-林白独自飞过大西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这只是网上流传的宋美龄临终前的话,流传的话应该是没有出处的,如果是真的,可以推测一下宋美龄对不起的三个男人是谁。

其一应该是蒋介石吧。尽管蒋介石多受后人诟病,但是他与宋美龄的爱情却让很多人羡慕,因为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所以蒋介石就在南京城种满法国梧桐,现在也成为旅游景点。因为宋美龄受过海外教育,所以蒋介石在向她求婚时,接受洗礼,成为了基督教徒,一生只爱一人,两个人的爱情很圆满,但是就是缺少爱情的结晶,这也许就是宋美龄觉得对不起蒋介石的原因吧,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后代。

其二应该是哥哥宋子文。宋子文后来和蒋介石闹掰了之后,去了美国,虽然蒋介石再三邀请他来台湾,但是宋子文都没来,到了后来,宋子文来了台湾,蒋介石利用他套取美国人想法,这让宋子文感到非常失望,宋子文最后还是回到了美国,从此不过问时事。因为宋美龄站在蒋介石这边,与宋子文的亲情也逐渐割断了,最后宋子文的葬礼一直推迟,应该是为了等宋家三姐妹齐全,但是宋美龄之后一直都没参加,所以对于亲情的缺失也是有遗憾的,所以她觉得也对不起宋子文。

其三应该是前恋人张学良。张学良也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情史丰富,风流倜傥,家事良好,与宋美龄相识一段时间后,两人关系也很火热,但是后来张学良离开上海,两个人关系就淡了。一开始宋美龄是因为局势嫁给蒋介石,心里还留恋着张学良,在后来张学良与蒋介石矛盾激化中,宋美龄极力劝说,保下张学良的性命,但被终身监禁,一直未能自由。所以宋美龄对于张学良感到对不起。

民国时期太多才子佳人的故事,伴随着家国动荡背景,才子佳人也登上政治舞台,宋美龄就是极少一个事业上有成,丈夫爱戴的一个女子。

  《来不及说我爱你》中沛林的原型是蒋介石,但也有一部分张学良的影子。尹静琬的原型是陈洁如。原因如下:

  陈洁如,原名陈凤,江南人士,家境宽裕,受过中等教育,会讲俄文。32岁的蒋介石遇到13岁的陈洁如,对其一见钟情,并展开热烈追求,洁如是蒋介石为她选的名字,取自“如同未受世间污染”之意。陈母发现蒋有一妻一妾,拒绝了蒋的求婚。蒋声称自己已经与原配及侍妾脱离关系,许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

  1、蒋介石与陈洁如结婚时,陈送给蒋一只Waltham牌金质怀表,带有金链;尹静婉救下慕容沛林之后,沛林送给她一直带金链的怀表

  2、蒋介石为继续北伐急于得到上海银行团的支持,极有影响力的宋氏家族开出的条件就是蒋介石需与宋美龄结婚。

  慕容沛林面临南北夹击的危机,必须得到富商程氏的支持,同时必须娶程氏之女程谨之为妻。

  3、蒋介石请陈出国进修,在陈的反对下,蒋许诺,五年之内,待北伐成功,即接她回来。在陈洁如离去的船还航行在太平洋上时,蒋发表声明:民国十年,原配毛氏与中正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在与中正脱离关系。现除家有二子孙,并无妻女。惟传闻失实,易滋淆惑,特此奉复。否认自己与陈洁如结婚的事实。

  慕容沛林骗静婉出国避难,在静婉即将登船之际,看到慕容沛林的公告:侍妾尹氏,随军之际权宜所纳,本无婚约,现已与沛林脱离关系。电视剧中,沛林对静婉说,等我稳定了局面,我马上给你应有的名分……你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到时候一定会迎娶你的……程谨之只不过是个虚名,你先住在这里,等时机一到,我马上接你回家去。

  4、蒋介石最终也没有接陈洁如回来。有说,蒋介石实际上对陈洁如感情颇深,与宋美龄结婚很久之后,还与陈有来往,宋美龄大怒。时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蒋介石婚变的消息。陈不再嫁,仅有一养女,孤老终身(死于非命)。

  慕容沛林与程谨之结婚后对尹静婉念念不忘,电视剧中各种举动以及程谨之的反应都与蒋陈类似。承州城里也有议论他们的感情不合。尹静婉拿着“侍妾尹氏权宜所纳”的报纸,对慕容沣说,我要不是你堂堂正正的妻子,这个孩子我不会留下。慕容沣狠狠地回到:如果你敢动我的孩子,我让你后悔一辈子。静婉默念:一辈子,一辈子……(画面转到慕容沣背着静婉走山路去寺庙的一段,慕容沣:“我答应,背你一辈子。”)然后静婉无奈地笑着面对他:慕容四少,请你告诉我,你所谓的一辈子,是多久?

此战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大胜,也是扭转乾坤的一次胜利。 在战役结束的这一天,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也被击毙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反而可以被称之为遗憾。 周总理后来都曾经遗憾道,应当在战争开始之前将张灵甫争取过来。

张灵甫战死一事,两党高级***都十分惋惜,但论起痛苦谁也比不上张灵甫的夫人王玉龄。 时年方才十九岁的王玉龄,刚刚诞下麟儿不满二十天,深爱的丈夫已经不可能再回到自己身边。

此时距离两人结为连理也才过去了两年时间。两年已经足够她深爱这个大自己二十五岁的男人,这两年的时光也令她铭记终生。

张灵甫在婚姻一途上很不顺利, 在王玉龄之前,他已经有过三段不太顺利的婚姻。 第一段婚姻中的女方是父母在老家为他包办的童养媳,张灵甫本人不见得满意这一安排,因为他在从军后正式娶了一名吴姓夫人,两人于1933年在四川广元拜堂成亲。

婚后也曾有过一段美满的日子,但由于一起政治事件, 张灵甫一怒之下在自家客堂里枪杀了妻子。

当时张灵甫已经是师长之职,“师长杀妻”一事震惊了国民党内部,也震惊了 社会 各界的公众。吴氏夫人的父母尤其愤怒,将状纸递到了西安;宋美龄也对蒋介石说起,要做到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因杀妻一事,张灵甫在南京被判了10年徒刑,但在一年半后就不了了之,被释放回到了西安老家。

任七十四师团长期间,他又娶了一位高氏夫人,生育了两男一女。 这段婚姻生活算不上幸福,两人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离异,这三名孩子此后也相继夭折。

抗日战争时期,张灵甫无心婚姻之事,就这样单身一直到了1945年下半年抗日战争结束。年方三十几岁的张灵甫在战争结束后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庭,此时,王玉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王玉龄1928年出生于长沙一个号称“王百万”的望族中,是家中独女,父母视之若掌上明珠。

不幸的是,父亲在她五岁那年就去世了,小小的王玉龄开始学着独立,在14岁时就当家理事,管理着家中十几家店铺的租金。 十四岁的女孩将这些管理得井井有条,却没有沾染上铜臭气,而是自信而坦诚。

抗日时期为躲避战乱,王玉龄从长沙转到了沅陵读书,在这里她认识了张灵甫手下的一位处长夫人。 这位夫人越看越觉得她和张灵甫很配,一直想着如何才能撮合二人。 第一次的努力是在抗战结束之前,处长夫人邀请她到自己家中,将张灵甫的照片和书法给她看。

张灵甫有着一米八零的身高,人也精神帅气,一手仿于右任的字几可乱真。但当时才十六岁的王玉龄情窦未开,看了这些后并未放在心上。

抗战结束后,张灵甫特意赶到了长沙想要见王玉龄一面。

张灵甫第一次见王玉龄时,她正和同学在理发店洗头,人高马大、相貌英俊的张灵甫走进来十分惹眼,但王玉龄注意到他是因为这个男人进店之后,就一直死死盯着她看。她下意识觉得这是一个登徒子,就回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婚后张灵甫曾开玩笑说, 如果当时王玉龄回身笑了,他或许就不会娶她了。

此次见面之后,张灵甫就认定了王玉龄。 他请了王玉龄的伯母和家中的**吃饭,又将自己认识的人中与王家有关系的都发动起来,开始了自己猛烈的追妻攻势。

虽然张灵甫比王玉龄大了二十五岁,但仍是个翩翩公子,又是北京大学 历史 系的高材生,在国民党军队中也是有名的儒将。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王玉龄自己也动心了。

但是这段婚姻遭到了王玉龄母亲的大力反对。 她认为两人之间二十五岁的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张灵甫曾经三段不顺利的婚姻,特别是“杀妻”的过往,都令一个母亲胆战心惊。

此外,尽管张灵甫是抗日的英雄,但正所谓“将军百战死”,嫁给张灵甫意味着女儿未来当寡妇的几率比常人要高很多。

王玉龄是一个极有主见的姑娘,她违背了母亲的意愿答允了张灵甫的求婚。 母亲无奈之下提出了一个很严苛的条件,要求必须由省政府主席做介绍。

对于张灵甫这样的国民党高官来说,这个要求也不是很难满足。很快,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走入了王家大院之中,成为张灵甫、王玉龄婚姻的见证人。

1945年秋天,张灵甫与王玉龄在上海金门饭店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恰在此时,蒋介石也宣布了张灵甫将继任七十四军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真可谓双喜临门。

双喜临门也意味着双倍的繁忙,因为张灵甫公务繁多,两人的婚期一拖再拖,对此张灵甫始终十分抱歉。婚期拖了好几次终于定了下来,但新婚夫妇赶到时,也已经是婚礼前夕。

婚礼之前还出了一个小岔子——衣服不合身。张灵甫一米八零的个子就是放在现在也高大了,当时的裁缝没有细细询问,现场做出来的西装短小了一大截。

现场改已经来不及了,张灵甫只能借了罗夫人亲戚家的衣服做自己的婚服。好在王玉龄婚纱合适,人也艳丽无双,到场的宾客都说她是上海最漂亮的新娘子。

公务繁忙的张灵甫在婚礼结束的当天就匆匆返回了南京,妻子王玉龄毫无怨言地随行,在火车上度过了自己的新婚之夜。 婚后,两人的生活可谓如胶似漆,在性格、爱好等方面都十分合得来。

张灵甫十分疼爱自己的小妻子, 王玉龄虽然年纪小,却也端庄稳重,事事都考虑得仔细。 例如当时她到张灵甫驻地探望丈夫时,从来都把握好时间,也注意不去一些机密的地方,防止其他人说闲话。

孟良崮战役打响前夕,王玉龄生下了她和张灵甫的唯一一个儿子——张道宇。

正在阵前积极备战的张灵甫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立刻给自己的妻子拍电报表达自己的欣喜。但是在电报中他也无奈地表示: “我现在真是亦喜亦忧啊。” 喜的自然是自己和爱妻有了孩子,忧的当然是眼下的战争。

张灵甫在国民党内部有着“常胜将军”之称,这也让他在孟良崮战役中表现得有些骄狂自大。 所谓骄兵必败,张灵甫在孟良崮尝到一败,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当然,战役的失败不能归结于张灵甫一人头上,当他在孟良崮坚持了足够长的时间时,国民党内部的勾心斗角让本来可以按时到达的援军只在附近徘徊,以致一代名将饮恨内战之中。

张灵甫在战死之前,已经预感到此战必将大败。绝望之下,他写下了一封遗书交给了自己的随从参谋,并特别叮嘱他: “你们对我好,就要对我的夫人好!”

数月后,被俘虏的随从参谋杨占春将这封遗书以及张灵甫不多的遗物交给了王玉龄。最后一句写着: “玉龄吾妻,今永诀矣。”

张灵甫战死的消息对王玉龄封锁了一段时间。当时,她还在想着丈夫能够尽快回家看自己和儿子。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怀孕八个月的她还特意颠簸了五六个小时去到张灵甫的驻地,两人一同躺在床上聊了一会儿天,走的时候张灵甫还目送着她的车子走远。

直到遗书交到她的手上, 她才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丈夫真的回不来了。

张灵甫战死有多种说法,有人说他是被击毙,有人说他是自杀。对此,王玉龄看得很透彻,她将其概括为 “成了国民党的殉葬者”。

的确,国民党山河日下之际,所有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将士,无不是这个已经败絮其内的党派的殉葬者。

作为殉葬者的遗孀,王玉龄当时并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抚恤和待遇——尽管这一切是她应得的。

但由于国民党自己已经自顾不暇,到后期国统区的金融危机更是十分严重,那份少得可怜又不能按时发放的救济口粮完全不足以养活王玉龄一家三口人。 她干脆自己出去打工,凭借自己的学识挣得母亲和幼子的口粮。

最艰难的时候,王玉龄忍不住喝下了一瓶DDT自杀。 但她年轻,又被及时发现,很快就被送到了医院抢救。那时的她意识很清楚,但全身都没有办法动弹。就连微风吹到她脸上的发丝,她都没有办法拂去。

在床上静静躺着的时候,王玉龄突然被激起了一股气,觉得自己不能在这样困苦又无聊的生活中沉沦下去,要努力改变自己的下半生。

幸运的是,由于丈夫的缘故,她早早就学会了英语。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原本有计划让张灵甫担任驻外大使,所以请了一位英语老师专门在家教授他英文。

身为张灵甫的妻子,王玉龄在这段时间耳濡目染也掌握了一些英语的基本会话,这让她初到美国时起码在语言上的障碍会小一些。

其他方面的障碍都是王玉龄凭借着自己超强的毅力克服的:例如出身望族,后来又嫁给高级军官的她从来没有进过厨房,但在多多锻炼之后,她的厨艺已经相当不错;

从小没有吃过苦的她,在美国打工期间每天要穿着高跟鞋工作一上午,还要走十几公里路回家,从前这样远的路她一贯是要坐车的。 但王玉龄不断努力适应了工作,做得很出色,最后拿到了每天15美元的高工资。

1959年,29岁的王玉龄在纽约大学毕业了,很快她得到了一份在罗斯福医院做财会的工作。 由于这家医院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工作两年后她的财务总监另谋高就,她也很快换了一份工作,来到纽约一家世界级的旅店应聘。

在她到来之前,这家酒店有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用白人雇员。但王玉龄被破格录取到酒店做财会工作。 三年后她又被美国航空公司“挖”走,在这里工作到了1982年自己退休。

期间, 周总理从返回国内的侨胞口中得知了王玉龄的情况,就命黄华设法找到王玉龄,邀请她到北京访问,更欢迎她归根。

最开始王玉龄很犹豫,因为她毕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遗孀。但在接到黄华言辞恳切的信后,她打消了顾虑。 1973年秋天,王玉龄从美国经香港抵达了广州,返回了自己阔别二十五年的故土。

9月,她乘飞机来到了北京,还在病中的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接见了她。

在会见中,周总理十分遗憾地表示,当年自己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没有将张灵甫及时争取过来是有责任的。 这一席话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毕竟王玉龄多年来一直觉得自己的丈夫死得非常不值得。

这一次回国访问给王玉龄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以周总理为代表的中共***非常细致地安排了她的行程,保证了她的安全。

她在周密地安排下去到了几个大城市进行秘密参观,沿途一直有人保护,所到之处接待规格也很高。 此后,王玉龄每年都会回到北京访问一两次。 周总理去世后,邓颖超同志接过了他的“担子”,继续接待王玉龄,同样为她营造了家的感觉。

接待她的外交人员对她说: “何时想回大陆,可以随时签证,来去自由!”

王玉龄本人在海外也为祖国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 例如当年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曾经以台湾的名义,在日本最为繁华的东京银座地段购买了“光华寮”和“清华寮”两座大厦,价值相当不菲。

日本投降之后依然无耻地保留了这两栋楼的产权,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在用着这两栋楼。王玉龄得知此事后,通过自己在国外的人际关系不断努力,拿到了这两栋大厦的产权证。她将产权证交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在美国,王玉龄从1974年起连续担任了两届美国华美学会的主席,这一组织原本的意愿就是帮助在美生活有困难的华人,王玉龄很好地发挥了这一组织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她支持自己的儿子张道宇回国办厂,投资自己的桑梓之地。应当说,王玉龄对孩子的教育是很成功的,但她始终坚持一点:不许儿子服兵役。她说: “不当台湾兵,更不能去当美国兵!”

对于大陆,王玉龄始终有着深沉的爱。 她曾经帮助扬州医学院与夏威夷皇后医院搭起友好桥梁,促进了扬州医学院的发展;闲暇时,她也会帮儿子打点生意。

自1973年第一次回国后,她每年回国都会去到不同的地方,也去看望了张灵甫前妻的孩子们。那位吴氏夫人的女儿已经有了两儿一女,那名童养媳的孩子已经成为了山西省政协副主席,膝下也有了两儿两女……这些都令王玉龄感到安心和幸福。

在王玉龄的居室里挂着很多字画和照片, 其中最醒目的是邓颖超同志接见她时的照片,此外最多的是她和张灵甫的合影,还有一张是她18岁时张灵甫为她拍下的唯一一张照片。 照片中的少女笑靥如花,眉目含情。

看着这张照片,王玉龄忍不住感叹,如果不是那场内战,她也不会失去自己的“春闺梦里人”。

曾有人问过王玉龄,一生没有再嫁,辛不辛苦,是否遗憾?王玉龄对此的答复是: “一生爱过一次,被爱过一次,够了。”

也有人问过她,如果有来生,还会不会选择张灵甫。王玉龄答道: “应该会,因为我欣赏正直的人,欣赏能坚持理想的人。”

这样一对神仙眷侣,如果不是内战,应当会成为一时传颂的佳话吧。

长沙知名教授曾为王玉龄写下了一副对联: “ 一片丹心怀洁玉,千秋翠柏祝遐龄 ”, 后半句是恭贺她生日,前半句则是对她品格的称赞。

现在的我们推崇“独立女性”,但早在数十年前,王玉龄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潜力的共同作用下,已经成为了优秀独立女性的范本。

无论是她坚强的经历,还是她的拳拳爱国之心,都担得起这样美好的句子,担得起这样的称赞。

郭婉莹也叫戴西,1909年出生在澳大利亚悉尼,过的是完全富裕明亮的生活,穿精致的白色蕾丝裙子,上最贵的学校,住在有白色百叶窗的大别墅里。

6岁那年,因父亲受到孙中山的邀请回家发展资本经济,她随着家人一起回到中国上海,在上海,郭婉莹第一次见到了雪,也看见了许多和自己皮肤一样的国人,而后她进入宋庆龄、宋美龄学习过的中西女塾。

中西女塾的教育与如今的中学教育有极大的差异。它对学生的承诺是要让她们一生年轻和愉悦地生活。

当时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女孩从中西女塾毕业,就相当于拥有一份上好的嫁妆。

1928年,郭婉莹从中西女塾毕业。这时候,她已经成长为一个美少女,毕业后的郭婉莹,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订婚和结婚,完成生活中的大事,另一条是去美国留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戴西曾希望和许多中西女塾的同学一样,美国留学。可是她的父亲不以为女孩子去美国学习有什么好,将婉莹留在了国内。让她与一个同自己家是世交的富家子弟订了婚。

当有一天她的未婚夫送给她美国玻璃 的时候说:“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郭婉莹觉得不能容忍,她不能嫁给一个只会和自己谈 结实不结实的男人。她不能容忍没有趣味的生活。她拒绝了富家子弟向自己的求婚,扭头离开成为少奶奶这条道路,寻找人生另外的方向。后来,她在北京发现了燕京大学,她决定要在北京继续求学。

她说,我不能嫁给一个会和我谈论 结不结实的男人。

她要的是一个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丈夫,她要有趣的生活,她要嫁给爱情。

-02-

郭婉莹后来的丈夫吴毓骧,是福州林则徐家的后代,他母亲的奶奶,是林则徐的女儿,他出生时,他家已经姓了吴,是清寒的书香门第。书香门第之人,往往雅致而不实用,像清淡的香烟,气味醇而微甜,赏心娱人多过提神。吴毓骧,就是这样。日后吴家的人说起来,都觉得他高攀了郭家四**。而郭婉莹自己,从来不曾说过这样的话。

吴毓骧在拒绝了与一个拿着钱只会买胭脂水粉的女人的交往后,同郭婉莹走到了一起。他们两个人身上,对于感情,都有着超脱世俗与尘世之外愿望。吴、郭二人的婚姻,都是不把婚姻看成过饮食男女日子的人。他们对自己的婚姻都有着深深的期望,在这一点上,他们真的是志同道合。他们是那种追求生活以快乐为本的人,对日常生活抱着游戏般的骄傲态度,而且总是执意不肯妥协,也不肯被它压弯。

可这样潇洒放逸的男子, 往往也不会满足于居家生活。

婚后,郭婉莹彻底地告别了童年与少女时期那种养尊处优、无忧无虑、纯真美好的日子。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她比任何人都经得起磨难。

丈夫出轨年轻寡妇时,她跟着姐夫到寡妇家,把丈夫领回家。此后生活照旧,她是否独自在黑夜消化所有的委屈和屈辱,无人知晓。

生二胎的时候,她难产,当时年幼的女儿还在家生着病,可丈夫还是跑到俱乐部打牌,将他们的安危置之度外。

想必她也会心寒吧,只是聪明如她,知道自己要么选择离婚,要么坦然接受现状,好好过日子。绝对不在模糊地带,大吵大闹,失了优雅与尊严。

后来丈夫被打成“右派”,在监狱中熬了三年,病逝。她带着儿子去认尸。那一天她没有哭,只是把手绢盖在丈夫脸上。几天后,她伏在骨灰盒上哭了一声:“活得长短没有什么,只是浪费了你三年的生命啊。”

-03-

接下来,郭婉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那个特殊的年岁里,她所有的财物悉数充公,成日面对各种批斗、被剃头、被游街,被下放到农村干最粗最脏的活,养猪、挖河泥、卖咸蛋、无休无止地清洗装满屎尿的木桶……

不少与她处境相同的人都选择了自杀,她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且没有因为屈辱而变得狰狞、刻薄。

想起供儿子读大学女儿生活一个月二十四块的日子,郭婉莹没拿以前给小费就是五元以上来对比,而是以无比坚定的毅力和信心,化阻力为动力,化干戈为玉帛。终于,在诚恳的态度和书面材料证明之后,六十多岁的她如愿拿到了退休工人证书。

她说,我在那样的生活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要是生活一直像我小姑娘时候那样 ,我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心有多大,能对付多少事。现在我有非常丰富的一生 ,那是大多数人没有的。

我最佩服郭婉莹的一点,是她从来不渲染自己的苦难,甚至从不抱怨。

当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圭琳问及劳改情况时,她笑着答:“劳动有利于我保持身材苗条。”

-04-

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她学会了默默承受,并且懂得运用在燕京大学学过的心理学和教养来保护自己。

在受到工会领导表扬自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时,她非常聪明而又委婉地表示这是在她的小组组长带领下的结果,巧妙地满足了上司的虚荣心,而又表示了自己的谦虚本分。

有一次,家里的女佣向她告状,说某男佣打碎了碗。郭婉莹对女佣说,要是碗不会碎,要碗铺子干嘛。后来,等没人的时候,她告诉男佣,以后不要一次拿太多碗,小心一些。

这件事,这个男佣记了一辈子,也感恩了一辈子。

即使在那样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在煤球炉子上烤面包,用普通的铝锅就能蒸出香喷喷的蛋糕。

年老时,依然坚持“只要待客必化装换衣服”的原则。不用搀扶过马路,坚持自己上卫生间。

一生跌宕起伏,波澜丛生,堪称传奇。

郭婉莹说:“一个人是可以非常坚强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得多。要是生活真的要给我什么,我就收下它们。”

真正的优雅,熬得过岁月,抵得过时光。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后来,有人为她写了副挽联:

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

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69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