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涛的诸家评说

凌海涛的诸家评说,第1张

凌海涛先生醉心翰墨,尝以围棋“学会定式并忘掉定式”譬喻学书门径。其册页书作精熟简炼,生机盎然,用清代刘熙载书论“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来观照海涛先生的书法,化古出新是他修养与气质的最佳呈现。(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会颁奖词)

凌海涛——骨子里的自信并不是如“海涛”般迸发,而是被近似他的微笑的“传统”掩饰了起来。海涛的笔墨,被一种莫名的力量立体地支撑着,凸显出张力和冲击力。因此,有了无论是学术还是传统作支撑的艺术形式,其内涵及空间便足以令人遐想与揣度。(王亚洲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凌海涛碑帖结合,拙中带秀,豪放不拘小节,善于把握大局,空间分割和结构的重新组合犹有天赋,知学善变又不失法度,给人以清奇之美。书法创作追求正奇互参,散逸灵动之韵致。其小幅行草作品用笔细腻精微,帖意盎然,笔法尤为中正。同时,又在造型上大胆探索,含汲古出新之期盼。字法由先前的有心安排逐步转向因势赋形,更为畅达。(陆俨少艺术院 《画坛》推介词)

七九年出生的凌海涛,因为在兰亭奖中夺冠而为全国所瞩目。他注重思辨、法自我立,作品追求真诚、追求生机活力,避免落入平淡和俗套,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人格、学养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也显示了他对书法本质的正确认识。当然,他的传统功底是过硬的,形式美感也非常好。(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推介词)

不论是师出名门,还是无师自通,亦步亦趋至多只是站在山腰看风景,比一般人看得远些,却总也比不过站在峰巅上的人看得更多。唯有创新,才能站到属于自己的那座山峰之上。(纯道 《禅艺会》总编)

海涛是才子型书家,很年轻就在专业展赛中频频露脸,令人瞩目。在习书之前,海涛曾习国画,后得指点,“一张白纸好写字”,加之个人先天禀赋,直接从绘画转入书法,几乎没有走多少弯路。几年前,我曾见过他几帧钢笔风景速写,线条精炼飘逸,刚劲有力,具有书法之笔质。近读其书法新作,虽变化多端,但不失传统笔法,且有当代形式美感。传统书法非常重视笔法,过于重“法”难免会抑制书法的“艺术”价值,实现由“书法”到“书艺”,置书法于大艺术范畴之中,应该是未来书法的方向,这也正是与海涛意趣相投的“现代派书家”们的价值指向所在。他们认为:平面艺术应当重视视觉美感与审美感受。不能光下死工夫,满足于优孟衣冠,而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禀赋潜质,敏锐高效地汲取相关艺术门类中的养分,以我为主,以其他一切为宾,不断充实。他们在创作中注重当下感觉,注重寄兴遣怀。最终还是应了石涛的那句老话——尊受。(王鸿 中国美术视界网总编)

蹈海开襟抱,犁涛试羽翎。

三年喑素志,一梦到兰亭。

绣水心波碧,冶山炉火青。

起瞻天际外,熠熠对秋星。(张本应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霜毫炼冶哪须争,廿载辛劳玉汝成。

墨敛心痕抒意合,书行拙法向禅生。

常怀鹤梦当挥翰,只识清源以濯缨。

山外闲云无所住,潇潇秋色掩虚名。(林宝荣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

吾友凌海涛,逍遥百川堂。

窗外风月千秋在,案头瓦砚寄意长。

散淡从来轻富贵,逸情盈袖翰墨香。

卅年辛苦是为乐,朝摩夕抚对钟王。

残碑与断碣,茧纸并汉唐。

百川尽归海,波澜笔底藏。

寻简远,味苍茫。

不作俗字媚人眼,独树高标苦思量。

世人但爱花与蝶,山中高士赏秋霜。

霜前菊色老,老菊风味凉。

墨磨人意淡,春花秋月已寻常。

平时不得遇,偶然见颠狂。

知交相逢寻一醉,吞吐江海各尽觞。

盈樽尽诗酒,潇洒著文章。

醉里酣然书十丈,淋漓痛快墨苍苍。

苍苍腕下龙蛇走,翩然纸上舞凤凰。

笔笔留真率,时时见柔刚。

拙里藏真巧,信手弄玉璋。

兰亭风流在,曲水映修篁。

云闲山静天地阔,春风永和焕文光。

海涛自是缚龙手,直挂云帆赴沧浪。

(陈克年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色书写 心性流淌

——凌海涛第四届兰亭奖一等奖作品观后

周德聪(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书写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可谓历史悠久,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与工具的进步而几经变易。单从文字书写的角度看,当代人对古人毛笔书写的日常行为渐成怀想,而今驱遣毛笔似乎已成了书法家们艺术创作的一种修为。

中国书法的历史际遇与生存环境一直处于变易之中,有峰巅也有低谷,有盛誉亦有毁损。然而,无论如何,它所承载的文化及其审美价值,却是其他文艺样式无法替代的。正因为如此,书法自立于艺术之林,以她特有的风采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考察书法发展的历史,毛笔蘸墨于纸上书写最为恒久,不管是古代应用性书写,还是当代乃至未来的书法创作,这种原始的本真状态将在承续中赋予其新的人文内涵。凌海涛的册页《金冬心题画记》,便是以极为本真的书写状态还原了书法的固有情状,在经历了“刻意”的创作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后,能见到如此精美的书法册页,真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况味。

册页,题画记,行书三者之间的契合,是凌海涛的精心设计,还是他的无意而为?当他将这件作品投向“兰亭奖”的时候,我更愿意称它为一件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经意之作,倘若将之置诸书斋案头,作为三五同好抑或自己把玩的对象时,我宁可相信它是一件心性自然流泻的《金冬心题画记》的惯常性抄录。但不管怎样,凌海涛毅然地把它抛向了“兰亭奖”的评委,评委们又毫不犹豫地将它评为一等奖,得以让更多的书法受众一睹“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风神韵致。

在这件册页中,我们看不到“鼓努为力”的虚张声势,也看不到点画乖戾、结字夸饰的刻意制作,更看不到“墨分五彩”的色差变化与皈依某一碑帖的风格范型。有的只是随着《题画记》的语言逻辑所呈现的自然段落及其由此而形成的“圈点”与空白。字之大小,章法疏密,可谓随遇而安。

他的用笔,简洁明快,线条爽利匀净,不激不厉的行进节奏,方显从容不迫的书写心性。他的结字,韵致来自于帖学,变化源自于北碑,既风姿绰约,又跌宕开合,深谙奇正、疏密、大小、纵敛、参差、错落之理。将北碑南帖之精神与个人书写之意趣结合起来,以“意”驭“法”,从而形成他潇散逸韵、古拙质朴的风貌。古人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册页本身形制较小,加上所选文辞内容丰沛,因此,不可能作激情宣泄的狂草大字,只能用逸笔草草的小字行书,作“汩汩流淌”的“自然成文”的流泻,以一种舒缓的笔调、散逸的结字,唱一曲悠然的“牧歌”。深入地品读,我们会发现隐藏在貌似潇散的结字的后面,是他用笔的含蓄与内敛,他在欲放还收中演绎了中国书法的“中庸”之笔法要义。在很小的行书结字中,在振幅不大的线条里,既表达一种如“绩学大儒”般的涵茹与敦厚,又表达出一种似“三岁稚子”般的天真与烂漫,这种高迈的情怀,是多少人都向往不已的境界哟!

在毛笔书写受到键盘敲击的威胁,纸质书籍受到电子光碟挤压的当下,我相信仍然具有传统人文情怀的书家及爱好者,乐意在册页上诵习文化经典与欣赏书法艺术的。因为这种文化经典的保存方式与书法传播的渠道,会给人们带来许多历史的追忆!凌海涛的《金冬心题画记》在一定意义上起着保存文化与传承文明的作用,他的书法也将在这种传播中被更多的人所激赏。

在到处充满“视觉冲击”的现代社会,我们多么期望“书法”还原文化的本真,而不被过多的“观念”“行为”“实验”“天书”来亵渎与颠覆啊!文化自觉与书写自然应该是书法发展的方向,凌海涛“兰亭奖”一等奖的获奖文本,定会给我们带来思索的空间,不是凡展览的作品就要以大取胜,以抢眼来获取观众的,有时候精美的小幅更耐耽玩。册页这种形制既可作每一局部的品鉴,亦可将局部依次展开,作一横幅的整体关照,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页”面之上,其尺牍的风神韵致奔来眼底,而当我们将“册”页全览,其如山水之画幅参差错落、疏密掩映,情性自然怡悦。

书写本身是一种个体性,体验性很强的文化行为,它所承载的“才”“学”“识”“志”等内容,都必然回归到书写者自身,是“如其人”的真实写照。不懂书法的人以为“玄妙”,真知者却深信不疑。因为你的文学修养,文字修养,书法修养,审美取向乃至人格品位都会在书写中悄无声息地流露出来,它是没有办法进行伪装及掩饰的。一切扭捏作态与“东施效颦”终将被历史无情地淘汰。

克莱夫·贝尔称一切艺术都是“有意味的形式”。书法的“意味”究竟是什么?可谓见仁见智,它既与书写者的文化修养及人格力量相关,也与赏读者的人生际遇及审美经验相涉,更关乎书写在人与文之间所担当的角色与定位。当凌海涛选取《金冬心题画记》之文,以一个艺术家特有的直觉在一本册页上缘情而书的时候,我揣度,这文境、书境、与心境的合一便构成了这件作品的形式“意味”。

在中国古代,没有“书家”一说,文化修养高,字又写得好的,往往被称为“善书者”。而在当代,书法已然成了职业,成了少数人谋生的手段。但大多数人对书法的喜爱,乃是承续传统而来,是人文化育过程中的一个链环,它要求对五体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于此中兼擅多体乃佳。凌海涛的《金冬心题画记》册页,正文主体虽是行书,但封面的标题却使用了篆书,可见他对古文字与今文字的修为。他在作品完成之后,从视觉审美需要出发,又在作品之上钤盖了许多大小、形制不一的闲章,起到了丰富画面色彩、增益古雅趣味的效果,将形式“玩”出了内容,将内容回归到形式,的为甲观。

当代以书法的名义创作的许多作品,不乏做作、涂抹、描画、设计的成分,其实在本质上偏离了书法的本位,像凌海涛这样素朴的书写与心性的流露,不正很好地诠释了“大道至简”的艺术真谛么?!(原载《书法报》2013年27期)

当书法再次回归书房

——兼议凌海涛书法艺术的本体呈现

王亚洲(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眼下书坛,大投入、大展览、大作品、大制作、大“写意”,比比皆是,动辄六八尺巨幛,四尺以内小品已难觅踪影。当代的书法艺术繁荣就是以这样的状态呈现吗?我不敢苟同。反倒认为,随着艺术潮流的更迭,随着书法艺术不断地“接地气”,回归书房——这样一个切实而又美好的话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了。这里所言“书房”,不仅是一个读书劳作所在的空间名词,更多的指向,是一种理念、一种状态、一种心境。

由凌海涛的第四届“兰亭奖”佳作一等奖册页作品而引发如此话题,颇有顿悟之感。海涛的这本小行草《金冬心题画记》册页,由十二张精致小品组成,每张不盈半平尺。何能获此殊荣?且不论评委们对“大写意”的审美疲劳,依我看来,不外乎三点理由:随性、自然、静雅。这三者三位一体、相辅相成:随性了不自然不算高明,自然了不静雅也难悦人,静雅了不随性则不纯粹,众多历代经典手札墨迹莫不如是。恰恰这三点是书法本体审美的终极要求,恰恰这三点是书房情结的典型象征。海涛的这十二张小品一气呵成,没有过多的设计与矫饰,水流花开,如话家常。如此,随性、自然、静雅必须是一种忘我的无欲的审美心灵的闪动轨迹,这一心态特征是艺术“本体自由”的真实反映。面对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观者自然是眼前一亮,再深入品读,文质彬彬,表里相契,夺标已在情理之中。

溯根求源,“本体自由”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用“虚静”一词来概括的,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陆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刘勰“思接千载”以及冠九说“澄观一心而腾中踔万象”等等,无不说明,“虚静”决非死寂,实际上是灵气流荡、跳跃着生命律动的创造性心理。一千多年来,这一理论不仅作为中国艺术的主导精神之一,且作为一种“审美人格学”,铸就了我们民族特有的艺术家的人格胸怀。它不是人生观,却处处涉及人生;它不是伦理学,却处处涉及人格。接触过海涛的朋友,相信都会有谦虚、和气、阳光、精干的印象。海涛随缘适性、与人为善、坦诚开朗,他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是平凡生活的心性流淌,这是质朴人格的踏实体现。海涛曾写过这样一些砚边随笔:“不求完美,但求生机活力。因为鲜活,所以无限可能”,“一切作品皆自传,要真诚。多年以后,端详陈旧墨迹,如还能依稀辨认出彼时眉眼,记起年少脾气、以及心事履痕种种,我们应当欣慰”……,这些,无疑是他对艺术人生的真实体验与理性思考,流露的质感与温度令人感动。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遥想千载之前,书法艺术创作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私人的日常行为。文人士子在求学游历、经世济民之余,置身书房,记录生活,寄兴遣怀,施之楮素,传为经典。我想,海涛于此是深为会心的。据我所知,这件获奖册页,从正式构思到投稿寄出,仅数天时间而已。这就是在自个儿书房里那张并不很大的书案上“捯饬”出来的一件“简单”的、轻松的、日常化的、通过自我审美的率意之作。

海涛还很年轻,漫长艺术之路刚刚起步,还要花大把的时间,在书房中对经典心摹手追,与先贤对晤交流。我相信,经过不断的沉潜与历练,海涛的艺术与人生定会不断成熟起来。

由海涛的获奖册页作品引发的思考,尽管还不成体系,以“书法回归书房”为题,随笔写下这几行文字,非刻意拔高海涛书法艺术,算是抛砖引玉,供书朋道友共同探讨。我只不过越发真切感受到,在艺术创造中,回归书房时代的到来正是展开艺术想象、萌发灵感、融纳万境、创造意象时代的到来,没有紧迫感实在不行。

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于2001年6月和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同时举行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展览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启功、潘文兰二人获中国书法兰亭成就奖,徐利明、孟庆星、陈靖、尹寿坤、徐英杰、康耀仁六人分获中国书法兰亭金、银、铜奖。

“创作奖”获奖名单(30名)

l、米闹(河南)2、仇高驰(江苏) 3、南剑峰(篆刻,浙江)4、沈莉(女,北京) 5、李有来(北京)等。

奖创作奖入展名单

陕西:梁振林、魏江、张永红、史星文、封海洪、麻天阔、郑墨泉、江锦市、王永坡、张立玲、马炳刚、张心宇、赵大山  四川:艾斌、龚小膑、赵安全、王宝明、张宽生、曹答柯、陈英、马骥先、陈敦良、胡郁、吕骑铧、丁小虎、杨梁相、岑勇、曾国武、陈贤君、杨日文、金玉全、钟显金、鲁德宏、杜洋、冯战、陈刚、汤文俊、吴朝晖、朱玉华、朱文刚、何开鑫、潘卫光、欧阳福、王飞、何黄、何斌、钟杨琴笙  天津:冉繁英、郝军、刘洪洋、田中荃、董士林、马建新、赵士英、杨国欣  西藏:洪古  新疆:楚溪、戴永芳、刘建新、翁伯祥  云南:刘文全、王远康、张金辉、陈正义  浙江:陈忠康、萧荣年、杨文科、周俊友、胡朝霞、邵斌、吴星贤、周杨辉、张良生、阮继良、刘旭升、余佳一、杨成木、薛琳、蔡毅、李利、沈洁、钱方法、邹浙雷、阮继梁、叶欣、张索  重庆:蒙中、邓晓岗、林健、卢德龙、李阳洪、曾学斌、曲松山、王江平、李建、戴文  安徽:穆磊、史培刚、李胜春、李杰、华其彬、杨艺平、丁子同、王亚洲、梁启忠、元业、周军、钱守宽、胡杰、陈光辉、谢道佑、倪恒文  北京:苗培红、李沾、萧风、张继、王立志、颜振卿、龙开胜、朱零、陈宏、崔胜辉、任艳梅、陈刚、袁波、张存民、杨占林、乙庄、张智、李砺、李翔、胡抗美  福建:黄映恺、连明生、高亚强、柯学刃、王元、庄绍英、蔡清德、何路鸿、史晓方、黄景中  甘肃:郑虎林、王正岷、张平、王昌林  广东:冯永胜、许业桐、许沛波、潘黛娜、陈耀钿、沈永泰、张晓东、黄天胜、晏任飞、李树秋、冯向农、李小如、李传军、李明生  广西:钝正、石锋、罗超  贵州:罗成江、郭堂贵、冯泽松、王大武、杨承宗  海南:吴东民、王墨、李元茂  河北:胡立民、田雨潇、王显东、李全会、王福君、张纬东、杨建军、林伟、候猛、李尚才、李根茂、李志强、甄建军、刘庆来、尚林德、李琦、李志航、牛惠宾、王增军、魏晋、李玉江、傅亚成、韩步勇、杨宏朝、赵险峰、杜长荣、刘月卯、王新华、赵广平、江书学、王春允、王厚祥、冯宝麟、只仙波  河南:刘宝光、张宏伟、吴洪春、董芮铭、李孟渊、杜起文、南瑗、董江源、张永刚、沈长波、顾翔、张瑞华、刘宝平、周斌、胡瑞宏、任天顺、任伯林、许雄志、李维、张宝风、荣敢、吴宏伟、季平、路工、马健中、王志勇、刘东亚、顾萧石、段宏煜、焦智勤、刘延龙  黑龙江:王淇岩、冯树奎、吕向阳、雷东升、曲庆伟、刘玉龙、高国庆、高庆春、李凤林、温刚、清平、唐绍林、汤忠辉、何鑫、尹寿坤、葛冰华、卢海娇、刘银鹏、吕相阳  湖北:邹慕白、刘应宁、覃修毅、张健、苗家喜  湖南:张玉波、王翔、唐荣、王伟、刘健平、胡雄、崔向君、刘建军、姜新初、周梅松  吉林:黄彦平、王春晖、盛国兴、邓砚光、李俊岳、王凤炜、李鹏、李泓晖、王铁成、武威、刘丰荣  江苏:张锡庚、陈炳彪、刘春、李双阳、陈王君、初湘义、柳正海、魏建勋、莫建强、陈拥军、张大华、朱国平、赵卫华、谭云、涂君、张东朋、陆衡、王卫军、徐建铭、李海荣、丁楠、李肃东、曹万峰、张海霞、陈未、刘德茂、韩秉华、潘敏锺、张克强、黄明、高作林、牛元、蒋瑾琦、曹元伟、张佑平、王伟林、杨衔钢、高卫平、李守银、苏如春、王国宇、张挥、高步明、唐云、陆亚鸿、沈立、吴炜栋、黄伟农、郭列平、顾文、顾丹、李春泉、程卫、包伟东、王冰石、邓晓东、傅女明、方建勋、张兴中、谢少承、李茂年、马亚、沈贵平、高中明、蒋华、陈弘远、顾桐荣、徐世平、张秉之、李志炜  江西:胡中良、崔廷瑶、周小平、李良东、张华武、刘小华、黄阿六、王维汉、毛国典  辽宁:胡崇炜、师索民、王晓峰、崔发昌、王文轩、王海轩、王勤、王家胜、刘世业、丁广忠、孟庆冰、伦杰贤、王文辉、姜勇、李心璋、史维静、张世刚、齐作声、来常新、王永刚、丁荣山、杨宇、张弓者、杜志宇、张鹏、陈旭、包春生  宁夏:丁波、郭守中、关宁国  青海:石力、陈冶元、李德西、蔡永峨、王永洲、王振宇、姚忠宝  山东:王培伟、李东海、张曜辉、陈默、刘志君、葛光鹏、隋守训、陆明君、王奎强、许传良、李建国、刘从智、刘航溪、刘慧龙、黄中航、张法舜、傅东、宫守超、宋道永、孟庆星、邹方臣、庄泽智、王步强、张青春、殷永泉、候西成、孙建军、徐伟、刘立华、翟永华、候承义、陈本勇、高振永、李熙孔、李越、江玉松、刘文海、赵雪松、栾明贤、王瑞、郭广强、曲知良、朱子良  山西:王书民、毛苏南、段生龙、赵玉汉、仇官有、荆观圣、司燕飞、张忠民  地址不详:马也峰

1986年书法家张铜彦楷书作品获“全国临帖竞赛”一等奖。

1989年书法家张铜彦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并获优秀学员证书。

1990年书法家张铜彦因自学书法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才者”;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内蒙古分会。

1991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获“空军书画摄影比赛”二等奖。

1992年书法家张铜彦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97年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获“全国金融系统书画摄影大赛”银奖。

2002年书法家张铜彦楷书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中直分会举办的“迎十六大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组织策划成立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并当选为首届主席。

2004年书法家张铜彦担任“全国书画艺术分科展”评委。

2005年书法家张铜彦楷书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

书法家张铜彦应书法报之邀举办个人“书法报上展”;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出席第21届中国兰亭书法节;

书法家张铜彦随中国书画代表团参加中越书画交流会;

书法家张铜彦作为行业特邀代表出席中国书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6年书法家张铜彦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

书法家张铜彦担任“第三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评委;

书法家张铜彦被中国产业文联评为“全国产业(企业)先进文艺工作者”;

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

2008年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荣获“第三届中国榜书大展”一等奖。

书法家张铜彦担任“第三届全国书画艺术分科展暨名家邀请展”评委;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入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

书法家张铜彦所领导的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接收为团体会员;

书法家张铜彦应中华慈善总会邀请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重建家园 点燃希望 明天会更好——大型抗震救灾慈善爱心行动”开幕式和笔会,并捐赠书法作品8幅;

书法家张铜彦丈二横幅隶书作品《苏轼词 赤壁怀古》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2009年书法家张铜彦作为书法工作者被中国书协评为“中国书法进万家”先进个人;

书法家张铜彦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级研修班”学员讲授“隶书学习与创作” ;

书法家张铜彦在中国书协五届五次理事会上增补为中国书协理事;

书法家张铜彦当选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第二届主席;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参加“中国文联著名书画家、音乐家走进科学发展示范区感受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感受曹妃甸工业区”采风创作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入编《全国百位书法名家作品集》;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入编《共和国书法大系》(1949-2009);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晚会暨展览开幕式。

2010年书法家张铜彦开通“张铜彦书法”个人网站。

书法家张铜彦应书法导报之邀举办当代书家个人报上展 ;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参加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赴北京顺义后沙峪镇慰问演出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三农新政策,万户喜开颜”大红对联入展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情境书法大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主办的“纪念炳森畅谈书法艺术发展”座谈会并作重点发言;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出席中国文联组织的“参加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文艺家联谊会”;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赴南京参加由中国文联组织的“砥柱中流——中国文联艺术家采风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的邀请,作为随团书法家参加李肇星为团长的访韩代表团;

书法家张铜彦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艺术家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13师慰问采风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出席“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首届(海南)国际书画双年展”开幕式,并接受国际旅游岛之声广播电台记者专访;

书法家张铜彦率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

书法家张铜彦被中国友联画院聘为书法家;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入刻山东临沂书法广场碑林。

2011年书法家张铜彦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理事。

书法家张铜彦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雅集“兰亭书法双年展”;

书法家张铜彦参加中国书协组织的“中国书法进万家——走进雷锋发祥地抚顺”系列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参加中国书协组织的“中国书法进万家——百名书家走进阜阳王家坝”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情系沂蒙山——庆祝中国***成立90周年中国文联文艺家采风慰问沂蒙革命老区沂南行”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出席纪念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座谈会;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参加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创作座谈会”并发言;

书法家张铜彦参加中国书协组织的采风团赴藏进行采风交流活动,并为西藏文联机关讲授“书法学习与欣赏”;

书法家张铜彦出任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入刻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首义碑林,并被辛亥革命纪念馆收藏;

书法家张铜彦行楷作品入展“庆祝建党90周年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成立20周年——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书法家张铜彦书法长联参加“纪念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名家书画邀请展”并被西藏文联永久收藏;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入编《解放军画报创刊60周年珍藏书法作品集》(1951-2011);

书法家张铜彦率金融书协代表团出席全国石油、金融、铁路、电力、煤矿行业书法联展开幕式;

书法家张铜彦担任“首届中国女性书画摄影大赛”评委;

书法家张铜彦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自治区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主办,新疆自治区书法家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书法家协会共同承办的“送欢乐下基层中国书法边疆行——走进新疆”采风慰问活动;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入刻河南开封翰苑碑林;

书法家张铜彦隶书作品特邀参加“全国产业(行业)书法美术摄影精品展”;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参加“书颂海南国际旅游岛——中国当代书法名家作品展”开幕式;

书法家张铜彦作为中国书协代表团代表光荣出席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12年书法家张铜彦隶书对联“龙腾盛世千家乐,虎跃神州万户欢”参加由中央数字书画频道举办的“百联迎春——中国书法名家百幅春联展”。

张铜彦书法艺术入编中央网络电视(CNTV艺术台)艺术家库;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参加2012·北兰亭上巳雅集书法电视晚会;

《当代书画名家作品专辑系列——张铜彦作品集》由《中华书画家》杂志社出版发行;

书法家张铜彦章草作品入编《当代书法名家手札》;

书法家张铜彦随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出访日本;

书法家张铜彦当选为中国金融文联副主席;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出席“万套《中国书法》捐赠西部万名大学生”活动启动仪式;

书法家张铜彦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书法家张铜彦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暨中国书法进万家——走进革命圣地延安”活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40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