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风俗

蒙古族的风俗,第1张

  迎宾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待客

  这里的主人首先给客人斟上新熬的奶茶,摆上奶食、糕点、炒米等茶食为客人压饥解渴,有的还做点面条,让客人们少吃一点垫个频祝然后敬酒。由主人先用小酒酒盅)向客人们每人敬一杯,这就是敬酒的开始。接着用大杯(比银碗小一点专用敬酒的银制器皿)从客人中的年长者开始,依次一一进行;敬酒达一定杯数就要奏乐唱歌为客人们喝酒助兴;酒后用饭,招待客人的最高礼节为整羊宴,其次为羊背子宴。

  神奇的蒙古包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

  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绿色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白帆点点,会使人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构成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天窗,既可通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牢牢固定,抵御风的侵害。

  华丽的民族服装

  蒙古族的服饰包括衣、带、靴及头饰等,款式讲究,装潢精美。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服装。蒙古袍衣体宽大,袖子较长,下端不开叉,衣领较高,服带中围,非常适应广阔草原游牧生活中的防寒及一衣多用的需要。腰带是蒙古袍必不可少的,腰带一般由绸、缎等料制成,长达数米,颜色视袍子的颜色而定。男子扎腰带时,袍子向上提,下摆束得较短,即显得精干潇洒,骑乘或劳动时也方便。女子之相反,扎腰时一定要把袍子拉展,以显示身材的苗条健美。穿蒙古袍系腰带除装服饰上的需要外,实用价值也很大,系上腰带骑马时可以保持腰和肋骨的稳定和垂直,冬天还可保暖。

  “查干萨日”的祝福

  蒙古族把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上的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祝寿、拜年等,并且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祭火

  蒙古族很早以来以祭火的习俗迎接春节,因为燃旺的火焰象征着一年里一切幸运吉祥。祭火在过去比较盛行,每家祭火的日期和方式也不同。“哈日楚户”(贫民)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火,而“台吉”(贵族)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火,有的牧户把系有五色彩绸的五小捆芦苇插在门外树上,将劈成细条的柞树放在燃旺的火撑子上方的四条腿上,户主穿好礼服跪在正门处的垫子上,把用油网包好的羊胸骨奉献给圣火。妇女们则将美酒、黄油洒进圣火,并按顺序站立,叩头。富裕的牧户则搞大型祭火,祭祀时用整羊,并将左邻右舍请来喝茶吃酒。有的将圣火点燃后三天不熄,三天中不许迁场,不许在圣火上烤脚。目前,传统的祭火在新一代牧民中已很少举行了,但是在草原旅游点和庆祝的喜庆日子,人们还是点一堆篝火助兴。

  祝寿

  春节期间牧民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祝寿的对象为正当“本年”的长者。祝寿开始时,先为85、73高龄者祝寿,时间一般在腊月25或26日,腊月27至除夕的几天里,则为61、49的本年者祝寿。给长者祝寿时,晚辈除要行礼祝贺外,还要赠送寿礼以示尊敬。祝寿礼的轻重多寡,一般视祝寿对象的年龄大小而定。

  除夕

  草原上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相互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集在年长者的家里,进行除夕“乃日” (宴会)或家人聚集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接着牧人们要到邀请自己的每家去作客,有时因户多,宴会往往通宵达旦。

  除夕时,牧民家家都要摆放“花盘”即将点心、奶食、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部分呈圆柱体,也有方形的,每层一种,很有规则。这一习俗,不仅在牧民家中一直保留,而且在城市的蒙古族家中,也沿袭着这传统。

  拜年

  草原上春节最隆重的活动,拜年在正月初一晨曦微露时候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者祝福晚辈幸福长寿。拜年时,晚辈要衣帽端正,手捧哈达进行。

  家庭拜年后,牧民们相互互拜。互拜时,先到年长者的家里,随着互拜的进行,人们自动结伴而行。每到一家,要以同行者的年龄大小依次而入。拜年时,牧民们一般要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对出色的歌手,户主会捧起放有哈达的奶食盘颂祝辞。草原上的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动一年后欢歌笑语的时刻。

  草原宗教

  内蒙古自治区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民族地区,现有喇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汉佛教和道教7种宗教。汉佛教在我区有悠久的历史,其它宗教从十七世纪后先后传入。

  锡盟的喇嘛教是属西藏佛教格鲁派,传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锡盟有喇嘛教寺庙192座,喇嘛12750人,大多分布在牧区的苏木。1960年庙宇减少为102座,喇嘛 3542人,1966年庙宇减少到92座,喇嘛2290人。在十年内乱期间,党的宗教自由政策遭到破坏,喇嘛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绝大多数寺庙被破坏,经书被焚毁;寺庙停止了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锡盟喇嘛教的喇嘛和信教群众逐渐恢复他们的正常宗教活动,有的寺庙国家还拨给维修经费加以修缮,一些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喇嘛领取了生活补贴,自养事业有所发展。

1、牧马

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人的摇篮。蒙古人认为,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马性子烈、慓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蒙古人视马为牧人的朋友,马以头为尊贵,蒙古人严禁打马头,不准辱骂马,不准两个人骑一匹马,秋天长膘期不准骑马狂奔使马出汗。

马倌、骑手要随身携带刮马汗板、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刷洗身子、刮除马汗,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主人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途径。

2、祝寿

祝寿是蒙古族人民为老人举行的一个礼仪庆典。蒙古民族的祝寿礼和过本历年都是在年纪大时才举行的。一般在六十、七十、八十、九十时才祝寿。不过父母亲在世时,儿孙辈即使到了七八十岁也不许做寿。

过本历年的二十五、三十七、三十、四十九也不是很热闹,但是过了六十一岁,七十三岁、八十五岁就另当别论了。过本年的一般不祝寿。巴林蒙古族老年人过本95岁就不计年龄,也不做百岁。

祝寿和过本历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给老人祝寿的人家,主人家的儿女们的从年底开始就准备设宴。初一就开始来迎接陆续到来祝寿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选定一个吉日,再通知众乡亲、朋友、亲戚等。

祝寿仪式比较简单,席间,来宾们都为老人敬酒、献哈达和礼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语称“朱来”。然后叩拜主人,表示感谢主家招待。

祝寿的礼品通常有:马、牛、绵羊或羊乌查、皮长袍、棉长袍、夹长袍、靴子、烟、荷包、钱等。礼品品类一般占“三”数。祝寿完毕,祝寿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赠烟、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给月饼或一二元零用钱等。

3、生儿育女习俗

蒙古族人民对于生儿育女极其重视,所生婴儿无论男女,均在婴儿落地后即在家门外树立标志。如生婴儿为男的,即用榆树枝条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挂在门外。

如所生婴儿为女的,就在门外挂一个红布条。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礼仪式,备办酒席招待亲朋,以示报喜。洗完后用羊皮襁褓把婴儿包起来,并以传统习俗用黄油等奶食涂抹婴儿额头,祝福他健康成长。这是一种古来习俗,现今已无人这么做了:“草原的宝贝包在羊皮襁褓中”。

婴儿满月时,再次屠牛宰羊,张设酒宴大飨亲友,以示庆祝。亲友所赠礼品中,唯婴儿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赠送各种讲究的裘皮,夏季多为绸缎、布匹,如果婴儿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还要送牛羊或骏马。

4、葬礼习俗

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法是:人死后,脱去旧衣,换上新装,或用白绸缎裹其身,将尸体盘坐装入3尺方形木制小轿里,封好轿盖。

出殡时,先请喇嘛指定焚尸地点和方位。后将装尸小轿用车拉到旷野,亲友跟随送葬。焚尸时,在装尸小轿周围堆上木柴,加油点燃,并将死者生前所用或所爱之物,一并投入焚烧。

同时,喇嘛为死者念经、祈祷,愿死者的灵魂尽快“升天”,早日进入“极乐世界”。火葬次日,由死者家人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5、老式婚俗

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社会多半为抢婚制。

如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把阿秃儿与诃额仑夫人的成亲,就是抢婚形式。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公元十三世纪以后,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但仍有抢婚制的残余。在部落间的战争中,抢婚或掠夺婚仍屡见不鲜。

-蒙古族

蒙族舞蹈 的历史文化背景 舞蹈的风格特点

下文是姜铁红老师写的,可能对你有帮助。

蒙古族舞蹈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之中的一束奇葩。蒙古族舞蹈《奔腾》通过体现他们须臾不能离开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了他们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不仅是一部成功的作品,也是一部训练男性群舞的好教材。 一、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 有人把蒙古族传统舞蹈语汇的分类归纳为三种:其一是以男、女性别的不同来划分舞蹈语汇的不同;其二是身体的部位不同来划分舞蹈语汇的不同;其三是展示不同情境和情思来划分舞蹈语汇的不同。

按第一种分类方法,舞蹈《奔腾》是一部典型的男性群舞,其中的舞蹈语汇自然都是典型的蒙古族男性舞蹈语汇。 舞蹈通过领舞、群舞之间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在急与缓、动与静的舞蹈布局中,展示了蒙古族男性丰富多彩的马背上的舞蹈语汇。

其中既有身体不同部位外显的动态美,也有不同情境和情思内敛的韧性美。并通过这种展示,烘托出蒙古族男性特有的豪放、尚武、一马当先的豪迈气概,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凸显出蒙古族男性特有的那种阳刚气质。

为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舞蹈编导者已经对蒙古族传统舞蹈特有语汇进行了大量的筛选和提炼,并且在使用这些舞蹈语汇时,准确地把握住男性舞蹈中的那种外显和内敛尺度,使这部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同样,在教学中,首要任务是使每一个同学都清楚:舞蹈表现的过程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这不仅要细致入微到每一个动作准确、到位,而且要做到每一举手、投足,都要体现出蒙古族男性那种伟岸、剽悍的神韵。

如:在舞蹈作品《奔腾》中,同样是骑马的艺术语言,但在舞蹈中既有气壮山河、骏马狂奔、疾驰如风的舞姿,也有信马由缰、松弛舒缓的舞步。前者追求腿脚动力迅速有力,目光炯炯,体态微伏, 外显;后者则要体现昂首挺胸,体态挺拔, 内敛。

两者的表现要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交替展现,这样才能在舞蹈作品《奔腾》中体现出蒙古舞中的那种“男人更像男人”的艺术形象。 当然,古往今来,成功的作品浩瀚如海,不可能所有的成功作品都能进入教材;但作为教师应该选择最具典型、最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解析,而这方面恰恰是我们在民族舞蹈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所以这种素质教育在今天就显得尤其重要。 二、舞蹈《奔腾》作为教材,不断提升学生掌握民族舞风格的能力 民族舞蹈最重要的标志是民族风格。

浓郁的民族风格会给作品带来绚丽的色彩和强烈的地域感,这一点一直是民族舞蹈的精华所在。可以说没有民族风格的舞蹈便不能称为民族舞蹈。

舞蹈《奔腾》在凸显民族风格的做法上,同样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应该承认:近些年来中国民族舞蹈转变之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表现,就是民族舞蹈创作,已经把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其他类的象征性形象的塑造过程当做一种新的时尚。

表现在舞蹈语汇的领域里,必须要超越简单的舞蹈动作的模仿或是风格性的展示,使舞蹈作品在人们的心里产生出真实的心灵呼唤。这就是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重要趋势。

蒙古族男性舞蹈艺术语言主要是手、腕、臂、肩兼用,与一般舞蹈不同的是:就是在手、腕、臂、肩的兼用过程中,以胯为轴的上身左右摆动,始终保持动感,加上每个部位既有松弛,又有张力;并且在松弛和张力之间是以内敛、外显的方式交替出现的。这就是蒙古族手、腕、臂、肩舞蹈艺术语言中特有的韵律和韧性。

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大都是从体态模拟生活开始,逐渐升华到审美的舞蹈艺术,最后沉淀为相对稳定的舞蹈艺术语言。在蒙古舞蹈中骑马的动作,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所以它最能体现蒙古民族的风格。

在舞蹈作品《奔腾》中,马跃教授充分调动了蒙古舞蹈中传统骑马的各种动作,除了大量地使用蒙古族传统舞蹈中马步动作之外,还根据内容的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了许多其他的传统舞蹈动作,如:蒙古族固有的摔跤角力、射箭、投掷和腾空大跳等,使整个舞蹈在进行中不断地进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就风格特点上来说,风格和特点并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

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已经早已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形式,势必有一天被淘汰;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一种新艺术形式的诞生。这也和继承发展一样,继承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不断出新,而不是简单的轮回,再现。

三、舞蹈《奔腾》作为教材,不断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人们在艺术学分类中把舞蹈和音乐统称为“表情艺术”。舞蹈与音乐的不同在于舞蹈是可视性的表演艺术,其艺术语言主要是靠表演者的人体艺术语言来传情达意。

即使在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艺术里,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作为一个民族初级艺术来说,它和生命与呼吸两者的关系一样,生命如果离开了呼吸就不会存活。舞蹈艺术应该是生命本能的表达,是一种心灵震撼的自然宣泄。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于舞蹈者能够通过舞蹈艺术语言,把这种生命本能的表达真实地宣泄出来。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最闪亮的瞬间应该在舞台上,因此,对于一个学习舞蹈的学生,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他们在舞台上最闪亮的那一瞬间的训练十分重要。

在这一方面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历史

1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

2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3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4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

蒙古舞的 种类 历史 情感特点

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马刀舞、鄂尔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亚特婚祀、驯马手、小青马、盅碗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质。

保留节目有"筷子舞"、"马刀舞"、"驯马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鹰舞"、"牧民的喜悦"、"祝福""鼓舞"等。

中国舞蹈史的历史起源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

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

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

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

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

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何创造了舞蹈呢?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

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

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 活动。

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 、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

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舞蹈的历史谁知道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

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

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

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

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

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 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

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

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

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 活动。

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 、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

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舞蹈的历史是什么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时代,它就充当原始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它的起源是随着人类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动作和节奏与劳动是密切相关的,不管是哪一种劳动,人的手脚总是要活动的,手用以拍打,脚用以踩踏,在某种动作连续重复过程中,就产生有规律的节奏,再伴以呼喊或打击石块和木棍,最原始的舞蹈就出现了。

在人类原始部落里,舞蹈具有全社会性,在他们组织散漫和生活不安定的状况下,需要有一种社会感应力使他们团结在一起,舞蹈就是产生这种感应力的重要手段。不论是狞猎还是战争,都是整个部落一起行动,所以原始舞蹈总是集体性的。部落为了有个共同标志,这就出现了图腾。图腾不仅作为部落区别的标志,同时亦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信仰。每逢祷告或庆贺,都对着图腾跳舞,这叫图腾舞蹈。图腾舞蹈在世界各地原始民族中都是一样存在的。北美洲印第安部落跳的野牛舞,他们迷信野牛和自己部族有血缘关系,跳这种舞野牛就会出现并让他们狞猎:澳洲土人跳他们的图腾蛇舞时,舞者纹脸纹身,作为对自己部落祖先的纪念。龙和风是中国古代民族的图腾。由于各个部族互相归并,一个图腾已经不能代表整个部落敢盟的共同祖先,于是把儿种图腾特征,如以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综合成龙的形象,以孔雀、山鸡等特征综合成凤的形象,用它们代表最高统治者一姓的祖先,作为"帝德"与"天成"的标识。后来才把龙和风当作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民族舞蹈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舞蹈原始舞蹈是“劳动者的动作的单纯的再现”《尚书》中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意思是拍打着石刀、石斧之类的劳动丁具作为伴奏化裴成各种野兽的人群翩翩起舞。

《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舞者拿着牛的尾巴,跺着脚边舞边唱。

舞蹈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劳动场面的虚拟性再现。亦见于彩陶盆上的原始集体舞。

巫舞——“巫”字在甲骨文中是象形字是一个人展开双手,各执牛尾而舞的样子。据说夏禹曾亲自编舞。

到商代成汤也善跳巫舞宫廷流行“巫风”。春秋战国时期楚地巫风极盛美丽的女艰扮演成云神、水神、山神等,载歌载舞,场面宏大而隆重。

舞蹈家万人、女乐、倡优等等二、六代之乐周代将古代乐舞加工整理,又创制新的乐舞成为“六代之乐”:黄帝时代的《云门》、帝尧时代的《大成》、帝舜时代的《大韶》、大禹时代的《大夏》、成汤时代的《大澧》、周武时代的《大武》。三、舞种万舞一一在不少典籍中多次提到的《万舞》,可能是发端于夏商盛行于春秋哔国时期的著名舞种之一。

雩(yfi)舞一一巫舞的特殊形式是古代先民向上天求雨、期盼庄稼丰收而举行的舞蹈仪式。《说文解字》中说:“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

傩舞一一种驱逐役鬼带有神秘色彩的原始宗教性舞蹈场而盛大周代宫廷定期举行“国傩”各诸侯同乃至民问也举行傩舞仪式。文舞——表现渔猎收获的喜庆舞蹈舞者左手拿筲(yu0)(一种编管乐器),有手持翟(有羽毛装饰的道具)而舞。

在六代之乐中《云门》、《犬成》、《大韶》、《大夏》都属于文舞。武舞——表现以武力征讨异族而建功的舞蹈舞者持二r(盾)戚(斧)而舞。

六代之乐中《大漤》、《大武》都属于武舞。小舞一阁代统治者制定的六种祭祀性的舞蹈它包括帔(f凸)舞、羽舞、皇舞、旄(mdo)舞、干舞、人舞。

雅舞——义称“稚乐”指宫廷乐舞用于朝会礼仪和祭祀活动。场面隆重气氛严肃节奏较缓慢。

雅乐规定天予用“八佾(yi)”:舞队共八排,每排八人共6 1人。俗舞——又称“俗乐”,指民间舞蹈,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史载,春秋时的“郑卫之音”,舞者朱唇皓齿,纤手素足。舞步轻盈。

《阳阿》、《康乐》、《萦尘》、《集羽》、《旋怀》《萦尘》的舞姿能给人以飘忽不定之感,舞蹈者简直像融汇在空际萦绕不落的轻尘之中;《集羽》的特色更是以轻柔飘逸见长,如随风聚拢的羽团飘飙荡漾;而《旋怀》之舞表演起来柔韧的舞姿体态旋绕缠蔓,似乎能够“人怀袖也”。这些舞蹈显示了舞者高超的技艺,有很强的控制身体与气息的能力,柔韧、弹性、力度、轻捷均训练有素,其技艺水平之高不是一般舞人所能达到的。

统治阶级对表演性舞蹈不断提高的欣赏要求,必然强化乐舞伎人的专业程度和舞蹈技艺训练。专为统治者服务的“万人”、“女乐”和“倡优”也应运而生。

再从《诗-简兮》的描述记载来看,对万人所应具备条件的要求是相当高而全面的,为培养和妆扮他们所耗费的资财也是很大的,表演《万舞》的万人,必须是身材修长俊秀容颜姣好者,万人为保持颜面的俊美红润而不食糠糟,为了衣着的鲜艳夺目而 短褐,因此耗费大量钱财。袖舞中国素有“长袖善舞”一词,这一词语便是对袖舞所具有的舞蹈特性的概括描绘。

中国古典舞的袖舞主要是由中国戏曲的“水袖”提炼而成的。水袖作为服装道具在舞蹈中出现,不仅是对肢体延展空间的放大,更是对情感传递的延伸。

探寻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从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图1①),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在图腾祭祀中持巾起舞的表演场景。四、舞蹈家春秋时晋同有优施,楚国有优盂秦围有优旃(zhan)等等,都是宫廷舞蹈家。

西施——是值得单独提到的春秋时期著名宫廷舞蹈家,擅长表演《晌屐舞》。该舞足穿木屐,裙系小铃,舞时铿锵作响。

秦汉至南北朝舞蹈一、舞种稗舞——用有柄的单面鼓作道具的一种集体舞,后世也称为“稗(bing)扇舞”。铎舞——用铎作道具的舞蹈。

铎形像钟,有木柄,内有舌,摇动时“叮叮”作响。白纶舞——盛行于晋代和南朝因舞者身穿薄如轻纱的白纶缝制的长袖舞衣故名。

该舞以舞袖为其特点,动作轻盈流畅。盘鼓舞——汉代民间舞蹈,后来用于宴飨。

在地面上排列盘或鼓一般用七个(或三个或五个)舞者穿长袖衣,在盘(鼓)上起舞。拨头舞——又名“钵头”,是一种带有叙事性的舞蹈表现一人之父为虎所伤而上山寻尸的痛苦之状。

巴渝舞——汉代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刘邦为汉王时为了促成霸业,发兵攻打关中,派寅(c6ng)人为先锋,蜜人善舞刘邦爱其舞姿,命乐工学习。

因寅人居住在巴郡渝水边(今四川境内),故名“巴渝舞”。公莫舞一魏晋时期舞蹈。

取材于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的故事,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欲杀刘邦,项伯也离席挥剑而舞,以袖掩护刘邦,说:“公莫!”后人以舞巾模拟项伯舞袖的姿态,遂成“公莫舞”。踏谣娘——又作“踏摇娘”、“谈容娘”,产生于北齐,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故事:一人虐待妻,妻以歌诉苦众帮腔唱:“踏谣。

和来!踏谣娘苦,和来!。

舞蹈的历史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

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

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的传说

  

  

  《蒙古秘史》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为乞颜部的始祖神而被记载下来的。后来,他们的子孙生齿日繁,传至第十代后裔,有个名叫脱罗豁勒真伯颜和他的妻子字罗黑臣豁阿生了两个儿子都娃锁豁儿和朵奔蔑儿干。都娃锁豁儿是个额上只生了一只眼,能看三程远的人物。一天,哥儿俩一同登上不儿罕山,都娃锁豁儿极目远眺,望见沿统格黎小河迁移来一群百姓,在一辆华丽的牛车上坐着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对弟弟朵奔蔑儿干说:"在那群迁来的百姓中,一辆黑篷车的前沿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若未许配人家,就给你求亲吧"说着就叫弟弟前去探视。朵奔蔑儿干到那里一看,果然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阿阑豁阿,是很有名望的霍里秃马惕部那颜的女儿,尚未许配人家,于是便向女方求婚,娶为妻室。从朵奔篾儿干娶妻开始,史载其事迹趋于翔实,由于《蒙古秘史》的记载,阿阑豁阿成为蒙古第十一代女祖先而闻名于世。阿阑豁阿来到朵奔蔑儿干那里,生了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两个儿子、朵奔蔑儿干去世后,阿阑豁阿寡居时又生了三个儿子,一名不忽合塔吉,一名不合秃撒勒只,一名字端察儿蒙合黑。于是她原来的两个儿子窃窃私议,怀疑这三个儿子是跟家仆马阿里黑·伯牙兀歹氏人所生。阿阑豁阿察觉以后,给每人一枝箭去折,他们毫不费力地都一一折断了,然后她又把五枝箭杆捆在一起要他们轮流去折,结果都不能折断。为此,阿阑豁阿对原来两个儿子讲述了受胎生子的奇异经过"每夜都有个黄白色的人,藉着天窗和门额上(间隙)露天地方的光,进来抚摸我的肚皮,光亮渗入我腹,出去时,藉着日月之光,如同黄狗一般,摇摇摆摆飘然而去,你们怎敢胡说!这样看来,显然是上天的子息啊!你们怎能比做凡人呢等他们做了万众的可汗,凡人们才能明白呢!"说完又进而教训五个儿子道:"你们这五个儿子啊,都是从我肚皮里生出来的,你们正像方才那五枝箭,如果一支一支地分开,你们就像那一支一支的(孤)箭一般容易被任何人折断。如果像那(捆)在一起的五支箭一般,同心一体啊!任何人都难以把你们怎样。"阿阑豁阿母亲死后,前四个儿子把食物牲畜都分了,只有五弟孛端察儿愚弱,不被当作亲人,没有给他一份。孛端察儿便骑着一匹背上有鞍疮、秃尾巴黑脊梁的青白马沿着斡难河,放马奔驰而去,到了巴勒谆阿拉勒之地,搭个草棚住下了。后来,不忽合塔吉前来寻找孛端察儿,就在这个"傻弟弟"的劝说下,五兄弟突然袭击了住在统格黎河边的一群"没有大小好歹,不分头蹄上下,没有头脑管束,容易对付的百姓",把他们掳为奴仆,兄弟五人各自分得一份属民和畜群之后,便移住在不儿罕山麓,从此形成了五个姓氏("斡孛黑坛"),鞑靼--蒙古部由此而来,孛端察儿便成了乞颜孛儿只斤的祖先,成吉思汗就是这个部族的后裔。以上所引《蒙古秘史》的历史传说,总的来说描述了黄金家族的发祥史,从而生动地展示了蒙古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的生活图景,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良好愿望。

  如今,中外 文化 交流日益频繁,中国 神话 故事 的英译能够帮助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蒙古族的神话 传说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蒙古族的神话传说篇一:天女之惠

 传说杜尔伯特人游牧的地方,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纳德山。山顶终年积雪,云雾迷漫,泉水泛涌而成的山湖,清澈如镜,人们都说这是天神隐居的地方。一天,一位年轻的猎人在山顶湖岸忽然发现一群天女在湖中嬉戏,那婀娜的身姿、动人的笑语使猎人惊羡不已。他悄悄拿来一副套马的皮挎索隐身窥伺,天女们尽情地追逐戏耍,丝毫不觉。猎人飞来皮挎索套住其中一名天女,其他人惊慌躲入云端。猎人向被套的天女求爱,天女应允。但欢爱是短暂的,由于天上人间悬殊,两人当天便分手了。后来天女怀孕,重又回到与猎人相遇的山湖旁边,生下一个男孩。但是她不能在人间常住,将孩子放入自编的摇篮里挂在树上,又派一**小鸟日夜守护,为之鸣唱,然后悲痛地回到天上去了。

 这时杜尔伯特的祖先们还没有自己的酋长,他们急切地盼望找到一名理想的首领。在一位"先知"的指引下,他们登上了纳德山,并顺着鸟鸣的方向,在山湖旁的树枝上找到了这个孩子。迎接的人们说:这是上天的恩赐。

 杜尔伯特的祖先们异常高兴,欢天喜地地把孩子抬回部落里。后来孩子很快长成为一名身材魁梧的伟丈夫,创立了伟业,并成为绰罗斯家族的祖先。

 这篇外国旅行家搜集整理后出版的口碑作品无疑在内容方面有了很大变异。但它的基本情节仍然反映了早期蒙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很多方面,基调优美,想象丰富,是蒙古族族源神话传说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从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来看,正处于畜牧兼营狩猎的部落社会生活阶段。他们有强固的部落意识,希望产生自己英明的酋长,组织领导部落的生产和生活,保卫部落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时的部落酋长还不是世袭的,新酋长必须经"先知"(萨满巫师)的指点和确认才有合法地位,所以,这篇作品反映了古代蒙古人敬信萨满的意识形态,不仅认为他们的首领是天的恩赐,而且是通过人神的中介人萨满来付诸实现,这样的人才能是伟丈夫,成为部落的祖先。

 杜尔伯特部是十六世纪初从四卫拉特之一的绰罗斯部分离出来的部落,绰罗斯部目即准噶尔部,由于首领姓绰罗斯,故又名"绰罗斯部"。如果再往上推,这四部就是元代的"斡亦刺",初居谦河流域(今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生,为"林木中的百姓"的一部分。他们人数众多,有"秃绵(万)斡亦刺"之称,斡亦刺惕分为许多支,每一分支各有其名(见《民族词典》卫拉特条)。因此,从推源角度看,《天女之惠》自然是传述早期斡亦刺部落联盟中某一分支的族源传说,所以结尾归结为绰罗斯家族的祖先。从这一神话的母题结构来看,它与前节所述之《绰罗斯准噶尔的起源》神话有着内在的联系:婴儿在树上发现,并有神鸟守护。树木、摇篮(即银网)、神鸟,这就是两则神话的骨髓。实际上,《天女之惠》是由树木图腾鸟图腾神话变异而来。由于图腾信仰的逐渐衰落,父权时代的天命观兴起,"人"被得到尊重,再说祖先出于树木难免格格不入,所以,神话中的仙女代替了树木,套马的皮挎索等富有叫代特征的生产用具也出现于故事之中。如果进一步将"天女湖嬉戏"与布里亚特的天鹅崇拜的故事情节加以比较,它们仍然有着相似乃尔的互相转化的痕迹。因为这些山林部族都和高山、树木、禽鸟等自然实体有着密切联系,天女隐居的纳德山,天鹅栖居的浩特尔湖,两者的景色何其相似。这种峻峭秀美的自然景观最易萌发神仙幻化的奇特联想,可创作出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关于仙女生子成为始祖的故事,在古代鲜卑也有类似的神话传说。例如《魏书》所叙圣武帝与天"受命相偶"婚媾得子为帝的故事与《天女之惠》相比,只是身份相同,求偶方式不同,其中心思想仍然是"神遇"、"天赐",表明其祖先来自天神,自应世世为帝,与(天女之惠)所表现的天命观如出一辙。银河的来历

蒙古族的神话传说篇二:银河的来历

 在遥远的古代,人类进行过一次空前的大迁徙。干百万群众和军队赶着无数畜群,向着正西方,走着走着,一部分人赶着畜群不知不觉走到天上去了,于是,一到夜晚就在夜空中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那些人和出来的一条路,后人称为"天路",这就是常说的"银河。布里亚特蒙古人中对银河的来源又有另一种说法:据有位名叫曼赞古日木的女神,喝醉酒后昏睡过去。这时,她的大批财宝被贼神盗走。她醒来发觉失盗,便起身追赶盗窃贼。追赶途中,她的乳房不断淌出奶来,从而形成,这后面一则神话故事是天神观念的反映,天神无所旧地身体的一部分--乳汁也可化作天上的银河;前者可能是一段历史的追忆,北方民族曾有过大迁徙,而且走得很很远很远,甚至到中亚、欧洲或者被兼并融合,总之,再也见不到踪影,但是,人们在追溯这类事件时,把他们加以神化,上了天,并且踩出了一条可见的星带之路。

蒙古族的神话传说篇三:鹰图腾崇拜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身的神物象征。若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萨满传统的说法是"鹰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神鹰便传授给她与天及众神通灵的神术,并用自己的羽毛给女孩 编织 成一件神衣,头上插上了羽毛做的神冠,让她邀游天界,把她培养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udugan)",这是解释蒙古女巫来源的神话。而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原苏联杭加罗夫《文集》便记载了这样的传说:"世界开初,人间没有病,也没有死。过了不久,恶鬼向人间洒下病和死,人们开始受苦。这时,众神就派鹰从天上来到人间相助。但是,这特意派下来的鹰好不容易降到地上,地上的人们既听不懂它的话,又无法弄清它来到人间到底是为什么不得已,鹰便在众神脚下飞舞起来返回天上。于是,众神便命令鹰说:到地上以后向最早遇到的人传授萨满的本领。这样,鹰再次来到人间,一眼就看到一棵树下睡着一个女人,鹰便和这个女人相交,使她怀孕。此时,这女人正处在暂时和丈夫分别的时期,待她重新回到丈夫那里,到足月时生了一个男孩,这就是人间最早的萨满。

 上述二资料前者出处不祥;后者是属于布里亚特的萨满神话传说,从欧洲人的旅行记中可以看到这种普遍流传的类似神话。鹰鹫这种猛禽猎鸟,早在原始狩猎时代就受到人们的钦慕崇敬,它那高超的飞翔技术、凶猛异常的擒拿扑击本领以及傲然挺立的威武雄姿,使人觉得神奇而叹赏。虽然它对人类并不构成威胁,但在残酷的自然环境面前,狩猎先民幻想有鹰一样的本事,那是极其自然的。由于狩猎业的发展,狩猎民驯养鹰作为自己的助手,鹰鹞更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依靠。所以,腾飞的鹰鹞和奔驰的驯鹿堪称为狩猎民的左右膀。狩猎民由神秘钦羡到依赖友好相处,从而与鹰鹫建立了极其亲密的关系,这便是鹰为何成为不少民族普遍信奉的大神的原因。从世界各民族对禽鸟的崇拜来看,鹰占有很大比重。我国北方各民族也是这样,比如满族、赫哲族、鄂温克族、哈萨克族都有神鹰崇拜。特别是东北地区,凡信奉萨满教的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鹰神话传说以及对鹰的各种禁忌和仪礼。

 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的,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萨满神帽上除了安装鹿角饰品作为法力标志外,那铜制的飞鸟就是神鹰的标志。布里亚特人把鹰推崇为萨满的保护神,他们常常在颂词中吟诵"神鹰可罕父亲,凤凰哈敦母亲。"这样的诗句,以表现他们非凡的出身和来历。可见鹰是萨满神圣家族中独具特色的圣鸟,也是北方狩猎民和游牧民英武吉祥的象征。《蒙古秘史》第63节记载了也速该为儿子帖木真向德薛禅家求婚时,德薛禅说他夜里梦见白海青(caYansongqor)抓着太阳和月亮飞来落在他手臂上,认为这是好兆 头,是你们乞牙惕人的"守护神"(sulder)前来指教的。这里的白海青就是鹰。"su1der"即"sulde" (苏勒德),作"精神"、"元气"、"象征"、"标记"解。那么白海青自然是成吉思汗所属乞颜部的祖灵神,他们曾以鹰作为自己的图腾祖先,亦有其历史依据。

1 蒙古神话传说精选

2 蒙古民族的神话传说

3 蒙古民间故事

4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

5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大全精选

  元代蒙古族妇女服饰以姑姑冠为特色冠饰。

  姑姑冠,又作顾姑、故姑、固姑、罟罟、罟姑等。“姑姑冠”其实是蒙古语“妇女头饰”的汉语音译。其实,姑姑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有四种。这个词不仅仅是“对父亲的姐姐或者妹妹的尊称”,它还有“妇女”的意思;“冠”为帽子之意。其实以上所指的都是同一件东西,即一种元代蒙古妇女头饰,是一种高高长长的帽子,蒙语作“”。

  这一独特的冠服的起源,是源自蒙古族的一种特殊的抢婚风俗。后来,姑姑冠就成了区分已婚妇女与未婚少女的标识。这样,戴上姑姑冠的女性,就可以避免外人不知是否已婚而被“抢婚”或者“求婚”了。

  即帽子式样男女有别。《黑鞑事略》载,蒙古男子“帽而夏笠”。元末明初人叶子奇在其《草木子》一书中也说,蒙古“官民皆带〔戴〕帽,其檐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盖兜鍪之遗制”。所谓“楼子”,指的大概就是笠,所以才说它是兜鍪〔古代头盔〕之遗制。所谓笠,是一种圆檐斗笠形帽,因为形状象钹,所以叫钹笠冠。这种冠有顶,冠后还垂一片帛以护颈。

哈达颜色

按颜色来分,哈达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纯洁、吉利的白色哈达;一种是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象征大地。它是献给活佛或近亲时做阿西(彩箭)用的,为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它只在特定情况下才用。据藏族学者赤列曲扎在《西藏风土志》中记载,哈达是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五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回西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图案,上面绣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且多产于四川成都。

制作

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以绫、绸、丝原料制成,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哈达也有不少是呢绒材料的,不过都纺得稀薄透明,有白、黄、蓝等色。其上织以八瑞相及莲花、如意、祥云等图案。哈达长短不一,短者三五尺,

长者一二丈。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在藏、蒙古等民族人士顶礼佛像、拜见尊长、迎来送往、致敬致贺、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中,均有献哈达的习惯。由此,敬献哈达表示人们对佛的敬仰,对迎见之人的敬意与祝福。

献哈达

在藏族地区,献哈达是一种既普遍又崇高的礼节。无论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迎送宾客、朝觐佛像、音讯往来、求情办事以及新房竣工、认错请罪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的意思。当然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如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节日愉快、生活幸福、身体健康;男女求婚时,先由中间人献哈达,如接受哈达则表示可以议婚,退回则为拒绝之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为恭贺新喜,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送宾客时奉献哈达,表示对远方来客的热烈迎送和崇高的敬意;葬礼上献哈达,表示对死者的沉痛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佛法会上,向喇嘛和活佛敬献哈达,表示对喇嘛活佛的无限敬仰和信教的一片虔诚之心;到神佛前祈祷时献哈达,以示信佛者的虔诚和希望菩萨保佑,万事如意;在书信来往中,附上一条哈达,表示写信者感情的真诚和意愿的庄重;将钱物包在哈达里赠给演员,表示观众真诚的心意;拜会尊长敬献哈达,表示对尊长的敬重,祝愿幸福、长寿、吉祥如意;向对手献哈达表示想化干戈为玉帛,重归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75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