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西施 揭秘历史上西施是否真的确有其人

历史上的西施 揭秘历史上西施是否真的确有其人,第1张

西施是春秋末期吴越战争中的一个美女,又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此颇受后人关注。从有关史料记载看,西施姓施,名夷光,因居苎萝西村,故被称为西施。她虽然是个卖柴的小女孩,但貌若天仙,美中不足的是西施有胃病,以致皱着眉头抗击病痛。就是这般病态之美,也是另有一番风韵。村东丑女盲目模仿,从而引出“东施效颦”的故事,使得西施的艳名越传越远。那么,西施长得有多美呢运用古今词汇很难确切形容,不妨看一看以下事实:公元前485年,这位卖薪女孩被选入越国都城,勾践以厚礼相待,真是越看越爱。而越中士民也想一睹芳容,据说当时谁想看一眼这位美女,须“先输金钱一文",勾践为此发了一笔小财。后来,她又学习了三年舞蹈,更加艳丽照人。大诗人李白对西施之美也曾诗兴大发,赞写的《浣纱记》。剧情以越国大夫范蠡与西施姑娘的爱情为线索,表现了吴越之战中的一段凄美故事:

解密:美女西施真实存在过吗

这天,范蠡到诸暨苎萝山下的若耶溪访问,遇见了正在浣纱的西施,被她的美貌所倾倒,即以浣纱为表记订下百年之好。不久,吴王夫差领兵打进越国,越王勾践夫妇做了俘虏。范蠡作为人质也到吴国为奴,他和西施的婚事就耽搁下来。转眼就是三年,吴王夫差放回勾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决心报仇雪恨。为了瓦解吴王夫差斗志,范蠡定下“美人计",西施为此到了吴国,以其绝色赢得吴王宠爱,使其松懈了防范之心。勾践经过十年的时间,悄悄壮大了力量,终于把吴国灭掉。功成之日,范蠡激流勇退,接来西施,泛舟于太湖之上,改名隐居去了。

西施作为越国“美人计"的主角,为了国家利益,自甘屈身事吴,在洗雪国耻中做出了特殊贡献,其勇气和胆识丝毫不让须眉。有关西施的种种传说、故事和戏剧情节是美好的,西施姑娘的姿容和德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可是历史上真有西施这个人吗自古以来就都有着很大的争论。

一种意见认为西施是编造出来的美女,历史上并无其人。

春秋末期,吴越两国曾经反复交战,这段历史国人都很清楚。在吴越战争中确实有范蠡这个人,但根本没有他的情人西施。范蠡,是春秋末年的政治家,楚国宛人,字少伯,初与宛令文种友善,其后随其入越,被越王勾践任为谋臣。越国战败之后,他随勾践入吴为臣仆三年,回国后与文种帮助勾践刻苦图强,待机复仇。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乘吴王夫差率师北上争霸之机,乘虚攻破吴都。灭吴之后,他知道勾践可以同苦而不能同乐,他来到了齐国,化名鸱夷子皮。后再改名为陶朱公,以经商而成巨富。历史上的范蠡大名鼎鼎,而西施只是为他杜撰出来的一位美丽女友。

不错,在吴越争斗的过程中,越国确实使用了“美人计”。传说中,西施是献给吴王夫差的,奇怪的是,在记载春秋历史最详细、最古老的文献如《国语》和《左传》等史书中,只字没提西施,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如果说这些史料共同遗忘或忽视了为越国雪耻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西施,司马迁在写《史记·越世家》时该作一补充,至少给这位可倾国倾城的美人捎带一笔,可是他也只字未提西施其人其事。司马迁记载了范蠡去齐国经商时,居陶时又有妻室儿女,也没半字说到西施,可见历史上没有这位非凡的美女。

吴越战争中虽然没有西施其人,然而那时却有“西施”之说。不过,此“西施”不是彼“西施”也。早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可常常见到“西施”。如《管子·小仲篇》载:“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其作者管仲(一公元前645年)系春秋初年人,比勾践时期要早一百多年。这个善用计谋的越王,怎么会把一个一百多岁的老妪献给吴王夫差呢?显然没有这段史实。这位“西施”也比勾践复仇时早了一百多年。由此可见,“西施”是古代对于美女的通称,不是指哪一名美女。如同“姬”是古代对于女子的美称,“西施”也可通.用于漂亮的女人。

既然如此,西施怎样跑上吴越战争的前线,又是怎样成为勾践“美人计”中主角的呢

首先提到这件事的是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大概因为书中所描绘的西施事迹比较感人,这位勇于献身的美女知名度才渐渐高了起来。袁康的记载可不可信呢?从《辞海》对《越绝书》的介绍来看,此书记载的多是吴越二国历史,而且采用的是传闻和异说。这样看来,西施事迹的可信程度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比较有名的作品有:唐代诗人宋之问的《浣纱》、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范蠡》、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历代诗话》,还有明代戏剧作家梁辰鱼的传统剧《浣纱记》,他们都绘声绘色地写了西施这位并不存在的美女。经过这么多名人一层又一层地渲染,西施变得愈加可敬可爱,俨然是一位以色相救国的“女英雄”了。

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认为,历史上实有西施其人,不容轻易否定。其理由也很充分:

第一,从史料记载看,早有关于西施的记载。如《孟子·离娄下》篇、《淮南子·修务训》篇、《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史料都明确说实有西施其人,不能因为《国语》、《史记》中不载西施其名,就否定其他史料的记载。况且在这些典籍中也有勾践实施“美人计”的记载,谁敢保证这些美女里面一定没有西施呢?

第二,从出土文物看,证明勾践时代确有美女西施。王士伦先生《浙江出土铜镜选集》收录有两面绍兴出土的汉代铜镜,镜背均有吴越人物画像。画像内容与题款分别是吴王、伍子胥、越王、范蠡和“越王二女”等。其画像故事内容与史书所载完全相合。“越王二女”均着宽袖长裙,身材修长,面容清秀,风度潇洒,应该是西施、郑旦二女无疑。由此也可说明,至迟在汉代前期西施故事就已十分流行,袁康等人只是作了收集整理工作,不能说自东汉以后才有西施故事。

第三,从历史遗迹来看,不宜轻易否定西施其人。据《吴越春秋》卷五记载,当年西施、郑旦这两个山村姑娘人选越都后,勾践恐怕这两个村姑不懂得礼仪章法,特地在城东北小山上修造了土城和美人宫,为两名美女搞特殊的培训。在土城山及念佛桥一带屡有春秋时期印纹陶、原始青瓷及青铜器出土,还有水井遗迹,足以证明史书所载无误。又据《吴地志》、《姑苏志》等记载,吴王夫差得西施后宠爱之至,特择虞山北麓筑石瓮城为其游乐之所。建姑苏台,横亘五里,高见二百丈。又在灵岩山建馆娃宫以消夏,现今山上还遗留有西施洞、馆娃阁、梳妆台、琴台、玩月池等与西施有关的古迹。这些建筑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不能一概说是伪造古迹。

总之,西施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确有其美,对此不宜轻易持怀疑或虚无态度。

倘若历史上真有西施其人,她又为越国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位大美女的结局自然又成了后人关心的问题。有关西施的下落历来有三种说法:

一说被越王沉江淹死。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墨子·亲士》篇:意思是西施之所以被沉人江中淹死,就因为她因美貌给他带来的灾祸。宋代李日方《太平御览》引《吴越春秋》说:“吴灭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鸱夷”就是皮袋,意思是吴国灭亡之后,越王把西施装进皮袋,沉入江中。

二说西施随范蠡隐居外地。唐代诗人李白也持这种看法,他在《西施》诗中写道:“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另一位诗人杜牧在《杜秋娘诗》中也说:“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不是皮袋,而是范蠡到齐国后自取的名号。

三说失足落水而死。初唐诗人宋之问有《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是说吴亡之后西施回到自己的故乡若耶溪边,在一次浣纱时不小心落水淹死。这种说法似乎是西施最理想的结局,让人觉得可惜,又有怀想的余地。这些说法只是文艺作品,没有任何佐证,也很少有人附和此说,恐怕只是诗人的一种美好愿望或设想。

其实,西施有也好,无也罢,有关这位美女的传说已有两千多年,她在中国民间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究竟怎样评价西施,也有明显不同意见。

有的对她极其推崇,极力颂扬,说她为了国家利益,毅然割舍与范蠡的爱情,勇敢担当起“美人计”的重任。有的认为西施的可敬处不仅在于她是“美人计”的主角,更钦佩她的高超斗争艺术,不如此,吴国难以很快灭亡,她是挽救越国的第一位大功臣。

西施是中国古典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中的沉鱼就是形容的她,西施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女,最终却祸害了一个国家,在民间流传有两个关于西施的传说。

第一个是吴国被灭之后,西施与范蠡浪迹天涯,

第二个就是西施陪吴王共赴黄泉。关于上面这两个说法。

似乎是第一个更为可靠,因为在后世都还有泛舟由于西湖之上,这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历史事实的,如果直接死了,哪里会留下那么多的传说。

本在民间流传的最广的,同时在史书之中也有一定的记载,虽然历史已经很遥远了,但是总是根据一定的蛛丝马迹来写的史料吧。

当年伍子胥就要夫差杀了勾践,但是勾践把自己的姿态放的非常的低,于是夫差就大意放过了此人,这个人是有野心的,为了复国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现在不是还流传的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寻到了两个军师,一个是文种一个是范蠡,当时范蠡在民间找到了西施,西施当时在溪边浣纱,她的容颜让鱼儿看到了都非常的震惊,于是范蠡就将其送到了夫差面前,美色误国古人诚不欺我,夫差就是因为西施不在理会国事,宠信奸佞之臣。

当时勾践抓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直接把吴国给灭了,可以说这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毕竟吴国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之后是吴国被灭了之后,西施就被范蠡带走了,范蠡功成身退不再过问国事,两人最终就浪迹江湖,他们二人还曾在西湖上泛舟游玩。

泛舟由于西湖之上是许多文人羡慕的事情,范蠡和西施的结局也就是这样了,或许不是最好的结局,但是相对来讲的确很感人。

春秋战国,各国之间征战频频,吴强越弱吴王阖闾出兵伐越。越王勾践拼死一战,反败为胜吴王阖闾也在战争中受伤,吴王阖闾在死之前拉着儿子夫差的手说,一定要灭了越王勾践为他报仇。

夫差继位后一直谨遵阖闾遗言,富农强兵,不出几年就出兵打败了越王勾践。并俘虏了勾践与勾践的夫人,勾践是一个特别能隐忍的人,他表面服侍吴王夫差,内心却一直想要灭了吴国复仇。这时他的大臣范蠡给他出了个美人计,越王勾践于是派人找到西施,并自己亲自把西施交到吴王夫差手上,夫差看到勾践把这么漂亮的美人交给自己也就对勾践放松了警惕。

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美女数不胜数,却唯有西施一人历经两千年的时光,被世人记在心里。西施以可爱、纯洁、美丽的形象深入人心,被世人誉为“四大美女之首”。但是西施的结局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反而有一丝悲凉。西施有多美,结局就有多惨。

四大美女之首——西施

那西施的结局有多惨呢?历来五有三种猜测,到底是哪一种却争论不休。

跟随范蠡远走他国

“西施亡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第一种说法是西施帮助越王勾践覆灭吴国以后,跟随范蠡离开越国,去了他国定居。在西施去吴国之前,就和范蠡是旧识,并且和范蠡日久生情,但是为了越国的霸业和复仇,范蠡劝说西施放下了儿女私情,远赴吴国。当吴国被灭之后,范蠡立马辞官带着西施离开,因为范蠡早已看透越王勾践的性格:只可“共患难,而不可共享福”。这种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毕竟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西施与范蠡远走齐国

西施被勾践“沉江而死”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墨子》

第二种说法是西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被越王勾践沉江而死,其原因是吴王夫差因为西施的美貌而不理朝政,致使自己的国家灭亡,越王勾践害怕有一天,自己也会迷上西施的美貌,因而把西施装进了皮袋,丢进了江中,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损。这种说法是最残酷的一种。历来都不被中国的老百姓接受。

西施

西施被勾践老婆沉江而死

第三种说法来源于明代历史小说家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他也认可西施是被沉江而死,但是在他的笔下,西施是被勾践的夫人所迫害,沉于大江。冯梦龙说越国灭掉吴国以后,勾践就把西施掳回越国,强迫西施屈服于自己,整日和西施寻欢作乐,西施也因而引起了勾践夫人的嫉妒之心,于是背着勾践把西施扔进了江里。如果没有勾践的指使或者默许,勾践夫人怎么可能有这个胆子?所以西施之死,勾践脱不了干系。

西施被范蠡沉江而死

“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引出(西施),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后人不知其事,讹传范蠡载五湖,遂有‘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误君王’之句。按范蠡扁舟独往,妻子且弃之,况吴宫宠妃,何敢私载乎?又有言范蠡恐越王复迷其色,乃以计沉之于江,此亦谬也。”

夫差与西施

第四种说法是西施被范蠡沉江而死。这部分人认为虽然范蠡是西施的恋人,但是西施却被自己的恋人所害,这种说法是所有的猜测当中最为残酷的。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卓越的君王功成之前,会坚守自己的志向,不被外物所动,而当他功成名就之后,就会加倍的享受,来弥补以前的空缺。勾践也是一样,吴国被灭以后,勾践见到了貌美的西施,顿时魂不守舍,就打算把貌美的西施留在身边,但范蠡坚决反对,范蠡认为“自古红颜多祸水”,他怕越王重蹈吴王夫差的覆辙,极力劝说勾践赶走西施,但勾践却不这样认为,范蠡见勾践不听自己的劝说,就只能剑走偏锋,把西施骗到太湖上船,到湖心的时候把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溺死于太湖了。

西施归隐山林

第五种说法西施归隐山林,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勾践要重赏西施,但西施不羡慕荣华富贵,拒绝了勾践的赏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侍奉父母,终老于山林。这种说法历来只是民间传说,几乎没有人支持此说法。因为西施再美也终究是一个女人,在古代封建社会,一个女人想自己做主得有多难?

那么西施到底是何结局?

对于西施的结局,我个人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越国战胜吴国以后,被越王勾践沉江而死。其原因如下:第一:墨子生活的年代和吴越两国争斗的时间点是最接近的,而墨子又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师从于儒家,不可能把自己的猜测写到书中,所以记载的事情可靠性很强。第二:封建王朝的帝王,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讲诚信、讲仁义,厚待国家功臣?所以人们都说“只可于帝王共患难,而不可于帝王共享福”。在危难之际,我相信很多君王都会厚待辅佐自己之人,有啥给啥,而当君王大业成就之时,就会收回以前给出去的东西,纵观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杀功臣、几乎成了一个默认的规矩,韩信、侯君集、伍子胥不都是最好的例子吗?范蠡早就看透了这一点,越国灭掉吴国以后,立马急流勇退,越走齐国,保全了自己,而忠诚的文种被赐死。西施怎么可能有好的结局。

太湖西施雕像

而关于西施伴随范蠡离去,这种说法大都出自文学家和戏剧家的笔下。出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浪漫主义的想象,文学家把西施和范蠡塑造成了一对鸳鸯。但是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西施服侍吴王夫差二十多年,二十年共枕同欢,吴王夫差对西施更是倾尽所有,都没有对夫差产生丝毫的情感。而范蠡与西施相识不过几个春秋,西施怎么可能钟情于他?所以西施也不可能跟着仅仅见过几面的范蠡远走齐国,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范蠡身上。所以这种说法也就被排除了。

关于西施结局的说法中,被沉江而死的说法占了大多数,并且美好结局的说法都能被排除,那么就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代佳人西施被人沉江而死,她的结局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因为中国老百姓骨子里的美满思想,文学家才赋予了西施一个完美而皆大欢喜的结局,以此来满足人们心中对西施的想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516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