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问题

关于旅游的问题,第1张

云南 两个人的话建议自己去 今年8月的时候跟过团 感觉太烂了 还是青旅的团 但是购物太多 纯玩的也会带你去购物 只不过不买东西不用看导游脸色而已 往云南南边走 德宏版纳那边 20多度很舒服 少数民族们也很热情很淳朴 物价也低 风景更美更自然

 学英语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还在为语法不够精通而羞于开口吗下面是归纳的德宏实用英语口语,希望对大家的口语提高有帮助。

  爱情篇

 1 Never,ever,ever 永远永远不。

 2 I take this seriously 我很认真。

 3 I'm with him 我和他在一起。

 4 You can't take him from me 你不能把他从我身边带走。

 5 She would never go out with me 她是不会和我交往的。

 6 got a tongue bath from sb 和谁谁舌吻。。额

 7 I let him slip through my fingers 我让他从我指间溜走。

 8 move in together 搬到一起

 9 He asked me to marry him 他向我求婚。

 10 You and I can never , ever ,ever be together 你和我永远不可能在一起。

 11 He is not picking up his phone 他不接电话。

  学校篇

 1 straight-A student 全优生

 2 no phones no texting 不准用手机 不准发短信

 3 postpone the match 推迟比赛

 4 Play big 好好表现。

 5 return the favor 还人情 open old wound 揭老伤疤

生活篇

 1 How is going 怎么样(打招呼时用)

 2 Let's reschedule 我们改时间。

 3 Can I get a little help 能帮我个小忙么 大忙可以说 Can you do me a favor

 4 This is kind of personal 这有点私人。

 5 How you holding up (不知怎么翻译,一般用于去参加葬礼时候跟主人说的,大概意思是你没事吧)

 6 We'll take the check 我们买单。

 7 I'm stuck 我被困住了。

 8 The door is jammed 门卡住打不开了

 9 I'm begging you 求求你了。

 10 I'm looking for sb (打电话时) 我找谁谁

  人物评价篇

 1 He is kind of temperamental 他有点喜怒无常。

 2 You're so right 你说的太对了。

 3 You look pale 你看起来脸色苍白。

 4 I am really kind of suffer-in-silent type 我是沉默寡言型的。

 5 your mood swings 你的情绪变化(你忽冷忽热)

 6 You have impressive power of observation 你的洞察力还挺强。

 7 Clumsy me 我真是笨手笨脚的

 8 She is so sure of herself 她很自信。

个人感受篇

 1 I feel sorry for you 我为你感到遗憾。(当听到别人说不好的事情时用于安慰)

 2 yuck ! 呸!

 3 I'm so dead 我死定了。

 4 I'm scared 我很害怕。

 5 It doesn't matter 无所谓/不重要

 6 I'm freaked out 吓死我了 = You're freaking me out

 7 It is so excruciating 太痛苦了。

 8 I'll be fine 我没事。

 9 It's unbearable 太难以忍受了。

 10 I regretted it very much 我非常后悔。

 11 It's so funny and you will fall off your chair 哈哈哈哈太有意思了哈哈哈。

其他篇

 1 That's my stuff 那是我的东西。

 2 I got caught 我被抓住了。

 3 I got in trouble 我碰上麻烦。

 4 That makes sense 有道理。

 5 a starry night 满天繁星的夜晚

 6 He blew it 他搞砸了。

 7 I shouldn't have done that 我不该那么做。

1、壮族

2、水族

3、阿昌族

4、拉祜(hu,四声)族

5、布朗族

6、布依族

7、普米族

8、蒙古族

9、独龙族

10、景 颇 族

11、纳 西 族

12、僳(li)僳(su) 族

13、哈 尼 族

14、基诺族

15、满族

16、藏族

17、白族

18、瑶(yao)族

19、彝(yi)族

20、纳西族

21、回族

22、德昂族

23、怒族

24、哈尼族

25、佤(wa,三声)族

26、傣(dai) 族

壮族

壮族是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形成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548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0万,主要聚居在文山州,红河、曲靖也有一部分。在1965年统一族称以前,壮族的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40多种,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

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就善于利用丰富的水利资源种植水稻,妇女则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壮族还以唱山歌闻名,山歌言词婉转、讲究押韵、富有感染力。山歌有讲述历史的古歌,传授生产技术的“生产歌”,以及“酒歌”、“情歌”。民歌主要是“苦歌”,如“长工歌”、“妇女苦情歌”等。壮笔还善舞,具有悠久历史的“铜鼓舞”,节奏鲜明,舞步雄健。

水族

水族现有人口345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三都、荔波、都匀、独山等县,广西北部也有少量分布。云南有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富源、彝良,是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新识别出来的。

云南省的水族和贵州三都的水族本为一族,该源为"百越"中"骆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由于早年迁入云南,与居住在三都的水族长期脱离,语言、习俗等不尽相同。

受邻近布依族、壮族、苗族、彝族的影响,文化习俗多与布依族相仿。用汉语、汉文。原有"水书",仅巫师占卜时使用。婚姻为一夫一妻制。老人受尊重。

阿昌族

阿昌族现有人口277万人,云南有276万人,主要聚居在滇西陇川县户撒乡和梁河县遮岛、大厂两个乡。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由古代的“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远在公元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流域。

公元五、六世纪后一部分向西南迁移,定居在陇川、梁河等地,元明后称为“峨冒”,今户撒地区自称为“蒙撒”、“蒙撒禅”、“衬撒”,梁河地区则自称为“汉撒”、“阿昌”,解放后统一定名为“阿昌”。阿昌族有语言无文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

阿昌人所生产的“户撒刀”名闻中外。制宝刀的阿昌人性情却十分温和,刀不离身的小伙子,身上会时时带着一只音色优美的三叶箫,行路途中,劳作间歇,或是遇着意中人,便会吹起三叶箫,箫声枭枭,悦耳动听。

拉祜族

拉祜族现有人口411万多,其中云南有408万人,主要分布在澜沧、孟连、耿马、沧源、勐海、西盟等县。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盖羌人,“拉祜”是自称,是用火烤虎肉吃的意思,故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人系统,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是用火烤吃虎肉的意思,因而拉祜话被称为"猎虎的民族"。

拉祜人民喜欢歌舞,年节期间,集体跳舞,通宵达旦。

布朗族

布朗族共有人口82万多人,云南有81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巴达山区,那里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之一。其余散居在临沧地区的云县、双江、镇康和思茅地区的澜沧、景东、墨江等县,唐代称“朴子蛮”,元代称“蒲人”,明清称“濮满”、“苞满”等,这些都是同音异字的族称。

布依族

布依族现有人口2545万,主要聚居在贵州,少量在四川。云南有34万多人,居住在罗平、富源县的布依族地区,少量在师宗、马关、河口等县。布依族由古代越人中的“骆越”及后来的“僚人”逐步发展形成,五代时称“都匀蛮”,明清以来称“八番”、“仲苗”、“仲家”、等,自称“布依”、“布饶”等。云南的布依族是从贵州的凯里和广西迁来。

布依族妇女善于纺织和刺绣,蜡染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色调淳朴、图案独特,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

普米族

普米族现有人口296万人,云南有293万人,90%居住在滇西北的兰坪、宁蒗、丽江、维西、永省事等县,旧称“西番”。

普米族原是西北青藏高原的游牧部落氐羌人的支系,公元八世纪左右,逐渐南移至川、康一带,公元十三世纪中叶,由部落首领率众加入蒙古解放军队,随忽必烈入滇。普米族自称“普米英”、“普日米”、“培米”,都是白人的意思。也称有“博”、“巴苴”等。1960年定名为普米族。

殷勤礼貌、热情好客是普米族的传统美德。大年初一这天,他们会到村口争相邀请素不相识的地路人到家里作客,由于大家都把能请到客人当作是一件吉祥快乐的好事,有时候会因为来往的行人少,就出现了几家争抢一个客人的热烈场面。若是行人请不到,就请村里那些有德才的人。如果还请不到,就到山上“请”一块石头回家作“客”。

蒙古族

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万余人,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

云南蒙古族人民善于农耕和渔业,并从事划船运输和土木建筑。

云南的蒙古族通用独特的通海蒙古语(卡卓语),语言与内蒙古语言比较,有特殊性,与附近的汉、彝语比较有差别,又有共同点。

独龙族

独龙族现有人中5800多人,云南省有55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聚居在贡山县的独龙江两岸。史称独龙族为“俅人”或“ 人”。

独龙族内部分为50多个父系氏族,每个父系氏族中又划分成若干个兄弟民族。独龙族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以家族公社为中心的原始共产制,共同生产,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家族长负责处理协调,族人共耕,儿媳轮流煮饭,吃饭时由主妇按人头平均分配。族人之间亲善友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独龙人信仰万物有灵。男着"麻布短衣",女着"短衣长裙"。通过交换解决装饰品。妇女用着色的藤皮作发箍,上缀白银泡、贝壳和铸币,戴手镯和珠子;男的常戴兽角表示擅于狩猎和勇武

景 颇 族

景颇族现有人口12万人,云南有118万人,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颇族中有景颇、高日、蒙友、载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颇和载佤两种方言。据本民族历史传说,景颇族先民最早居于青藏高原,约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开江南迁,到十七世纪以后才逐步定居在缅甸北部和德宏等地。唐代的“裸形”、“寻传”部落即其先民。

景颇族喜欢饮酒,嚼草烟、槟榔。景颇族热情好客,对猎获物和祭品都有"见者一份"平均分配的习惯。景颇族的服饰:

妇女穿黑色短上衣,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统裙, 脚上带裹腿、腰、颈、腕戴有涂过红、黑色漆的藤圈。盛装时上衣前后及肩上都钉有很多泡泡,颈上挂银项圈、银链子,带银耳环和银手镯。男子喜穿黑色对襟短上衣、裤腿短而宽,头上课以黑或白包头。外出时必挂棉麻织 成的挂包和长刀。

景颇族家庭为父系一夫一妻制,女子在婚前有性生活的自由。景颇人认为万物有鬼魂,遇到不祥之事就要祭鬼。部分信仰基督教。景颇族的歌舞庆典叫:"目脑纵歌",译意为:"大伙跳舞"。每逢庆祝五谷丰收,迎送亲人与宾客,婚嫁大礼,都要举行不同规模的目脑纵歌,它代代相沿,成为景颇族传统的盛大节日。

纳 西 族

纳西族现有人口278万多人,云南有265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及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牦牛夷”、“摩些蛮”、“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其自称叫“纳”、“纳西”、“摩梭”等。

生活在宁蒗县泸湖畔的摩梭人,现在仍保存着母系社会的遗风,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男性高,家庭中一般以年长或能干的妇女当家。男女不娶不嫁,实行走婚,双方关系以感情来决定相处的时间的长短。

僳 僳 族

僳僳族现有人口5574万多,云南有5571万人,其中将近一半的人聚居在云南西部的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其余散居在丽江、保山地区和迪庆、德宏、楚雄、大理等自治州。

僳僳族为氐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僳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僳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也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僳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

僳僳族人待客热情,礼仪也十分特别遇有佳宾主人端来一大碗酒,与客人各用一只手共捧互相搂着脖子和肩膀同饮“合欢酒”。此时,盛情的主人会悄悄地把碗向客人一端倾斜,以使客人能多喝一些酒,借此表示自己的敬意。

哈 尼 族

哈尼族共有125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 尼”、“碧约”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老人处处受到尊敬和照顾,平时在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总要拿最好的食品给老人吃,吃饭时让老人坐上席。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份最高的老人吃。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在长者面前,后生不能翘二郎腿,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就连称呼也用“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过去哈尼人一直沿袭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的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方亲属相中姑娘之后,不经媒约提亲,也不让男女双方认识交往,便组织一帮小伙子把姑娘偷抢回来,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主持,让他们结为伉俪。

另一种情况的抢婚,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相互爱慕,他们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家长。男方已备礼品请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门求婚,但女方家长百般阻挠,不愿成全女儿的婚事。儿女们为反对长辈对婚烟自由的束缚,便合谋策划出"抢婚"的喜剧。

基诺族

基诺族现有人口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基诺族尊敬长老,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卓巴”(寨父),一个“卓生”(寨母)管理村社事务。

基诺族宗拜太阳,在基诺人的背心上,绣有太阳的图案,能分辨村寨的主要饰物枣背包上,也绣有太阳的图案。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太阳鼓舞是基诺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基诺人在除夕敲之,据说能带来吉祥。人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对太阳的虔诚和崇拜。

满族

云南的满族是清朝初年吴三桂率清兵入滇时迁徒来的,后来一部份满族迁回北方,一部份留在了云南,在抗日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又有许多满族来到云南,主要在城镇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过去,满族男子留发梳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清代满式服装流行到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

满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过去实行族内等级婚,后来限制放松,可以与汉族通婚,也可同各种民族通婚。

古代满族信仰节萨满教,分为管祭祀的家萨满和跳神的萨满。以后在同汉族的长期相处互相影响,相互学习中,满汉两族人民的共性愈来愈多,从宗教文化、到生活习惯和传统节日等、都没有多大区别。

藏族

藏族现人口4593万,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和其他地区。云南又主要聚居在迪庆州,少数散居在丽江、怒江等地、州,有111万多人。 藏族聚居在高原,那里海拔较高,幅员辽阔,雪峰连绵,山峦起伏,风光神奇而壮美。传说藏族最初是由“神猴”和“岩魔女”结合而产生的。据史料记载,藏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羌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而发展成今天的藏族。

藏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礼俗节日带有鲜明的高原印记。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豌豆炒熟之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砖茶熬出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饮,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不少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化绚丽多姿,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其歌舞、音乐、戏剧、绘画都有独到的特色。《格萨尔王传》是举世著名的英雄史诗,不仅是全世界最长的诗,情节也较生动。

白族

白族共有160万人,其中云南省134万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

白族的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就与中原汉族有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受其影响较深,现在习俗部分与汉族相同。白族使用汉字书写,但是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采,如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望夫云》、《蛇骨塔》、《鸟吊山》、《慈善夫人》等。音乐舞蹈有“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等。另有从古典戏曲“吹吹腔”发展起来的“白剧 ”,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白族的文化水准较高,各种人才辈出。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雕龙画凤,坚固结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远近闻名。

瑶族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

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发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

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两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

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他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拨、纳苏拨、聂苏拨、改苏拨、撒尼拨、阿细拨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从汉文字义上来讲,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

纳西族

纳西族现有人口278万多人,云南有265万多人,主要聚居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及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古文献里记载的“牦牛夷”、“摩些蛮”、“摩沙夷”指的就是纳西族的先民。其自称叫“纳”、“纳西”、“摩梭”等。

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创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使纳西族文化享誉世界。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生活在宁蒗县泸湖畔的摩梭人,现在仍保存着母系社会的遗风,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男性高,家庭中一般以年长或能干的妇女当家。男女不娶不嫁,实行走婚,双方关系以感情来决定相处的时间的长短。这种独特的婚俗,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控究其中的秘密。

回族

全国回族有860万人,其中云南有522万多人,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全省所有县市几乎均有回族居住。

回族源于唐宋时期的西北“回纥”、“回鹘”、“大食”诸郡。元世祖忽必烈攻灭大理国后,任命回回人赛典赤为行省长官,以后才大量迁入。元世祖忽必烈率军攻陷大理后,有不少中亚、西亚和新疆等地的回族军民和贵族来云南定居。元朝时在云南任平章政事,掌握全省军、政、财、文大权的赛典赤瞻思丁就是回族。

回族普遍使用汉语的语言、文字。住房、服饰等也与汉族大致相同。在云南农村的回民,除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兼营小商业和手工业,生产工艺水平都比较高。

绝大多数的回民信仰伊斯兰教,遵循教规,风俗不吃猪肉,以牛、羊、鸡肉为食。

回族节日主要有"尔仪"(开斋节)、"古尔邦"(宰牲节)和"圣纪"(圣会)等。

德昂族

德昂族现有人口154万多人,云南有153万人,主要分布在潞西、盈江、瑞丽、陇川、保山、梁河、耿马等县,居住极为分散。德昂族原称“崩龙”,这一族称始于清代,系他称,现改称“德昂”,系自称。其先民与瑞的佤、布朗等同为“百濮”中的一支。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有“古老茶农”之称。

德昂族由于方言和服饰的差异,又分别称“红德昂”、“花德昂”、“黑德昂”等。

怒族

怒族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主要分布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的兔峨乡。此外,迪庆州的继西县也有少量分布。由于长期与僳僳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说僳僳语。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怒苏”,被认为是唐代“庐鹿蛮”的生裔。这两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峡谷内,互相交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

怒族非常讲究礼貌,团结互相。在路上无论遇到熟人或生人,都会主动让路并致问候。有客人来访,全家起立鞠躬相迎,临别要再三挽留后送到寨边的大路上。一家碰到因难则全寨相帮。

怒族善于演奏乐器,瑟琶和口弦较普及。青年男女谈恋爱,不是用语言来交谈,而是靠“达变”和“拟力”两种怒族乐器来“弹”。这两种乐器音域广,表现力强,怒族青年自小就要学习,如果大了还不会,就会被认为是笨,他有可能连对象也找不到。当怒族小伙向姑娘求爱时,首先向她弹响怀中的“达变”,“叮咚”地向她倾诉心中的秘密。女青年听到求爱,会吹起“拟力”以作答。双方可以提问、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从思想到生产、生活等各种问题都都可以“弹”,他们都能够从对方的曲调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义。据说有的青年从认识到结婚都不说过一句话,完全靠音乐来沟通,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哈尼族

哈尼族共有125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248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和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哈尼族有“卡多”、“ 尼”、“碧约”等自称和他称20多种,解放后统称为哈尼族。

哈尼族的历史悠久,早期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人。隋唐时代,哈尼族与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称为“乌蛮”。

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在村村寨寨蔚然成风。无论见到熟人或生人总是笑脸相迎,亲切问候。老人处处受到尊敬和照顾,平时在家里,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总要拿最好的食品给老人吃,吃饭时让老人坐上席。在全寨性的节日和会餐活动中,第一口肉要请全村辈份最高的老人吃。平时谁家杀猪,都要请长者到家里做客。在长者面前,后生不能翘二郎腿,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人们对小孩也很关心,就连称呼也用“阿黑然古”(亲爱的小弟或小妹之意)。

佤族

佤族共有人口351万人,其中云南有34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沧源、西盟两县,双江、孟连、澜沧、镇康等县亦有分布。佤族的先民在先秦时期便是“白濮”族群的一支,唐代称为“望蛮”、“望苴子”、“望外喻”;明代称“古刺”、“哈刺”;清初称“卡佤”等。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

佤族男子善于雕刻。在佤族村寨,无论是屋脊上,还是祭祀用品,或是公用大房子的墙壁上,都雕刻有人物或动物的图案。

佤族热情好客,客至以水酒相敬。佤族男女普遍皆纹身,男子多在颈下、胸前、脊背和四肢绘刺花鸟、牛虎图案,妇女则在颈下、胳臂和腿上绘刺各种形状的花草。

傣 族

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其中云南有1014万,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临兴的耿马、孟定,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汉代称“滇越”、“掸”。魏晋以后,有“金齿”、“白衣”、“摆夷”等多种他称,但自称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

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有自己的历法、语言文字,并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称于世。音乐、舞蹈、民歌、民间传说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响甚广。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的平坝地区,村寨多临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果树、翠竹掩映,环境十分优美。四周田地肥沃,特产丰富。傣族人民性格温和,喜爱歌舞。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上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 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德宏找对象脱单的软件挺多类别的,每个类别都有很多的。

我各个类型的给你几个参考一下吧,这些都是我感觉在对象脱单软件中比较好用的。

婚恋相亲类:一伴婚恋和only婚恋,这两个都是属于小众精致类型的婚恋相亲软件,进入的门槛很高,所有的信息都要经过审核认证。注册过程有点繁琐,要经过几重认证成功后才能进来使用,亮点是真实性比较的高,个人信息审核严格,所以这个平台的用户都是比较真实。总体风格比较严肃,主黑色为调,给人第一印象是来这里的人都是以结婚为目的,整体界面看起来比较舒服的。还有会把防骗知识放在首页的顶部,普及各种不良行为。很多在成都相亲的人用这两个app,成都相亲圈内人比较多,也有很多婚介所的资源。

年轻人交友类型:一约其实是可以认识外国的朋友,跟探探相似,听说有些大胆的事情,但是我没遇到过。

年纪稍大的交友类型:相会,相会这个app属于是视频聊天app,里面的人的年纪可能比较大点,都在35以上,主打的是视频聊天功能。

旅游交友聊天:马蜂窝,十六番,穷游。如果你对旅游很有兴趣,那么去这些地方你很容易能找到聊天的人,而且里面一大堆的攻略可以帮助你解决出行的问题。

健身:悦跑圈,keep,这两个在健身界名气很大,里面找撸铁好友不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8362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9
下一篇2023-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