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和姜武是什么关系?怎么长得那么像啊?

姜文和姜武是什么关系?怎么长得那么像啊?,第1张

姜文和姜武是兄弟。

姜文,1963年1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

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包括获得1988年柏林国际**节金熊奖的《红高粱》、获得1994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北京人在纽约》等。

姜武,原名姜小兵,1969年11月4日出生于河北唐山,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导演,毕业于北京**学院表演系。

1999年因**《洗澡》中出演二明为人所知,并凭此片相继获得第7届北京大学生**节最佳男演员奖、第5届中国长春**节最佳男配角奖等总共四个奖项。

1992年《葛老爷子》获中国长春国际**节“长春银杯奖”、1999年《美丽新世界》获得1999年第19届夏威夷国际**节最佳男主角奖、2007年凭借《5颗子弹》获得第26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扩展资料

姜武

1969年,出生于河北唐山,小名姜小兵,四岁会说话,小时候爱看火车,曾梦想做火车司机。

1985年,高一时认识了初恋女友宋妍。高中毕业后两次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未录取。1990年,考入北京**学院,大学期间,与贾妮一起分别担任**学院90届表演班的男女班。

姜文

姜文的父亲姜洪齐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平时沉默寡言,喜爱文学(在《让子弹飞》里有出演打麻将的老头;在《鬼子来了》中也有演出,但戏份最后被剪掉了)。

姜文的母亲高阳性格开朗大方,曾是一名音乐教师。姜文是家中的老大,他还有个弟弟姜武、妹妹姜欢。姜文与父母的感情很深。无论是演戏还是导戏,只要是在北京,必定派专车将父母接到拍摄现场,让父母看看工作时的状况。

1.天地英雄

2.宋家王朝

3.寻枪

4.有话好好说

5.茉莉花开

6.绿茶

7.太阳再次升起

8.红高粱

9.芙蓉镇

10.末代皇后

11.狭路英豪

12.秦颂

13.宋家皇朝

14.大路1993

15.本命年

16.闺阁情怨

17.李连英

18.大清风云

19.鬼子来了

20.阳光灿烂的日子

21.大太监李莲英

2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2.《建国大业》 客串 毛人凤

23.《让子弹飞》

24.《金婚风雨情》(原名《金婚2》) 饰 军长

25 《鸿门宴》

01

上面这张**海报,来自于1949年上映的《哀乐中年》,目前豆瓣评分91。

这种评分基本属于神级作品。

国产**里能获得这种分数的,几乎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

香港导演李翰祥将其誉为:

当时最有价值的影片之一。

香港评论家刘成汉则评论称:

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

亦是40年代光芒四射的一部作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讲述中年危机的**,故事虽出自导演桑弧的构思,其实执笔的主要是

张爱玲

但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她只拿稿费未署名。里面的人物在她的描绘下鲜活生动、悲喜参半。 她自己对这部**的理解是:

所谓哀乐中年,大概那意思就是他们的欢乐里面永远夹杂着一丝辛酸,他们的悲哀也不是完全没有安慰的。

02

故事发生在上海的二三十年代。 创办小学多年的陈绍常早年丧妻,独自抚养两子一女。因目睹挚友的爱女刘敏华备受继母虐待,遂断了续弦的念头。

十年后,再见敏华,方知其父亲已逝,而敏华已成长为独立自强却不失贤淑的新女性,因不堪继母逼婚,她离家出走,并自荐到绍常学校任教。

绍常长子建中工作后不久,变成银行经理的乘龙快婿,并逐渐成为城中名流。

建中夫妇觉得绍常小学校长身份丢了他们的脸,劝他退休在家做老太爷。 将学校托付给敏华,自己却赋闲在家的绍常很失落,与建中夫妇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又到一年清明拜祭亡妻时,绍常遇见前来祭母的敏华,敏华劝他再回学校教书。

每天偷偷从家中溜回学校,站在讲台上的绍常拾回了久违的充实与快乐。

后来无意间,他发现自己与敏华早已两情相悦,决定与她结婚,此事令建中夫妇大为恼火,准备干涉此事……

03

已有很多专业影评人对这部**无论是技巧还是思想的超前性做了大量的描述,在此就不再赘述。

而我今天着重想说的还是饰演男一号的石挥。

那个松弛、温润、关切的唠叨里又带着一些可爱的傻和呆的校长,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说他是全剧之魂,绝不为过。

大多数年轻的**爱好者可能从未听过石挥这名字。

但在那个年代,他的称谓是

「话剧皇帝」

编、导、演过《家》、《雷雨》、《福尔摩斯》等大量名家名作。

年仅23岁的石挥,靠《雷雨》中的仆人鲁贵一角崭露头角。

“石挥演的,比我写的还要好。”

时人如此评价石挥,

站着不说话也能把主角的光彩抢尽。

他后来出演的《秋海棠》更是轰动一时。

连续上演四个半月,共计一百八十场,在当时空前绝后。

上海人吃了晚饭去看话剧,相互打招呼时不是说“看话剧去”,而是说“看石挥去”!

石挥曾谢幕达12次才得以退场,他生病,换B角顶替,观众就要退票。

几十年后的我们,无缘在话剧的舞台上领略石挥的风姿了,还好他在中国**史上也留下了举足轻重的印记。

04

石挥不仅是顶尖的演员,自己也导演过不少优秀**作品,其中包括《天仙配》《鸡毛信》等家喻户晓的作品。

大家都知道姜文有多狂。

然而他曾被邀请重新演绎石挥在**《我这一辈子》里的角色时,却拒绝了。

他说,

“五十年了,石挥的表演依然难以超越”。

在《我这一辈子》这部石挥自导自演的代表作中,石挥从22岁一直演至60岁,以一个底层巡警的命运,映射时代变迁下百姓不变的悲苦命运。

石挥出神入化的角色塑造,造就了影片内涵的准确传达。

今天看石挥,表演时略有一些话剧表演的浮夸痕迹,但相对当时的大多数演员,石挥面对镜头时已经相当自然和收放自如。

而且这种话剧化的表演方式,并非完全是石挥的问题。

导演谢晋回忆说,当时**的拍摄技术很简陋,要求演员在一种假定条件下表演。

比方说,拍甲、乙两人对话的戏,只能先拍一个,再拍另一个。拍甲的时候,乙不一定到场,于是甲就只能看着导演的手掌说话,假定那就是乙。

同时,也受当时的审美所限,当时演员讲究台词、讲究动作造型、讲究化妆服装,戏剧化即是最好的艺术。

而现在,几个机位同时设置,和人对戏而不是和巴掌对戏,可做到石挥这种程度的又有多少呢?

然而这个惊才绝艳的人杰,最终却带着罪名,结束了短暂但充满华彩的一生。

05

1957年,石挥被打成右派。

这个狂傲一生的“话剧皇帝”,穿上了一件漂亮的棕色呢子大衣,戴着他那块全上海只有6块的名表。

他吻别新婚三年的妻子,去银行给母亲汇了最后一次款,然后告诉路上的熟人,“以后我不能再演戏了”。

他踏上了最后一部**《雾海夜航》的道具船,跳进大海,为自己的人生,选择了一个在他看来最为合适的去处。

17个月后,人们在海边找到了石挥的尸骨。

在话剧《日出》中,石挥曾写道: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

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

在这一刻,他真正地睡去了。

几十年后,人们又从黑白胶片和发黄的文字中发现了他。

1982年3月,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回顾展上,法国**史学家米特里还说:

“我发现了中国**,也发现了石挥。”

1995年,中国**世纪奖评委会授予石挥

“中国**世纪男演员奖”。

研究石挥,已经成了**学院的必修课。

而他留下的那些作品,也是喜欢**的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大量素材来源于互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000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