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泥门式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

黑水泥门式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第1张

1.门式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1)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可根据下表确定。

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

搭设高度(m)

3.0~5.0

≤45

≤3.0

≤60

(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3)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4)基础处理:

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构造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5)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

1)脚手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

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脚手架搭设的顺序。

铺设垫木(板)+安人底座一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一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一安装钢梯一安装水平加固杆一安装连墙杆一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一装配顶步栏杆。

3)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6)架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

1)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构造规定。

2)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交叉支撑、水平架及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4)各部件的锁、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5)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6)钢梯的位置应符合布置图的要求,底层钢梯底部应加设φ42钢管并用扣件扣紧在门架立杆上,钢梯跨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

每段钢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7)挡脚板(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两侧设置,栏板(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外侧高置,栏杆、挡脚板应在门架立杆的内侧设置。

(7)水平加固杆、剪刀撑的安装:

1)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2)水平加固杆采用扣件与门架在立杆内侧连牢,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外侧连牢。

(8)连墙件的安装:

1)连墙件的安装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搭设完毕补作。

2)当脚手架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临时加强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可拆除。

3)连墙件埋人墙身的部分必须牢固可靠,连墙件必须垂直于墙面,不允许向上倾斜。

4)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5)当采用一支一拉的柔性连墙构造时,拉、支点间距应不大于400mm。

(9)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为45—65N·m,并不得小于40N·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应不小于100mm。

(10)检查验收要求:

1)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时应对脚手架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由工程处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度分阶段组织单位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①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必要的施工设计文件及图;脚手架部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级合格标志;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脚手架搭设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②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抽查。

抽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人施工验收报告:

安全措施的杆件是否齐全,扣件是否紧固、合格;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基础是否平整坚实;连墙杆的设置有否遗漏,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③脚手架的水平度:

底步脚手架沿墙的纵向水平偏差应≤L/600(L为脚手架的长度)。

④脚手架搭设尺寸允许偏差:

脚手架的垂直度:脚手架沿墙面纵向的垂直偏差应≤H/400(H为脚手架高度)及50mm;脚手架的横向垂直偏差≤H/600及50mm;每步架的纵向与横向垂直度偏差应≤ho/600(h2为门架高度)。

2.门式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1)工程施工完毕,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拆除。

拆除脚手架应制订方案,经工程负责人核准后,方可进行。

拆除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2)脚手架的拆除,应按后装先拆的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从跨边起先拆顶部扶手与栏杆柱,然后拆脚手板(或水平架)与扶梯段,再卸下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

②自顶层跨边开始拆卸交叉支撑,同步拆下顶层连墙杆与顶层门架。

③继续向下同步拆除第二步门架与配件。

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三步,否则应加设临时拉结。

④连续同步往下拆卸。

对于连墙件、长水平杆、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跨门架后,方可拆除。

⑤拆除扫地杆、底层门架及封口杆。

⑥拆除基座,运走垫板和垫块。

(2)脚手架的拆卸必须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2)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

拆下的连接棒应放人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人室内堆存。

3)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搭钩上的锁片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卸,不准硬拉,严禁敲击。

4)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或捆和机械吊运或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3)拆除注意事项:

1)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作人员人内

2)脚手架拆除时,拆下的门架及配件,均须加以检验。

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进行必要的整形,变形严重者,应送回工厂修整。

应按规定分级检查、维修或报废。

拆下的门架及其他配件经检查、修整后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防止锈蚀。

1.门式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

(1)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最大搭设高度,可根据下表确定。

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 搭设高度(m)

3.0~5.0 ≤45

≤3.0 ≤60

(2)对门架配件、加固件进行检查验收,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构配件。

(3)对脚手架的搭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并做好排水。

(4)基础处理:

为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立杆基础施工应满足构造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在脚手架基础上应弹出门架立杆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要准确。

(5)门式脚手架搭设程序:

1)脚手架的搭设,应自一端延伸向另一端,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减少误差积累。不可自两端相向搭设或相间进行,以避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脚手架搭设的顺序。铺设垫木(板)+安人底座一自一端起立门架并随即装交叉支撑一安装水平架(或脚手板)一安装钢梯一安装水平加固杆一安装连墙杆一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按规定位置安装剪刀撑一装配顶步栏杆。

3)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三步或自由高度小于6m,以保证脚手架稳定。

(6)架设门架及配件安装注意事项:

1)交叉支撑、水平架、脚手板、连接棒、锁臂的设置应符合构造规定。

2)不同产品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交叉支撑、水平架及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

4)各部件的锁、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

5)水平架或脚手板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脚手板应满铺。

6)钢梯的位置应符合组装布置图的要求,底层钢梯底部应加设φ42钢管并用扣件扣紧在门架立杆上,钢梯跨的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每段钢梯可跨越两步或三步门架再行转折。

7)挡脚板(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两侧设置,栏板(杆)应在脚手架施工层外侧高置,栏杆、挡脚板应在门架立杆的内侧设置。

(7)水平加固杆、剪刀撑的安装:

1)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2)水平加固杆采用扣件与门架在立杆内侧连牢,剪刀撑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外侧连牢。

(8)连墙件的安装:

1)连墙件的安装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搭设完毕补作。

2)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时,应采用临时加强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可拆除。

3)连墙件埋人墙身的部分必须牢固可靠,连墙件必须垂直于墙面,不允许向上倾斜。

4)连墙件应连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

5)当采用一支一拉的柔性连墙构造时,拉、支点间距应不大于400mm。

(9)加固件、连墙件等与门架采用扣件连接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为45—65N·m,并不得小于40N·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长度应不小于100mm。

(10)检查验收要求:

1)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时应对脚手架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高度在20m及20m以下的脚手架,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高度大于20m的脚手架,由工程处技术负责人随工程进度分阶段组织单位工程负责人及有关的技术安全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①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必要的施工设计文件及组装图;脚手架部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级合格标志;脚手架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脚手架搭设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脚手架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②脚手架工程的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外,还应进行现场抽查。抽查应着重以下各项,并记人施工验收报告:

安全措施的杆件是否齐全,扣件是否紧固、合格;安全网的张挂及扶手的设置是否齐全;基础是否平整坚实;连墙杆的设置有否遗漏,是否齐全并符合要求;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

③脚手架的水平度:

底步脚手架沿墙的纵向水平偏差应≤L/600(L为脚手架的长度)。

④脚手架搭设尺寸允许偏差:

脚手架的垂直度:脚手架沿墙面纵向的垂直偏差应≤H/400(H为脚手架高度)及50mm;脚手架的横向垂直偏差≤H/600及50mm;每步架的纵向与横向垂直度偏差应≤ho/600(h2为门架高度)。

2.门式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1)工程施工完毕,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脚手架时,方可拆除。拆除脚手架应制订方案,经工程负责人核准后,方可进行。拆除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脚手架前,应清除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2)脚手架的拆除,应按后装先拆的原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①从跨边起先拆顶部扶手与栏杆柱,然后拆脚手板(或水平架)与扶梯段,再卸下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

②自顶层跨边开始拆卸交叉支撑,同步拆下顶层连墙杆与顶层门架。

③继续向下同步拆除第二步门架与配件。脚手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三步,否则应加设临时拉结。

④连续同步往下拆卸。对于连墙件、长水平杆、剪刀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跨门架后,方可拆除。

⑤拆除扫地杆、底层门架及封口杆。

⑥拆除基座,运走垫板和垫块。

(2)脚手架的拆卸必须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除作业。

2)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人袋内,锁臂应先传递至地面并放人室内堆存。

3)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搭钩上的锁片转至开启位置,然后开始拆卸,不准硬拉,严禁敲击。

4)拆下的门架、钢管与配件,应或捆和机械吊运或井架传送至地面,防止碰撞,严禁抛掷。

(3)拆除注意事项:

1)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人内

2)脚手架拆除时,拆下的门架及配件,均须加以检验。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进行必要的整形,变形严重者,应送回工厂修整。应按规定分级检查、维修或报废。拆下的门架及其他配件经检查、修整后应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防止锈蚀。

  摘 要施工猫道是大垮悬索桥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临时结构之一,在悬索桥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国内部分悬索桥施工猫道工程实例,对施工猫道的结构构造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花工猫道的布置、猫道索的布置、锚固和调整装置、横向天桥、抗风系统、猫道面层等构造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对国内悬索桥猫道的构造设计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悬索桥;横向天桥

1 前言

施工猫道作为悬索桥主缆系统乃至整个上部结构施工的工作平台,通常架设在主缆之下,平行于主缆布置,作为施工人员进行空中作业的高空脚手架。施工猫道在安全上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风稳定性,并保证工作人员行走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功能上要满足主缆架设、索夹安装、吊索安装、加劲梁吊装、主缆缠丝、主缆涂装等施工作业时的需要。

施工猫道的结构构造设计,涉及到施工猫道的布置与猫道索的布置、锚固和调整装置、横向天桥、抗风系统、猫道面层等构造参数的设计。其设计与施工环境、主缆结构形式、施工所用机械等有密切联系,合理的构造设计可以明显优化施工猫道的工作形态,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猫道的布置

作为服务于主缆系统架设的高空脚手架,施工猫道的承重索线形设计需与主缆空缆线形基本保持一致,通常将猫道承重索中心与主缆中心的竖向距离设为12~15m,便于施工操作。

施工猫道在横向布置上,一般使猫道中心与主缆中心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日本的关门桥和国内的海沧桥采用猫道中心与主缆中心不重合的偏向布置,但偏心布置使得施工人员的活动集中于一侧,容易影起猫道的倾覆,不利于猫道的自身稳定。考虑到架缆后期紧缆、放松、猫道改吊及缠丝作业的方便,对称布置比偏心布置更好,所以施工猫道横向一般都采用对称布置。

施工猫道的宽度确定,与主缆的施工工艺有一定关系。如主缆采用AS法,猫道宽度一般取28-35米;当主缆用PWS法施工,需要在猫道上设滚动支架,猫道宽度一般取35-45米。

3 猫道索的布置

猫道索由猫道承重索、扶手索、门架承重索(设置猫道门架)组成。承重索是猫道结构的主要结构构件,门架承重索是猫道结构的次要结构构件,而扶手索属于辅助非结构构件。

31 承重索布置

猫道承重索按其布置方式可以分为连续式和分离式两种。连续式就是两边跨和中跨三段猫道承重索采用连续的一根整索,在塔顶需设置转索鞍、变位钢架和下压装置;连续式猫道施工架设比较困难,猫遒线形调整相对麻烦。分离式就是猫道承重索按主跨和边跨分成三段,每段各自锚固;分离式猫道施工较为简单,猫道线形调整也较容易进行。

32 承重索选型

猫道承重索所选择的钢丝绳,应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疲劳、低松弛等特点。作为临时施工结构,还需考虑其经济性及重复利用的可能。承重索的前期下料工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猫道承重索的工作线形是否符合要求。

承重索的总面积依据计算确定[4],并根据所选择钢丝绳确定所需根数(一般选择偶数根);如图1所示,承重索在横向应对称布置;但须注意避免在主缆正下方布置,以避免对主缆吊杆的安装带来影响。

33 扶手索、门架索布置

猫道的每侧栏杆一般布置l一3根扶手索。扶手索对猫道刚度的贡献并不明显,主要起到安全防护作用。考虑迎风面大小和人的安全心理,扶手索高度在1-15米之间。

门架承重索在猫遵每侧栏杆上方设置一根,与猫道面层竖向距离约为25~35m。在主缆索股架设阶段,通过猫道门架与猫道相连,形成稳定空间结构;门架承重索在后期施工中与猫道分离,作为天吊索。

4 锚固与调节装置

猫道承重索的备锚固端一般要设线形调节装置,以使猫道适应施工过程中主缆线形改变,保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能进行正常操作。锚固和调节装置最好能方便地进行单根和整体调整,目前实际中常采用的锚固和调节装置主要是承重索两端灌铸锚头的锚梁、锚杆方案和承重索两端灌铸锚头的锚梁、锚杆方案2种。

5 横向天桥布置

横向天桥是联系上、下游猫道之间的高空横向走道,同时增强了猫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风能力。横向天桥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刚度,还要尽量降低恒载质量,所以一般制作成以钢管为主体的三角形桁架。

对于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猫道,应该布置多少道横向天桥才合理,和很多因素有关,如猫道是否设置了抗风缆,桥址处的风环境等,最终归结于能否满足了抗风稳定性要求。横向天桥能减小猫道的竖向变形,有效抑制猫道的扭转,但对猫道的横向位移没有明显的效果。如果施工猫道没设置抗风缆,可以增加横向天桥数来加强猫道的抗风稳定性。在初步设计时,临海(或基本风速大)的桥址处,横向天桥可以间隔150-180米布置;内陆的桥址处可以间隔180-200米布置。但由于各猫道设计及桥址的情况不同,有必要可通过风洞试验来确定横向天桥的布置。

6 抗风系统设计

传统的猫道抗风系统是指抗风缆和抗风吊索。抗风系统的设置,能有效提高猫道的抗风稳定性,减小施工人员通过猫道时局部变形和振动,还可调整猫道的线形。但是,在特大跨度悬索桥上设置抗风索,特大跨度悬索桥猫道抗风索的锚固比较困难,猫道设置抗风索会导致施工难度和施工费用的大量增加。

近年新建的悬索桥已经较少采用传统的抗风缆式的抗风系统。目前,常采用以下方法构建特大跨度悬索桥新的抗风系统。

(1)增加横向天桥的数量,无抗风缆猫道横向天桥间距采用130—170 m为宜。

(2)利用连接承重索、门架索的刚性抗风门架形成空间结构,提高猫道的抗风稳定性。

(3)利用抗风门架、横向天桥和斜拉索形成猫道制振装置。

7 猫道面层设计

猫道面层一般由横梁、双层钢丝网和木踏步等组成。横梁可采用角钢、槽钢和工字钢,间隔布置。双层钢丝网采用大小直径及不同孔眼两种,下层用大直径大孔钢丝网、上层用小直径小孔钢丝网,这样布置不仅可减轻自重,还可减小了猫道的阻风面积,也可防止施工小件坠落。

横梁由角钢和槽钢交替布置组成,主要是为了将承重绳联系起来共同受力变形,增加猫道的刚度和稳定性。此外猫道的栏杆立柱固定在角钢上;猫道改吊后,猫道需通过横粱悬挂在主缆上。如果猫道设有抗风缆,一般还需设工字钢横梁,用于抗风吊索的连接。横梁只需做构造设计。

8 结束语

本文结合国内外部分悬索桥旅工猫道工程实例,对施工猫道的结构构造特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施工猫道的布置、猫道索的布置、锚固和调整装置、横向天桥、抗风系统、猫道面层等构造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国内悬索桥猫道的构造设计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卢义等.猫道荷载在悬索桥施工控制中的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10

[2]坝陵河大桥项目经理部,猫道系统计算文件[M].坝陵河大桥项目经理部.2008

[3]韦世国,薛光雄等.润扬大桥悬索桥猫道系统设计与施工[J]桥粱建设,2004,04:29-35

[4]黄平明等.大垮径悬索桥猫道承重索施工控制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0,7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159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