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为何未酿成悲剧?

土木堡之变为何未酿成悲剧?,第1张

土木堡之变为何未酿成悲剧?

土木堡之变结局: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轻信宦官王振之言,亲自迎战瓦剌,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兵败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六传至英宗朱祁镇,继位时年仅九岁。明英宗是一个冥顽不化的少年皇帝,始终受太监王振操纵,终因宦官秉政,酿成一场大祸。

是时,朝廷无主,军队溃败,城防空虚,贵族官僚陷入惊慌失措之中,人民遭受战乱之苦。如何使明朝不亡,成为举国上下面临的最严重问题。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危为安,避免了一场山河破碎的灭顶之灾。分析其遇变乱而未酿成象北宋末年那样的家破国亡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立长君以绝敌望

八月,皇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代皇帝总管政事。九月,文武大臣请求皇太后说:“皇太子幼小,难负重任,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安宗社。”

九月初六日,郕王接受太后谕旨,即皇帝之位,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明年年号为“景泰”。这一措施表明“明朝丧君有君”,决心共赴国难。

于侍郎砥柱中流

于谦,当时任兵部侍郎,毅然以国家安危为己任,“土木堡之变”后的政局多赖其维持。当郕王监国时,侍讲徐珵等主张迁都,于谦厉声驳斥说:“谁主张逃跑就应斩首。京城是国家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大势去了。大家还记得南宋的教训吗”使明政府坚定了据守北京御敌的决心。

于谦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加强京城和附近关口的防御兵力;一面敢于主持正义,惩治马顺等王振余党。吏部尚书王直对于谦无限感慨地说:“国家危难,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最近遇上这么多麻烦,虽有一百个王直,也是无能为力啊!”

这年十月,瓦剌军队逼近北京城下,扎营于西直门外。于谦面对强敌,毫不畏缩,主张主动出兵,他亲自带一支军队出城,并命令关闭全部城门,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他号令严明,身先士卒,军心大振,经五天激战,瓦剌仓惶撤退,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

持正义军民奋战

土木堡之役,虽说是由于瓦剌使臣谎报使团人数,企图冒领赏品和求婚被拒绝而引起的,但明政府削减赏金和马价,拒绝也先(瓦剌首领)为子求婚,只是也先发动战争的借口,所以瓦剌方面是非正义的;而明朝军民抵抗瓦剌进犯,保卫京城,是正义之举,因而得到了全国军民的支持。如西直门激战时,居民都爬上屋顶,争投砖石击敌,喊声震天。一些文臣武将也表现出非凡气慨。

如应天巡抚周忱献计运通州粮,及时制止了“焚粮以绝寇资”的消极措施,保证了京城军民的粮饷。大同总兵郭登以少胜多,功绩卓著。当时大同军队多战死,郭登初进大同接受关防时,土卒能战者只剩下数百人。他与士卒同甘苦,亲为士兵裹伤敷药,并慷慨地说:“吾誓与此城共存亡,不令诸君独死也。”这样,将士同心杀敌,仅以八百骑打败了数千瓦剌军。

所幸宦官不为患

宦官兴安起了积极作用。宦官无代不为患,尤以明朝为最。明自成祖朱棣开始重用宦官,宦官势倾朝野。明英宗时的王振就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可以事事不通过英宗,出语即为圣旨。

明朝有个怪现象,有作为的士大夫,往往有宦官相助才能显示自己的才华。譬如于谦,如没有宦官兴安的大力鼎助,想为国立功是很难的。

景泰年间,受景帝宠信的只有兴安一个,而兴安对于谦十分敬重,屡次在于谦受到奸臣诽谤时挺身而出,加以保护。

明史《宦官传》言:“安有廉操,且知于谦贤,力护之。或言帝任谦太过,安曰‘为国分忧,如于公者宁有二人’?”景泰帝朱祁钰所用之宦官,幸而不是祸国之流,这对于景泰年间的政治起着很积极的作用。

明景帝不涉阴险

明景帝执政八年,总起来看,不负祖业,不涉阴险,信任忠臣良将,力战自强,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他持大政,始终信任于谦等人。激励众将奋勇杀敌,这是无可指责的。但也引起了他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他越杀敌,敌人就越想送回英宗,因为瓦剌看到了景帝不好对付。

景帝即位后,虽说有点贪位薄兄,略有失德,但在民众看来,那是皇帝的家事,况景帝对英宗无残害行为,比起明成祖处置建文帝来真是仁暴悬殊。再若将景帝与南宋高宗赵构做一比较,更形成鲜明对照。赵构不仅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生;而且为了不迎回徽、钦二帝,天天说迎驾,天天言求和,当把金人打急了时,杀猛将迟滞战事,输送金银财物讨金人欢喜,故意在金人面前显露:一旦把二帝送回,南宋朝廷就不一定再那么驯顺了。

这种冒屈己迎驾之名行恋位忘亲之实的诡计是景帝做不出的,所以景帝比之宋高宗,其功罪不可道里相计。英宗被掳而明朝仍然全盛,景帝不行诡计实在是明朝的造化。

取信于民根基牢

关于“土木堡之变”后明未灭亡的原因,除了上述五点外,笔者还想谈一下明朝前期怎样对待民众的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出身下层的开国皇帝,接受了元朝灭亡的教训,对人民实行宽舒政策,竭力取信于民。对于民生问题,虽至暗君主、至凶阉宦,也不敢漠然视之。

明朝前期官僚士大夫虽屡受摧折,但却没有丧失国家元气。英宗初年,太皇太后专以安抚百姓为要务,每遇旱涝虫蝗,都减免租赋,因此,虽遇灾却不为大害。即使到了王振专权时,尽管一反正统初政,但唯有免租赈荒,一直不敢有所更改,此事例史书记载颇详。

因而英宗被掳而国家根基未动摇,人民无离叛之心。瓦剌的入侵反而为铲除王振宦官恶势力助了一臂之力,其后来的发展也对明朝政局无大的损失,充分说明了民为邦本的道理。

一个善意的举动为子孙后代带来了无穷福祉,刘继祖无疑是赚大发了。

朱元璋手封的侯爵固然很多,但是对江山没有半点功劳就被封为侯爵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朱元璋二姐曹国公主的丈夫李贞,一个就是刘继祖了。但是李贞和刘继祖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朱元璋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

先说说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姐夫李贞的。

朱元璋还在家里放牛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连吃的都没有,所以经常到自己二姐家蹭吃蹭喝。在哪个穷苦的年代,多一张嘴就是多一份沉重的负担,但是朱元璋的姐夫李贞从来都不小气,反而是经常主动帮助自己的小舅子。朱元璋后来出去闯荡江湖并发迹,但是李贞帮助过他这件事,朱元璋却一直都记着。

朱元璋的二姐后来死掉了,又因为战乱,李贞就带着儿子李文忠前去投奔红巾军,朱元璋很高兴,接纳了二人,还把李文忠的姓名改为朱文忠,并对他十分看重,把他培养成为了一名将军。

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大封诸侯,朱元璋很念旧情,把李贞封为恩亲侯。其实朱元璋早就打算好了,一旦开国就封李贞为侯爵,恩亲侯这个爵位就是为李贞准备的,可见朱元璋对李贞很看重。

后来,朱文忠因为征讨元朝余孽立了很大的战功,被朱元璋封为曹国公。但是天下哪有儿子比老子爵位更高的事情呢,所以朱元璋就干脆把李贞也封为曹国公,父子二人同时成为公爵,这在历史上也很少见。

朱元璋对于封爵其实是很谨慎的,因为他一生就没封过几个公爵,能被封为公爵的都是有大功劳的人物,甚至还有很多像刘伯温这样的有功之人都没有被封为公爵。这还不算完,李贞死后,朱元璋还追封李贞为陇西王,而且还给他上了谥号,叫做“贡献”,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李贞的评价是很高的。

不但如此,朱元璋还追封李贞祖上三代为王爵,让他祖上也跟着沾光。纵观整个明朝历史,能够享受朱元璋这么高待遇的人,除了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几乎就很难找到其他人了。

再说说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恩人刘继祖的。

朱元璋家的穷,从他父兄的死就看得出来。史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词语来形容朱元璋家的贫穷程度,叫做赤贫。但凡叫赤贫的人,基本上就是穷人中的穷人了,穷到家里如果死了人,没有棺材寿衣,只能拿个破帘子卷了草草下葬的程度。

那一年,朱元璋的兄长、父母相继在一个月之内死去,朱元璋虽然没有能力为自己的亲人举办下葬仪式,但是他是个孝顺的人,所以他决定去找当地的地主帮忙。不过朱元璋首先找到的人不是刘继祖,而是地主刘德。

朱元璋家是刘德家的佃户,朱元璋父兄都在替刘德种田,朱元璋本人也在替刘德放牛。有困难找主户,这件事本来就是考验地主良心的事情,但是刘德显然不是什么喜欢做慈善的人,很果断地拒绝了朱元璋。其实刘德拒绝朱元璋,也是有其他缘由的,因为朱元璋小时候很混,带着自己的小伙伴把刘德家的牛被杀了吃掉,刘德对朱元璋的印象自然就不怎么好,所以不肯帮他。

他们都知道朱元璋一代枭雄白手起家,虽然是贫苦人家出身,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计谋,依旧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了天下之主。

而作为元朝的末代皇帝,他的退场也是比较体面的,他没有惊慌失措,体面的回给使者一首诗。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这就是末代皇帝给朱元璋回了一首诗。

其实从这诗中的含义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这个我在皇帝看起来还是挺有智慧的,在这种比较不体面的形式下,也尽量的以一种体面的方式退出。

毕竟元朝的失败并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是元朝的体制的落后而导致的王朝的崩塌。对于这个末代皇帝而言,他已经做得足够可以了。

当然了,我觉得朱元璋也是以礼相待了,当末代皇帝去世之后,他也以一种体面的礼仪将其安葬,也算是全了他那首诗的体面了。

而其他的末代皇帝,说实话,很多时候都不能像他这样体面的退场,他们很希望渴望权利,不希望离开了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利。就比如现在的末代皇帝,一般他不管怎么样还是想要获得权力,因为权力的滋味实在是太美好了。

所以咱们再盘点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的时候,也对元朝的这位表示即使是要退场,也是以一种很体面的方式。

1359年,朱元璋打下浙江金华之后,听闻刘伯温(刘基)、章溢、叶琛等名声很大,于是派遣孙炎邀请他们加盟,其他人都答应了,但刘伯温却拒绝了。随后,朱元璋再一次邀请,刘伯温还是拒绝,直到第三次邀请,刘伯温才答应出山。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刘伯温拒绝两次,为何第三次答应了朱元璋?

1356年,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攻取了战略要地集庆(今南京),史称“集庆之战”。然后,朱元璋乘势扩大战果,巩固集庆,使其成为朱元璋发展势力,争雄天下的大本营。

占领南京第二年,朱元璋派遣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自己率军攻取宁国,随后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

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拥有了争霸天下的基础。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14世纪最重要的也是人才!有志建立一番功业的朱元璋,也非常渴望人才,听闻刘伯温大名,于是就在1359年派一个叫孙炎的人前往聘请。

所谓孙炎,史载“孙炎,字伯融,句容人(如今隶属江苏镇江)。面铁色,跛一足。

谈辨风生,雅负经济。与丁复、夏煜游,有诗名”。朱元璋打下南京之后,闻孙炎之名,于是召见委任江南行中书省掾,深得赏识,后从征浙东,受命聘请刘伯温等名仕。

《明史·孙炎传》记载三请刘伯温:“太祖命招刘基、章溢、叶琛等,基不出。炎使再往,基(刘伯温)遗以宝剑。炎作诗,以为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封还之。遗基书数千言,基始就见,送之建康”。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朱元璋命令孙炎招聘刘基、章溢、叶琛等,但唯独刘基没有答应。于是,孙炎再次前往聘请,刘伯温赠送孙炎一把宝剑,但孙炎声称“剑应当献给天子,斩尽那些不肯顺应天命的人,作为臣子不敢私有”,于是将宝剑退还给刘基。第三次是孙炎给刘伯温写了一封信,刘伯温与之相见,并将宝剑送到南京,交给朱元璋,实际就是答应出山辅佐朱元璋。

朱元璋三请刘伯温,刘伯温拒绝了前两次,为何第三次就答应了朱元璋?《明史·孙炎传》中没有给出答案,但透过考古与史料,却能揭开其中的真相。

《明史·刘基传》记载:“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

朱元璋第一请刘伯温,采用的是“以币聘”手段,刘伯温根本就没有回复。刘伯温为何拒绝?不谈理想,单就钱财而言,刘伯温看的非常淡。

刘伯温少有神童之名,23岁考中进士,成为元朝一名官员,做了五年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之后辞官归乡。辞官后,刘伯温返回青田,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此后数年,刘伯温隐居乡间教书。

可见,朱元璋的“以币聘”,根本不可能打动刘伯温,否则刘伯温就不会辞官隐居乡间教书了。

朱元璋本是穷苦百姓出身,他称帝后便一心为民,对官场掌管严格。

对贪官污吏绝不手软,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使人闻风丧胆。

朱元璋还专门设置了皮场庙,把府、州、县衙门左面的土地庙作为剥人皮的场所。

朱元璋在经济上采取与民安息的政策,也是为了造福人民。兴修水利、减息减租、奖励农耕,从造福百姓出发。百姓给国家的租税额比元朝增加了三倍之多为回报。

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勤政爱民的好皇帝,性格却古怪。原来朱元璋忘不了年少时吃的苦,他有深深的自卑感。

可他现在又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在这两种极端情绪下,他变得暴戾恣睢。从某种角度看,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位暴君。

为了加强统治,朱元璋大兴文字狱,有时牵连民众高达上万人,数字触目惊心。

有人不解朱元璋宴请高僧,高僧只说了个“殊”字,朱元璋便将其处死。

其实很简单,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制造莫须有罪名,达到想除掉某人的目的。

这位高僧法号释来复,在佛法上造诣极高,在文学上也是个巨匠,便成了明朝的“诗僧”。

皇帝大多都是惜才的,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便提议释来复还俗改做大臣,效忠大明。

可是这样境界的人,又怎么愿意去忍受宦海浮沉,经纶事务呢。于是,释来复拒绝了朱元璋的提议。

这一拒绝,便为释来复埋下祸根。朱元璋心里有了芥蒂,再见释来复便存心刁难。问他既然头发都不要了,还留一把胡须做甚?释来复可是文学巨匠,有着文人的清高,他的回答自然带刺。

削发是说自己已经远离了世俗的,而留胡须吗,则是表明自己的男子气概。

朱元璋为了活命,也曾当过和尚。他曾经可是不管不顾剃了头发和胡须的,这释来复就是暗指他没有男子气概、没有尊严。

这一次,释来复又给自己挖了个坑,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除掉他了。

前面说过,朱元璋大兴文字狱,以此制造莫须有罪名,然后达到除掉想杀之人。朱元璋邀请释来复吃饭。

吃饱喝足,朱元璋让他作诗了。大师即兴而作:

金盘苏合来殊城,稠叠滥承天下赐,玉碗醍醐出上方。自惭无德颂陶唐。

很显然,这首诗是感念皇帝宴请,并无其他用意。但是朱元璋可是文字狱的推崇者,想找茬真的轻而易举。

他这诗一作出来,朱元璋便勃然大怒。“殊”本意是赞美的意思,将“殊”拆开来看的话就是一个“歹”一个“朱”。

这分明是骂我朱元璋是个歹人!而这无德,定是讽刺我朱元璋无才无德。

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朱元璋抓住机会当然治了他的罪,大不敬之罪,罪该万死。一代高僧,死于冤假错案,可悲可叹。

不过史上也流传另一种说法,释来复是受胡惟庸案牵连,才惨遭朱元璋凌迟。

不过不管什么原因,他总是朱元璋赐死的。最多一个丑化朱元璋,而另一个则有点吹捧他的意思。

挥刀自宫既能恪守道心,不破坏到家规矩,又能接受朱元璋的赏赐,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古语有云: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句话适用于大多数场合。这不,道士邱玄清在听说朱元璋要赏赐他两个宫女以后可吓坏了,因为他的职业特殊。作为道士的他是张三丰的弟子,而出家人是不能结婚生子的,偏偏这两个宫女又是朱元璋赏赐下来的。拒绝不好容易引来杀身之祸,如果接受又会让自己成为道家的笑话,有辱师门尊严。思来想去的邱玄清狠下心来对自己动手,直接挥刀自宫,这样一来就能接受朱元璋的赏赐。

既然邱玄清已然挥刀自宫,其他道教同门就无法凭此攻击全真教,也算是邱玄清为保全全真教名声所作出的牺牲。至于邱玄清为何不直接拒绝朱元璋的赏赐?要知道,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杀人不眨眼。明朝初年的胡惟庸案历时数年,牵连人数有几万人。当时邱玄清心里肯定在想,如果自己拒绝朱元璋的赏赐,自己身死道消是肯定的,搞不好全真教都要面临朱元璋的“雷霆怒火 ”。

毕竟朱元璋恶迹斑斑。一次,他将宫女赏给大将常遇春。结果常遇春的老婆是个悍妇,在常遇春称赞宫女的手非常漂亮以后,他老婆直接把宫女的手给砍了下来。这事情传到朱元璋耳朵里后,直接派兵把常遇春的妻子大卸八块。很明显,这就是面对朱元璋的赏赐时没有处理好的结果。有了前车之鉴,邱玄清当然要在深思熟虑后妥善处理。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即便是自尽也可能会让全真教遭到朱元璋报复,唯有自宫并向朱元璋解释才能化险为夷。不得不说,邱玄清和朱元璋“打交道”真实费尽心思。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太多。这没办法,开局手捧一个乞讨碗,最后碗内却装上了大明江山。这等传奇人生,再牛的小说家,都不敢这么写,可偏偏却成了实锤的历史!

大概也正是因朱元璋的传奇,有点玄幻感了,因而本来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放在朱元璋身上,立刻就变成了“谜团”。比如,朱元璋给小舅子封大官,可为何小舅子坚决不要?很简单,看完这三个历史记载,就明白了。

第一件事:朱元璋还手捧乞讨碗时,曾在一户人家前休息。结果被这户人家的户主,一眼看中。户主叫:郭山甫,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自己精通相术,一眼就看出来,这个乞丐太牛逼!因而把朱元璋请到家里,好吃好喝好招待,最后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朱元璋。

当时他对儿女是这样解释的:我相面无数,却从来没见过,如这个乞丐这等面相,是贵不可言,日后必成帝王!而你们两兄弟我也早看过,都是王侯的面相,所以,你俩务必要追随他左右。

第二件事:如今,朱元璋已经成了皇上。而郭山甫的次子叫,郭德成,自然就成了皇上的小舅子。至于他女儿,则成了后宫内的二把手——在马皇后去世后,统领后宫!

这天,朱元璋设宴,郭德成也来了,却是喝得大醉!朱元璋便留下了他,说:你老早就追随了我,我想重用你,给你高官厚禄。

哪料郭德成却喷着酒气说:不要,我啥本事我清楚,担不起那么大的责任,只要天天有酒喝就成了!

朱元璋点头,偷偷塞给他两块金子,叮嘱:拿好,去买酒,千万别告诉别人是我给的!

郭德成点头,然后就离开朱元璋。可如今他身处皇宫,想出去,就要被搜身检查。结果这两块金子被搜出来了,让他解释!朱元璋金口玉言,不得告诉别人。郭德成表面虽醉了,但心里却没醉,便声称,是我顺手拿的。

就这样他被押到朱元璋面前。得知情况后,朱元璋吼:那金子是我赐个他的,放了他!

就这样郭德成,巧妙脱险了!

第三件事:由此郭德成更感到,自己跟着朱元璋太凶险。说不定啥时脑袋就掉了,从此变得更加小心,哪料却还是出了问题。

又是一次设宴,朱元璋又提出了:郭德成你别天天跟醉枣一样了,就算你不出来帮我,也别天天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这都成什么样子了。

郭德成大嘴一咧说:“皇上,我都恨不得把头发剃光,变成和尚那样才好呢。”这句可是出自《明史》。须知,朱元璋当过和尚,他最忌讳“秃”啊等字眼。如今,郭德成却当着他面说出了!

顿时朱元璋是“默然”不语。可想而知,当时朱元璋脸色会难看成什么样。而郭德成似乎啥也没感觉到,依然如故——实则他都要被吓死了!

果然回到家后,郭德成就瘫了。他太了解朱元璋了,明白随后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可如今这可怎么办?终于,郭德成想起一招来,他再一次喝醉,竟然真就剃光了头,穿起袈裟,开始胡言乱语了起来……

很快,这个消息就惊动了朱元璋。于是朱元璋对郭德成的妹妹说:“那天喝酒时,以为他跟我开玩笑,没想到竟然是真的。你哥真是个疯汉子。”

那么朱元璋真就相信郭德成疯了吗?

鬼才信呢!朱元璋是啥人?他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想给双方留个台阶,毕竟好歹郭德成是自己的小舅子。若杀了,他妹妹能答应?自己这后宫也就别安生了。

所以,朱元璋对郭德成的妹妹说出的那番话,就等于让他妹妹,去告诉郭德成:我朱元璋信了,你不是故意嘲笑我,如今事过去了,你也别瞎闹腾,以后给我更懂事点就行了。

说来说去,郭德成之所以打死不当大官,无非就是看懂了朱元璋的为人,完全是出于自保目的!

而朱元璋也懂了郭德成的意思,他也不想闹事。还是那句话,毕竟都是亲戚,郭德成一家子在自己还当乞丐时,就认准了自己,追随自己,他也不好意思对郭德成下死手。于是双方彼此演戏,心照不宣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35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