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体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0而瞬时速度则不为0

为什么物体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0而瞬时速度则不为0,第1张

按照书上的理论来说,平均速度是总的位移除以总的时间,绕了一圈则是回到原点,位移为零,因此结果为零。而瞬时速度,在微小的时间内,有着微小的位移,结果自然也不为零。这里所用的微元法可能你还没有学到,我打个比方给你吧:街上卖氢气球的阿姨,加入氢气球的绳子是一个接一个地绑着,那么,这个阿姨一定会被悬空提起,但即使一个小孩拿着这么多的氢气球,其实也是没事的,就是因为,一把氢气球产生不同方向的力,相互之间已经抵消了绝大部分。因此,平均速度也一样,因为不同方向的瞬时速度,相互之间也就抵消了,刚好抵消完,则为零。可能讲的有点乱,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从2004年9月率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区铺开,一年之后江苏省进入实验,2006年9月又有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五省市进入第三批实验,2008年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在课改理念、教材内容、实施 措施 上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结合近三年来对课标教学的一些研究,谈谈如何把握课标教材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积极贯彻课改理念:

研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由 教育 部制订的纲要性文件,从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教学、评价、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它是教材编写、教学组织、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

在一本《课标》的指引下,高中数学课标教材涌现出众多的实验版本,如人教A版、人教B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等,教材编写的风格各不相同 学校在教材的选择上也有自主权,各省市的教材并不能实现统一,但考试评价的要求是统一的,我们惟一的做法是以《课标》为纲,借助教材这一课程标准实验的载体,规范、科学地实施组织教学 不能单纯以教材为本,抛开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例如,《选修2-1》中《圆锥曲线》一章内容,人教A版只是把椭圆、双曲线的准线方程及统一定义进行渗透,出现在例题、习题和阅读材料中,很明显,准线(抛物线的准线除外)及统一定义不再像大纲教材一样,在学习上有明确的要求 而苏教版的教材中,有一节《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毫无疑问,两个版本的教材存在分歧,我们如何处理,只能以《课标》为依据 各个版本教材在某些知识点上的处理略有不同,面对这样的情况,坚持以《课标》为纲的原则肯定是正确的

二、合理处理教材内容,抓住核心打造亮点:

1实事求是地对待教材优缺点:

本次各版课标教材都是一些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没有经历试验成功之后的反复修订 它是部分学者的劳动成果,并不是全体一线教师的智慧结晶 教材的编写也受课程标准的约束 所以,课标教材有它亮点,也有一些弱处

由于编写的紧迫,教材及教参中的各种错误都在所难免,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反馈错误和修订建议的权利和义务 养成一种良好的教研习惯,随时把教学中的个人体会记下,改进建议写出,通过一些 渠道 参与交流,进行反馈

2 明确教学内容把握的程度:

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到底把握到一个什么程度?我们认为应当以课程标准为准绳 在《课标》中,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能(会)” “了解”是知道这些知识就足够了,而“理解”是指用概念作出判断,“能(会)”则是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的把握,体现在我们教学目标的定位,是检验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尺度 然而,四个层次的区分并不是十分容易,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 作为一名课改前线的教师,必须提高教材把握的能力,明确哪些是重点,核心内容必须心中有数,不搞题海战术,少拔高教学要求,让学生在合理的认知水平上学到知识、用好知识

3 灵活处理教材中例题与习题:

教材中例题和习题都是固定的,但我们学生的情况却是变化的,所以各项教学任务的实施,必须确保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对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有些例题,估计学生难以接受,我们则应当降低难度 有些例题,估计学生容易上手,我们则可适当拓展

例如,在选修系列教材“变化率与导数”的教学中,人教A版的课标教材选用了两个情景问题引入平均变化率的概念,问题1是气球的膨胀率,问题2是高台跳水 我们预测问题1学生难以理解,则将问题1改为平均速度的研究,设计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0 ,加速度为2 ,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得到时刻t的路程 ,分别求 , , 的平均速度” 这样的处理,让两个问题更贴近实际,也符合由易到难的梯度,且在学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之后,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节“瞬时变化率”的研究

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如不照本宣科地直接讲授教材上的例题,而是把例题进行适当改改(改数据、改条件、改问题)后进行教学,注重例题的变式训练和拓展提高 一堂好课,常常是一条线索把几个例题、几个问题连贯起来 教材是死的,学生和教师都是活的,我们惟有用活教材,灵活组织教学,才能克服各种课改实验中的困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三、有效研究教材衔接,适时适度补充内容:

在教材内容上,由于初中的课程标准与高中接轨不严密,导致有些知识脱节 如初中的因式分解没有了十字相乘法,乘法公式的学习仅局限于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减少了立方和差、三数和的平方、两数和与差的立方等公式 根式的学习中,也缺少了分母(子)有理化等研究,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也减去了 平面几何中更是减少了许多内容,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的四心,圆中的有关性质及比例线段等 而这些初中未学的知识,在高中将要用到,如何处理这个矛盾呢?

一种做法是编写补充读本(网上也有),在高一学期初安排时间先把补充读本讲授,在全面、系统的准备下,从容迎战新课程的学习 另一种做法是在需要的时候再给予补充,例如,模块1教学中,研究 的单调性问题,则把一些乘法公式补充进来;模块2教学中,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则详细讲授1~2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把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补充进来 实践证明,需要的时候给予补充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但教者必须明确,哪些地方需选用一些什么例题或习题,补充进来一些什么内容

在课改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用科学的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用好、用活现行的课标实验教材,一分为二地看待各种问题,学习他人的先进 经验 ,施展自己的教学魅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①7m/s;②117×10 4 W;③009kg/m 3 .

试题分析:①从离开地面到安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总路程为s=2h 3 =2×39km=78km=78×10 4 m;

从离开地面到安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总时间t=t 1 +t 2 +t 3 =1×10 4 s+4×60s+16×60s=112×10 4 s;

从离开地面到安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v= =7m/s.

②在热气球上升阶段,绳索对太空舱向上的总拉力做功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W 1 =F 1 h 1 =30025N×1000m=30025×10 6 J,

第二阶段:W 2 =F 2 (h 2 ﹣h 1 )=3000N×(38000m﹣1000m)=111×10 8 J,

第三阶段:W 3 =F 3 (h 3 ﹣h 2 )=29975N×(39000m﹣38000m)=29975×10 6 J;

上升过程中拉力共做功W=W 1 +W 2 +W 3 =30025×10 6 J+111×10 8 J+29975×10 6 J=117×10 8 J,

在整个上升过程中总拉力的平均功率为P= =117×10 4 W;

③当热气球上升到离地高20km处.热气球的总重力为G=mg=718×10 4 kg×10N/kg=718×10 5 N,

此时热球匀速上升,受平衡力作用,热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为F 浮 =G+f=718×10 5 N+2×10 3 N=72×10 5 N,

而F 浮 =ρ 空气 gV 排 ,得空气的密度为ρ 空气 = =009kg/m 3 .

(1)规定向下为正方向,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2gh=v2v02,

代入数据有:2×10×40=v2-(-10)2

解得:v=30m/s.

(2)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得:

v
v0+v
2
10+30
2
m/s=10m/s,方向竖直向下.

(3)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落体的时间为:t=

v
g
30
10
s=3s,

则最后1s内的位移为:x=

1
2
gt2
1
2
gt′2=
1
2
×10×(94)m=25m.

答:(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s;

(2)物体从脱落到着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3)物体在落地前1s内位移s的大小为25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856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