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南戏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而稍晚出现的北曲杂剧则使中国戏曲进入黄金时代。北曲杂剧是在宋、金杂剧和院本的基础上,融合北方流行的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的营养,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元代的北杂剧又称元杂剧。它展现出波涛滚滚、云蒸霞蔚的景观,不愧是宏大壮美的人类文化奇迹。“汉文,唐诗,宋词,元曲,各绝一时。”(《盛明杂剧》序)元曲是一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它包括剧曲和散曲,又以剧曲——即杂剧为主。
元杂剧是戏曲艺术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又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诸因素息息相关。元代统治黑暗而野蛮,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异常激烈复杂。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下,各民族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即东北、西北的各少数民族,第三等为汉人,主要是北方的汉人,第四等为南人,即南方的汉人及西南各族人民。蒙古人享有种种特权,他们打死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凶手不偿命,只罚出征,免罪免刺字。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和南人施以峻法苛刑,实行里甲制,严禁集会、结社、田猎、习武,不许收藏武器,甚至不许祈〔qi齐〕神赛社、夜间点灯。元朝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贪官污吏遍地都是,冤假错案接连不断,加上水旱天灾,酿成民不聊生、动乱不已的局面。这样的社会现实,为元杂剧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来源。
戏曲是综合艺术,它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元代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局部繁荣是导致元杂剧兴盛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连年战争的摧残,中原农业经济和手工业受到严重破坏。但是,蒙古贵族阶层为满足奢靡的生活,将大批工匠拘集到都市和城镇,并设置官营作坊和管理机构,强迫他们生产军需品和奢侈品。大量因战争而流离、因贫寒而弃家、因失地而转徙的黎民百姓也都涌向城镇谋取生计。当时的大都(今北京)是闻名中外的大都市。“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马可·波罗游记》)此外,真定(今河北正定)、平阳(今山西临汾)等地也很繁华。这些城镇便成为元杂剧的基地和中心,在险恶、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大批演员、观众和活动场所。
元朝灭金以后,仅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近80年不兴科举,堵死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仕途。文人们不得不放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生活,走向社会谋生,到下层人民中“厮混”。传统的诗文难以反映耳闻目睹的现实世界,精雅的吟唱怎能排遣和抒发深广的忧愤?于是,他们和民间艺人一起,共同创造了许多有真情实感、适于演出的杂剧。
元杂剧不同于唐、宋时期即兴的滑稽表演和结构松散的短剧,它从根本上扭转了宋杂剧以嬉戏娱乐为主的倾向,使戏曲走向真正的成熟。元杂剧有着独特而崭新的体制,严格而富于变化的音乐结构,这种音乐结构主要是受了说唱文学唱赚和诸宫调的影响。唱赚可以在同一宫调里任选若干曲子,组成套数,以演唱故事。经过张五牛的改革后,表现能力越来越强。诸宫调相传是北宋泽州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它可以根据内容和情节的需要,把不同宫调的若干套数联缀在一起演唱,既克服了唱赚音乐的单调,又丰富了内容、增加了长度,为元杂剧的形成提供了借鉴和影响。
元杂剧的基本形态是四折一楔〔xie些〕子。折,大体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从内容来看,一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每折内容一般都有个中心。从音乐来看,一折之内是一支完整的套曲,一个相对独立的音乐单元。元杂剧各折使用的宫调,大致有一定格局:第一折多用仙吕宫,第二折多用南吕宫,第三折多用中吕宫,第四折多用双调。当然,也会根据剧情有所变化。每折之内,同一宫调的一套曲牌也有大致的次序,曲牌可重复使用,叫做“幺篇”。元杂剧实际使用的宫调(古代使用的乐曲调式)共九个,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每一宫调常用曲牌大约一二十个。
楔子,原指插入木器的榫〔sun损〕头,可使木器衔接得更牢固的木片。引申到元杂剧中,就成了使剧本结构更加完整、紧凑的短小开场或过场戏。放在开头,能起序幕作用。置于剧中,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成为全剧有机的组成部分。楔子数目不定,可用一个,也可以用两个,有的剧则不用,完全根据需要来定。
元杂剧绝大多数是四折一楔子,也有少量破例情况,如关汉卿《五侯宴》是五折,《秋千记》为六折,《西厢记》五本21折,《西游记》竟达六本24折。为概括全剧主要情节,点明人物故事,元杂剧还有“题目正名”,一般是两句或四句韵语。有的放在剧本开头,有的放在剧本末尾。放在前面是为了介绍剧情,放在后面是对剧情进行总结,都能起到宣传广告的作用,为的是招徕观众。
元杂剧由唱曲、道白、表演三个部分组成,其演唱形式十分独特,大都由正旦或正末从头唱到尾,叫做“一人主唱”。正旦主唱的剧本称为“旦本”。正末主唱的剧本称为“末本”。这种演唱形式显然是从诸宫调等说唱艺术借鉴或衍化而来的。王骥德《曲律》指出:“北曲仅一人唱”,“一人唱则意可舒展”。歌唱是塑造和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主要人物在全剧情节发展的几个重要地方连续唱套曲,就可充分抒发人物情感,表现人物性格,达到连贯而完整的艺术效果。但是,用一人主唱,从头至尾,即使演员的嗓子好,也是很吃力的。如果没有深厚的歌唱功底,那是难以胜任的。况且,恪守一人主唱到底体制,让其他人物只能说白,不能唱一句正曲,也会使这些人物形象单调、干瘪。有时,为了迁就角色的主唱,往往不得不在剧中硬加人物,拼凑情节,更暴露出一人主唱的弊病。
元杂剧的道白叫“宾白”,往往用“云”字提示,分为独白、对白、背白、旁白、同白、插白、内白、带白等类,有的是散而无韵的散白,有的是押韵的韵白,有的则类似快板、顺口溜。一般说来,曲文抒情,宾白叙事。所谓叙事,大致包括人物通报姓名、自叙身世、交代事件来龙去脉、说明人物活动环境、人物之间的对话、或者独抒心事等等。由于元杂剧采用一人主唱,所以除了主唱角色有唱有白之外,其他各色人物莫不通过宾白交代相互关系,表白自己的处境,透露内心世界,表现性格特征。尤其是元杂剧的楔子,一般只唱一两支曲子,而以宾白为主体,也就更要充分发挥宾白的作用。
关于元杂剧的演出情况记载较少,据仅有的记载可知,一般在勾栏里作场之前,先在四处张贴或悬挂彩色招子,以招徕观众。开演前有“参场”,全体演员与观众见面,展示阵容。接着,通过“开呵”报幕,向观众介绍剧情。开呵结束,接演正戏。正戏演毕,还有“打散”,加演送客小节目。
元杂剧的表演动作、表情及舞台效果叫作“科”或“科介”,主要包括做工和武工两个方面。元杂剧的科不是对实际生活的逼真模仿,而是有所提炼,有所省略,有所渲染,有所夸张。通过虚拟化的表演动作,结合一定的“砌末”(道具),艺术地表现生活。元杂剧的角色分工较细,有旦、末、净、外、杂五大类,每类之中又分为几种。如末分为正末、外末、小末、冲末等。旦分为正旦、副旦、外旦、贴旦、小旦、老旦、色旦、搽旦等。外包罗了末、净以外所有男性角色。净分为净、副净、外净等。杂包括孛老(老汉)、卜儿(老妇)、帮老(强盗)、俫儿(儿童)、驾(皇帝)、孤(官员)、禾(农人)、细酸(读书人)、曳剌(走卒)、祗从(随从)等。所有角色中,以正末、正旦为主要角色。
元杂剧是自然本色的“活文学”(王国维语)。它的题材广泛,结构严谨,剧情合理,矛盾尖锐,悬念强烈,唱词优美,对白简洁,人物形象鲜明,舞台动作性强,非常适合舞台演出。元代演剧活动频繁,戏班很多,比较大型的戏班都在大都或其他城市,属教坊司掌管,演员叫官伎。遍布各地的家庭戏班叫“路歧”,艺人被称为“路歧人”。农村业余临时戏班称为“社火”,多在庙宇戏台或临时围场“打野呵”演出。
元代涌现出一大批杂剧作家。据元中叶钟嗣成《录鬼簿》、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明贾仲名《录鬼簿续编》、清末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及近人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可知,有姓名的元杂剧作家约有200人左右,元杂剧剧目约737种,有剧本保存下来的近200种,保存残曲29种。
元杂剧作家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人才辈出,佳作如林,是元杂剧鼎盛期。前期作家几乎全部生长、活跃在以大都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大多是失去仕进机会、沉抑下层、潦倒市井的“书会才人”。除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外,还有杨显之、高文秀、李文蔚、石君宝、纪君祥、郑廷玉、李直夫、李好古、尚仲贤、武汉臣、李寿卿、康进之、李潜夫、戴善甫、费唐臣、张国宾、红字李二、李行道、孟汉卿、王仲文、孙仲章、岳伯川、庾吉甫、石子章、史九敬先、狄君厚、孔文卿、张寿卿、刘唐卿、宫大用等。
后期,元杂剧中心南移,呈现出衰颓之势,很多杂剧作家活跃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浙地区。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流连山水,或埋首经典,失却了前期作家的勇气和精神,只有少数作家取得较高的成就。后期作家有:郑光祖、乔吉、曾瑞、宫天挺、秦简夫、杨梓〔zi子〕、金仁杰、朱凯、萧德祥、罗贯中、王子一、刘东生、谷子敬、贾仲名、杨文奎、杨讷等。人们一般把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杂剧作家成分复杂,分别来自书会才人、勾栏艺人、医生、商贾、下层官吏、名公巨卿等各个阶层,形成灿若群星的局面。他们的风格或沉雄悲壮,或激越豪放,或典雅工丽,或温润醇厚,或冷峻峭拔,或婉转绵丽,或自然本色,或清幽脱俗……真是气象万千。
元杂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各阶层人民的心态和情感。上从皇帝嫔妃、文官武将、文人学士,下到差役皂隶、地痞流氓、医卜星相、嫖客妓女,三教九流都涉及到了。既有军国大事、朝政纷争、沙场征战,也有家庭纠纷,妇姑勃溪〔xi希〕,勾勒出一幅元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画。对于元杂剧的题材,前人曾有过多种分类,如朱权在《太和正音谱》里把杂剧分为12科,即:神仙道化、隐逸乐道、披袍秉笏〔hu户〕、忠臣烈士、孝义廉节、叱奸骂谗、逐臣孤子、钹〔ba拔〕刀赶棒、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烟花粉黛、神头鬼面。虽然分类很细,但不够科学,抬高并突出了封建道德、乐道隐逸的内容。事实上,元杂剧大量的作品弘扬了爱国主义理想和民族的传统美德,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民主精神,褒扬了秉公办事的清官循吏,肯定了农民的起义造反,发泄了封建知识分子穷愁潦倒后的牢骚,全面地揭露、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丑恶的社会现实。这些才是元杂剧的精华。至于那些鼓吹封建伦理道德、宣扬封建迷信、诬蔑农民起义、提倡消极避世、钦羡发迹变泰的作品,虽然为数不少,毕竟只是支流。这些糟粕掩盖不住元杂剧在戏曲史和文学史上的夺目光彩。
元杂剧的特点如下:
1、元杂剧的剧本体制,大都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也有例外,如著名的《西厢记》便是五本二十一折),四折,既是四个音乐段落,也是四个剧情段落。所谓音乐段落,是指元杂剧剧本的曲子常分为四大套,每一折唱一套曲,且每套曲都是一个宫调,押同一个韵。巧合的是,四折又与“起承转合”无缝对应,所以又是四个剧情段落。
2、元杂剧的音乐结构是“曲牌联套制”,即将不同曲牌按一定的规律章法连缀成套,组成一折戏的曲子。这是中国戏曲音乐常用的一种音乐结构。这种结构在诸宫调当中就比较成熟了,但元杂剧更进一步,它摒弃了诸宫调中宫调变化的过于频繁,保留了诸宫调中连套音乐的抒情性。最终将抒情性与叙事性音乐融合成为一种戏剧性音乐。
3、元杂剧虽说受到讲唱艺术的影响,已经是代言体,但表演过程中还是“一人主唱”。这一做法利弊共存、好处当然是利于统一,也打磨了正旦、正末的演唱艺术,不利之处则是打压了旁边角色,不利于戏剧情境的丰满,同时主唱的内容也会叫人听起来难免觉得冗长,当然,也会使主角过度疲劳。
4、在一折范围内,一套曲子必须一宫到底。一出戏四折,意味着有四套曲,四种宫调,这为调性的变化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使得元杂剧能通过音乐变化增强戏剧性。
在体制方面,元杂剧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结构: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以四折、通常外加一段楔子为一本,表演一种剧目。少数剧目是多本的;楔子可以没有,也可以用到两三个。一“折”意味着一个故事单元(同时也是音乐单元,见后),四折之间,大多表现出情节起、承、转、合的变化。“楔子”本意是插入木器的榫头中使之紧固的小木片,引申到杂剧中,是指对剧情起交代或连接作用的短小的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部剧本中的有机部分。 为概括全剧主要情节,点明人物故事,元杂剧还有“题目正名”,一般是两句或四句韵语。放在开头,介绍剧情;放在末尾,对剧情进行总结。起到宣传广告的作用,招徕观众。
二、唱词和演唱特点: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元代流行的宫调有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这些宫调的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换,也是同剧情变化相对应的。
元杂剧通常限定每一本由正旦或正末两类角色中的一类主唱;正旦所唱的本子为“旦本”,正末所唱的本子为“末本”。这既有突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意味,同时恐怕与突出某个主要演员以招徕观众也有关系。一人主唱的规定对合理安排剧情和塑造众多人物形象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楔子在一部杂剧中是相对自由的部分,通常只有一、二支曲子,不用套曲,也不限由何角色演唱。
三、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文。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四、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五、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以此把剧中各种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于带有程式化的表演。
元杂剧的形成,大约是在金元之际,它的充分成熟和兴盛,则要到元代前期。这当然有其历史原因。
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宋金时代,在瓦舍勾栏等固定场所面向城市民众的各类伎艺演出已经很盛。蒙古军攻占北方以后,在许多地方造成破坏,但若干中心城市,却反而人口激增,财富更为集中,出现畸形繁荣;全国统一以后,城市经济的增长更为迅速。如《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元大都的景象,不仅人口众多,华屋巨室列布,四方异域之人会聚,而且“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这些话或许未免夸张,但我们从中仍然能够感受这一消费性大都市流金溢彩的气氛。而随着都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自然也相应地壮大,当时已有“一百二十行”之说(见关汉卿《金线池》)。这些市民既不像传统文人士大夫那么高雅,又要比乡村农夫见多识广,在经历了喧嚣忙碌的生活之后,观赏既富于市俗性又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戏曲对于他们是很合适的精神享受。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财力支持了元杂剧的成长。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套数具体描述了当时杂剧作为一种商业性演出的情形:“见一个人手撑着椽做的门,高声的叫‘请请’,道‘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说道‘前截儿院本调风月,背后么末敷演刘耍和’。高声叫‘赶散易得,难得的妆合’。”“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圝坐。”而无名氏杂剧《蓝采和》中演员的自述,“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顷良田”,也正道出杂剧演出的商业性质。为了适应商业演出的需要,并与其他伎艺竞争,剧本和表演艺术也必须在投合观众口味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夏庭芝《青楼集》载录活跃于大都的著名杂剧艺人珠帘秀、顺时秀、天然秀、司燕奴等,当时在观众中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宋元清在杂剧中包括唱曲、宾白、科介三部分。虽然它的唱曲和散曲一样,都是配有音乐的歌唱,都必须按照一定的宫调和曲牌来写,但绝不能离开科白。科白是杂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表达剧中角色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代言体。而散曲除极少数例外,一般都是用来抒发作者自己感情的,尽管配有音乐,也只是作清唱用的,因为不需要科白,故称为“散”。元杂剧是带有浓厚地域性特点的戏曲艺术形式,属“北曲”声腔系统。杂剧的结构基本上有统一的规范,多为四折一本,有时应复杂剧情需要,也不限于四折。杂剧作为元代最突出的音乐成就,处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元杂剧创作中,可考的剧作家有80多人,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廷玉等一大批著名剧作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数量众多而又具相当艺术水准的剧本。今见于书面记载的作品有五百余种,而现存发现的剧本有一百七十多种~
从金末至元成宗元贞、大德(约1200~1300)前后,是元杂剧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杂剧的创作思想较为复杂。由于元代文人地位低下,失去了仕进的道路,大多处在生活底层,对黑暗的现实生活有着清醒认识,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接近,因此,其作品的主流多能正视现实,揭露黑暗,反映人民的愿望,歌颂人民的斗争精神。具体表现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①深刻暴露封建统治的种种罪恶,反映人民所受到的各种压迫,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精神。如《窦娥冤》、《蝴蝶梦》、《勘头巾》、《潇湘夜雨》、《救孝子》、《陈州粜米》、《望江亭》、《鲁斋郎》、《灰阑记》、《后庭花》、《赵氏孤儿》等等,描写地方官吏和地痞流氓沆瀣一气,草菅人命;权豪势要横行霸道,抢占别人的妻女财物;法治黑暗,贪污受贿,残害百姓等;同时也表现了人民群众不肯忍受欺凌,运用聪明才智,取得斗争胜利。这类作品大多以清官断案作结,清官多托名包拯。②揭露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投降卖国,歌颂人民和爱国将领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唤起民族意识,赢得人民的赞赏。如《单刀会》、《西蜀梦》、《东窗事犯》、《汉宫秋》等。③揭露封建礼教和娼妓制度对妇女的压迫,歌颂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追求婚姻自由。如《金线池》、《曲江池》、《救风尘》等作品,反映了娼妓制度给妇女造成的痛苦。《拜月亭》、《墙头马上》、《张生煮海》等作品,表现了青年男女对自主婚姻的热烈追求,其中尤以王实甫的《西厢记》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作家在作品中提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反映了广大青年男女的美好愿望。
此外,元杂剧中还有一类反映农民反封建反暴政的水浒戏,歌颂了梁山英雄为“救生民”,“替天行道”,上山聚义,与权豪势要的武装对立,赞扬了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英雄形象。如《双献功》、《燕青博鱼》、《还牢末》、《争报恩》、《李逵负荆》等。另外,元杂剧中也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反映故国之思,鼓吹出世避世,宣扬宗教鬼神迷信的作品。
元曲的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态掩盖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样而复杂,既是现实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喜剧,悲与喜相互转换、涵融,追求团圆结局;
6、艺术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艺术硬功将歌、话、舞、斗紧密结合,虚拟与实演相生,形态与神理兼备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马致远
马致远,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代表作《倩女离魂》。
白朴
白朴(1226--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墙头马上》。
元曲类别元杂剧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等。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元散曲
释名
一、 元代人称为乐府。
二、 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文献,是明代朱有墩《诚斋乐府》,此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不包括套数。
三、 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进来。
四、 20世纪以来的学者的论文,把小令、套数都看作散曲。散曲作为文体概念做终被确定下来。
产生与发展
一、 散曲的产生
1、 发源于金词
根据学者研究散曲产生于金元之际,产生于民歌俚谣。
金代的词已经出现曲的特点,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金词对大量北方俚歌俗调的吸收,金词中的许多词牌实际上已经是亦词亦曲,很多词在文学风格上已经接近后代的曲。
2、 散曲输入文坛成为散曲文学的主要途径。
金末元初文人没有科举取仕这条路可走,加上但是避世——玩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出入秦楼楚馆,而大量名妓会制乐府、唱曲,她们将民间的歌曲大量修改、传唱。文人与她们诗酒相乐、丝竹相和,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民歌时调与文人创作的结合。
3、 乐曲的变化。
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散曲便应运而生。
体制
一、 小令
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最基本的特征。除了单片只曲,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如关汉卿的双调《大德歌·春》。
二、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大曲、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的。体制特点有三。
1、 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相连而成。
2、 各曲同押一韵。
3、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三、带过曲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远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等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