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北魏后赵时期,当时的石勒皇帝开凿伾山大佛,庙会由此而生,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浚县古庙会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华北地区四大庙会。随着历史的变迁,浚县古庙会规模逐年扩大,到明代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如今,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的浚县正月古庙会,会期长,规模大,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最多时每天超过70万人,吸引着晋冀鲁鄂皖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祈福。

每年的正月初九和十六是庙会的鼎盛日。上百支社火队前来登山表演,整个古城和两山可谓人山人海;花样美食让人馋涎欲滴,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浚县古庙会又被誉为中原民俗的活化石。

朋友,适逢2021年第十三届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在线上举办之时,让我们一起“云上”逛庙会,来领略和感受浚县古庙会的风情与魅力。
庙会与祈福
庙会因祈福而兴起。千百年来,前来赶庙会的人们,怀揣自己的梦想来到这里,许下心愿,留下祝福,带走期盼。

新年好

为健康祈福

为家人祈福

为成长祈福

为爱情祈福

狮子拜绣球

狮子拜山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浚县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充分展示浚县以村镇为单位的民间的汉族民俗表演节目,表演的队伍穿过县城到会场从大伾东山大佛到浮丘西山的云霞仙子延绵近十里。各地前来赶庙会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那里的民俗表演具有自己的特色,有许多古装戏是根据古代的典故演义而来,有些传统节目据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庙会上三层人叠起的高跷、太师椅上高空翻滚的舞狮、盘鼓、秧歌、旱船等丰富多彩的民间社火表演让游客大饱眼福。为强力打造浚县正月古庙会品牌,壮大旅游经济规模,浚县县委、县政府以“逛正月庙会、拜浚县大佛、过传统大年、赏中原民俗”为主题,举办了民间文艺表演活动、中原民间工艺精品展、祈福大法会、元宵节吉祥灯会、中原民俗文化研讨会等10项内容深受群众欢迎。浚县庙会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
每年正月初一开始,历时一个月的浚县大伾、浮丘两山庙会盛大开幕。活动高潮为初九到东山即大伾山,和十六到南山即浮丘山,正月十六是古庙会的最高潮,这一天民间社火队及一些艺术表演团体在两山之间走高跷、耍狮子、舞龙、跑旱船、放火铳、耍杂技、唱戏曲,锣鼓震天,热闹非凡,形成一道十分亮丽的中原文化景观。届时商家赶集,人流如潮,是观瞻豫北一带纯朴民风民俗的绝好机会。 浚县古庙会素有“华北第一古庙会”之称,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在河南民俗经典、首批河南“老字号”、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公示名录)中,大伾山古庙会被列入“河南民俗经典”公示名单。大伾山庙会因会期长,规模大,庙会被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每年的正月,都会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光临古庙会,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周围地区宗教文化、娱乐活动的中心;因而正月古庙会声势浩大,长达月余,日客流量逾20万人。
从南山上看 大伾山及伾浮路,
虽是初五,但已经是人头攒动
儿时熟悉的红缨枪 大刀,大人去赶庙会,给孩子带回的往往是这个,这次在庙会发现卖的已经很少了,
孩子们已经被灰太狼 奥特曼 电动玩具吸引了。
饸饹面,郏县的最有名,但在浚县古庙会上,有几家是连着的卖的,“杠杆原理”现场挤压,生意还挺不错的。
饸饹面,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指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延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随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子馍 听过的人不多 吃过的人好像更不多,“子” 就是石子,因锅里放的就是磨平的圆形石子,馍炕好后 灌注鸡蛋 再在热石子上 炕熟,用刀切开食之,回到浚县,子馍也成为浚县的一种特色食品,
但其实 早些年,子馍盛于道口,后因浚县庙会的盛名,子馍落户于此,南关外大街和伾浮路口常年有两家营业,已经随时可以吃到了。
南山 老奶大殿门口的雕像,已经被众多的香客摸的滑溜溜的了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浚县城西的卫河岸边,有一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墙,它历经600多年风雨依然保存下来,见证了浚县这些年的沧桑巨变。如今卫河沿岸的古城墙两边,随处可见的是砖石瓦砾,这是浚县启动古城墙保护开发工作后,对城墙两边的违章建筑和与古城墙整体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拆除。
“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清两代,古城墙多次重修扩建,日趋完整。”陪同记者采访的浚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裴顺昌向记者讲述了古城墙的历史。裴顺昌说,古城墙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也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拆除,现仅存沿卫河的一段古城墙、姑山南侧古城墙遗迹和浚县县城中心的文治阁。
沿卫河的古城墙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内实以夯土,白灰灌浆,坚固异常。城墙的南北两侧,有券形顶城门两个,北部的为水驿门,南部的为允淑门。
允淑门高不到5米,宽约55米。门的左侧墙壁上,还嵌着写有“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修允淑门”的石碑一块。位于姑山南侧的古城墙遗迹已经没有了青石和砖,只剩下夯土,若不是裴顺昌介绍,记者很难看出这里也是古城墙遗迹。
位于浚县县城中心的文治阁始建于明朝,是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浚县的标志性建筑,浚县人习惯称它为“钟鼓楼”。
文治阁是一座单体双层的高阁建筑,通高约20米,由台基和阁两部分组成,台基的平面为方形,每面宽约12米,四面中部开四道拱形券孔,东西南北相对通行;阁的东北角有供人登阁观赏的曲径小道,台基平面上还建有一个两层的四角重檐攒尖顶方阁,下层四面开门,平台四周回廊围绕。
“每年正月古庙会上的社火演出都会从文治阁前经过,这里就成了观赏社火演出的最佳场地之一。”采访中,附近一名商户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曾到文治阁上观看社火演出,“阁的上层内雕梁画栋,非常古朴”。
在文治阁的拱形券孔上方,记者看到了清代书法家赵素庐和张哲留下的笔迹,东边的“丹流东壁”和西边的“碧泻西山”为赵素庐所书,南边的“清环黎山”和北边的“黛护_岚”为张哲所书。
“古城墙和文治阁是浚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也是大运河沿岸遗存的重要文物,它们对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大运河申遗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计划围绕古城墙开发旅游。”裴顺昌说。
2003年6月,浚县在古城墙的允淑门、城墙北头竖立了两座保护标志碑,在文治阁西侧竖立了一座保护标志碑。同时,还公布了古城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通告、通知、意见等安全保卫文件,使古城墙得以较好地保存。
据了解,拆除浚县古城墙周边的建筑只是古城墙保护工作中的一部分,接下来,浚县还将开辟城墙两端广场和沿城内外环路,修复古城墙的墙体、蹬道、堞垛,复建古城墙西门,整治和美化周边环境。
1、“文化圣城”——洛邑古城
洛邑古城被誉为“中原渡口”,“洛邑”系洛阳古时的旧称,由古至今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历经十三朝古都,其被喻为“文化圣城”。
2、“七朝古都”——安阳古城
安阳古城,也称彰德府城。宋景德三年,增筑安阳城周长19里。金代将安阳改为彰德府。明洪武元年,将安阳城改筑为彰德府城。
3、“绝版古城”——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豫东大地上。据说,这座古城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甚至更加久远。商丘古城的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现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住建部专家说:“这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绝版古城”。
4、“天下第一城”——南阳古城
南阳古城,是我国著名的古城之一,又古宛城/建国前的南阳城。古宛城为夏,周、秦历朝兴建,两汉时代盛极一时,距今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夏朝时代南阳曾作为夏朝的都城,西汉时南阳为天下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南阳曾作为陪都为中国第二大城市,汉末时期一跃为天下第一大城市。
浚县是河南唯一一座县级历史文化名城。
浚县历史沿革
夏代,浚地处冀、兖、豫三州之交。商代称黎,迁都殷后为畿内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内为邶、鄘、卫,浚地属邶、卫,后康叔封卫,领浚地。�
春秋时,浚地有牵城、雍榆、顿丘,分属晋、卫。战国时,属魏国。秦置郡县,分属东郡、河内郡和邯郸郡。�
西汉高祖年间(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阳县、顿丘县。黎阳县治在今大伾山东北,属冀州魏郡;顿丘县治在今屯子乡蒋村附近,属兖州东郡。王莽时(9——20年),改黎阳曰黎蒸,改顿丘曰顺丘。东汉复原,隶属依旧。�
三国时,浚地属魏国,黎阳县属冀州魏郡,顿丘县属兖州东郡。�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黎阳县改属司州魏郡。置顿丘郡,辖顿丘、卫国、临黄、阴安四县。东晋时,浚地先后属晋、后赵、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后燕。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属司州。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族翟辽袭据黎阳,太元十三年(388年)在此称王,号大魏天王,辖七郡。后迁滑台。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396年)间,废黎阳郡,黎阳县属汲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废顿丘郡,顿丘县属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孝昌年间(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阳郡,辖黎阳、顿丘二县,属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县治在今善堂乡临河村南,属黎阳郡。�
东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间,置黎州,辖黎阳郡。移朝歌县治于今卫贤集,置汲郡,辖朝歌、获嘉、汲县、北修武、南修武、山阴六县。后郡治移至枋头城(今新镇乡前枋城)。天平(534——537年)年间罢顿丘县。
北齐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间,废黎州,黎阳郡属司州,废东黎县。�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复置黎州,辖黎阳郡。改汲郡为卫州,仍治枋头城。�
隋开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阳郡俱罢,黎阳县属卫州。开皇六年(586年),于原东黎县置临河县。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辖黎阳县、临河县。于枋头城置清淇县,属卫州。大业二年(606年),废清淇县。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移治卫县。废黎州,黎阳县、临河县属汲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总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辖殷、卫、澶、洹四州,领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八县。武德四年,又置清淇县,属卫州。六年,罢黎州总管府,黎州属相州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设道,黎州属河北道,辖黎阳、临河、澶水、内黄四县。卫州治由卫县迁至汲县,卫县仍属卫州。十七年(643年)废黎州,黎阳县属卫州,澶水县并入临河县,临河、内黄二县属相州。清淇县并入卫县,属卫州。长安三年(703年)复置清淇县,县治在枋头城,神龙元年(705年)废,入卫县。�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7年),黎阳县改属滑州。九年(944年),临河县改属澶州。�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阳县改属河北道澶州。端拱元年(988年),于黎阳置通利军,治所在今县城东大伾与居山之间,辖黎阳县,县治仍旧。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通利军属河北路。天圣元年(1023年),改通利军为安利军,军治迁至浮丘山西。四年,卫县属安利军。天圣七年(1029年),地震,军城陷为湖,移治浮丘山颠。熙宁三年(1070年),废军,黎阳、卫县属河北路卫州。熙宁六年,废卫县为镇,入黎阳县,改属河北西路卫州。元年(1086年),复置通利军,分黎阳县复置卫县,属卫州。政和五年(1115年),军升为浚州,号浚川军节度,旋又改平川军节度,州治在浮丘山颠,辖黎阳县、卫县。崇宁四年(1105年),临河县镇宁军,隶河北东路。宣和二年(1120年),汤阴县属浚州,旋复属相州。�
金天会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为东西两路,浚州属河北西路。皇统八年(1148年),嫌与宗峻音同,改浚州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复名浚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临河县治没于黄河水患,县废。�
元初,设省辖路,浚州属中书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阳县、卫县入州。至元二年(1265年),改属中书省大名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浚州属中书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属河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属直隶(京师)大名府。四月,州降为县,始称浚县,县治徙浮丘山东北平坡。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北直隶(简称北直)大名府。�
清顺治元年(1644年),浚县属直隶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河南省卫辉府。�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废府设道,浚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行署(行政公署),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驻安阳)。�
抗日战争时期,浚境三权鼎立。1938年7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重划政区,浚县属第十三行署(驻辉县平罗镇)。1939年2月,浚县日伪政府建立,属日伪河南省豫北道(道尹公署驻新乡)。1940年秋,中共浚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冀鲁豫边区行署。1941年6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撤销第十三行署,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三行署(驻安阳)。1945年8月,日伪浚县政府投降告终。�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浚县民主政府隶属仍旧。1947年7月,国民党浚县政府改属第四行署,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浚县处于“拉锯”战争局面,两个政府驻地及辖区变动频繁。1949年5月,浚县全境解放,国民党浚县政府不复存在。�
1949年10月中旬,浚县民主政府改为人民政府,隶属平原省安阳行署。1952年10月撤销平原省,浚县改属河南省安阳行署。1957年11月,安阳行署并入新乡行署,浚县随之改属。1962年12月,复置安阳行署,浚县复属安阳行署。1983年10月,撤销安阳行署,浚县改属安阳市至1986年1月8日,后划归鹤壁至今。
浚县历史
商代称“黎”。西周属邶、卫。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分属河内郡。西汉高祖年间始置黎阳县,东汉、魏、晋沿袭。东晋永和七年置黎阳郡,墨守成规黎阳县。东魏置黎州,延至隋。唐初置黎州总管府,辖4州8县。宋代置通利军,后改安胜军、平川军、浚川军,政和五年升浚州。洪武二年 (1369年) 降州为县,称谓浚 县至今。
保存至今的黎阳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初时城垣只有东、南、北三面,西以卫河作阻。弘治十年(1497年),在原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后又屡经修缮,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已形成今黎阳古城之规模。
黎阳古城的布局有其独特的风格,她既继承了中国早期筑城的传统,却又不是在有完整规划和设计下,按规则布局营造起来的,而是从防御、防洪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这些都对黎阳城的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人云:“浚城如舟在水中,则所谓舟居非水矣,虽然天如倚,盖地若浮舟,宁惟此城哉。”
黎阳古城的布局是以中心阁为中心,县署设在距中心阁二百余米处的西北位置。设东西与南北两条中轴线,以两条中轴线为东、西、南、北主要街道,并分别连接四城门。在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上设有许多规则的直角相交的大街、小巷,住宅区均分布在巷道内,采用临街设店的规则结构。为了古城经济的繁荣,在水路交通的城西门外建立码头,大小船只来往于南北,货物装卸不停,客商川流不息。有金石记
曰:“浚城西有卫河环带,河与城相距咫尺,河向东北而逝于天津,直至燕都,商人借此以通贸易,得息不啻三倍此利也。”许多商店、茶楼、酒馆、旅店等布满大街两旁,手工业作坊到处可见。由于南北经济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内及城周先后增修和重修了许多亭、台、楼、阁及各种庙宇,既点缀了市容,又迎合了市民心理。
黎阳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十分重要。由于社会动荡、战争频繁,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就以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采取了完善的军事防御措施,她西以卫河为池,南抱浮丘于半。从西门向南沿山崖而筑,背山面水,地势险要,内稍平而外陡峭,易守难攻。
黎阳古城的建置规划和管理制度,沿袭了传统的封建“礼法”。她是古代政权的象征,军事防御的要塞,又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同时也体现了古代黎阳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艺术水平。
黎阳有古庙会,据传始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前后,当时主要以浮丘山为中心,朝拜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之女碧霞元君。随着时间的推移,庙会发展越来越大,逐渐扩展到南关、大伾山。两山香火日盛,到清代便形成了浩大的庙会。
每到农历正月初九、十六两日,当旭日初生之际,县城、两山已笼罩在一片淡紫色的烟雾里。一对对花船、高跷、狮子、秧歌、背阁,扭着跳着争向观众献艺。粗捍彻底鼓手,挺胸曲背,手落处“咚咚咚”一阵暴风雨般的鼓点掠过人们的心头。布棚小摊、泥玩书画、刀枪剑戟、南北佳肴、风味小吃等,将两山间的道路遮了个风雨不透。“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台,一阙清音半天绕;香火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这幅清代楹联生动地描绘了黎阳庙会的盛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