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的穿戴

傣族人的穿戴,第1张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过去有文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文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青年妇女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统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喜将长发挽髻,在发髻上斜插梳,簪或鲜花作装饰。傣族妇女都喜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在小蛮腰上系一根精致银腰带,据说这根银腰带十分珍贵,是由母亲一代代传下来。实际上这是一种信物,如果姑娘将银腰带交给哪个小伙子,就意味着她已爱上他了。这样的服饰把她们装扮得妖美玲珑,婀娜多姿。

  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亭亭玉立,仪态大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如今的傣族女子,内穿色泽淡雅的无领、无袖紧身胸褂(城镇傣女多戴胸罩),外穿无领细袖紧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长裙及地。长裙打折,多用银带系于腰际,该显则显,当敛则敛,使女性曲线分明,下肢修长,显出亭亭玉立的苗条身姿。城镇女子已极少缠巾,多挽髻于顶,插花、别簪、卡梳作饰,更显绰绰风姿。衣裙色泽以孔雀绿、淡绿、肉红粉红、淡黄、嫩黄为众。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外出参加集会或赶摆时,足登时髦皮鞋、凉鞋,肘挂拎包、手撑花伞遮挡烈日,处处显出优美动人之风采。 衣裙款式在吸收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尖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富于热带、亚热带旖旎风光的傣族服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傣族男子一般喜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多用白布、永红布或蓝布包头。普遍有纹身的习俗,作为身体装饰美的组成部分。花纹有虎、豹、象、狮、龙、蛇等动物或经文、八卦、线条等图案。妇女服饰,因地区而异。德宏一带傣族妇女,婚前多穿浅色大襟短衫,下穿长裤,束一小围腰,婚后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统裙。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白色、绊色或天蓝色等紧身内衣,大襟或对襟圆领窄袖衫,下身多为花色长统裙。各地的傣族妇女均很讲究发饰。青年妇女多结发于头顶,也有束发垂脑后的。平日多于发上扎以帕或插梳子,天冷则顶花头巾。若逢节日喜庆,姑娘们尤爱在发会上插缀鲜花并洒香水,再穿上用绸缎、尼龙、灯芯绒、金丝绒等缝制的精美衣裙,盛装打扮,更感妩媚。每遇河边井旁沐浴之后,身材纤细。苗条的傣族少女,将黑亮的发髻盘于脑后,在紧身短衫和花统裙之间扣上银腰带,亭亭玉立,宛如古典仕女的风韵。

傣族服饰在民族服饰中相当具有特点,尤其是傣家少女的 服饰更是婀娜多姿。妇女服饰上身服装淡雅,下身大红大花 ,扎包头,发上插各种花、梳子或装饰等,与过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料子的质量、花色品种、服装的 式样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他们一般都喜欢穿绯色的紧身小背心(胸前缝有各种色的花边),外面穿的是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有大襟 ,也有对襟,有淡红色、淡**、青绿色和天蓝色等;下身穿筒裙,一 直长齐脚背,色彩鲜亮美丽,大都用丝绸、缎子、的确良、锦 纶等料子缝制。腰间系一根工艺精细的银腰带 ,宽一寸多。妇女的衣服、 筒裙都紧紧地裹住身子,将人体的线条勾勒得更加流畅。男子服装,一般穿无领对襟小袖衫 ,下穿长管裤,用白布、蓝 布、红布包头。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傣族青年历来是自由恋爱,谈恋爱的时间主要是秋收结束后松闲的日子里。傣族青年谈恋爱找对象的方式多种多样。

1节日: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1)关门节、开门节: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2)泼水节: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

(3)花街节: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

2婚姻: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还凭借权势,随意凌辱农民妻女。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

3丧葬:傣族通行土葬,但具有明显的阶级差别,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3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扩展资料: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公元10-11世纪,傣族在缅甸北部建立起了名为“勐卯龙”的国家,即中国史籍中记载的麓川政权。1229年,桑龙进入今印度阿萨姆地区。

一般认为,傣文源于古印度文字系统,其形成与佛教东传及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有直接关系,但具体源于何种文字系统存在争议,主要由源于巴利文和格兰地字母两种观点,更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传入古印度的婆罗米文。

参考资料:

傣族-

1 傣族结婚典礼是怎样的

傣族婚礼,古老简朴,按照当地风俗,婚礼必须在女方家竹楼上举行。“拴线”仪式是傣族婚礼的主要内容。宽敞的竹楼堂屋摆着一张婚礼桌,桌面上覆盖着芭蕉叶,上面放着芭蕉叶做成的帽子,下面放着雌雄鸡各一只。桌上还放有红布、白布、芭蕉叶盒子等。主婚人坐在婚礼桌上首,亲友们靠近主婚人围桌而坐。新郎新娘跪在主婚人对面,准备接受“拴线”仪式的洗礼。

主婚人致完贺词,新郎新娘从桌上抓一坨糯米饭,蘸上酒,掸向四周。之后,举手作揖,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祭典。接着,主婚人从桌上拿起一根较长的白线(有的地方是红线)从左至右,绕过新郎新娘的肩,把线的两端搭在桌子上。然后,又用较短的白线,分别拴在新婚夫妻的手腕上。表示他们的灵魂和心已经拴在一起,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同时,在坐的老人也纷纷拿起白线,重复地将线拴在新人的手腕上。并祝福他们婚后幸福。生出儿子会犁田、盖房;生出姑娘会织布、插秧 ……

拴线后,桌子上的一只鸡献给念祝辞的老人,另一只让年轻小伙子拿去分享,预祝他们早日找到钟情的姑 娘。

在竹楼的另一端,主人摆设丰盛的佳肴,招待前来贺礼的宾客。新郎新娘举杯向来宾们殷勤地敬酒。此时 ,客人往往提出各种问题,让新郎新娘当场作答。幽默的问答,有时引起哄堂大笑,气氛异常热烈。

婚宴中,还要请“赞哈”(歌手)来唱歌。“赞哈”有男有女,大都是口齿灵俐,通晓本民族文化,善于 表达感情的人。当“赞哈”唱到精彩之处,人们爆发出“噢!噢!噢!”的欢呼声,将婚礼推向 。

筵席场合,既是对新婚夫妇的祝贺嬉戏,又是来宾中那些未婚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在筵席桌旁,青年们 总是和自己的心上人坐在一起,互相把酒谈心。一对新人的结合,另一对新人又在悄悄地孕育之中。来年的这时,不知有多少青年结合为伴侣。

2 傣族的结婚方式是什么

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很多,傣族盛行一种叫“串卜少”的活动。

即未婚的小伙子在节日或 等场合,寻找未婚姑娘谈情说爱。这种活动一般都在泼水节、赛龙船、赶摆等时节进行,男女青年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结束。

另外还有一种“卖鸡肉”的形式更为奇特,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 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

要是姑娘看上了年轻的小伙子,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避小伙子的目光。如果小伙子有意,两人就端着鸡肉,搬起凳子,走进安静的树林里,互相倾吐爱慕之情。

在云南德宏的傣族小伙子还有一种奇特的求偶方式,无论春夏秋冬,小伙子如果想找情侣,他就会一条宽大的毛毯把自己连头带身都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 他们站在大路边,等待姑娘的到来,这也是未婚小伙子的临时标志。

而没有对象姑娘的标志是穿浅色大襟短衫、长裤,身束小围腰。小伙子只要看到这样打扮的姑娘经过,都可以上前说话求爱。

如果姑娘看上了小伙子,他就会取下身上的毛毯,拉着姑娘的手离开大路去细谈。 当双方恋爱成熟时,一般由男方请舅舅或姨妈出面去姑娘家提亲,对方答应后便可成婚。

3 傣族人结婚有什么习俗

你可以看看我给你的资料,希望能帮你

傣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实行从妻居的习俗,即男到女方家上门,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婚礼开始前,新郎新娘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芒锣,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在上面摆一张小供桌,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果酒。新郎和新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并排坐在花毯前,请和尚念经。念完后,和尚用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以示祝福。接着,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一是到门口时,竹门已比关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男方通过;二是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阻楼,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三是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见不着新娘。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过程包含着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接下来是举行拴线仪式:在竹楼的堂屋里摆上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两个用芭蕉叶做成的圆锥形帽子,下面放着煮熟的雌雄鸡各一只。桌上还放有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如衣服、筒裙、银裤带、手镯等。此外放着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拴线仪式开始,新郎新娘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接着由主婚人致贺词,在座的人们都要伸出右手搭在桌子上,低首聆听贺词。贺词完毕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子上扯下一团糯米饭,在酒里蘸一蘸,然后点鸡、盐和白线等物,每人需连点三次,点完后双把饭团放回桌面。这时,主婚人拿走桌上一根较长的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生的儿子会犁田、盖房,生的姑娘会织布、栽秧…… 拴线后,桌上的一只鸡献给主婚人,另一只鸡拿给小伙子们去分吃,预祝他们早日找到心爱的姑娘,也来幸福地拴线,其余的东西全部放在新婚夫妇的帐子边,过了三天才能吃。 拴线吉束后,便开始宴请宾客。席上的菜肴多带有傣味特色,其中有一腕是生血加料血炖,以象征着婚姻的吉祥。席间,。新郎新娘要殷勤地向宾客敬酒,宾客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新郎新娘回答,有的则要求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等,不时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气氛热烈而活跃。第二天天亮前,新郎要返回父母家,到晚上才回妻家。第三天,男方母亲挑着凉米粉等东西来女方家认亲戚,并分别向各亲友送凉米粉一块。婚后第五天,新郎新娘又挑着凉米粉来到男方家认亲戚,同时也分别送亲友凉米粉一块,亲友也要向新娘赠送礼物。到此,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结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满三年,然后才能携妻回到男方家住,在男方家住满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谓"三年去,三年来"。直到夫妇二人盖起自己的房屋,经济能独立后,才离开双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新郎新婚结婚后即盖起自己的房屋、建立起自己小家庭的已不少。傣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如离婚,由提出离婚的一方递给对方一对腊条,或双方拉一块白布从中剪断,从此便恩断义绝,算离婚了,如夫妻中一方死去,不论年龄多大,也要举行离婚仪式;生者用一根棉线拴在死者的棺材上,出殡时由一老人用刀将线割断,生者和死者便断了夫妻关系。

4 傣族婚嫁习俗有哪些

傣族青年谈情说爱称为“另卜少”、意为串姑娘。有邀伴进行的,有单独进行的,相爱后要互相送信物如花边带子、耳环、首饰等。

结婚无须双方父母同意,但须按婚俗完成各项聘礼,方许成婚,婚龄一般在20岁以后。结婚聘礼较多,景谷江东傣族婚前下聘,男家须给女方家长酒2壶、肉5斤、面条4把、红糖20余斤,柴1500斤,吃奶钱100元。此外要送给媒人猪头一个、枕头一个,鞋子一双,还要送给头人若干斤米和肉。婚后回门要给女家2元4角钱,一丈布。傣绷人的婚姻较自由,只要双方相爱,即可告诉父母请媒提亲,用钱做聘礼,数量多少根据各自财力而定。由于受婚配条件限制、傣绷人普遍为近亲结婚,没有同姓不婚的限定,婚礼较简单,穷困的备办些芭蕉、甘蔗等果品和烟酒,请亲友来祝贺举行仪式即可,富裕家杀猪请客吃饭,不搭棚不抬轿,也不吹拉弹唱,举行婚礼时由长者拴魂线,教以做人的道理,祝福贺喜,夫从妻居较为普通,从居多少年,由双方商量决定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5 想了解下云南傣族的求婚 结婚的风俗

现在的傣族求婚、结婚风俗和过去不一样拉,现在的傣族小卜帽、小卜少(小伙子、小姑娘)谈恋爱不像过去那样要去竹楼下吹口哨、照手电等活动了,现在的傣族小卜帽约小卜少用的是现代工具,手机和摩托,一到晚上小伙子打电话约好小姑娘,小伙子就骑上摩托带上小姑娘出去拉,活动场所主要是酒吧和冷饮厅以及一些比较热闹的场所,还有一小部分会去江边。

如果双方愿意定婚由双方父母出面,由男方的父母和老人一起到女方家商议,女方家还要请寨子里的老人、村干部及亲戚共同商议,如果产商议妥当,双方父母都同意了就定下结婚的日子,结婚日期定在开门节期间(汉历11月——6月),傣族一直沿袭在关门期间不结婚、不建房等活动的习惯。如果女方家不同意,过一段时间男方家还会再次去提亲,有可能还要进行第三次提亲,如果还不行双方的婚事就告吹拉,但有个别的会不顾父母的反对,去登记结婚或者私奔(有时可以逼父母同意)。

结婚仪式在男方的寨子举行,男方家在寨子里摆下酒席宴请本寨子所有人以及各方好友,宴席开始后男方会带着彩礼和一般年轻的男女朋友一起去女方家接新娘。宴席一般从早上持续到晚上,宴席结束结婚仪式也就完成了。

6 傣族的人是怎么求婚的

傣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实行从妻居的习俗,即男到女方家上门,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

婚礼开始前,新郎新娘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

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芒锣,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在上面摆一张小供桌,桌上摆放着鲜花和果酒。新郎和新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并排坐在花毯前,请和尚念经。

念完后,和尚用彩色丝线分别束在新娘和新郎的手腕上,以示祝福。接着,男方要走进女方的家,这需要经过几道关卡:一是到门口时,竹门已比关闭,男方需放鞭炮、付礼钱,门才打开让男方通过;二是登竹楼时,男方被女方的人阻楼,男方需付礼钱才能登楼;三是进了屋后,新娘被藏起来,见不着新娘。

男方需付礼钱和敬酒,几番恳求,几经周折,新娘才被送出来。这一系过程包含着考验新郎的意味,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接下来是举行拴线仪式:在竹楼的堂屋里摆上一张小桌,上面放着两个用芭蕉叶做成的圆锥形帽子,下面放着煮熟的雌雄鸡各一只。桌上还放有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如衣服、筒裙、银裤带、手镯等。

此外放着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拴线仪式开始,新郎新娘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老人的祝福和来宾的祝贺。

接着由主婚人致贺词,在座的人们都要伸出右手搭在桌子上,低首聆听贺词。贺词完毕后,新郎新娘每人从桌子上扯下一团糯米饭,在酒里蘸一蘸,然后点鸡、盐和白线等物,每人需连点三次,点完后双把饭团放回桌面。

这时,主婚人拿走桌上一根较长的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吉祥,生的儿子会犁田、盖房,生的姑娘会织布、栽秧…… 拴线后,桌上的一只鸡献给主婚人,另一只鸡拿给小伙子们去分吃,预祝他们早日找到心爱的姑娘,也来幸福地拴线,其余的东西全部放在新婚夫妇的帐子边,过了三天才能吃。 拴线吉束后,便开始宴请宾客。

席上的菜肴多带有傣味特色,其中有一腕是生血加料血炖,以象征着婚姻的吉祥。席间,。

新郎新娘要殷勤地向宾客敬酒,宾客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新郎新娘回答,有的则要求新郎新娘表演节目等,不时逗得大家开怀大笑,气氛热烈而活跃。 第二天天亮前,新郎要返回父母家,到晚上才回妻家。

第三天,男方母亲挑着凉米粉等东西来女方家认亲戚,并分别向各亲友送凉米粉一块。婚后第五天,新郎新娘又挑着凉米粉来到男方家认亲戚,同时也分别送亲友凉米粉一块,亲友也要向新娘赠送礼物。

到此,整个婚礼才算结束。 结婚后,男方一般要在女方家住满三年,然后才能携妻回到男方家住,在男方家住满三年后,又可以回到女方家住,即所谓"三年去,三年来"。

直到夫妇二人盖起自己的房屋,经济能独立后,才离开双方父母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新郎新婚结婚后即盖起自己的房屋、建立起自己小家庭的已不少。

傣族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离婚的极少,如离婚,由提出离婚的一方递给对方一对腊条,或双方拉一块白布从中剪断,从此便恩断义绝,算离婚了,如夫妻中一方死去,不论年龄多大,也要举行离婚仪式;生者用一根棉线拴在死者的棺材上,出殡时由一老人用刀将线割断,生者和死者便断了夫妻关系。

7 傣族恋爱婚姻有什么风俗习惯

傣族在恋爱婚姻的过程中有许多别有情趣的婚俗,成为傣族风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小家庭中,夫妻子女间亲爱相处,老人在家庭中受到尊重,这些都是傣家人的社会道德观念的反映。

结婚程序 求婚 傣族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求爱方式,在感情加深之时,双方就可私订终身。但正式订婚和结婚仍须经过说媒(求婚)、送彩礼。

订婚 傣族订婚也讲究男女之间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但不如汉族那么严格。其方法是把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交人卜算,如果相合,即可订婚成亲,如果不合,有的就因此而中断婚事,若男女双方相爱甚深不可分离,双方父母一般都不愿违背儿女的心愿,于是便做点佛事,然后再请人卜算,将相克变为相合,意为化凶为吉,大家都皆大欢喜,就可以订婚成亲。

结婚 结婚仪式在男女两家都要举行,如系“从妻居”习俗的,婚礼仪式大都先在女方家举行。举行仪式时,新郎由男方亲朋好友数人陪同到新娘家,沿途要鸣枪,意在驱逐邪魔。进入新娘门口,经过几番周折,把新娘迎娶回家后,在男方家举行正式婚礼。

抢婚习俗 在傣族人的婚姻习俗中,抢婚别具特色。

抢婚,也是事先串通好的,男女青年事先约好时间,地点和暗号,届时男方约请许多健壮的小伙子,手执武器,身带铜钱,潜伏在约定地点。姑娘到时则借口担水或洗菜离家来到约定地点,只要姑娘走进潜伏圈,一声暗号,伏兵四起,一拥而上将姑娘“抢走”。这时姑娘也假装高声呼救,女方家人便闻声率众追赶,邻里也闻讯赶来,男方抢亲者并不以武力抵抗,而是边跑边将随身所带的铜钱撒于路上,女方也知道姑娘被抢,难以追回,就假意追赶,而帮助追赶的人则争拾铜钱,抢亲者就乘机逸去。男方把姑娘抢到家时,即放鞭炮,家族邻里闻讯后都来祝贺。并请两位中年妇女妆做伴娘,给姑娘改作新娘装。解放前德宏傣族地区还常常可见这种既风趣又滑稽的“抢婚”喜戏。姑娘被抢到男家以后,男方即请媒人到女方家去求亲,女方家迫于既成事实,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就不得不同意。

家庭制度 傣族实行以男子为家长的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每个家庭一般只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口多为三五人,也有祖孙三代或岳婿外孙三代同堂的,四世同堂的家庭是很少见的。男女结婚后多与父母分居,自立门户,新家庭可向村社领种一份份地,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过独立的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37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