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五台山求什么灵 我是五台人,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五爷庙的香火最旺而著称于世。(五爷:顾名思义,五海龙王,他是老五。龙生九子,他是老五。反正他拍行老五)
求什么灵?
我想心诚则灵,求啥啥灵。
问题二:五台山求什么比较灵验 作为五台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五爷庙的香火比较旺而著称于世。(五爷:顾名思义,五海龙王,他是老五。龙生九子,他是排行老五)。善信可以求事业顺利,家庭安康等等心愿的;不过,想要灵验,其中的一些讲究还是要做好的:
首先,拜佛求福,至诚心是基础。
然后,礼佛烧香,香供养礼拜佛菩萨的重要媒介,比较好是檀香或天然的香品为佳,但不能用劣质的有害的化学香,这样的话何来心诚之说呢。所以,请一款好香是尤为重要的,有心的话,建议你考虑考虑到无相铜炉官网一对一专门定制一款适合你的祈福香,此香纯正天然,甚是殊胜的供品。
问题三:去山西五台山求什么灵 至诚心,求五爷。
恶事坏事损人利己事莫求,求也不灵。
求了,自己也要努力。
不是说,你求了,啥也不做,它就能实现。
问题四:去五台山求健康拜什么佛啊? 祈福许愿的话可以拜五台山上的五爷庙。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不过,可以请一款好点的香,因为祭拜中烧香,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和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所以,请一款好香是非常重要的,有心的话,建议你可以到无相铜炉官网定制一款适合你祈愿的祈福香,为你辅助加持!
阿弥陀佛!
问题五:五台山求什么最灵 佛母洞,菩萨顶,黛罗顶等等,五台山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传奇据说钻过佛母洞,等于重生每个到黛罗顶的人都会亲见文殊菩萨呵呵,祝您旅途愉快!
问题六:五台山主要景点有哪些 1、殊像寺―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而殊像寺作为文殊菩萨的祖庭,所以求智慧拜文殊菩萨是必然的;
2、五爷庙―求官求财的必去之处,它也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盛,许愿最灵验的寺庙;
3、显通寺―作为五台山历史最为久远的寺庙,无论建筑格局还是佛教文化都是无可比拟的;
4、菩萨顶―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期的行宫,建筑格局、规格可称佛教建筑之最,是一座藏传佛教的寺院,登108级台阶消除世间烦恼;
5、黛螺顶―素有“小朝台”之称,上供五方文殊菩萨,还可攀登1080级台阶,名“大智路”,登上大智路,烦恼尽消除;
6、龙泉寺―龙泉寺的石牌坊有“华北第一雕”的美誉,雕刻精美,观五台山缩影图,还可品尝龙泉圣水,登辨善恶的108级台阶;
7、南山寺―五台山工期最长的寺院,整体修建历时23年,因此有“南山寺工程大,23年未建成”的说法,石雕精美,有石雕艺术宝库之称。
8、镇海寺―五台山当地流传当年顺治皇帝出家之处,林海松涛,白鹤齐鸣,环境甚是优美,在五台山是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9、佛母洞―体验重生,感恩母亲;
10、大朝台―登台顶朝拜五方文殊,获无上加持。
问题七:五台山文殊菩萨求什么 求智慧 大智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问题八:五台山修行什么要求 如何到五台山出家
2014-07-17 津门学子
五台山出家的问题,咨询有关的出家的手续,出家的条件,我们走访了五台山有关的佛教界的负责人,具体的说需要有正确的出家信念,虔诚的佛教信仰外,还需要一些硬性的条件:
五台山大小寺庙300余座,都有正规的宗教部门颁发的宗教场所活动证书。无论是善男还是信女都能找到您的信仰归宿,300余座寺庙遍布台内、台外,既有热闹非凡的台怀镇寺庙群,也有人及罕至的台顶寺庙和台外寺庙,我们首先看看出家的基本条件。
1出家人要经过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并且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 年龄不小过17岁,不大于60岁。
8 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
(二) 出家人的等级:
最初出家,受十戒,称沙弥。
完全受了比丘二百五十戒,称比丘。(也就是和尚)
作为出家人也就是这样了。
还有个行政的级别,方丈、监院、维那等等。是寺院的管理团。
高僧未必有很高的行政级别。就和大学一样,学问最好的教授,未必当领导
补充:道士、和尚、尼姑、道姑的大致收入
道士、和尚、尼姑、道姑属于一个级别,就像公务员里的正处级、性工作者里的公主,虽然称呼不一样,但本质级别是一样的,其工薪待遇基本上大同小异,而且宗教活动收入根据法律都是免税的(少林寺一些活动需要缴税是因为它以少林集团的名义举办),所以下面谨以驰名中外、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引人入胜的“道教圣地”江西鹰潭龙虎山天师府的道士工资为例:
工资:
普通道士(相当于小沙弥)试用期每月3000,转正后斋(相当于比丘)薪每月5000,6小时工作制,包吃包住,做满1年后每月8000以上,各门下师兄每月10000以上(免税,免保险)。
补贴:
出差上门做法事,按次数发放出差补贴,一般为每月每人出去4次,每次490,另外视每月香油布施多少而加分红发给绩效工资,因为龙虎山天师府现任是张道陵天师嫡传子孙,名气甚大,故每月绩效一般可发3千到4千5。做够一年后有年终奖,普通道士一般情况为4900元。此外,>>
问题九:五台山哪个寺最灵验? 一个是五台台怀镇中的“五爷庙”,五台山有一个传说,说五爷庙里供的五爷别称叫有功必应,就是求什么都灵验。
到五台山一定要去黛螺顶,因为黛螺顶里供奉的是五方文殊菩萨,可以免去登五个台朝拜的辛劳。
台怀镇的灵鹫峰上的菩萨顶,是著名的大文殊寺,清朝皇帝、蒙古诸王公、 喇嘛朝礼五台,一般都住菩萨顶,从而树立了菩窿顶在五台黄庙中的统领地位。
五台山第一大庙显通寺,不仅是五台山第一大青庙,也是祖庙,始建于东汉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
其他主要的还有塔院寺、殊像寺、佛光寺等。转三天左右还差不多。
问题十:这是啥怎么带有什么忌讳么!五台山求来的 是项链还是手把件啊?如果绳够长可以挂在脖子上,如果是手把件可以戴在手腕上。不要放在厕所或者污秽的地方,最好也不要放在床上。
作为一个已经失败过一次婚姻的女人,在一次找男朋友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注重他的人品,其次是注重他的事业,最后是要门当户对。
首先必须找一个人品好真正喜欢你的人。作为一个二婚的女人,在第一次婚姻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在第二次找男朋友的时候,就一定要过多的去关注男生的人品。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他必须得人品好,更何况是要找一个和自己相处一辈子的人呢,如果你遇到一个人品好也很喜欢你的人,那么你就应该勇敢的去追求。
其次是一定要有稳定的工作。经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肯定已经明白了,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是非常不牢固的,一旦经历风吹草动就很容易遭到破碎,所以说在找男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的话才会有一定的经济来源。这并不能够说明女生太过于现实,只能说明现实太过于残酷。有些离婚的女人会为了孩子找一些条件好的男人,有的人离婚就是因为前任不够上进,所以在二婚的时候很害怕重蹈覆辙。
第三一定要门当户对。结婚找对象门当户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只有两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差不多,你们两个人才会有比较相似的三观,才会有继续走下去的可能。
如果在离婚之后你还带着孩子的话,那你在二婚的时候一定要更加的小心,一次婚姻的失败,家庭的破碎已经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在二婚的时候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第一次婚姻可能是因为自己太过于冲动,那么当第二次机会来临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做尼姑的条件:
1、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六根具足,无不良嗜好。
2、年龄在17-60岁之间,父母同意。
3、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
5、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身份证、户籍证明、体检证明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去办理。
6、到寺院后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间一切娱乐设施,进入考验阶段,
7、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
出家的条件及方法:
(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政府)。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规定。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 [佛制],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 [非佛制]学习沙弥律仪 [佛制]、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 [佛制]。 [非佛制]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三)对于出家的学历要求,并不是很多人说的要大学学历。国家没规定有(只是担任住持的僧人,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但要求也不是太严格),各地政府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在成都市民宗局现在规定就是高中文化,实际有许多还是小学文化出家)。(非佛制)
以上,除注明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据在《四分律藏》中 ,由于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弥不得阅读《四分律》,所以具体经典出处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内容也不够全面,但希望为想了解出家方法的人有所帮助
条件就是父母同意,寺院愿意收你,大致就是问问你为什么要出家,要明白你出家的原因和目的。最后一点很重要就是你不能结婚,结婚的要另一半同意离婚后才可以。当然也有例外的,下面详细讲讲:
古人出家,家里不同意,自己对于生死出离很强烈,与佛教有很大的缘分,对于解脱法心心向往,即便是断指来体现自己的决心也要出家。家里人知道此人心里除此无其他,便就成全。可以用这个来对照,你的决心是不是如此坚定。
再者,要出家,出家的工作就是弘法利生。所谓的遁入空门,自己还在烦恼中,六根不净,实际上并没有入空门,所以也更谈不上利益他人。当然也可以在出家后依众靠众来培植,出家就是以道自活,没有其他了,更不能受其他不好的现象的影响。
最后,印光法师是极力反对女众出家的,以下:
问: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印祖对女众出家甚是反对,原文说“若女众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对此弟子心中倍感迷惑,请开示原由何在?
答:印祖在文钞中多处提到的这个观点,实则是秉承释尊起初创立佛教的旨意,世尊早期僧团是无女众的,因世尊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即大爱道)三番九次请求出家,佛三番九次予以拒绝。阿难从旁代求,佛立八敬法,勉强同意。大爱道比丘尼依教勤苦精进修行,证得阿罗汉果,对“百岁尼师向新戒比丘礼敬”产生疑惑,请阿难转以问佛。佛陀乃藉此因缘,而举出女子出家,种种减损佛法庄严的事情。阿难闻已,悲恨流泪自悔。
世尊以悲智说出真相,并无藐视女众之意。佛视一切众生等同一子,不会故意去贬低女众。但是从护持法门这一方面来看,女众在家修行,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也能够成就道业,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三十五愿——“信乐永离女身愿”乃专摄女众之愿。是故,印祖仰承佛心佛语,劝导女众“只宜在家持戒念佛,决志求生极乐世界,断断不可远离家乡、出家为尼”(《与徐福贤女居士书》),是非常睿智和慈悲的开示。亟宜拳拳服膺、依教奉行为上。
附: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无奈立八敬法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约有五百人之多的释迦种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并以两件新织的衣服供奉给佛陀。
佛陀接受下来以后,对她说道:“我来替你施僧,以此布施功德,你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果报。”
“不!佛陀!”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说,“这两件衣服是为佛陀做的,请您收下,我希望您要自己来穿!”
佛陀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姨母,不好过分拒绝,就让步说道:“施僧是有很大的功德,我也是僧中的一名,接受你的一件,另一件我来为你布施给别人。”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见佛陀承诺接受一件以后,没有再说什么,但她又再进一步地提出问题来要求佛陀道:“佛陀!我愿您能慈悲承允我们一件事,就是让我们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求受具足戒。”
佛陀听后,不假思索,坚决地拒绝道:“你这个要求我不能承认,请你也不要这么想和这么说。过去的诸佛,都不允许女人出家。女人在家学道,披搭袈裟,勤行精进,是可以得到正觉的,但不可以出家。未来的佛陀,他们一定也是实行这个法制。你能奉行我的教法,你就在家中修行,正觉的道果是不分在家与出家的。”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对佛陀的答复甚感不能满足,她曾叁度请求,都给佛陀叁度拒绝。每当佛陀回绝她的时候,她就哭泣,五百女人也陪着哭泣,哭声震动塬野,泪水像秋雨点滴不停。
佛陀怕她们再来纠缠,因此即带领弟子往那摩提犍尼精舍去教化。
这时,佛陀在教化的区域中,甚多的精舍或讲堂都顺利地建筑起来,鹿母讲堂、重阁讲堂、瞿师多讲堂等都相继完成。
女人心中所发出的一念,不是简单的就可以拒绝。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听到佛陀行化到那摩提犍尼精舍的时候,她和五百志同道合的女人商谈以后,立定最大的决心,把头发剃去,披起袈裟,向那摩提犍尼精舍追赶佛陀。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到达那摩提犍尼精舍的时候,疲倦地坐在门外休息,恰巧此刻什么也不知道的阿难从里面出来,他看到她们女人都把头发剃去,感到十二分的惊奇!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见到阿难时,虽然疲倦,但她站起来对阿难说道:“阿难尊者!你来得正好,你能知道我们此刻的处境和我们的决心。我们拜托你去见佛陀,告诉他说我们来了,希望你要尽心对佛陀说,请他收留我们出家,否则我们就死在这里也不回去!”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说着哭着,阿难也不忍心地流着同情的眼泪,对她们说道:“你们安心,不要你说,我看到你们的情形,心中就异常难过。请你们稍微坐一会,我一定尽心把你们的意思报告给佛陀。”
年轻的阿难生起对这一群女人的同情心、侠义心,但他不懂得女人的心,更不知道佛陀的心和佛陀的法制。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见到阿难肯出力帮忙,叩头作揖地千恩万谢。
阿难走到佛陀的座前,为了女人的事,他很感到难以启口,可是终于鼓大了勇气说道:“佛陀!有一件事我想要报告您,并请您的指示,就是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五百女人已经来到门口了。”
“她们不是为请法来的,你去替我拒绝她们!”
“佛陀!她们已经把头发都剃去了,像是要作比丘尼的样子,我知道佛陀的教团中没有比丘尼的制度,但她们说,佛陀拒绝她们,她们也不肯回去,我看她们实在可怜得很。”
“我也可怜她们,但我更可怜一切众生,更要正法永传,无论怎么样你还是去回绝她们好。”
“别人都可以回绝她,但对方是佛陀的姨母,有辛苦抚育佛陀的恩德,我是怎样也不忍心去拒绝她,假使佛陀一定要拒绝的话,可能会发生很不幸的后果!”
“我也不能忘怀她的恩德,但是我的僧团中是不能让女人加入!”
阿难见到佛陀这么坚决地不允诺,而且佛陀反复地申说僧团中不能让女人加入的理由,阿难低头沉思,不敢再向佛陀有所表示,但他又想到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以及那可怜的五百女人,她们的愁容,她们的哭声,而且自己承诺他们尽心向佛陀要求,他不能不再向佛陀说道:“佛陀!你说僧团中不让女人加入,难道佛陀的教法中有男女的区别吗?”
佛陀耐心地向阿难解释道:“阿难!我的教法中没有男女的区别,当初我才成道时就说过一切众生皆可以成佛的话,佛法是不拣别任何人的。我不但说男女应该平等,而且我更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不过,虽然是这么说,你也知道我的教法仍是以人类为本。在人为本的立场说,无论是男子或女人,修功德、智慧,自利利人,断除烦恼,都是一样可以证得圣果的。
当我在祇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妃的爱女胜鬘夫人,她修学我指示的教法,她能说非常深奥、圆满、究竟的法理;妙慧童女只有八岁,她了解我的教法也并不亚于别人。我在第一年传道的时候,我就接受耶舍母亲的皈依,做在家的优婆夷弟子。阿难,你要知道,修学我的教法不一定要出家,就是我所现的出家相,这也不过是适应时代文明而权巧的示现,这并不是我佛陀的真实相。当然我也知道像姨母这样的女子出家,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德的大丈夫,证得尊贵的圣果,不过是为着未来的教法,开放女子加入僧团的例子,好像良田中生长了稗草,是会伤害收获的,想到这里,所以我不能允许女人出家!”
阿难聆听佛陀说后,顶礼流泪说道:“佛陀!难道你忍心见她们白白地死去,而不伸出援救之手吗?”
佛陀很感到难以应付,佛陀知道这是众缘和共业的关系,世间没有清净常住不坏的法,佛陀沉默一会,像是不得已地向阿难说道:“实在是没有办法,你去叫她们来吧!”
佛陀的慈命一出,阿难擦干眼泪,欢喜得急急忙忙地出去传报这个喜讯。佛陀用沉默的眼光看阿难走后,跟平常不一样,像是有一个挂心。
五百个女人听说佛陀准予接见他们,欢欢喜喜地由摩诃波阇波提夫人领先来拜见佛陀。她们虽然细语低声地说话,但那声音中是旁若无人的样子。
当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参见佛陀的时候,知道佛陀的心的人只有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等数人,他们苦着脸皱着眉,另外的人都很欢喜很高兴。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五百女人跪在佛陀的座前,顶礼说道:“慈悲的佛陀,我们像游子回到故乡,像盲人见到光明,谢谢你,我们没有比佛陀允许我们出家更高兴的事。”
“你们要加入我的教团出家,必须要奉行八个条件!”
“无论什么条件,我们都会遵守,敬请佛陀放心。”
佛陀威严地讲说八敬法道:“第一,做比丘尼的应当依止比丘求受具足戒。第二,做比丘尼的应于每月月半往比丘众所,依其布萨,受其教诫。第叁,做比丘尼的应当往比丘众所,受雨安居,若住所附近无比丘,比丘尼不得受夏座。第四,做比丘尼的不得举比丘之罪,说其过失,比丘得检举比丘尼之过。第五,做比丘尼的若犯诽谤罪时,应于半月内在二部众中自行请罪。第六,做比丘尼的求受具足大戒虽至百岁,应当要向始受具足比丘恭敬顶礼、承事合掌。第七,做比丘尼的安居以后,得于比丘之前,自说比丘尼不相应行或见或闻或疑叁事。第八,做比丘尼的若有问于比丘,比丘不听,比丘尼不得问。”
佛陀说完八敬法后,又再叮咛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女人道:“你们对我这尊师重道的八敬法,一定要尽形寿地奉行,假若有所毁犯,你们固然失去清净的梵行,我的正法也会将因此而紊乱。此八敬法犹如农夫作堤预防水患,我也是为防止正法变成浊流。你们如能誓愿奉行,我今听许于正法律中受具足戒出家学道。”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听后,恭谨地答道:“佛陀!我们好像年轻美貌的女子,头戴华鬘,两手维护着,我们一定欢喜这样来奉行佛陀的教法。”
佛陀虽听到摩诃波阇波提夫人这样说,心中并没有表示什么高兴。
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出家以后不久,一天有一年轻的比丘请问佛陀道:“佛陀!像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等的五百女人出家,她们剃发染衣,现出僧相,我们可以不把她看作女人,但对社会上的那些妇女,我们应该抱持一种什么态度对待她们呢?”
佛陀回答道:“最好是能避开她们,不要看她们;假使不能避开的话,要像没有看到她们,不要讲话;假若不能不讲话,对她们讲话一定要有纯洁的心,要想到自己已经出家,好像污泥中的莲花,虽然污秽,但莲花毕竟是清净无垢的。世间是罪恶的渊薮,应该要让身心清净无垢的来生活其中。见到年老的女人时,要把她当母亲看待;见到年轻的女人时,要把她当姐妹看待。在人间最强大的就是烦恼色欲的力,最可怖畏的也是烦恼色欲的力,人要想战胜烦恼色欲的话,那就得要用诚实忍耐的弓,锐利智慧的箭,头戴正思和正念的盔,身披无我的甲,方能战胜烦恼五欲的世间。学道的男子,沉迷于美丽的女人;学道的女人,醉心于英俊的男子,*欲就会关闭人们的智慧心,对于真理就不易明白。生在这个世间的女人,无论在走路的时候,站立的时候,坐着的时候,睡眠的时候,都希望别人注视她的姿势。她们画眉争妍,薰衣竞俏,一切都像花瓶似的为了给别人观赏。别人赞扬的是衣履美观,其实与她并无关系,她也引为欢喜荣耀。
有时她们让人家画像,有时从人家面前经过,都想用自己的魅力能囚缚对方,她们对不动心的僧侣,也是同样有如此企图!生在这个世间的男人,无论见到什么女人,他也欢喜看上几眼,他们的眼睛好像就是专为看女人而生长的。女人的一句话,能使他生命和名誉都愿付之一炬,做一切事情好像也是为女人而才做的。你问我关于学道的人,应当怎样来守身安心,应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女人,那么我再告诉你,你务必记好:‘女人的眼泪,女人的微笑,要看做和敌人一样;女人俯下去的姿势,垂下去的手腕,要看做是收魂摄魄的铁钩;女人的秀发,化装的面容,要看做是捆缚人的铁链。谨慎管制自己的心,不要允许心放肆!’”讲这话的佛陀,也知道教团中有比丘尼加入的结果,但这已成为事实,无论怎样谁也不能违背事实的。
不久,耶输陀罗也加入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比丘尼教团中出家了。耶输陀罗出家这一回事,佛陀的心中并没有和过去一样的不高兴,他像把心上的一个很重的包袱放下一般。佛陀不是不知道人情的人,而是知道得过多人情的人。
五官端正、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如抽烟,酗酒,赌博等。
2 年龄在17--60岁之间。
3 无法律纠纷,无负债,无婚姻关系。
4 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即可。
5 欲出家者可以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开)、体健正面到你
认为有缘的寺院,有人介绍最好。
6 到寺院后要一切按照寺院的要求去做,放下世间一切,进入考验阶段(背诵五堂功课、学习
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识。)
7 凡出家为僧者,寺院负责安置其日常起居、生活、饮食、医疗等所需,不需要
交纳任何费用,并且根据寺院的收入情况,每个僧人每月有50--3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用于
外出乘车、购买自己学习所用经书等。
扩展资料:
尼姑(Buddhist nun)是中国对比丘尼的俗称,比丘尼为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略不合佛教规仪,是结合中国民俗产生的称谓。
佛教称谓亦称为“尼”。例:出家为尼,落发为尼同时也是比丘尼的俗称。女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者。比丘尼是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众、七众之一。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比丘尼为印度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苾刍尼、备刍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除馑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尼僧。
本来,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 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
在我国佛教史上,比丘尼之贡献虽不如比丘之多,然其中亦不乏戒行精严、学优行粹之修行者。依《比丘尼传》书中所载,由晋代迄梁武帝之间,我国佛教界即已有不少杰出之比丘尼。如道容‘戒行精峻’(卷一),令宗‘学行精恳,开览经法,深义入神’(卷一),慧果‘常行苦节,不衣绵纩,笃好毗尼,戒行清白’(卷二),慧耀甚且烧身以供养三宝(卷三),凡此皆足令人钦仰。
古代世俗女子虽有读书识字者,然真能登台讲说者则极少见。《比丘尼传》书中所载之比丘尼,则颇有能登台讲解经律、著书立说者。依《四分律》所载,比丘尼须守三四八戒。
参考资料:
-大爱道比丘尼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