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女酋长

最后的女酋长,第1张

  

 在大兴安岭深处,住着鄂温克族的敖鲁古雅使鹿部落,部落里有位90岁的女酋长,深得族人的爱戴。是她,将一个几乎要走向衰亡的部落带进了新时代。这位中国最后的女酋长,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与族人们水乳交融的感情,无不体现着鄂温克人的天真与质朴——

 从内蒙古根河市区出发,上了大山,我的车足足跑了4个多小时,才完成了200公里的路程,到了女酋长玛丽亚·索的家——帐篷里有三张床,中间一个铁炉子,这就是这个一部之王的“王宫”,简朴得让人惊讶。

 新春第一号令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老酋长刚刚发完“霹雳火”

 玛丽亚·索的表妹古丽梅给我们讲起不久前发生的事情:

 5月5日早上,大家来到了酋长门前。因为这里的水源不够了,草也不多了,尤其是驯鹿的主要食品苔藓,更是越来越少了。年轻猎民们焦急地等待酋长指引方向。

 玛丽亚·索把手掌抚在前额上,片刻,她的手掌离开了前额,向东南方向一指,说:“去吧。”

 当晚,小伙子们回来报喜,说:“头人神明,那里果然是个好地方,苔藓像菜盘子那么大……”玛丽亚·索听了,说:“好了,准备搬家吧。”

 这就是今年新春的第一号令。

 5月6日早上,玛丽亚·索拄着拐杖,到各个帐篷里巡视,看看号令的执行情况。

 按照以往,她应该看到男人清点驯鹿,整理那些大型的牧具,女人收拾行李,或者看守那些待产的母鹿。可是,她看到的却是,男人们在喝酒,女人们有的在谈笑,有的甚至在打麻将。

 老酋长震怒了。

 她的手杖举得高高的,然后重重落在烤大列吧的铁炉子上。

 “你们这些酒鬼,懒婆娘,看看,你们还像鄂温克人吗?我都替你们害臊!”

 男人们刷地从床上爬起来,正襟危坐;女人们停止了玩笑,一脸肃穆。

 大约有半个多小时,这位90岁老人的怒火发够了,手杖停在铁炉上,她给女儿下了一道命令—“德克萨,你快去,西山坡上有一头母鹿难产,我听到了它的叫声,快,带人去。”

 德克萨得了令,带人飞快地向西山坡那边跑。

 玛丽亚·索转身执杖走向了自家的鹿群。

 众人纷纷涌出帐篷,开始为搬家做各种准备。

 德才兼备的新媳妇,成为鄂温克第一位女酋长

 玛丽亚·索姓索,属于鄂温克的著名家族索罗共氏。她出生于1912年,当时,她的父亲是奇乾部落的酋长。玛丽亚·索自小深得父母的宠爱。她生得高大漂亮,能歌善舞,驯鹿养得好,尤其是打猎,枪法百发百中,一般男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18岁那年,激流河部落卡尔他昆家族的拉吉米向她求婚。算起来,两家也是门当户对,因为拉吉米的父亲也是酋长。但有一点,玛丽亚·索不大满意,拉吉米是二婚,而且,还大自己12岁。

 但是,玛丽亚·索的父母同意。在鄂温克族传统社会,婚姻是父母说了算。玛丽亚·索只好服从,但是,她有一个条件。

 玛丽亚·索走出帐篷,对等在外面的拉吉米说:“我嫁给你可以,但结婚后我要当家说了算。”拉吉米想了想,同意了。

 新婚不久,激流河部落的人就见识了玛丽亚·索出众的品德和非凡的才能。她能骑上驯鹿在密林之中穿梭如飞。去的时候,只带一把枪,回来的时候,枪管上挂满了灰鼠和紫貂,驯鹿后面的耙犁上还会拖着滴血的犴子、狍子,甚至是熊。

 每当打猎回来,她都要挨家挨户地分送猎物,最后,拿一只最小的回到自己的家。鄂温克族那种原始共产主义精神,在她身上得到发扬光大。

 不久以后,老酋长去世,临终前将激流河部落的人集合到帐篷前,他对大家说:“我们鄂温克的头人从来都是男人当,可是我的拉吉米不行,猎是打得好,鹿也养得多。可是,他见酒就没命,他当不了你们的头人。我走了。你们以后要听玛丽亚·索的,她就是你们的新头人……”就这样,玛丽亚·索成了鄂温克激流部的酋长。

 玛丽亚·索上任后,第一个惩治的,就是丈夫拉吉米。

 在玛丽亚·索的“就职报告”中,有一条就是不许酗酒。不知从何时起,鄂温克人酗酒成风,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和生活。所以,玛丽亚·索要煞这个风气。

 那天,拉吉米喝多了,正好让她撞了个正着。玛丽亚·索大声地斥责丈夫,拉吉米不但不认错,反而耍起了酒疯。他骂妻子,骂着骂着,还要动手打妻子。年轻的酋长被他激怒了,她三下五除二就把拉吉米绑了起来,然后,拉到林子深处打嘴巴,大耳光抽得震天响。此后,拉吉米不敢再酗酒。

 “执政”60多年,女酋长带领部族由衰落走向繁荣

 玛丽亚·索非常爱她的族人。她这个酋长的交椅,之所以能够稳坐60多年,在于她的服务,而不在于她有什么统治术。不错,她凶神恶煞似地打骂她的族人,但同时,她也像老母亲、老仆人一样尽职尽责地照料她的族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玛丽亚·索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部族利用政府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迅速走向发家致富的快车道。1980年,她带领族人搞驯鹿承包,5年后,她家成了全族第一个万元户。到今天,她是中国养驯鹿最多的人,500多头。一头驯鹿按8000元人民币算,这是多大的资产!玛丽亚·索不愧为鄂温克最优秀的代表,因为她从不认为财产是自己的。

 90岁高龄的玛丽亚·索,每日在山上山下巡视、调查。一旦发现品德好、能干活的人,她马上就会下一道奖赏令:“去,到我家的鹿群里赶20头,好好养着!”这样的奖赏,她每年都要搞几次。

 谁家生了孩子,她都要高兴得轻轻哭起来。然后,坐下来,给新生儿缝制小衣服小鞋子,缝好了,放在桦树皮篓子里,左手挎着篓子,右手拄着拐杖,循着婴儿的啼哭,走进那个喜气洋洋的帐篷。她从产妇的怀里接过那个粉红色的小肉球,一口一口地亲,老泪扑簌扑簌地滴下来。她喃喃地说:“我的小宝贝儿,你从上帝那里来的,他老人家好吗?记住了,你要做个好猎手……”然后,她会给孩子取一个名字,还会亲手把小衣服、小鞋子给孩子穿上,然后,再贪婪地亲几大口,这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一边走,嘴里一边叨咕:“小宝贝儿,小宝贝儿……”

 小宝贝儿会说话了,会走路了,她要亲自调教他们。她常常在忙完了一天的劳动之后,带领儿童坐在夜空下。她对他们说:“看到天上的星星了吗?”“看到了!”孩子们说。“那都是上帝的眼睛,上帝的眼睛多得数不清。谁干了坏事,他都能看见。到时候,就要惩罚。看到那个死在水沟里的狗熊了吗?它就是因为偷吃了我们的鹿,而被上帝打雷霹死了。所以,我们不要做坏事。”

 作为酋长,玛丽亚·索生怕鄂温克文化失传,只要一有空闲,她就要把孩子们集合在一起,教他们唱歌,梳皮子,做女红。

 玛丽亚·索会唱很多鄂温克民歌。她唱得悠扬动听,情感真挚动人。“美丽的大兴安岭,鄂温克猎人生活的地方,驯鹿是我们的伙伴,驯鹿伴我们同行……”她一句一句地教,孩子们一句一句地学。终于有一天,鄂温克古老的歌声,在她的耐心教学中,唱出了一支饮誉大江南北的“敖鲁古雅艺术团”。

 1940年,一位俄罗斯探险家进入鄂温克激流河部,发现这里的人口只有一百多人时,断言:“用不了多久,他们将会从大兴安岭中消失。”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激流河部不但没有消失,人口数量反而增长到两百多人。

 人们说,这都是玛丽亚·索的功劳。

 吉祥三宝打造舞台剧《敖鲁古雅》 老酋长走出大山震撼外面世界

 2008年,流行歌曲《吉祥三宝》的主创、鄂温克民歌传承人乌日娜有了一个想法:创作一部反映自己民族历史与现状的原生态风情歌舞剧。于是,她带领“吉祥三宝”团队来到敖鲁古雅乡。他们走遍了散居在大兴安岭各地的猎民点。最后,把目光集中在了玛丽亚·索身上。玛丽亚·索回忆一生所掌握的原汁原味的鄂温克民歌精华,一首一首地唱给乌日娜。然后,再由乌日娜稍加修改。

 《敖鲁古雅》以女酋长玛丽亚·索为原型,通过她向神树倾诉,回首往事,娓娓道出养鹿女和年轻猎民的纯洁爱情故事。全剧以原生态器乐、民歌、舞蹈,向世界展现了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在严酷环境下驯鹿、狩猎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他们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文化观,颂扬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全剧排成以后,乌日娜产生了一个大胆而新奇的想法,这就是在北京首演时,邀请主人公的原型玛丽亚·索出场。她知道,这个难度非常大。因为玛丽亚·索爱大山爱得痴迷,她对山外的现代化世界毫无兴趣。一年365天,只有在零下52度的三九天,她才在女儿德克萨的劝说下,下山住上几日。乌日娜告诉玛丽亚·索,请她参加首演是为了更好的传承鄂温克文化,老人才欣然答应。

 2008年8月26日晚,《敖鲁古雅》在北京保利剧院进行全球首演。演出结束,老酋长玛丽亚·索被总导演乌日娜搀扶上台,她手里牵着一头驯鹿深情地给大家唱了一首鄂温克族歌曲。人们很奇怪,她说话声音很小,唱歌的声音却很大。乌日娜向大家介绍说,老酋长采用的是“喉音发声打拍法”,这是鄂温克人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独创的发音方法。

 全场陷入沸腾状态,很多观众都站起来为玛利亚·索这位老人的到来鼓掌欢呼。忽然,人们看到,这位老酋长,捂着脸,哭了。半晌,她说:“今天,是我们鄂温克族最有意义的一天,我代表全族谢谢大家。”从8月26日到29日晚,《敖鲁古雅》在北京保利剧院连续演出4场,场场爆满。

 开心虽然是开心,但她最开心的,还是演出回来,坐在自家的帐篷前,看自己的族人和那些驯鹿。

 “山林是我们的家呀,家养了我们,我们尽职尽责要养家呀……”她常常望着东方高大的白桦树上悬着的红日,这样自言自语。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1

 居里夫人,一个感动了全世界的名字。她朴实的身影,深深地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铭记;她激人奋进的故事,也被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颂。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她,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天堂,更是一个塑造人的殿堂。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2

 国庆的七天长假里,我又一次怀揣着对居里夫人这位伟人的敬仰与崇拜,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的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而感到无比的震撼。

 居里夫人的青年时期是充满屈辱的,她的祖国被侵占,被沙皇统治,她拼命地做家教挣钱供姐姐读书,其实也是为了完成她自己的梦想。终于有一天,她攒够了去巴黎大学的钱,可以进入巴黎大学求学。进入了巴黎大学以后,她租了一间简陋的阁楼,居里夫人日日夜夜进行科学研究,她变得日益憔悴。

 后来她邂逅了皮埃尔·居里,她的生活变得更充满了激情。她的丈夫皮埃尔同样热衷于科学。她与皮埃尔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一起研究放射性物质。

 她发现了放射性物质镭,还因此获得了一项诺贝尔奖。她就因为这样而变得出名,可她却不想过这样的生活,她对记者感到厌恶。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财富,不接受名望。总有一个使命叫她完成一项又一项科学研究,让她不断崭新科学的远景。

 八年屋棚下,她与丈夫搞放射学研究。皮埃尔死后,她又忍住哀恸,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个当母亲的责任,又不忘她的科学使命。晚年的她,比原来更加艰苦!亲人们一个个要么远在他乡,要么哀伤离去,她孤单地做着工作,终于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她依然淡定,她作为一个女性给了那些保守势力重重一击。此时又一阵轩然的荣誉大波向她袭来,她没有被打倒,俨然像个风浪中归来的英雄。她以其雄厚的实力来完成自己看似不可能坚持下去的一生。

 爱因斯坦评论道:“在所有着名人物中,只有居里夫人没有受到荣誉的腐蚀。”我见识了居里夫人成为一位科学家,更佩服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3

 在学习生涯中,我认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名人,譬如大仲马、雨果、托尔斯泰、孔子、司马迁等等。他们都是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传奇之路,并用自身的坚毅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谱写了一篇又一篇璀璨华丽的篇章。其中,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居里夫人,她是一个把所有才华结合于一身的光芒四射的星体,而照耀千秋,百年流芳的人。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翻开了这本《居里夫人传》。全书包含两个部分,记录了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两个科学家并肩战斗的一生。居里夫人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孜孜不倦的刻苦研究成为大科学家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写了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伟大女科学家,她很贫穷却自幼好学,从小立志成为科学家,并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她也是一个富有爱心,勤劳操持家业,关爱丈夫儿女的普通家庭主妇,一个幸福、一生艰苦辛劳的女人,一个温文尔雅的美丽女人……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是一个可以称得上德才兼备的人。他品行高洁无私,视物质利益如浮云,一心只想为人类谋利幸福;对妻子儿女疼爱有加,对父母孝顺敬重,是一个罕见的旷世奇才。

 居里夫人着重描写了皮埃尔高洁无私的品性,读之发人深思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告诉我们要从小立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要做到德行合一,不要为了一些外在的生活条件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要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待一些卓越的人的成长和进步,他们的一切和一切,都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英雄从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树立梦想,并为此孜孜不倦的努力,坚贞不屈,及时达不到他们那样炉火纯青的境界,也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片天地。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4

 曾经有一位工艺技术学校的数学教授凯希米佐洛斯基,在他20岁时,如果不是双方父母的反对,他和玛丽居里便会结婚。

 玛丽居里或许受不住打击,面对双方父母的排斥,玛丽居里羞愧欲死,因为她知道,男方父母是嫌她是个没有钱的穷教师,相貌又不美(后来变的美起来)而反对的。

 玛丽居里18岁那年,曾说:她要做个“出色的人”。而到23岁时因为认识到自己被男方父母排斥的原因,所以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她写信给哥哥说:“现在我失去了出人头地的希望,心愿全部放在布洛妮亚(玛丽的姐姐)和你身上了”。与玛丽给哥哥写的信一样,命运似乎在捉弄她,往后几年里,玛丽居里一直读 独居在一座小镇里,那时的玛丽,是她一身中最没有信心的时候。或许凯希米可以让她的生活更开心一些,但玛丽选择了等待,其实玛丽居里一直在等待凯希米向她求婚,最少她还可以在等待几年。

 这个女人值得我们描述一番。

 玛丽居里的父亲是华沙七名子女中的老大,他与一位条件和他一样的女子结了婚,不久他们生了5个孩子,而玛丽正是5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们5个孩子除了大姐苏菲亚得病早死,其他孩子学习都不错,玛丽更是成绩优异。

 玛丽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波兰与俄国交战时期,从两国的实力来看,俄国比波兰要强的多。俄皇曾说:波兰连名字都保不住了,改为“维丝杜拉领土”,波兰语全部改为俄语,俄语为波兰官方语言。当然,学校也是。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5

 居里夫人发明了钋和镭,为人类的化学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居里夫人在一八六七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在他一岁时他母亲就得了肺结核,在当时是一种很难治的病,结果她母亲在他十一岁时也就是1878年去世了,在母亲去世不久,居里夫人的大姐素希雅,也患上了肺结核也去世了,居里夫人幼年丧失了两位亲人。这时,居里夫人转学去了公立学校,在公立学校他受到了沙皇的迫害,只能学习俄语。

 终于他在7,8后在24岁时他到了法国巴黎去求学,1893年26岁他考取了物理学学士的位置,27岁时岁时考取了数学学士的位置,28岁时和皮埃尔·居里结婚,30岁时大女儿出生了,1898年居里夫妇在7月和12月分别发明了钋和镭,居里夫人在36岁时和丈夫皮埃尔一起获得诺贝尔奖,37岁时,居里夫人的第二个女儿出世了,居里夫人在做实验时听见了自己的丈夫生命垂危,立刻放下模具,去医院找皮埃尔,去时才得知她丈夫的头骨已经被马车压成16块,有5块分别插入大脑和小脑,44岁时他又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世人无不称赞。

 居里夫人在1934年因长期触摸高辐射的化学物质,患白血病离开了人世,一颗科学巨星就这样坠落了!!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6

 大家好。今天我分享的内容的题目叫做《做一个成功的妈妈——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我们学校百分之八十的老师都是女性,在学校里承担的责任并不比男老师少。下班后,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女儿,我们承担的责任也并不比丈夫、父亲、儿子少。如何取舍工作与家庭,我觉得在居里夫人身上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不少。打开《居里夫人传》,让我们一起走入这个成功地女人,学习她的成功之处。

 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不多,居里夫人是其中之一,并且是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的科学家不多,居里夫人是其中之一,并且仍然是第一位。此外,居里夫人的女儿也在相同的领域成绩斐然,与丈夫双双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一家,包括丈夫、两个女儿、两个女婿,一家六口人,一共获得六个诺贝尔奖。我相信在诺贝尔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获奖最多的一家人。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不但在事业上是成功地,并且在女儿的教育上也是非常成功的。

 书中提到孩子提时代的居里先生虽然聪颖过人,但是无法适应学校的正规课程。他觉得跟不上学校的教学方法,于是常常被大家认为头脑有些反应迟钝。于是,他的童年几乎是在家中度过的,启蒙教育是来自于母亲,然后是父亲和哥哥。“对于皮埃尔 居里而言,及其幸运的是,尽管如常人所见,他不太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但他的父母头脑却很清楚,明白他的困难,因此并没有强迫他入学,否则的话他的智力发展可能会大打折扣”。

 居里夫人的大女儿艾莱娜,她对这个女儿的评价是:姐姐比较像父亲,不怎么活泼,智力上反应较为迟钝,但是明显的是理解和推理能力强,适合搞科学研究。居里夫人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顺应其身心的健康发育、成长的需要。另外还应该让孩子们更多学习文艺知识。可是在大多数学校里,过多的时间都用在了读写和练习上,家庭作业也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而且,这些学校设置的大部分理科课程和实际相脱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法国的教育和我们现在的教育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居里夫人发现公共教育也不适合她的两个女儿,就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为一帮年龄不等的孩子们授课,这也是她的大女儿走上科学道路的重要基础。

 而居里夫人对小女儿艾娃的评价是:活泼、聪颖,尤其喜爱音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艾娃并没有获得互助合作小组的新模式教育,后来进入一所学校学习,成绩尚可。

 一个反应迟钝的孩子和一个聪颖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最终的结果也大不相同。我想说的是,我们作为父母,作为老师都应该对每一个孩子有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评价,正确的引导,我相信这样的教育才是有前途的教育。

 居里夫人对两个孩子教育很用心外,对两个孩子的体育锻炼很上心,除了户外散步以外,她还很重视他们的体操和运动。每天要求两个女儿都做柔软体操,还经常带她们去海边游泳和划船,也经常去远足或骑车远行。

 读一个优秀人物的传记,是为了吸取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借鉴他们的人生经验。我们没有办法去重复他们的路,甚至跟不上一个杰出人物的脚步。但是从为人父母的角度来讲,最起码,我们自己首先可以变成爱读书的人,然后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带孩子锻炼身体,接触艺术。不要太执着于公共教育的分数目标。那么,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科学家,但我相信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她一定可以在他热爱的领域有所建树。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7

 居里夫人,一位世界闻名的杰出科学家,一位热爱祖国的波兰少女,一位勇敢的求学者,一位坚强的妻子,一位伟大的母亲……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从心中感叹道,一个人成功的道路竟如此坎坷,我也不得不被这位天才女科学家的坚强、执着、勇敢而感动,居里夫人传 读后感。只有一个词能形容她——伟大:这位科学家为了世界和人民,提炼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可怕疾病的神奇元素——镭,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融入到了滚滚沥青中,最终获得了荣誉和成功。她是一个爱国的女孩。用智慧蒙蔽愚蠢的考官,在那个可怕的时间里,俄国人侵略波兰,俄国佬儿让波兰的学生用“谎言”来回复他们,而聪明的玛丽总是被叫来回答,那一刻,她小小的心灵总是被屈辱和恐惧占领,作为一个爱国的学生,谎言带给她的是无边的屈辱和痛苦,可她坚持下去了,因为她明白,祖国的未来等着她去创新、建造。

 她是一个勇敢的少女。当祖国被外国侵犯时,她选择离开自己心爱的祖国,孤身一人前往巴黎,在陌生的城市中求学,终于有所成就。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一九零六年四月十九日是个痛苦的日子,因为这天,居里夫人丧失了她的配偶:皮埃尔·居里。但这并没有使她崩溃,理性的力量支撑着她,让她面对着冷漠的社会,独立的生活使她坚强,从此,她放下一切,投注了所有的力量于科学研究,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镭的用法:治病救人,并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她是一位难寻的妇人。当她得到成就时,对金钱名利视而不见,把奖章拿给女儿们玩弄,不不因自己的殊荣而骄傲。

 这本传记是她的二女儿艾芙·居里所写,真实地记录了居里夫人的一生。文中多处采用了与居里夫人相关的日记,用这种方式突出她的心情、性格、为人。在皮埃尔逝世时,她的日记中,弥漫着悲痛,从“一动不动”、“如入无人之境”体现出她对丈夫真诚的爱和思念。巴黎大学在皮埃尔逝世后邀请居里夫人任教时,她所写的日记显得悲愤而镇定。正如皮埃尔所说:天才女子十分罕见。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8

 今天,我读了一本居里夫人的传记,读完以后让我受益匪浅。居里夫人那朴实的身影,经常能够从我眼前掠过,居里夫人那激人奋进的故事,不时从我耳旁回响……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但居里夫人努力学习,在她十七岁的时候,为给姐姐赚取学费,出门在外当老师打工,在外奔波了六年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风雨之后见了彩虹。

 居里夫人同她的丈夫一起发现并提炼出新的化学元素“镭”。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但在这两名学者,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他们还把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并把世界上第一颗纯镭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世界。

 居里夫人曾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就不屈服。”是的,只要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居里夫人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对于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是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而在等待收获的这条漫漫长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二字。只要你坚持,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成功其实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9

 今天,我看完了《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妇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著的感受极深,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居里夫人名叫玛丽亚·斯可络多斯卡,她生在波兰,被践踏和蹂躏的波兰,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耻辱感到愤怒。她在上学的时候,比所有同班同学都小两岁,可她学习任何课程似乎不觉得困难,算术第一、历史第一、语文第一、德语第一、法语第一、课堂回答第一 ……这样好的成绩使她的老师看她时,眼睛里充满了慈爱。由于波兰所有大学不招收 女子和家庭生活所迫,马妮娅(玛利亚的昵称)和她的姐姐们去当了家庭教师,只有她的哥哥约瑟夫了大学。而这时,玛利亚的姐姐苏西亚染上斑疹伤寒后,静静地死去了;她的妈妈也得肺结核死了。马尼亚和她的姐姐布洛尼亚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法国巴黎大学,去那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当马尼亚找到了一份每年四百卢布的工作时,当她得知布罗妮娅这一理想实现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姐姐而不是她自己。她先把姐姐安顿在巴黎大学学医。自己则在一个理华很近的小镇里当家庭教师,把自己每一年四百卢布的薪水寄一半给她,剩下的钱自己留着为自己的出国桌准备。布罗妮娅在自己学业有成的同时,又找了一个男人做自己的丈夫,这个“丈夫”三四十岁而布罗妮娅这时才二十四岁,但其父亲并没有反对,因为这是他女儿自己的选择,中学生作文《读《居里夫人传》有感》。在布罗妮娅结婚后,马尼亚攒够了去法国上学的钱,独自坐火车去了法国。住在布洛尼亚的家里,这时布洛尼亚和她的丈夫开了一家小诊所来维持生活。马尼亚来到巴黎大学门口,看见门房附近的墙上贴出一张白色的海报:

 这是神奇的字眼,这是光芒闪耀着的字眼!马尼亚用她凭着努力辛苦积攒下来的钱,终于赢得了在此听课的权利。但在布罗妮娅的家里,布罗妮娅的丈夫德卢斯基先生是一个社交丰富的人,经常有人来登门拜访,打扰了玛妮娅,于是她决定搬出去住。在新家里,她半夜冷的无法睡觉,就把所有衣服拿出来盖在自己身上,还把一个凳子压在自己腿上保持温暖,她只靠涂着黄油的面包和茶过日子,便患上了严重的贫血。波兰侨民中间有一种传闻,说是“斯可络多斯卡**不知道汤是用什么做的。”

 后来她遇到了她现在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皮埃尔和玛妮娅一样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根本没时间讨论关于自己的人生 、未来,可当他遇到玛妮娅后,就被她所吸引,多次拜访她。但玛妮娅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皮埃尔是法国人,这时的玛妮娅心里还装着救国的思想。后来,她同意了,并把法国人成是自己的第二母国。皮埃尔的父母并不为玛丽·居里是波兰一个贫穷教师的女儿感到羞愧,反而大大赞扬她,说她具有非凡的智慧,皮埃尔和玛丽拥有一样的品质,相反的性格。过了几年,居里夫人怀孕了,生下了居里夫妇的第一个女儿艾莱娜·居里,居里夫人对她百般呵护,又找了两个保姆来帮忙照看她的婴儿。一次偶然的机会,居里夫人凭着自己大胆的想象,认为某种东西里含有某种物质,居里夫人给这种物质起了一个名字叫“放射性”,居里夫妇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他们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也精心呵护着。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他们并不把此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视名利如粪土。1906年,皮埃尔不幸被飞驰而来的马车撞。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从居里夫人的一生中,我体会到她是一个探求真理 、沉醉科学 、淡泊名利 、追求自由 、坚韧不拔的人。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1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居里夫人是本世纪惟一未受盛名腐化的人。”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居里夫人虽然一生十分受人崇敬,获得了许多令人望尘莫及、羡慕不已的荣誉,而她却把荣誉看做平常的东西。对于荣誉,她常常一笑了之,从不向别人炫耀。他的这种视名利为粪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居里夫人原名玛丽,她从小就聪明好学,有一股争强好胜、

 永不服输的精神。连老师都对她赞叹不已。长大后,她和丈夫居里皮耶从事物理和化学研究,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镭可以治疗癌症,所以这一个发现惊动了全世界人民,他们也因此双双获得了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也是第一位步入科学殿堂的女性。为了这个梦想,她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梦寐以求地成为了一位女科学家。因为她有着与其他人不同寻常的傲气。这种傲气来自于她的自信和成果,它也让居里夫人受益终身,让这位女科学家成为了万人崇拜,举世闻名的大人物。

 爱因斯坦说过:“天才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合成的。”居里夫人年幼时读书非常专心,一动不动。一天她在看书时,她的姐妹们在她后面摆了几个凳子,只要居里夫人一动,凳子就会倒。但她仍全神贯注地看书,身子纹丝不动,大家都为此而十分惊讶。我在学习时,却常常像屁股上有个陀螺一样不停地扭动,因此没有专心学习,结果被父母训了一通。我要学习居里夫人这过人的耐力,这样别人才会对我刮目相看。

 另外,居里夫人不受盛名的腐化也值得我们学习,她曾经把自己获得的英国皇家奖章给孩子们玩。有人见后不解,问这是为什么。居里夫人坦然回答道:“我想告诉孩子们,名利和荣誉就像玩具,玩一玩就过去了,不要过分地珍惜它,否则终将一事无成。”我也要学习她的这种高尚品质,把荣誉视为粪土,不依赖一时的荣誉,因为荣誉是填不饱肚子的。

 居里夫人的优点还有许多,她自信,她坚强,她持之以恒……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可她过于顽固,这个特点让她成功过,但更多的是失败。所以,我们要避开这个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因为太顽固没有什么好处,否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1934年,66岁高龄的居里夫人去世了,但她的发现,她的成果,她的伟大,她的神态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居里夫人为人类带来的贡献,大家将永远铭记这位杰出的女性,并永远敬仰她,赞美她。居里夫人也会在历史的里程碑上万世流芳,永垂不朽。

在1908年,阿尔玛第一次见到古斯塔夫·马勒,她未来的丈夫,第一任丈夫。当时已近不惑之年的马勒,作为维也纳国家剧院的总指挥,声名显赫。尽管崇拜者众多,或许因为不幸的童年生活带来的阴影,他一直没有结婚。马勒的父亲是一个有些粗暴的小商人,开了一家酒馆。而母亲身体虚弱,另外经常遭到性情粗暴的父亲的辱骂。此外,在马勒幼年时,他的七个弟弟妹妹相继夭折,持续葬礼导致了他的敏感和严重缺乏安全感,也时常在作曲中表叙出悲痛感伤的情绪,死亡、送魂的乐念反复出现。

马勒和阿尔玛那次晚宴上的会面并不愉快。阿尔玛措辞激烈地指出了马勒作品的缺点,然后扬长而去。马勒诧异地望着这个冒失的小姑娘的背影,极力地平息着因喜悦而激烈的心跳,宿命般地被她身上的某种特质所深深吸引。

第二天,马勒给阿尔玛全家送去了剧院的票。马勒疯狂地爱上了这个比自己小一十九岁的女子,短短几个月,他为阿尔玛写了近百封情书,并将《五首吕克特诗歌》中的《我呼吸菩提树的馥郁芳香》(Ich atmet' einen linden Duft)献给阿尔玛。(吕克特是十九世纪的德国诗人。)

“我呼吸着馥郁的芳香,在房间里有一枝菩提,一件礼物,来自亲密的手掌,多么可爱,那菩提的芳香,多么可爱,那馥郁的芳香,那菩提的嫩枝,你轻轻折下来,我轻轻地呼吸,呼吸那菩提的芳香,亲爱的,那馥郁的芳香。”沉默寡言的马勒,选择最擅长的旋律来诉说衷肠:“当你感觉爱人的到来,心中涌动沉默的感情,两个灵魂之间不需要用任何语言表白”。

四个多月后,尽管周围有些怀疑的眼光。不少朋友比如马勒的学生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都表示了担心:马勒41岁,阿尔玛22岁,而且还是如此漂亮,过去她习惯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而马勒却喜欢离群索居,与世隔绝……在爱的感召下,马勒和阿尔玛结了婚。开始的婚姻生活表面看来是美满幸福的,当年十一月,阿尔玛生下了大女儿玛利亚·安娜·马勒(Maria Anna Mahler)。两年后,第二个女儿安娜·玛利亚·马勒(Anna Maria Maler)诞生(似乎是可爱的文字游戏)。在音乐创作上,婚后5年,马勒先后写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曲,阿尔玛充当了为音乐家的丈夫抄谱的角色。

然而,两人间的裂缝其实一直象地火一样潜行。在婚礼前,马勒写给阿尔玛一封长信,要求她从此安心做自己的妻子,放弃作曲。在信上,马勒说:“你必须放弃一切,无条件地献身于我……除了我的爱情,你不该再要求别的什么。” 尽管痛苦和彷徨,挂着泪珠的阿尔玛同意了,年轻的她,此时或许仍然把婚姻看做那个“王子和公主从此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般的童话。

由于双方兴趣年龄的差异,诸多问题不可避免地显露出来。阿尔玛已习惯于社交场所的灯红酒绿。而多疑的马勒,对年轻貌美的年轻妻子充满了不信任。马勒限制妻子的外出,禁止她私自会客。强烈的占有欲背后,出自对妻子的爱和对失去她的恐惧。此时的阿尔玛,已经是马勒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

为了表示对妻子的亏欠,马勒将《第五交响曲》透明优美的第四乐章作为献给阿尔玛的“爱情宣言”。第六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阿尔玛的音乐肖像。该乐章遵守古典奏鸣曲式,有明确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而其中呈示部的第二主题,是小提琴上的一支感情炽烈的旋律,是这部又名”悲剧交响曲”中唯一的一抹明亮,那被称作“阿尔玛主题”。关于史无前例、气势宏大的第八号“千人”交响曲,马勒对妻子说,每一个音符都是对你做的。是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音符都属于阿尔玛。

马勒的声望变得越来越大,然而其命运中的悲剧色彩开始变得越来越浓。带着幼年时对死亡冲击的惨痛记忆,即使在婚后,死亡的感应在马勒的音乐作品中时常得到体现。第五交响曲从葬礼进行曲开始,但还有对未来的憧憬。第六交响曲(又叫“悲剧交响曲”)则表现了作者的绝望,如他所述:“英雄受敌人三次打击,就象大树被斧头拦腰砍一样,在第三次像大树一样倒下去了”。第七交响曲再次以葬礼进行曲揭开。只有第八交响曲,该作品演奏的时候需要110人的管弦乐团和950人的合唱团以及8位独唱家,如此庞大的阵容歌颂了真正的伟大和光荣。

1904年,马勒根据吕克特哀悼亡子的诗篇,创作联篇歌曲集《悼亡儿之歌》(强烈推荐)。马勒或许只是想圆一个儿时的心愿,不料这个作品成为一个不详的预兆。

在《悼亡儿之歌》完成三年后的1907年,马勒深爱的大女儿,4岁的玛利亚,感染猩红热(一说是白喉),在无麻醉的情况下做了气管切开手术,也没有能够挽救这幼小的生命。在阿尔玛的脸上,马勒仿佛看到了当年母亲一次次送走早夭的子女时,那悲戚的面容。一切诡异地往事再现,这给他内心极大的打击。不久,他被诊断出家族遗传的急性心内膜炎,他逐渐消沉下去。马勒暂时放下工作,和阿尔玛去托布拉赫度假。在散步时,马勒会时常在走路中停顿下来摸摸脉搏,或让妻子去听他的心跳,看看是否心跳得清楚,或快,或平静马勒对每一步,每一次心跳都得小心计量,这样情况下的每一次踏青,每一次放松心情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给他带来了汉斯·贝特格意译的唐诗集《中国之笛》。来自中国的声音,如同一阵清新的风,帮助马勒暂时度过了精神的危机。马勒决定以唐诗的意境,创作一部交响曲。然而他不愿意按次序,称作第九交响曲,因为伟大的贝多芬、舒伯特、德沃夏克和布鲁克纳都是在完成各自的“第九交响曲”后就离开人世。

尽管马勒的作品是如此充满了死亡和悲剧,但内心是那样地迷恋着生命,他将这部着手的作品命名为“大地之歌”。此时,他也准备离开维也纳,和阿尔玛去一个新的大陆。

 1907年,金融崩溃,维也纳反犹太人风潮日益盛行,身为犹太人的马勒决定辞去国家剧院的总指挥的职务,前往美国纽约。除了音乐和阿尔玛,马勒在精神上是没有家园的。他所说自己是三重意义上的无家可归者:“在奥地利人中的波希米亚人,在德国人中是奥地利人,在所有人中是犹太人”。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只有有音乐,有妻子阿尔玛。马勒先后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担任指挥,也在1909年10月他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大地之歌》。然而对待妻子,马勒内心的深情并没有表现在生活中的体贴入微。在一个新的环境,阿尔玛又被忽视的感觉,再加上由于心理压力,马勒夫妇的床笫生活产生了障碍。阿尔玛痛苦在徒望着马勒的爱抚,她开始酗酒,并患上了忧郁症。

在1910年5月,阿尔玛回奥地利度假,在温泉度假中心结识了小她四岁的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厄斯。格罗皮厄斯年轻英俊,迷恋着美丽而忧郁的马勒夫人,两人双双坠入情网。分离的几个月后,格罗皮厄斯把写给阿尔玛的情书误寄给马勒。阿尔玛的背叛被无情地揭示在马勒面前,马勒恐惧了。他开始竭力地弥补,来挽回妻子的心。他为妻子买礼物,倾注爱;他赞美妻子婚前的音乐作品,鼓励她继续作曲。

马勒还去找弗洛伊德寻求精神上的帮助,弗洛伊德发现马勒有非常强烈的恋母情节,他将阿尔玛当作了自己有点残疾的母亲,甚至用母亲的名字“玛丽”(Marie)来称呼妻子。“内心深处,马勒时常希望看到他妻子忍受痛苦的样子,就像他记忆中的身体虚弱、经常受到辱骂的母亲那样。”在和弗洛伊德在荷兰莱顿的交谈中,马勒回忆起孩时曾亲眼目睹父亲是如何虐待他的母亲,甚至酒醉后地强奸。由于害怕,小马勒跑出了家门,在正吹奏着民谣的手摇风琴奏者身旁哭泣。

格罗皮厄斯再次写信,希望阿尔玛离开马勒,和自己在一起,阿尔玛拒绝了。她愿意给自己,给马勒,给八年的婚姻一个机会。1911年,马勒的病情更趋恶化,阿尔玛始终在身边照顾。在马勒的强烈要求下,马勒在临终前五天回到维也纳。五月十八日午夜前,马勒静静地与人世永别。 他没有能够战胜宿命,留下了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和未尽的第二乐章。在未完成的手稿最末,那巨大、颤抖的字迹,见证了马勒对妻子的愧疚和爱,“爱你而生!为你而死!阿尔玛!”

对马勒的去世,阿尔玛一方面痛苦哀恸,这是因为马勒不仅是她的丈夫,同时还是她的父亲(马勒常把阿尔玛称做“我的女儿”),她艺术上的神坻,她曾经“生命的中心”。然而在另一方面,束缚被打破,阿尔玛也感到了久违的如释重负。她重新得到了自由,幸运的是,此时不过三十出头的她,依然是一个自由的充满魅力的成熟女子。 1912年,通过继父的介绍,阿尔玛结识了“维也纳最粗野的野兽”,狂暴而放肆的奥斯卡·柯科西卡。和比自己年轻七岁的画家,阿尔玛迸发了从所未有的狂热的爱情。他们不分昼夜地疯狂地肉体交欢,激情过后,柯科西卡也为妩媚性感的阿尔玛画了大量的肖像。他们还结伴去意大利旅行,一切貌似近善近美。渐渐地,阿尔玛也意识到了柯科西卡对自己强烈的控制欲。柯科西卡希望成为这段关系无所置疑的独裁的国王,而阿尔玛对这个男人开始恐惧。另外,柯科西卡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让儿子神魂颠倒的寡妇,她给阿尔玛写信说,“如果你再见奥斯卡,我会用枪毙了你。”

在这时,阿尔玛怀孕了,柯科施卡满怀希望地去求婚。而且阿尔玛一口拒绝,还执意堕胎,去医院打掉了孩子,这或许给柯科施卡一辈子都未能愈合的创伤。两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柯科西卡创作了其代表作之一“风中的新娘”。在惊涛骇浪中,“新娘”依偎在“新郎”旁,安详地熟睡着。而“新郎”不安地睁着双目,似乎预感到身边的她即将离自己而去,透露出绝望和怨恨。有人评论到,在充满了变形和扭曲线条的画中,心灰意冷的柯科施卡“对爱的渴望,终于褪变为无可奈何的退缩。”

即使心中还有依恋,不再是花季少女的阿尔玛知道,自己必须离开柯科施卡。和这个男人生活在一起是无法想象的,他的爱过于偏激和危险。事实上,阿尔玛终生拒绝再见柯科西卡。分手后,心灰意冷的柯科西卡参军,并在西班牙加利西亚和俄军作战时,严重受伤。此时,阿尔玛和格罗皮厄斯重新取得了联系,并很快地结了婚。 1915年,阿尔玛又结婚了,对方是建筑师格罗皮厄斯。他后来创办了先锋的“国立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校”,那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作为现代建筑大师,他开启了玻璃帷幕墙、几何形体等“国际风格”。二战时,受纳粹压迫,格罗皮厄斯去美国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学生包括贝聿铭。而在那个时候,阿尔玛早已和他离婚,在另一个人的环抱中。但无论如何,1915年,32岁的格罗皮厄斯或许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起码柯科西卡和哲林斯基是这样想的。

失魂落魄的柯科西卡,定购了一个完全按阿尔玛形貌的,真人大小的人偶。五官具全,嘴巴会长开,有牙齿和舌头,甚至有生殖器官。然而,当这个由布料和刨花制作的“阿尔玛”放置在柯科西卡面前时,他异常失望。人偶无法满足他的欲望,无法替代那个“风中的新娘”,只能充当他绘画时的静物模特。他以这个人偶为主题,画了许多素描和油画。其中最有名的一幅《蓝色女人》,柯科西卡为此的习作一百六十张。终于某一天,柯科西卡决定彻底摆脱阿尔玛的魔咒。他给人偶穿上了所有的美丽衣服,邀请朋友们召开了一个香槟酒会。在黎明破晓那刻,带着醉意,柯科西卡在花园里砍下了人偶的头,并倾倒了一瓶红葡萄酒。随着那殷红渗入泥土中,柯科西卡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起码他不会再为阿尔玛封锁所有的感官世界。

哲林斯基,阿尔玛曾经的音乐老师和情人,这段时间决心为王尔德的故事《弗罗伦斯的悲剧》谱曲。在《弗》中,其貌不扬的商人丈夫回到家,发现妻子和一个年轻的贵族偷情。从言语冲突上升到肢体冲突,丈夫将妻子的情人杀死。在戏剧性的结局,妻子赞赏地转向丈夫:“我从不知道你这样强壮。”而丈夫回答:“我也从不知道你如此美丽。”哲林斯基或许是在为自己的同行马勒鸣不平,去世不到三年,马勒夫人就改嫁,而且对象正是当年伤透马勒心的那个建筑师情人。同时,终生关注着阿尔玛的哲林斯基,此时心里也难免有些失爱的酸楚。在此剧首映后,阿尔玛看出了其中的影射,写信抗议。哲林斯基回信道:“这是一部真正的悲剧,因为它奉献了一个人的生命来挽救另外两个人 ……是的,阿尔玛,你为什么不能理解?”

格罗皮厄斯,一个恭敬、礼貌和慷慨的男人,一个绅士。或许正是因此,除了一个美丽的女儿玛侬·格罗皮厄斯(十六岁那年因脊髓灰质炎而死亡),这段五年的婚姻在阿尔玛的这一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记。此时的阿尔玛,需要的并不是平静如水的婚姻生活,而是永不锈蚀的激情。

1917年,阿尔玛再次红杏出墙,这次的对象是比她年轻十岁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弗朗茨·魏菲尔。阿尔玛对弗朗茨的第一印象非常糟糕,“一个肥胖的厚嘴唇的罗圈腿的犹太人”,阿尔玛在日记上这样描述。然而,弗朗茨和她先前的男人不一样,这个和蔼而不成熟的27岁青年并不妄图控制阿尔玛。事实上,他把阿尔玛看做是救世主,是女神,是顶礼膜拜的偶像。或许是第一次,阿尔玛感到自己如此被深深地需要,第一次感到不受天才的压抑。第二年,阿尔玛怀孕了,一个早产的男孩,魏菲尔的孩子。十个月后,这个体弱多病的婴儿,离开了这个本不属于他的世界。

不久,格罗皮厄斯平静地退出了阿尔玛的生活。 1929年,50岁的她和魏菲尔开始了第三段婚姻。在阿尔玛的激励下,魏菲尔的创作才华达到了最高峰,他的小说《穆萨·达赫的四十天》获得了巨大成功,该书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土耳基残酷压迫亚美尼亚。之后二战爆发,由于小说影射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政策,外加魏菲尔犹太的血统,魏菲尔处于极度危险中,著作也被纳粹德国查禁。于是,一家人徒步穿过了比利牛斯山,经辗转移居美国。在星条旗下,受着阿尔玛的激励,魏菲尔声名鹊起,他创作了小说《圣伯纳德之歌》和戏剧《雅各布洛斯基》,并先后被搬上了银幕。其中**版的《圣伯纳德之歌》在1942年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然而在阿玛尔眼里,魏菲尔始终是她手掌心的一只小鸟,时刻渴望她的保护,爱和帮助。魏菲尔是她的丈夫,更是经她亲手加工改造的一件玉器。

1945年,魏菲尔在好莱坞去世。阿尔玛又活了9年,墓碑上刻着的名字是阿尔玛·马勒·魏菲尔。

在阿尔玛留下的日记中,她披露了更多的崇拜者,包括钢琴家欧斯普·加布里洛维奇(马勒的朋友,后来在底特律交响乐团担任总指挥,帮助底特律乐团跨入世界一流乐团行列),剧作家戈哈特·豪普特曼(19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生物学家保罗·卡姆勒(用两栖动物做了实验以证明环境能够导致可遗传的适应性变化)。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精英,然而或许他们的才华和品性还不足以激发阿尔玛的爱情,阿尔玛只是草草地记下了一个个伟大的名字。恐怕,还有更多迷恋她风采的人们,因为普通,因为平凡,得不到她哪怕片刻目光的停留。

她是如此的独一无二,在任何地方,阿尔玛都是一切注意力的焦点。她象黑洞一样,吸收着周围所有的光和热,爱和荣耀。她光彩照人,才华横溢,而且她天生具备着鉴变第一流天才的本能。如果她是女神,她能帮助自己的爱人也升华成人间的神。如果说她是海妖,只是用美丽来蛊惑,获取战利品。那么可以说,她一直在成功,没有人能够真正地抗拒她,每一次,她总是最终的胜利者。我们或许应该感谢她的“诱惑”,恰恰是天才们在对她爱的煎熬和痛苦中,才思迸发,给这个世界留下如此绚丽的艺术财富。

阿尔玛也有自己的痛苦和哀伤。在那个充满男权主义的时代,阿尔玛一直不甘心性别角色赋予自己在男性面前的次要地位。她曾无奈地说:“婚姻常常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在女人身上取代她的自我。”但无论如何,在马勒的旋律,在格罗皮厄斯的钢铁建筑,在柯科西卡狂野的线条和构图,在魏菲尔的诗歌和小说中,阿尔玛得到了永生。

54岁的阿尔玛,在美国最后的情人,是一位叫约翰尼斯·霍林斯耐尔的年轻神学教授。人们感叹到:“有人为阿尔玛谱曲、绘画、写诗,在此之前,尚没有人为她做弥散。”即使是上帝的仆人,也无法抵挡阿尔玛的光芒。

阿尔玛·玛丽亚·马勒(Alma Maria Malher, 1879-1964)

她出生在艺术之家,极早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和绘画天赋。她太漂亮,太多情,太早地收获了父亲艺术家朋友太多的赞美,反而成为一生的困惑。她始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成为一位好艺术家还是一位好情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爱上的是艺术家,还是艺术。

她先后嫁给了三位属于三个不同领域的杰出艺术家,音乐家马勒(Malher),建筑家、包豪斯学院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毕斯(Walter Gropius),作家弗朗兹·韦菲尔(Franz Werfel)。而她的情人则包括画家居斯塔夫· 克里姆特(Gustave Klimt),作曲家柴姆林斯基(Zimlinsky),画家奥斯卡·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作曲家普菲兹纳(Pfitzner)……

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的感情故事就是一部维也纳的艺术史。马勒将《第八交响曲》题献给她,“每个音符都是为你而作”;而在其遗作《第十交响曲》的手稿上,更是随处可见 “献给永远的阿尔玛”、“只有你理解”、“为你而生!为你而死!阿尔玛!”的深情表白。小她六岁的画家柯克西卡对她一见钟情,为她写下400多封情书,创作多幅油画,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风的新娘》见证了他们“永恒地结合”。阿尔玛决定离开之际,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特地去慕尼黑定做了一个和阿尔玛一模一样的玩偶!

柴姆林斯基曾经劝告年仅二十岁的阿尔玛:“作曲、社交:两者只能选其一!”但是,如果维也纳的艺术沙龙里缺少阿尔玛优雅的身影智慧的谈吐,该变得如何地沉闷乏味!她以激情和美丽影响了两代维也纳艺术家,把她的人生谱写成艺术史上的传奇。(引自中国当代艺术数据库)

保尔·柯察金(爱称:保夫鲁沙,俗称:保尔)——本文主人公

中文版封面

费奥多尔·朱赫来——布尔什维克,引导保尔走上革命道路,水兵,党的地下工作者,省肃反委员会主席,军区特勤部副部长

谢廖沙·布鲁扎克——保尔童年时的朋友,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瓦莉娅·布鲁扎克——谢廖沙的姐姐,共青团员

冬妮娅·图曼诺娃——林务官的女儿,保尔的初恋情人

杜曼诺夫——冬妮娅的父亲,林务官

丽达·乌斯季诺维奇——红军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共青团省委常委,保尔的真爱

伊万·扎尔基——红军战士,共青团区委书记

伊格纳特·潘克拉托夫——码头工人,货运码头共青团书记

尼古拉·奥库涅夫——机车库共青团书记,共青团区委书记

多林尼克——木匠,党的地下工作者,市革委会主席

阿基姆——共青团省委书记,乌克兰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

托卡列夫——老钳工,筑路工程队队长,区党委书记

亚历山大·普济列夫斯基——红军团长

列杰尼奥夫——老布尔什维克

阿尔焦姆·柯察金——保尔的哥哥,钳工,市苏维埃主席

波利托夫斯基——火车司机

布鲁兹扎克·扎哈尔·勃鲁扎克——谢廖沙的父亲,火车副司机

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保尔的母亲,税务官家里的厨娘,忠实的教徒

达雅·柯察金娜(爱称:达尤莎)——女工,保尔的妻子

德米特里·杜巴瓦——共青团区委书记,托派

沃洛佳·图夫塔——共青团省委登记分配部部长,托派

茨韦塔耶夫——铁路工厂团委书记,托派

瓦西里神父——乌克兰社会革命党党徒,反革命分子

维克多·列辛斯基——波兰世袭贵族,中学生,告密者

彼得留拉——白匪头领

涅利·列辛斯卡娅——波兰世袭贵族,维克多的姐姐

弗罗霞——保尔童年时曾与她一起做工,保尔负伤后她曾护理他

克利姆卡——保尔童年的朋友

简·爱——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

爱德华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桑恩费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喜欢简爱并向她求婚。晚年时由于第一任妻子的疯狂放火而失去一条胳膊,并且瞎了(后来恢复了一只眼睛的视力)最后成为简爱的丈夫。

白茜——盖茨海德庄园的仆人,相较之下她对简爱很好,后来嫁给看门人利文,曾看望过简爱。

里德太太——简·爱的舅妈,曾违心答应丈夫收养简爱,对简·爱并不公平。儿子自杀使她中风,临死前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还有亲属在世真相。(已死)

里德先生——简·爱的舅舅,对简·爱比较好,但过早离世。

伊丽莎·里德——里德太太的大女儿,精明有心计,习惯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常生活规律如钟表般精准,因弟弟的行为和家庭的败落而

痛苦,决心隐居,后当了修女,后来成为修道院院长,将所有财产都捐献给她的修道院。

乔治安娜·里德——里德太太的小女儿,貌美如花,向往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常常沉溺在她曾在伦敦度过的那个出尽风头的冬季的回忆里,后来嫁给了一个年老力衰的富豪。

约翰·里德——里德太太的儿子,暴躁、惹是生非,小时候经常欺负简·爱,长大后将家中财产挥霍一空后自杀。(已死)

海伦·布恩斯--简·爱在洛沃德慈善学校的好友,聪明好学。在罗沃德学校流行疾病时因为肺结核而死。(已死)

布罗克尔赫斯特——洛沃德慈善学校总管,虚伪且刻薄。

谭普尔**(玛利亚·谭波尔)——洛沃德学校教师,是简·爱的良师益友。后来嫁给了一个牧师。

圣约翰李维斯——简爱的堂兄,英俊,有极高的信仰。向简求婚,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成为他的助手,被拒绝,后来一个人去印度传教了。

戴安娜·李维斯和玛丽李维斯--简爱的堂姐,聪明善良且好学,戴安娜很活泼。(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丝·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

阿黛拉·瓦朗--罗切斯特旧情人(一个法国舞女)的女儿,沉溺于奢华的生活风,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饰物。在学校英国式教育下改变。(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布兰奇**——长得美丽动人的贵族**,罗切斯特先生的追求者,但不是为了爱,而是钱。

罗莎蒙德·奥利弗**——活泼美丽善良的贵族**,圣约翰教区内唯一一位富人奥利弗先生的女儿,她帮助圣约翰创办学校救济穷人,他们相爱却都不表达,圣约翰以她不适合成为传教士的妻子为由拒绝简爱撮合他们的好意。她最后嫁给了格兰比爵士。

一、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二、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

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

三、爱迪生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他失败了很多次 ,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六千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在助手劝他停止实验的时候放弃了,我们现在会怎么样呢?可能我们还要点只有豆粒般大小的油灯在夜里照明。其实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可以看作是挫折。这么一算,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目啊!

四、张海迪

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五、奥斯特洛夫斯基

命运对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残酷的:他念过三年小学,青春消逝在疾驰的战马与枪林弹雨中。16岁时,他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又因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着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他用沸腾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如饥似渴地阅读俄罗斯与世界文学名著。书籍召唤他前进,书籍陪伴他披荆斩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779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0
下一篇2023-07-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