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喜剧,既弘扬了人性真善美,又讽刺了世间的丑恶吗?

中国十大喜剧,既弘扬了人性真善美,又讽刺了世间的丑恶吗?,第1张

01 《救风尘》

《救风尘》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居"元曲四大家"之首。《救风尘》全名是《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故事说的是风尘女子宋引章被恶棍骗娶后又被恶棍虐待,而赵盼儿作为宋引章的好姐妹设计成功救出了宋引章。

02 《西厢记》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作品,又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上学的时候估计都学习过其中的一些片段,写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

03 《绿牡丹》

《绿牡丹》是吴炳的作品,写的主要是翰林沈重结社为女婉娥择婿,谢英和车静芳、沈婉娥和顾桀相识相恋并结成夫妻的故事。

04 《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的作者是著名剧作家白朴,也是一部爱情喜剧,写的是李千金在墙头结识裴少俊后,与裴少俊相恋、私奔、并在裴家后院躲藏七年剩下一儿一女,后被裴尚书发现饮恨回家,最后在裴氏父子上门道歉认亲重聚和一双儿女啼哭的情况下重回裴家,与裴少俊重归于好的故事。

05 《风筝误》

写这部作品的作者是李渔,估计知道李渔的人很多,知道这部作品的人并不多,这部作品比较像现在很多电视剧里面演的偶像剧,说的是戚友先拿着才子韩琦仲题诗的风筝去放,结果风筝线断了,风筝落入詹烈侯家被二**詹淑娟捡起,二**看到扇子上的诗也便依韵和诗一首。书童去詹家捡回风筝后,韩琦仲看到和诗对二**心生爱慕,于是另做一求婚时并效仿戚友先去放风筝,结果这次落进了詹家东院被大**捡到了,大**长相奇丑,看到那首诗后便去赴约,韩看到其相貌后赶忙逃了。后来考上了状元,詹烈侯要将女儿淑娟许配给他,韩以为就是之前自己见到的丑女子,不乐意,但是迫于权力和父亲的压力就同意了。在洞房花烛夜令他感到惊喜的是新娘并非那丑女而是聪敏美丽的二**。

06 《玉簪记》

《玉簪记》是高濂作品,写的是书生潘必正和陈娇莲巧合而偶然的爱情故事。

07 《李逵负荆》

《李逵负荆》作者元代康进之,写的是梁山李逵误以为宋江抢了王林女儿满堂娇而斥责宋江,后知道自己错怪了宋江后向宋江负荆请罪的故事。

08 《中山狼》

《中山狼》是明朝康海所作,写的是东郭先生救中箭后的狼,反被狼所害的故事。

09 《看钱奴》

《看钱奴》元代郑廷玉,是一部讽刺喜剧,也是我国十大喜剧中唯一一部以讽刺艺术为主的喜剧。这部作品非常有意思,这里给大家留个悬念,就不给大家介绍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喜欢的话,可以找来看看。真的,蛮有趣的一个故事。

10 《幽闺记》

《幽闺记》是元朝施君美,也有说是多位作者合作而作。这也是一部爱情喜剧,写的是蒋世隆和王瑞兰坎坷曲折的爱情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是:

《救风尘》(元)关汉卿

《墙头马上》(元)白朴

《西厢记》(元)王实甫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看钱奴》(元)郑廷玉

《幽闺记》(元)施惠

《中山狼》(明)康海

《玉簪记》(明)高濂

《绿牡丹》(明)吴炳

《风筝误》(清)李渔

《救风尘》

《救风尘》,杂剧剧本。元代关汉卿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写恶棍周舍骗娶妓女宋引章后又加以虐待,宋引章的结义姐妹赵盼儿见义勇为,设计将宋救出。全剧共四折。剧情是:妓女宋引章本与安秀才有约,后被恶少周舍花言巧语所惑,不听结义姐妹赵盼儿相劝,嫁给周舍。婚后宋引章饱受虐待,写信向赵盼儿求救。因周舍不肯轻易放过宋引章,赵盼儿巧用计策。她浓妆艳抹,假意愿嫁周舍,自带酒、羊和大红罗去找周舍,周舍喜不自禁。赵盼儿要周舍先休了宋引章才肯嫁他,刚好宋引章又来吵闹,周舍一怒之下写了休书,赶走宋引章。赵盼儿与宋引章二人一同离去,途中赵盼儿将宋引章手中休书另换一份。周舍发觉上当,赶上她们,一把抢过宋引章手中休书并毁掉,还到官府状告赵盼儿诱拐妇女。赵盼儿反告他强占有夫之妇,使安秀才到堂作证,又出示周舍亲手所写休书。赵盼儿证据确凿,周舍不能胜她,受杖刑责罚。宋引章与安秀才结为夫妇。《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现存版本有:明脉望馆校藏《古名家杂剧》本、《新续古名家杂剧》宫集本、《元曲选》乙集本、《元曲大观》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救风尘

《墙头马上》

《墙头马上》 元·白朴作。写李千金与裴少俊相爱而私自结合,后被裴父发现赶出,最终团圆的故事,塑造了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李千金这一形象。

墙头马上

共四折。剧情是:尚书裴行检的儿子少俊,奉唐高宗命去洛阳买花,一日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在马上看见他家女儿倚墙而立,便写诗投入。李千金写了答诗,约他当夜后园相见。少俊果然从墙头跳入,被李千金乳母发现,令二人悄悄离去。少俊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将她藏在后花园。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岁,女儿重阳四岁。清明节,少俊陪同母亲外出祭奠,裴行检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碰见端端兄妹,询问后得知始末。裴行检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命少俊写休书赶李千金回家,却留下了两个小孩。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因父母已亡,在家守节。后来裴少俊中进士,任官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肯。这时裴行检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也曾为儿女议婚。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这才原谅了他们。夫妇二人破镜重圆。《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有明脉望馆藏《古今名家杂剧》土集本、《元明杂剧》本、《元曲选》乙集本、《柳枝集》本、《元人杂剧全集》本。昆曲,京剧皆有此剧。

《西厢记》

《西厢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为元代王实甫作,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仍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认识。

《李逵负荆》

元杂剧《李逵负荆》和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都描写了"李逵负荆"这一故事,情节基本相同,但《李逵负荆》在艺术上更为成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丰富而生动,而《水浒传》的处理明显逊色,人物个性比较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水浒传》的作者因袭了《李逵负荆》的故事情节,却未能充分注意到这一故事在小说和杂剧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未能注意小说和杂剧的艺术特质并不相同,他似乎只注意讲述故事,而忽视了人物形象的塑造。

李逵负荆

《看钱奴》

《看钱奴》 元·郑廷玉作。写贫民贾仁因得周荣祖家祖财而暴富,后又廉价买得周荣祖之子为养子,最后钱财重归周家。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是:贫民贾仁平时以挑土筑墙为生,偶然挖到周荣祖家藏在墙下的祖产而致富,周荣祖夫妇则因此落魄。贾仁虽有了万贯家财,却无儿无女,命坐馆先生陈德甫替他买一个儿子,恰巧风雪之中周荣祖夫妇走投无路,情愿将儿子长寿卖给他,只得到了很少的一点钱。二十年后,长寿长大成人,贾仁吝啬成性,财富越聚越多,此时却染病身亡。周荣祖夫妇乞讨至东岳庙中,遇到长寿,却不知相认。后来偶遇陈德甫,经他向长寿说明实情,一家人才得以重聚。周荣祖看到钱上印记,方知这原来是自家财产。《看钱奴》简名又作《冤家债主》,全名《看钱奴冤家债主》,流传版本有:《元刻古今杂剧三十种》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脉望馆校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息机子《古今杂剧选》本、《元曲选》癸集本、《元人杂剧全集》本。

《幽闺记》

幽闺记(又名拜月亭记)· 琵琶记

《幽闺记》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之一,而《琵琶记》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虽说戏剧风格不同,但二者都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

戏曲幽闺记

与戏剧艺术的结合。读者可以借此了解元代南戏的概貌,并可直接品评这朵中国文学中的奇葩的原味。

本书是"新世纪万有文库"的"传统文化书系"中的一本,共点校有《幽闺记》和《琵琶记》。其中,《幽闺记》又名《拜月亭》,是"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一。该剧系改编关汉卿的同名杂剧,人物、情节、主题思想均与关作大略相同,主要描写两对青年男女在战乱时代背景中的婚恋故事。该剧在关作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因而得以增添出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致的描写、委婉的抒情,使剧情的发展更显得起伏跌宕、波澜层叠,这是它的成功之处。在戏剧情调方面,此剧增添了很多喜剧成分,在悲剧性的事件中巧妙插入巧合、误会的关目,机智有趣的对话,以及插科打诨的手法,使这出戏表演起来有更多的娱乐性。另外,此剧的语言往往在平易自然中显露出文采,历来受人们赞赏。《琵琶记》取材于旧南戏《赵真女、蔡中郎》的故事。但是,在南宋民间文艺和早期南戏中,蔡伯喈是个"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坏人。高明改写了他,把蔡伯喈弃亲背妻改为被迫招亲,不忠不孝改成全忠全孝,作品的最后,以一夫二妇守孝三年一门旌表作结。全剧典雅、完整、生动、浓郁,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

《中山狼》

明《合刻三志》称作者为唐人姚合,明《古今说海》署作者为宋人谢良,清初《明文英华》认作者为明人马中锡。清康熙时贯棠刊刻马中锡《东田文集》第三卷中亦收录此文。推测是马中锡依据前人作品改写而成。

内容:

据古代民间传说改编。故事鞭笞了一切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是谓“中山狼”;而“东郭先生”,则是迂腐懦弱的无能者。情节曲折,文字简洁,富有哲理。

中山狼

《玉簪记》

中国明代传奇作品。高濂著。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爱情婚姻故事。事见《古今女史》和明人杂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记》。剧中写少女陈娇莲在金兵南下时与家人离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路经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等一番波折后,私自结合,终成连理。作者把陈妙常对爱情既热烈追求又害羞畏怯的复杂心理,描写得玲珑剔透。《秋江哭别》一出,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琴挑》、《秋江》等零出,被各种地方戏作为保留剧目,盛演不衰

玉簪记

《绿牡丹》

《绿牡丹》是明末优秀戏剧家吴炳的代表作。

写翰林沈重结社为女婉娥择婿。在文社会试中,以绿牡丹为题,各作诗一首。柳希潜请馆师谢英代笔,车本高求妹妹车静芳捉刀,仅顾粲自作。车静芳和谢英看了对方写的诗,互生爱慕之心。后来经过面试,柳希潜和车本高作伪之事败露。乡试时,谢英和顾粲高中。最后,谢英和车静芳,顾粲和沈婉娥,结成两对夫妻。

剧中的车静芳敢于自择配偶,她的选择标准不是门第和财产,而是人品和才学。柳希潜求婚,车静芳提出要面试他的学问,结果使他丑相毕露。剧中情节曲折,性格描写细致,有较强的喜剧性。它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柳希潜、车本高在考试中作弊的种种丑态,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败,对明末的假名士作了冷峻的嘲讽。京剧《诗文会》就是根据它改编的。

绿牡丹

《风筝误》《风筝误》是清代著名戏曲家李渔的作品。书生韩世勋题诗风筝上,纨绔子弟戚施放风筝,风筝线断,飘落他处,被詹府才貌双全的二**淑娟拾到,重新题诗后再放,由此引出一连串误会与巧合,生出了韩世勋、戚施与詹府两位**两桩相互对比而又相互纠葛的婚事。该剧脉络贯通,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巧妙新奇。

风筝误

你好朋友,最惊艳的古装女星,应该是,2022年最惊艳我的古装女主,

我个人认为应该还是当年的神仙姐姐刘亦菲了,如果说刘亦菲作为古装女主的第二名,那么绝对没有人敢称自己第一名了。

其实刘亦菲作为最惊艳的古装女主,给我们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就是当年在天龙八部中所饰演的王语嫣这个角色了,在历部《天龙八部》中所扮演王语嫣这个角色,虽然都是一些颜值很高的女演员,但是真正能够将王语嫣这种神仙姐姐气质演的清新脱俗,演的仙气飘飘的,也就是刘亦菲一人了,

这种气质绝对不是仅凭颜值就能够替代的,而是一种源于骨子里的,是一种天生与生俱来的。

至今,刘亦菲所饰演的神仙姐姐王语嫣都是很多男生心中完美的女神,的电视剧《梦华录》刘亦菲所饰演的古装形象虽然说相比神仙姐姐有所差距,但是依然也是十分惊艳的,是个多年神仙姐姐身上的那股仙气始终没有退却,依然还是那样的清新脱俗,或许这就是刘亦菲资深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了,

这也是刘亦菲能够在古装剧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塑造出一个个经典形象,之所以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柳如是给钱谦益戴绿帽

柳如是(1618~1664),明清易代之际著名歌妓与才女。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名柳隐;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句,故自号如是;又称“河东君”、“蘼芜君”。浙江嘉兴(一说江苏吴江)人。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被列为南京“秦淮八艳”(另有陈圆圆、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马湘兰、李香君与董小宛)大姐。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诗坛盟主之一。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江苏常熟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探花),东林党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朝灭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但很快就告病归乡,与反清势力保持联系。晚年之作多抒发反对清朝、恢复故国的心愿。乾隆时,他的诗文集遭到禁毁。

秦淮河畔佳丽之首

柳如是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柳如是一生的精彩,让现代的新新人类女郎都自叹弗如!她若是活在当代,必是一名走在潮流最尖端的最时尚、最前卫的美女作家。

在“秦淮八艳”中,柳如是当推为大姐大!

在“秦淮八艳”中,最能审时度势、最理智最清醒的女人是她;最敢爱敢恨、最放荡最刚烈的也是她。她是冰与炭同炉,是理智与情感强烈冲突、却永远也无法调解的悲剧性人物。在这方面,她的性格跟《红楼梦》里的尤三姐非常相似。

柳如是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幼年就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在徐的教养下,柳如是不但出落得娇媚绝色,长袖善舞,而且在音律、绘画、书法、诗词方面也负盛名。有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评论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赞赏她的书法“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等与尺牍。

明崇祯四年辛未柳如是14岁时,被吴江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最初为周府老妇人侍婢,因其善解人意,深得周老夫人欢心。后被周道登强索为侍妾。不及1年,由于周府群妾谣诼蜚语加害柳如是,几被处死,因周老夫人阻拦,将其逐出周府,再卖于娼家。可谓一生颠沛流离,曲折多难。

柳如是个性坚强,为人正直,有着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在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她尽全力资助和慰劳抗清义军,为反清将士呐喊助威。她喜欢穿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

 

由于柳如是气质高雅,才色并茂,当时有不少公子文人大献殷勤,纷纷求婚。她虽然身处青楼,择婿的要求却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只与他们保持着普通朋友的友谊。直到16岁时,她才真心喜欢上了松江举人、当时已经是复社领袖的民族英雄、一代俊杰陈子龙,两人情投意合,过了一段男欢女爱的甜蜜生活。可不幸的是,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战败而死,为国捐躯,早早结束了这段美好的婚姻。

      嫁给可做自己父亲的人

柳如是嫁给文坛泰斗钱谦益时,才24岁,而钱谦益的年龄可以当她的父亲,典型的老牛吃嫩草。但可以相信,她必然是经过理智的思考后做出的最明智选择。

24岁在现代社会是花一样美丽的年龄,在那个时代却是大龄了。柳如是深知“今日也大姐,明日也大姐,落得一包脓”的妓女生活终非长久之计,从良方为正途。但像她这类女子,要找个什么样的男人,却得费心思了。

元代名剧《救风尘》中的妓女赵盼儿唱道:“她都每拣来拣去百千回,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待嫁一个聪俊的,又怕半咱轻抛弃。”这几句曲词正是柳如是的心声。

相貌美艳、思想大胆,而且又是长年生活、工作在红灯区的柳如是,并非没有异性朋友。嫁给钱谦益之前,她便曾与几位风流俊俏、才华横溢的男子有过亲密的恋爱关系。她的情人大多是江南正义人士,张溥、宋徵舆、陈子龙便是其中代表。由陈子龙的行为,也可以看出柳如是的政治倾向,证明她绝非一位相貌美丽却头脑简单的女子;她是女人中的精品,甚至是极品。

在风月场所打滚多年的柳如是,深知男人的不可靠。她以前那几位风流俊俏的情人,不是死了就是分手。她既然曾经轰轰烈烈地爱过,也就知足了。嫁给年长的钱谦益,实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首先,钱谦益是文坛泰斗,可以与她诗词唱和;其次,钱谦益年龄比她大得多,势必非常疼她,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再次,钱谦益地位显赫,柳虽为名妓,但毕竟是个“妓”,她若想提高自己的地位,一定要找位有权力、有地位的男人做依靠。

钱谦益是常熟著名才子。早在明朝晚期就已驰名文坛,家中府第连云,肥田千顷,奴婢过百,财力雄厚。

在古代,女人的命运往往跟男人结合起来,夫贵妻荣,是不少女子梦寐以求的。而明末清初那几位名妓,也确实因为丈夫位高权重而有机会在青史上搏击个留名的殊荣。还有一点,即钱谦益与她的政治思想志同道合。

既然两人情投意合,其它还有什么可顾忌的面对柳如是的一片痴情,钱谦益无法再犹豫退缩。终于在1642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柳如是正式被一顶花轿抬进了钱府朱门。

缘于两年前的一见钟情

明崇祯十三年,原礼部侍郎钱谦益削籍归乡已经两度春秋。这年冬天奇冷,他所居住的“半野堂”门前也特别冷清,好久不曾有友人来访了。世态炎凉,今非昔比,门前冷落,少有来客。

一个冬日淡淡的午后,钱谦益坐在书房中打盹,忽听得家人传报:“有客人来访!”不一会儿,拜帖就送到了书桌上。

钱谦益来了精神,拿过拜帖一看,上面写着:“晚生柳儒士叩拜钱学士。”

“柳儒士”他心里起了疑问,这名字似乎未从曾听说过,是谁呢

也许是慕名前来造访的无名晚辈吧,这种人钱谦益接待过不少。如今反正闲居无事,有个人聊聊也好,于是他让家人有请来客。

待钱谦益慢条斯理地踱进客厅,来客已站在屋里翘首欣赏墙上的字画了。听到脚步声,来客连忙转过身来,朝钱谦益深深一辑,恭恭敬敬地称礼道:“晚生见过钱老先生,冒昧造访还望见谅!”

钱谦益打量着来客,见“他”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举止虽有板有眼,身材却异常娇小,似乎缺少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再瞧面貌,明眸生辉,鼻挺嘴秀,皮肤白嫩,清秀有余而刚健不足。看着看着,钱谦益猛觉得有几分面熟,可搜索枯肠,始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来客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似乎猜中了主人在想什么。“他”也不去打断他,只是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真没想到啊!柳姑娘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得罪!得罪!”钱谦益大声朗笑,双手抱拳,热情地请所谓的“柳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说是要为她驱寒消疲。

这个女扮男装的“柳姑娘”是谁呢,竟如此惊动名重一方的钱谦益原来她就是柳如是。

说起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交情,那还是两年前的事。

那是崇祯十一年初冬,供职京师的江左才士钱谦益,本已高居礼部侍郎之职,眼看又要提升,却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露,不但受了廷杖之责,而且免去了官职,被迫返回原籍常熟。

那时他已57岁高龄,猝遭巨变,心境黯淡悲凉,一路透迤南归。途经杭州时,顺便前往西湖上荡舟闲游,排遣愁怀,疲倦时便落脚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当时恰逢柳如是也客居杭州,是草衣道人门上的常客,那天正巧将一首游湖时即兴作的小诗搁在草衣道人的客厅里。钱谦益无意中发现了那帧诗笺,拿过来轻声诵读: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好清丽别致的诗句!诗词大家钱谦益不由得击节称赞。善解人意的草衣道人看在眼中,心领神会,凑过来道:“明日何不请来柳姑娘一同游湖”钱谦益自然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只画舫果然载着三个人悠悠荡荡于西子湖上。一见到柳如是,钱谦益立即生出一份怜爱之情。这姑娘长得娇小玲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分外动人。这般小巧的可人儿,腹内竟藏着锦绣诗情,着实令人感叹。

柳如是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虽与鼎鼎有名的钱谦益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那活泼可爱的神情,使钱谦益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悒郁,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一时兴起,竟一口气吟了16首绝句,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情。柳如是吟来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中一首。

西湖一别,钱谦益万万没想到,这姑娘还会跑到常熟来看自己;女扮男装而至,又给了他一分额外的惊喜。一番寒暄问候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似乎她就是抱着这个打算来的。

于是,寂静的“半野堂”中,荡漾起了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笑声。他们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

钱谦益虽然丢了官职,但银子还是有的。为感谢柳如是的相慰之情,钱谦益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为她特筑一楼,他亲临现场督工。仅以10天时间,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就建成了。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写诗抒怀: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钱谦益的一片深情,让柳如是感动不已。她是一个历尽坎坷的女子,成名后虽然也有千人万人捧着,可无非都是逢场作戏,又有几人能付出真情呢钱谦益虽是花甲老人,可那份浓浓情意,比一般的少年公子要纯真得多。

也许是同样尝过生命的苦涩,才有这种深切的相知相感吧。感念之余,柳如是回赠了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老夫少妻的幸福时光

几场春雪过后,春风又绿江南岸。桃红柳绿中,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徜徉于山水之间,湖上泛舟,月下赏山,诗酒作伴,品茶论道。到晚上,自然少不了同床共枕,男欢女爱。日子过得像神仙一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913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