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陆法和

文言文陆法和,第1张

1 胡僧佑字愿果那篇文言文翻译

胡僧佑,字愿果,是南阳郡冠军县人。小时候就勇敢果决,有军事才干。胡僧佑在北魏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在大通二年(528)回到梁国,多次向皇上奏事,梁武帝很器重他,授予他假节、超武将军、文德主帅等官职,让他守卫项城。项城陷落后,胡僧 佑又逃亡到北魏。中大通元年(529),陈庆之护送北魏北海王元颢到洛阳,胡僧佑又随陈庆之回国,被任命为南天水、天门两郡太守,颇有政绩。他生性喜欢读书,却不懂得写文章,但每次在公宴上,胡僧 佑一定要勉强赋诗,文辞庸俗,大多被嘲讽,他却怡然自得,说自己的诗文作得不错,并且越来越骄傲自大。

胡僧 佑晚年被梁元帝所用,担任镇西录事参军。侯景叛乱时,西沮蛮乘机反叛,梁元帝命令胡僧佑讨伐西沮蛮,要他杀尽其首领,胡僧 佑规劝梁元帝不要那样做,却以违抗圣旨的罪名被关进了监狱。大宝二年(551),侯景进占荆陕一带,把王僧辩围困在巴陵,梁元帝便擢用狱中的胡僧 佑,授予他假节、武猛将军等职,又册封他为新市县侯,命令他去救援王僧辩。胡僧佑即将出发时对他儿子说:“你可以开列两扇门,一门做成红色,一门做成白色。如果此去吉利的话,我就由红门进来,如果此去不吉利的话,我就由白门进来,不打胜仗我决不回家。”梁元帝闻知此事,对胡僧 佑非常赞赏。胡僧佑兵到杨浦,侯景派遣部将任约率领精兵五千占据白土脊,遥遥地监视着胡僧佑。胡僧佑从另外一条道路西进,任约认为他是害怕自己而有意退避的,便下令快速追击,在南安的芊口终于追上,他对胡僧 佑大喝一声:“吴儿,还不赶快投降,看你往哪里逃!”胡僧佑不与他答话,暗中率军退却。到了赤砂亭,正好遇上陆法和,二人便联合起来进攻任约,大获全胜,抓住了任约并把他押送到江陵,侯景闻讯便逃跑了。梁元帝任命胡僧 佑为侍中、领军将军,召他回到荆州。

承圣二年(553),胡僧佑升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其余官职不变。西魏入侵时,梁元帝任命胡僧 佑为都督城东诸军事。西魏军队从四面发起进攻,各路军队同时袭来,胡僧佑亲临战场,昼夜督战,鼓励将士们英勇杀敌,加之赏罚分明,将士们深为所感,都愿意以死相报,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西魏军队畏缩不敢向前。可是没多久,胡僧 佑被对方冷箭射中,当场身亡,时年六十三岁。梁元帝闻讯,骑马赶到战场痛哭。于是内外惊惧惶恐,荆州城被西魏攻陷了。

2 陈书·徐世谱传

陈书·徐世谱传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彳复人。世代居荆州,为主帅,统兵征伐蛮、蜒。到了徐世谱时,其人尤其勇猛且体力过人,擅长于水战。梁元帝任荆州刺史时,徐世谱带着乡里人侍奉他。

侯景之乱时,徐世谱因参与征伐侯景,多次官至员外散骑常侍。不久率水军,随司徒陆法和征讨侯景,与侯景交战于赤亭湖。当时侯景军强盛,徐世谱便另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来加强军势。交战时,徐世谱又乘大战船位居前锋,于是大败侯景军,活捉侯景将领任约,侯景逃走。接着随王僧辩攻打郢州,他又乘大战船至苍门,贼将宋子仙以全城投降。因战功卓著授官使持节、信武将军、信州刺史,封为鱼彳复县侯,食邑五百户。又随王僧辩东下作战,常为前锋。又在湖熟打败侯景将领侯子鉴。侯景之乱平定后,因战功授任通直散骑常侍、衡州刺史,兼河东太守,食邑增加至一千户。

西魏寇掠荆州,徐世谱镇守马头岸,占据龙洲,梁元帝授任他为侍中、使持节、都督江南诸军事,镇南将军,护军将军,赐鼓吹一部。江陵陷落后,徐世谱东下投靠侯王真。

绍泰元年(555),召任侍中、左卫将军。高祖拒抗王琳,所需水战的装备,一概托徐世谱备办。徐世谱生性机智灵巧,熟谙旧法,所制造的器械,随机增减,其巧妙构思出人意料。

永定二年(558),迁任护军将军。世祖继位后,加任特进,晋号安右将军。天嘉元年(560),增加食邑五百户。天嘉二年,徐世谱出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宣城郡诸军事、安西将军、宣城太守,俸禄正好二千石。入京任安前将军、右光禄大夫。不久失明,因病引退不上朝。四年去世,时年五十五岁。追赠原职,谥号桓侯。

徐世谱堂弟徐世休,随徐世谱从梁朝开始征讨,亦有战功。其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安远将军,爵为枳县侯,食邑八百户。光大二年(568),随都督淳于量征讨华皎。战死,追赠通直散骑常侍,谥号壮。

3 白随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白 bái 形容词义 1、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

——《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

——《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

——《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

——《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3、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4、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5、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6、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名词义 1、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地方话。

如:苏白。 4、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姓 白起,小竖子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义 1、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高启《书搏鸡者事》 2、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

——《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3、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4、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义 1、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

——睢景臣《高祖还乡》 2、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3、竟。

与“不”连用。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随suí 动词义 1、形声字。从辵( chuò)) 随,从也。

——《说文》 随无故也。——《易·杂卦》 随山刊木循也。

——《书·禹贡》 无纵诡随。——《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随入。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

——《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

——《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依顺;依从。 随,顺也。

——《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北齐书·陆法和传》 3、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4、接着;随即。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清· 方苞《狱中杂记》 5、按照;依据。 名词义 1、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

地在今湖北随县。

4 白随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白 bái形容词义1、象形字。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说文》虚室生白。

——《庄子·人间世》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白昼大都之中。

——《汉书·贾谊传》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须眉交白。

——《庄子·渔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目辨白黑美恶。

——《荀子·荣辱》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2、纯洁;代表清流贤正。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3、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4、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5、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6、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名词义1、古时罚酒用的酒杯。

也泛指酒杯。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

——《虞初新志》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2、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3、地方话。

如:苏白。4、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5、姓白起,小竖子耳。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动词义1、清楚;明白。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高启《书搏鸡者事》2、表明;说明。吾将以死白之。

——《吕氏春秋·士节》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3、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4、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7) 使……白。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副词义1、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

——睢景臣《高祖还乡》2、单单;只是。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3、竟。

与“不”连用。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随suí 动词义1、形声字。从辵( chuò))随,从也。

——《说文》随无故也。——《易·杂卦》随山刊木循也。

——《书·禹贡》无纵诡随。——《诗·大雅·民劳》凡庭实随入。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列星随旋。

——《荀子·天论》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子行而我随之。

——《韩非子·说林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2、依顺;依从。随,顺也。

——《广雅》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

——《北齐书·陆法和传》3、听任某人自愿去做。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4、接着;随即。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

——清· 方苞《狱中杂记》5、按照;依据。名词义1、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2、中国周代国名。

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

地在今湖北随县。

5 梁武帝时期的候景介绍

侯景历史上名声很差,给你个详细的 侯景(?—552年),字万景,朔方人(或说是雁门人),羯族。

字万景,小名狗子(从他这样的小名看来,他的字明显是后来发迹后起的)。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

少年时就顽劣不羁,横行乡里,是当地著名的恶少。成年后身高不满七尺,但深受边镇剽悍好武风气影响,骁勇有膂力,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

北魏末年边镇各族人民大起义飚起,响应者不计其数。侯景与怀有天下之志的怀朔镇队主高欢奸雄识奸雄,惺惺相惜,同图建功立业。

528年四月,尔朱荣乘孝明帝元诩被胡太后毒死之机,举兵入洛,发动河阴之变,攫取北魏军政大权。尔朱荣权势熏炙,各地豪强纷纷投奔,侯景亦率私兵归尔朱荣。

为开辟前程,又向尔朱荣麾下名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由于机警敏捷,侯景迅速提高了作战指挥能力,没多久连慕容绍宗倒要反过来求教他,甚得尔朱荣器重。

经过河阴之变,尔朱荣掌握了政权,他开始对各地的反抗力量进行争剿。此时侯景率领自己的部队投靠了尔朱荣,被尔朱荣任命为先锋。

公元528年8月,尔朱荣与葛荣在滏口展开大战,侯景俘虏葛荣,起义被镇压。侯景因功升为定州刺史。

高欢消灭了尔朱家族,侯景依靠原来与高欢同是怀朔镇的镇兵,又都参加过六镇起义的旧谊,率众投降高欢。高欢重用侯景,封他为司徒,仍兼定州刺史,拥兵十万,统治河南地区。

侯景对待士兵非常严苛残酷,立下不少战功。高欢虽然看出侯景的为人,但他深知此时强敌宇文泰在侧,正是用人之际,所以他没有限制侯景的势力。

高欢临终前特别嘱咐儿子高澄要小心侯景。而侯景压根没有把高澄放在眼里,高澄上台后,他立刻叛变[1]。

侯景一开始想获得宇文泰的支持,但宇文泰对他心怀戒备。不得已,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他率部投降南梁。

由于梁武帝希望借侯景的力量北伐成功,所以接受了他的投降,给他很高待遇。高澄派大将慕容绍宗进攻侯景,南梁派贞阳侯萧渊明支援,结果大败,萧渊明被俘。

正在此时,东魏提出和解。侯景感到恐慌。

梁武帝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继续与东魏进行谈判。侯景假冒高澄写了一封信,提出以萧渊明交换侯景,梁武帝接受。

侯景大怒,他意识到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叛变[2]。于是,侯景立宗室萧正德为南梁帝,改元正平。

南梁太清三年(549年)攻破建康(南京),梁武帝萧衍被困饿死,侯景又立太子萧纲为皇帝,侯景自封为大都督,迫使美貌的溧阳公主嫁给他为妻。台城在久围之下,粮食断绝,疫疾大起,死者十之八九。

侯景进入建康后,「悉驱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杀之,死者三千人」,又「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南史‧侯景传》)。侯景其后陆续派军在三吴地区大肆烧杀抢掠。

551年,废萧纲,再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同年,再命萧栋禅让,侯景登极为帝,国号汉,改元太始。

552年,侯景被陈霸先、王僧辩所击败。侯景企图逃亡,被部下所杀。

他的叛乱给长江下游地区造成巨大破坏,使南朝士族遭到毁灭性打击。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烟绝,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南史·侯景传》)。

刘禹锡有〈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据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故江东有《百谱》;至是,在都者覆灭略尽。”

侯景先投尔朱荣,后加入高欢帐下,高欢死后又叛变投靠南梁,不久又叛变南梁自立为帝。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在叛乱中度过,是历史上反复无常型人物的代表。

侯景投奔梁武帝时,曾向王、谢门第求婚,结果被拒绝。侯景愤恨的说:“什么门第?我叫他们做我的家奴。”

结果后来侯景攻入建康,王、谢门第受到的 最惨,两个显赫一时的门第世家深受打击。 于是侯景决心反梁,把所属各城的居民都招来当兵,并把百姓的女子都配给将士,大肆进行战备工作。

在建康的梁朝廷对仅500里以外发生的事情竟然浑然不知,侯景在寿阳有什么需求,梁朝廷都尽力满足。他要一万匹锦为军人作袍,朱异照发,只是用青布代替锦。

他嫌朝廷发的武器不好,请求派京城的工匠到寿阳为他造武器,梁朝廷也照办。养虎已经是一件蠢事,还要不停的激怒它,再给他装上锋利的爪牙,岂不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其间合州刺史萧范多次报告侯景企图谋反,萧衍不听。

侯景联结羊鸦仁造反,羊鸦仁不从,还绑了侯的使者去建康报告。朱异仍不以为意,说:“侯景只有几百残兵败将,搞不出什么名堂!(数字是对的,不过是过去时而已)”梁朝廷甚至还把自以为脑袋一定不保的使者送回寿阳。

侯景见状更是肆无忌弹,反而告羊鸦仁诽谤,还威胁说要率兵渡江,给朝廷一个好看。萧衍居然让朱异对侯景的使者说:“寻常穷人家有三五个客人,还招待得很好。

朕有一个客人却惹得他生气,这是朕的过错。”还厚加赏赐。

侯景在努力备战的同时,还暗结早就觊觎皇位的梁前太子、临贺王萧正德,密约事成后拥萧正德为帝。萧正德天真地应允了。

准备就绪后,八月,侯景以诛奸佞骄贪、蔽主弄权而为时人憎。

6 《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山关庙记》出自哪里

出自《全唐文》卷六八四

董侹《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

唐德宗贞元18年(公元820年)董所撰《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山关庙记》(简称《重修玉泉山关庙记》)

玉泉寺覆船山,东去当阳三十里,叠障回拥,飞泉迤逦,信途人之净界,域中之绝景也。寺西北三百步,有蜀将军都督荆州事关公遗庙存焉。将军姓关名羽,河东解梁人。公族功绩,详于国史。先是陈光大中,智顗禅师者,至自天台,宴坐乔木之下,夜分忽与神遇,云愿舍此地为僧坊,请师出山,以观其用。指期之夕,前壑震动,风号雷虩,前劈巨岭,下堙澄潭,良材丛木,周匝其上,轮奂之用,则无乏焉。惟将军当三国之时,负万人之敌,孟德且避其锋,孔明谓之绝伦。其于殉义感恩,死生一致,斩良擒禁,此其效也。呜呼!生为英贤,殁为神灵所寄,此山之下,邦之兴废,岁之丰荒,于是乎系。昔陆法和假神以虞任约,梁宣帝资神以拒王琳,聆其故实,安可诬也?至今缁黄入寺,若严官在傍,无敢亵渎。荆南节度工部尚书江陵尹裴均曰:“政成事举,典从礼顺,以为神道之教,依人而行。禳彼妖昏,佑我蒸庶,而祠庙坠毁,廞悬断绝,岂守宰牧人之意也耶?”乃令邑令张愤经始其事,爰从旧址,式展新规,栾栌博敞,容卫端肃,唯曩时禅坐之树,今则延袤数十围。夫神明扶持,不凋不衰,胡可度思?初营建之日,白龟出其新桥,若有所感,寺僧咸见,亦为异也。尚书以小子曾忝下介,多闻故实,见命纪事。文岂足征?其增创制度,则列于碑石。贞元十八年记。

7 怎么全面的评价诸葛亮

史书评价 《默记》: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袁子》: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陆法和: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李靖唐太宗问对 李靖:臣前所进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

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臣敢不奉诏,当纂述以闻。

太宗曰:兵法孰为最深? 太宗曰:然!吾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也;百战百胜者,中也;深沟高垒以自守者,下也。以是较量,孙武着书,三等皆具焉。

靖曰:观其文,迹其事,亦可差别矣。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尔乎?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察天时地利,安能尔乎?其次王猛之保泰,谢安之守晋,非任将择才,缮完自固,安能尔乎?故习兵之学,必先由下以及中,由中以及上,则渐而深矣。

不然,则垂空言,徒记诵,无足取也。 《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三国志》: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三国志》: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

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

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

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当世。 《三国志》:“黄沙屯,诸葛亮所开也。”

司马炎:善哉,如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三国志》: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水经注•江水》:“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普洱府志古迹》:“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镘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撤,固以名其山。”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充分利用了汉中优厚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是显著的。

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只有富国强兵,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

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

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从出土的塘库,水田模型与今比较,足以说明本地区自汉以来,在广泛开发利用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就一直因地制宜,以小型为主的形式修筑堰渠、塘库,逐步将丘陵地带改变为良田。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广西壮族

  广西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全自治区聚居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它们存在一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西得名由宋代始。 宋朝开宝四年(971),宋灭南汉,统一岭南。先后将全国划分为15路,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于广南路。后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广西绝大部分地域属广南西路,南渡后更名为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新中国成立以后,设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

  “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在之后的朝代中一直沿用。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一. 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民俗——“山歌好比春江水”刘三姐与歌圩节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的举办地点各处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

  壮族人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等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盛装打扮的人们向“歌墟”涌去,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据说“歌墟”便是为纪念刘三姐而起的。

  “三月三”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状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说完,调转轿子回宫殿去了。

  一计未成,又生二计。快到清明节了,土皇帝又把达桂换到跟前,装着十分诚恳的样子:“达桂,你向来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非要你去干。”达桂一听,就知道土皇帝又怀恶意,但达桂好不畏惧地说:“请皇上明说。”土皇帝眯着眼睛说:“清明节我需要一个象宫殿后面那座大山一样重的猪头来祭祖,你给我在一个月内弄来,到时重重有赏,过期误了大事要从严惩罚。”达桂十分轻松地笑道:“好办,好办。”

  二十天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三十天过去,达桂依然没有一点动静。限期过了,土皇帝派兵来抓达桂,达桂扛着一杆大秤和兵差一道去见土皇帝:“皇上大人,壮家比山头还要大的猪头多得很,就是不知道宫殿后面的大山有多重,请皇上用这杆秤去称一称,我好回去把猪头抬来。”“这”土皇帝哑口无言了。

  土皇帝见达桂聪明过人,留在宫殿里是祸根,非得除掉他,因此有想出一条毒计。一天,他把达桂叫到跟前:“达桂,你向来聪明能干,再过一个月就是皇后坐月了,听说壮家的公鸡蛋很有营养,你给我在二十天内弄490个公鸡蛋来,到时重重有赏。”达桂满口答应。 限期到了之后,土皇帝派兵去抓达桂,达桂连忙施礼道:“非常对不起,我扶起正在坐月子,按照壮家的规矩,我得照料七七四十九天以后才能出门,到时我会给皇上送去公鸡蛋的。”兵差大喝一声:“天下男子怎么会生孩子?”“男人不生小孩,公鸡怎么生蛋?”兵差无言以对。只好回去报告皇上,皇上大怒,下令捉拿达桂。

  壮家百姓闻讯立刻送达桂到山上的枫树林藏了起来。皇兵上山搜索,重重包围,只见山林里有剩下的糯米饭,就是不见人,皇上下令放火烧山,这天正好是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上山在一棵合抱不过来的枫树洞里找到了达桂的尸体,大家含着眼泪把他埋葬了。男女老少在坟前放声痛哭。哭呀!哭呀!泪水洒在坟上,坟上顿时长出了一棵棵嫩绿的小枫树,一丛丛翠兰的红兰草。为了纪念达桂,乡亲们又在墓旁边建造了庙宇,名曰:“达桂堂”。因为达桂生前喜欢喝酒,吃糯米饭,用喝酒、吃糯米饭的方法战胜了皇帝,后来又因为拿不出公鸡蛋而被害,所以,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天,状乡家家户户都拿着米酒、糯米饭和熟鸡蛋到达达桂墓前祭奠。正当人们陷入哀思时,天空突然雷声大作,从庙堂 里冲出一条五色大蛇,这条大蛇向乡亲们点了点头,就直奔宫殿把皇帝给咬死了。

  从那时起,桂西一带壮族人家为了纪念达桂,年年到三月初三这一天,村村寨寨都搭起大棚,因为传说在外丧生的亡灵不能进家,因此人们只好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糯米饭等祭品供祭达桂的亡灵,在布棚周围唱起赞美和感谢达桂的壮欢。一代传一代,就形成了现在赶三月三歌迂的习俗。

  庆祝方式

  歌圩节前,人们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 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 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

  歌圩的高潮是擂台赛,歌台设在山脚下的几棵大榕树下,歌手们相继上台献艺。有老歌手,也有初登歌台的新秀;人们歌唱着新生活,歌唱着甜蜜的爱。

  歌仙——刘三姐

  民间传说,初唐时有个叫刘三姐的著名的壮家民歌手,她的歌声优美,感情充沛,寓意深远,并经常用朴实的语言讴歌劳动的喜悦和甜蜜的爱情,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深受群众的喜爱。现在,广西壮族仍然爱唱"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歌词。壮歌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喻志的手法,充满浓郁的诗情画意。内容涉及劳动、爱情、叙史、述事和诉苦等多方面。形式有"五四四句"和"七言四句"两种;前者称"欢",后者叫"歌"。

  刘三姐生得月貌花容,家穷,与哥哥种田打柴养活母亲。她每天歌不离口,开口成歌,远近男青年都来找她对歌,却唱不赢她。其兄恨她唱歌太多,经常责骂,刁难她。要她插完一大块田的秧,不给她空闲。她却插一蔸秧唱一句歌,歌声引来许多青年同她唱,替她插秧,很快插完。3月的一天,左江上来三只船,上乘桃、李、罗、石四位秀才,见了江边洗衣的刘三姐便唱盘歌,三姐信口答唱,反诘秀才,四位秀才翻遍船上歌书也答不上,三姐代答了,随口讥笑四位秀才。秀才服输,把两船歌书抛下左江。城里一豪绅托媒人携2l两黄金来求婚,其母与兄均答应了,就她本人不愿,指媒唱骂,羞走媒人。其兄再劝不依,恼了骗妹上山砍柴,冷不防将她推下悬崖,被藤萝托住在崖间,唱了3天3夜,其兄复来吓唬不服,挥刀劈断藤条,三姐坠落江中,随藤漂流,沿江歌唱,到邕宁杨美村才沉江而死。传说至今三姐落江处有一圆圆的石墓,从墓顶往上望,在悬崖绝壁问有一长长的滑痕对准石墓,滑痕两边有两丈余长的白壁和黑壁,宛如黑、白两条头巾,为三姐当年头巾变成。

  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

  今日发展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为把民歌发扬光大,从1993年起广西开始举办民歌节。人们在民歌节上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民歌成了飞架于广西各民族与全国各兄弟民族及世界民族之间的彩虹。1999年11月,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大地飞歌》、‘99中国(南宁)民族服饰博览会、广西民族风情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因此一炮走红。它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宗旨是继承和弘扬壮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艺术节期间,国内著名艺术家、歌手以及国外民间艺术家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节目演出。与民歌节同时举办的还有时装大赛、壮族节日联欢、全国少数民族孔雀奖声乐大赛、旅游美食节、广西山歌擂台赛以及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历届艺术节举办以来,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赞誉,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 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

  (一)

  壮族的风俗习惯集中地体现在各种节日活动上。他们几乎每一个月都有自己的节日,加上各聚居点自己的特定节日,壮族人民的节日,可谓接二连三,不停不断。这些节日活动,从内容看,有预祝新年大吉大利的,有喜庆耕种开始、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有慰劳牲畜或农田劳作某个阶段胜利完成任务的,有欢庆好收成的,有纪念祖先和其他历史、传统人物的,也有其他特定好日子的。节日一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或者烹猪煮羊,用糯米做成五色饭、米花、糍粑、汤圆或粽粑,一家团圆,同餐共饮,而且还要请客走亲,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热爰生活,创造生活的良好愿望和感情,体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互助相爱如宾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壮族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多神 (金、木、水、火、土等等方面)保佑的美好愿望上。

  一月节日:春节

  时间:原为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壮族新年。时间比汉族早一个月。现在受汉族春节的影响,多为农历正月初一。

  壮族的迎新岁活动,与汉族大致相同,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了十五日各家吃了专供祖神的"母粽"(特大粽子)后即告"散年",意为新年节期聚庆终止。亦有部分地区的新年节庆延至正月末,采白头翁或艾草合糯米制糍粑(俗称"艾粑")小祭为岁庆终期,有的延至二月初二社祭方告结束。故通常又将整个正月作为庆新春节期,称为“过正月”、“吃正月”。壮语Cieng("正月"之简称)为春节的代称。

  二月节日:春社节 

  时间:农历二月初二内容:杀鸡鸭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月节日:歌圩节 

  时间:农历三月三日内容:壮族传统歌节,男女老少在这天对歌。

  四月节日:清明节

  时间:四月五日

  五月节日: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内容: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在邕江举行龙舟赛,分男女组对阵,胜者可得一头烤猪作奖赏。

  六月节日:新 节

  时间:农历六月初六内容:乡间人家把新米做成米粉,叫“吃新”。

  七月节日:中元节 又名 鬼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四内容:乡村杀鸡鸭过节,用纸糊成冥府的钱物祭祖。

  八月节日: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九月节日:重阳节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壮语有"九九归一,百岁成仙"的说法,此节主要是给老人祝寿,是老人寿辰活动的延续和补充。没有老人的农家也都过节,但有老人的农户则特别讲究。儿子要给老人剃头、穿新衣服;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回来,并带给一只鸡,几斤米,俗称"补粮",给老人添粮增寿。席间,子女儿孙先给老人喂饭,然后才进餐,以示孝敬。

  十月节日:霜降节

  即赶降霜降节活动之意。

  十一月节日:壮年除夕

  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壮家包粽子过年,但年三十晚绝不吃粽子。

  十二月节日:王 节 即冬至

  时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内容:乡村各家打扫一年积下的灰尘,并备酒肉祭送“王爷”

  (二)那坡黑衣壮服饰

  黑衣壮服饰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那坡县,与越南毗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80多个县市中壮族比例最高的9个县市之一。该县境内的壮族按自称的称谓划分有12个族群之多,其中,自称为“敏”(亦称布壮)的一个族群,通常被称为黑衣壮。黑衣壮以黑为美,以黑作为穿着和族群的标记。因此,其服饰颜色以黑色为主色调,无论男女老少,从头衣到体衣、足衣,全身上下都是黑的。

  黑衣壮的服饰是黑衣壮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反映着黑衣壮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化,起到表征、再现黑衣壮文化内涵的作用。

  服饰的传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经常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及文化发展史紧密联系,体现着一个民族集体的智慧和创造。黑衣壮与其他壮族和当地汉族的区别,主要是由服饰、语言、风俗习惯来构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这里的人们在不断地“改装”,从原来的“全身黑”过渡到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穿的“上蓝下黑白头巾”的第二代服饰。而第二代服饰是与其他壮族相一致的,这就很难从服眼饰上看得出来了。

  而黑衣壮的“黑衣”是历史悠久的。据调查,现在几乎没有人能说出什么时候起就要这番装饰,也几乎没有人能说出这么装饰的原因。他(她)们强调的只能是一些含糊的说法,如“这是一个传统”、“老人家传袭下来的”等等。

  黑衣壮头衣

  头衣及其习俗。在黑衣壮族妇女中,人人都戴上头巾头饰,她们所戴的头巾头饰,已婚的和未婚的,戴的方式不一样,都各自保持一定的装束,保留着一种浓浓的头衣文化。

  关于头衣的产生,黑衣壮族妇女的解释是:主要是为了保护头部。戴上头巾可以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防止日晒,在天气寒冷的时候防止头部免受寒冷和风吹。

  头衣有两件:一是一条较深的白头巾,长以刚好绕包住头为宜,宽2~3寸。妇女们通常把头发束盘成发髻,卷在头顶,将发髻包住。然后用这条白头巾沿发际将头包住,以能稳插各种头饰,二是一条长约9尺,宽6寸的黑布条,黑布条是经折后盖在头上,如飞机样盖在头上。盖住前额。(所以人们称这样穿戴的妇女为“黑飞机”,也由此引申出黑衣壮的他称“黑飞机”)。此两件头衣是妇女们自己剪裁缝制,白的不需加任何装饰;而黑的则用红线来缝,以为装饰。缝的红线只有在近处仔细看,才看出,在远处或不注意看就不能看出了。由于此黑头巾用土布来做,所以质地很硬,打了折盖在头上,无论风吹抖动都不易变型。为了能戴头巾,装头饰,本地妇女一般都留长发。

  黑衣壮体衣

  体衣及其民俗。黑衣壮地区的上衣都是用土布来做,且都是自种、自纺、自织、自染、自裁、自缝的土棉粗布,既暖和又耐穿。据《那坡县志•民族篇》(审议稿)载:在明、清土司统治时期,规定凡土民只准穿黑、蓝两色,读书人可穿灰、白色,土官及其亲属可穿绸、缎料子,考中秀才的人,可与土官一样,穿上大襟衣宽筒长裤,这可能是黑衣壮人为什么穿黑衣的原因。

  黑上衣的构成分衣领、衣襟、后身、衣袖等。黑衣壮妇女的上衣衣领是交领,即衣领直接连左右襟,衣襟在胸前相交,领子也就相交。衣襟是右掩的左衽,衣袖较窄。本地妇女的服式,大襟衣短至肚脐,刚好接着裙头,纽路从领口往右腋下开,胸前和袖口,用不同条布捆饰,配上蓝布条;纽扣一般是自己缝制的布结扣。第二代的蓝上衣及领也是交领,衣领绣有各种图案的花纹,胸前绣花,衣袖也饰有彩线条绕缝。是从街上买回的。下身则穿大筒长裤,外再套上百褶黑裙子,裙脚捆三条边,折起插在裙裤头中。据说,百褶黑裙子是本来自然放下的,但当地妇女为了劳动方便,把裙脚三条边捆起,插在裙裤头中。改装后的妇女裤子依然是黑色,但一般不是自制,而是从街上买回,无裤头,直筒裤,无前后之分,穿时裤头处用布带来绑。

  黑衣壮足衣

  足衣及其习俗。过去,黑衣壮的妇女一般穿翘头绣花布鞋,男子则穿黑布鞋。现多穿解放鞋,还有穿运动鞋、皮鞋。

  在黑衣壮地区,女孩子长到12、13岁,做母亲的便要手把手地教她做布鞋了。做鞋时,先将旧的衣服或布撕成片状,用玉米糊一层一层地粘在鞋样上合成板块,晾干,然后撕下,用搅锤经煮熟的糯米粽成糊,一张张粘上,约一厘米厚,正面用白土布包裹使鞋底轮廓既圆滑又白净,然后再用纱线来纳缝的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依鞋样成,鞋面用黑布包围,用纱、线将围边一针针地缝纳结实,鞋面、鞋底纳好后,把预先缝好的鞋面沿鞋底边用粗纱密密麻麻地缝上去,这样,一双布鞋就算做好了。

  袜子旧时用土布做,现在一般从街上买来。

  黑衣壮佩饰

  发式 黑衣壮女子在成年前头发发式可顺其自然,但成年后,就按要求去改装发式。成年以后的发式一般要梳理成绾髻,把头发梳成一束,结成髻,置脑后。用白头巾沿发际将头发垫上,头髻插着班簪、头笼、头叉、头花等。头笼和头叉交叉插上,起着固定作用,后再插上六朵头花,并用玉环珠一条(有黑、红、兰紫色)绕着六朵头花,头龙为银做,头刻有龙样,还有其他花纹,班簪也是银做,刻有玫瑰花纹图案,或其他花纹图案。如脏,则用洗衣粉或木炭来擦冼,头花共有6朵,为未婚女青年或已婚但尚未落夫家带,而已落夫家的妇女则只带头叉子。盖上头巾后,6朵花及头叉、头龙、班簪仍露出外面,以显示美。

  耳饰 解放前,本地女婴满三日,即在耳垂处用锥刺扎穿孔,并用红线穿孔作结。成年后以拴挂耳环、耳坠,或玉珠等饰物。耳环、耳坠一般用银制作,玉珠则买的居多。如今那些妇女所戴的耳环,大多数是家传,或是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浮财”(首饰之类)。

  颈饰 本地妇女所戴项饰主要有项链、项圈等,多系银质。项圈有大小两种,同时戴上,大的项圈两端双面都雕刻有草叶、花纹的图案,小的项圈刻有动物(如猫头)的图案。银项圈上扣着两串银链,垂掉胸前,项链有的用银质自制,有的在市上买,有的用石珠、石管等做。 •

  手镯 本地妇女喜爱戴手镯,手镯有圆圈形的,也有圆筒形的,一边手戴两个,共四个。以银制成,在制作银手镯时,妇女们喜爱在手镯上有规则地雕刻各种动植物的图案,或燕子,或太阳,或草木,或花纹,做工精细。现在一些妇女则喜戴手表。

  三.我最喜欢的民俗

  (一)。抛绣球

  绣球是用12块花瓣结成的一个圆球,每瓣代表一个月份,布面,绣有花鸟,内装木棉花或豆、米之类农作物,四角缀以彩色布带,供手握抛掷。它是壮族人的传情信物。玩时,男女分成两对,双方人数相等。男女双方相距一定距离,各列一方,每方有一“乜同”即领队,在中间树一高竿,作为抛球的高度标准。抛球时首先由女方领队手拿绣球,唱完一首山歌将球抛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胜利,否则女方胜。谁胜谁将对方剔出一人,然后由胜方发球。每发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轮流直至一方“全军覆没”。这时,胜方追逐负方、抢取对方头巾、手帕,互相追逐嘻戏,尽兴方散。宋朱辅《溪峦丛笑》载:“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双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此活动也是男女青年传情的方式。姑娘若看中一男青年,便将绣球有意抛去,男方接过绣球,若亦有情意,即系礼物于绣球上投报之

  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她)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特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

  (二)壮锦

  壮锦色彩

  “红配绿,看不俗”,壮族织锦艺人的俗语,道出了壮锦配色的一些要求。既要艳丽夺目,还要经久耐新。壮族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用绿作烘托。有开朗的情调;如以黄绿配置,则艳丽动人。一幅壮锦,常常用几种颜色甚至是十几种颜色搭配组成,由于配置得当,显得斑烂绚丽,丰富统一。对比和谐,古艳深厚,华而不俗。壮锦色彩运用和特点是:以少见多,纯朴中见丰富,素雅中见多彩,对比鲜明强烈。显示壮族人民热情、爽朗、勇敢、朴素的性格。

  壮锦纹饰

  壮锦纹饰内容丰富多彩,大部分含有吉祥如意幸福美好意味。主要来源于生活,计有:蝴蝶朝花、鸳鸯戏水、宝鸭穿莲、团龙飞凤、狮子滚球、四宝围兰、双凤朝阳、五彩花卉。此外还有大小五彩花、大小菊花、菜花、速组夹星花、石槽夹牡丹、穿殊莲、团龙、飞凤、双龙抡珠、水波浪六耳结、五福捧寿、福禄寿喜、马鹿穿山、鲤鱼跳龙门等传统花样,充分反映了壮族人民淳朴健康的审美情趣。近代题材则是朵朵葵花向太阳、民族大团结、四大丰收、粮棉丰收、农林牧副渔、桂林山水、凤凰花、红棉、南方水果、刘三姐等。

  (三)过年吃粽子

  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卡勒恰哈德尔的首领,深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后来,因战争失利,部众四散,他身负重伤,单独一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行走。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季,戈壁滩上犹如火炉一般。重伤和饥渴,使他生命垂危倒在戈壁滩上。突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

它给卡勒恰哈德尔几滴口涎,然后把他带到湖边。卡勒恰哈德尔喝了水,伤病好像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色雌天鹅突然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即“白天鹅”。

后来,哈萨克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名别克阿尔斯,次子名阿克阿尔斯,三子名江阿尔斯。他们的后裔分别为哈萨克族的大、中、小玉兹(玉兹,当于地域性的部落联盟);由于三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的人们便以“哈萨克”为自己的民族名称。

扩展资料

哈萨克族的饮食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有茶、肉、奶和面食。在哈萨克人的日常饮食里,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能一日无茶。

一日三餐,白天的两餐,主要是饮用砖茶和茯茶煮出来的清茶或奶茶,奶茶的做法是在煎好的浓茶里加点盐,兑点奶和奶皮、酥油,伴之以馕或炒面、炒小麦,这是早餐和午餐。晚上吃一顿带有肉、面的主食,大量饮茶,冬可驱寒,夏可解暑。因为食肉多,喝茶可帮助消化和增加营养。

在冬季来临,大雪即将封山的时候,哈萨克人要宰杀一些马、牛、羊,再把部分肉加工成马肠子、牛肉灌肠和熏肉、炒肉片等作为冬储肉,这样加工出来的肉可以吃到来年的春天。

哈萨克族的奶制品主要用羊奶、牛奶、马奶、骆驼奶制成。有谚语说:“奶是哈萨克的粮食”。可见奶制品在哈萨克族食品中的分量。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酥油、奶糕、马奶酒等等。

因游牧生活需不断搬迁,哈萨克族面食的制作方法也简单、方便,不受条件限制,传统面食主要有烤饼,油饼、炒小麦、“那仁”(把煮熟的羊肉切成小块覆盖在面条上的一种手抓饮食)、“包尔沙克”(羊油炸面团)等。

生活在城市里的哈萨克族除了上述的部分饮食外,还跟周围的兄弟民族学会了做各种风味的饭菜,饮食结构趋于多元。同时,反过来又影响了农牧区的哈萨克人,丰富了他们的餐桌。维吾尔族的米肠、面肺子,回族的粉汤等都成为哈萨克人的家常便饭。

中国网-哈萨克族起源 白天鹅的传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642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