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必看高分电影,你错过了几部?

这些必看高分电影,你错过了几部?,第1张

骨灰影迷肯定不会错过的经典**豆瓣评分 89~96分

肖 申 克 的 救 赎

豆瓣评分:96分

1994年上映 · 美国

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 。”人人都这么说。

但单纯从性别区分,就会让这**变狭隘。《肖申克的救赎》突破了男人**的局限,通篇几乎充满令人难以置信的温馨基调,而**里最伟大的主题是“希望”。 当我们无奈地遇到了如同肖申克一般囚禁了心灵自由的那种囹圄,我们是无奈的老布鲁克,灰心的瑞德,还是智慧的安迪?运用智慧,信任希望,并且勇敢面对恐惧心理,去打败它?

经典的**之所以经典,因为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让你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希望的美好。

霸 王 别 姬

豆瓣评分:95分

1993年上映 · 中国大陆 香

说好了一辈子,少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这真的不是**,而是人生。如此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从抗战前夕至文革的那段 历史 时期下命运凄惨的人们,渗透在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个不能忍受戏班虐打的孩子,而文革中六亲不认,人格扭曲更是展现到了极致。当然最赞的是哥哥的表演,如此悲哀可怜的蝶衣让人心痛,不疯魔不成活,人戏不分,现实的他也是如此

这 个 杀 手 不 太 冷

豆瓣评分:94分

1994年上映 · 法国

这是吕克·贝松最好的**,很难再找到他执导的一部**能与之并肩,这是让·雷诺最好的**,作为一个法国演员的他,极具代表却又以一个杀手形象如此独到的的演绎了一场法式浪漫,当然我们也不可遗忘娜塔莉·波特曼这位**中的少女,她在**中所散发宛若美玉的光芒,最好的导演与演员曼妙的法式温情。

这样一部**居然没能得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只能说——真他妈瞎了你们的狗眼

阿 甘 正 传

豆瓣评分:94分

1994年 · 美国

每个生命都是奇迹,因为独一无二。相信人性的美好,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够感受到温暖。正如本片中的阿甘,他是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妈妈的爱,朋友的爱,使得他一路奔跑,跑进了橄榄球场,跑进了大学,被破格录取,并成为橄榄球巨星。

阿甘的人生经历,证明了傻人有傻福也是可以有的,励志又温暖。

阿甘的奔跑,应该留在了很多人心里。

美 丽 人 生

豆瓣评分:95分

1997年上映 · 意大利

父爱构筑了一场温馨的战争,没有在孩子心里留下任何阴影。故事分裂成两部分,前半是圭多对公主的追逐,用智慧战胜了强大的求婚者,抱得美人归;后半是战争风雨飘摇时对亲情的忠诚,在迈开大正步赴死,努力保护孩子时, 父爱如山,界已成神

千 与 千 寻

豆瓣评分:92分

2001年上映 · 日

《千与千寻》是一部献给孩子亦是大人的童话,故事虽简单而抽象,但其千寻身上所饱含的坚强与执着不乏人性的光芒,那与与父母间的情亲和小白朦胧间的友谊之爱给予了观众最真挚质朴的感动,其营造的光影之梦是如此的卓尔不凡,令人很难在找到一部**能与之并肩, 这是最好的动画,最好的造梦师宫崎骏。

泰 坦 尼 克 号

豆瓣评分:92分

1997年上映 · 美国

**所呈现的虽然是一场灾难,却再难有一部**能如《泰坦尼克号》这般给人以灾难中洞彻心灵爱的美好,杰克与露西他们之间的生死绝恋是一场永恒之爱,杰克的离去,露丝其实一直代替着他精彩的活下去,**结局处露丝魂归梦处,杰克的想迎, 爱在此便成了永恒。

辛 德 勒 名 单

豆瓣评分:94分

1993年上映 · 美国

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

它深刻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它的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都达到了几乎难以超越的深度。我们为它颁发奥斯卡大奖,对于影片的成就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而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也以此片第1次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对于他的才华来说,这是一份迟到的肯定。

盗 梦 空 间

豆瓣评分:93分

2010年上映 · 美国 英国

一部影迷一定不要错过的**,就像帝国杂志说的,这部影片就像是《黑客帝国》加上《纽约提喻法》,反物理学的探讨、精彩的动作场面、具有冲击力的 情感 、以及莱昂纳多令人吃惊的表演,都让人沉迷不已,这是诺兰**的一个全新领域。

诺兰给了我们一个无法**的梦。

机 器 人 总 动 员

豆瓣评分:93分

2008年上映 · 美国

可能是最伟大的动画**,天马行空的表面根本无法掩盖其深厚内涵,很可能是Pixar做动画这么多年唯一的巅峰之作。

制作上也是无可挑剔,开场尘土飞扬的地球场景极具老默片的质感,相当难得!M-O也很可爱。

海 上 钢 琴 师

豆瓣评分:92分

1998年上映 · 意大利

这部**意外地合我胃口,可能和我弹琴有关系吧,有时候听着听着就能听出钢琴曲中的 情感 ,**里面的钢琴曲都很美啊……唯一的不足就是别对我撒谎先入为主了吧,1900的纯粹和质朴还少了点火候,但不可否认关键的剧情里他的眼神戏很足,能代入 情感 !瑕不掩瑜,是一部值得慢慢品味反复观摩的**。

每个人都要走一条自己坚定了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

三 傻 大 闹 宝 莱 坞

豆瓣评分:92分

2009年上映 · 印度

再多独自牛逼的时光,都比不上一起傻逼的岁月

近三个小时的片长,却没有一个多余的情节,剧情前后呼应之巧妙值得称奇。好**不一定要苦大仇深,能真正愉悦观众,那也是一种巅峰。“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很幸福……紧跟你的天赋。” 温暖励志美妙如2010年的《天堂**院》+《阿甘正传》

忠 犬 八 公 的 故 事

豆瓣评分:92分

2009年上映 · 美国 英国

每次看都会被感动 这部影片赚足了我的眼泪 很温暖很治愈 动物真的是很有灵性 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 怎么都不肯跟主人玩扔球 游戏 的狗在主人走的那天拉着他玩 游戏 明明知道主人不会回来了还等着主人 最戳泪点的是女主人都放下了它还在坚守 世界还是很美好

放 牛 班 的 春 天

豆瓣评分:92分

2004年上映 · 法国 瑞士 德国

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没人生本向恶,只是无情的手把人推向了无尽的深渊。Morhange每一次天使般的独唱,总让我感动的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特别是那纸飞机从窗口飞出,“感谢、再见”的小手一挥,那份感动,不言而喻。

而最重要的,看这部**不仅是好“看”,天籁的童声更是听觉的享受。

大 话 西 游 之 大 圣 娶 亲

豆瓣评分:92分

1995年上映 · 中国

一生所爱。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穿着金盔金甲,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教 父

豆瓣评分:92分

1972年上映 · 美国

imdb排名第二的**,被称为“男人圣经”。

全片对光线的运用堪称一绝,剧情精彩,配乐独到,精妙台词数不胜数,两位主演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诺演技更是无可挑剔。不过由于自己阅历尚浅,很多内涵仍然有待发掘~

千万不要记恨你的对手,这样会让你失去理智。

龙 猫

豆瓣评分:91分

1988年上映•日本

宫崎骏真是个内心柔软的天才。能给这个残酷的世界这么多温暖。龙猫真像童年时的一场梦,长大之后似乎忘记了,突然看见它毛茸茸的身躯,就想起了所有的奢望。这大概就是我们得以在孤独中相互告慰的东西吧。无论怎样,成熟都是一场病,而能够治愈它的,大概只有对这个世界最温存的渴望。

人人心中都有个龙猫,童年就永远不会消失。

楚 门 的 世 界

豆瓣评分:91分

1998年上映 · 美国

我觉得这部《楚门的世界》特别应景地呼应了那句话,你要相信世界上总有另一个你,在另一个地方,做着你从未做过的事。也许在楚门身上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无论是那个活在被操纵的世界中的他,还是发现真相后勇往直前的他。

“如果再也不能见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神作!

无 间 道

豆瓣评分:90分

2002年上映 · 中国香港

香港**史上永不过时的杰

蝙 蝠 侠:黑 暗 骑 士

豆瓣评分:90分

2008年上映 · 美国 英国

无尽的黑暗。

天 空 之 城

豆瓣评分:90分

1986年上映 · 日本

对天空的追逐,永不停止。

飞 屋 环 游 记

豆瓣评分:89分

2009年上映 · 美国

最后那些最无聊的事情,才是最值得怀念的。

疯 狂 动 物 城

豆瓣评分:92分

2016年上映 · 美国

迪士尼给我们营造的乌托邦就是这样,永远善良勇敢,永远出乎意料。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於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於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

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直到十七世纪之前,乌托邦一般均被置於地理上遥远的国度;十六与十七世纪欧洲航海探险的发现,使人们大为熟悉这个世界,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设计消声匿迹。自彼时起,鸟托邦所处的空间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纪开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经常发现的传说中沈没於大西洋的大陆文明)、或者地壳底下的深处。然而渐渐地乌托邦就由空间的转置变成时间的转置,这一进展最初是由十七世纪的进步观念所鼓舞,之后则被李尔(Lyell)的新地质学和达尔文(Darwin)的新生物学中钜幅扩张的时间观念所鼓舞。,乌托邦不再是较好的空间,而是较好的时间。威尔斯(HGWells)乘著他的时光旅行家航向数十亿年后的未来,史德普顿(Olaf Stapledon)在《人之始未》(Last & First Men,1930)中,则用二十亿年的时间比例来表示人类朝向全然乌托邦境界的攀升。

从空间到时间的转置也使乌托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的现实主义。乌托邦此时被置於历史中,然而无论距离乌托邦的极致之境是何等遥远,它至少可呈现出:人类或许是无可避免地正朝向它发展的光景。十七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联结加强了这个动向,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陆》(New Atlantis,1627)和康帕内拉(Campanella)的《太阳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现者。随著十九世纪社会主义(它本身即深具乌托邦色彩)的兴起,.乌托邦主义便逐渐变成关於社会主义之实现可能性的辩论。贝拉密以及威尔斯的乌托邦(《现代乌托邦》〔Modern Utopia,1905〕)皆是为正统社会主义辩护的有力著作;但是摩里斯(William Morris)则在《来自乌有之乡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中提出了另一种吸引人的讼法。这个异种的替代说法乃因“反乌托邦”(dystopia 或 anti utopia)的发明而出现,此乃对所有乌托邦希望的逆转和猛烈的批评。这个观念由巴特勒(Samuel Butler)反达尔文主义的《鸟有之乡》(Erewhon,1872)一书所预示,而在1930和1940年代达到了顶点,尤其表现於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和欧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这两本书中。在这暗淡的年代理,只有史基纳(BFSkinner)的《桃源二村》(Walden Two,1948)维护著乌托邦的火炬使之不熄,然而仍有许多人在这个行为工程(behavioural engineering)的,乌托邦中察觉到比最黑暗的反乌托邦更可怕的梦魇。但是乌托邦主义却在1960年代强而有力地复活,例如像马孤哲(Herbert Marcuse)的《论解放》(An Essay on Liberation,1969)这样的著作;而在未来学和生态学的运动中也可见其蓬勃的生气。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redface]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

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於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一般而言

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

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

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

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

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

通常某目的是:

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

以基於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

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

在某些其他的场合,

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

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

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

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

––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

––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

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直到十七世纪之前,乌托邦一般均被置於地理上遥远的国度;

十六与十七世纪欧洲航海探险的发现,使人们大为熟悉这个世界,

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设计消声匿迹。

自彼时起,鸟托邦所处的空间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纪开始有月球之旅)、

或海底(像经常发现的传说中沈没於大西洋的大陆文明)、

或者地壳底下的深处。

然而渐渐地乌托邦就由空间的转置变成时间的转置,

这一进展最初是由十七世纪的进步观念所鼓舞,

之后则被李尔(Lyell)的新地质学和达尔文(Darwin)的新生物学中钜幅扩张的时间观念所鼓舞。

乌托邦不再是较好的空间,而是较好的时间。

威尔斯(HGWells)乘著他的时光旅行家航向数十亿年后的未来,

史德普顿(Olaf Stapledon)在《人之始未》(Last & First Men,1930)中,

则用二十亿年的时间比例来表示人类朝向全然乌托邦境界的攀升。

从空间到时间的转置也使乌托邦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学的现实主义。

乌托邦此时被置於历史中,

然而无论距离乌托邦的极致之境是何等遥远,

它至少可呈现出:

人类或许是无可避免地正朝向它发展的光景。

十七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联结加强了这个动向,

例如培根(Bacon)的《新大西洋大陆》(New Atlantis,1627)和

康帕内拉(Campanella)的《太阳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中所表现者。

随著十九世纪社会主义(它本身即深具乌托邦色彩)的兴起,

乌托邦主义便逐渐变成关於社会主义之实现可能性的辩论。

贝拉密以及威尔斯的乌托邦(《现代乌托邦》〔Modern Utopia,1905〕)

皆是为正统社会主义辩护的有力著作;

但是摩里斯(William Morris)则在《来自乌有之乡的消息》(News form Nowhere,1890)中

出了另一种吸引人的讼法。

这个异种的替代说法乃因“反乌托邦”(dystopia 或 anti utopia)的发明而出现,

此乃对所有乌托邦希望的逆转和猛烈的批评。

这个观念由巴特勒(Samuel Butler)反达尔文主义的《鸟有之乡》(Erewhon,1872)一书所预示,

而在1930和1940年代达到了顶点,

尤其表现於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和

欧威尔(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1949)这两本书中。

在这暗淡的年代理,只有史基纳(BFSkinner)的《桃源二村》(Walden Two,1948)

维护著乌托邦的火炬使之不熄,

然而仍有许多人在这个行为工程(behavioural engineering)的乌托邦中

察觉到比最黑暗的反乌托邦更可怕的梦魇。

但是乌托邦主义却在1960年代强而有力地复活,

例如像马孤哲(Herbert Marcuse)的《论解放》(An Essay on Liberation,1969)这样的著作;

而在未来学和生态学的运动中也可见其蓬勃的生气。

或许乌托邦主义是人类情境所固有的,

也许它只内在於那些受古典和基督教传统影响的文化之中;

但是我们大可同意王尔德(Oscar Wilde)的话:

一张没有乌托邦的世界地图是丝毫不值得一顾的。

你们知道乌托邦什么意思吗?心碎乌托邦:意思是因为心中乌托邦式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心碎。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心碎乌托邦:意思是因为心中乌托邦式的理想不能实现而心碎。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他写的《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乌托邦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Thomas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Bellamy)的《回顾》(Looking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直到十七世纪之前,乌托邦一般均被置于地理上遥远的国度;十六与十七世纪欧洲航海探险的发现,使人们大为熟悉这个世界,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设计销声匿迹。自彼时起,乌托邦所处的空间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纪开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经常发现的传说中沉没于大西洋的大陆文明)、或者地壳底下的深处。然而渐渐地乌托邦就由空间的转置变成时间的转置,这一进展最初是由十七世纪的进步观念所鼓舞,之后则被李尔(Lyell)的新地质学和达尔文(Darwin)的新生物学中钜幅扩张的时间观念所鼓舞。,乌托邦不再是较好的空间,而是较好的时间。威尔斯(HGWells)乘著他的时光旅行家航向数十亿年后的未来,史德普顿(OlafStapledon)在《人之始未》(Last&;FirstMen,1930)中,则用二十亿年的时间比例来表示人类朝向全然乌托邦境界的攀升。

与水惑星的不期而遇,至今历历在目,那是一个百无聊赖的假日,脑海不经意闪过零星的碎片——一个叫什么水惑星的漫画,有人将它与《横滨购物纪行》、《水星领航员》并肩,心血来潮之下,前去一探究竟。

未曾料想, 只是第一卷,便生出一种“就决定是你了”的感觉;匆匆忙忙看到第二卷,更是目瞪口呆、惊为天人;遂即找渠道入手,心想:不收到此书誓不罢休!

回想这段经历,不由得想装模作样地感叹一句:此书,与我有缘。 邂逅一部让自己相见恨晚的作品,犹如拾起丢失的灵魂碎片,拼起来严丝合缝。 水惑星啊,水惑星,你可是让我等的好苦啊!

在日语中,水惑星视为地球的别称,本作名按直译其实就是“ 地球编年史 ”——一个听起来相当宏大的科幻漫画名,这并不代表着作者 大石胜 在布局上有什么野心,他当时只是觉得这个名字翻译成英语( Aqua Planet Chronicle )很酷而已……

水惑星的故事设定在平行世界的地球,文明崩溃千年之后,人类终于复兴,再度探索浩瀚无垠的天外宇宙,以此为背景,讲述这颗星球居民的各种故事。

相较于星野之宣、大友克洋、士郎正宗、木城幸人、贰瓶勉这批科幻漫画大师,大石胜远远没有那么“硬核”,他的作品既没有缜密严谨的逻辑,又没有眼前一亮的设定, 它的迷人之处源自大石胜与生俱来的浪漫本能,将小家碧玉式的清新甜蜜与宏伟辽阔的时空完美地融合于一处。

水惑星在SF的基础上融入了恋爱、治愈、冒险、奇幻、校园、日常等多类元素,科幻其实是作者画板里的其中一格颜料而已, 在大石胜率性奔放的笔下,恢弘壮丽的宇宙化为玲珑精巧的棱镜,活力四射的人物即是斑斓绮丽的花瓣,两者一搅和,就变幻出万花筒一般绚烂多姿的水惑星,每每欣赏一番,总让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难怪粉丝们将大石胜称之为——“科幻诗人”。

在介绍这部杰作之前,不妨让我们先去了解下大石胜这位漫画家,他是如何误打误撞闯进漫画的世界吧!

尽管日后在漫画里不厌其烦、不计其数地抒发对大自然风光的爱戴,但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大石胜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城里人”,他在东京出生,长大后移居千叶,一直都在市区,对于野外生活根本没有多少体验。

到了中学时期,大石胜加入了吹奏部,担任长号手的位置,社团里还有一位萨克斯手——后来同样成为漫画家的柳沼行(代表作:我要上太空),此时的两人都没有想过将来会画漫画, 还是个学生的大石胜全身心投入在乐队的发展中,至于漫画,连他生活的插曲都算不上。

中学毕业后,大石胜去往一家印刷厂打工,但没多久,他就厌倦了工厂里按班就部、浑浑噩噩的日子。到了18岁,辗转来到一家乌冬店担任店员,貌似终于能稳定下来了,没想到这家连锁乌冬店的工作调动异常频繁,每年都有变化。几经周折,大石胜被调到了福岛县的小田原市,这段漂泊不定的日子里, 他却乐此不疲,尽管工作时间很长,却还是每天起个大早,跑到小田原市附近的佐川河里钓鱼,然后再去上班……

这段时期,大石胜偶然在杂志上读到了 野田知佑 的随笔,尚是孩童的大石胜就已经怀揣对大自然的向往,而这份憧憬一下子被野田先生的文字点燃了。“ BE-PAL ”(小学馆的户外杂志,1981年创刊)描述的那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更是让他心动不已。

乌冬店的工作没有持续多久,大石胜再次离职,这个名字里带“胜”的人,目前的人生却很难说是“成功”,他回老家度过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而房间被爸妈安插在角落(可想而知,父母有多不待见这个不省事的儿子),苦闷的时光里,大石胜开始思索: 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呢,有什么事是自己必须要做的?

他的答案是: 干脆去当漫画家吧,画自己喜欢的漫画!

有道是:梦想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啊(笑),作为局外人,我们无法得知当时的大石胜怎么突然想去画漫画的,只能结合他厌恶约束、兴趣广泛的本性推测: 唯有创作这一方天地,他才知道如何生存,这是一种冥冥之中、不可言喻的感召。

想通之后的大石胜来到旧书店花了5000日元买了一本《漫画家入门》(石森章太郎著),开始学习如何画漫画, 此前他只画过风景画,从未接触过漫画。

除此之外,大石胜还将所有读过的漫画作为参考,开始专心研究画漫画的技巧,他尤其喜欢吾妻日出夫(代表作:失踪日记、 双人对5人 )的一部名为《废品学园》( スクラップ学园 )的搞笑漫画, 吾妻日出夫对大石胜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他之所以选择《漫画家入门》进行学习就是对这名偶像的模仿,大石胜一度以成为一名搞笑漫画家作为目标,而他早期的作品都有很明显的模仿吾妻日出夫风格的痕迹。

这段期间,大石胜尝试着画四格漫画和短篇漫画,大约每半年投稿一篇,由于害怕被大杂志拒之门外,所以只敢往一些小杂志上投稿,不管怎么样,这个天生不安分的人迈出了自己漫画生涯的第一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24岁那年,他终于以“梦ノ二”为笔名在成人漫画杂志《Comic winkle》上出道了!

咳咳咳!(清下嗓子)

各位首先要明白,大石胜选择先下海溜达一圈,这实际上是非常高明的选择,在成人漫画领域里,不仅对人体、构图有非常多的讲究,而且常常伴随着激烈的肢体冲突,时刻考验着作者的分镜功底,由于体裁的独特,它还需要作者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的观看欲望,灵活采用丰富的“表现形式”,让读者获得“身”与“心”的双重愉悦,这些门槛对于一名初出茅庐的漫画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大石胜深知自己经验不足,所以才选择了这条充满荆棘和沟壑的险路,他的内心其实一直都留在广袤的岸边,王尔德所言,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指的就是大石胜这种…… 好吧,我实在编不下去了……

在日本,半路出家画漫画的其实不少,但 像大石胜这样,无同人经历、无美术功底、无助手经验、甚至在24岁前都未曾向任何漫画杂志投过稿,突然改行画漫画,然后成功出道的,怕也不多见 ,一个比较接近的例子是迫稔雄,27岁时他辞去美容师的职务,无偿前往日向武史老师身边当助手 ,后以噬谎者出道。

海里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由于自己的责编跳槽到了少年画报社,大石胜随后也决定加入少年画报社开启新连载,于是,《 水色的青春 》(みずいろ)在别册 Yong King 「Kingdom」 1999年4号上开始了连载,彼时的他,已经26岁。

故事讲述的是:乡下高中生 加藤猛 尽管已升入高三,但对未来仍没有任何期许和规划,这时,一名从东京来的神秘转校生—— 川上清美 ,吸引了他全部的目光;入学当日,她头戴草帽、两手空空,是如此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上课时,她眺望窗外、若有所思;平日里,她开朗和善,与居民们打成一片。

一日深夜,加藤来到河畔边兜风,意外目睹一名未着寸缕的女子在水中嬉戏,细看,竟是川上清美, 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她细润如玉的身躯上,加藤一时之间看痴了,此情此景,他想起了妩媚多姿的人鱼……

这时,川上发现了看愣的加藤,两人的故事就此开始。

平心而论,《水色》只是作者的“自我满足”,虽然以经典的“Boy meets Girl”开场,但很多情节给人的感觉只有“水”,没有青春 ,无论是爱情线(加藤猛❥川上清美)还是事业线(加藤对于未来的选择)都没能得到比较妥善的收场,给读者留下不少遗憾。

大石胜将自己对田野水乡的热爱完全寄托在了《水色》里,川上清美——这个不被学校的条条框框束缚,整日在山间河畔挥洒青春的角色,即是这份理想的化身,而与之相对,加藤猛对于未来的彷徨,面对选择的摇摆不定,很大程度上就是大石胜学生时期的真实写照, 这部处女作既有对前半生的回顾,也是为了满足自己长久以来的憧憬。

在连载水色时,大石胜还画了不少短篇,最后汇集成一部短篇集《 从天而降的故事 》(空からこぼれた物语),这部作品对大石胜来说意义非凡,不过,其中的秘密我们待会儿再来揭晓~

尔后的三年里(2000-2003),大石胜先后画了 偷儿猫 (泥棒猫)、 小玲曲奇的秘密 (りんちゃんクッキーのひみつ )、 玲玲DIY (りんりんD・I・Y )三部均以插科打诨为主的喜剧小品漫画,这些都能看出大石胜在搞笑漫画上的努力,货真价实的初心不改啊(鸟山明点了个赞)。

2003-2005,大石胜开始连载新作 《宇宙青春行》 (ピピンとピント),故事较以往不同的是增加了更多的的科幻色彩,故事讲述:在海边小镇 凑町 长大少年—— 波滨登 ,某天摄影时意外撞见一名从天而降的美少女,由于滨登的“手误”造成少女一刹那的春光乍泄,两人闹出了一场风波,而 滨登 回到家后又遇见了这名美少女,经过老爸一番介绍,才知道白天时撞见的美少女其实是自己的姑姑,名叫: 海猫亭凑 ,老爸还道出了一个真相: 自己居然是拥有地球与外星人的混血,而凑町——是个可与外星人接触的特区!

简单说,这部漫画是一个典型的后宫恋爱喜剧,内容上还是主角被一群女性包围,由于天降女主的出现,生活出现很多变化,最终天降击败青梅竹马,主角以去宇宙旅行为目标,开始了新的旅程。

故事本身不甚出色,大石胜也没有想谈论深层的东西,因此都是大团圆收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美少女+科幻+无厘头的组合,完全就是在向自己喜欢的吾妻老师致敬啊 ,如果说之前的大石胜只模仿到了的吾妻日出夫的三成,那么《宇宙青春行》大概到了六成左右,显然, 这时的他还没有走出吾妻日出夫的影子。

大石胜尽管已经连载了六部作品,但很难说有哪一部称得上是杰作,已经34岁的他——正值一名漫画家的巅峰期,不仅画技愈发娴熟老练,创作欲望仍旧旺盛,灵感也没有枯竭干涸。这一次,他面临着同样的拷问: 自己到底要画什么故事呢,有什么是自己必须要画的?

当时的责编执意要求大石胜继续画“ Boy meets Girl ”的故事,他本人虽然很喜欢这类剧情,但也开始厌倦这种只能以大团圆收尾的老套故事模式, 他想尝试此前未曾接触的题材,一个具备更多可能性的故事,一个无拘无束,肆意欢谑的舞台 ,于是,大石胜对编辑的要求阳奉阴违,反正画的人是自己嘛(笑)。

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漫画生涯,重温了出道时创作的短篇集《从天而降的故事》(1999),回顾那一个个生涩却令人动容的灵感,同时,他回想起读 鹤田谦二 的《 Spirit of Wonder 》时,一颗被水淹没的蓝色星球给予他的冲击、读 芦奈野仁 的《 横滨购物纪行 》时,被那份云在青天水在瓶的静谧悠闲所触动的心情;读 植芝理一 的《 谜狐怪童 》时,一张张让自己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画面,此外 榎本俊二、诸星大二郎 ……曾经的经验和灵感慢慢汇集,脑海里渐渐有了水惑星的雏形。

于是,《 水惑星年代记 》在月刊『 Young King Ours』 2006年2月号上开始了连载,这一次,注定是一场不寻常的旅程。

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呢?这个所有人都面临过的“元问题”,困扰过大石胜数年之久,他本人深知迈出第一步的艰辛,他的作品里常常出现一类情节:正值芳华的少年少女面对人生十字路口的迷惘、对未来生活的彷徨。可惜的是,在《水色》里大石胜没能给出满意的答案,而在《水惑星》中,他试图给出自己的一个解释。

『KIDMUNA MADIMUNA』

(冲绳木精)

不论古今中外,长于乡下的年轻人几乎都会遇到一个“围城”难题 ,少女姬子生活在远离都市的小岛上,这里与世隔绝、山水秀丽,宛如世外桃源,游客们赞不绝口,可对自小就在这一隅天地长大的姬子来说,身边尽是熟悉的人、熟悉的风景以及一成不变的工作,每日都是往返于本岛与小岛之间采购食材,接送游客罢了。虽然想去看看外面的新天地,但家里民俗的工作实在推不开身。

一阵台风过后,姬子的生活有了变化——一只“妖怪”出现在她家门口的榕树上!而后的几次碰面,“他”总是不给自己好脸色,只是一贯地栖息在榕树上眺望着远方,“为什么他不理我呢”,姬子十分的疑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姬子渐渐发觉了一件事,自己与“他”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 “我可以随时离开这个岛,我是自由之身! ”“他”却被困在了这座岛上,“他”之所以看见自己就不高兴,其实是想说: 你为什么还呆在这个地方,你明明可以走的!

“围城”的问题,姬子终于有了答案,而跟父母一商量才明白:他们早就在等自己说出来了,自己之前忧心忡忡地觉得一旦离开,家里民宿的工作就无人顶替,没想到只是杞人忧天而已。

姬子的情况很常见,面对选择时的果断坚定只是少数人持有的品质,更多的人人面对选择时是瞻前顾后、畏葸不前,无论做什么事,总是未虑胜、先虑败,殊不知时间已悄然流走,到后来,已被生活逼的无路可走,自始至终都是个一无所获的“0”而已,或许,当自己害怕的时候,可以多想想哪些“没得选”的人,如果不想让自己后悔莫及,那就赶紧行动吧!

冲绳木精 源自系列第一卷的第二篇,很明显能看出木精的原型取自《横滨购物纪行》的“ 美沙葛 ”,而在大石胜出道时的短篇集《从天而降的故事》(1999)和《水色》(2000)中,均有类似的形象登场。

尽管已经出色地回答了一次“元问题”,但大石胜仍不满足,于是,在系列第二卷中,他再次挑战了这个的命题,这一次,他给出了让人叹为观止的回答。

『I MY WINDOW』

(我的我的窗)

在 萝葡 的眼中,好闺蜜 芹菜 深受朋友信赖,而且多才多艺,无论做什么事都显得游刃有余,平日里的芹菜深受后辈景仰,甚至被大家认为可以在音乐这条道路上大展宏图,然而,到了决定未来出路的高三,芹菜却没有任何头绪,她认为自己的本事只是马马虎虎而已,所谓的样样精通其实都是一些浅尝辄止的体验, 自己就是个喜欢半途而废的人。

芹菜格外钟爱一篇奇幻小说,故事中的美丽 少女 与 狼狗 相依为命,靠着一手琴声自力更生,四处流浪。这个坚强独立的女孩让芹菜心生向往……

某夜,芹菜收留了无家可归的萝葡,意外得知萝葡居然暗地里替自己拒绝了想要追求自己的男生,因为她觉得那些男生配不上自己,好你个小蹄子, 配不配得上是我说了算吧,好歹让我见一面啊!

回到小说中,一次在酒吧,狼狗咬伤了一名想要对少女图谋不轨的醉汉,因此被赶出了城镇,一人一犬回到了漂泊不定的日子。这个现实的剧情让芹菜没有了看下去的勇气。

隔天,芹菜收拾行囊,告别闺蜜萝葡,启程寻找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一次事件中,她发现了故事的奥秘,狼狗之所以能够与少女进行交流,并不是因为这是一篇奇幻故事,而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处于同步的状态。

故事的最后,一个野外的深夜里,少女和狼狗围在篝火旁休息,远处传来一阵阵狼群的叫声,少女的幻觉告诉她:让它走吧。狼狗跟少女一同长大,在寻找水源时,全靠它的嗅觉;在遇到危险时,是狼狗保护着她;在奏曲时,身边总有它的陪伴; 狼狗已为她做了太多太多,这一次,她必须做出选择——即使这个选择最后会让她变得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你走吧”,少女对狼狗说。狼狗一边回头,一边离开,最后消失在黑暗里……少女在原地拉了三天三夜的琴。

少女一边哭泣,一边后悔,“要是自己不让它走,就不会失去他了”,可是, 她知道自己不能这么做,她不能让狼狗错失回家的机会。

芹菜终于明白, 这并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相遇而又离别、相遇而又离别……即使不够坚强,即使软弱,还是要坦率地按自己的想法而活,这是一个如此平凡的故事。

想通之后的芹菜不再迷茫,她终于可以开心地对萝葡说:人生就是要勇于尝试嘛,她还从未有过为某件事奋不顾身的经历呢。 与其后悔自己什么都没做,倒不如做了之后再后悔。

初看这个故事,感慨万千的自己首先想起了一首诗

每一扇窗的背后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都意味着一种可能性,窗后的风景,或许是乌云骤雨,亦或是天朗气清,我们只有打开才知道,老是患得患失,就永远不会有一次“当时这么做了,真好”的经历。

无论是 『冲绳木精』 还是 『我的我的窗』 ,都只能算一篇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的散文,关注的也是个人的未来,而 『LETTERS2』 暴露了大石胜真正的野心,他试图描绘人类关于未来的选择,一部磅礴恢弘的史诗正式拉开了序幕……

『LETTERS2』

自赤道上的轨道电梯修建完毕,只需四个小时,人们就可以来到以往遥不可及的宇宙,这时,在宇宙空间站工作的 茉莉 回到地面,寻找因自己逼婚而失联的男友 等维因亚伯拉罕 ,毫无线索的茉莉请求当过 邮差 的爷爷 户田旭 找到自己的男友,将自己写的一封信交给他,几经周折,等收到了女友茉莉的来信,原来他无意拒绝对方,只是碍于男人的面子,执拗地认为应该到自己功成名就之时,给茉莉来一场永生难忘的求婚,而距离那个契机—— 还有一个星期。

回到空间站的茉莉在工作时,突然收到男友等的电话,这可少不了一顿劈头盖脸的叱喝,不料,待她发泄完之后,男友等就深情款款地跟自己说: 请你跟我结婚吧 ,早就等不及的茉莉欣然同意,还爆出一个惊天消息——我怀了你的小孩儿了!

一阵阵欢呼声从背后传来,茉莉终于发现——背后的大屏幕全程直播着她和男友的通话,原来, 男友等破解了星际通信的时差难题,这通电话是人类第一个“零时差”的宇宙通讯!

『LETTERS2』奠定了水惑星的浪漫基调,随后的 『AROUND THE WORLD IN 8 DAYS』(8天环游世界) 开启了本作第一个大高潮,女教授 菲奥娜布莱克 与物理天才 文男亚伯拉罕斯 因为一个赌约而参加了一场主题为8天环游世界的热气球比赛,就在两人乘坐 小猪丸号 热气球环游世界的旅途中, 大石胜用一连串梦幻般的分镜完成了他漫画生涯的一次回顾,将罗曼蒂克演绎到了极致。

而在8天环游世界中,我们也得知:水惑星的世界并不是一片岁月静好,尽管技术迎来了突破,人类却依旧无法阻止全球变暖的步伐,赖以生存的地面不断萎缩,都市的消融已成定局,这个世界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之境。

在《横滨购物纪行》中,人类选择与末日和解,回归农耕、拥抱自然,在潮起潮落中缅怀昔日的岁月;

而在《水惑星年代记》里,面对地球母亲给出的倒计时,人类并没有就此沉沦又或是选择随遇而安,他们将目光瞄向了波澜壮阔的宇宙,地球——我们挚爱的故乡,绝不是人类的终点和唯一,未来就在那片拥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天外世界,人类文明的火种将在一片新天地里重新点燃!

以『 AROUND THE WORLD IN 8 DAYS 』的 菲奥娜布莱克 亮相为标志,贯穿水惑星的灵魂角色—— 布莱克家族 正式登场,大石胜用四代布莱克的故事,让读者窥探到人类探索宇宙的全貌(荒木飞吕彦点了个赞)。

透过布莱克家族的脚步,我们渐渐知道远古时期的人类并未抛弃自己尚在地球的子孙,他们在月球上留下一棵“ 起始之树 ”,希望与后人取得联系,而到了故事的末尾,人类终于追上了自己祖先的足迹。

水惑星的故事自『LETTERS2』始,以『LETTERS3』终,而最初的源头其实是大石胜的短篇集《从天而降的故事》(1999)中的第一则故事『LETTERS』的续集,可见 水惑星并不是大石胜的一次灵光乍现,而是继承创作经验下的厚积薄发。

这三篇分别是:

『LETTERS』

第一封信,翻过千山万水,让退休的邮差再度邂逅曾经的挚爱

『LETTERS2』

第二封信,横穿遥遥星际,数亿观众见证了一对情侣喜结连理

『LETTERS3』

第三封信,跨越茫茫宇宙,是阔别千年的一声“好久不见”

四代人、十四光年、地球-月球-火星、第二棵起始之树、一千年前的宇宙航行记录、未知的星球……

我不禁回想起科幻诞生的黄金年代——工业革命时期,那个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种种激动人心的科技成就从无到有,自人手中创造出来,以恢弘的姿态展现出超凡的魅力。

那是的人们几乎都秉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未来的可能性掌握在自己手里,科技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人类必将战胜自然,建立一片新天地。

大石胜摒弃了其中自以为是的征服思维,他唤醒的,是人类最为宝贵、最为真挚、最为非凡的探索精神——我们会完成前人未竟之事、抵达前人未及之地、解开前人未解之谜!

在《 2001:太空漫游 》中,亚瑟克拉克想象在2001年,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城市,而在月球上也发展了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

而在现实中,自1972年,阿波罗17号返程后,48年来,人类再也没有人登上过月球 。

我们似乎已不再对头顶这片星空抱有热忱,毕竟科幻小说所设想的很多技术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而另一方面,“科技”这个曾经让人具备“神”的力量的事物,遭受了一场又一场的祛魅——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毁灭文明、它不是人类的工具,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潘朵拉魔盒,所谓的科技发展未必就一定是人类的福音,它也可以带来更进一步的空虚和压迫 ,在浩浩荡荡的后现代浪潮面前,科幻早期赋予的进步气质不断萎缩,我们看到:哲学思辨代替了技术幻想,宗教、非理性、反乌托邦以及社会边缘人的生活开始成为科幻创作的主流,充斥着无力感与宿命感的科幻作品大行其道。

这一切,如同刘慈欣所言 :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The imagination of science fiction is abandoning the vastness and profoundness that Arthur Clarke once opened up, instead people are now embracing the narrowness and introversion of cyberpunk)。

但我始终相信,人类的未来一定离不开那片星辰大海,面对浩瀚的星空,我们还有无穷的想象力。

在最后,请允许我篡用一代科幻大师 亚瑟·克拉克 的墓志铭作为结束:

—你好,我是中国人,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老师的漫画,非常喜欢水惑星年代记,因此买了台版,老师在中国也有很多粉丝哦,中国的读者将您称之为“科幻诗人”,您知道吗?

—很高兴知道中国也有读者,感谢你读了我的漫画,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非常感谢你!

—我今后会继续支持老师的作品,祝老师身体健康

—谢谢!也祝你身体健康。

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写的一部拉丁语的书的名字,全名为《关于最完全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它出版于约1516年。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国,并非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有着至美的一齐,没有纠纷。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

摩尔本人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尔本人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首先简单的告诉你,是西方一个作家莫尔写的一本书 ,名字叫做《乌托邦》,书里描述了一个叫做乌托邦岛的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以及那里的一些事情,因此这个词被用来大体的形容那种财产共有的大同社会,或者明白点说,就是有点我们国家的共产主义的那个意思啦。

具体的相关说明下面copy给你。

何谓“乌托邦”?

何谓“乌托邦”(Utopia)?在中国大陆,毛泽东时代的人把“乌托邦”一词主要理解为:

空想(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他们把Utopian Socialism翻译为“空想社会主义”。与“空

想”相对立的概念是“科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科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与马

克思主义有别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和“实干”(说得文雅一些即“实践”)。何

谓“空想社会主义”?教科书上说,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傅立叶

,他们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之一,他们的学说还不是科学、是不能实现的空想。

总的来说,以上各种关于“乌托邦”的提法,都把“乌托邦”与某种变革社会的企图或某种

社会理想联系在一起。在西方,还有另外一套理解方式,即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乌托邦,把关

于理想社会的小说或其他文体称之为“乌托邦的……”。确实,西方存在着一种文学体裁,叫

“乌托邦小说(或故事)”,这类小说都在某种程度上模仿莫尔的《乌托邦》,幻想和描绘海

外、未来或过去的某个理想社会。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圣西门(Henri Saint-Simon,1760

-1852年)、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年)、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

的著作不能算作“乌托邦小说”,他们的著作主要是阐述他们的“科学发现”,详细描述他们

的社会改造方案,如傅立叶,他自认为是“发明家”,是“新世界的发明人”,他把“法郎吉

”(大型的生产消费合作社)的理想人数规定为一千六百二十人,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

据他自己说,这是按照人类性格的两倍计算出来的,傅立叶喜欢在书中引用数字,以显得“科

学”,但为什么性格的数目正好是八百一十,而不是八百二十,这仍然是他个人的秘密。[10

]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的想法主要是建立生产消费协作社,其实这种想法在当时大工业生产

不发达的情况下并不完全是空想,只要拥有足够的基金,穷人为什么不能组织起来自己生产、

自己消费呢?早在十八世纪下半期,在法国的书刊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组织“协作社”的方案,

据说“生活在公社中的一切人都比单独经营的人富裕得多”[11],欧文在爱尔兰的纽拉纳克工

厂当经理期间,为工人的福利做了许多工作,工厂的股东获得的利润不仅没有因此减少,反而

增多了,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工厂不开工,工人照样可以领工资,欧文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实

现合理的劳动制度的好处,并向国会建议建立劳动公社以解决失业问题,不幸的是,工业革命

所启动的现代化潮流并没有象欧文他们设想的那样发展,想要维持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无论如

何也不可能了,市场运作起来并向全世界扩张,离开了市场,社会化大生产就会停滞不前、陷

入政治上的有序(专制)和生产上的无序,最后只能象苏联那样崩溃。欧文他们怎么能看到这

一点呢?以现在的眼光来要求他们、并由此说他们是空想,这岂不是要求太高了?

还是回头来说“乌托邦小说”。英国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年)的《

乌有乡消息》就是一部典型的乌托邦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在梦中发现自己进入了未来的英国,

在那里共产主义已经实现了,人的整个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说的

特点在于:它是一种自觉的虚构,也就是说作者自己知道自己在虚构,透过虚构,作者寄托了

自己的理想、情操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桃花源记》里的渔人偶然在山谷里发现了一个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乐土,第二次去却再也找不着了,这篇散文余音袅袅地结束在怅惘

的情绪中;《乌托邦》里的航海家则偶然闯入了海外的乌托邦岛,小说由“我”与航海家的对

话构成,最后由“我”点出了整个叙述的虚构性质:“乌托邦国家有非常多的特征,我虽然愿

意我们的这些国家也具有,但毕竟难以希望看到这种特征能够实现。”恩斯特·布洛赫在《希

望的原理》的导言中曾对乌托邦小说的这种虚构性质(或者说游戏性质)进行过批评:“‘乌

托邦’概念一方面被不恰当地限定在过于狭隘的意义上,即用来特指关于理想国度的小说(n

ovel),另一方面(这也是首要的一方面),由于这些小说的明显的抽象性,‘乌托邦’概念

保留了这一抽象的游戏形式,以致于独独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过程被排除在外、被

移走了。”[12]布洛赫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抽象的游戏形式”的批评显然有些过火,因

为我们的幻想和白日梦不一定非得要指向现实、不一定非得要朝“美梦成真”那个方向上走,

幻想和白日梦作为一种游戏有其自身的意义,再往深里说,其实人生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由一连

串的梦组成的,人生活在很多世界中,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和玩法,所谓“现实世界

”只是其中的一种罢了——说得通俗一点,投入地下一盘棋、打一场球、看一部金庸的小说,

这些都可以说是人生。不过,布洛赫指出不要把“乌托邦”概念局限在“关于理想国度的小说

”上,这倒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比如科幻小说就不是关于“理想国度”而是关于“尖端技术”

的,但它不应完全被排除在“乌托邦”概念所统辖的区域外。当然,布洛赫关于“乌托邦”概

念的思考,还有比这深得多的含义,这一点下面慢慢谈。

可以肯定的是,“乌托邦”首先是一个由托马斯·莫尔虚构出来的岛国的名称,然后它才发

展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概念。不过,由于“乌托邦”一开始(在莫尔那里)就是一个有特定含

义(也即有概念内容)的合成词,因此它不同于“张三”、“陆丁”、“乙醇”这类标签式的

、无概念内容的专名。Utopia是由“u”和“topia”两部分组成的,“u”来自希腊文“ou”

,表示普遍否定,“topia”来自希腊文的“topos”,意思是地方或地区,两部分合起来意指

:不存在的地方,相当于英文里的“No-where”、“No-place”。同时,“u”也可以和希腊

文中的“eu”联系起来,“eu”有好、完美的意思,于是“Utopia”也可以理解为“Eutopia

”——完美的地方、理想国。

《乌托邦》的文学形式(海外旅行见闻)和古希腊后期的游记体裁的小说很相近,但更重要

的是,莫尔身处十五至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同时代的《宇宙志引论》(1507年)和《

新世界》(1511年)等书都对他产生过影响。此外,柏拉图的《理想国》、耶稣的福音和训诫

、原始基督教团财产共有的组织形式,这些都是莫尔写作《乌托邦》时可供参考的原型。莫尔

所设想的乌托邦岛人的生活,其最大的特点是财产公有,这使他成为近代世俗社会主义[13]的

鼻祖。

莫尔对公有制提出的疑问是:“一切东西共有共享,人生就没有乐趣了。如果大家都不从事

生产劳动,他就爱逸恶劳,只指望别人辛苦操作。”[14]但是这种疑问在“乌托邦岛”是不成

问题的,在“乌托邦岛”人人都劳动,主要是务农,其次是从事手工艺劳动,每天工作六小时

,其余时间用于休息、娱乐或做学术探讨,由于没有不劳而获的社会蛀虫,每天六小时的劳动

产生出足够的产品,人们按需分配,黄金贱如粪土。不过,莫尔提出的这个疑问并没有真正得

到解答,实际上,这个疑问困扰着以后所有严肃的社会主义者们,这一疑问是:在未来的公有

制下,人们的劳动热情从何而来?在理想社会中,维持高水准生产力的动力机制何在?傅立叶

(“情欲引力说”)、莫里斯(手工劳动是愉快的)、恩格斯(经常调换工种)、马尔库塞(

“爱欲说”)都试图说明劳动本身可能是愉快的、为人所必需的。这一类回答无论怎样都让人

联想起中世纪的手工业作坊,无论如何都难以与现代城市生活图景相协调。另一类回答与现代

化的趋向联系得更紧密,马克思即是一个代表,他把人的自由以及全面发展与闲暇时间联系在

一起,而闲暇时间是可能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长的,也就是说,随着机器的自动化生产越来越

多地取代了人的“活劳动”,产品的(交换)价值会变得越来越小,人的闲暇时间会越来越多

,因而最终有可能从强制性的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当然,在私有制下,总是那些占有资本

、分享资本的人才有可能享受闲暇,他们**了雇佣劳动者的时间,使得另一部分人终日为生

计奔波。)马克思的女婿保罗·拉法格(Paul Lafargue,1842-1911年)为“崇高的懒散”和

“闲暇的乐趣”高唱赞歌,他的《懒散的权利》(The Right To Be Lazy)一书与那种“[体

力]劳动光荣”、“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腔调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关于闲暇时间的说法显然

更容易为现代人接受。当公有制真的在东方落后国家建成之后,最早由莫尔提出的疑问似乎被

现实不幸验证了:“吃大锅饭”的人民群众常常消极怠工,政府不得不动用各种强制手段迫使

农民和工人从事高付出、低收入的劳动,并宣扬一种“越穷越光荣”的禁欲主义思想,但这一

切不过表明,贫穷的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至于富有的公有制存不存在缺乏劳动热情的问题,

还是无法验证。当计划经济进入崩溃阶段,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争,

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带来了市场,市场带来了效率,也带来了按资分配这一私有制的基本原则

。目前的一切迹象都表明,现代化大生产离不开市场,市场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比过去好得多的

生活,可是迄今为止,我们依旧被异己的社会权力控制和掌握,依旧无法逃脱苦役劳动的阴影

,因此我们仍然有理由去想象一种超越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理想社会,在此,莫尔的疑问转

变为这样一种疑问:没有私有财产和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刺激,人们是不是就懒

得劳动了?

也许到那个时候,我们根本就不必参加强制性的生产劳动,就象我的朋友陆丁说的那样,一

边是居民区,一边是机器区,机器负责全部生产,每个人只要随时在Intra-Net上按紧迫程度

键入自己的需要,大型的计算机就能虚拟出一个“市场”,调控机器区的生产,从而按人们的

需求,而不是按购买力来“分配”各种产品。[15]关于莫尔提出的疑问就讨论到这里,让我们

回到正题上。

由于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阐发了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思想,这就使得人们易于把“

乌托邦”与“社会主义”连起来用,最后造出“乌托邦社会主义”一词。“乌托邦社会主义”

中的“乌托邦(的)”是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在英文中这个形容词是:“utopian”,更容

易让人看出它与“utopia”的不同。变成形容词的“乌托邦”显然更象一个概念,而不象一个

名称。“乌托邦的”这个概念在恩格斯那里的意思是:空想的。但由于“乌托邦社会主义”终

究是个名称,是个标签,所以“乌托邦的”在恩格斯那里并没有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哲学概念。

后来,“乌托邦的”在一些拙劣的马克思主义者那里演变成了一个与“科学的”相互依赖的概

念,他们急于用这个概念来打击对手,结果把“乌托邦”和“乌托邦的”可能包含的那些有价

值的概念内容给遗忘了。至少,在“乌托邦 / 科学”这对二元概念中,非马克思主义的其他

一切社会理想先天地就被不平等地对待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哲学概念是用来述说与我们有重大关系的事情的。“乌托邦”、“乌托邦的”与人类精神生

活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现象实情密切相关。“人们曾多少次如是梦想啊,人们曾多少次梦见可能

存在的美好生活啊!所有人的生活都充溢着白日梦。”[16]使“乌托邦的”和“乌托邦”最终

成为哲学概念的是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年),他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

早在17世纪以前,“乌托邦”的形容词形式就出现了,“乌托邦的”不仅是一个贬义的表性

质的形容词(奇思怪想、空想、幻想),而且还可用来指一种心理能力或精神倾向。布洛赫正

是在后一个意义上发展了“乌托邦的”这个概念,他用“乌托邦的”来指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

种精神倾向:趋向(尚未到来的)更好状态的意向(intention)。[17]这一精神现象表现在

方方面面,随处都可见到它的踪迹。布洛赫从如此理解的“乌托邦的”概念反过来理解“乌托

邦”,于是就有了“社会乌托邦”、“技术乌托邦”、“地理乌托邦”、“医药乌托邦”、“

建筑乌托邦”这些划分。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均属于“社会乌托邦”,

社会乌托邦也即对理想社会的勾勒、描绘或设计,除了社会乌托邦之外,乌托邦还有其他的表

现形式——布洛赫对“乌托邦”概念的使用,显然比前述的狭隘用法更接近现象实情。在布洛

赫那里,“乌托邦”与“希望”(Hope)、“朝前的梦想”(forward dream)等概念意思相

近,“乌托邦的”则与“希望的”(wishful)、“期盼的”(anticipating)等概念意思相

近。

想要感受诗和远方的你,不妨带上一台相机,一张机票,一份向往,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让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感动过的瞬间,都蜕变成旅行的意义。

彩云之南,这是一个令许多人心驰神往的地方。遥远而神秘的云贵高原上,蕴藏着一个古老王国——丽江,这是旅行者的乌托邦。

这里的风云、雨露、日月、江河,恰到好处的气候,毫无保留的日光,似乎一切都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安逸,在这你能感受到“鸟鸣山更幽”。

一、前来丽江旅行的注意事项

1、丽江四季分明,并且处于高原地区,记得提前做好防晒,出门可以带上墨镜和雨伞。早晚温差也比较大,要注意好保暖。

2、机票可以自主在网上订,不必委托旅行社,可以提前把住宿安排好,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3、丽江属于高原地区,有一部分人会表现出身体不适的现象,不必过多担心,一般高原反应会表现出头晕恶心,四肢瘫软,只要多休息便能缓解。

4、不要轻信丽江的艳遇文化。如果小仙女们要去酒吧,有人要求拼桌的话,敬请慎重,不喝别人递的酒,不抽别人递的烟,不占不该占的便宜。

5、不要贪小便宜,请到正规的渠道购票,以免上当受骗。

二、如何选择住宿?

在民俗文化突出的丽江,选择古香古色的民宿客栈是游客们的不二之选。而且许多人都是为了丽江古城慕名前来,自然在住宿上,首选定位便是在丽江古城了。然而,丽江古城比较靠谱且文艺的民宿,自然是“漫庭美宿”了。漫庭美宿位于古城狮子山上,具有纳西文化的建筑特色,环境优美,客栈二楼设有观景台,白天还可观看玉龙雪山,夜晚可欣赏古城美丽的夜景。漫庭美宿除了环境美外,还具有较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营养的餐食,性价比也非常的高,它是一家中高端的民宿客栈,是丽江极具代表性的民宿品牌。

三、舌尖上美食——丽江美食之石锅渔山珍馆

来到一个地方不品尝当地的美食便不算来过,丽江的美食不外乎是三文鱼和野生菌了。古城的四方庙会的石锅渔山珍馆,是丽江市民最受欢迎的餐厅之一,它曾被评选为丽江十大人气餐厅之一,成为人们吃野生菌美食,三文鱼美食的首选,丽江石锅渔山珍馆是《木府风云》的拍摄地,也被携程和大众点评评选为丽江当地最具影响力和口碑极高的餐厅。丽江石锅渔山珍馆最有特色的美食当属野生菌火锅和三文鱼。

由于云南的气候所致,菌子成了人们口中的美味佳肴。在石锅渔的野生菌有很多种类,每一样都很新鲜,也有很多种做法,口感都不一样。然而野生菌最佳的搭档就是土鸡了,这也是适合大众的口味,野生菌土鸡火锅,汤汁浓郁,味道非常鲜美,让人意犹未尽。石锅渔•山珍馆使用的是纯天然的野生菌,非常新鲜的食材,进行烹煮,并且采用的是天然石材的石锅作为火锅的材料,后用草帽盖住石锅,非常健康环保。其中石锅是由纯天然的优质耐火石材专业雕刻而成,烹饪的食品美观且美味,造型美观多样,遇热快,使用时不粘锅。并富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是游客朋友们来丽江不容错过的特色美食之一。

四、丽江特色人文景区

(一)、大研古城(丽江古城)

大研古城是丽江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都说不到丽江古城就是枉来丽江一趟。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以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为主。 古城最适合夜晚游逛,感受艳遇文化,感受酒吧一条街的鬼魅,丽江古城的著名景点有:大水车、四方街、木府、万古楼等。

(二)、束河古镇

束河古镇,纳西语称“绍坞”,位于丽江古城西北部,是当年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这也是一个古朴幽静的小镇,适合白天游玩,是感受慵懒时光慢生活的最佳去处。古镇依山傍水,构造布局与大研古城相仿,屋舍错落有致,巷道间流水潺潺,环境优美。束河大多是清吧,逛累了可以寻一处,欣赏民谣。走累了,找家小店,吃吃当地特色的鸡豆凉粉、米灌肠等。束河古镇的著名景点有:青龙桥、四方街、九鼎龙潭、茶马古道博物馆、四方听音等。

(三)、观音峡

观音峡景区,位于丽江坝子三大关隘的“玉龙关”关口处, 有着“丽江第一景”的美誉。丽江观音峡是一个以森林、湖泊、山水、峡谷、等自然景观为基础的生态景区,“漫漫雄关邱塘道,悠悠茶马滇藏情”,正是丽江观音峡的写照。据说,徐霞客当年由此进入丽江,把邱塘关形容 为“丽郡锁钥”,然而进入这道“丽郡锁钥”,就进入了丽江之门,进了这个门才算从正门来到了丽江。观音峡景区著名景点有:木家别院、观音瀑布、良马桥、滇藏茶楼、黄龙潭、天香塔和木家别院等。观音峡的体验性节目比较多,比如:玻璃栈道、旱滑道、电动轨道车等。

(四)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在纳西语中被称为“欧鲁”,意为银色的山岩。玉龙雪山为5A级景区,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如同一条“巨龙”腾越飞舞。它是纳西人的神山,传说纳西族保护神“三多”的化身。玉龙雪山的基本坐标为:甘海子、冰川公园、蓝月谷。购票后,乘坐索道上冰川公园,索道分为大中小三个索道,乘大索道到达4506米,有冰川公园;中索道可以看到甘海子的牦牛和自然景观;小索道到达云杉坪,看到的景色不多。雪山脚下的蓝色称之为“蓝月谷”,远看就像一轮蓝色的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故名为蓝月谷。

小贴士:雪山上海拔较高,建议注意高原反应,严重者请及时就医,雪山上有设临时救助站!

(五)、拉市海

拉市海,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海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褶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旖旎风光,青山重重,水影隐约天高云淡,简约大气,新鲜的空气,清新的风景,让人分不清虚幻,也分不清湖面和天空。拉市海有90分钟的骑马时间,中午可以乘车前往会所,会所里有正宗的土鸡盛宴。饭后在会所里,吹吹海风感受午后的惬意。

(六)、泸沽湖

泸沽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因《亲爱的客栈》的热播后,使众多游客的目光投向这块神秘的土地。泸沽湖属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由一个西北东南向的断层和两个东西向的断层共同构成。如同一颗洁白无瑕的巨大珍珠,镶在祖国的西南部,被誉为“高原明珠”。它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亘古不变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和神秘走婚形式,让外界爱戴。你若从远处望去,阳光下湖水轻轻荡漾开,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都融为一副水墨画。泸沽湖的景点有:走婚桥、博凹岛、情人滩、小落水村、格姆女神山、鸟觉湖湾等。

(七)、虎跳峡

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又因横断山脉环抱,地势复杂多变,昼夜温差很大,有"一天有四季"之说。虎跳峡高山耸峙,石乱水激,雪浪翻飞,惊险刺激,构成世上罕见的山水奇观。游虎跳峡有两种选择:一种可徒步,另一种是借助汽车游行。因步行体力消耗较大,可带一些高热量的食品在必要时补充能量。整个景区分为上、中、下虎跳,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中虎跳,横卧中流,惊涛震天;下虎跳是欣赏虎跳峡最好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240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