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出自:佛心;
佛心的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意思:
1、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牺牲自我, 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
2、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 一个人不俗气很难,能够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 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
3、“不俗”的意思不是清高绝俗,而是不离世间,却又能不为世间所困扰。佛不是让我们冷漠无情、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花鸟草虫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
扩展资料: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脱离了俗气,就是不俗,不俗就是神仙。菩萨则牺牲自我, 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萨,也就是觉悟有情。有情的另外一个意义是说,一切众生,本身是有灵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叫做有情有情者,指一切有感情、意识的生命,并非是普通的“情”,而是爱心,慈悲心,欢喜心,离开了情,也就无所谓众生。
佛的出家弟子们,离开人世间妻儿、父母、家庭,这种出家众叫做大比丘众。在佛教经典中的出家众,归类到小乘的范围,他们离开人世间的一切,专心于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弃一切而成就自己的道,叫做小乘罗汉的境界。远离尘世,自然成就仙人风骨、佛祖心肠。
问题一:缘分含义~ 缘分一般是在两个人因为某种偶然走到一起发生了一些事情后,然后再回想起当初是怎么样两个人才有交集的时候才有的感悟,然后就觉得原来那个就是缘分啊
如果两个人只有偶然,就比如走在两根并行线上而没有交集的话,其实并不叫缘分,通俗地说就是有缘无分。
但是如果有缘的话,这种事情一般是挺少的,(至少我怎么就没碰见过呢?)忠诚地希望大家要珍惜!!
像你所说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相遇”,多少渺小的几率啊,
如此茫茫的大千世界,两个人能有如此多的偶遇,这足以说明两个人之间必然有某种莫名的联系。
重要的是两个人“相视一笑”,这是多么默契的表现啊。生命中的这种事我觉得简直就是恩赐!!(抄袭者请自重)
问题二:缘分的意思 分量的意思吧缘是天意,分在人为,就要看自己怎么把握住有缘的感情了
问题三:缘分的定义是什么_ 顺其自然的在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点遇到正确的人
问题四:缘分的来历和意义 缘分 什么人都在说缘分 可是什么是缘分啊 缘分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是一种命中注定的情景 是某些人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大学生总在谈缘分 有些人一见面就说缘分啊 就我个人而言我真的不相信什么缘分 我只相信当你看到你喜欢的女孩或者机遇 你一定要抓住 一定不要让它错过 不努力的话 你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 更不必说什么缘分 当你成功以后在笑谈人生时 你也许会说出这两个字 让我们为了缘分而努力 为了今生的夙愿而努力 其实这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随缘赋 爱愈浓,伤愈深。 此情非绕梁三日之期, 亦无海誓山盟之约。 试问人世间情为何物? 此情像雾像雨又像风。 聚亦缘,散亦缘。 一切随缘尽相怡! 后记:此诗为一日语文课讲至林黛玉进贾府由感而发,联想至自己拿得起放不下,为情所困,为情所伤,急书于此。谨此对情感之中受伤之人表示同情,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缘分是前世感情的延续, 缘分是今世的擦肩而过。 缘分是前世不变的誓言, 缘分是今生痛苦的约定。 缘分是一次机遇的把握, 缘分是一种爱慕的流逝。 缘分是相遇时美好梦想, 缘分是别离后苦涩回忆。
问题五:缘分是什么意思 真的有缘分吗?,
如果没有,为什么相爱的人要约定来世再续前缘?
如果有,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缘是一种捉摸不到,猜测不透说不清楚,冥冥之中的东西,
它突然到来让你措手不及,它突然离去让你来不及防,
它就像空中悬浮的一片云,飘忽而至,悠然而去,
不知怎样而来又不知怎样而去,扑朔迷离糊里糊涂,
它无法强求,无法人为,无法安排的,
说它命定也好,巧合也好,
真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
以我的经验告诉你:
缘分是前世临终时感情的延续,
缘分是此生轮回前不变的誓言,
缘分是你我幸福的约定,
缘分是再做人时重聚的美好梦想,
相信第一感,一眼望去,呀,
哪儿见过的,好面善,哪儿见过,搜肠刮肚却哪儿哪儿都没见过呀,
但这人真的好面熟呵,这个人多半就是你的人,抓住它,
别让他逃走了,相信知觉,缘分是一种觉悟, ・一・
问题六:缘分是什么意思? ”缘“指的是相识之缘,”分“指的是恋爱之分,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爱的过程!
问题七:缘分的意义是什么 缘是什么,缘是一次机遇的把握或流失,是人际间的分分合合,是生活中演绎出的许多恩恩怨怨,也是似是而非的因果关系。
缘分拒绝功利。它在友谊上表现为真情,在爱情上表现为青纯。
缘分需要呵护。它是无言的默契,是相似心灵的呼唤。因为有缘,它成就了人世间的许多功名事业,圆满了许多爱情婚姻家庭,也缤纷了人际间的来来往往。因为有缘相伴,我们感情的星空里,才有了永结同心的许诺,才有了在天愿做比翼鸟的浪漫。也因为缘的起灭,才繁衍出人际间的悲欢离合,丰富了我们的多彩人生。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就是缘分。人生在世,随缘而安。缘来不拒,缘去不惊。珍惜缘分,就是珍惜人情的美好,与人和谐相处,广结善缘,共同收获人情的美好。
一般来说,两个人,相识即为有缘,交往即为有分。有的人之间有缘无分…………这个能明白不?
缘注定,分可求,明白么?
照你所说的,只是有缘而已。
问题八:解释缘分是什么意思? 缘分 wiki百科的解释为:缘分,亦作缘份,是中国文化和佛教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要是人和人在社会网中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这便是缘分的一种体现,如父子、夫妻、主仆之间,便会被认为比陌路人之间更有缘分,亦被简称为有缘。两个人要是经常相遇,他俩的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会被认为比不经常相遇的人的关系更有缘分。
一:什么是缘分?有人问隐士。隐士想了一会说:缘是命,命是缘。此人听的糊涂,去问高僧。高僧说:缘是前生的修炼。 这人不解自己的前生如何,就问佛祖。 佛不语,用手指天边的云。这人看去,云起云落,随风东西,于是顿悟:缘是不可求的,缘如风,风不定。云聚是缘,云散也是缘。
感情也如云,万千变化,云起时汹涌澎湃,云落时落寞舒缓。感情的事如云聚云散,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风。
世上有很多事可以求,唯缘分难求。茫茫人海,浮华世界,多少人真正能寻觅到自己最完美的归属,又有多少人在擦肩而过中错失了最好的机缘。或者又有多少人有正确的选择却站在了错误的时间和地点。有时缘去缘留只在人一念之间。
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已得是缘,未得亦是缘。
让我们好好珍惜这难得的缘吧。
最富有哲理的解释
缘分是一杯清水
你表面上是不经意地端起
喝下去了
其实,生命中你必须有这样的一杯水
或许你可以说
没有这杯水我的命运也是如此
可是幸运的是
说完这句话时
那杯水你已经喝过
最富有诗意的解释
《幸福的缘分感动了我――让我们来祝福!(十四行)》
今天是你的日子我的司马迁,
我不曾认识你你也不曾认识我,
可是我情不自禁地要向你祝福,
因为你的幸福一不小心感动了我。
的确是因为你灿烂所以你才幸福,
可爱的你可爱的幸福有了祝福的执著。
你看看围绕在身边出息的伙伴,
是不是感觉幸福在一阵阵飘过。
询问缘分的迁迁圈主老姐,
幸福有时就是这样悄然而落,
祝愿你轻轻的捧起然后静静的吻过,
真心地告诉自己我是那么得快活!
祝愿你永远年轻永不寂寞,
美好的记忆和幸福的缘分就这样一起来过
问题九:真的有缘分一说吗?缘分的含义是什么? 1、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心情,恰好碰到觉得合适的一个人。
2、《武林外传》中有一集对“缘分”做了一个令我比较满意的解释,大致的意思是,“缘”是上天安排的,在茫茫人海中彼此相识;而“分”需要的就是双方的努力,彼此是否尽力利用这个机会修成正果,所以说,“缘分”并不是等着上天安排一切而是天意和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在佛教思想里,讲的是因果循环,宿孽总因缘。每个人所做的每件事、每个想法都会相应的产生一个业力。业力有善恶之分,每一个业力都会对人产生一个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因果。缘份不外是你与某个人的业力所带来的结果罢了
4、缘分,妙不可言的东西。它就像一颗掉在沙发上的纽扣,当你努力想要去找它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而当你开始慢慢忘掉了,它却又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5、张爱玲对缘分有极妙的解释:在千百万人中,千百万年间,不早不晚,正好碰上了,然后轻轻地说一句:嗨,你也在这儿!然而这种缘分可能是需要经历几个轮回才能做得到的。
6、佛早就说过: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所有的一切都有它出现的理由,不必为此而感到惊讶!
7、在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里,有“性分”和“时遇”之说。“性分”就是人的天性,个人的品行;“时遇”是后天的机遇和时间。在郭象注的《庄子》中对人生的机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目标和“性分”做着自己的事,但社会中的人每个人所做的事都会对别人有影响。而许多他者的影响结合到一个人身上,就成为了对这个人的机遇。他有一个比喻,每个人都既是耙子,又是射箭者;每一个人既会成为别人的目标,也可以自己选择目标。
8、心理学家说:“所谓有缘分,无非是两个人的电离子相互配合的好,令两人的大脑产生舒服的感觉。”
9、《辞海》解释“缘分”是因缘、机缘,指出“缘”为梵语,经典解释为“原因”,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称为“因缘”。
10、缘分是人平等精神的体现,它要求有缘人地撇开地位、等级、学历、财富等世俗观念,超然物外地共同创造美好的精神境界。伯牙当时是声名显赫的在朝官员,子期则是砍柴为生的樵夫,两人地位差别悬殊,但他们以音乐为媒,情投意合,挚友终身,成为千古佳话。现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早年与一位钟表匠很投缘,他无论是做职员还是当议员,直到高居总统宝座,都没有中断与这位挚友的联系,其缘分在他执政中成为体恤民情,关注社会,关爱民众的感情资源。
11、因缘而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诗化的缘分,尤其值得珍惜。缘分是属于精神领域的,它总是想超脱凡尘,维系自己情有独钟的精神境界,但它又不得不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世俗偏见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有时是很剧烈的,有的人甚至因此而遭到毁灭性的精神打击。梅克夫人因资助柴珂夫斯基遭到家人的围攻和折磨,最后死在了精神病院;柴珂夫斯基在临终前不停喊着梅克夫人的名字,在一声“冤家”的最后悲叹中结束了自己生命。陆游和唐婉情缘相投,是举世公认的,但旧婚姻道德观使他们不能终身相依,唐婉在年轻美貌时就悲苦离开了人间,陆游人生七十六年,写了许多怀念唐婉的诗篇,临终之际也梦留沈园,遗恨人寰。由此,我想呵护来之不易的缘分,对我们的情感生活很重要。我们可以穷困潦倒,但我们有了遮蔽苦寒风雨的情缘,我们一样能获得生活的勇气,一样能有精神的乐土。
依律而言,沙弥有三义和三品二类的差别。
一、沙弥三义。古来把沙弥分为三义:息慈、勤策、求寂。
1、息慈。
唐代道宣律师在《行事钞》中,把“沙弥”翻译为“息慈”。《行事钞》上说,“沙弥是梵语,此云息慈,息止世染,慈济群生。”
“息”是息恶之意,所谓一切恶莫作,属于止持所摄,即《戒本》上所说的“止恶”意。息止世染,制止身口意三业,不作诸恶。息止造作世间一切染浊的恶法,比如:停止造作杀、盗、*、妄、酒等事。
“慈”是行慈之意,所谓众善奉行,属于作持所摄。作为沙弥,不仅息恶,还要行慈。不但要息止诸恶法,还要积极勤修一切善法,所以说,慈是作善,作持所摄。作为沙弥,要策励身、口、意三业,造作诸善业,例如:随大僧安居、半月诵沙弥戒、忏悔、礼拜等。这是积极的行善作福。慈济群生,即是本着慈悲的心怀,发菩提心,济度一切众生出离苦海,成就佛道。
前面的“息恶”是息止世染,这是从出离心而言;“行慈”是慈济群生,这是从菩提心来谈。“息恶”是要“有所不为”;“行慈”是要“有所为”。“息”是有所不为,即对于一切身口意的恶业都要息止,皆不能继续造作了,换言之,绝不能再去染浊世间的五欲了,这就是有所不为。《大智度论》卷十七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从“慈”的行慈之意来说,务必有所为。这即是说沙弥对于修善作福的事情,都要积极的去作持,这就是有所为。或者说,作为沙弥一切善法都要去尽力而为。前边的“息”是属于摄律仪戒(断诸恶),“慈”是属于摄善法戒(作诸善)与饶益有情戒,或者叫摄众生戒(慈悲喜舍,利益一切众生)。
如果按照天台宗“教行果”来说,“息慈”是属于教法所摄。“息”是属于教中的止教,就是止恶意,“慈”是属于作教,即是作善意。所以,作为沙弥,断诸恶法,修诸善法,济度众生。盖出家之人,初入佛法之时,多方面来说,存在着世俗的情感,所以必须息恶行慈,是名沙弥。
2、勤策。
唐代玄奘三藏法师把“沙弥”直接翻译为“勤策”。玄奘大师说,沙弥的梵语是“室罗摩拏洛迦”。因为玄奘大师在印度留学十七年,精通梵语,沙弥梵文的原发音叫“srāmaneraka”,玄奘大师就把它直译为中文“室罗摩拏洛迦”,翻译为“勤策男”,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梵语 “srāmanerika”,译称勤策女。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者,故前者译为勤策(勤策男),后者译称勤策女。
玄奘大师被称为翻译佛经的新译家,在唐代之前翻译佛经者,称为旧译家。旧译家的代表人物以鸠摩罗什与真谛为翘楚,他们侧重于佛经的意译。新译家中主要以玄奘、义净为司南。而玄奘大师首开直译之风,所以汉译新旧之别遂以玄奘划分。玄奘等人之新译在法相宗之性相学上固然极其适切,然而用来诵读,仍以流畅的旧译较为适切。现今经典使用旧译者亦极多。如果佛经侧重于直译,读诵起来较为拗口。不过,却保持了印度梵文的特点,则其严谨性、学术性略胜一筹。
玄奘大师直接把沙弥的梵文“室罗摩拏洛迦”(srāmaneraka)翻译为“勤策男”之意。这个“勤”字是什么意思?勤谓苾刍,勤人所策故也。“苾刍”,实际上就是“比丘”的意思。梵语“Bhiksu”和南方巴利语“Bhikkhu”都比较相似,翻译成比丘相似于原发音了。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称为“比库”。这个“勤人”指的就是“比丘”,“比丘”勤加策励的对象即是“沙弥”。在“策男”二字中,策是策励之意。男指的是“沙弥”。在《四分律疏·饰宗记》卷四、《俱舍颂疏·业品》卷二、《俱舍论普光记》卷十四,都把沙弥解释成“勤策”之意。
在《俱舍颂疏·业品》卷二中说,“勤策律仪,勤为大僧之所策励,旧云沙弥”,这指的是旧译家把它翻译成沙弥。玄奘大师的亲传弟子普光大师,“亲承密诲”《俱舍论》法脉,他在《普光记》中这样解释说:“室罗摩拏洛伽,唐言勤策,谓为苾刍勤加策励,洛是男性,旧云沙弥,讹也。”普光大师说翻译成沙弥是错误的。或许站在直译的角度上,可以勉强这样说。但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说:“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为息慈,意准而无据也。”新翻译家义净大师认为,旧翻译家把梵语“srāmaneraka”译为“沙弥”,不但其言词太过于简略了,而且其发音亦是讹误的。不过,把梵音翻译为“息慈”,虽然翻译的意义准确,但是没有依据或证据。其实,即便沙弥的梵音“室罗摩拏洛迦”没有直译与译为“勤策”之意,而其沙弥之名也早已在教内相沿成习,约定俗成了。换句话说,对于“沙弥”的称谓,佛教界早已达成共识了。
再者,“勤策”之意,“勤”是精勤;“策”是策励。“勤”是作持,就是要有所为,是作善之意,即众善奉行之意。“策”是止持,即要有所不为,是止恶之意,即诸恶莫作之意。大僧策励沙弥,诸恶莫作,精勤作持,众善奉行。如果按照天台宗“教行果”来分判,“勤策”属于行法,作为沙弥要虚心接受大比丘的勤加策励,努力勤修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所以说勤策是行法。
3、求寂。
沙弥又翻译为求寂之意。这是继唐代玄奘大师之后,另一位佛经翻译界的大咖——义净大师(635~713)的翻译。义净乃是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精通梵语,博闻三藏圣典,在印度留学达25年之久。他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中说:“室罗末尼罗,译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
义净大师认为,把沙弥的梵语“室罗末尼罗”翻译为求寂,其意是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求”是寻求,“寂”就是圆寂。出家学佛的目的是追求趣入大涅槃,或者说是圆寂。求寂,是我们沙弥求证的寂灭之果法。
略释圆寂的大意。智德俱备为“圆”;惑习障尽名“寂”。此中,“圆”的意思是从沙弥开始修行为因,直至证得涅槃的圣果为止。这犹如十五的月亮一样,从初一开始,月亮是很小的“月牙状”,再慢慢到十五就会变的又圆又亮了。十五的月亮,即象征着一切功德智慧都圆满具足了。这就是“圆”的意思。圆,即无一功德不俱。约成就圣果来说,无论哪一种功德都具足。寂,即是“寂灭”的意思,无论哪一种烦恼都灭尽。寂,是惑习障尽的意思。惑是烦恼;习是习气;障是烦恼障,也就是说,一切的烦恼、习气、障碍都寂灭了。所谓“圆”是没有一种功德不成就、不俱备的意思。“寂”是没有一种烦恼不寂灭、不断除的意思。所以说,“惑习障尽名寂,智德俱备为圆。”
简而言之,“圆寂”是,功德圆备,烦恼寂灭。智德俱备为圆,指的是“作果”,即是作为沙弥应当寻求圆满的果法。惑习障尽名寂,指的是“止果”,换言之,止恶所得的果法,亦即将来以智慧力断尽诸烦恼障后所得到的圣果。而“作果”即是作善所得的果法,沙弥修道,以后作善为因的话,勤加策励,将来会得到“圆寂”的果法,这就是智德俱备。
所以说,息慈是教,勤策是行,求寂是果。息慈是我们沙弥所依的教法;勤策是我们沙弥的行法。求寂是沙弥求证的果法。从依教奉行来说,依“息慈”之教,遵照实行“勤策”之行,即能求得“圆寂”的果报。
沙弥的三义,各侧重不同。息慈是教,勤策是行,求寂是果。从沙弥翻译的三种名义来说,前二译:息慈、勤策,是就“因”而翻;后一译:求寂,就“果”而言。
如下表所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般若真空,不但无凡夫迷执的境界,亦无二乘圣者觉悟的境界。此中所说无无明等十二因缘,是辟支佛所修的法门。梵语辟支佛,译名缘觉,或名独觉。生逢佛世,亲闻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的人,名缘觉;或生不逢佛世,只凭自己宿植善根,独宿孤峰,‘春睹百花开,秋观黄叶落,’观察万物,缘生缘灭,生灭无常之理而悟道的人,名独觉。无论是缘觉或独觉,都是从因缘而悟道的圣者。
经文在无明与老死之间,简略了行等十支,应该加上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等,共成十二支,名十二因缘。此十二因缘,有流转门与还灭门的不同。
流转门,是说众生轮回六道生死的因缘,其中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因果。由于众生的生死无穷无尽,如水的川流不息,又如车轮的旋转不停,故名流转门;属于污染的缘起,是迷情众生的苦因苦果,亦是顺观的十二因缘。
还灭门,是教导人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若能依之逆观十二因缘,就可以灭除烦恼生死,还归真理的故乡,因此名为还灭门。在三乘教法中,是辟支佛乘的解脱道,属于清净的缘起。
十二因缘的流转门,是详述众生的生命,由细至粗,自高而下的过程。迷途众生,最初因无明不觉,迷失真心,走向黑暗的苦恼世界。无明是甚么呢?无明,可以说是一切烦恼的祖宗,是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本。本来,众生的真心,是纯洁无瑕,清净本然,妙明觉照的。无奈众生一念妄动,产生欲有所明的妄觉,这妄觉,就是‘无明业相’。
由于无明妄觉欲有所明,于是幻觉内有能见的见分,外有所见的相分;能所对立,辗转迷执,由三细而六粗,遂有迷理无明,迷事无明;根本无明,枝末无明;尘沙无明,见思无明;执法无明,执我无明;生育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子孙;于是,真心被重重无尽的无明黑幕包裹起来,失却原来的灵明觉照。自此,众生不再认识真心,反而认妄作真,以为妄想识心就是自己的心,遂被妄想识心所支配,所驱使,胡作非为,由业感果,轮回六道,流转生死,求出无由。所以,无明是两种生死的根本,亦是一切罪恶的源泉。
行:行是行动,即是众生心识的活动,亦可以说是妄想识心盲目的冲动;属于思心所的主体,是五蕴中行蕴所摄。由此‘行’的思心所,令众生做作或善或恶,或不善不恶的行为,由是引生下一期的生命,叫做行。
识: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此识是众生的精神主体,生命开始,是被过去业力所牵,挟持著过去生命所造作的善恶业种子去投胎,随业受报;当众生寿尽命终时,此识最后离开生命体,所谓:‘去后来先作主翁’。因为投胎时,男的中阴身,憎父爱毋,女的中阴身,则憎母爱父;就凭此一念憎爱的分别心,被称为识。
名色:是指由心物和合而成的胎相。众生的心识,被业所牵,投入母胎时,由一念憎爱之心,揽父母的精血而成胎。胎相虽然具足心物两种元素,可是受想行识等心法是无形无相,不可以示人,而且初投胎时,六根未成,识心不能发挥其功能,但有心之名,没有心的实际作用,所以不称为心,只称为‘名’。初投胎时,形体未全,五官未具,不便称身,但称为‘色’。故合称‘名色’。
六入:即是眼等六根。名色在母胎中,渐渐长成,具足眼等六根,于出胎之后,对外面的六尘境界,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触:触是触觉,是婴儿初出母胎,与外界接触时,产生冷暖涩滑的感觉。虽然,但六根与六尘,只有接触的机会,还没有能力分别美恶好丑,而产生起爱恶之念。即使是两、三岁的婴孩,仍然是天真纯朴,根尘接触,亦只有单纯的知觉而已。
受:受是领受。是人的五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的反应情绪。当小孩年纪稍长,四至十岁时,知识渐开,开始感觉到环境的优劣,而尝受到或苦或乐的滋味。这完是情感的作用,是五蕴中的受蕴。
爱:爱是贪爱,当人由少年进入青年时期,欲望既开,对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尘境,心生贪恋执著就是爱;爱,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感觉的情绪。例如:这是我所爱,即心生欢‘喜’;若被他人夺我所爱,便生嗔‘怒’;若然丧失我所爱,一定悲‘哀’不已;或能尽情享受我所爱,便感觉快‘乐’。若是顺我所爱,便生‘爱欲’之心;或违我所爱,便生厌‘恶’之念。时刻都在喜怒哀乐爱恶欲的圈子中打滚,消耗了宝贵的生命而不自觉,故古人说:‘爱河千尺浪,苦海万重波’。这就是爱的烦恼。
取:是一种占有欲。人生由青年转入壮年时期,爱欲炽盛,对于名利财富,贪求不已,诸般百计,欲据为己有;甚至不夺不餍,是名取。
有:有是有因有果。由于前际爱的追求,取的占有,不觉造了很多或善或恶的业因;有了业因,非受生死轮回的果报不可。所以招致后际的生、老死之果报体。
生:是生命,亦是接受果报体的开始。众生现在所造作的善恶业力,必然招致未来受生的果报体。但受果报时再造业,业再感果。所以生字,通因通果。若对前的爱取有言,则属未来受生之果;若对后的老死言,则属于未来感果之因。
老死:诸根衰颓是老,身坏命终是死。有生必有死,这是现象界必然的定律。众生的生命亦然,自出母胎后,由幼而少、而壮、而老,匆匆数十寒暑,一期报尽,终归于死。本来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生死死,永无了期。众生的生命,就是这样一期又一期的延续下去,演变成无穷尽、无止境的生死洪流,而众生的苦恼,也就无量无边。
十二因缘,不外是惑、业、苦三道。无明和爱、取三支属于烦恼惑道(无明为过去惑,爱取为现在惑)。行和有二支是属于业道(行是过去业,有是现在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属于苦道。古人偈言:‘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共成一苦道。’
‘惑、业、苦’三道,为一切有情轮回生死的总纲。依过去世‘无明、行’的惑业;招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的苦道。复由现在世的苦道,引生现世‘爱、取、有’之惑业。再依现世的惑业,受未来世的苦道‘生、老死’。如是依惑造业,由业引生苦道,依苦道再起惑,再造业,再受苦。惑业苦三,如连环钩锁,循环不息,故招致无尽的生死轮回,起信论名之为:‘流转门。’我们欲想截断生死洪流,登涅盘彼岸,摆脱惑业苦的束缚,必须修学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十二因缘的还灭门: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生灭则老死灭。因为无明,是生死的根源。众生自从无始以来,一直都在‘惑业苦’的轨道上兜圈子,不能跳出生死轮回。辟支佛这一类圣人,却能够观察到这点,心生畏惧,厌离生死,故挥智慧的宝剑,斩断无明与行的惑业,于生死的洪流中,掌握生命之舵,驶向涅盘彼岸,终于抛弃生死,登陆真理之邦,获得生命的自由与解脱。
因为辟支佛的智慧,知道人生的忧悲苦恼,是由于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老死则因‘生’命而有;导致生命的延续,皆因‘有’业力的牵引;而业又因妄‘取’生。为什么要妄取呢?原因是众生被贪‘爱’的心所驱使;爱又从何而来?是从感‘受’的妄情而来;受因何而有?是因六根与六尘接‘触’。触又因‘六入’而生。六入又因‘名色’;名色的生长,则由‘识’心投胎;识心投胎的主因,是由过去‘行’为造作的业力所驱使,业力牵引识心投胎,等如凭罪状而入狱一样。若无业力,识心就不会被逼去投胎受报。业又从何来而来呢?业是由‘无明’而生。由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如是追究生死根源,罪魁祸首,实是无明。
我们想取消人生的‘老死’,就要不去受生;要不受生,首先就要消灭无明。欲想消灭无明,必须反妄归真,舍识用根;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破除我法二执。如是妄尽情空,真心显现,无明自然消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直至生灭,则老死皆灭。前因既灭,后果不生,即可永断生死,回复真心的清净,就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
流转门是观察世间生死的缘起,还灭门是进修出世解脱的法门。虽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原则的十二因缘流转门,能令有情流转生死;但依据‘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为原则的十二因缘还灭门,亦可使人超越生死。这是辟支佛所觉悟而又证得的境界。
但在菩萨的般若正智,照见诸法皆空时,不管是流转门,或是还灭门,一律都不存在。何止无明空无自性,无明以下的行、识、名色、六入,…乃至生、老死,无一不是空无自性;除了妄想执著,根本就没有实质存在。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然则,在真心的空相说:不但没有凡夫流转门的十二因缘法,同时也没有圣人还灭门的十二因缘法。这样,当然是没有无明,乃至没有老死,亦没有无明尽,乃至老死尽,故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四谛理,是声闻人依之修行而悟道的法宝,属于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梵语舍罪婆迦,义译声闻。是指一类因闻佛说法的音声而悟道的圣人。
无智亦无得。
菩萨修学六度法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趣向佛道,是有智亦有得。但本经独说般若:所以智,是指观照般若能观之智,得,是指观照般若所证得的空理。菩萨以般若智,照见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等法,皆缘生无性,当体即空;而从现象界,深入诸法的本体,证得诸法的空相。智是能观、能证,诸法空相是所观、所证。能证之观智是般若(观照般若);所证之空相,亦是般若(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是依实相般若的本觉理所起的始觉智,故始觉智的观照般若,不离所证得实相般若的本觉理。能证所证,原同一体,不可分割;只是始本合一,智理一如而己。既无能证之观智,亦无所证得的空理。故说: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般若真空的智慧,不但照见五蕴皆空,同时照见凡夫的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二乘修证的四谛、十二因缘,以及菩萨修证的智与得,皆空无自性,皆不可得。结果,‘以无所得故’,得证究竟涅盘,得成无上菩提。可知无所得,才是真得;否则,有得必有失。
我曾种过一盆曼陀罗,花开时无叶,叶茂时无花,听说也被称作“彼岸花”,意为花与叶永不相见。每次看到如此美丽的花,都会有些伤感。后来了解到曼陀罗花是佛教中的吉祥花,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陀罗花,下起漫天曼陀罗花雨,象征宁静安详、吉祥如意。
曼陀罗Manda la本是梵语词,代表 “轮圆具足”、“聚集”、“坛城”等,manda的意思是本质、精神、心髓,la是具备、具有、具足、成就。在佛教里,曼陀罗是天地万物几何图形的描绘,并被赋予了宗教宇宙观的意义,表示出包含了和“芥子须弥”一致的微小世界和宏大教义的空间概念,既是一种物质现象,又是一种精神原型。它呈现出“一切皆曼”的要义,小到人体细胞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曼陀罗。表现的是佛教所见的宇宙之真实,是一种神圣宇宙空间和微妙的心理空间相即的图像,涵盖了绘画、雕塑、建筑等多领域艺术和技术,表达觉悟、平和、追求真知的宗教真理。僧人们常常花费几个月的心血绘制一幅曼陀罗沙画,然后又在瞬间毁坏掉,以此来证悟生命之无常、刹那即永恒。
曼陀罗的能量来自圆满具足而无所欠缺的自然力,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体结构奥秘,再利用色彩的力量,连结内在的圆满力,共同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将其导引至生命的本体。
曼陀罗图案是人类古老的心理结构的象征形构,在旧石器时代的就已被发现类似的图案,并且在各古文明的神话、部落传说,原始艺术中都有发现,代表人类普遍的心理解构。它类似于汉地的河图洛书、阴阳八卦对文化的影响,又更具宗教精神,具有深厚的宗教、哲学、心理学和美学价值。
精神分析学家荣格三十八岁时遭遇了生命的瓶颈期,于是他辞去教职,全心专注于内在的修持。每一天他都将自己的梦境、思想及所绘的图加以记录,并顺著内心的冲动,在日记中描绘成圆形图案来疗愈自己,后来经过研究发现与东方的曼陀罗图案具有惊人的相似。在这一段人生阶段中,他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绘制一幅曼陀罗,直到达到他所说的“豁然醒悟”境界为止。正圆意味着圆满、无限、保护,荣格发现曼陀罗是自我内在心像的显现。
荣格发现,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型都是分裂的,以至于我们需要“曼陀罗”让它整合起来。而曼陀罗透过精密的图腾、坛场能量、几何中的体结构奥秘,以及色彩的力量,可以连结我们内在的圆满力,创造强有力的能量圈。
曼陀罗的中心就是自性的中心,曼陀罗包含了一些矛盾符号的对立统一,如虚与实、生与死、同与异、善与恶、明与暗、高与低、大与小、圆形、方形、尖角、直线、曲线、对称与不对称、有序与无序,绘制的过程中,把狂乱激情与无意识冲突形成的心理碎片整合转化成为理性有序,超越了二元性,实现了自我人格的圆满与整合。
荣格曾在其自传《回忆·梦·思考》中说:很长一段时间,他画了很多的“曼陀罗”,自己都记不清到底画了多少,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似乎是一种莫名的需要,一种自然而然的涌现与形成,凝聚为美轮美奂、犹如心镜的“曼陀罗”。
荣格说:我才逐渐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曼陀罗:成形、变形、永恒的心灵创造。而这便是自性即人格的完整性。因此他创造出分析心理学,并用曼陀罗作为意象表达的媒介,荣格说这便是“自性”,也是心灵的象征,堪称“心灵之镜”。
自然而神秘的“曼陀罗”,带给荣格自然而神圣的“自性”,那种唯有心灵始能达到的境界,也正是深度治疗之心理分析疗愈的关键。
如今,曼陀罗绘画和OH卡、正念、释梦一样,成为心理学领域很受欢迎的一个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的方式。我们有幸在群儿老师的带领下感受了一下曼陀罗的神秘。
有人说:我不会画画,担心画出来很丑。老师说:曼陀罗并不是艺术品,不分美丑,它是我们内在情绪的呈现,我们要做的不是评判它,而是看到它,领会它的寓意,领会自己的自性。
曼陀罗绘画,对作画者绘画水平要求不高。运用曼陀罗表达内心意象和情感,所以只需要最简单的绘画,甚至单纯填涂颜色,就可以完成。
在作画之前,先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如同平静的湖面,慢慢清晰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慢慢地将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抽离,以备进入内在的旅程,一旦有了感觉就可以开始作画。
没有太多的限制。初学者可以先画上面的简单图案练习,然后向外扩展,以15-20cm半径画圆,大圆如同结界,起到保护的作用。在结界内,可以把心里的任何情绪、意象、故事表达出来,通过线条和颜色。大圆的中心用于凝聚注意力,我们只要专注当下就好。
绘画时,我们尝试保持清醒、专注的意识状态。随着画面逐渐的浮现,感受它们所带来的各种心理体验。可能随着绘画的深入,脑海中会不断涌现某些记忆或故事,只需要关注或记下就好。带着这种状态完成所绘之曼陀罗。
杰佛瑞认为:曼陀罗有一个中心点,环绕与四周的是一切的对偶。这一切的对偶,如今已经找到了自己与中心,以及彼此与彼此之间最恰当关系的位置。
荣格曾经指出,曼陀罗作为一个整体,事实上也呈现了自性本身,所以其实自性本身就包含了一切对偶,不但中心是自性,就是周围的那些圆圈等都是自性。
完成曼陀罗绘画后,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名字。然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自己的作品,体它所带来的心情及联想;也可以让伙伴分享她们对于画的感受,提供思考的不同角度。
绘制曼陀罗画时,尽量保持未知和探索的心态,而不是进行艺术创造。
荣格说:一种东西,如果我们不能或不能完全按常规对它作出合乎理智的解释,同时又仍然确信或直觉地领悟到它具有某种重要的,甚至神秘的(未知的)意义,它就被视为一种象征。
曼陀罗绘画正是一种象征性投射疗愈方式,它是以自我—情结—自性轴为理论基础的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象征的未知具有无意识中原型的动力,通过意识的表达和加工才能实现二者的整合。
此外,曼陀罗是自性典型意象,最重点的是一幅曼陀罗可集自性的七个动力保护、分化、凝聚、整合、指引、超越、开悟于一身。也就是说个人在成长中遇到的所有心理问题和困惑都可以从自性的七个动力中找到其根源。
简单的来说通过画曼陀罗,容易呈现没有处理的情结,使你明白症结所在,并且可以通过绘画不同阶段的曼陀罗来激发自性的动力使其发挥功能,从而强大自我。
荣格在《金花的秘密》中写道:曼陀罗不仅是表达的手段,它也会产生影响,它对制造者会产生某种反作用。这当中隐藏着远古的巫术力量,因为这种象征是从保护轮圈马魔力之圈来的。这类使用轮圈的巫法行为为在无数的民间习俗中被保存了下来。曼陀罗图形有―明显的目的,它画上一道‘原始心灵之鸿沟’,这是一道环绕中心的巫术鸿沟,中心则意指人格最深奥处的神殿或圣域,其作用乃用以防止心之质能往外流泄,亦即预防因夕球影响以致走火入魔。
在心理分析理论中,圆象征着个体的母亲。婴儿感受充满爱意的客体——乳房,被母亲环抱所感受到的温暖和爱,这些都具有圆形的特点。因此,曼陀罗的大圆能让来访者从内心无意识深处感受到包容和接纳。
曼陀罗中的圆形除了象征着母亲,更象征着自性。心理分析师诺伊曼认为,婴儿的自性是由母亲所给予的,如果母亲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神入(比如母亲患有产后抑郁症或父母正在闹离婚),则婴儿自性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无法发挥它的功能,婴儿的自我无法从自性那里吸取能量,从而显得比较脆弱,在面对现实时会缺乏安全感,常常感到焦虑、紧张和不适应。所以通过对自性的认识,可以帮助自我功能的向外发挥,实现人格的成熟。
通过曼陀罗绘画,可以静心,可以疏导不良情绪,可以治疗抑郁症,可以学习活在当下;可以激活内在能量,可以通过运用能量、意志、时间、空间来运用吸引力法则,心想事成!更重要的,它可以教会我们释放内心的小孩,单纯、快乐地创造和玩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