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夫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简介,第1张

全名:阿德琳·维吉尼亚·伍尔夫职业:作家

国籍:英语

为什么出名:伦敦文学社会的重要人物和有影响力的布卢姆斯伯里知识分子群体的中心人物。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者之一。

出生:1882年1月25日出生地:英国伦敦星号:水瓶座

死亡:3月28日,1941年(59岁)死因:自杀

婚姻生活1912-08-10英国文学人物(《到灯塔去》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尼斯蒂芬](30)婚姻政治理论家伦纳德·伍尔夫(31)弗吉尼亚·伍尔夫生活中的事件1925-05-14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由霍加斯出版社1966-06-21出版《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根据1962年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主演的同名戏剧改编,发布(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1967)分享在Facebook分享在Twitter上著名作家阿里安娜赫芬顿EB怀特让保罗萨特玛格丽特米切尔玛雅安吉洛奥斯卡王尔德

 这几天下班早,每天下午都会去台达阅览室看一会儿书。我无意间在《青年文摘》上看到一篇讲述伍尔夫和伦纳德两夫妻作家的事迹。伍尔夫和伦纳德两个人都是英国有名的作家,而且他们的感情也是令人称道的柏拉图式爱情。伍尔芙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郁症病史。看到这里你也许并不感到有什么稀奇,比他们更有成就的作家比比皆是。

   接下来我要介绍伍尔夫一生都受折磨的疾病~精神分裂症。要是我们普通人患了精神分裂症,你或许会认为这个人以后就废了。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人对他们看不起,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可他们也是正常人,和我们的智力水平一样一样的。他们甚至比我们更可怜,每次患病时,他们要受精神的折磨,这种折磨让他们痛不欲生。而且一患就是好几个月,没过多久又是如此。有很多人都受不了,都选择自杀了。

   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伍尔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她还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我被她的坚强真正地感动到了。这也说明精神病患者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他们也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

  可是再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换作谁也无法忍受精神病所带来的痛苦。就连伍尔夫也有好几次自杀过。第一次自杀,被伦纳德救过来了。是啊,要是没有伦纳德,她是不太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的。 伦纳德照顾了她一生,给她帮助,给他鼓励,爱护她并且保护她。

  伍尔夫由于在少年时被她同父异母的兄长性侵犯,导致她患精神病。她从此以后就讨厌性生活,就是和伦纳德结婚后也是保持着一种性冷淡的态度。而伦纳德还是包容了她,一生都没有和她进行过性生活。不过他们会经常进行交流,讨论文学方面的问题。正是由于伦纳德先生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爱,为我们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让我们受用终身。

  伍尔夫说,她患病时,会听见种种幻声,心神无法集中的。她的女佣也能看到她有时自言自语,神色异常。最后伍尔夫还是忍受不了精神病的折磨,还是选择了自杀。在自杀之前,她给伦纳德写了一封信,信中特别感谢伦纳德这一生对她的照顾。她走得还是有点早,如果明知道不能再痊愈,余生都是在受折磨,又有谁愿意继续活下去呢?

  为什么我会用这样的角度来介绍伍尔夫?因为我母亲在年轻时也是受过刺激而患了精神病,经过治疗后,有所改善。不过结婚后,又复发了,一直到她死。所以当我看到有人和她患一样的病,我会很心疼。

 而我看了伍尔夫的经历,更让我明白了些道理,精神病患者只要被他人很好地照顾,也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伍尔夫自尽当天,丈夫伦纳德在家里的壁炉台上发现了这封令人心碎的信。

伍尔夫深爱着这个她暗夜生命的明星

可是她,不能再让他沉沦下去了。

我不爱这个世界,可是我爱你

我欠你的一生幸福,来世再还你。

伦纳德独自在这个屋里度过了余生

他等待着她的幸福

诉诸于笔尖的深情,在信纸上流淌

与你讲述岁月与生命的故事

这里是专题 远方,有信来 我是故渊

感谢每一个温暖的你读到了这儿

“故有深渊,凝望人间 ”

我是故渊,一个滚烫的灵魂,游走在这世间

与你共语云淡风轻,与你笑谈江湖尘世

我知道你会来,我等你。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墙上的斑点》(The Mark on the Wall)、《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早年  

  1882年1月25日伍尔芙出生于英国伦敦,肯辛顿,海德公园门(Hyde Park Gate)22号,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Leslie Stephen)是维多利亚时代出身于剑桥的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家。父母亲在结婚前都曾有过一次婚姻,父母结合后又生下四个孩子。伍尔芙在家接受教育。幼年时全家避暑所在的康沃郡的Talland House,在伍尔芙的幻想和作品中起了重要作用。

  1895年5月母亲Julia去世,伍尔芙第一次精神崩溃。1897年伍尔芙开始记日记。1904年2月,父亲Leslie去世。5月,伍尔芙第二次精神崩溃,并试图跳窗自杀。12月14日,弗吉尼亚在《卫报》上第一次发表作品——一篇未署名的书评。后出版了第一批散文,并开始经常性地为《时代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写书评,同时在一间在职成人夜校Morley College任教。

  从1906年起,弗吉尼亚的兄弟在剑桥结识的朋友们不断来家聚会,逐渐形成了一个文艺和学术的中心,也就是著名的布卢姆斯伯里集团,这里面包括了当时文化界的大批精英,包括其核心成员有:作家伦纳德·伍尔芙(弗吉尼亚的丈夫),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范妮莎的丈夫),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文学批评家德斯蒙德·麦卡锡,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画家邓肯·格兰特,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作家福斯特等。除此之外,哲学家罗素、诗人T·S·艾略特、乔伊斯、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奥尔都斯·赫胥黎也与布卢姆斯伯里团体过从甚密。 这些“欧洲的金脑”多半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学子。弗吉尼亚·伍尔芙能与这样一批知识精英切磋文学和艺术,无疑是十分幸运的。这个团体不仅给予她友谊、智慧和信心,还将自由平等的精神灌输到她的心灵深处。她的文学创作由此别开生面,更加注重精神含量。

  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成员曾经以大胆的举动,挑战现存的社会秩序和国家机器。 1910年2月10日,弗吉尼亚·伍尔芙假扮阿比西尼亚的门达克斯王子,她弟弟亚德里安假扮她的翻译,贺拉斯·科尔假扮英国外交部官员,邓肯·格兰特等人假扮成弗吉尼亚的随从,前往韦默斯访问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舰”,得到了热情盛礼的接待。整个骗局设计得天衣无缝,完全将舰队司令威廉·梅伊蒙在鼓里。这个天大的玩笑后来经报纸披露出来,国防力量的虚有其表和官僚体制的空具其壳遂引起朝野震惊,英国军界和外交界顿时陷入了极度的尴尬。伍尔芙确实是个好演员,许多传记作家对她的这场“王子秀”津津乐道,因为那简直就像一个神话。布罗姆斯伯里团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自然解散,到1920年,大部分成员才又聚集起来,另组为“记忆俱乐部”,以绝对的坦诚为原则回忆各自的人生经历,伍尔芙对两位同母异父哥哥禽兽之行的揭露和控诉即始于此时。

  

开始创作

  1907年伍尔芙搬到菲茨罗伊广场(Fitzroy Square)29号,开始着手写第一部小说《远航》(初名《Melymbrosia》)。1909年,与利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有过短暂的订婚。开始为妇女的选举权努力。1912年8月10日 与作家、费边社员、社会政治评论家伦纳德·伍尔芙结婚。1913年第一部小说《远航》完成。4月《远航》被出版社接受,但该书的出版由于伍尔芙的病情和一战的爆发而耽搁。1913年7月伍尔芙一次大型的精神病发作,持续了9个月。

  1914年春天开始她渐渐地康复,11月时健康状况良好。1915年伍尔芙一生中最严重的一次精神病发作,持续9个月。其中有六周的时间她试图开始写婚后的第一批日记。好在患病期间,她的丈夫对她体贴入微,使她深受感动,“要不是为了他的缘故,我早开枪自杀了。”3月,她的《远航》出版(《The Voyage Out》)。1917年伍尔芙夫妇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在家中的地下室建立了霍加斯(Hogarth)出版社。(该出版社后来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弗洛依德在内的作家作品,并且出版了伍尔芙的所有作品。)霍加斯第一部出版物《Two stories》出版,收入小说《墙上的斑点》及伦纳德所写的小说《Three Jews》。

  

辉煌时期

  1921年3月霍加斯出版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或星期二》——收入《墙上的斑点》与《邱园记事》(后来的作品都由霍加斯出版)。1922年10月,出版实验性小说《雅各的房间》。1925年5月出版小说《达洛维夫人》。1927年5月小说《到灯塔去》出版。1928年4月《到灯塔去》获得法国1927-28年度的费米娜奖(Prix Femina)。1931年10月 《海浪》出版。1931年开始创作《岁月》(初名《The Pargiters》)。

  1932年10月《普通读者》第二系列出版,1933年10月《爱犬富莱西》出版,拒绝曼彻斯特大学的荣誉学位。1935年1月亲友们在姐姐文尼莎画室中上演弗吉尼亚的剧本《淡水》。1937年3月完成并出版小说《岁月》。1938年6月出版长篇散文《三个基尼金币》。拒绝利物浦大学的荣誉学位。1940年7月《罗杰·弗赖伊传》(《Roger Fry: A Bibliography》)出版。1940年,弗吉尼亚夫妇在伦敦的住宅被德国飞机轰炸。夫妇俩商量好,如果英国战败,两人即相携自尽,免受法西斯统治之辱。  晚年

  1941年2月完成《幕间》写作。1941年3月28日,预感另一次精神崩溃即将开始,伍尔芙担心自己永远不会再好转,在留下两封分别给丈夫和姐姐温妮莎的短信后,1941年3月28日,她用石头填满口袋,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一条河流(欧塞河,River Ouse) 。终年59岁。

  

弗吉尼亚去世后伦纳德一直整理出版着她的遗著。 1941年,遗作《幕间》出版。

维吉尼亚(艾德琳)·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年),英国小说家。她大胆地用意识流技巧进行写作实验,通过这种技巧描绘了她笔下角色未说出口的思想,她在作品中忽视常用的叙述结构,给很多读者制造了阅读障碍。然而很多评论家把她列为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她的作品特点是抒情强烈,充满神秘感,常常使人想起以散文形式表达的形而上学诗歌。

她出生在伦敦,是莱斯利·斯蒂芬爵士的女儿,莱斯利是位著名的不可知论哲学家和学者。1912年,她嫁给了伦纳德·伍尔夫。和他一起创办了贺加斯出版社,并经营了近20年。他们的家是“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聚会地点,该团体成员包括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利顿·斯特雷奇、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其他一些人。后来她投水自杀。

她的小说包括:《出航》(1915年);《达洛维夫人》(1925年);《到灯塔去》(1927年);《奥兰多》(1928年)《海浪》(1931年);《岁月》(1937年);《幕间》(1941年);《普通读者》(1925年)是评论随笔集。《一间自己的房间》(1929年)和《三个几尼》(1938年)是女权主义随笔。死后出版的作品包括:《散文集》(4卷,1967年)《维吉尼亚·伍尔夫的信件》(6卷,1975-80年),《存在的瞬间》(1916年)和《维吉尼亚·伍尔夫的日记》(5卷,1977-84年)。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912年,弗吉尼亚与伦纳德

结婚。在丈夫的鼓励下,伍尔夫开始创作小说。1917年,夫妇俩在自己的寓所楼下创立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包括伍尔夫自己的一些作品。T·S·艾略特的一些早期诗集和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一些短篇小说。

伍尔夫自幼精神比较脆弱,精神分裂症曾多次发作。进人30年代之后,病情日益恶化,但她仍奋力写作经常在一本书写完之前就开始酝酿新作,但每写成一部作品总是感到不满意,情绪时常处于困惑和消沉的状态。1941年3月,伍尔夫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感谢丈夫多年对她的关怀和照顾,随后就投河自尽。

伍尔夫的主要作品有《墙上的斑点》《海浪》《到灯塔去》《雅格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散文集《普通读者》两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1802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