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下嫁乌孙,他们的命运怎样?

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下嫁乌孙,他们的命运怎样?,第1张

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先后嫁给公孙王,但她们是同人不同命。细君公主早逝,死在了异国他乡乌孙,而解忧公主最后不仅帮助西汉得到乌孙的支持,而且晚年解忧公主荣归故里,回到西汉王朝,寿终正寝。

细君公主

细君公主原本是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可因为江都王企图谋反,被揭发后畏罪自杀,她也就从西汉宗室之女,变成了罪臣之后。也许她的一生可能要在掖庭中凄惨度过,但她比较幸运的是,赶上了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算联盟与匈奴有灭国之恨的大月氏。可不想张骞走到大月氏之后,大月氏早就没了复仇之心,等到张骞回到西汉,汉武帝打算联合其他西域诸国抵抗匈奴,乌孙就成为汉武帝有意联合的国家之一。按照西汉惯例,汉武帝想用公主和亲加强与乌孙的关系,于是细君公主便被汉武帝选中,成为西汉公主嫁到乌孙。

当时乌孙的国王是猎骄靡,而且猎骄靡已经娶了匈奴公主为左夫人,就是乌孙王的正妻,而细君公主就成为了右夫人,居于左夫人之下。这个乌孙王猎骄靡虽然也比较喜欢细君公主,但他年纪比较大,与细君公主的生活习惯相差巨大,又语言不通,所以生活习惯相似的匈奴公主左夫人更加得宠。细君公主远离家乡,又与丈夫有代沟,她就倍感失落。后来猎骄靡去世之后,按照乌孙习俗,细君公主得改嫁猎骄靡之孙军须靡。这让细君公主很难接受,在她嫁给军须靡后没几年,她就抑郁寡欢,病逝在乌孙。

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与细君公主差不多,也是西汉宗室之女,但她的祖父参与了七国之乱,最后她也成为罪臣之后。在细君公主去世后,汉武帝决定再和亲一位公主去乌孙,这次汉武帝多了个心眼,特意挑选宗室女中,比较机灵又果敢的女子。于是解忧公主被汉武帝选中,受封为西汉公主,接替细君公主和亲乌孙。

解忧也是嫁给乌孙王军须靡,虽然军须靡更加喜爱匈奴公主,但解忧公主并没有像细君公主那样感伤,而是等待机会,完成汉武帝交给她,巩固乌孙与西汉关系,联合乌孙对抗匈奴的任务。解忧公主来到乌孙后,学习乌孙的语言,而且还努力融入乌孙的风俗中,后来军须靡去世后,她与匈奴公主再次改嫁给军须靡的堂弟翁归靡。翁归靡非常喜欢解忧公主,解忧公主充分利用翁归靡的宠爱,不仅说服翁归靡倾汉,而且还走上乌孙的政治舞台。

解忧公主运用自己的智慧辅佐丈夫翁归靡,让乌孙日渐成为西域中实力强盛的大国。而且她还向西汉请求援兵,最终帮助翁归靡打破匈奴对乌孙的军事威胁,他们夫妻感情也越来越深厚。翁归靡死后,乌孙经过一段时间的内乱,最后在解忧公主与汉朝使者冯嫽夫人的努力下,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成为乌孙王。之后西汉接受了解忧公主回归故土的请求,于是解忧公主在暮年之时回到了曾经养育她的西汉,最后终老在此。

虽说细君和解忧俩姐妹,因为王室内乱,都曾为阶下之囚,她们是不幸的皇族斗争牺牲品。之后她们也曾和亲改变过命运,但细君公主由于性格柔弱,最终没有完成西汉的使命,客死在乌孙。而解忧公主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赢得了乌孙王的信任与宠爱,也完成了和亲的政治任务。

据我的了解

刘细君,西汉沛人(今江苏沛县)中国西汉时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汉武帝为了联合乌孙,抗击匈奴而于元封六年,封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猎骄靡(又作昆莫),以和乌孙结为兄弟之邦,共制匈奴。《汉书·西域传》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侍御数百人,赠送其盛”。细君公主到达乌孙后,猎骄靡封她为右夫人,两年后,猎骄靡去世,其孙子岑陬军须靡继承王位,按照习俗新王要继承旧王的所有妻妾。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请求归国,汉武帝让她接受当地风俗(从其国俗),以成就联合乌孙共击匈奴的大局。细君只得再嫁岑陬。一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女名少夫后,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 解忧公主 她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和亲联盟,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她一生经历了三个丈夫,都是乌孙王,直到年过七十岁时,上书给汉朝皇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初到乌孙时嫁给军须靡,岑陬是他过去的官号,位居右夫人的解忧公主遇到两个大难题,一是多年没有怀孕遭到冷落,匈奴公主自然十分开心;汉朝与匈奴的战事多有失利,乌孙王军须靡又因病去世。解忧公主和匈奴公主都依照乌孙国的习俗改嫁给了号称肥王的翁归靡。他们先后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长子名叫元贵靡,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才,曾被翁归靡立为王储,乌孙国分裂后为大昆弥(大乌孙国的乌孙王),次子名叫万年,长女名叫弟史  三子名叫大乐,是乌孙国的大将,立下无数战功;在乌孙国的历史上堪为中流砥柱、政绩斐然。小女儿名叫素光,嫁给了一个乌孙翮侯,素光是个克勤克俭,内善理财,外能辅政的贤妻良母,她的美名妇孺皆知,无人不赞。

纵观历史,汉人统治时期,大多军事战斗力弱,疆土缩小,大唐是个例外,大唐皇室有很大比例的鲜卑血统。例如宋朝纳贡,割地,赔款,却享国了300年,南明不纳贡,不赔款,不称臣仅存世38年。号称史上最强大的汉族王朝,汉朝却是一部和亲的历史,依靠女人和亲政策来处理战争与对外关系。这些美丽的公主为了缓解国家危机和民族发展做出了重大牺牲。那么汉朝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和亲公主呢?

和亲政策,在历史上公认的是始于大汉的刘邦时期。谁是第一个和亲的公主呢?已经无从考证了。当时刘邦决定把鲁元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吕后坚决不同意,只好找一个王室女孩冒充公主去和亲。此后大汉和亲的公主,基本都是从民间或者诸侯宗室中选择的,几乎没有真正的公主去和亲。

细君公主,发明琵琶,郁郁而终 汉武帝初年,在攻打匈奴的策略上,采取迂回战术,实施远交近攻,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西域的乌孙国成了汉匈两国争取的对象。汉武帝把细君公主下嫁给乌孙国王昆莫,以和亲方式,结为兄弟之盟,共同对付匈奴。昆莫国王见到细君气质高雅,容貌美丽,十分惊喜,封她为右夫人。乌孙国王迫于匈奴的压力,娶了匈奴公主为左夫人。匈奴公主很快地适应了草原生活,挽弓骑马无所不能,细君难以适应塞外生活,只能将满腔愁绪化为悲歌。这期间细君公主还发明了琵琶这种乐器。仅仅过了两年,年老力衰昆莫就病逝了,因其儿子已死,由其孙子岑陬继承了王位。

按照匈奴的习俗,细君必须嫁给岑陬,在汉人传统文化中,真是极大的侮辱。细君要求回国,汉武帝不准,让她入乡随俗,为了联合乌孙灭匈奴,只能委屈她了。后来,她为岑陬生下一女,由于产后身体多病,不幸郁郁而终。细君为了大汉,不仅献出了青春,也献出了生命。

解忧公主,历经四朝,三次嫁人,七十而归 岑陬在细君死后,再次向大汉求婚,解忧被汉武帝选为和亲公主。为了平衡汉匈两方,岑陬又娶了一名匈奴公主。几年后,解忧地位发生了变化,匈奴公主生下一子,名叫泥靡,而解忧公主无子女。岑陬去世后,儿子泥靡还小,由其弟翁归靡继承王位。归靡是个大胖子,被称为“肥王”。按照习俗,匈奴公主和解忧都嫁给了肥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491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