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阿宝》:一个痴人的梦想成真记

《聊斋志异》之《阿宝》:一个痴人的梦想成真记,第1张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出游的好日子。

这一天,按照风俗,妇女不必囿于闺阁,不用易服男装便可出游。

而美丽女子的旁边往往有一些轻薄少年,结队随行,时时挑逗。

话说一年清明踏青,广西名士青年男子孙子楚也在出游的队伍中。

只不过孙子楚并不是浮浪子弟,相反,他看见那些对他搔首弄姿的青楼女子连脖子都会红,汗涔涔而下,所以一直是同窗取消的对象,被大家称为“孙痴”。

此刻,孙子楚摸着自己第六根被砍掉手指的伤口,目光扫过一辆辆出游的车,似乎在追寻着什么。

突然,他看见一棵大树下围着很多浮浪子弟,拨开人群,看到一个女子在树下休息。

这女子长得娟丽无双,引得众男子为之颠倒,品头题足,纷纷若狂。

虽然第一次见,孙子楚知道,这就是他日思夜想的阿宝。

原来这阿宝是城中的绝色美人,父亲是大商人,富比王侯。亲戚也多是名门望族,非富即贵。

城中青年才俊纷纷向阿宝提亲,但都不能使阿宝父亲满意,被一一拒绝。大家都觉得向阿宝提亲几乎是挑战不可能。

这“孙痴”孙子楚久闻阿宝的美丽,适逢他妻子去世,于是有人怂恿他向阿宝提亲。

大家只是觉得他“痴”, 提议就是取笑。偏偏孙子楚就是一个“痴人”,竟然真的找媒人去阿宝家提亲。

阿宝的父亲当然不会同意这个穷小子的求婚,媒人被拒绝后走出来巧遇阿宝。

阿宝听说孙子楚一只手长着六个手指头,就开玩笑说:“他要去掉一只手指,我就嫁给他。”

媒人把话传给孙子楚。孙子楚说这有何难。他在媒人走后,拿出一把刀,手起刀落,多余的那根手指被剁掉了,血流如注,几近死亡。

过了几日,孙子楚手上伤口好了一点便去让媒人给阿宝传话。

阿宝听说后,非常惊讶,她开玩笑说让孙子楚再改掉“痴”的毛病。

孙子楚觉得自己并不痴,但是苦于没有机会在阿宝面前辩解。

清明踏青,他想借机一睹阿宝芳容,果然在人群中见到了风华绝代的阿宝。

现在,孙子楚眼见阿宝起身离开,其他围观者纷纷尾随,他却站在原地一直没动。

大家发现了他的异常,或者推,或者扶,把他带回家,他躺在床上,如同喝醉,怎么喊都不回答。

家人怀疑他丢了魂魄,在旷野中招魂,但却无效。

强行拍打他诘问,他只迷迷糊糊说:“我在阿宝家。”再问又不搭话了。

原来,清明当天,孙子楚的魂魄就随阿宝去了。

他追随阿宝左右,白天相依相偎,晚上同宿同眠。

虽然快活无比,却感觉腹中奇饿无比,想回家却找不到路,一直恍恍惚惚。

而阿宝做梦也会梦到与一个男子在一起,问他名字则说:“我是孙子楚。”

阿宝觉得异常,但一个女孩子也不好和别人说。

就这样过了三天,孙子楚在家里的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

孙子楚家里托人去阿宝家求情,希望能够去她家招魂。

但阿宝的父亲说:“平时又没有来往,他的魂魄怎么可能在我家。”

经不起孙子楚家人的苦苦哀求,阿宝的父亲同意了。

巫师拿着孙子楚的旧衣服和用过的草席,去阿宝家把他的魂魄招了回来。

醒来后的孙子楚对阿宝家的家具陈设等说起来如数家珍,阿宝听说后感慨他用情至深。

魂魄归位的孙子楚对阿宝还是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想找机会再见面。

又到了这一年四月初八佛浴节,孙子楚听说阿宝要去水月寺进香,于是一早就等在了路上,可是盯得眼睛都累了,却迟迟不见阿宝的影子。

快中午时,阿宝坐着一辆车子经过了,她看见了等在路边的孙子楚,用纤纤细手拉起帘子,凝望着孙子楚。

孙子楚痴呆呆地尾随着阿宝的车而去,魂魄再次去了几分。

阿宝的车子渐行渐远,孙子楚回家后又病倒了,昏昏然食不下咽。

家中养着一只鹦鹉,忽然暴毙。孙子楚把自己的意念集中在鹦鹉身上,鹦鹉突然展翅高飞,直接飞到了阿宝的住处。

阿宝高兴地逮住了鹦鹉,正要用锁链锁它,鹦鹉突然开口了:“姐姐不要锁我,我是孙子楚。”

这鹦鹉日日偎依着阿宝,她坐着,他便停在她的膝上;她躺着,他便依着床。别人喂食一概不吃,只吃阿宝喂的东西。

这样过了三天,阿宝悄悄派人去看望孙子楚,家人回来报告说:孙子楚已经气绝三天了,只是心头还未冰冷。

阿宝对鹦鹉说:“如果你能再为人,当誓死相随。”

鹦鹉说:“你骗我!”

阿宝发了誓,鹦鹉侧着眼若有所思,一会,阿宝脱了鞋子在床下,鹦鹉衔起一只飞走了。

话说孙子楚的家人。看见一只鹦鹉嘴里叼着一只绣花鞋飞回来,落地时鹦鹉便死了,大家都非常地惊异。

正在诧异间,孙子楚醒了过来,他要那只鞋子,大家不知道什么原因。孙子楚说:“那是阿宝的信物。”

阿宝派人去孙子楚家打听情况,家人回来报告了一切。阿宝让奴婢偷偷把自己和孙子楚的奇缘向母亲说明。

母亲调查之后竟然是真事,就说:“这小子才名倒还可以,但是他太穷了,你选择了几年夫婿,最后竟然选择了这样一个穷小子,恐怕是要被那些追求过你的有钱人笑的。

可是阿宝坚持要嫁孙子楚,父母也没有办法就答应了她。

消息传到孙子楚那边,他的病马上就好了。

阿宝的父亲想要让孙子楚入赘。阿宝拒绝了,她表示自己跟着孙子楚过苦日子也甘之若饴,于是他们终成眷属。

阿宝带去了不菲的嫁妆,家里一下子小富起来。孙子楚痴于读书不太会打理家业,阿宝也不以家事烦劳他。

三年之后,他们又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之后日子越来越顺。

到了三年一次的乡试,同郡的少年又作弄孙子楚。

他们拟了七个隐晦生僻的题,骗孙子楚说这是买通考官泄露出来的题。

孙子楚相信了,日夜琢磨并且写成七篇文章,大家躲在暗处笑话他。

当时正赶上考试,考官担心出的题太常规,有人会作弊,于是一反常态出了一些隐晦生僻的题。

孙子楚所做的七篇文章与考试题竟然完全相符,于是就考了当年的第一名。

第二年考进士的时候,皇上听闻了孙子楚的奇异之事,亲自召见了他。

孙子楚把自己的事情如实向皇帝禀报,皇帝非常高兴,并召见阿宝,赏赐了他们很多东西。

好风反复读过很多遍《聊斋志异》,特别喜欢《阿宝》这个故事,在这个夏天的午后一点一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讲出来,感受一个痴人的魅力。

意大利作家薄迦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句话:“一座城堡不管怎样坚固,要是每天攻打,最后总会失守。”

这句话可以指一个男子持续地追求一个女子,最后一定可以成功,也可以指人生的其他领域。

第十二章  手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被心理学家认为是儿童正常发展的标准的三大步骤中,倒有二项涉及到运动,那就是学会如何走路和如何说话。这两种运动功能似是一种星占图,从中可以看出儿童的未来。实际上,这些复杂的活动表明,儿童在获取运动和表达的手段上已经赢得了第一个胜利。但如果就语言等同于思维的表现而言,语言是人的特征,而行走是人跟其他动物所共有的。

        动物不同于植物之处在于“它在空间到处跑动”。当这种运动是通过肢体之类的特殊器官而产生时,它的行走方式就成为一种基本的特征。然而,即使人在空间运动的能力是如此巨大,以致它可以使人绕行地球,但行走本身并不是有理智的人的一个特征。

      相反,跟人的智慧最紧密相关的两种肉体的运动是舌头的运动,它用来说话,以及手的运动,可用来工作。从人类最早用作工具的经过削凿和磨光的石块可以推断出,在史前期的某些地方已经有人的存在。运用工具的能力标志着地球上的有生命的机体在生物发展史上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当通过手的劳动言语被记载在石块上时,言语本身就成为人类过去的记录。人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由,人能自由地运用他的手。他的上肢成了智慧的工具,而不是运动的手段。正因为这种功能,人使他的上肢服务于智慧,人不仅表现出他比其他动物占有一个更高的地位,并且还显示了人性的基本统一。

        人的手如此的精细和复杂,它不仅使心灵能展现出来,并且它使整个人跟他的环境建立特殊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人“是靠了手占有环境的”他的手在他理智的指导下改变环境,并进而使人能完成他在地球上的使命。

          如果我们想确定儿童智力发展的程度,我们就应该根据他们最初呈现的现象来考虑他的“智力活动”,即我们应该研究他的言语和劳动中对手的运用。这似乎是合乎逻辑的。

          人们本能地认识到智慧的这两种外部表现,即言语和手势的重要性,以及毫无保留地把它们看作是人类的主要特征。但他们如此做,仅着眼于跟成人的社会生活有关的某些象征符号。例如,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时,他们就携手“盟誓”。当一个男人订婚时,他“作出许诺”或“立下保证”,拉住女人的手表示向她求婚。在宣誓时,他举手宣读誓言。手还被象征性地运用在宗教仪式中,这时它强烈地表现了一种自我。为了推卸他对耶稣的死所负的责任,比拉多在公众面前,既是真的又是象征性地洗他的手。在开始进行弥撒的最严肃的一些程序之前,祭坛上的神父总是说:“我在无罪的臣民中洗手。”当他讲这些话时,实际上他洗的是手指,虽然在上祭台之前,他已经洗过手了。

          这些不同的例子可以表明,人们如何潜意识地把手当作内在自我的一种表现。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那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在这种基本的“人类活动”中儿童的手的发展更令人惊叹和神圣的。因此我们应该热切地期待着儿童朝着外界物体第一次伸出小手的举动。

        这些小手第一次有智慧的举动,这种举动的最初的推力代表了自我要努力进入这个世界之中,对于这种举动成人的心灵应该充满赞美。但是相反,成人害怕那些小手伸出去拿一些本身毫无价值和不重要的东西,他千方百计隐藏这些东西,不让儿童拿到,他老是说:“不要碰!”正如他不断地重复:“别动!静下来!”

          就在这种潜意识的阴影中潜藏着一种焦虑,基于这种焦虑成人筑起了一道防线,请求其他成人的帮助,似乎他必须跟一种正在侵犯他的财产和一种安宁的力量作秘密的斗争。

        为了发展他的心灵,儿童在他的环境中必须有一些他能看和听的物体。由于他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通过手的活动,才能发展自我,因此,他需要有一些能使他工作的物体,以便给他提供活动的动机。但在家庭里,这种需要被忽视了。儿童周围的东西属于成人所有,并为成人所用。对儿童来说,这些东西是禁忌之物。在儿童的发展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就这样确定下来了。即他不要碰任何东西。如果一个儿童成功地抓到了某个东西,他就会像发现了一块骨头并躲到角落里去啃的饥饿的小狗一样,从并不能给他营养的物体中寻求营养,并且还害怕有人会把他赶走。

        儿童的运动不能归咎于一种偶然性。他是在自我的指导下对这种有组织的运动建立起必不可少的协调的。依靠无数的协调经验,他的自我用他的正在发展的精神协调,组织和统一了他的表达器官。因此,儿童必须能自由地决定和完成他自己的行为。由于他正处于塑造自我的过程之中,所以,他的运动有一个特征,即它不是单纯偶然的或随机冲动的结果。儿童并不仅仅是无目的地跑、跳和拿东西,由此使屋子里狼藉满地。他的建设性活动是从他人的活动中获得启示的。他努力模仿成人使用或操纵某物的方式。在使用同样的东西时,儿童试图像他周围的成人一样去做。因此,他的活动跟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儿童想要去扫地、洗碟子或洗衣服、倒水、洗澡、梳头、穿衣,等等。儿童的这种天赋倾向可称作“模仿”。但是,这种表述并不确切,例如,它不同于猴子的模仿行为。儿童的建设性活动有一种精神起因,它们具有一种智慧的性质。认识总是先于活动。当一个儿童要做某件事时,事先他已经知道这是什么。他看到另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他就渴望自己去做。他学习说话就是如此,儿童获得的语言就是他从周围所听到的。他拥有记忆力,使他记住以前所听到的词汇,但是,他是根据某个时刻的特殊需要,自己运用词汇的。

          就词汇的运用而言,儿童并不象鹦鹉。他不仅仅模仿声音,而且能运用他已获得的和储存起来的知识,儿童的模仿绝不仅仅是机械的。如果我们要更深入地理解儿童的活动和他跟成人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基本的活动

        在儿童能按照他所看到的成人那样,以一种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方式行动之前,他已经开始为自己的目的而行动。他使用物体的方式对年长者来说常常是不可理解的。儿童通常在1岁半到他3岁之间会产生这种情况,例如,我曾经看到一个18个月的儿童,他发现了一叠刚刚熨平的餐巾整齐地堆在一起。这人小家伙拿起其中一块餐巾,极小心地捧着它。他把一只手放在餐巾上面,使折叠整齐的餐巾不致于散开。他走到房间斜对面的角落,把餐巾放在那里的地板上说:“一块”。然后像他来的时候那样又返回去,这确实表明他受到某种特殊的敏感性的指导。当他穿过这个房间之后,用同样的方式拿起第二块餐巾,小心翼翼地捧着它并沿着同样的路线行走,把它放在已置于地板上的那块餐巾之上,又说一遍:“一块”。他重复着这项工作,直到把所有餐巾都拿到另一个角落为止。然后,他把这个过程倒过来,一块一块把所有的餐巾都放回原先的地方。虽然这堆餐巾不像最初所放置的那样完美,但仍然折叠得相当好,虽然堆放得有点倾斜,但实际上是整齐的,对这个儿童来讲,幸运的是,在这漫长的调防演习中,家中一个人没有。儿童不知听到多少次成人在他们背后大声叫喊:“停下来!停下来!别玩那东西!”为了教训他们不要碰东西,他们细嫩的小手又挨了多少次打啊!

          使儿童入迷的另一项“基本的”的工作是取出瓶盖子,然后再把它盖上,尤其是,当这种盖子是一种可反射出彩虹色彩的雕刻玻璃瓶上的盖子时更甚。取出和盖紧瓶盖子的工作似乎是他们喜欢的一项工作。儿童另一项喜欢的活动是把大的墨水瓶或盒子的盖子拿起来又盖下去,或者甚至打开和关上橱门。儿童和成人为了一些东西经常发生冲突,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 这些东西对幼儿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但由于它们属于母亲或父亲桌子上的东西,或者是起居间家具的一部分,而禁止儿童碰它们。这种冲突可能导致儿童发脾气。但是,儿童实际上并不真正要这么一个瓶子或墨水瓶。只要是他自己的和能使他进行同样活动的东西,他都会满意的。

        诸如此类的基本活动,它们没有外在的终极目的,都可以被看作是人类最初的微弱努力,我们已经为很年幼的儿童设计了一些感官材料,例如,由大到小的一系列圆柱体,它们正好可以嵌入木板上不同的洞孔之中,由于这些东西设计出来能满足儿童生活中某种时期的需要,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让儿童独立,这个理想照理是很容易领会的,但是,在成人的思想中有根深蒂固的障碍,因而使这个理想很难实现。一个年纪大一点的人,即使他想同意儿童的要求,让儿童自由地触摸和到处搬运东西,也会发现他无法抵制内心的模糊的冲动,这种冲动导致他去支配这个儿童。

        在纽约,一位很熟悉这些思想的年轻妇女,渴望把这些思想实施于她的2岁半的儿子。有一天,她看见他把装满水的一只水罐拿到客厅里,她注意到,他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并努力再次缓慢地穿过这个房间。“当心!”“当心!”这水罐很重,孩子的母亲终于感到必须帮助他了。她拎起这水罐,把它拿到他所要去的地方,但这个孩子很伤心,感到受了屈辱。他的母亲承认是她造成了孩子的痛苦,但是她认为,她的行为是正确的。她说,虽然她认识到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是必需的,但是,她又觉得,让她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并且在做的时候浪费很多的时间,似乎是不适当的,因为这种事情她只要一刹那就可以完成。

        当这位妇女询问我的意见时跟我说:“我知道我做错了”。我过于考虑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对儿童的吝啬”,它产生于要保护自己财产的欲望。我问她:“你有诸如杯子之类的好的瓷器吗?让你的孩子拿一件这种轻巧的东西,看看会发生什么事。”这位妇女采纳了我的建议。后来她告诉我,她的孩子小心地拿着杯子,每走一步都要停一停,最后安全地把杯子放到了目的地。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的母亲被两种情感激动着,一种是为她儿子的工作高兴,另一种是为她的杯子担心。但是,她让儿子完成了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是她儿子如此渴望要做的,对他心理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另一次,我把一块抹布放在一个14个月的小女孩手中,这样她可以做些清洁工作,当她坐下来时,她用抹布擦了许多明亮的小东西,并对自己的工作显得十分高兴,但她的母亲有点反对给她小女儿这种跟如此幼小的儿童的需要不相干的东西。

          一个并不理解儿童工作本能重要性的成人会对儿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现感到惊叹不已。成人认识到他必须作出某种巨大的牺牲。他必须放弃他自己个性和环境的某些东西,但这是跟他的日常社会生活极不相容的,在成人环境中,儿童肯定是一个额外的社会存在。但是,要完全把他排除出这种环境,正如当今仍在做的那样,就会阻碍他的生长,就好像我们不允许他学习如何说话一样。

          为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使他可以展现他的较强烈的倾向,由此可以找到解决这种冲突的办法。当儿童说他的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因为他的呀呀学语在家里人听来是一种欢乐的声音。但是,他的小手的工作第一次表现了一个人在工作时的不连贯,这种工作要求物体的形式跟他的工作欲望相适应,由此来“刺激活动”。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儿童活动所花费的精力超出我们认为的儿童体力的可能范围。我有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拿了一只大面包,面包如此之大,以致她双手无法承受,不得不把它紧靠在身体上。她被迫挺着肚子走路,因而不能去看自己的脚该往哪儿踩。在这张照片中,还有一只狗伴随着她,她一直在这只狗的视程范围内。这情景很紧张,似乎已经到了就要奔上去帮助她的那一瞬间,照片的背景是成人都在注视着她。他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要冲过去帮助孩子拿面包。

        有时候,在适宜的环境中,幼小的儿童在工作中发展了一种技能和精确性,那是唯一使我们赞叹不已的。

再听马尔克斯的“爱情”

20190717

        初听,就像是摆拼图,有了总体的印象,但是细节上,还没有确定,画面上总有那么几块是空白的。再听,又重新的审视了一下,对于一些空白,有可能就填充了。

        还是按照秋香的故事讲。

        李四因为送电报而发现了秋香,所以就一发不可收拾的盯上了秋香,并频频展开攻势,展示他的文采,一封一封的情书,而且还有编号。

        开始时秋香不为所动,后来就被打动了,主要的原因是秋香的姑妈。而一旦秋香陷入情网,就彻底的陷进去了,同样的也是一封接一封的回信。然而事有不测,有一天在课堂上,秋香没有做该做的事情,被从后面进来的教师抓了个现形。教师想让秋香说出信是写给谁的,秋香就是不说,无奈,教师只好请出了秋香的父亲。

        秋香的父亲破例进入了秋香的房间,找到了秋香与李四的全部通信,事情就明了了。

        秋香的父亲带着手枪,到了电报局,找到了李四,说要谈一谈,并威胁李四离开秋香,否则就要吃子弹。

        李四也没有屈服,说这件事需要秋香决定。

        当然秋香也不会屈服。因为秋香拒不配合,因此学校便停止了秋香的学业,借此机会,秋香的父亲决定带秋香做一次远游,乘坐船运公司的客船,去她母亲,亦或是父亲的老家,想用时间来打破这一对儿年轻人的联系,然而,秋香父亲的设想没有如愿,李四自有他的办法。

        秋香的活动貌似神秘,然而百密一疏。他们是用电报通知的对方,然而这也正好落入了李四的掌控之中。在秋香的全部行程中,李四和秋香通过电报建立了新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比以往更加的紧密和炽烈。

        这段时间很长,大概有一年多,忘记了,而秋香的内心已经完全交给了李四,以至于秋香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等到回去之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秋香都要与李四完成人生的大事,举行婚礼。

        秋香回程的时候,他们也做了联络,秋香的一举一动,都在李四的掌控,然而同样是天有不测,偏偏在最后阶段,出现了问题。

        秋香的客船在抵达港口的时候,下了大雨,客船无法接近泊位,只能由小船接应,然后再送到岸上。李四紧盯着客船,但是却没有认出由黑人船夫抱着,被大雨淋成落汤鸡似的秋香,使得原本设计好的浪漫付之东流。而这似乎也预示了两个人的关系注定会有波折。

        这是故事里的第一次旅行,河上的旅行,这样的旅行没有停止,还会有几次,每一次都会有故事,而故事的结尾也是在河上的旅行。

        如果说这只是一场误会,倒不如说是一种命定,必然导致下一个故事的开始。这一次的错过,要等上五十二年才能再一次的接续。

        两个人都在想,明明是安排好了的,却偏偏错过了。

        两个人没有再联系,但是李四却一直想再见秋香,而且还真的见着了。

        这一天,在街上,李四远远的看见了秋香,和仆人在街上走,李四远远的跟着。秋香是出来采买的,第一次。走着走着,就到了代理人门廊,这是一个“灰暗”的地方。秋香并不知道,但是李四清楚。就在秋香流连之时,李四说了一句话,意思是说秋香不该出现在这里。

        照理,李四的这句话并无恶意,也是正常的提醒与规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样一句话,惹怒了秋香,使得秋香决定放弃李四,结束这一段感情。

        实在是有些莫名其妙,曾经的海誓山盟,只是因为这样的一句话,就完结了,实在是想不明白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理解是事实,也可能是还有没听明白的地方,再一次形成了空白,但是我想不会,因为也是够仔细了,甚至重新又听了一遍,没有错呀,但就是想不明白,总之,秋香已经决定放弃了。

        秋香的决定是有后果的,她把与李四所有往来的物品,信件,信物,统统的还了回去,并且要求李四也同样归还她的。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至少在这一阶段是这样。

        或许是因为某种冲击,秋香病了。秋香的家人害怕是得了霍乱,就请了医生过来,这个医生就是张三。

        张三从法国学成归来,小有名气,也精通医道,来到秋香的家里,经过一番审视,得出的结论是并不是霍乱。秋香的病没有大碍了,但是医生的病却严重了,当医生几天后再一次来到秋香家的时候,秋香很不客气的冲撞了医生,这也使得秋香的父亲很不高兴,逼着秋香向医生道歉。至此,医生,也就是张三与秋香的故事揭开了序幕。

        张三施展他的手段,向秋香发起攻势,甚至为秋香重新争取了学业,这一切收到了成效,秋香果然答应了张三的求婚,并且公布了婚礼的日程。

        这一切李四都是清楚的。在得知秋香订婚的消息之后,李四的母亲找到了李四的叔叔,为李四在远方谋得了一个电报员的差事,李四带上了他母亲为他准备的行李,也登上了船运公司的客船,远走他乡了。这是第二个河上旅行的故事。

        原本李四是有仓位的,但是由于临时来了一位大员,船长让李四让出了他的位置,李四答应了,住到了一个小的客室。

        就在行程最后的某天晚上,李四被一个女人劫持到了一个小仓室里,并夺去了李四的童贞,一切来的如此突然,以至于不容李四反应。过后,李四环顾了这个仓室,这个仓室与一个大的客室相通,大客室里住着三位女性。

        李四猜想那个女人应该是三个女人当中的一个,但是最终也无法确定是那一个。

        李四还在船上就得知了秋香结婚的消息,这给李四带来了很大的刺激,最后李四决定放弃这份工作,还是回家,回到秋香的身边。李四没有下船,直接就随船返航,并将行李抛到了河里。

        第二个河上旅行的故事,结束了李四的爱情,却开启了李四的情爱,从此,李四的爱欲就一发不可收拾,并且持续了五十二年,知道张三离世。

        李四回到了家里,张三的婚礼也开始了,随后,张三与秋香一起乘坐客船,开启了新婚之旅,目的地是法国。这次旅行持续了将近两年。

        这是第三段河上旅行的故事。在这段故事里,就在河上这一段,秋香完成了蜕变,从女孩变成了女人。这段旅行,秋香还收货了她的第一个孩子。

        张三一直在说,他与秋香的故事始于一次误诊,这句话应该是有深意的。

        张三与秋香的婚后生活波澜不惊,应该是平平常常的,但是这中间也有波折,而且这个波折险些断送了这段爱情。

        在一次就诊时,张三把心,或是说把身体,交给了他的一个女病人,而这一切被秋香很快的就察觉了。

        面对这样的背叛,秋香选择了逃避,她独自一人踏上了回她的老家的旅程,当然又是河上的旅行。这次行程的时间并不短暂,张三不得不认错,接回了秋香。

        这是第四次的河上的旅行。

        张三为了弥补他的过错,也为了弥合婚姻的裂痕,两个人又做了一次旅行,旅行的目的地还是巴黎,而旅行的开始,还是在河上,这是第五次河上的旅行。这一次的旅行,秋香收获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当她返回时,又一次怀孕了。

        接下来的事情算是平常,两个人争争吵吵,打打闹闹,总体上还算是相安无事,并且把婚姻持续过了金婚,直到张三因为一个鹦鹉而死去。

        在这一段漫长的时间里,李四并没有闲着。自从在船上体验了一种全新的快乐,以及秋香与张三开始了新的生活,也就是弃李四而去,李四也开始了他的全新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这种生活,用中国一句俗语,“采花大盗”,来形容,似乎更加的贴切。有统计说,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大约五十一二年吧,李四与至少六百二十二位女性进行了他的快乐的游戏,这个数字是记录在案的,还有一些没有记录的。这些女性各式各样,有各种年龄,各种身份,最小的只有十四岁,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当知道李四为了秋香弃她而去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李四的第二个女人是一个寡妇,是李四的妈妈为他安排的,以排解李四因秋香的离去带来的忧伤,这个女人与李四交往了很长时间。

        在所有李四交往的女人,没有一个是因为金钱,或者说李四与她们从来没有直接的金钱交易,或许会有一些小礼物。按照李四的说法,用金钱买来的,不是爱情。

        李四把性等同于爱情,显然这是李四的态度。

        与李四交往的众多女性中,有一位与李四没有性,他们的交往有几十年,至少三十多年吧,两个人是同事,是李四把她带进船务公司的,也是她央求他这样做的。在他们的最后,李四也曾想做,但是被她委婉的拒绝了,如果早几年,或许还可以。

        李四坚强的活着,而支持他的信念是张三一定会死的,他要等到这一天,与秋香再会。为此他做了积极的准备。在他叔叔的船务公司里,从最小的职员做起,直到最后继承了公司,成为公司的主人,一路上有那个知己的帮助,以及自身的信念和努力。最后,李四实现了他的夙愿,张三死了,他还活着。

        再一次的追求还是费些周折的,但还是如愿了。

        在这个过程中,秋香的态度有些特别。她放弃李四的原因有些模糊,更有些莫名其妙,似乎没有充分的理由,感性多于理性。同样选择张三,同样也是。如果说与李四的开始是出于幻想与懵懂,对于张三及重新对李四的接受,好像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乃至于替代。在秋香的生活中,自主的成分不多,对需求并不明确,却又表现的明确,是第一次旅行以及与那些表姐妹们交往,打开了她的认知,放弃李四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接受张三,却有这方面的影响。

        李四如愿以偿,再次与秋香交往,热恋之后,两个人决定做一次旅行,就乘坐李四船务公司的客船,李四为此早做了安排。这是第六次河上的旅行。

        如果李四与秋香仅仅是完成了旅行,那他们的故事还不够圆满,就在这次旅行中,就在这条船上,李四完成了他的最后一段性事,至此,也就完成了故事全部叙事的主题,霍乱时期的爱情。

        听到这里,似乎有这样一种理解,所谓爱情,就是交往加性事,只有交往,或只有性事,都不是爱情。李四完全践行了这样的认知。李四与他的女助理,有几十年的交往,但是没有性事,也就没有爱情。李四有案可查的性事中,的确包含着爱情,而那些露水情缘却不是爱情。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也只是我的讲法,但是马尔克斯却不是这样讲的,他有他的讲法,也因此成为伟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161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5
下一篇2023-07-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