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六大(忘了几个)戒律是什么?

和尚六大(忘了几个)戒律是什么?,第1张

  主要是在四根本戒:

  一、*戒,

  二、盗戒:

  三、杀人戒:

  四、大妄语戒:

  比丘戒与比丘尼戒,是佛戒之中的重要大戒,所以也是最繁复的一种佛戒,从佛法住世的角度上看,这要比菩萨戒更加重要。故在汉译大藏经中,有关比丘比丘尼戒的广本大律,即达四五百卷,历代祖师注疏著述,尚不包括在内。我於南下阅藏的最初两年,也将重心注於比丘比丘尼的广律之中,但在这本书中,我只以三万多字的篇幅,来约略地介绍比丘比丘尼戒。因为:第一、这是一本通俗性的书,它的读者,大部分可能是在家人,俗人未必绝对不可看比丘及比丘尼律,但亦不必向所有的俗人详细介绍出家戒:第二、严格地说,在中国现代的环境下,比丘及比丘尼戒的如律得戒,而又能够如律持戒的,那是很不容易的事。凭心而言,我自己也是未曾真得比丘戒的一个「比丘」,甚至我也不是一个如法的沙弥,仅是现出家相的优婆塞而已!纵然希望如律而行,那也困难重重。

  即使如此,本篇文字的内容,我仍不鼓励尚未具足比丘及比丘尼戒的读者读它;当然,我也不会强烈地反对

  除了大乘菩萨戒是诸佛相同的而外,诸佛所制的比丘比丘尼戒是不尽相同的。不过,行*、偷盗、杀人、大妄语,这四条根本大戒,诸佛也是相同的。如《善见律毘婆沙》卷八中说:「一切诸佛,波罗夷罪无异结;四波罗夷,不增不减。」(大正二四·七二九中)除此之外,不唯诸佛所制不同,即使我们所见的诸部广律所收集的,也各有多少出入了。

  据《僧只律》的记载,佛陀为此丘们制第一条戒,便是*戒。那是:世尊於毘舍离城,成佛五年,冬分第五半月,十二日,食后,东向坐一人半影,为长者耶舍迦兰陀子制。

  第二条制的是盗戒:世尊於王舍城,成佛六年,冬分第二半月,十日,食后,东向坐两人半影,为瓦师子达腻迦,因瓶沙王及粪扫衣比丘制。

  第三条制的是杀戒:世尊於毘舍离城,成佛六年,冬分第三半月,九日,食前,北向坐一人半影,为众多看病比丘,因鹿杖外道制。

  第四条制的是大妄语戒:世尊於舍卫城,成佛六年,冬分第四半月,十三日,食后,东向坐三人半影,为聚落众多(相互妄称是罗汉而大得信施供养)比丘及增上慢比丘制。(大正二二·五四九下)

  比丘戒有多少

  比丘戒的条文,在各部律中,都有出入;主要的出入是威仪戒。至於重戒与次重戒的条文,其文字虽有详简广略的不同,戒目的条例,却是大致相同,所以大致都说比丘二百五十戒。

  比丘戒与比丘尼戒,通常分为五篇七聚,也就是五等罪行的七项罪名。事实上,比丘的二百五十条戒相,却有八类条文、五等罪行、七项罪名、六种果报。:

  至於比丘戒的条数,通常说是二百五十条,《四分律》(大正二二·一○一五至一○二二)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大正二二·六二七至九二七)的确都是二百五十条,而且篇聚的排列也是一样,都是: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一百应当学(《根本有部律》的众学法,合为四十三条,分则可成百条)、七灭诤。

  但在《五分律》中,略有不同,共计二百五十九戒: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一单堕(较《四分律》增加一条轻师戒,但其戒本中只有九十条)、四悔过、一百零八应当学、七灭诤。

  《十诵律》则为二百五十七戒: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一百零七(戒本是一百一十三)应当学、七灭诤。

  《僧只律》则为二百一十八条: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二单堕、四悔过、六十六应当学、七灭诤。

  《解脱戒经》是:四弃、十三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九十六应当学、七灭诤,共为二百四十六戒。

  至於戒本的文字,那更有互异之处了,比如《四分》戒本,就有六种不同集法的本子。在这六种律本之中,以《五分律》的戒条最多,《僧只律》的戒条最少。它们的差数,也多在於应当学的威仪戒中,其余七项,出入较少。不过,除了四弃与十三残之外,各本的条文次第,先后排列,也不一致。这该是由於各部编集者的看法不同所致。至於佛陀制戒的先后次第,除四弃法可从《僧只律》中得到说明,其余的何者在前制,何者在后制,如今已无从查考了,实际上这也不是重要的问题。

  比丘戒究竟有多少条这是很难解答的问题,因为律中所载,是就当时所曾发生的事实而制,有一件事便制一条戒,当在结集(编辑并诵出)律藏的大会上,根据优波离尊者等所曾听到并尚记得的戒律编集起来,便成为后世所传成文的律藏,后来又经过部派佛教的各部分张,律藏便分成了五部,宗旨是相同的,内容却略有取舍抉择的不同了。总之一句话,比丘戒未必一定要有律中所备的二百五十条,但也未必仅此二百五十条,甚至可说比丘戒也是无量无数的,所以一切威仪行持,无一下可纳入比丘戒的范围之内。因此,也有将二百五十戒,含摄八万四千细行的:以行、住、坐、卧四威仪,各含二百五十戒,成为一千戒;再循过去、未来、现在的三世,各有一千戒,成为三千戒;以三千戒各配身三业(杀、盗、*)及口四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成为二万一千戒;再配属贪、瞋、痴及等分的四种烦恼,便成为八万四千戒了。

  这是一种数理玄学的算法,事实上虽不用此一呆板的计算方法,所能发现而可列入比丘戒的,仍然很多很多,真所谓威仪之数,量等尘沙。相反地,在此二百五十条戒中,倒有若干条是不能普遍适应於一切时地的。

  以上摘自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foshuku/jlls/200603/19352html

佛家说的是八戒具体如下:

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1、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2、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3、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 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4、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5、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6、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著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7、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8、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日中后不复食,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扩展资料:

关于八戒的其他文献记载:

“《西游记》中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八戒”。

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

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

佛教戒律还有很多。猪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 唐僧给八戒取得名字是有一定含义的。

——佛家八戒

  阿弥陀佛!比丘的戒律我不可以告诉。这是有规定的,出家人的戒律非出家人不可读的。建议你也不要读,除非你是准备出家并准备受这个戒律了。

  如你有需要,我可告诉你在家菩萨戒的戒律如下:

  壹、释题

  贰、释六重戒

  杀戒第一

  盗戒第二

  大妄语戒第三

  邪*戒第四

  说四众过戒第五

  酤酒戒第六

  结文

  叁、释二十八轻戒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耽乐饮酒戒第二

  不瞻病苦戒第三

  见乞不与戒第四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第五

  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不持六斋戒第七

  不往听法戒第八

  受僧用物戒第九

  饮虫水戒第十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独宿尼寺戒第十二

  为财打人戒第十三

  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蓄猫狸戒第十五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

  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非时非处行欲戒第二十

  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犯国制戒第二十二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在五众前行戒第二十五

  僧食不公分戒第二十六

  养蚕戒第二十七

  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呵呵~~您的问题说好答是非常容易答说不好答也难以启齿说明的为什么呢?因为牵涉到一个问题以下就略为说明: 1比丘戒与比丘尼戒又叫具足戒也就是出家戒有一种说法是:出家戒佛制不得与居士知,未免兴谤破戒僧众挑僧众毛病以若兴毁谤罪在无间永不得出,断灭佛法 2能不能看出家戒好像有正反不同的争论(反对阅读的占大部分)具我所知泰国那边的在家居士并没有这方面的顾忌至于在大乘佛教地区如果阅读过后不要将内容拿来当成批判师父的标准基本上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现在我就简述比丘戒与比丘尼戒的大致戒律至于每条戒律的内容恕不能在此详细条陈请见谅, 具足戒。又称“三坛大戒”。是东亚(现今日本已经没有传授具足戒。)大乘佛教的僧侣应受持之戒律。

顾名思义,具足戒分为三个部份:

沙弥戒:分为十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泆

不妄语

不饮酒

不着华鬘香油涂身

不歌舞观听

不坐卧高广大床

不非时食

不捉持生像金钱宝物

比丘戒或比丘尼戒:比丘戒有二五○戒,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以性质分为:

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

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

不定(比丘二)

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

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

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

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

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

菩萨戒:依梵网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受具足戒有其一定的规矩在。首先,求受戒者应年满二十岁,身心俱无障碍且有心求受戒者,方可允准受戒。受戒前应如法恭请“三师七证”作为十方戒子之得戒、羯磨、教授三师和尚以及尊证七师。受具足戒之后,才正式具备了比丘或比丘尼的身分。

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佛教中的八戒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佛教中的十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扩展资料:

十戒与五戒、八戒的异同:

1十戒之前五项戒与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妄语、不饮酒)大致相同,而其中不邪*提升为不*(没有任何性行为)。

2十戒与八关斋戒仅差在捉金银戒。是以八关斋戒亦称“近住戒”,为在家人近阿罗汉而住(近清净僧侣而住),戒律上亦近于沙弥、沙弥尼十戒。然而在家人之八关斋戒受持仅一日一夜,隔日清晨戒体即自动舍去;在未舍戒的情形下,十戒为出家僧人尽形寿受持(一生持守)。

——五戒

——八戒(佛教戒律)

——十戒(佛法)

学习戒律,首先要了解这一名称的内涵。为什么叫戒律?戒与律有什么不同?戒律有哪些种类?出家人学戒、持戒,究竟为了什么? 

一、戒的名称

戒为三学、六度之首,也是佛法修学的基础项目,内涵广泛而名称众多,如戒、律、波罗提木叉等。了解戒律的名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1.戒

戒,梵语尸罗,意为清凉。所以名之为清凉,主要是就其作用而言。正如《大乘义章》所说: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

在我们内心,三毒烈火时时燃烧,不曾少息。由此带来的煎熬、痛苦和热恼,又会引发诸不善行,成为新一轮痛苦之因,使烈火继续蔓延,所谓「贪恚痴火常炽然」。而戒正是止息热恼的有效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清凉的内涵。

那么,戒又是从哪些方面止息热恼呢?首先是远离。烦恼由因缘所生,我们会随妄境而转,也会被内在无明所扰,起贪嗔,起爱恨,起种种烦恼。而戒能使我们远离引发热恼的因缘,避免使内心陷入不良情绪。

其次是依靠戒体所具备的防非止恶的功能。这种力量来自内心,就像铠甲在身,使烦恼不再有可乘之机,从而获得内心清凉。

此外,戒还能警策身口意三业。《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说: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依戒行事,能使我们言行清净,举止如法,远离扰乱内心安宁的种种恶缘。

当然,戒的作用主要在防御,并不能将烦恼彻底铲除。如果仅仅持戒,即使烦恼暂时没有现行,但种子还在。所以我们还要将心安住于佛法,不断培养内在的自制力。凡夫习气深重,若非刻意训练,不知不觉就会被串习左右。持戒的过程,是不断觉察、不断和习气斗争的过程。此应作,便努力去做,精进不懈;此不应作,就尽力避免,秋毫无犯。这样才能使戒体得到有效呵护,不断壮大。

2.律

律,梵语毗奈耶、毗尼。《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说:

初言毗尼(或云毗奈耶,或云毗那耶),此翻为律。即《四分》十八法中,毗尼及律二名不并。又《增一》中七种律也,谓七毗尼。或以灭翻,从功能为号,终非正译,故以律翻之,乃当正义。

律具有调伏、灭、离行等内涵。所谓调伏,主要针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是我们接收外部信息的六个窗口,也是引发贪嗔之心的主要渠道。稍不留意,就会因所见所闻将烦恼调动起来。所以,佛法修行要「都摄六根」。当然这并不是把感官强行关闭起来,装聋作哑。而是要知道,哪些境界可以接触,哪些恶缘应该远离。

对于初学者来说,远离是极其重要的法宝,不要自视甚高,更不要轻易考验自己的定力。过去,寺院的山门一关,墙内就是一片净土。但现在还有四通八达的网络和媒体,这些都是山门无法挡住的,必须靠自己把握,所谓「非理勿视、非理勿听、非理勿言」。这样,才能使六根寂静内敛,将外在干扰抵挡在第一道防线外。

律,又像法律一样,是判别我们是否犯戒的准则。在佛教中,善解戒律者称为律师,和法师、禅师一样,在僧团有着重要地位。作为律师,既要精通戒律,也要能依律对行为作出判别,知道犯或不犯,犯轻或犯重。

戒律有开遮持犯。开,就是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对某些行为可适当放宽。比如酒戒,虽禁止饮用,但须作药用时也可开许。所以戒律并不死板,而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然,开是有前提和尺度的,不可任意为之。否则的话,戒律就形同虚设了。

相对而言,戒主要是依靠个人自觉,依靠内在自制力来防非止恶。而律除了律己之外,还是集体共同遵循的法则,既可依此审查行为如法与否,又可通过外在的团体力量进行约束。如某人犯戒被检举,僧团就要开会裁决,决定罪行轻重及处罚方式。正如《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所说:

律者梵云毗尼,华言称律……不出三义:初言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二云律者分也,谓须商度,据量有在,若律吕之分气也……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笔也,必审教验情,在笔投断。

当戒律合起来说时,就意味着个人自制和团体监督的双重作用。

3.波罗提木叉

波罗提木叉为梵语,汉译为别解脱、处处解脱、别别解脱、随顺解脱等。《大乘法苑义林章》说:

别别防非,名之为别。能防所防,皆得别称。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别解脱有两重含义,《大乘义章》说:言木叉者,此名解脱……何故戒行名为解脱?有其两义:一者戒行能免业非,故名解脱。二能得彼解脱之果,故名解脱。

若严持某戒,即能从某种不善行为中解脱出来。持不杀戒,可从杀生恶行中解脱出来;持不盗戒,可从偷盗恶行中解脱出来。同时,持戒还能使我们成就解脱圣果。声闻的五分法身,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持戒,是迈向解脱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戒,就无法进一步得定发慧,所以这是基础而关键的一步。

《遗教经》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这是佛陀入灭前的谆谆教诲,告诫弟子在失去依怙后,应将戒和法视为导师,才能从黑暗中走向光明,开发自身本具的功德宝藏。

二、戒的种类

戒的种类很多,既有声闻戒、菩萨戒之分,也有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戒)、静虑律仪(定共戒)、无漏律仪(道共戒)之分,还有依不同身份所受的七众别解脱戒。

1.声闻戒、菩萨戒

声闻,是听闻佛陀言教,依四谛教法修道的行者。菩萨,是观众生苦而不忍独自解脱,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行者。声闻戒和菩萨戒,便是这两类行者所受持的戒律,发心基础不同,修行内容也不同。

声闻戒偏向止恶,比如五戒,每一条都告诉我们不该做什么,反之则是犯戒。比丘戒也是同样,基本都是告诉我们不该怎样,或怎么做就会犯罪。

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部分,不仅要谨慎止恶,更要积极行善。其中,摄律仪戒偏于止恶,无恶不止。摄善法戒强调修善,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则是要利益一切众生。

声闻戒所制主要为身语二业。当然,所有行为都和心有关,犯戒也不例外,所以心也是「具缘成犯」的条件之一。但真正判决是否犯戒或罪行轻重,主要从身、语的表现而言。也就是说,违犯声闻戒必须在付诸行动之后。如果只是想想而没有行动,是不犯戒的。

而菩萨戒所制为身语意三业,比声闻戒对心行的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身口行为会犯戒,若怀有贪嗔之心待人接物,即使没有诉诸不善行为,同样属于犯戒。就声闻戒来说,只要不作恶,见死不救也不算犯戒。但从菩萨戒来说,见人有难而袖手旁观,没有履行救度众生的职责,就是犯戒。

所以说,声闻戒和菩萨戒的根本区别,不只是在于戒相,而是在于心。声闻戒是以出离心为基础,即「我要出离轮回」的愿望。此外,还有胜义出离心,也就是空性慧,这是出离五欲六尘、出离生死轮回的直接力量。由此,才能断除见思之惑,最终导向解脱。

菩萨戒则是以菩提心为基础,即「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由发起愿菩提心,进一步受菩萨戒,修利他行,为行菩提心。进而辅以空性观修,成就胜义菩提心。

2.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无漏律仪

别解脱律仪,是欲界的律仪,如五戒、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其戒体是通过特定的羯磨作法获得。

静虑律仪,又称定共戒。三乘圣者发 定,自然成就防非止恶的戒体。只要处在定中,贪瞋痴都不会现行。定共戒于定中发起,所以是七支顿得,有别于别解脱律仪的七支渐得。不过,此戒断惑未尽,仍属有漏范畴。

无漏律仪,又称道共戒,唯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学圣者和四果无学圣者才能具备。圣者安住于空性定时,戒与道俱发,自然具足防非止恶的戒体。空性定不仅是一种定,其本质是无漏智慧,是以智慧为本的解脱力量。

对于佛弟子来说,只要通过特定仪式,每个人都能得到别解脱戒,但定共戒和道共戒必须通过禅修才能获得。其中,定共戒是佛教和外道相通的,道共戒唯佛教圣者才能成就。

3.七众别解脱戒

七众别解脱戒,若包括近住戒在内,共有八种戒相,分别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学女戒、沙弥戒、沙弥尼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近住戒。

其中,正学女是沙弥尼成为比丘尼之前的学法阶段,须学习比丘尼的一切戒行,同时磨练心行,坚固道心。这一阶段通常是两年,所受为正学女戒,又称式叉摩那尼戒。近事男和近事女,是亲近三宝的在家男女居士,所受为五戒。近住,近阿罗汉住,指生活上接近于圣者,所受为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众种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开设。

别解脱戒虽有八种,戒体只有四类。

一、比丘戒和比丘尼戒,虽戒相不同,但戒体相同。

二、正学女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三者戒体相同。

三、近事男戒、近事女戒,二者戒体相同。

四、近住戒。

因为比丘和比丘尼戒体相同,一旦身份改变,于戒体并无影响。《四分律》记载:尔时有一比丘变为女形,诸比丘念言:「应灭摈不?」佛言:「不应灭摈,听即以先受具足戒年岁,和尚、阿阇梨送置比丘尼众中。」

因生理原因,比丘变为女众后,可作为比丘尼,由先前的戒和尚、阿阇梨将其安置到尼众僧团,原有戒腊依然有效。比丘尼变成男众时,处理方法相同。

如果是变为双性人,又该如何对待呢?《四分律》记载:尔时有一比丘变为男女二形,诸比丘念言:「应灭摈不?」佛言:「应灭摈。」

此处,佛陀明确规定,若是男女二形的双性人,应该驱逐出僧团。因为这类人既不适合住在男众僧团,也不适合住在女众僧团。而且这一生理状况会使心性极不稳定,对修行构成诸多障碍,不宜再以出家身份修道。

4.其 他

《清净道论》所说的根律仪、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也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根律仪是对六根的防护,《论》曰:

彼人眼见色已,不取于相,不取细相。因为他的眼根若不防护而住,则为贪忧诸恶不善法所侵入,故彼防护而行道,保护眼根,作眼根律仪。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触所触已,意知法已,不取于相……乃至意根律仪。

当六根面对六尘时,要以正念防护六根,不取于相,否则就会随串习攀缘境界,进而引发贪著、嗔恨等诸不善法。这种防护六根的戒,为根律仪。

活命遍净戒是关于谋生手段的戒律,也就是说,依此「活命」的方式应遍达于净性。《论》曰:

舍离由于违犯为活命之因而制定的六种学处(所起的邪命)以及(离弃)由诡诈、虚谈、现相、嗔骂示相、以利求利等恶法所起的邪命,为活命遍净戒。

出家人要远离邪命,奉行清净如法的生活,这样才能与修道相应,与解脱相应。关于正当的谋生手段,比丘戒及其他经论中有不少说明。

资具依止戒是关于出家人衣食等生活用品的戒律,《论》曰:如理抉择,受用衣服仅为防护寒热,防护虻、蚊、风、炎、爬行类之触,仅为遮蔽羞部。如理抉择,受用团食不为嬉戏,不为憍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仅为此身住续维持,为止害,为助梵行……如理抉择,受用医药资具仅为防护生病恼受,而至究竟无苦而已。

色身须假衣食存活。但我们要知道,受用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延续生命,用以修道,而不是贪图享乐,所以要少欲知足,以免产生贪著。

三、戒律的作用

1.基本的行为准则

戒律,是佛弟子的基本行为准则。就像公民要遵守法律一样,作为佛弟子,也要以戒为师,依戒行事。可以说,戒律就相当于佛教的公民守则。

佛教有七众弟子,根据他们的身份及修学方式,佛陀分别施设了不同的戒律。其中,在家二众要遵守五戒或八戒。出家众则须根据所受戒体的不同,遵守相应的戒律和威仪,如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戒律中,不仅对不能做的事有一定之规(止持),还规定了必须做的部分,也就是作持,如布萨、安居、自恣、忏悔、说净等。如果不做,同样是属于犯戒。

2.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律,还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出家人,戒律几乎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具体而鲜活的。但人们往往忽略这一点,一味将戒律神圣化。神圣到将其束之高阁,除初一、十五隆重地诵一下之外,并不关心戒律究竟讲些什么,究竟用来做些什么。

事实上,戒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套与解脱相应的行为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具有简单、道德两大特点。

(1)简 单

为了和解脱相应,佛陀要求弟子过一种少欲知足的简朴生活。

在僧团成立之初,弟子请示佛陀:「我们应该穿什么?吃什么?住在哪里?生病后怎么办?」佛陀对他们说:「应该穿粪扫衣,把别人扔掉的布捡来清洗后缝成衣服;应该常乞食,信众布施什么就吃什么;应该在树下坐,于水边林下随意而居;生病了,只须把别人吃剩的草药熬过再吃。」

这是佛陀最初为追随者提供的生活方式,又称「行四依」。随着僧众日渐增多,很难让所有人接受如此简陋的生活。根据大众需要,佛陀又有三衣之制,并听许拥有相应的生活用品,如「百一物」,但仍是以简单为原则,与四依法的精神一脉相承。

此外,佛教中还有头陀行。头陀是梵语,意为去除尘垢。作为头陀行者,应遵守十二种生活方式,分别是:

一、居阿兰若,住在远离喧闹城市的山林寂静处。

二、常行乞食,以乞食为生,对食物不加挑剔,不生好恶想。

三、次第乞食,在乞食时依次而乞,没有贫富分别,不作任何选择。

四、受一食法,一天只吃一顿。

五、节量食,饮食适量有度,不因日食一餐而暴饮暴食。

六、中后不得饮浆,中午以后除清水外不喝任何饮料。

七、著弊衲衣,也就是粪扫衣,以废弃布料缝制。

八、但三衣,除三衣外不储存更多衣物。

九、冢间住,住于墓地,以念死无常为修道增上缘。

十、树下止,在树下禅修、悟道。

十一、露地住,在旷野中休息。

十二、但坐不卧,不躺卧休息,以精进道业,又称「不倒单」。

虽然佛陀并不要求所有出家人都过头陀生活,但多次对此表示赞叹。《增一阿含经》说:其有叹说诸头陀行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诸头陀行。其有毁辱诸头陀行者,则为毁辱我已……此头陀行在世者,我法亦当久在于世。

《杂阿含经》中,也记载了佛陀对头陀第一迦叶尊者的礼遇和赞叹: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善来迦叶,于此半座。」……尔时,世尊复欲警悟诸比丘,复以尊者摩诃迦叶同己所得殊胜广大功德为现众故,告诸比丘:「我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摩诃迦叶亦复如我,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

凡夫心是有粘性的,拥有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贪著,也就离解脱越远。所以,除简单的物质生活外,佛陀还要求弟子们保持单纯的人际关系。原始僧团的管理非常松散,没有严谨的行政组织,僧众都依据戒律生活,享有充分自由。一旦出现问题,便由僧团开会裁决。但这种松散的管理只适用于高素质团体,对道德要求极高。如果整体素质不够,就必须依靠外在力量进行约束,否则就会无法无天,道仪不存。

此外,佛陀还要求弟子们经常改变住处,云游四方,这也是从修道角度而言。长居一处,往往会发展出许多人际关系,并对此地产生眷恋。久而久之,甚至把出家生活当成是过日子,进而产生种种需求。

人的需求从哪里来?这些需求有没有必然性?其实,这些都是不一定的。在我们感觉中,似乎必须依赖什么才能过日子,但这种感觉只是我们自己建立的,并非生活所必需。现代人拥有的很多物质,如电灯、电视、电话、电脑等,古人都没有,但他们照样在过日子,照样可以吟诗作画,逍遥自在。但今天的人如果没有这些,就会觉得处处不便,甚至坐立不安。这种烦恼来自哪里?其实并不在电灯、电话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建立并习惯了某种需要。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痛苦就随之而来。

人所以会建立这么多需要,就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生命的真正所需,于是在妄心驱使下不断攀缘。当外在诱惑和攀缘心相应时,就会形成需要。如果继续重复这一需要,就会逐渐形成依赖,并由此建立执著,进而产生贪、嗔、我执及一系列妄想。

需求越多,依赖就越多,不满足也会越多。当我们有一种需求时,只会有一种不满足;有两种需求时,就会有两种不满足;有一百种需求时,则可能有一百种不满足。同样的收入,有一种需求的人觉得绰绰有余,但有一百种需求的人却觉得缺少很多。生命本来是自足的,没有任何需求时,当下所呈现的,就是满足而非不满足的状态。所有的不满足,都来自我们建立的需求之上。

所以,佛陀特别为弟子们制定生活规范,并形成法律性条文。通过这种简单的生活,帮助我们简化内心,将心安住于道业,安住于正法。

(2)道德

别解脱戒是以「诸恶莫作」为重点。所以,出家人的所作所为都应建立在止恶的前提下,尤其是谋生手段,须以正命为生。与正命相对的是邪命,即不正当的谋生手段。

那么,什么是出家人必须远离的非法谋生手段呢?《大智度论》列举了九种。其中四种出自卷三,分别是:

一、下口食:「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在印度,出家人皆以乞食为生,若为个人生存而种地、行医,也属邪命范畴,为下口食。那么,中国丛林为什么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呢?主要是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民俗使然。

二、仰口食:「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为了个人生存,以察看风水、星相、天气之类谋取衣食,为仰口食。

三、方口食:「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为了个人生存,巴结权贵,对有财有势者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以此获得供养,为方口食。

四、维口食:「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卜筮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食。」为了个人生存,以咒术、卜筮、算卦之类谋取衣食,为维口食。

上述四点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为了得到个人利养。另外还有五种邪命,出自《大智度论》十九卷:

一、「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为了得到供养,故意显现得与众不同,并热衷于怪力乱神,以此蛊惑人心。

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为了得到供养,炫耀自己的功德或修行境界,甚至编造不实之词。

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为了得到利养,为人算卦占卜,预测吉凶。

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为了得到供养,表现得正气凛然,使人心生敬畏。

五、「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为了得到供养,宣说别人如何捐款,以此引发对方的供养心。

对出家人来说,以上九点均属非法谋生手段,必须谨慎远离。其实,无论出家、在家,谋生都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远离邪命,才可能有道德的生活,才可能和修行相应。这对今天的我们尤具警策之义。

(3)真、善、美

戒律的生活,还是真、善、美的生活。

所谓真,即真实的生活。戒律所倡导的是简单的生活,而简单的生活就是接近于真实的生活。此外,依戒修行而能得定发慧,从而接近真理,通达诸法实相,建立与真理、智慧相应的人生。反之,凡夫由妄想形成的生活,则是颠倒虚妄的生活。

所谓善,即道德的生活、解脱的生活。从起心动念到行住坐卧,从谋生手段到处世方式,皆符合道德标准,皆与解脱相应。不会为了满足私欲而影响他人,更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欺骗造假、偷税漏税,从而危害大众。

所谓美,即庄严的生活。对凡夫来说,吃饭穿衣也成为张扬欲望的方式,不惜一掷千金乃至万金,而吃饭穿衣的本意反而不重要了,所有行为都被不良习气左右。戒律的生活,是要求我们将每个行为赋予解脱的内涵。这就需要对这些行为重新审视,通过观想,使一举一动成为修行的组成部分。就外在表现来看,就是庄严、优雅而健康。可以说,是行为的艺术,生活的艺术。

3.评判是非的标准

戒律是佛法两大内涵之一。

法是在观念上帮助我们获得正见,从教理角度建立评判标准。而戒律是在行动上帮助我们调伏身心,从具体事相建立行为规范,使我们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所以,它也是评判是非的标准。

在持戒过程中,行为是否如法,是否犯戒,必须了解这条戒的犯缘。比如,有些戒要符合五个条件才算违犯,否则就不算犯戒,或是犯轻戒。这些条件,或是从犯戒动机考察,或是从行为结果考察,或是从侵犯对像考察。有了评判标准,才能抉择它的犯与不犯,犯轻与犯重。

僧团对僧众具有保护、奖励、监督、处罚的作用。在这个团体中,某人是否犯戒,是否应该进行相应处理,都应依戒进行处理。如果轻罪重判,可能会影响行人的道心;重罪轻判乃至不判,则会使行人失去约束,影响团体的安定。所以,主事者必须精通戒律,才能依法评判是非,依法作出处罚。

4.处理事务的依据

戒律的作持部分,是处理僧团事务的依据。道宣律祖在《羯磨疏》中列举僧法羯磨134种,涵盖僧团各种事务,使每件事都有法可依。懂得戒律,才有能力如法成办僧事,如剃度、布萨、安居、自恣、受戒、忏罪、分房、分亡人物等。

如果有人发心出家,僧团要为之举行剃度仪式,之后是沙弥教育,进而还要获得比丘资格,依止善知识学习。在僧团共同生活中,有半月半月诵戒,使僧人根据戒条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保有清净僧格。此外,每年还要举行安居。通过三个月的定期潜修,在自恣大会上对僧格进行全面检讨,然后即可受岁,代表清净僧龄又增长了一岁。所有这些,律中都有特定羯磨来成办。除集体共行的内容外,出家人的穿衣吃饭、生老病死包括遗产分配等,律中也有明文规定。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学过戒律,几乎就不懂得出家生活,也就更不懂得怎样才能如法处理僧事。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不能依法办事,自然会把世俗的行事方式带入僧团,顺着人情和感觉处理事务,那是和法不相应的。

5.解脱菩提的基础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也是无上菩提之本。在三士道(下士、中士、上士)和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修行中,戒律都是共同的基础。下士道要持戒,上士道也要持戒;人天乘要持戒,菩萨乘同样要持戒。不仅如此,在佛教各个重要修行项目中,戒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三无漏学,即戒、定、慧,以戒为首,由持戒而能得定发慧。

(2)三福业,为施类福、戒类福、修类福,由持戒而能积累福报,增长资粮。

(3)四不坏信,为佛、法、僧、戒,深信三宝及戒律的功德,成就坚固信仰。初果圣人方能真正成就此信。

(4)五分法身,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同样以戒为首。

(5)六念,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念戒行有大势力,能除一切不善恶法,从而精进持戒。

(6)六波罗蜜,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菩萨道行者的修学项目,由受持三聚净戒,使身心清净,自利利他。

(7)七圣财,为信、戒、惭、愧、多闻、施舍、智慧,是见道圣人成就的七种功德法财。

(8)七佛通诫偈,即许多佛子熟悉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9)八正道,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正语、正业、正命三项都属于持戒范畴。

四、结说

惟有认识到戒律的内涵和作用,我们才会自觉受持戒律。

许多人之所以觉得持戒辛苦,或是对戒律不以为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认识不足造成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持戒,不知道持戒对改善生命的意义,也不知道自己能从持戒中获得什么。如果认识不到佛陀制戒的精神,认识不到佛陀呵护弟子的悲心,只是为了持戒而持戒,只是按照戒条机械行持,自然会觉得辛苦,觉得勉强。

这种辛苦又会带来两个极端。一是继续辛苦下去,但因教条主义,未能感受到持戒带来的清凉,也未能将持戒和修习定慧结合起来,反因行持刻板而脱离现实,使他人对学戒产生畏惧。这些人虽然有道心,但修行效果未必理想。还有一种,则是因为辛苦而放弃,觉得戒律只能存在于书本,并无现实意义,这也是目前多数人的现状。须知,没有戒律为基础,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无从生起。

若能真正认识到持戒的意义,持戒就会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因为持戒不是为了向佛陀交差,不是为了做给任何人看,而是为了得到究竟的自在,得到彻底的自由。相对这些利益来说,暂时的约束又算得了什么?

  内容很多,需具体的经书,也就是三藏中的“律类”,主要是指佛祖遗制,后人不得更改变动的内容,而不包括汉地、藏地和南传其他地域内僧团内部的行为规制,比如《百丈清规》等。

  流传下来的律部经典很多,按比丘戒和比丘尼戒而划分。

  一、比丘戒本

  现存的共有六类十三本:

  1说一切有部戒本

  说一切有部的“广律”的二种:《十诵律》及《根有律》,其戒本亦有所差别。现存有七本:

  (1)《十诵比丘小罗提木叉戒本》。题为“鸠摩罗什译”,但所收的“众学法”数目一一三条,与《十诵律》不同,可能当初翻译所根据的本子不同所致。

  (2)敦煌新出的汉译戒本。为日人矢吹庆辉的《鸣沙余韵》所收录,经推定属于《十诵事》系统的古戒本。

  (3)龟兹发现的梵文戒本。略有残缺。经比对与《十诵律》一致。

  (4)《弥沙塞五分戒本》。这是题目错写的戒本。据此戒本末附记,乃知此实为《十诵比丘戒本》。

  (5)《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唐义净译。收“众学法”九九条,共二四九戒。

  (6)西藏译《波罗提木叉经》(so-sor-thar-pahi mdo)。其内容与上引汉文《根本说一切有部戒经》相合(只有“众学法”为一O八条)。

  (7)梵文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波罗提木叉经》(Mulasarvas-tivada pratimoksasutra),在尼泊尔发现,共内容与上述藏译本全同。

  2法藏部戒本

  即昙无德部《四分律》系统的戒本,汉译的现有二本:

  (1)《四分律比丘戒本》,实为唐代律师怀素从“广律”摘录出来的,共二五O戒条。

  (2)《四分律戒本》,后秦佛陀耶舍译,亦为二五O戒条,但其内容与四分律大有出入,据《出三藏记集》所载,此戒经应是先于“广律”而译出的。

  3大众部戒本

  只有汉译一本戒经《摩诃僧祇大比丘戒本》,东晋天竺僧人佛陀跋陀罗译者,共收二一八戒条。

  4化地部戒本

  未有戒本。而题为《弥沙塞五分戒本》,却是十诵戒本的误写。

  5饮光部戒本

  此部没有“广律”之流传,却有一部汉译的戒经。即《解脱戒经》,北(元)魏的瞿昙般若流支所译,凡二四六条戒文。

  6铜鍱部戒本

  即铜鍱部的《比丘波罗提木叉》,是从“广律”中摘录出来的戒条,共二二七条。锡兰、缅甸、泰国均有译本。近世且于中亚发现梵文本。

  二、比丘尼戒本

  现存的共有五类八本:

  1说一切有部龙丘尼戒本

  现存四本:

  (1)《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戒本》。为南朝的宋代法颖集出。藏中将“法颖”误为“法显”。

  (2)敦煌写本《比丘尼戒本》,经日本人平川彰断定为《十诵》系统的比丘尼戒本。

  (3)《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唐义净译。

  (4)西藏译《比丘尼波罗提木叉经》。

  2法藏部戒本

  《四分比丘尼戒本》,与《四分律比丘戒本》一样,是唐代怀素自《四分律》中摘录出的。

  3大众部戒本

  《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东晋法显共觉贤译。据印顺考证,有十三条戒条是流传中被后人增入的。

  4化地部戒本

  《五分比丘尼戒本》。南朝梁代明徽所集。

  5铜鍱部戒本

  《比丘尼波罗提木叉》,同《比丘波罗提木叉》一样,乃自“广律”中摘录出来的,但戒条有三百十一条。

  具体的解说见《佛教戒律学》和《戒律学纲要》等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9729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