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英雄传说最早出的是小说吗

银河英雄传说最早出的是小说吗,第1张

《银河英雄传》最早是小说后来改为动画,漫画是最后

田中芳树田中芳树,男,宇宙历负849年(公元1952年)生于银河系中太阳系第三行星上当时一个叫做日本的国家的熊本县。他以笔为刀,杀人如麻,因此被誉为“杀尽众人的田中”。

BBS上曾经有人将田中芳树和金庸并称为“亚洲文坛的东方双璧”。这一句话引发了网上近一个月的关于“田中是否有资格与金庸并驾齐驱”的论战。人们之所以总喜欢将田中和金庸一较高下,也许因为他们二人的作品的确有不少可比之处。

其一,他们都是畅销小说作家。金庸的鼎鼎大名自不用多说,只用“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在国内田中芳树的名气似乎不及金大侠,但如果提到《银河英雄传说》,喜爱日本漫画的朋友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仅国内盗版的《银英》就翻印了四次以上。

其二,二人都以精通中国古代历史而著称。

丰富的历史知识

田中的小说通常被称为“架空幻想”小说,甚至被划入科幻小说之列,但实际上田中所描绘的主题永远是“历史”——侧重于政治和军事的历史。田中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如《银河英雄传说》、《亚尔斯兰战记》和《创龙传》等;另一种是貌似小说的“历史”,如《风翔万里》、《长江落日赋》、《红尘》、《纐缬城绮惮》、《海啸》、《奔流》等等。后者讲述了有史可考的“真人真事”,他写这些书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读者能够以愉快的方式了解历史和人物而已”。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比如《风翔万里》中的花木兰、《红尘》中的梁红玉、《奔流》中的祝英台)的作用只是带领读者走入历史当中,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观察历史,用他们的经历将一个时期内的历史事件贯穿起来。在田中的笔下,枯燥的历史变得有声有色,仿佛死去的时间又复活了一样。如果各位看过他的《风翔万里》,一定会对他将隋唐时期那段混乱的历史整理得井井有条的本事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是个日本人呀!)。他对中国历史的熟悉程度,实在是另绝大多数中国人望尘莫及。此外,田中还编译了《隋唐演义》、《岳飞传》、《杨家将演义》、《郑和航海记》等描述中国历史的著作,田中对书中出场人物的生卒年月都做了详实的考证,可见他严谨的写作态度和对中国历史的喜爱。(当然,从《银河英雄传说》等书中可以看出他的世界史知识的丰富程度也非同一般。)

冷酷的历史规律

和金庸相比,田中书中的“历史”的味道更浓一些。金庸所写的是某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传奇故事,由于最初连载在报纸上,书中充满戏剧性的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是不断出现的奇遇和巧合。而田中的小说有整体的构想,本身就像是一部沉重的史书,推动故事发展的是历史的必然性,加上田中经常以后世历史学家的口吻使用类似“那一年某人岁,距某历史事件的发生还有年”的句式,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仿佛能听历史车轮前进时发出的不可抗拒的声音。田中笔下故事的发展也遵循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他在贯彻这一点上毫不手软。他在《银河英雄传说》里为了验证“英雄也会死于感冒或刺杀”的理论不顾读者的强烈反对杀死了莱因哈特和杨威利,这与金庸笔下那些总能逢凶化吉的主人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重读《银英》,就会发现田中早在“野望篇”的第一章中就曾经提到“世事盛衰无常,再强大的国家也终有灭亡的一天;再伟大的英雄一旦权力在握,日后必定腐化堕落。生命亦然。许多战场上勉力挣扎图存的勇士,因一场感冒断送了性命;在血腥权力斗争中获胜的人物,丧命于名不见经传的暗杀者手上。”这也许正是对莱因哈特和杨威利的命运的暗示吧。

金庸所着力刻画的是人和人的感情世界,而田中写作的重点则在于政治、军事以及宗教等等社会现象,即构成社会的人类的总体,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通常是那些创造历史的帝王将相们,而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往往是社会制度发生彻底变革的群雄逐鹿的历史时期。比如《亚尔斯兰战记》实际上所描绘的就是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而《银河英雄传说》的故事虽然发生在未来,其社会制度的实质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从故事的结局我们可以猜测田中的政治观点偏向于“改良”。他所赞成的是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比如《银英》中最终采取的实际上是君主立宪的制度。

尖锐的政治批判

田中经常被说成有“政治洁癖”。这也许是因为他对所谓的政治家的腐败和政治阴谋进行了大但的揭露。比如《银英传》中的特留尼西特等人,使读者总是不自觉地联想起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不由得对田中的敏锐洞察力和勇气佩服得五体投地(由于我没有田中的勇气,在此就不举例了)。尤其在《创龙传》中,因为故事发生在现代的日本,田中一改以往的“指桑骂槐”,对当今的日本政府进行了直接的毫不留情的抨击,他还在后记中号召读者“赶快去买此书吧,也许过几天就会被文部省列为禁书了!”不过我个人以为,这样的书在日本仍能出版,可见现在的日本还是有一定言论自由的,使我不由得对日本政府也佩服了起来。正因为田中常常在嬉笑怒骂之间将政客们阴暗的伎俩轻松地抖露出来,明白得似乎连小学生都能读得懂似的,所以有人戏称他的作品为“政治学的小学教材”。

可望而不可及的民主

“所谓政治,永远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但在田中心目中最弥足珍贵的词大概就是“民主”了。对于“民主”与“专政”的辩论是他作品中的一大主题。最坏的民主和最好的专政究竟哪个更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田中本人倾向于选择民主,但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存在一定矛盾之处。他的作品中最接近作者本人形象的人物是《银英传》中的杨威利。与历史的创造者莱茵哈特相比,杨是作为历史的评论者,即作者的代言人出场的。虽然田中在《银英传》中描绘了一个腐败的民主体制和一个在莱茵哈特的领导下近乎完美的专政政体,但正如书中的杨威利所说:“不能因火灾而否定火的价值。”而杨本人也为了自己心目中的“民主”而奋战到了最后一刻。深知民主政体也并不完美,且必将导致种种社会弊病的产生,田中也没有将其彻底根治的良策,但他相信至少与“专制”相比,“民主”是人类更好的组织形式。

田中所崇尚的“民主”主要是思想上的自由。虽然写的是历史,但他无疑是在“以古喻今”,作品中的很多情节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形。与金庸相比,田中笔下的人物更具有现代感,毫无封建思想的束缚。对于那些不择主君的愚忠的满嘴儒家道德的臣子们,比如《红尘》中的李若水,他所有的只是怜悯。他最蔑视的就是那些懒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思想奴隶”们。他对广大麻木不仁的民众们表现出了强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色彩。“让独裁者有机可乘的其实是那些不愿花精力思考问题的沉默的旁观者。”“民众所喜爱的并非自主性的思考及随之产生的责任,而是命令、服从及责任免除。在民主政治中,该为政弊负责的是选择不合格的从政者的民众本身;而专制政治则不然,民众不愿自我表现反省,而喜欢轻松且不需负任何责任地大肆抨击为政者。”因此,要实现真正的“民主”,首先必须有民众的觉醒。

不可避免的战争

人类的历史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的,朝代的更替更是建立在无数的鲜血与枯骨之上。对于“战争”,田中也有很多睿智的评论。“有史以来,人类的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两类:有些人认为存在某些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另一些人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可贵。当人们发动战争的时候,就鼓吹前者;当人们想要停止战争的时候,就宣扬后者。于是,战争与和平就这样不断重复下去。”虽然田中崇尚和平,但并不否认战争存在的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原本就没有永久的和平,所以我也不会有如此的期望。可是,只要有几十年的和平就可以使时代富足了。如果我们必须为下一带留下某些遗产的话,我想最好还是和平吧。而把前一代遗留下来的和平维持下去,那就是下一代的责任了。如果每一代都不忘记自己对下一代的责任的话,那么大概就能保持长时间的和平了吧。如果忘记了这一点而把先人的遗产坐吃山空,那人类就得再从头开始了,那也不算坏事。”

不存在的正义

成者王侯败者贼,这是冷酷但客观的历史规律,并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正义。所以在田中笔下,那些以华丽的词藻来渲染“正义”的,往往是最不义之人。“我最讨厌的是把自己藏在安全的地方,然后赞美战争,强调爱国心,把别人推到战场上去,而自己在后方过着安乐生活的人。”“莫大的流血,国家的破产,国民的穷困。如果要实现正义就不能缺少这些牺牲的话,那么正义就好像是一个贪欲之神,丝毫不知廉耻地要求一件又一件的祭品。”

与金大侠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同,田中对于“爱国主义”毫无赞美之意。“国家”是什么?一个阶级对令一个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或在战争中有共同利益的人的集合。所以对于战争双方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并没有讴歌的必要。“无论是名将或是愚将,其杀人的记录是一样的。愚将杀害了自己一百万人时,名将则杀了敌人一百万人。”“兵学所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成果。残酷地说,即是如何有效地杀死自己的同类。”在残酷的战争中,只有生存下来的一方才有资格谈论所谓的“正义”吧。

疯狂的宗教

宗教也是历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对战争的态度不同,田中给与宗教的是几乎完全负面的评价。比如《银英传》里的“地球教”、《创龙传》中的“神圣真理教”、《亚尔斯兰战记》中的依亚尔达波特教和魔道士们,充当的都是小丑般不光彩的角色。田中对于宗教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它们所宣扬的对所谓“绝对真理”的盲目崇拜和消极遁世的思想。在《创龙传》中田中写道:“人可以不择一切手段,只为了贯彻宗教的信念;当神、国家、民族、思想这些名词成为一种疯狂信仰之时,理性与人道观念顿时灰飞烟灭,转移成无限的自我正当化,所以他们可以杀害婴儿、在地铁散布沙林毒气、以机关枪扫射非武装的民众……”虽然田中认为“真理”可能是不存在的,但他并不主张逃避现实,比如在《奔流》中,他对南北朝时期梁的一代名君萧衍晚年信佛表示不屑。《银英》中他对“地球教”的回归地球的思想的评语是“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长大了就不能总睡在摇篮里。”而对于《亚尔斯兰战记》中的辛德拉国王那样将自己难以决定的事推给“神”去裁决的懦弱无能之辈,他更是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此外,廉价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宗教一样都是田中痛斥的对象。“做坏事的人很少会拥有‘我在做坏事’的自觉,大多数人都是搬出爱啦、国家啦、教祖啦这一类将自己成正义英雄的理由。”他还曾经在《创龙传》中提到:要煽动士兵们的作战情绪,就不能把他们称作“士兵”,而应改称“战士”,因为后一种称呼让他们感到自己在为“正义”而战。他们需要的不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什么是所谓的“正义”,而只是一种虚幻的荣誉感。

田中式的爱情

历史上的才子佳人是作家们争相描写的对象,田中则不同。对于田中笔下的爱情,读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田中的作品是相当严肃的,绝没有“戏不够,爱来凑”的情况发生,书中虽不乏才子佳人,但并无缠绵悱恻的描写,故事中爱情占的比例相当小(真正偏重“爱情”的主题似乎只有《银英》外传《污名》中的“重要的不是谁爱着我,而是我爱的是谁”而已),而且似乎不如读者们所期待的那样浪漫。甚至有人怀疑莱茵哈特和他的王妃希尔德之间是否有真正的爱情,亦或只存在共同的利害关系。纵观田中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心目中的爱情并非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而是表现为一种相互的信赖。女性对于男性的爱使她们全身心地信任和支持对方。比如《银英》中西尔德对莱茵哈特、菲列特利加对杨威利,《创龙传》中的鸟羽茉理对龙堂始等等,她们聪惠能干,都是“英雄”身边不可缺少的助手。不知现实中的田中夫人是否也属于这种类型。

其三,二者的作品都能做到“雅俗共赏”,这也是他们的小说能够畅销且经久不衰的原因。“雅”的思想内涵套上“俗”的外衣才能广为流传,深入人心。金庸和田中的作品都是“老少皆宜”的。有人醉心于金庸书中的出神入画的武功套路、跌荡起伏的故事情节,欣赏田中书中的波澜壮阔的宇宙战争或崇拜书中的超级帅哥;而另一些人则感叹于金庸对于人性的剖析和田中对于历史的思考。

不过金、田二者也有细微的差别。读金庸的小说的时候大家都是手不释卷,一气呵成吧?虽然田中的小说同样精彩,阅读的时候不得不时常停下来思考、消化,不然神经仿佛不能承受历史的重压似的。(对于田中的作品而言,“老少皆宜”中的“少”需要有个限度。一个小学生可能会手捧金庸大作读得津津有味,但他能不能读懂并欣赏田中的作品就很难说了。比如《银英》,出场人物的姓名又多又长,且一开篇就是在某些人眼中看似枯燥无味的史书般的“银河系史概略”,于是有些人就知难而退了。)虽然田中也重视故事情节,但他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将自己对于历史的思考融入情节之中,即使在如《创龙传》等较为轻松的作品中也不例外。田中书中的内容总是为了烘托主题而存在的,没有为了取悦读者而精彩的情节。

当然,作为畅销书,田中的作品在严肃中也不乏幽默。比如《银英》中“红茶王子”杨威利的大智若愚,《亚尔斯兰战记》中那尔萨斯对于绘画的自我陶醉,而幽默成份最多的作品要数被作者自己称为“搞笑家庭小说”的《创龙传》了,书中灵牙利齿的龙堂家四兄弟的斗嘴总是让读者笑得前仰后合。(看这部书的时候总觉得田中好像是在自娱自乐,四海龙王不需花飞机票钱就代替他本人完成了周游世界的梦想。)另外田中的作品中还存在一些另读者忍俊不禁的“田中定律”,比如“战场上的英雄=情场上的白痴”。看到莱茵哈特向米达麦亚请教怎样求婚的时候,各位都不禁哑然失笑了吧。

说到“田中式的幽默”,就不得不提起“田中式的语言”。在遣词排句方面田中芳树可谓与众不同。由于他的句子中经常出现又多又长的定语,加上中国的翻译水平不高,经常让读者看得一头雾水(比如《创龙传》的开头处写道:“托急剧的天气变化和即使预报再偏差也不会破产的气象局之福,感觉就好像是在棒球比赛九局后半被打出了再见全垒打”。圈子绕得够多吧?),于是就有人斥责他的语言过于生硬。(我强烈建议那些因为看盗版《银英》而得出“田中写的句子不通顺”的结论的读者们在看了翻译质量较好的正版书后再做结论。世界上可能会有语言不流畅的畅销书作家存在吗?)我个人以为田中的语言只是有“特点”,而非有“缺点”,他的文学水平并不逊于金庸。且不论他作品中严谨的整体构思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只是语言的运用就有其独到之处。仅举一例以证明:

当杨威利被刺身亡之后,她的妻子菲列特利加有这样一段幻想:

“……在战乱已是长达一代以上的过去式的和平年代里,有一位老人,他曾是威名颇具的军人,但亲眼证实的人很少,也从未有人听过他吹嘘自己的武勋。年轻的家人对他寄予七分敬爱和三分淡然,他就这样过着靠退休金度日的生活。在日光室中放着一把大摇椅,连吃饭的时候他都坐在那里读书,静静的就像是椅子的一部分似的,日复一日,时间仿佛静止了一般……

有一天,在外面嬉戏的孙女一不小心将球从日光室的入口丢了近来,球滚到老人脚边。以前,老人总会缓缓地弯下腰,捡起球来给她。但这次他却像没有听见孙女的声音似的,动都不动一下。孙女走上前去,捡起球来,由下方仰望祖父的脸,觉得祖父的表情似乎在说些什么。“爷爷……”没有回答,阳光映照在老人入睡低垂的脸上。孙女抱着球,跑到客厅大声报告:“爸爸!妈妈!爷爷好奇怪呀!”声音传得好远好远,老人仍然坐在椅子上。永恒的静谧像海潮一样,缓缓漫过老人的脸……

菲列特利加认为,这种死法才适合杨威利。这景象宛然是在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而不是想象中的情景。”

整段描述没有出现一个表现悲伤的词语,但却将那种欲哭无泪的感情渲染到了极至,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哀,以至于数年之后,那情景依旧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

最后再说说“田中特色的标题”。独特的标题也为田中的作品增色不少。《银英》从“黎明篇”中“永恒的夜”到“落日篇”中“梦的尽头”,充分营造了“诸神的黄昏”的史诗般的悲剧气氛;《奔流》中的“建康之花、洛阳之梦”充满了诗意;《亚尔斯兰》中的“落日悲歌”和“征马孤影”使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血色残阳的悲壮;还有《银英》中独具匠心相互呼应的“过去、现在、未来”、“混乱、错乱、惑乱”,“因剑而生”、“因剑而亡”……而像《创龙》中“最后一天的下午”、“最后一天的晚上”这种返璞归真又不失幽默的标题也并非是一般作家敢于使用的吧。

除以上三点之外,田中和金庸的作品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曾经被改编成漫画。金庸的小说曾经被香港的李志清和新加坡的黄展鸣改编为漫画。不过因为金庸作品的风格与现实更接近一些,所以被改编成**和电视剧的比较多。相比之下,田中的小说本身就具有漫画剧本的潜质——唯美。这也是他与金庸在文风上最本质的不同。

唯美是漫画中的一大要素,这一点大家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吧。少女漫画表现为画面上的美形和人物的纯情,少年漫画则力图刻画完美的“友情-努力-胜利”。而田中的小说在情节编排和人物设定上都有唯美倾向。(当然,将“唯美”一词理解为褒义还是贬义就因人而异了。)

比如《银河英雄传说》中为了不让莱因哈特和齐格飞之间完美的友情出现裂痕而在裂痕出现前让齐格飞为保护莱因哈特而死,从而留下一个完美的回忆。又因为“无法想象莱因哈特年老时候的样子”而让他的生命像火焰一样逐渐燃尽,使英年早逝的他在读者心中永远是那个“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黄金狮子。虽然田中芳树的书中充满了历史的沉重感,但读他的书时读者尽可放心,《亚尔斯兰战记》中亚尔斯兰和部下们之间永远充满了相互信任,《创龙传》中的四兄弟遇到危机时总可以潇洒地取得胜利,而类似《银河英雄传说》中的带着“天真无辜”的表情的特留尼西特最终也难逃罗严塔尔的一枪……而像金庸的《天龙八部》中倒霉的萧峰不断被陷害这种让人读起来憋气的情节绝不会在他的书里出现。田中芳树惯于以一个后世历史学家的口气进行叙述和评说,在描绘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残酷现实,对当权者的无能与腐败进行淋漓尽致的批判的同时保留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友情等等在各个时代都被人们所珍视的东西,这也正是他“唯美”的表现。

正因为追求完美,田中芳树才会在作品中对不完美的现实进行猛烈的批判。而且也许正因为追求完美,田中才会不遗余力的营造一种悲剧气氛——“杀尽众人”。因为只有死去的人才永远不会衰老,永远不会犯错误,永远保持完美。而且死亡总能给读者带来最强烈的震撼,看过《银英》的人一定会记得终章“梦的尽头”中莱茵哈特与安妮罗杰最后的对话:“姐姐,我又做梦了。”“梦还没有做够吗?莱茵哈特。”……虽然此处作者的笔调很平和,读者的心却仿佛一下子被抽紧了似的。《银英》结束时不仅主角,罗严塔尔等人气颇高的配角也死得七零八落。《亚尔斯兰战记》第一部中田中“屠杀”的业绩似乎不及《银英》,但他在后记里甚至说说要将第一部中比预先设定多出来的人物在后文中加以“删除”!第二部中人们的命运可想而知。也许用《红尘》结尾处梁红玉的一句话来概括田中的想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活着,就是在看着自己以外的人不断死去的过程。”

至于田中唯美的人物设定:无需多言,只要想象一下如果把田中的作品改编成真人版……那简直是一场噩梦!像莱茵哈特、亚尔斯兰、龙堂家四兄弟这样的角色是绝不可能在地球人中找到合适的演员的。

正因为田中作品近似于漫画的风格,他的代表作《银河英雄传说》和《亚尔斯兰战记》都有漫画版和动画版,而最近他的由CLAMP配插图的新做《创龙传》也被改编成了动画。著名的插画大师天野喜孝也曾为《亚尔斯兰战记》和《创龙传》画过很多经典的插图。说到由道原かっみ改编的《银英传》的漫画版和后来长达110话的OVA,很多事先看过小说原著的人都不能接受漫画中的人物形象设定,也许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但都近乎完美的莱茵哈特的形象吧。不过田中本人对道原かっみ的人设倒是持肯定态度。道原かっみ在熟读《银英传》的基础上将正传和外传的内容结合起来绘成漫画,她的改编还是相当成功的。相比之下,中村地理笔下的漫画版《亚尔斯兰战记》过分拘泥于原著,内容毫无新意,画技也不够完美。由神村幸子绘制的动画版《亚尔斯兰战记》就要成功得多。紧凑的剧情,完美的人物形象、宏伟的背景音乐和战争场面使这部剧场版的《亚尔斯兰战记》成为日本动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以上是我苦读田中多年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引文过多,难以一一核对,有些仅仅是凭印象的复述,难免有疏漏之处,还望各位见谅。至于田中与金庸的高下之分,似乎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统一答案的问题。他们文风迥异,但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家。就我个人而言,喜欢田中的作品更多一些。也许是因为更喜欢他作为历史旁观者的客观而富于智慧的评论,喜欢他笔下人物现代的价值观和他唯美的风格吧。

在人类沧桑的历史面前,个人是如此的渺小和无知。随着田中的笔静观历史的变迁,能够暂时抛开现实中的纷繁琐事,得到心灵上的平静,并以史为镜,反思现实的生活。这正是我阅读的目的。

……传说结束了,历史才刚刚开始……

——宇宙历负802年12月9日深夜于太阳系第三行星——

关于《落第骑士英雄谭》,首先对这个名字解释一番,落第骑士(Worst one)是主角黑铁一辉的绰号,因其以F等级作为留级生,当然这不能说明一辉的真实实力,因为测试的标准不能给他带来任何能力的证明。何谓“英雄”这个概念就宽泛的多了,什么是英雄?或者说英雄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不是谁人能够说得清道得明的。《英雄谭》中的一辉,即是为保护他人生命时挺身而出的英雄,又是为引领妹妹黑铁珠雫(xià)破除困顿迷茫的英雄,更是少女公主史黛拉心中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谭”引申为“谈”,说话,讲故事的意思。《落第骑士英雄谭》即为《黑铁一辉的英雄故事》。

无疑黑铁一辉这个人物极具悲剧色彩,出身世家的他因没有足够的能力而遭到欺凌和白眼,年少时就被亲人疏离而得不到这个年纪应该享受到的温暖。整个剧集便是围绕一辉证明自己的过程以及寻找自我的意义。这是一个有准则和坚守的少年,故事要从“这样的结局,我绝不甘心”开始,幼年一辉厌弃自己的生活继而雪夜外出逃避,结果在风雪迷失方向被一辉的曾祖父黑铁龙马发现,龙马的一番话下来使一辉重获信念和勇气:“你不能放弃自己,才能只是人类的一小部分而已。”是的或许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真的很难抹平,但是谁都无法否定那些不遗余力勇于突破超越自己的人。(追不上别人的话就把自己的力量榨干!)

画面一转来到一辉的破军学院生活,一场完美的误会正在悄然发生,话说为什么公寓可以男女混住,好幸福的说。可能是因为动漫的时间限制,史黛拉对一辉的爱意来的既猛烈又突然,典型的一见钟情了,当然在后来的故事中两人共同经历了很多足够弥补情感的空白了,我想原著海空路的轻小说应该会有更多的发酵过程吧!接下来就是一辉和他的小伙伴为获得参与“七星剑武祭”的资格而参加的校内比拼了。当然这个过程必然不会波澜不惊一定要一波三折的,比如说无法斩断的情谊绫辻绚濑,与仓敷藏人之间不可不说得一二事,夜晚的林间小屋一辉和史黛拉的第一次户外宿夜,又及大人的世界一定要施加给孩子的……

终章这个直播求婚相当的,相当的令人艳羡了。这绝对是直击少女柔爱心了,仿佛吞了一口蜂蜜,虽然齁人却甜到了心坎里。到这里这季番就结束了,看了一下原著的目录目前剧情正处在第三卷结尾,默默期待第二季的到来吧!

2020年7月26日13:05:20

被男友求婚应该是一件非常浪漫和幸福的事情,可是你却认为是一种悲哀,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样内情,我试着泛泛做一些简单分析。供你参考。

首先毋庸置疑,你是一位不错的女孩,应该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人,要么就是一位颜值和身材都不错的同学!

被人求婚却又厌恶,甚至感到悲哀,有可能这个向你求婚的人不是你喜欢的人,或者说这个人还没有达到你想交往异性的期望值。

在每个人的青春年华里,在每个人的美梦里都有一个童话,都会住着一个白马王子,不一定是盖世英雄,不一定踩着五彩云,但他一定是温柔而阳光的,温文儒雅,哪怕只是想想,哪怕那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她都可以接受。甚至想着哪怕是个骑士也行,总之不能接受跟白马王子差的太多的人。

为什么喜欢我的人都长得这么矮,为什么向我求婚的人长得都那么磕碜,一方面是在怀疑着人生,觉得人世的不公,就像现在那句网络流行语,骑着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有可能是唐僧,呃,这句话用在这里似乎不太对,唐僧也是难得的美男子。但是意思是这么个意思吧。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就会有另外一种心理,一看到喜欢自己的人,就觉的讨厌,而这种讨厌,

是来源于对方的形象与自己的预期的落差,她觉的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我有那么差吗,难道

我只能被这些人喜欢?真是可悲。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久了,慢慢地宁愿单着也不想着委屈求全去将就,很多人会认为,我也不是那么将就的人吧,再看看身边的朋友,还不如我呀,怎么别人的男女朋友就那么不一样呢,都是高配啊。

委屈,伤心,这个时候如果再来个自己讨厌的人跟自己求婚,说喜欢自己,简直悲伤逆流成河。

于是在单身的这条路上越走越黑,哪怕是谈次失败的恋爱的机会都没有了。

既然无心答应他们,倒不如一开始就拒绝,起码你能过的开心很多,更不会因为自己讨厌他们,浪费自己的大好时间。

分析完以上,我相信你会有所感悟。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暗射着对自己现状的不满。甚至也可以说,由于自己不够优秀,导致所追求的人,也都不够优秀,怨天尤人,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可以好好地反省下自己,是不是有些地方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当然并不是说你不美你不帅,只是说暂时的你,或许还不够发光到足以让你喜欢的类型来关注你,来喜欢你。

也或者说,缘分未到。

但我更愿意相信,足够优秀的人会有更多的选择权。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说的通俗点,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保持自己的美好形象,保持优秀,一定记住,让自己变的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祝你早日得到喜欢的人向你求婚。

找不到对的人,很可能是改不掉错的自己。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业余书生。

出自《吸血姬美夕》

《吸血姬美夕》是一套在九十年代风行日、台、港的动漫画,漫画作者为垣野内成美,动画创作者为垣野的丈夫平野俊贵,是美夕系列的开山之作,1988年7月被制成原创动画(OVA),1998年以TV动画型式在日本播出,其细腻唯美的画风深受观众喜爱,成为 少女漫画的新指标。

作品介绍:

神魔, 是从黑暗世界中逃出的潜伏在人们心灵软弱处将人类引导入死亡的一种东西,而将这样神魔再次赶入黑暗世界的就是一位美丽的吸血鬼——美夕。

《吸血姬美夕》TV版中,故事围绕着吸血鬼美夕与她的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宠物死无,以及她的朋友(关系暧昧)拉法与神魔间的斗争展开的。基本上是一集打跨一个神魔的单独小故事,但是其中穿插着美夕与一心要打倒她的雪女冷羽和最后的神魔、亦即美夕的好朋友千里之间的恩怨作为主线。

美夕是东方的吸血鬼,奉命守护自己的魔界,与西方习惯意义上的吸血鬼不同,她不是为了伤害人类而存在的恶鬼,而是降妖驱魔的吸血姬。但由于她独特的身份和封印神魔的方式,再加上人与魔不断的互相纠缠,使得吸血姬美夕成为一个在作品中毁誉参半的主角,她救过很多被神魔纠缠的人,也将不少和神魔纠缠甚深的人类送到了冥。就如同双刃剑一般,无法断言成败得失,但相信很多读者都认同于吸血姬美夕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夕每一次将人类送到冥间之时,都可以感受到美夕的无奈和发自她心底的悲伤。

当两个人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恋爱经历过后,慢慢的心里就开始想着双方结婚的事情。很多女孩子从小心里就住着一个白马王子,想象着长大自己的男朋友给自己一个浪漫的告白或是求婚仪式。但是有的男孩子却不注重这些环节,直接想跳过求婚就结婚。我不能接受男方不求婚就结婚,比起直接结婚,我更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

1男友觉得一切还没有准备就绪

求婚的重要程度不用我说,每个人心里都有分寸,自然是唐突不得的。如果你确实遇到一个十分疼爱你的男友,你只用静静地等着就好了,求婚仪式迟迟没有到来,只是他觉得你值得世界上最好的一切,他还在筹划之中呢,他想要把最好的给你,给你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让你不觉得遗憾。

2男友只是和你玩玩而已,没打算给你一个家。

如果你的男友是一个花心大萝卜,你自己很清楚这一点,但还是期待自己会是改变他的那一个英雄女性,所以一直在期待他向你求婚。那么碰到这样一个男友,他不向你求婚是正常的,他完完全全的一个大男孩心态,不要被承诺束缚,更不想过早的承担责任。

3男友觉得时机还不成熟

一般男士向女士求婚,都是在双方家长已经见过面,彼此了解,体察心意之后才会做的。如果你的家长和男友的家长还没有见过面,或者说他的家长还不知道有你的存在,那你就不要期待他会向你求婚了。一个男人还没有向周围人宣示自己的主权,自然是不会向你求婚了。

4男友觉得你还没有准备好

要是你的男友一直体察不到你的心思,不确定你是否想要和他结婚,他是不会轻易去冒险的,他害怕自己过于唐突吓着你。

其实,只要是个女人,她就一定会憧憬。这种憧憬是从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就存在。我们推崇男女平等,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忽略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女人的确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并且对于形式更敏感。在“结婚”这样最重大的事情上,这个男人都能忽略女人的内心需求,可以预见,在将来的相处中,女人必须不断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取得妥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73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