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火星编年史》:做一个勇敢的地球人,或是纯粹的火星人

读《火星编年史》:做一个勇敢的地球人,或是纯粹的火星人,第1张

    雷·布拉德伯里,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两部作品(《华氏451》和《火星编年史》)奠定了其科幻小说大师的地位。《火星编年史》的口碑极佳,《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它:“想象的火花随处迸发”,“但它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更富隐喻,书页里飘溢忧伤之感。”这样一本书,能从中读出的东西,是十分令人期待的。

    故事讲了地球人用火箭三次登录火星,都不幸遇难。第一批登录火星的人可能火箭在登录时便遭遇不测,第二批人被火星人当做精神异常的火星人患者进行了安乐死以及一系列的清除,第三批则是被火星人用计杀害了。直到第四批地球人登录火星,这时的火星如同一座死城,火星人大都死了,极少数可能躲到深山里去了。这便给了地球人移居火星的机会。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地球人来到火星,改造火星,破坏其原有文明,复制地球上的生存环境。而地球因长期累积的战乱,终于引发大爆炸。火星上的地球人目睹遥远的地球发生不幸,纷纷乘坐火箭重新回去。作者用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汇聚成一部“编年史”,在这故事中留下许多想想的空白,完成一个个“隐喻”。

一、逃离地球,奔向火星

    就像我们在繁琐无奈的生活中喘不过气来,渴望打破困窘振作起来重头奋斗一般,《火星编年史》中的地球人也不堪承受地球上的生活所带来的恐慌、麻木等等负面情绪。所以,当发现可以移居火星时,许多人都纷纷离开地球。长年累月的战争侵蚀着人们的幸福,循规蹈矩一沉不变的生活麻木着人们的心灵,所以逃向火星,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新生命的开始。他们为此可以不懈奋斗。他们可以购买火箭,买不起火箭的(例如黑人)可以齐心合力共同制造;火星上空气稀薄,可以忍受艰苦不懈地播种……“人群自火箭蹿出,手持榔头,不停地敲击这个奇异的世界,试图驱走陌生的一切,打造出熟悉的构型。”只是,人们认为生活只要重新开始就会变得美好,于是他们又重新走一回之前走过的道路。逃离地球,奔向火星,看似人们逃往新生活,实则是作茧自缚,再将新的生存寓所——火星打造成另一个囚笼。

他们完全无视火星的存在价值。在第四批登录火星探索的队员当中,有个叫斯彭德的,在目睹了火星历时几万年的文明之后,宁愿杀掉自己的同伴来保护这些古老的异星文化。当然,他没有完成这个愿想。也正如他所料,当人们来到这个星球之后,尽是破坏它原有的文明。人们不需要文明,更何况是异族的文明。大家来到火星,只是为了生存。火星也不过是地球的一个替代品。

二、火星人之死

    地球上的火星人到底去哪了呢?为什么在地球人第四次登录火星时,只看见大批大批的尸体?对于火星人的死亡,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三个解释:第一,能被枪杀。火星人并不是像我们看的那些科幻**一样,有机械钢甲一般的躯体,他们和地球人长得有些像,个头还要矮小一些。在小故事《淡季》中,萨姆就开枪打死了两个火星人;第二,被“水痘”感染而死。“水痘”对于地球人而言毫无危险,但发生在火星上,却让大部分的火星人遭遇不幸。“不敌子弹”可以看出火星人其实与地球人一样是“血肉之躯”,而因“水痘”而死这一点则显示出火星人其实比人更加脆弱;第三,被他人过多意念的干扰而死。在《火星人》这个小故事中,一个火星人化身为“汤姆”,想从老拉法吉夫妇身上获得关爱,可是最终他让看见他的人都产生了幻觉,被人们纠缠致死。这样的三种死因——武力(战争)、疾病、人群。这不免暗藏隐喻。

    但是这样脆弱不堪的火星人,却拥有较之地球更为古老伟大的文明与智慧。就像人在自然界中跟许多动物比起来是比较弱的,但因其智慧居然能成为万灵之长。火星人利用自己的心灵感应,还曾残杀过第三批登录火星的地球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虽有如此悠久的文明历史,却依旧难敌这三样东西:战争、疾病、人群。

三、地球与火星,现实与理想

    在这本书里,不断穿插关于“文化”、“现实”等等隐喻。在《厄舍古屋的续篇》这个小故事中,斯滕达尔是一个对于文学十分热爱的人。地球上的道德风气重整会对于文化进行清理,将文学彻底扼杀——烧掉了斯滕达尔苦心藏匿的几万本书籍。而在火星上,斯滕达尔进行了彻底的报复。

    地球与火星,就像是现实与理想。如果地球已是一首乐曲的最后一个篇章,那么火星无疑奏响了这个乐曲第一个篇章。地球人忙于现实,不断地制造可供生活的环境;火星人忙于意识,哪怕是精神异常的疯子,也会用意念制造幻想之物。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夜半的教会》这个小故事中,一个地球人和一个火星人相遇。地球人认为火星人已经死了,而且火星人所描述的繁华之地在地球人眼中看起来也是一片废墟;而火星人则认为地球人根本是不存在实体的,地球人所说的地方在火星人看来也是空无一物。两人双手触碰不到一起,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认知。

    如果地球代表现实,而火星代表的是理想——亦或是艺术的话,那么这本书又有新的阅读角度了。人们离开地球,是对地球产生恐惧与疲倦。生活在地球上,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战乱,危害着人们的性命。而且生活中繁琐的事情太多,生活一成不变,没有任何激情,也不存在新的希望。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现实一样,疲惫,无奈。当我们有了逃脱的能力,自然而然会义无反顾地离开。我们在新的领域产生了生活的希望,充满期待,就像新生一般获得无穷的力量。

    逃离地球,奔向火星。奔向希望的同时,其实也是在逃避——对于现实的逃避。地球的趋向毁灭,是两方面的:战争使得地球实体产生伤害,而人为的文化性的毁灭则是对于人类文明的伤害(例如对于黑人的奴役、控制,例如对于文学的压制等等,均在书中有所隐喻)。但是人们无视这些问题的源头,而只顾着逃避。他们永远无视现实,无论现实是好还是坏。就像《音乐家》这一个小章节中,一群男孩在玩闹间将火星上的文明踩碎,而不久后消防员更是将这些文明碎屑统统清理掉。人们在躲避现实的同时,又不断扼杀理想(艺术),将理想刻进现实的模具。火星便不再有灵魂——一个没有历史的星球,只是尘与土的归结。于是,火星也变成了地球。

四、做一个勇敢的地球人,或是纯粹的火星人

    当地球发生大爆炸之后,火星上的地球人纷纷乘坐火箭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家园。“我们全都会回去。我了解,我们上来这里是为了摆脱某些东西——政治啦,原子弹啦,战争啦,压力集团啦,偏见分歧啦,法律啦——我都知道。不过,那里终究还是我们的老家……他们来到这里的时间还不够久……还有亲戚朋友住在下面,更何况那是他们的故乡……”所以这些地球人终究回来了。当地球真正千疮百孔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意识到那是他们的家园。那里有他们的亲戚朋友,有他们的回忆,更重要的是,有他们古老而悠久的文明。虽然现实中有我们不愿接纳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是要回到现实中,因为我的生命生长于此。

    那么火星人呢?原有的火星人接受了这些地球人(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地球发生了大爆炸),他们确实把半个火星让给了那个叫萨姆的人。而在最后的小故事《百万年的野餐》中,威廉一家乘坐火箭从地球来到火星,并毁掉了火箭,以此来断绝与地球的联系。最后爸爸威廉带着孩子们去看火星人:“他们就在那儿。”爸爸自肩膀放下迈克尔,手直直朝下,指向河面。火星人就在那儿。蒂莫西开始颤抖。火星人就在那儿——在运河当中——水面映出的倒影。

    威廉一家要成为真正的纯粹的火星人,他们要学习火星的文明。就如同对于艺术的追求,撇去现实的牵绊,全身心地投入其间。他们不会想着如何按着地球上的习俗来改造火星,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避难所,而是他们的家园。

    结局至此,无论是回到废墟之地的地球人,还是留在火星上的地球人,都是令人为之欣慰的。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生活的方式,而不是辗转于地球与火星之间——更不是在逃避与面对之间虚度人生。

<飞碟入侵地球>

<世界大战>

剧情介绍:

剧情讲述火星人入侵地球触目惊心的情况。火星人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外星人>

<火星人入侵地球>

《火星人玩转地球》

外星人坐飞碟来地球,地球以为他们是为了和平或者帮助地球人,于是热烈欢迎他们。外星人降落的时候,通过翻译机,确实他们为了和平而来,地球人很高兴,开始释放白鸽,没想到外星人领头突然拔枪射死了鸽子,并且杀死了地球这边的将军。后来才发现,外星人说的是一种和地球相反的话,他们说的和平在他们的世界里就是战争的意思,不是地球人理解的和平。更多的剧情就不说了,反正外星人科技很发达,最后打败他们的绝对是非常规武器,你想都想不到。

嗯,他们长这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2891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