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时期的封爵
1、上古的“爵”
《通典职官封爵》上载有:
黄帝: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
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万章篇》说: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但以上这种“爵”只是一种名号,与后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区别。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权力是相等的,仅仅是在礼节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这个最近有不少著作论述,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2、春秋战国时的封爵
战国以前,各诸侯国内部的爵实际上有卿、大颉⑹咳�叮�考队址稚现邢氯�取8鞴�垂�笮〈�霾煌��纭蹲蟠�分性亍按喂��锨涞贝蠊��校�械逼湎拢�碌逼渖洗蠓颉P⊥��锨涞贝蠊��虑洌�械逼渖洗蟠螅�碌逼湎麓蠓颉!庇胁煌�氖撤獗曜迹�纭豆�铩分性亍按蠊��洌�宦弥�铮�洗蠓颍�蛔渲�铩!薄蹲蟠�分幸苍卣约蜃釉�小吧洗蠓蚴芟兀�麓蠓蚴芸ぁ敝�铩
战国时,各国的爵大致有卿、大夫等。如各国都曾有“上卿”、“亚卿”、“客卿”等,均为将相所得的高爵。大夫一级如有上大夫、中大夫、国大夫、五大夫等。战国各大国出现了侯爵,如秦有彻侯、关内侯,楚有通侯,其他各国均有侯。除侯外还有封君,侯、君封地或以县计,或以户计,但仅能食其封地的租税,无军政司法独立权,不世袭。除此以外,各国还有一些特别的爵称,如楚国的封爵还有执珪、执帛。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定二十等军功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 彻侯得食县(设令、长),关内侯食租税于关内,余大庶长以下十八等,则如吏职。凡斩获敌首级一颗,即赐爵一级,还要有赐田宅和服役人员一名的优待。有爵级则可为官,斩敌甲首一颗,赐爵一级,愿做官的,可以作“五十石之官”,即斗食小吏。
二、秦汉时期的封爵
秦灭六国,实行纯粹的郡县制,赏爵仍为二十等爵。
西汉初分封了八个异性诸侯王,不久大多扫除,又分封了一批同性诸侯王于关东,镇土抚民。初期诸侯王国一般较大,常有几郡,国内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平七国乱后削减,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光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到后来的王国不过相当一郡,且王死后诸子皆可分其地,越来越小。东汉略如西汉制,以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傅、相、中尉等。
侯(即二十等爵中的列侯)以户数为差,大者不过万户,少者五六百户,汉初因功封列侯者有一百四十三人。侯国建制相当于县,有国相,相当县令,受所在郡守节制。列侯另有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数官。朝廷京师设主爵中尉管理列侯,景帝时改由大鸿胪管理。东汉时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设国相,有家丞、庶子等家臣。
汉仍承秦二十等爵(武帝时改彻侯称列侯),其中七大夫以上为吏爵,可令食邑;七大夫以下为民爵,只及其身与户。后其爵渐轻,武帝时在此之外,又特设武功爵十一等:一级造士,二级闲舆卫,三级良士,四级元戎士,五级官首,六级秉铎,七级千夫,八级乐卿,九级执戎,十级政戾庶长,十一级军卫。规定立功受爵的将士可以补吏,可以赎罪,功劳超等者,大者封侯,小者补郎,使受爵者得到实际利益。但是,由于规定了武功爵可以买卖,所以也就无法避免爵位朝轻、滥方向发展。东汉时期,由于征辟、察举和任子等制度基本上垄断了官吏选拔权,虽二十等爵仍在,其作用已式微而益轻,除列侯、关内侯两级外,其余的后来几乎名存实亡。东汉末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又设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皆为不食租的虚封。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爵
1、曹魏的封爵
自曹魏起正式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二十等爵,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制度,以后为历朝所沿行。
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最初在乡侯之下还有亭侯,后省)、关内侯。王为皇室宗亲独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宗室、功臣都有,均有封地;县侯、乡侯、关内侯为功臣及子弟起家封爵,无封国,食租税。王至男视官一品,县侯视三品,乡侯视四品,亭侯视五品,关内侯视六品。
黄初三年始封皇子为王,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乡侯,公之庶子为亭伯;黄初五年改封诸王皆为县王,以县为国;明帝太和六年再调整,改封诸侯王,以郡为国。王国置相、都尉(以上五品)、傅、保、友(以上六品)、郎中令、中尉、大农、司马(以上七品)、家令(八品)各一人;公国职员如王国;侯国置相(八品,相当县令)一人以及家令、家丞、傅等家臣。
除以上九等爵外,也有对庶民、士兵的赐爵,即曹操时在关内侯以下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皆为不食租的虚封。
2、两晋的封爵
晋武帝咸宁三年(275年)定制,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关内侯。非皇子不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县公、郡侯、县侯之别);功臣有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子、开国男、乡亭侯(乡侯和亭侯)、关内侯、关外侯等。五等爵上加“开国”二字西晋时较少,东晋多以此酬异性功臣,其建制不久,常与原五等爵混称,沿用至后世。从官品上看,开国郡公、县公为一品,开国县侯、伯、子、男为二品,县侯三品,乡侯四品,亭侯五品,关内名号侯六品,关外侯七品。
晋武帝时对王国制度有具体规定:大国二万户,兵五千(置三军,中军二千,上下军各千五百);次国一万户,兵三千(置上下两军,各千五百);下国五千户,兵一千五百(置一军)。公之制同王之下国。侯不满五千户,亦置一军,兵千人。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递降。王、公、侯国均以中尉领兵。王国置相(后改称内史),王官除傅、保、友、郎中令、中尉、大农、常侍、侍郎外,职官略同郡,以上均由朝廷任命。租调由王“三分食一”(东晋改为“九分食一”)
3、南朝的封爵
南朝宋制因两晋,唯大小国皆三军(至孝建中,国官属不得对其主称臣,改称下官)。王子为后,例封千户。齐因之。
梁封爵大体因前代,定制:诸王言称令,境内称之为殿下;公侯言称教,境内称之为第下;皆自称为寡人。梁的五等爵制为:“五等诸公(即开国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国诸侯,位视孤亲、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开国诸子,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二干石,班次之”。
陈有郡王、嗣王、藩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侯、伯、子、男、沐食侯、乡亭侯、关中关外侯,凡十二等。因国小,王国封户一般大国不过两千(个别曾到五千户),小国仅千户。郡王、嗣王、藩王为一品,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二品,开国县侯三品,开国县伯四品,开国县子五品,开国县男六品,沐食侯七品,乡、亭侯八品,关中、关外侯九品。一品视万石,二、三、四品并视中二千石,五、六品视二千石,七、八品视千石,九品视六百石。
4、北朝的封爵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始封五等爵;天赐元年,减五等爵为四等:王、公、侯、子,王封大郡。公封小郡,侯封大县,子封小县。后又复添伯、男二等。皇子和异性元功上勋皆可封王。孝文帝行“亲疏世减挡”:亲王2000户、始蕃1000户、二蕃500户、三蕃300户。王国官有师、友、文学及中尉、大农、上中下将军、常侍、侍郎等。景明元年定制有王、开国郡公、散公、侯、散侯、伯、散伯、子、散子、男、散男,凡十一等,王食半,公三分食一,侯伯四分食一,子男五分食一。各爵品级为:除王外,开国郡公正一品,开国县公、散公从一品,开国县侯正二品,散侯从二品,开国县伯正三品,散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上阶,散子从四品下阶,开国县男正五品上阶,散男从五品下阶。
北齐爵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王,位在大司马上;非亲王则在三公下。封内之调,尽以入台,三分食一。公以下,四分食—。王国,师一人,其余官略与晋、魏制同。官品略有调整:除王外,开国郡公从一品,散郡公、开国县公正二品,散县公、开国县侯从二品,散县侯、开国县伯正三品,散县伯从三品,开国县子正四品,散县子从四品,开国县男正五品,开国乡男、散县男,从五品。较北魏各降—阶。又公国有郎中令,正七品;大农,从七品;中尉,正八品;常侍,从八品;侍郎,正九品;上中下将军及上中大夫,从九品。侯、伯国亦置大农,从八品;中郎、谒者,正九品。子、男国之大农,从九品。
北周郡县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爵,皆加“开国”。 后改《周礼》九命之制“诸侯为外命,公九命,侯八命,伯七命,子六命,男五命”。共计有王、郡王、县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乡男,凡十一等。
四、隋唐时期的封爵
1、隋朝的封爵
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爵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郡王第一品,秩万石。嗣王、藩王、开国郡县公,第二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国县伯,第四品;并视中二千石。开国子,第五品;开国男,第六品。并视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关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另有记载与其稍有出入:王正一品,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从一品,开国侯正二品,开国子正四品下阶,开国男正五品上阶。炀帝时只保留王、公、侯三等,余皆废。
2、唐朝的封爵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定爵制九等:一等为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等为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等为国公,食邑三干户,从一品;四等为开国郡公,食邑二干户,正二品;五等为开国县公,食邑—干五百户,从二品;六等为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从二品;七等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等为开国县子,食巳五百户,正五品上;九等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各封爵还授给世袭的永业田,亲王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侯1400亩,伯1000亩,子800亩,男500亩。
五、宋辽金元时期的封爵
1、宋朝的封爵
宋初的封爵增加到十二级,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公、侯、伯、子、男都带本郡县开国,到封国公时,则称某国公。初次只封小国、然后改移大国。皇子、兄弟封国,谓之亲王。亲王之子承嫡者为嗣王,宗室近亲承袭,特旨者封郡王,遇恩及宗室祖宗后承袭及特旨者封国公。馀宗室近亲并封郡公。其开国公、侯、伯、子、男皆随食邑:二千户以上封公,一千户以上封侯,七百户以上封伯,五百户以上封子,三百户以上封男。现任、前任宰相食邑、实封共万户。相应品级为:王正一品,嗣王、郡王、国公从一品,郡公、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侯从三品,开国伯正四品,开国子正五品,开国男从五品。后嗣王、郡公、开国公不封,保留九等。
有封爵者必有食邑。食邑从—万户到二百户,共分十四等。不过,食邑只是虚数,只有食实封才有一点实际利益。食实封从千户到百户,共分七等。实封约为虚封数的4/10,食实封者,按实封一户,每月给钱25文计算,随月俸向官府领取。宋代官员的这些封爵和食邑、食实封等,都没有子孙可以世袭的规定。
2、辽金的封爵
辽的封爵很多继承唐制,也有王和五等爵,以及食邑、食实封等制度。
金朝封爵分九等: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伯、县子、县男。官品为:正从一品为郡王、国公,正从二品为郡公,正从三品为郡侯,正从四品为郡伯、县伯,承安二年更。正五品曰县子,从五品曰县男。食邑定制为:封王者万户,实封一千户;郡王五千户,实封五百户;国公三千户,实封三百户;郡公二千户,实封二百户;郡侯一千户,实封一百户;郡伯七百户,县子五百户,县男三百户,皆无实封。
3、元朝的封爵
元爵分为: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正三品,郡侯从三品,郡伯正四品,郡伯从四品,县子正五品,县男从五品。
六、明清时期的封爵
1、明朝的封爵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二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将军三百石,奉国将军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井无封邑。
2、清朝的封爵
清初(后金时),尚处于爵职不分的状态,至最后的完善也有一个过程。天命五年(1620年),“论功序爵,列总兵之品三等,副(将)参(将)游击亦如之,其牛录额真俱为备御,每牛录下设千总四员”。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五备御之总兵官为一等公,一二三等总兵它为一二三等昂邦章京,一二二等副将为—二三等梅勒章京,一二等参将为一二等甲喇章京,游击为三等甲喇章京,备御为牛录章京。顺治元年,加封公、侯、伯世爵,不久更昂邦章京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为阿思哈尼哈番,甲喇章京为阿达哈哈番,牛录章京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以及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午(1736午),又比照汉称,定精奇尼哈番为于爵,阿思哈尼哈番为男爵,哈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为骑都尉,拖沙喇哈番为云骑尉。乾隆十六年(1751年),定世袭七品官为恩骑尉从而确立了二十七等世爵制:
公,分一至三等,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二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及一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及—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及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云骑尉,正五品;
恩骑尉,正七品。
爵位的承袭有两种,一种叫世袭罔替,所得爵位可世代承袭,由朝廷受予诰命,属于特典之列。通常的世爵均定有承袭次数,—般是每—代减一等,袭次既尽,世爵也就取消。世爵俸禄为:一等公岁支俸银700两,二等公685两,三等公660两,一等侯又一云骑尉635两,一等侯610两,二等侯585两,三等侯560两,一等伯又一云骑尉535两,一等伯510两,二等伯485两,三等伯460两,一等子又一云骑尉435两,一等子410两,二等子385两,三等子360两,一等男又一云骑尉335两,一等男310两,二等男285两,三等男260两,一等轻车都尉又一云骑尉235两,一等轻车都尉210两,二等轻车都尉185两,三等轻车都尉160两,骑都尉又一云骑尉135两,骑都尉110两,云骑尉85两,恩骑尉45两。还有不列等的闲散公255两,闲散侯230两,伯品级官205两,子品级官180两,男品级官155两,轻车都尉品级官130两,骑都尉品级官105两,云骑尉品级官80两。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银1两,兼支给米1斛。
以上世爵主要用于封功臣及外戚。宗室皇亲另有制度,分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多罗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若除去世子、长子外共十二级。一般爵位均为降级世袭,即子嗣承袭父爵要降一级。如果承袭者本人无甚功勋,不能晋级。少数特许可世袭罔替,如清初的八家“铁帽子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和硕承泽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和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八家以及后世的乾隆时封的怡贤亲王、同治时封的恭亲王、光绪时封醇亲王、庆亲王四家。
外国的爵位
当你在阅读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时,扑面而来就有主持法庭审判的威尼斯公爵,接连向鲍细娅求婚的又有巴拉庭伯爵、英国的福根勃琪少年男爵、德国撒克逊公爵等等。初学外国文学的读者,一时往往被这些头衔搞得眼花缭乱,迷惑不解。因此,了解一点外国爵位的由来及其内涵,是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知识。
爵位是欧洲封建君主国内分封贵族的等级制度。它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中仍然继续沿用。一般以占有土地的多少来确定分封爵衔之高低,主要可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侯爵: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语中,男爵(Baron)一词,是诺曼人在征服欧洲大陆时引进来的,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演变为\"强有力的人\"。当时,英国的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约翰·比彻姆为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死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死后其子不能承袭。英国的诗人拜伦的伯父是世袭贵族,他去世后,侄子拜伦获得了世袭的爵位。《威尼斯商人》中的少年男爵福根勃琪也属于这一类。
西方爵位的由来
公爵(Duke):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侯爵(Marquess):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爵之上。
伯爵(Earl):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Baron):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在英语中,男爵(Baron)一词,是诺曼人在征服欧洲大陆时引进来的,本义为\\"只不过是普通的人\\",后来演变为\\"强有力的人\\"。当时,英国的那些直接从国王那儿得到土地的大佃主,概可称为男爵,但这并非由国王分封。到了一三八七年理查二世封约翰·比彻姆为男爵后,男爵才成为英国贵族的正式爵位。
在上述的这五个贵族爵位中,又根据其能否传给后代,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世袭贵族死后可由长子继承,终身贵族仅限本人活着时担任,死后其子不能承袭。
英国正统爵位的来历
在英国5级贵族中,伯爵出现最早。个别学者认为伯爵爵位来自欧洲大陆,至迟在公元900年的法国,伯爵已成为公爵的封臣。但更多的学者认为英国伯爵(Earl)与法国伯爵(Count)并无继承或连带关系;而且英国伯爵称号是5种贵族称号中惟一的英文词,是由古英语eorl转化而来;大约在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后期,因王权不够强大,英格兰广大地区曾划为几个较大的伯爵管辖区(great earldom)。而伯爵爵位却是在 11世纪初由丹麦国王克努特引进英格兰的。11—12世纪中叶之前的伯爵多是镇守一方的诸侯。他们大多是一人治理数郡,所以又被称为"方伯"。诺曼大公威廉侵人英国后,担心他们权势过重,危及王权和国家统一,遂将方伯权力加以分割,移交给他的亲信,每个伯爵的辖区仅限一郡,与国王有着极其明确的封君封臣关系,伯爵倘敢兴兵作乱便会被王军镇压,或受其他贵族制裁。伯爵职权名号可由后代继承,但会因为有的伯爵缺少继承人而使总数有减无增。斯蒂芬在位时,破格加封格奥弗雷·德·曼维尔为艾塞克斯伯爵。14世纪以来,伯爵数目攀升。1307年计有9名。1327年爱德华三世即位时仅余6名,10年后增至12名;爱德华在位晚期增至14名。14世纪20年代之前,伯爵作为高级贵族,是男爵的"天然***",在地方上负有对男爵、骑士的管理责任。但在1327年政治危机[指爱德华三世废黜其母法国伊沙贝拉公主的摄政,登极亲政时,伯爵曾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政治群体独立行动,与男爵们的"距离感"突然产生。1328年由亨利三世增封玛奇伯爵领地之后,伯爵不必行使地方管理的职责。 在重大正式场合,伯爵穿着镶有白色毛皮边的深红色丝绒外套,软帽上缝镶着三条貂皮以表明爵位级别,冠冕上有一镀金银圈,上沿饰有8个银球;而国王则称伯爵为其"真正可信可爱的伙伴。"
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已有男爵一词(Baron),但无男爵爵位,而且词义不够确定。似有"自由者"或"国王的臣仆"之意,但无尊贵的含义。英国男爵出现于11世纪。到12世纪初国王大部分高级世俗贵族都被封为男爵。其中少数与王室关系密切、封地较多者又被称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间。很快,大男爵发生分化,显赫者升为伯爵,其余与普通男爵不分伯仲。正因当时男爵在世俗贵族中占了很高比例,以至于"男爵"
文/呱呱鸟
这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一百多万字的巨著,俺用一万多字来写读书笔记,各位见笑。
这本长篇小说值得阅读,如果没有耐心,可以偷懒看看电视剧。
再没有时间可以看看**版的《战争与和平》,这是1956年美国人拍的,奥黛丽·赫本主演。
1968年上演的前苏联版也值得看,对俄国文化理解更深刻,**长达六个半小时。
历史的时间段应该是从1805到1820年期间,书中描写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各次战役。
笔者小中见大,通过当时俄国社会四大家族的成员间,各种恩怨情仇交织在一起的生活,这些都融入到战争时期的大洪流之中。
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 家族,都是一些公爵、伯爵的大人物,故事描写的规模很宏大,内容也极丰富,阅后掩卷长思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哲理。
1805年 ,拿破仑征服欧洲之后,开始进攻俄国,俄奥联合起来抵抗入侵,在弗里德兰战役的决战中,俄军及其反法同盟战败溃逃,1807年签订合约,支付14亿法朗战争赔款,换取和平。
1812年 ,拿破仑借口俄国沙皇破坏合约,领军60万再次侵入俄国境内,民族英雄库图佐夫元帅节节抵抗,机动后退让出莫斯科,利用严冬气候反败为胜,在12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故事从1805年7月开始,首都圣彼得堡有一个上流社会的舞会正在举行,四大家族的人物陆续登场亮相。
1)别祖霍夫家族
别祖霍夫伯爵(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巨商。
皮埃尔 (彼得·基里洛维奇·别祖霍夫伯爵)老别祖霍夫伯爵私生子。
2)罗斯托夫家族
罗斯托夫伯爵(伊利亚·安德列耶维奇) 莫斯科的没落贵族。
尼古拉 ·罗斯托夫伯爵 老罗斯托夫伯爵长子、骠骑军官。
娜塔莎 (娜塔莉娅·伊利尼奇娜·罗斯托娃) 次女,后来皮埃尔的妻子。
3)库拉金家族
瓦西里公爵(谢尔盖耶维奇·库拉金),好像与别祖霍夫家有点亲戚关系。
海伦 (叶连娜·瓦西里耶夫娜·库拉金)长女,与皮埃尔结婚后离异。
4)鲍尔康斯基家族
鲍尔康斯基公爵(尼古拉·安德列伊奇) 退职老军官。
安德列 ·鲍尔康斯基 老鲍尔康斯基公爵之子,库图佐夫副官,团长。
别祖霍夫伯爵病得很重,即将告别人世,一堆人为他的遗产进行激烈的争夺,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别祖霍夫已经事先立好遗嘱,把财产让他的私生子 皮埃尔 继承。
1805年10月, 安德列 把妻子送回他父亲的领地,上前线出任俄奥联军总司令库图左夫的副官,在奥斯特里茨进行会战,俄奥联军大败溃逃, 安德列 身受重伤躺在战场上,拿破仑巡视时发现了他,命令自己的医生施救,并把他留给了当地居民。
1806年, 尼古拉 从前线回到了莫斯科,这时的他已经经历战争的洗礼,成为一个英俊的骠骑兵中尉,他爹高兴的不得了,举办宴会啥的大加庆祝,一堆人在宴会上窜来窜去。
皮埃尔 突然之间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势利的库拉金便把女儿 爱伦 使劲地推荐给他,最终如愿地嫁给了他。
爱仑 是个放荡的女人,沉溺于舞会,她和其它军官乱勾搭,为此, 皮埃尔 和军官进行决斗,军官受伤, 彼埃尔 和 爱仑 分居。
皮埃尔 加入宗教组织共济会,到基辅自己的庄园进行试点,进行解放农奴的运动,由于过于理想,又缺乏经验,被管家欺骗。
安德列 受伤之后,妻子也因分娩离开人世,他看破红尘,也在自己的农庄把三百个农奴变成了自由之人。
又一个舞会上, 安德列 见到了 娜塔莎 ,这使他重振精神,向 娜塔莎 求婚,但他的爹不同意这门婚事,他很郁闷。
还是一个舞会,一个花花公子追求 娜塔莎 ,这个美丽但幼稚的女孩陷入爱河,解除了和 安德列 的婚约,后来得知花花公子是一个已婚者,她懊恼地要吃药自杀。
1812年,拿破仑又打回来了,莫斯科告急,俄皇亚历山大进行战争总动员,群众爱国热情高涨, 皮埃尔 赞助一千人的装备支援前线, 安德列 重新上战场,这次担任骑兵团长, 尼古拉 同样也上去了,奋勇杀敌被晋升为上尉,获得乔治十字勋章。
皮埃尔 自个骑马来到前线观战,不幸马被击中,徒步来到炮兵阵地,帮助运炮弹,又不幸一颗炮弹把他震昏了,法军上来之后他醒了,找个法国军官肉博,这时俄军重新杀回来,得救。
总司令库图佐夫元帅果断放弃莫斯科,法国军队占领莫斯科,城市突发大火,法国人在全城搜捕纵火犯。
罗斯托夫伯爵坚持到最后一天才撤退, 娜塔莎 抢救许多伤员,其中发现负重伤的 安德列 ,希望他能饶恕她犯的错误, 安德列 再次接受了她。
皮埃尔 回到莫斯科,拿把刀计划刺杀拿破仑,遇到法国兵欺负妇女,便杀将上去,被法国巡逻兵拿下,并作为纵火犯逮捕。
莫斯科没了,但首都圣彼得堡仍然歌舞升平,交际花 爱伦 在这里继续过着荒*放荡的生活,然后,没有然后,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死了。
皮埃尔 被俘后,打死不说身份,在看守所中认识了一个农民老兵,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真善美”,从此他的哲学思想得到了极大提高。
安德列 伤势太重,没有挺过来,只好离开心爱的娜塔莎,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
法国人在莫斯科什么都没有得到,受不了严冬的极寒气候,只好从莫斯科撤退,跑的时候还带着大量物品和俘虏, 皮埃尔 就在俘虏行列里。
撤退途中一片混乱,不断被俄国军队反扑, 娜塔莎 的弟弟参加了游击队,英勇地打击敌人,不幸中弹牺牲,俘虏们得救, 皮埃尔 重新回来了。
亚历山大一世责怪库图佐夫元帅缓慢,不停责骂并威胁解除他的兵权,老元帅身体透支的厉害,一生气驾鹤西去。
皮埃尔 回到莫斯科,他的历险经历感动了 娜塔莎 ,然后互相爱慕,第二年他们结婚,娜塔莎的性格变化很大,不再是蹦来跳去的浪漫少女,逐渐开始学会相夫教子的生活。
尼古拉 从前线回到莫斯科,第二年娶了 安德列 的妹妹为妻,他们搬到家族的领地居住,并开始回归平常人的生活,他最终喜欢起了农业耕种。
自此,四个家族变成了三个,库拉金家族出局,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三家的后代交织在一起,组成新的家庭。
折腾使大家都疲倦了,战争之后终于迎来了和平。
从托尔斯泰在人物描写的比重来看, 皮埃尔 所占的篇幅应该是最长的,从小说的开始一直到结尾,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也有人反对,认为对安德列的塑造是最下笔墨的,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其涤荡起伏的传奇经历和心路历程刻画得非常深刻。这个事情要放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并不是只是描写那个历史时期保家卫国的各次战斗,而是通过现象提炼本质性的观念,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何为幸福的人生,这是每一个稀里糊涂来到这个大千世界的人,不得不面对的终极问题。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故事梗概]
一八○五年七月,宫廷女官安娜·芭芙洛芙娜在彼得堡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晚会。
到会的有上流社会名流。
发·西利·塞尔格维支·库拉根公爵是第一个到会的贵族。
他说起话来懒洋洋的,是个惯会拍马逢迎的人。
他常爱说这样一句话:“我是忠心的仆人”。
他有个女儿叫爱仑,象白昼一样的美丽,大儿子依包理特是个低能的外交官,小儿子阿那托尔是个挥霍无度的 。
他们一家都出席了晚会。
一位叫德路别兹卡雅的公爵夫人,要求库拉根把她的儿子保理斯介绍去当禁卫军军官。
公爵答应了。
到会的还有一个刚从国外受教育回来,初次踏入社交界的彼埃尔。
他“笨拙,肥胖,是一个宽肩大汉,双手又大又红”。
他是莫斯科著名的伯爵别素号夫的私生子,奉父命到彼得堡来寻找职业。
他是个拿破仑的崇拜者。
到会的,还有年青的公爵安德来·保尔康斯基。
他是个身材不高而极俊秀的年轻人,“具有明确而冷静的面貌”。
他的妻子莉萨是个矮小而活泼的女人。
安德来原先认识彼埃尔,他谈到他就要上前线去打仗了。
在晚会上,人们交谈着法国和俄国日趋紧张的关系。
会后,彼埃尔去拜访安德来。
他对安德来说:“为自由而战,我便最先从军,但帮助英、奥去反对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指拿破仑--引者)是不对的。”
保理斯·经库拉根公爵介绍要到军队去服役了。
他母亲带他到莫斯科看望亲戚罗斯托夫伯爵一家。
伯爵夫人和其女儿正在过命名日。
伯爵夫人是个具有东方式瘦脸的女人,她养了十二个儿女,但多半夭折了。
伯爵是个平庸的人,他不如妻子能干。
他们的大儿子尼古拉是个大学生,正和伯爵十五岁的甥女索尼亚恋爱。
保理斯来到后,和伯爵十三岁的小女儿娜达莎也闹起恋爱来。
娜塔莎是个黑眼睛、大嘴巴、不美丽,但十分天真活泼的女孩子。
彼埃尔在彼得堡没有选定职业,又回到莫斯科。
这时别素号夫伯爵病得快死了。
他的家族围绕他的遗产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夺。
库拉根公爵因和别素号夫伯爵沾点亲,主动跑来张罗。
他和伯爵的三个女儿勾结起来,想瓜分遗产,排挤彼埃尔。
但别素号夫已事先立好遗嘱,要把财产让给彼埃尔继承。
库拉根公爵没占到便宜,反自讨没趣。
安德来把妻子送回他父亲的领地童山后,便上前线去了。
他是俄奥联军总司令库图左夫的副官。
一八○五年十月,司令部设在奥地利的一个名叫布劳诺的地方。
十一日,库图左夫亲自检阅了五个步兵团。
由于副总司令马克将军所率领的部队被法军消灭,使俄军处境困难。
库图左夫下达了向维也纳撤退的命令。
他指挥的三万五千俄军遭到拿破仑指挥的十万法军追赶。
十月二十八日,库图左夫军队渡到多瑙河左岸。
因受伤、落伍、战死,军队损失了三分之一。
不久,维也纳也失守了。
法军大部队随后淹至。
库图左夫命令名将巴格拉齐昂以四千轻骑兵去豪拉布儒恩阻挡法军。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炮兵上尉屠升和他的战士们表现得非常顽强勇敢,终于把法军遏止住了。
十一月十二日,库图左夫退军到奥尔牟兹,这里已经聚集了八万俄奥联军。
第二天,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他是个漂亮年青的沙皇)和奥王检阅了军队。
二十日与法军在奥斯特里茨进行会战。
库图左夫估计形势对俄军不利,不同意这次会战,但年青好胜的亚历山大一世和将军们执意要这样干。
法军由拿破仑亲自指挥战斗,他“骑着灰色小 马,穿着蓝色军大衣”,这天正好是他的加冕礼周年纪念日。
会战从清晨五时开始直到下午五时结束。
俄奥联军大败溃逃,连亚历山大一世和库图左夫都受了伤。
安德来受了重伤,他一人倒卧在卜拉村山上,看着高远的天空,想起了“荣誉”和“自私心”都是毫无意义的东西,过去他一直为获得“荣誉”而奋斗,现在他感到“一切是空虚,一切是幻觉”。
拿破仑巡视战场,发现了安德来,便命令把他抬下去治疗。
由于安德来伤势较重,法 移时,把他留给了当地居民。
第二卷
一八○六年,罗斯托夫伯爵的大儿子尼古拉从前线告假回到莫斯科。
他是个英俊的骠骑兵中尉。
老伯爵举行了一次宴会,把他当作“最好的儿子和英雄”来欢迎。
彼埃尔自父亲死后继承了大笔遗产。
势利的库拉根公爵便把女儿爱仑嫁给他。
爱仑是个放荡的女人,成天沉溺于舞会中,她对丈夫缺乏真诚的爱。
一次,她和军官道洛号夫勾搭上了。
为此,彼埃尔和道洛号夫进行了一场决斗。
彼埃尔把道洛号夫打伤了。
一星期后,彼埃尔叫妻子搬到田庄去,自己上彼得堡了。
在彼得堡,他参加了一个宗教组织“共济会”。
后来又到基辅视察自己的田庄。
他在田庄上实行农业改革,并着手解放农奴,但他是个缺乏实际经验的人,他受到管家的愚弄和欺骗。
他到保古恰罗佛去看望安德来公爵(他伤愈后已从前线回来)。
并向他宣扬共济主义(主张博爱和虔信上帝),安德来却对他说;“你的学说说服不了我,而是生死在说服我。
”安德来自奥斯特里茨会战受伤后,内心起了很大的变化。
不久前,他的妻子莉萨又因分娩谢世了。
他情绪消沉,正在探求人生的意义。
一八○七年六月,发生了弗利德兰会战。
俄国军队取得了胜利。
战后,宣布停战。
俄法两国皇帝亲自参加了在提尔西特的和约签订仪式。
安德来公爵在自己的田庄上,进行解放农奴的尝试。
他使三百个农奴变成了自由农民,并使另一部分农奴以免役税代替了强制劳动。
在一次盛大的舞会上,由彼埃尔介绍,安德来认识了娜塔莎。
现在娜塔莎已经十六岁了,出落得很标致。
她原先的爱人保理斯想和一个有钱的女子结婚,已把她丢弃了。
娜塔莎舞跳得很出色。
在安德来心目中,娜塔莎是他看到的第一个美女,“她的魔力之酒使他陶醉了”。
不久,安德来向娜塔莎求婚,她和她的父母都同意了。
但安德来的父亲反对,婚事暂时被搁下来。
一八一○年九月十五日,罗斯托夫伯爵家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打猎活动。
他们共出动了一百三十只猎犬和二十个骑马的猎人。
娜塔莎和她的弟弟彼恰也都争着参加了。
路上,他们又会合了他们家的远亲--伯伯的猎队,一道往山林进发。
最初,他们放出猎犬活捉了一只母狼。
中午时分,开始猎狐狸。
这时,罗斯托夫家的仆人和地主伊拉根家的仆人发生了争执,经双方主人调解,依拉根邀请尼古拉·罗斯托夫的猎队到他的领地猎兔子。
依拉根有只黑眼红花的猎犬是用三个农奴的家庭换来的。
他对自己出色的猎犬“啧啧”称赞不已。
尼古拉放出自己心爱的黑花猎犬想和依拉根的猎犬比试一番。
刚好,这时跳出一只母兔,尼古拉和依拉根的狗都扑空了,而伯伯的狼犬却把兔子扑倒了。
这种胜利,使这位老人高兴得连声音和手都抖动起来。
天晚了,尼古拉兄妹接受伯伯的邀请到他田庄米哈洛夫卡歇息。
晚上,娜塔莎欣赏车夫米戚卡的弹琴。
伯伯一时高兴也弹起六弦琴来,他弹得美极了。
娜塔莎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直到晚上十时,老伯爵夫妇派马车来接他们回去为止。
在爱仑家举办的跳舞会上, 阿那托尔追求娜塔莎。
这位意志不坚定,带几分稚气的女子竟爱上他,并自动地解除了和安德来的婚约。
阿那托尔要把娜塔莎拐骗到国外去。
但他们约定逃走的计划时,被索尼亚听见了。
她转告了娜塔莎的教母玛丽娅。
娜塔莎出逃不成,生起病来。
彼埃尔跑来劝慰娜塔莎,并把阿那托尔已经结婚的事告诉娜塔莎。
娜塔莎知道自己受骗了,气得要服毒自杀。
彼埃尔得知自己的妻子爱仑也参加了阴谋活动(她为自己的弟弟阿那托尔拉线),便气冲冲地对她说:“您在哪里,哪里便有堕落和罪恶。
”安德来见娜塔莎已变心,便托彼埃尔把娜塔莎的相片送还给她。
第三卷
一八一二年,拿破仑从德里斯登到波兰,命令军队渡过聂门河(俄国和波兰的界河),对俄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令侍从武官巴拉涉夫送信给拿破仑,指出其背信弃义的行为,要求他撤军。
拿破仑不予理睬,把大军推进到维尔那。
七月十五日,莫斯科群众聚集在斯洛保大宫前,由俄皇进行战争总动员。
他要求商人出钱,贵族供给民团。
人们一时被爱国热情所鼓舞。
彼埃尔愿出一千志愿军和全部给养。
安德来在战争爆发后,上了前线,担任轻骑兵团团长。
尼古拉·罗斯托夫被晋升为上尉,在战斗中因表现勇敢,获得了乔治十字勋章,并被任命为轻骑兵指挥官。
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大道。
俄法两军在这里举行了会战。
拿破仑命一百三十门大炮向城里猛轰。
俄军总司令巴拉克·德·托利是个不孚众望的指挥官,他和第三军司令巴格拉齐昂也配合不好。
接着,斯摩棱斯克失守。
八月八日由萨退考夫元帅等组织军事委员会,认为战事失败是指挥不统一。
建议撤换托利,改任库图佐夫为司令官。
提案获得沙皇批准,于是库图左夫重返第一线。
皆尼索夫中校向库图左夫提出要去组织游击队,打击入侵的法军。
库图左夫赞同了他的计划,派他去了。
库图左夫想把他心爱的副官安德来调回司令部。
但安德来说,他已习惯了他的团队。
面对这两位出色的军人,库图左夫感到:“占领要塞不难,打胜仗却难了,我们不要猛攻,却需要忍耐和时间。
这两个战士比一切都强,要让法国人吃马肉。”
一八一二年八月二十六日,爆发了波罗金诺会战。
波罗金诺是莫斯科的门户,形势十分险要。
在会战前一天,法国王宫总监德·波塞从巴黎带给拿破仑一件皇后送他的礼物,礼物是皇太子(即“罗马王”)的画像,他一手举笏,一手捧地球。
拿破仑当时患了伤风病,但他还亲自向全军宣读文告,并鼓动说:“胜利带给我们一切所需要的东西。
”他命令副王牟拉亲率军队攻占波罗金诺村。
法军集中了一百零二门大炮轰击俄军阵地。
战事进行得十分激烈。
彼埃尔在会站前一天来到前线。
他的坐骑中弹倒下了。
他在慌乱中登上了拉叶夫斯基山冈。
那儿是俄军炮兵阵地。
兵士想赶跑他,但看到他和善沉着,便让他坐在一旁观战。
彼埃尔被兵士们的英勇行为所鼓舞,自动参加搬运炮弹。
一颗炮弹把他震昏了。
法军冲上来。
他和一个法国军官肉博,直到俄军重新占领阵地为止。
法军的进攻受到俄军猛烈抵抗。
前线指挥官纷纷向拿破仑要求增援。
法军大炮已增至二百门。
但俄军在库图左夫沉着的指挥下,仍坚守着阵地。
安德来被炮弹炸伤。
战斗是空前残酷的。
战斗到最后,俄法双方都筋疲力竭了。
兵士没有食物,没有休息。
“任何人看到零乱的俄国后方,或法国后方,只要任何一方再作一点努力,就会把对方打垮。
”可是双方都没有力量了。
守在阵地上的俄军损失了一半,法军大部队损失了四分之一。
俄军司令部在农民家举行军事会议。
在是否放弃莫斯科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以参谋长别尼格生为首的一派,主张保卫神圣的古都。
但当时俄军损失惨重,后备弹药已无法补充。
摆在俄国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损失军队和莫斯科;要么损失莫斯科,保持军队。
库图左夫果断地选择了放弃莫斯科、保持军队的道路。
他说;“凭祖国和皇帝交托给我的权柄,我下令退却。
”这引起莫斯科卫戌司令拉斯托卜卿和沙皇本人不满。
俄军穿过莫斯科,退至锐阿桑大道。
九月二日,拿破仑站在波克隆尼山上,神态高傲地看着脚下的莫斯科,他等待着俄军派代表团来求和,但俄国代表团始终没有来。
等待他的只是一座空城。
莫斯科的居民只剩下五十分之一。
二日下午,牟拉军队进驻莫斯科。
城里没有居民,就象“水在沙里一样”,给法军造成很大的困难。
接着,莫斯科发生大火。
起火原因不明。
法军以为是俄国人放的。
在全城搜捕纵火犯。
罗斯托夫伯爵一家在法军进入莫斯科前一天才撤退。
在这之前,娜塔莎和女管家接待了许多伤员,并把自己搬家的车辆让出来运载伤员。
其中有负重伤的安德来,他已昏迷了七天了。
在撤退途中,娜塔莎去看望安德来,要他饶恕她的过去。
安德来说:“我比以前更爱您”。
彼埃尔经历了战场的一番风险后,回到了莫斯科。
他不打算离开这座城市。
他用农民的服装把自己装扮起来,企图等待拿破仑进入莫斯科时,把他刺死。
九月三十日,拿破仑进城。
彼埃尔便在胸前藏了一把刀。
这时莫斯科大火还在蔓廷。
彼埃尔在火堆中救出了一个女孩。
后来,他看到两法国士兵在街上侮辱俄国一个青年妇女,便迎上去营救。
结果他被一队法国巡逻兵捉住,搜出他随身带的刀,把他当作纵火犯逮捕了。
第四卷
莫斯科失守了。
京城彼得堡的上流社会,照常举行舞会和欢宴。
在这时“接见和舞会是照旧的,法国戏院是照旧的,朝廷的兴趣是照旧的,官员的兴趣和阴谋都是照旧的”。
这里,皇太子派、皇后玛丽亚派、法国人派和其它各种派别势力明争暗斗,追名逐利。
交际花爱仑过了一段荒*放荡的生活后,病死了。
彼埃尔被俘后,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世。
他被关进马厩里,后来又被押去陪斩。
在俘虏营中,他认识了一个农民出身的老兵普拉东·卡拉塔耶夫。
彼埃尔感到他又优雅、又朴素,体现了“俄国的、善良的和完美的性格”。
但他是个宿命论者,在普拉东看来,人不可以去谴责别人和反对不公平:不管发生什么事,结果总归是好的;不管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上帝的判决”,看到天意的安排。
他喜欢讲一个“无缘无故白白受苦”的商人的故事,商人在他生命最后一刻还饶恕了那个害他坐了许多年牢的强盗。
每当普拉东讲起这个故事时,总是眉飞色舞,焕发着“狂喜的神色”。
他那“听天由命”和“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给了彼埃尔很深的印象。
他决定奉行卡拉塔耶夫的哲学去生活。
安德来因伤重,他同妹妹玛丽亚、儿子和娜塔莎诀别后,去世了。
俄军集结在塔路齐诺一带活动。
兵员和配给都得到补充,俄法双方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拿破仑写信给库图左夫要求和谈,但库图左夫不予答复。
与此同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写信给库图左夫责怪他不进攻法军。
他在信里威胁说:“记着,你对受辱的祖国还要负损失莫斯科的责任。
”一八一二年十月四日,库图左夫签署了作战命令。
但下属准备迟缓,库图左夫为此发了火。
十月六日和七日夜间,法军开始从莫斯科撤退。
三百多名俘虏也被带走(其中有彼埃尔)。
撤退时,一片混乱。
由于法军大肆抢掠,连炮车上也满载着抢来的财物。
沿途受到俄国游击队的袭击和俄军的追击。
皆尼索夫的游击队表现得很出色。
娜塔莎的弟弟彼恰也在游击队里。
他勇敢冲击法军。
虽然最后他中弹死了,但他和游击队救出了俄国俘虏。
彼埃尔也在这次得救了。
十月二十八日,俄国冬天比往年都来得早,空中下着鹅毛大雪,严寒象利刃一样袭击着衣衫单薄的法军。
沿途冻死饿毙的法军士兵不计其数。
从莫斯科到维尔那,七万三千法军(禁卫军不计在内)只剩下三万六千人,其中死于战斗的不到五千。
这数字后来一直在递减。
库图左夫驻军维尔那。
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到,授予库图左夫乔治一级勋章。
但在追击法军和进军欧洲的问题上,库图左夫和亚历山大一世展开了激烈的争执。
亚历山大一世责怪他进军缓慢,加上库图左夫不同意进军欧洲的计划,俄皇大为发火,要解除库图左夫的兵权。
这时,库图左夫因年高体衰,争执后,他死了。
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向法国进军。
彼埃尔回到莫斯科。
他把自己的历险经过讲给娜塔莎听。
他们互相爱慕起来。
一八一三年,他们结了婚。
婚后,娜塔莎性格大为改变,她忙于家务和教养子女。
她抛弃了社会生活,失去了“她所有的魔力”,身体也“长胖了,长宽了”,变得“不修边幅”起来。
同年,尼古拉·罗斯托夫从前线告退回到莫斯科。
第二年,他娶了安德来的妹妹玛丽亚为妻,搬到童山居住。
他热心于农事活动。
这样,三个爱国的家族保尔康斯基、罗斯托夫、别素号夫并做两家。
他们以亲眷关系互相往来。
《战争与和平》赏析
《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这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托尔斯泰曾经表示:“在《战争与和平》里我喜欢人民的思想。
”也就是说,作者力图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俄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在国家危急的严重关头,许多来自下层的俄军普通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虽然战事一度失利,但精神上却始终占有压倒的优势。
老百姓也主动起来保家卫国。
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一大批像网升、杰尼索夫、谢尔巴狄那样的英雄人物。
俄军统帅库图佐夫也因为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才具有过人的胆略和决胜的信心。
整部小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托尔斯泰的“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赶走了侵略者的思想。
作者在小说中也认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
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包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
60年代,托尔斯泰仍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但是他对接近宫廷的上层贵族却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库拉金之流漠视国家命运,畏敌如虎,他们关心的是寻欢作乐,积聚私产。
小说中,库拉金是官痞,儿子阿纳托尔是恶少,女儿爱仑则是 。
这些贵族的卑劣行径与人民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托尔斯泰认为,俄国的前途在于“优秀”贵族与人民的合作。
他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以外的庄园贵族罗斯托夫一家和包尔康斯基一家,指出在这些贵族身上仍保留着淳厚的古风,他们有爱国心,与人民的精神相通。
这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宗法制贵族。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
这三个人物都是作者喜爱的正面形象。
安德烈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
小说中,这两个人物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库塞、阿多诺、弗洛姆、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
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
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
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战争与和平》艺术成就卓著。
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有力地拓宽了长篇小说表现生活的幅度,并在传统的史诗体小说和戏剧式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态。
小说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
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它虽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前途和人
1941年6月22日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的年轻工程师达尼伊尔拒绝留守后方,告别了新婚的爱妻,毅然奔赴前线。他经历了战争的全部恐怖、残酷、血腥、艰难,见惯了炸弹、枪炮、饥饿、严寒、疾病所造成的大批死亡,人性在巨大的冲击下一分为二:一个是从其本体中分裂出去的中尉D,血气方刚,满怀必胜信念,而本体之我则不时陷入犹豫、动摇,质疑,反思。虽然主人公九死一生,熬过了战争,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但是战争带给他的噩梦并未终结,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久久无法愈合,本体之我和我的中尉之间的对话和争论仍在继续……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 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的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对于50至60年代之交的农奴制改革以及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极其矛盾的。早在1856年他曾起草方案,准备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并在自己庄园试行,因农民不接受而未实现。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却认为根据“历史的正义”,土地应归地主所有,同时因地主面临的是要性命还是要土地的问题而深深忧虑。他不同意自由主义者、斯拉夫派以至农奴主顽固派的主张,也看到沙皇所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却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幻想寻找自己的道路。由于无法解决思想上的矛盾,曾企图在哲学、艺术中逃避现实,但很快又感到失望;1860年因长兄尼古拉逝世,更加深了悲观情绪。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和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办了20多所学校,并曾研究俄国和西欧的教育制度,1860至1861年还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等国考察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些活动引起沙皇政府的注意。加之在农奴制改革中,他作为本县和平调解人,在调停地主和农民的纠纷时,常常同情农民,又招致贵族农奴主的敌视。1862年7月他外出时,家中遭到宪兵连续两天的搜查。不久他关闭了学校。这段时间他思想上所受的震荡以及因同农民的频繁接触而接受的他们对事物的一些看法,成为他的世界观转变的契机和开端。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幼年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选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安娜·卡列宁娜》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之《复活》
《复活》概要: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 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复活》
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
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的复活
体现了一位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世界百部经典著作之一
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作
《复活》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相信有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曾阅读过这本书。在我国自20世纪初至今已出版过6种译本,三四十年代先后有戏剧家田汉和夏衍改编的同名剧本的发表和上演,作品和它的主人公已成为我国读者和观众极为熟悉和喜爱的人物形象。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
--法国著名评论家 罗曼·罗兰
整个19世纪还不曾有过《复活》这样的作品,它高于《悲惨世界》,因为这里没有一点幻想的、虚构的、编造的东西,全都是生活本身。
--俄国著名评论家 斯塔索夫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我感觉他的确了不起,他笔下的妓女玛丝洛娃给人一种圣洁之感,而我们有些小说的所谓"圣洁女性"形象却给人卑琐之感。这就看出大师与普通作家之间的差别了。
--著名作家 迟子建
《复活》是总结人生的作品,它把人心里肮脏的东西都拿出来了,人内心很复杂,好人和坏人、善与恶都很复杂。
《我的中尉先生》。《我的中尉》是[俄]达尼伊尔格拉宁所著一部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该小说改编成的动漫名为《我的中尉先生》,讲述了1941年6月22日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的年轻工程师达尼伊尔拒绝留守后方,告别了新婚的爱妻,毅然奔赴前线。
(1828~1910)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9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51年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托尔斯泰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作为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欢迎,并逐渐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洛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年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在这里他以不谙世故和放荡不羁而被视为怪人,他不喜爱荷马和莎士比亚也使大家惊异。不久,他同车尔尼雪夫斯基相识,但不同意后者的文学见解。当时德鲁日宁等人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所谓“优美艺术”,反对所谓“教诲艺术”、实即革命民主派所主张的暴露文学。托尔斯泰倾向于德鲁日宁等人的观点,但又认为任何艺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至1859年,他同《现代人》杂志决裂。
1856年底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法国的“社会自由”博得他的赞赏,而巴黎断头台一次行刑的情景则使他深感厌恶。在瑞士看到英国资产阶级绅士的自私和冷酷,也激起他很大的愤慨。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的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清醒认识。
还有好多在这里,希望你喜欢
http://bkbaiducom/view/69129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