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抵达南非FNB体育场,出席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官方追悼会。曼德拉的追悼会当地时间10日在南非民族阵线体育场举行。纪念仪式将持续大约四个小时,有数万人出席。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古巴***卡斯特罗将在会议上发表讲话,纪念曼德拉的一生,并向“彩虹之国”之父告别。
曼德拉除了妻子格拉之外,还有18个孙子和12个曾孙和三个女儿。曼德拉的追悼会在2010年世界杯的主会场FNB体育场举行。根据官方的活动日程,整个追悼会将从南非国歌的全场演唱开始。主持人致开幕词后,将首先举行祈祷。稍后,曼德拉家族的朋友、家庭代表和四个曾孙将会记住曼德拉的生平。
此后,非洲联盟主席祖马、美国总统奥巴马、巴西总统罗塞夫、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印度总统慕克吉、古巴***劳尔。卡斯特罗将依次在会上发言。最后,南非总统祖马将发表主旨演讲。许多国家元首出席了会议。据南非官员称,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曼德拉的追悼会或最后葬礼,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三位前总统。
据报道,数万人将现场见证追悼会,南非人也将能够通过电视和其他渠道观看直播。曼德拉出生于1918年7月18日,于今年12月5日20: 50去世,享年95岁。他毕生致力于废除南非的种族隔离,促进不同种族之间的和解,并被判入狱27年。重获自由后,他赢得了南非第一次不分种族的选举,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黑人抬棺舞之所以能够大火起来还是因为国内对于加纳丧葬文化的一些不了解,甚至于觉得和我们在葬礼时候的严肃形成相反的基调,再加上一些网友对于抬棺舞的二次创作让“抬棺舞”成了当下最热门的一个网络词。在很多的文化中死亡意味着一切都已经结束,对待死者应该是肃穆,但是在加纳的丧葬文化中死亡是另外一个开始。
这种文化差异就已经注定了在举办葬礼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普遍的认为在逝者的葬礼上都应该表达出自己的哀思,甚至于大哭一场表示自己对于逝者的思念之情。而加纳人对于死亡则有不一样的见解,在加纳人眼中死亡虽然代表着这一世的结束,但是死亡又意味着自己会前往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祖先世界),在那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过得十分的快乐和幸福。所以从这个想法来看举办葬礼似乎就不再是很悲伤的事情,反而变成了幸福的起点。
所以加纳人在很多情况下都会为死者举办一个十分隆重的葬礼,甚至很多情况为宁愿为葬礼弄得倾家荡产。除此之外,很多加纳人在死之后都会根据遗愿为死者选择不同样式的棺材,在加纳可以看得见汽车样式的棺材,动物形状的棺材以及照相机形状的棺材,这个就和我们国家有很大差别。这种对于死亡的格外“开朗”让加纳人的葬礼上没有一丝丝的悲伤,所以才会有公司“开发”出了抬棺舞这样独特的方式。
其实“黑人抬棺舞”这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可以映射出很多的东西,就比如说是加纳人对于生和死的理解,对于逝者又是什么样的态度。虽然有很多的文化和我们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但是并不能指责他们做的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去尊重每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
黑人抬棺,这是最近火遍全球的视频,来源于非洲加纳近年来兴起的葬礼文化。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国家葬礼和开party似的。一群年轻抬着棺木跳舞,在明快的BGM欢愉的舞步下,根本没有把葬礼当作一件丧事来对待。对于加纳人来说有两件事无法避免,一是去教堂,二是举行葬礼,来到人世需要洗礼,离开人世体面送别。在加纳,葬礼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隆重的仪式,于是是死者家属会聘请“专业的抬棺队”,用“跳舞”的方式表示对逝者的一种纪念与祝福,而几个跳舞的黑人小哥就是死者家属聘请的“抬棺人”。葬礼本该是庄严肃穆的,然而加纳人却用一种近似喜庆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因此加纳也被称为“世界葬礼之都”。
当然,一场完整的黑人抬棺葬礼还需要一口私人定制的棺木。在加纳人们会根据逝者生前的职业和喜好量身定做一款独一无二的棺木,很多人看了都觉得他们对棺木的设计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走出非洲》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5 彩色片 150分钟
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摄制
导演:西德尼·波拉克 编剧:库尔特·利德基(根据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 大卫·维金 主要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饰卡伦·布里克森) 罗伯特·雷德福(饰波罗·丹尼斯) 克劳斯·马利·布兰德 (饰波罗·普利茨男爵)
本片获1985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音响七项奥斯卡金像奖
剧情简介
女作家卡伦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她要把她在非洲的生活写成一部书,以记述那段令她终生难忘的经历。
年轻时代的卡伦家庭富有,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股贵族的气派。她想嫁给瑞典贵族汉斯,使自己戴上真正的贵族头衔。但汉斯只是与她逢场作戏;一气之下,卡伦接受了汉斯已破产的弟弟波罗的求婚。她要波罗和她一起到位于非洲的肯尼亚去经营她家的一个农场,汉斯答应了。
在内罗毕,卡伦与波罗举行了婚礼,随后便乘马车来到自己的农场。虽然波罗没有征求卡伦的意见就擅自决定把原来养奶牛的计划改为种植咖啡,使卡伦感到不快,但卡伦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里那片原始和充满浪漫气息的土地以及那些质朴、忠诚的仆人。当然,她对这一切的喜爱中带有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白人占有者的心理。她称这里为“我的非洲”,“我的庄园”,甚至把仆人吉库因称为“我的吉库因”。
庄园里的生活悠闲而又富于自然的韵味。卡伦拜访了当地的酋长,照顾着自己的咖啡园,并主动为当地的土著居民治病。生活中唯一令她感到不安的是丈夫波罗仍然改不了他那种纨绔子弟的作风,经常外出打猎或与女人鬼混,一去数日不归。一天,卡伦外出散步时,突然与一头雄狮相遇。危机时刻,她在来非洲的路上认识的一名英国青年贵族丹尼斯正巧来到这里,帮助她摆脱了狮子的袭击。丹尼斯和他的朋友在做象牙生意。卡伦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庄园作客,饭后,她给他们讲起了自编的故事。第二天丹尼斯离开时,送给卡伦一支金笔,劝她把那个故事写下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内罗毕也发生了混乱。英国和德国为重新划分在非洲的势力范围而展开争斗。波罗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加入了英国军队。卡伦第一次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男子汉的精神,开始喜欢上了他。不久,波罗托人带来口信,要卡伦为他筹集一批罐头,并打算把卡伦送到城里去,以免她受到当地土著居民的伤害。但卡伦不以为然。她率领着白人管家和几名仆人,赶起牛车亲自去为波罗的军队运送食品。路上,她再次与丹尼斯相遇,并与几只偷袭车队的狮子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历尽千辛万苦,卡伦终于带领着车队来到了波罗的营地。她与久别的丈夫亲热地拥抱在一起,互诉着衷肠……
回到家后,卡伦很快就病倒了。医生告诉她的是一个可怕的检查结果:梅毒。这说明波罗并没有改变他寻花问柳的恶习。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卡伦只好回丹麦去治病。在当地人唱起的斯瓦希里语的歌声中,卡伦暂时告别了她所心爱的庄园。
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卡伦重新回到了令她魂牵梦绕的非洲。波罗把她从车站接回庄园,所有的仆人们都站在门口欢迎这位女主人的归来。卡伦的病虽然治愈了,但她已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她收留的一个小仆人的腿也已经痊愈了。卡伦开始为给土著人办一所学校奔走,但却遭到了酋长的拒绝。
战争终于结束了。在庆祝舞会上,卡伦又遇到了丹尼斯。卡伦向他谈起办学的事。她告诉他:“我想教我的可库因人读书写字。”丹尼斯听后告诫他:“我们不是这里的主人。我们只是从这里经过的过客。”深夜回家的路上,卡伦在车上发现了一件女人的内衣,立刻将波罗赶下了车。
不久,丹尼斯来到了庄园,邀请卡伦和他一起去打猎。卡伦同意了。他们驱车游览着雄奇壮丽的非洲原野,给猴子放音乐,还在一次狩猎中打死了两只狮子。一个夜晚,他们终于相爱了,互相把自己交给了对方。回到庄园后,丹尼斯虽然仍保留着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也不时地来看卡伦。一次他驾着一架飞机来到庄园,带着卡伦在原野的上空翱翔,使卡伦更加充分地领略到这块土地的雄姿。
卡伦终于把学校办了起来,当地的酋长也同意让够年龄的可库因人入学。但她的庄园也碰到了资金短缺的麻烦。卡伦只好以庄园和土地做抵押去银行借钱。这时,波罗来了,告诉她他又找了一个有钱的女人。卡伦对与波罗的分别并不感到意外。而令她伤心的是丹尼斯的态度:他并不打算和她结婚,而希望保持自己的自由。两人为此发生了争吵,丹尼斯不辞而别。
卡伦的咖啡获得了空前的丰收。但一天夜里,卡伦在睡梦中被仆人叫醒,她看到冲天的大火吞噬着加工咖啡的工作间。她知道,她的咖啡、她的庄园乃至她在非洲的生活都从此结束了。因无法偿还贷款,被烧毁的庄园和那片土地都将归银行所有。而卡伦此刻最关心的是那些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可库因人,他们将被从这块土地上驱逐出去,无家可归。为此,卡伦几乎找遍了这里的每一位行政官员,直至找到新上任的总督面前。她不顾一切地在总督面前跪了下来,请求总督为那些可库因人找一块栖身之地。在这里,她又见到了丹尼斯。
卡伦和仆人们给家里的东西挂上标签,准备把它们卖掉,然后取道蒙巴萨回丹麦。丹尼斯来了。他终于被卡伦的坚强和善良所吸引,决定和她一起回丹麦,从此不再分离。然而,就在卡伦平静地等待着丹尼斯开着飞机来接她时,波罗来到了。他带来了一个噩耗:丹尼斯因飞机失事而在萨堡的山坡上丧生。卡伦欲哭无泪。她痛苦地冲着波罗叫道: “为什么是你来告诉我!”
在一块开阔的小山包上,卡伦出席了人们为丹尼斯举行的葬礼。随后,她告别了恋恋不舍的仆人们,登上了火车,她将永远离开这块给她留下痛苦回忆的土地……
鉴赏
1986年,西德尼·波拉克导演的《走出非洲》在第58届奥斯卡奖的角逐中获得了11项提名,并与由斯皮尔伯格执导、获同样数量提名的《紫色》展开了令世人瞩目的决战。结果,《走出非洲》被授予了7项奥斯卡的金冠,而《紫色》竟一无所获。出人意料,正是奥斯卡自己所擅长的一种“创作”,也往往是其魅力乃至名声之所在。但出人意料的常常是失利者而并非获奖者。对于《走出非洲》来说,金冠加盖早已是众望所归了。
作为美国**第一奖,奥斯卡手中所握的只不过是一把被更加强化了的好莱坞的“艺术”标尺。较强的艺术性而又不失大众性的商业价值,是奥斯卡力图推销给世界的一种**的典范。《走出非洲》在这一点上再次做出了楷模。它以非洲原野那无与伦比的原始魅力和遥远的异国情调为背景,叙述了一个浪漫而令人伤感的故事。孤独、高贵的白人女主人公置身于那雄浑的大自然和善良、淳朴的土著人之间;其中既有辽阔、苍凉的古老原野,美丽而充满威胁的非洲雄狮,也有女主人公复杂跌宕的感情和心理世界。而一种善意的和富于同情心的人道主义的温情,及一种眼看着古老的欧洲正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快意,更加使那些北美大陆上的观众们不禁要怦然心动。可以说,在波拉克多年以来一直想把《走出非洲》搬上银幕的冲动中,早已蕴含了他作为一个美国导演所必备的文化、艺术乃至商业的感觉和积淀。
不过,拍摄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的这部自传体小说即便对于一位**大师来说也仍然是一种挑战。其原因在于原小说并没有好莱坞**惯常所依托的那种紧张的戏剧性和复杂的情节网络,相反,它是以一种散文化的风格、简朴而隽永的语言和优美意境取胜。对此,波拉克以一种胸有成竹的大师般的风度保持着原小说那种古朴、典雅的叙事风格和散文式的结构,并依赖于自己所擅长的画面的语言,去努力再现小说带给人们的田园诗般的意境以及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卡伦心中古朴和温馨的非洲原野时常被笼罩在一种温暖的**调之中;那线条优雅的树林的轮廓和弯弯曲曲的老荆棘树,卡伦庄园那一片绿意的咖啡种植园,野外狩猎时的篝火,门廊前的摇椅和女主人讲述的美丽的童话,都向观众叙述着主人公那几多浪漫而又几多惆怅的内心世界。而故事情节的发展则既有着蜿蜒和起伏,又避免着过分的戏剧性冲突,以不破坏围绕着女主人公命运遭际的那种诗意的心理氛围感。就对原著风格的体现来说,波拉克在银幕上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在人物方面,波拉克对于布里克森小说中写到一些十分动人的黑人形象着墨不多,而是集中塑造了故事的讲述者卡伦;加之梅丽尔·斯特里普这样的一流演员出色的演技,使这一形象显得格外丰满、突出,成为整个影片的中心。按照小说中的线索,影片不但以简练朴素的手法生动地展示出其果敢坚定而又浪漫多情、感伤而又富于对理想的憧憬的迷人的性格,更是突出描写了她对于土著的黑人居民感情真挚的爱与同情。从她那发自内心的“我的非洲”,直到后来身遭破产之祸仍不忘这块原始大陆上的父老乡亲,竟然向总督下跪为他们请命的场景中,影片展示出一种贯穿始终和富于理想主义色彩的人道主义的光辉。它也构成着影片和人物格外动人的魅力。但对于影片的成功更加重要的是,波拉克也显然从布里克森的小说中读出了比情感更加深刻的东西。这就是那一属于古老欧洲的殖民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悲剧”性。它远远要大于卡伦个人命运的悲剧。
实际上,波拉克在对女主人公卡伦和她的不幸遭遇的描写中早已把那一历史演变的线索和卡伦看似个人的命运的嬗变悄悄而又十分坚定地糅合在了一起;或者甚至可以说,卡伦那不幸的个人命运实际上不过被导演用作对于曾几何时如火如荼的殖民帝国衰败命运的一种隐喻。如故事中展示的,卡伦是带着一种贵族梦嫁给实际上早已一文不名的波罗的。她试图在非洲那块原始的土地、忠诚的黑人奴仆和种植园中找到的也正是一种属于昔日的贵族生活的光荣与梦想。但在影片中,从已经破落的波罗到卡伦后来的恋人——终日游手好闲的英国贵族的后裔丹尼斯,处处显示出古老的贵族之家正在丧失自己的活力。同时,通过这两个“过时”的人物参加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波拉克把这一古老家族的衰落与殖民帝国的命运并置在一起。而不仅是波罗和丹尼斯,更包括同样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纠葛在一起的卡伦命运,也同样成为对这一历史的隐喻。卡伦诚然不是当年那些高傲而残酷的非洲殖民地的开拓者,但在她那念念不忘的“我的非洲”、“我的庄园”的情感下,毫无疑问埋藏的是一条浸透着殖民文化的思想血脉。尽管她对非洲这块原始的土地和那里的居民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并使出全身解数企图拯救她的庄园,然而她却仿佛宿命般地一步步走入悲剧的结局。她历尽千辛收获的咖啡一夜之间毁于“上帝之火”,她的个人生活更是经历了彻底的失败——先嫁给了并不爱她的波罗,后来好不容易抓住了心心相印的丹尼斯,后者却又在相聚前的飞机失事中丧生。因此,当卡伦怀着破灭了的梦想,孑然一身告别了那片原始的土地回到古老的欧洲时,人们从她那无法逆转的命运悲剧中不仅会发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叹,也不难感受到一种历史风云的变幻。
最近大家也应该有看到网上流传的黑他抬棺舞蹈吧,我起初以为是恶搞的,但是经过我的多方研究发现这个舞蹈竟然不是恶搞的,而且还是正正规规的非洲加纳死亡文化,在非洲加纳这个地方黑人抬棺舞非常的流行,他们当时的死亡文化就是这样的,他们不觉得死是悲,反而是视死如生,所以这个抬棺舞完全就是能反应他们的死亡丧葬文化,所以这个舞火是不是就表示了名族的就是世界的,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这个非洲加纳的死亡文化吧!
最近黑人抬棺的动图和梗层出不穷,但似乎真正有去了解的人太少太少。
希望这个科普可以得到大家的理解,在大笑之后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最重要的是不要歧视这种文化,理性看待,保持尊重。
有爱的网友做了动森版的,挺可爱的。
一、一切故事的开始这段抬着棺材跳舞的视频,你看过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Z4y1j7nwzw
给大家选了一个,大家可以移步看看。
其实这是来自BBC的一段报道,介绍的是加纳共和国当地的一种抬棺舞,人们会雇佣专业的抬棺队用这种欢快的形式送别亲人。
二、介绍部分(分为两部分:文化环境和抬棺舞起源)1、加纳特殊的文化背景
抬棺舞之所以出现在加纳,和当地独特的死亡和丧葬文化有关。
加纳人有两件事不可以回避,一个是去教堂,一个是葬礼。
在加纳,80%的人口都信仰宗教,而且在加纳人眼中,葬礼是非常重要的仪式,人死之后要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
“人的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也要风风光光。”
占加纳人口大多数的阿肯族人,甚至会为了一个葬礼倾家荡产,只为办得精彩。
加纳人民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更加开放,他们认为死亡是他们亲人前往祖先世界的一个过程,因此人们会制作漂亮的棺材送家人最后一程,而且也相信亲人会因为这些他们生前最喜欢的事物做成的棺材而过得幸福快乐,继续享受着美好生活。
因为态度开放,所以这些棺材的外观五花八门,有些是动物主题的,有的看上去就是车和飞机,有的甚至被包装成手机、相机和可口可乐的样子,任何死者喜欢或想要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棺材。
这一点其实和我们在祭奠时烧纸是一样的,纸扎的豪车别墅钞票,也同样是一种寄愿。
冰山一角(可以看到有鱼、螃蟹、雄鹰、鸡、牛、虎等动物,也有小汽车和划艇)
你们想象过自己的棺材是个相机吗
对死亡的豁达,让加纳人的葬礼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悲伤和眼泪。
加纳人葬礼一般分三个阶段:逝世日、筹备期、下葬时。
一旦家里有人去世,亲人们就会奔走相告,同时在报刊、杂志、互联网上刊登讣告。讣告的收费,甚至成为加纳媒体的一大收入来源。
讣告刊登完毕后,亲属还会在街头悬挂亲人的大幅照片,加上“你虽然走啦!但依旧活在我们心中”之类的文字。
加纳筹备葬礼环节众多,不仅要大宴宾客,期间还要安排时装走秀等娱乐节目。因此需要大量的筹备时间,很多家人亲属甚至都会专门请假来筹备葬礼。
首先需要向亲人朋友邻居分发请柬,邀请他们来参加葬礼,收到请柬的人一般需要随个份子钱,金额大概在十美元到五十美元不等。
为了保证风光,葬礼的筹备都比较奢华,主人需要安排供客人跳舞用的音乐、自助午餐、酒水甜点,还要雇佣职业的音响师和播音师进行主持。同时还要挑选地点修建墓地,编译记录逝者一生的葬礼手册。
曾经有一位84岁的企业家去世,葬礼手册足足编写了226页。
葬礼的筹备虽然细致,但由于过程的冗长,导致逝者迟迟不能下葬,平均要在太平间等待三到六个周。
参加葬礼时,出席人员一般身着民族传统服饰。首先向遗体告别,牧师为逝者祈祷,下葬后,人们会在主人家中进行长达数小时的喜庆宴会,聘请的舞者伴随着音乐开始表演,准备的食物酒水陆续送上台面。
在进行哀悼的同时,人们会把份子钱交给主人,而整个葬礼的高潮,正是播音主持通过高音喇叭逐个宣读来宾名字和捐款数额。
每到周末,加纳大大小小的城镇都有狂欢葬礼的举行。不少人周末无事可做,甚至会给朋友打电话询问一下,“还有葬礼可以参加吗”
葬礼也成了不少加纳人结交朋友的重要场合,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交场合也不为过。
2、抬棺舞的起源
说到视频里的抬棺舞,就必须介绍一下Benjamin Aidoo。
他是视频里这只抬棺队的创始人兼队长,同时也是抬棺舞的发明者。
十年前他开始做抬棺人,有一次客户提出要进行“舞蹈式的送葬”,给了他灵感。
后来他自己开了一家殡仪公司,打算在传统流程上有所创新。
于是抛弃了传统的全黑色衣着,让抬棺队穿上更花俏的衣服,颜色也可以由客户挑选。
而为了多样化和更具有针对性,他们会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种类的送葬服务。
有的人喜欢庄严肃穆,那么仪式就严肃一些,全体西装革履,在抬棺时缓缓前进。
有的人则希望能够轻松一些,那么着装上就相对比较活泼一些,在抬棺仪式中也会加入舞蹈。
没想到,这样一来效果不错,所以这些年来选择这种方式送别亲人的客户越来越多。
后来其他公司看到抬棺舞的流行,也开始复制这种模式,但Benjamin的团队依然是最专业,最高标准的。
队伍一共七人,被网友戏称为“亡下七武海”
而这种特别的仪式也自然受到了很多当地人的欢迎。
三、说点别的1黑人抬棺之所以能扎根于国内的土壤,迅速成长,还得感谢广大网友们的二次创作。不知道是谁把他们和“音乐一响爹妈白养”等梗结合了起来,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现在每天都能学到很多新东西呢。
2黑人抬棺会那么快传播开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当下严峻的疫情形势。
因为很多人都只能呆在家里看手机看电脑看电视,那么如何才能打发无聊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对很多人来说,黑人抬棺是对自我的一种疏解。
是的,这场疫情已经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更何况今后还可能有更多人因此逝去,死亡就围绕在人们身边。
在这种环境下,死亡开始变成一个个数据,生活在恐惧、悲痛与麻木之间的人们,自然希望找些方法让自己暂时忘记这些。
说得简单一点,2020已经很难过了,我也想获得一点纯粹沙雕的快乐。
3当然未必所有人能都能懂黑人抬棺的笑点,也许有的人会觉得,看别人的葬礼还笑,有些残忍。
但梗的妙处就在于,你不需要给一个不懂梗的人解释它为什么好笑——你只需要找到一群觉得它好笑的人就好了。
因为在笑的同时,你和网络另一端的某个人产生了片刻的默契,这种“你懂的”的感觉非常奇妙。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这没有错。
在黑人抬棺的视频中,折射出太多太多:生与死的冲突,对待死亡的态度,如何看待亲人的逝去。
当然,很多人也会有自己的看法,觉得不够尊重。
这没有问题,因为文化环境的不同,对待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非常正常。
但我还是希望能理性看待,尊重这种特殊的习俗文化。
此处附上B站原版视频:BV1u5411t7zQ。
里面是正常的配乐,可以感受一下。
原版视频里头,配乐其实并没有那么跳脱的夸张,周围人也不是从头到尾都是捧腹大笑,大家都是尊重并接纳的,这种豁达的精神和态度还是很独特的。
最后说一点什么吧,做个总结(文科生的臭毛病哈哈)。
我知道很多人去看这个视频,进行点赞转发收藏,甚至表情包和头像都已经安排上了,可能只是希望能在生活的重压下喘口气,笑一笑。毕竟现在生活太难,苟且都不容易,我有个朋友总是说混口饭吃就好了,别的不敢想。
但我也希望,如果在开心之后能去了解一下这种“初见讶异实则暗藏故事”的文化,长长见识也是好的。如果对生死能有自己新的见解和想法就更好了。
“死生亦大矣。”
以上,谢谢你看到这里。
附上参考资料的出处:
来自知乎
这个就不用多说啦,b站上搜“黑人抬棺”第一个视频就是,一千多万播放量
End。
60年前,Jet杂志刊登了14岁非洲裔美国人埃米特·蒂尔(Emmett Till)毁容和腐烂尸体的照片,震惊了全国各地的社区,重新点燃了民权运动的广泛热情。这些照片无疑对传播蒂尔遇害的故事很重要,但正是年轻母亲玛米·蒂尔·莫布里的行为将她儿子的惨死推向了国际聚光灯下。
相关内容司法部已重新开始对埃米特·蒂尔遇害案的调查1955年9月3日,当玛米在史密森
举行开棺葬礼时,她敦促全世界看看她儿子被打肿的身体。这具尸体毁容严重,只有手指上戒指上的姓名首字母才能认出他,数千人观看了这具尸体,并在报纸和杂志上拍摄和发表了照片。
为了应付这场悲剧,她认为埃米特被钉在种族不公的十字架上,美国国家非裔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创始馆长隆尼·邦奇说。“她觉得为了不让他的生命白费,她需要利用那一刻照亮美国所有的黑暗角落,帮助推动美国走向我们现在所称的民权运动。”
玛米直到莫布里哀悼她儿子的灵柩。(Bettmann/Corbis)
就在Mamie成为全国知名人物的前几周,她还是芝加哥南区的一位年轻母亲,在儿子登上密西西比州的一列去钱的火车时向他道别。1955年8月28日,埃米特在拜访有钱的亲戚时,向一名白人妇女卡罗琳·布莱恩特吹口哨。在布莱恩特把这个故事转述给她的丈夫和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后,他们在他叔父家绑架了埃米特,并开始残忍地殴打他,朝他的头部开枪,然后把他的尸体扔到河里。
尸体在三天后被发现,尽管密西西比州官员主张迅速埋葬尸体,玛米要求把它寄回芝加哥,在那里成千上万的人参加了罗伯茨圣殿教堂的葬礼。
大约50000人在罗伯茨圣殿教堂观看了埃米特·蒂尔的遗体。(?Bettmann/Corbis)
在Till葬礼后的几个月里,民权运动加速,从马丁·路德·金领导的蒙哥马利公共汽车 运动开始,并受到罗莎·帕克斯的启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活动人士动员全国人民为正义和平等而战,该运动继续保持势头。玛米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活动家,她在人群中谈论种族不平等,并倡导贫困社区的儿童。2004年,
,蒂尔的家人同意将尸体从伊利诺伊州阿尔西普的一个地方挖掘出来,公墓允许官员对尸体进行尸检,作为重新调查吉姆克罗时代一些相关案件的一部分。根据州法律,他们有义务在尸检完成后将尸体埋在一个新的棺材里,这使得原来的棺材是空的。一段时间以来,原来的棺材一直留在墓地里,但当蒂尔的家人得知棺材没有得到妥善照料时,他们问玛米的朋友邦奇,为了帮助他们保存它,
一串人同意收购和保存史密森学会收藏的传奇棺材,并将在2016年秋季开幕的非裔美国人历史博物馆民权展上展出,还有关于华盛顿和塞尔玛 的片段。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参观者将了解埃米特·蒂尔的故事,在拐弯处,他们将面对保存的棺材,棺材是按照玛米在蒂尔葬礼当天的命令打开的。
“能够讲述埃米特·蒂尔的故事,将真正帮助公众认识到这一损失的痛苦和“他很重要,”邦奇说。“你希望的是,有些人会感到震惊,有些人会感动,有些人会受到挑战,承认对仇恨和种族暴力问题保持沉默会导致像埃米特·蒂尔这样的人丧生。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希望人们也知道这些行为。 就像他母亲的一样,可以改变一切。
玛米直到莫布里在伊利诺伊州的伯克橡树公墓参加她儿子的葬礼。(Dave Mann/Chicago Sun Times/由NMAAHC提供)也许是埃米特·蒂尔故事中最引人注目和最令人担忧的部分,它在60年后仍然保持着熟悉。
“埃米特·蒂尔”仍然是我们某些群体脆弱性的一个例子,尽管美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那种导致埃米特被谋杀的假设、态度和信仰在美国还没有消失,”邦奇说,
1、两方面:谦恭的为人和完美无缺的作品。
2、突出了莫泊桑富有朝气、坦诚、谦恭的特点,对莫泊桑的《羊脂球》给以高度评价,称为杰作、完美无缺的作品。
3、是“我们时代”的文学现状让“我”“忧虑不安”。用对比的方法衬托莫伯桑作品是时代的杰作。
4、莫泊桑英年早逝,但创作颇丰,他因短篇小说的成就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巨匠。这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创作。
居斯塔夫·福楼拜,法国著名作家。1821年12月21日出生于法国卢昂一个传统医生家庭。福楼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对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进行真实细致描写记录的同时,超时代、超意识地对现代小说审美趋向进行探索。
福楼拜的“客观的描写”不仅有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又有自然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特点,尤其是他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的推崇,已经包涵了某些后现代意识。新小说作家极力推崇福楼拜对现实主义的创新,并进一步加以发展。他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已呈现出后现代文学特有的“崇无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小说作家正是继承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才可能大大地跨越了一步。
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认为福楼拜是“自然主义之父”;而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又把他称为“鼻祖”。
中文名 居斯塔夫·福楼拜
国籍 法国
逝世日期 1880年5月8日
主要成就 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外文名 Gustave Flaubert
出生日期 1821年12月17日
职业 小说家
代表作品 《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人物经历编辑
个人生活
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Gustave Flaubert)
福楼拜
福楼拜
于1821年12月13日出生。 [4] 其父是法国西北部诺曼第地区鲁昂市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他从1818年起任鲁昂市立医院院长。 [5] 福楼拜从小在医院的环境中长大,对解剖尸体习以为常,这种环境培养了他对宗教格格不入的思想。 [6]
1830年,福楼拜9岁入学时刚刚认识字母。 [4]
福楼拜是个特别腼腆的人,特别是在女士面前。易于害羞的特质仍然困扰着他。 [7]
福楼拜的父亲是香槟人、母亲是诺曼底人,他具有这两种民族的特征:性格开朗,同时具有北方民族的冷漠;性情快活。同时,福楼拜本性之中,却隐藏着忧愁,向往一种追寻不到的理想。
最早把他引向这个绮丽世界的是女佣人玉莉。她是一位讲故事的能手。小福楼拜在她旁边一坐就是一整天,从小就受到浪漫幻想的熏染。 [5]
在常人眼里,福楼拜智力低下,却显露出文学天赋。他自幼喜欢文学,大量阅读名著。
1834年,福楼拜编辑了一份手抄小报《艺术与进步》。
1835年,在福楼拜14岁那年,在特鲁维尔海滨度假时与音乐出版商、《音乐报》创刊人施莱辛格的妻子艾丽莎(Élisa Schlésinger)相遇并对她一见钟情。 [8] 福楼拜第一次见到艾丽莎,羞怯之情使他整个人僵在这位漂亮女人的面前。 [7]
1840年,福楼拜按照父亲的希望和安排在巴黎大学法学院注册入学,但他从小便偏好文学,对法律丝毫不感兴趣,所以大部分时间仍住在鲁昂,很少去课堂上课。在巴黎文艺界,他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雨果。但他把大量时间花在阅读文学作品和结交文人。
1843年他在法科考试中失败。 [4]
1844年突发神经官能症(类似癫痫),从此中断学业,常年住在父母的克鲁瓦塞庄园。 [4] 此后便专心致志从事文学创作。
他一生交友不广,不喜欢社交,而且很少外出旅游,除了为了创作的需要去收集素材。他在青年时期与作家杜冈、诗人布耶结下深厚的友谊,一有新作,总是先念给他们听。这二人虽然本身是成就不大的作家,但却有很好的艺术鉴赏力和判断力,能够直言不讳地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对福楼拜在创作上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845年,福楼拜的父亲过世后, [6] 他接受不少遗产,同母亲以及外甥女一道住在卢昂市郊的克鲁瓦塞别墅,与母亲相依为命,稳定生活,直至去世。这座别墅位于塞纳河畔,风光秀丽,清静宜人,福楼拜终身在此挥笔苦战。他与世无争,淡泊人生,关门闭户,潜心创作,把艺术作为自己的宗教。 [8]
1846年7月,他在巴黎结识了女诗人路易丝高莱,她不久就成了福楼拜的密友和情妇。友情持续了十年,留下大量信札,是研究他的创作思想的第一手资料。高莱两次向他求婚。
个人的情感生活带给他的是对女性的理解。福楼拜虽然一生没有婚娶,过着独居生活,但他的感情生活仍然丰富多彩。他生命中有五个重要的女性:爱丽莎·施莱辛格、福寇夫人、路易丝·高莱、玛蒂尔德公主和朱丽埃·赫尔贝尔。特别是他对施莱辛格夫人的初恋,代表了他“整个生命中的一项伟大的爱”和“唯一的激情”。在与这些女性的交往中,他对女性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有了深入了解。因此,他能够站在女性的立场来体察女性。 [9]
同他关系不错的还有乔治 桑、左拉、莫泊桑等。
1880年,福楼拜因中风去世,终年59岁。
早年经历
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使福楼拜看到了生活的黑暗。福楼拜经历了法国七月革命、二月革命、第二帝国等。他看到了社会繁荣的背后是政治腐败、物欲横流、道德堕落、人与人之间只有尔虞我诈而没有真诚与信任。因此,他对生活在这种社会环境中的女性的一些行为,表现出极大的理解。
他看到女性地位低下,也发现很多底层女性的美德。福楼拜从母亲身上看到了女性的善良与正直、从身边一些女子的身上发现了女性的温柔与勇敢,因此,他对女性身上体现出来的某些品质特别给予肯定。
医院环境影响了他对人生苦难的看法。福楼拜小的时候时常看到病人瘦削的身影、苍白的面孔,显得那么痛苦、忧伤、孤独。他自己所患的疾病,也给他带来了的痛苦。他父亲和妹妹相继死去,让他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可以说,病人的情景、自己的病痛、亲人的死亡,使福楼拜的心里充满了无名的悲哀和惆怅,这造成了他对人生的悲观失望。 [9] ,
写作之路
福楼拜写作靠的不是灵感,而是勤奋、好友的建议和忠告,以及敏锐的观察。他苦下功夫,追求的是一种理想文体。福楼拜不允许自己在同一页上两次使用同一个词。 [10]
1843年起,福楼拜开始尝试创作长篇小说。 [4]
1845年,福楼拜完成《情感教育》最初初稿。 [4]
福楼拜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他没有工作和职业。创作是他的生活,而艺术是他整个的生命。他说:“人生如此丑恶,唯一忍受的方法就是躲开。要想躲开,你惟有生活于艺术,惟有由美而抵于真理的不断的寻求。”他不出卖文字,更不出卖灵魂,他用许多年写一部小说。他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有的小说完成一搁便是20年,修改后再发表。 [8]
福楼拜是一位一生都面临着巨大矛盾的作家,甚至可以说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组合体。就连福楼拜本人在自我剖析时也不得不承认他自己是一个性格中充满了矛盾的“整日醉醺醺的奇怪的动物”。早在他29岁那年,当他母亲催促其尽快结婚时,他便称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但身体里又流淌着沸腾的血液、头脑中满是充满激情和躁动的想法,时而安静时而激奋。十年后,他又一次向龚古尔兄弟告白了自己的个性:“我的身体里住着两个人。一个是你们现在看到的,紧缩的上身、沉甸甸的屁股,生来就是为了伏案写作的人;另一个喜欢游荡的,一个真正的快乐的游荡者并且迷恋着充满变化的生活。 [7]
福楼拜是个非常极端的人。在他思想中,他认为爱与憎同样至高无上、不容妥协。福楼拜在1866年12月13日写给尚特比(Chantepie)**的信中提及他对于友情的理解:“我们所喜爱的无论是某一种动物还是一个人(其实,人与动物的差别并不大),这种感情的美就在于我们懂得爱。我们自身的价值就存在于爱的力量。”。对他而言,这种对友谊的珍视绝不仅限于言语中, 在生活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路易·布耶(LouisBouilhet)是福楼拜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文学作品的“接生婆”,福楼拜一生都极为珍视与之的真诚友谊。在布耶死后,福楼拜代其写完了他最后的剧作Le sexe faible,出版了他的诗集并为其作序。 [7]
福楼拜除了早期创作的作品《狂人之忆》(1839)、《斯玛尔,古老的秘密》(1839)之外,重要的作品有《包法利夫人》(1857)、《萨朗波》(1862)、《情感教育》(1869)和《圣安东的诱惑》(1874),另外有短篇的合集《三故事》,还有一部未完成的小说《法布尔和佩居榭》等。他写有大量的书信。他在书信里表现自我,在小说中却将自己隐藏起来。
福楼拜从1848 年开始写作《圣安东尼的诱惑》,1872年最后定稿,这期间三易其稿,1874年出版。福楼拜曾一次次开始写作这部小说,又一次次搁笔,欲罢还休。圣安东尼诱惑了福楼拜达25年之久。福楼拜自己说过,圣安东尼就是他自己。圣安东尼是基督教古代隐修院的创始人,他一生曾抵制过魔鬼的种种诱惑。
《包法利夫人》出版以后,福楼拜对欧洲社会现实非常厌倦和失望。他试图逃离这个世界,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古老的迦太基王国,投向了非洲。他说:“我的灵魂的深处,就藏有我从小呼吸的北方的晨雾;我生而具有野蛮民族的忧郁、迁徙的本能,而且从心厌憎人生,使他们不得不离开他们的故乡,于是离开他们的故乡,仿佛离开他们自己。”于是,他创作了历史小说《萨朗波》。故事发生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迦太基的雇佣军马托率众哗变,他爱上了迦太基统帅的女儿萨朗波。经过多次血腥而残酷的战斗,最后雇佣军被击败,马托被处以死刑,萨朗波也随即气绝而亡。
福楼拜“拒绝一切派别”,憎恶现实主义之类的称谓。他什么党也不加入,什么社团也不感兴趣。他恨现实主义,所以他才写《包法利夫人》。他倡导“作家隐匿”的写作原则。 [8]
福楼拜的一生中与自然主义作家、理论家左拉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交往,左拉是他的友生,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莫泊桑是他晚年的得意弟子。
1875年12月,福楼拜与他亦师亦友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之间发生了一场有关美学思想的论争。在这次论争中,福楼拜说:“说到我那些朋友,你添了一句‘我这一派’我事先拒绝一切派别”,“我不能另来一个我的气质以外的气质,或者另来一套不是根据我的气质发展起来的美学”,“而且注意,我憎恨众口一致叫作现实主义的东西,虽说人家把我派作它的大祭司之一”。他很讨厌别人将他归为某一类,从不承认自己和任何主义有关,尤其是现实主义。 [1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