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现在富甲一方的商人,我们第一会想到李嘉诚、马云、王健林、宗庆后等等。但是一起到近代,有两个商人,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就是富可敌国的盛宣怀,另一个就是徽商代表人物,大名鼎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民间盛传着这么一句话:为官要读曾国藩,做商要学胡雪岩。也就不难看出胡雪岩这个人,是多么的被人崇拜!
聪明绝顶的胡雪岩,一生也颇有些许传奇色彩。现如今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拼死拼活能创造的财富也许只能将将顾住家庭开销。但是胡雪岩却在短短的人生几十年由一个打工仔,变成一个众所周知的红顶商人。这也许是我们常人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胡雪岩出身也是非常的贫寒,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闯荡生活。先后在杭州杂粮行,金华火腿商行当临时打工仔。后来又到信和钱庄当学徒,期间从扫地、倒尿壶、杂役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干,过三年以后出师成为了钱庄的正式打工仔。
后来又跳槽到阜康钱庄,阜康钱庄的掌柜,看他聪明自己也没有后代,就把灵活的胡雪岩当成亲生儿子。于掌柜临终之际把钱庄交付给了胡雪岩。这所价值5000两银子的钱庄,就是胡雪岩第一桶金。也是从打工仔成为了个体户。
这胡雪岩很会来事儿,从王有龄到左宗棠他有着广大的人脉广大的靠山,充分利用这些官场上的人,帮自己把自己的商海生涯逐渐壮大。特别是对左宗棠的帮助,那可谓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就这样帮助左宗棠解决了西征经费问题。因此还被慈禧太后赏了一件黄马褂。官帽上还带二品红色顶戴,这就是红顶商人的由来。
其实胡雪岩也不能说是失败了,只是说胡雪岩跟错了人做错了事。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和左宗棠的搭配和李鸿章盛宣怀明争暗斗的政治斗争,让他成为了炮灰。
他也许不懂他的后辈马云所说的,和政府做生意一定要保持恋爱关系,但不能和政府结婚。他不仅和政府结婚,而且过于膨胀不懂树大招风,不知道如何急流勇退!他的聪明和智慧只适用于商道,不适用于官场。
简介:早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就从世界各地选出了40位聪明的名人。中国有三个人:第一个是成吉思汗,第二个是左。作为晚清重臣,他军事成绩突出,家世管理良好。清末左氏家族产生了一大批政治家和名医后代,他们淳朴的家风为后人所称道。
科举之路并不平坦。
左,湖南湘阴县人,生于嘉庆十七年,卒于光绪十一年。南宋左家从江西迁到湖南,在那里生活了500多年。左的父亲左冠兰从教20余年,生活贫困。三岁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上山摘栗子。他没有一个人吃饭,而是回家和兄弟们平分。爷爷夸他:“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他懂得谦虚,将来会有光明的前途。”
少年时,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秀才。但他的科举之路并不平坦。道光十二年,左参加湖南乡试,试卷不被考官赏识。他错过了举人的资格。好在这是道光50大寿的文科课程。考官从5000多份试卷中选出了6份,左在其他6人中排名第一。
此后,左三次考中进士都失败了。一次失败,因为湖南有一个进士,湖北却少了一个,于是左被强行除名,换成了一个湖北人。左决定不参加考试,并开始寻找新的方法来服务他的国家。23岁结婚时,他在新房里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地,忧国忧民;读万卷书,与古人交朋友。”这是对他自己的鼓励,也是他人生的写照。
道光十七年,两江总督陶澍路过醴陵,回乡拜谒。县府的一副对联引起了他的注意:“春宫语定,家山基石二十年。日日夜夜,巴州儿女归心似箭。”陶澍非常欣赏,要求见作者。作者是左。二十多岁的陶澍和左一见如故,聊了一夜。左师从陶澍。他是一个贫穷的举人人,所以他成了两江总督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但是好景不长。两年后,陶澍在南京去世,左失去了靠山。道光二十三年,左在家乡买了几亩薄地,回家务农。
杰出军事成就奇才
左是一个隐士,但他已经出名了。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因病回国,路过长沙,要求见左。左兴奋得没日没夜地向湘江跑去,而徐却兴奋得跳进了林的身体里。林则徐看到左唐宗的衣服湿透了,笑着问:“这是你的礼物吗?”当他们谈到黎明时,林则徐向左讲述了新疆的危机,并给了左几年的资料和新疆地图。这为新疆左翼党的叛乱埋下了伏笔。
咸丰二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湖南巡抚张深知左的军事才能,便派使者邀请40岁的左镇守长沙。左,太平军打在长沙城下,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战死;再战湘潭,太平军主力大败。左名声大振,率部从江西打到浙江。同治元年,左升任浙江巡抚。次年,占领汤溪、龙游、兰溪、金华、义乌、诸暨。一直向左,一直向上。10多年后,他成为闽浙总督。
左的军事成就辉煌,不断被提拔,也变得自负起来。据说他经常说自己是牛郎星,喜欢饭后摸着肚子说:“这个胃我受不了!”有一次,他摸着肚子问旁边的一个穷官员:“你知道我肚子里是什么吗?”官员说:“这燕窝是海参吗?”骂:“这算什么?”我的肚子里装满了伟大的经济学!那官员出来厉声说:“左大人说他肚子里有个金轮。”不容易咽下去!'
左喜欢把自己比作诸葛亮,有时甚至在给别人的信中署名“老梁”。他的一个下属林守图喜欢开玩笑。当唐宗吹嘘时,林枭说:“诸葛之所以聪明。”左很高兴。后来两人谈到了这件事。当时很多人自称诸葛亮。林图说,“这就是葛亮的全部原因。”左的脸沉了下来,因为“朱”和“朱”是同音字,左觉得很丢脸。后来他找了个借口把林赶走了。
郑的马路上到处都是左的身影。
曾国藩非常支持左,但左并不“顺从”他。左比曾国藩小一岁,但曾国藩领导项时,左还只是个参谋。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左拒绝自称“晚生”,而只是“蠢弟”。他的骄傲使他们的关系逐渐恶化。传说两人一见面,曾国藩表面平静,内心怨恨难消。有一种联想:“你敢说高吗?官不朝,藏于深山,常与我不合。”左也不示弱,对他说:“诸侯是国家的守卫者。他们进不能战,退不能守。他问你你的经济有没有存在过?”
后来曾国藩奉命处理“天津教案”,对洋人态度很淡。一直主张对外界强硬的左,破口大骂,断绝外交关系。
但左本人在民族大义的意义上是毫不含糊的。同治四年,中亚郝汉可汗官员阿古达入侵新疆喀什等城市,宣布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光绪二年,左命侍卫抬棺,带领六万湖南子弟入疆平定动乱。他的军队经过两年时间,翻越天山和沙漠,收复了新疆的全部领土。这是晚清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事件,也是抵御外侮的光辉篇章。左命人在西征路上遍植柳树,并作七绝诗一首:“将军未归,祥子游遍天山。新栽柳树三千里,通春风。”这种后来被称为“左公柳”的柳树,至今仍然存在。
光绪十年,法军入侵台湾基隆,进攻福州马尾港,福建水师崩溃。清廷任命左为钦差大臣,主管福建军务。在福建整顿防务,在台湾省协助清军,在法国入侵台湾省失败。就在捷报频传之际,慈禧太后媾和,下令停战。看着这个用不平等条约换来的军事胜利,我吐血晕倒在地。一年后,病危的左口述遗嘱:“大臣、检察员都到南方去了,却没有大幅度削减开支。他们显示我们国家的威望,恨我的生活,不能关闭它。”九月五日,左病逝于福州,次年葬于湖南长沙。
未经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的和文字,否则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天真的家风“左骡子”
唐宗过着异性恋的生活,被人戏称为“左骡子”。早在长沙幕府时期,永州连长谢帆受贿,自认是满族人,湖广总督公文的亲戚,拒不认罪。左决心将其绳之以法。面对咆哮的朝野,左无比荣耀地喊道:“这个人,国家的主人,见到你的祖先是什么感觉?”这份文件诬告咸丰帝左,并篡改了他的话
左虽然发财容易,但一生清廉。他与晚清巨富胡雪岩关系颇深。胡雪岩为左加薪。任命左虎为总理,赞助他为候补道。后来他请了皇帝,授予胡贾布衣使的爵位,并且很享受穿黄马褂。胡雪岩成了有名的丹顶鹤商人。唐宗在东南作战成功,在西北拿下连战,得益于胡雪岩的资金支持。两人可以说是典型的政企合作。认为这样的合作不算自私,当然有人不信,就向法院举报。但经法院调查,胡雪岩的经济支持为左的军事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左无罪。慈禧太后非常高兴,立即传令给满清军民:三十年内不准左上场。
唐宗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肖伟、萧宽、萧勋和萧统。后来,他生了一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35岁。儿子7岁时,离家去长沙做文员。之后和家人一起度过了军旅生涯,他甚至有6年没有见到家人。他的孩子的教育主要靠书信。他给自己笃信宗教的儿子写了一封信:“用你的眼睛、嘴巴和心灵去阅读。”“读书做人,首先要立志,想一想,古代圣贤英雄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是什么气象?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天赋?我现在能跟他比吗?”
同治五年,左四子长大。为书题词:“为门,积德善;这是个好孩子,种田读书。”他的模范作用对他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当时人们称赞:“龚一生谨小慎微,家教甚严。”新手三尺大,但游客很有礼貌。虽然夏天很热,但是没有棕色皮肤的男人或女人。用香烟赌博不算。虽然两代官员都明确表示,他们也在风俗和竞争中茁壮成长。他们对滋补品的本质要求严格,从不习惯。"
在左的儿子中,只有老是高官。甲午战争期间,原湖南巡抚吴大猷在辽宁边境指挥军队,左孝通一直负责作战。战后,左孝通退出军队。
后世有很多名医。
左墓地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拒马乡杨梅河白竹塘。据当地农民回忆,左边的坟墓在1975年被破坏过一次,当时村里要建桥。有人说左墓里有好石头,就挖了。当时左边“看起来和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一米六左右高,辫子一尺多长。当他看到风时,他的皮肤变黑,然后腐烂。他的坟墓里什么也没有。当地农民在山上挖了另一个洞来隐藏左的骨头。后来,在遗体下葬前,又进行了重修。左文祥宫庙是左的祖庙,20世纪50年代改为工人文化宫。
左的后代里做官的不多,他的孙子左念衡是个诗人,当过余杭太守。第四代以后,出现了很多学者和博士。左的曾孙左敬俭是著名的外科专家。毛泽东早年在湖南从事农民运动时,左经建也在湖南从事农民运动。20世纪50年代,他奉命进入重庆筹建重庆医学院。20世纪60年代与黄家思、邱发祖、吴阶平并称中国外科“四刀”。据左的曾孙梁慈龙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左京建被打成鬼,并被强迫打扫厕所。好几次,他打扫卫生,被告知赶紧换衣服。北京的头要动手术了。飞机在那里等着。'。
左京建的儿子左焕聪是外科专家。1994年,蒋经国的儿子张孝慈赴京治病。给他做手术的是左焕聪。左经建的长女左,医学生,影像医学和心血管疾病专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原副市长、副主席。在左家族的后裔中,有一个叫左敬全的人,叫阿四
左敬一,左曾孙,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教授,腐蚀与防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左定律是迄今为止化学防腐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他曾撰文回忆将军对左的评价。1983年8月,王镇邀请左静宜到他家,谈了三个小时。他还把自己收藏的《左传》送给了左静宜。王镇说:“在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左不顾投降派的批评,毅然率部西征收复新疆,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左的爱国精神值得后人学习。”这是对左相当高的评价。
1、广场上人非常多,从楼上看像蚂蚁一样。
2、广场上人头攒动,好比星空中的点点星光。
3、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或广场成了人的海洋。
4、广场上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那一个个人脑袋比蚂蚁还多呀!
5、大街上的人真多,大家走来走去,十分拥挤,就像海里奔腾的浪花般川流不息。
6、节日的广场像(天上璀璨的星星,把整个节日渲染的像人间天堂) 天上的彩虹像(七仙女织的布一样,天衣无缝)。
7、节日的广场,彩旗猎猎,人如潮涌,商家做活动的,有购物意向前来了解咨询的,休闲游玩的的,音乐声、说话声、孩子们的嬉闹声。
8、节日的广场上,那一面面飘扬的彩旗,那一个个多彩的气球,犹如走进了王子与公主结婚礼堂的胜宴,又似美丽的天堂般繁美,真是让人留连忘返。
9、站在广场的中央,纵目四望,一簇簇多彩的鲜花,一行行青翠的树木,一柱柱跳跃的喷泉,与这激昂的人潮、灿烂的灯光交相辉映,在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奏响了一曲祖国的赞歌。
一部古装剧,如果没有了武侠、玄幻、权谋、推理、断案等元素,它还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备受称道吗?当然可以。十八年前的神医喜来乐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虽然背景放到了古代,但里头的故事却散发着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一位医术高超的乡间大夫,被同行挤压,被老婆欺负,身边有一个机灵又憨傻的徒弟,对门有一位美丽多情的红颜知己。他给格格治过病,给太后看过药,帮袁大头开过理疗的方子,也曾经用医术戏弄过贪官恶霸,拒绝过中堂大人问诊的请求。
经历了风风雨雨,喜来乐还是怀抱着一颗治病救人的济世之心,即使是欺负过他的恶人,他依然秉持医者的慈悲去替他治疗。
电视剧一开播,就备受好评,创造了收视奇迹。李保田再次拿奖拿到手软。
这部剧究竟有哪些感人的地方,那些创造经典的老戏骨们,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奸商孟庆和
孟庆和是沧州一药霸无赖,欺行霸市,欺软怕硬,无恶不作。
面对王太医,他可以一口一个国医圣手,点头哈腰地恭顺得像他自己豢养的那条哈巴狗。
面对德福,他可以摆起大老板的谱,颐指气使地扇他的耳光。
面对喜来乐他就更来劲了,生了毒疮的他能够低三下四地赔礼道歉,病一好立马翻脸不认人,甚至伙同知县知府给喜来乐安一个欺世盗名的罪名。
这番变色龙的功夫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等到喜来乐进入京城成为靖王府的大红人,孟庆和居然还能“不计前嫌”,屁颠屁颠地跑来找喜来乐合伙开药店赚大钱。
本是一个特别讨嫌的角色,愣是演出了种种喜感。
这个小角色出场次数不多,但每一次出现都堪称高光时刻。或者调剂气氛,或者推动剧情发展,或者被师徒俩愚弄嘲笑一番让荧幕前的观众大快人心。堪称全场最佳绿叶。
好角色当然需要由好演员来演。孟庆和是由著名演员杜旭东扮演的。杜旭东凭借着一张极富辨识度的脸,一直是荧幕前的坏人专业户,早在大宅门里他就演过一个人憎鬼厌的韩荣发,不仅剧中被众人一顿讨伐,在剧外也常常被入戏太深的老百姓一顿西瓜皮伺候。和韩荣发不同的是,孟庆和坏地自带喜感。
杜旭东把这个小人物演绎地入木三分,而且他实在是太会抢戏了。每次和号称戏霸的李保田对戏,都要把喜来乐的风头抢光,傻徒弟德福就更不在话下了。神医喜来乐第二部之所以失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成功请到杜旭东再次出演孟庆和。
戏内霸道的杜旭东,戏外却颇为谦和幽默。在参加各种综艺节目时他总是蜜汁自信地认为自己是美男子大帅哥,并和主持人分享他和家人的一些开心故事。
限于相貌,杜旭东很少演主角,当然也并非绝无仅有。2012年,他就和李彩桦、甘婷婷共同演绎过《错嫁》。他在里面演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坏蛋,大概难得当一回主演吧,杜老师撒欢了可劲地往坏里演。本就自带坏人属性,这会更加坏地离经叛道,把几位女主演欺负地够呛。唯一不足的是,杜旭东没有原声配音。失去了他独具特色的声音,总让观众感觉隔靴搔痒不得劲。
如今,杜旭东继续勤勤恳恳地拍戏,他还赶时髦地注册了快手,有时候还开场直播,和新老朋友分享生活的点滴。真是活到老,演到老。
食为天老板娘赛西施
沈傲君的老板娘太漂亮了,真是人如其名的赛西施。不仅美得让人一见倾心,还会一手好厨艺,烧得好铁狮子头。一张小嘴更是了得,应答四方,八面玲珑,不愧是见多识广、经过世面的老板娘。平常没事的她文静娴雅,有事惹着了她就泼辣地不输王熙凤。
一开始有点让人出戏的是赛西施和喜来乐之间的感情。貌美如花的赛西施居然看上了一个小老头子,这对父女恋着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这份超出一般小年轻男欢女爱的恋情,在老戏骨和偶像实力派的倾情演绎下,变得不那么突兀了。换一个和李保田登对的大龄女演员或者换一个年轻一点的喜来乐,还真达不到那种深入人心的效果。
沈傲君的从艺时间不长,很快就结婚奔现了,据说对方还是乾隆皇帝的直系后裔,之后也很少出现在舞台上了。但她留下的经典角色还真不少。譬如大唐情史里为爱痴狂的高阳公主,潜伏里最刚强的女战士左蓝,金婚里个性十足的李天骄,宝莲灯里的聪慧可人踏雪,说起来真是满满的童年回忆啊。
病人、狱卒、城门官
可能是资金不足吧,神医喜来乐里面许多小角色都是由同一人出演的。甚至连导演和副导演也客串了一把。
导演黄力加扮演了一个城门官,慈禧下令严守城门捉拿叛党,德福扮作大爷狠狠删了他几记耳光,终于撬开城门,让喜来乐顺利逃回家乡。当导演当到这份上,真是兢兢业业。
副导演柏衫也不遑多让。先是在第一集客串了一个口臭的病人,之后又扮演了一个颇为凶狠的狱卒。短短几个镜头,表演功底却相当不错,比他同时期在笑傲江湖里扮演的丹青生要好得多。
柏衫后来从副导演升为导演,拍摄了神医喜来乐的续集神医喜来乐传奇,可惜并没有延续喜来乐的好口碑和收视率,被认为是一部粗制滥造的仿制品。
柏衫还是娘道导演郭靖宇团队的重要成员,曾拍摄过《我的娜塔莎》、《大秧歌》、《红娘子》、《勇敢的新》,他的作品好坏参半,一如既往的是他总喜欢在自己的作品里客串小角色,有钱雁秋和张纪中的风范。
三代御医王天和
扮演三代御医的王天和大人是著名演员杜雨露,不幸已于去年去世。
作为年纪比李保田还大的老艺术家,他的表演功底有目共睹。在神医喜来乐之前,他就成功塑造过许多经典角色。
譬如雍正王朝里的张廷玉,沉稳冷静,忠心耿耿,不仅深得剧中两位圣主的赏识,就连戏外的普通老百姓也十分敬佩其品行。
大宅门里那个有仇必报的白家老东家白萌堂,恐怕大家都不会忘记。
天下粮仓里,他演的米汝成大概是剧中性格最为复杂的角色了。表面上是两袖清风的清官,内里却是中饱私囊的蠹虫。他生前骗过了所有人,在他死后,他却愿意袒露一切,只是希望儿子借此获得一个好前程。他是一个贪官,却不失为一个好父亲。
在神医喜来乐里,他塑造的王天和就更有看头了。外表文质彬彬,内心却是嫉贤妒能。他也曾经想过保持医者的风度,不去理会外界的毁誉,终究被撺掇地失去了理智,一生都在找喜来乐的麻烦。
喜来乐里有一场学狗叫的戏令人印象难忘。慈禧老佛爷的狗富贵生病了不叫唤,王天和就撺掇着让喜来乐医治,本想看他出糗露乖,给他一个下马威。没想到却被聪明的喜来乐反客为主,说需要由懂得医术的男人学群狗狂吠才能治疗好富贵的思春问题。一群不嫌事大赶来看热闹的太医院医官最后在李莲英的*威之下,个个学起了狗叫。王天和躲在角落里,装模作样的学了几声狗叫,脸上一副不服气又无可奈何的表情,演得特别到位。
名副其实的卢忠
卢忠是王大人的跟班爪牙,本来以为他是一个不分是非的恶人帮凶,没有一丝优点。没想到到了最后一集,他却成了最忠义的一个人。
王天和身患奇症,饱受煎熬,眼看就要一命呜呼,卢忠突然发现喜来乐流放归来,只有喜来乐能够医治王天和的怪病,卢忠不顾老脸,放下尊严,死乞白赖地到曾经被自己迫害到家破人亡的喜来乐家门口,祈求喜来乐的宽恕,并愿意一命抵一命,只要他能给王大人瞧病。
喜来乐问他,王天和是个恶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卢忠说只是为了报答王天和的知遇之恩。
被感动的喜来乐最后出手救下了害了自己一生的仇人。
只是心胸狭隘的王天和在知道真相后却不愿意收受敌人的怜悯,气愤地拍碎了药碗,一命呼呼,含恨而终。
电视剧和周振天的原著稍有不同。书中来向喜来乐恳求的是王太医的儿子而不是卢忠。电视剧这么一改,卢忠的形象更加饱满了,而作为路人甲的王太医之子对观众来说,实在没有出现的必要。
扮演卢忠的是演员郭雨,他还是本剧的副导演。也许是演而优则导了吧,喜来乐之后再也没看到他精彩的表演。
喜夫人胡氏
扮演喜来乐夫人的是著名演员梁丽。早在八十年代她就因出演封神榜的妲己而闻名于影视圈。到了九十年代,她出演的经典版水浒传里的孙二娘也是可圈可点。在采访时梁丽说这个角色是争取来的。当时制片人张大胡子本来希望找一个彪悍一点的女演员来演母夜叉,觉得梁丽太漂亮不适合。梁丽说梁山本就是一群糙老爷们,观众看着太乏味,需要一点亮色来点缀。张纪中想想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事后果然效果不错。
喜夫人对表演经验丰富的梁丽来说毫无难度了。胡氏的这个角色设定是母夜叉,蛮横霸道,喜欢喝醋,时不时就要罚喜来乐跪搓衣板。她味觉也不大好,炒的菜巨咸巨难吃,她自己吃着若无其事,但喜来乐却是食不下咽。喜来乐和食为天老板娘的郎情妾意就开始于一顿可口的饭菜。胡氏还没有生育能力,神医的技术不能失传啊,喜来乐有了讨小的借口,但胡氏死活不答应。最后喜来乐恳求王爷出马做媒,胡氏才勉强答应,但对方绝不能是食为天老板娘赛西施。这让喜来乐左右为难,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
当然,胡氏是深爱着喜来乐的,最后为喜来乐抗下了王太医所有的明枪暗箭,并服毒自尽以证明喜来乐的清白。
这样一个颇有深度的角色在梁丽的精彩演绎下感染到了所有人,就连梁丽自己也最满意她演的这个角色,每次上综艺表演,她的必备节目就是神医喜来乐的主题曲——人间情多。
演喜来乐的时候梁丽显得有点发福,当她扮演观音大士的时候却奇迹般地瘦下来了,还演出了不一样的美丽动人。
负心人田魁
田魁本是落魄书生,穷到连饭也吃不起,不得已和孟庆和的狗抢食吃,最后幸得喜来乐相救,资助盘缠上京赶考,成为了进士。还是得喜来乐相助说情,他从闲官成为了能员。喜来乐是他的知己恩人,他本该以死报答,但他却为了一己的功名利禄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害喜来乐。
田魁最后似乎是天良发现了,每年都会去喜夫人坟前祭奠。
扮演田魁的是演员敖路,在陈道明的新女巡按里也看到过他的精彩表演,印象中他总是扮演坏蛋,他别具特色的普通话总能让人倍感亲切。
慈禧老佛爷
这个老佛爷外表端庄,和一般影视剧里心肠歹毒的慈禧大不相同,看起来颇为慈祥亲切。
她听说喜来乐的医术高超,时不时会请他进来瞧脉。记得有一回,一群老臣跑到老佛爷面前,恳求别让他们去瞧西洋大夫了,他们受不了西洋大夫的外科手术。于是慈禧命令喜来乐为他们治病。
喜来乐上来就是每人发两个搓衣板,让这群老臣坐在椅子上,赤脚在涂有中药成分的搓衣板上来回搓。这个偏方居然把所有老臣们多年不治的毛病都给瞧好了。
慈禧太后龙颜大悦,赏给喜来乐一辆小汽车,还配备了一位外国司机,心疼的一旁的李莲英不要不要的,口中直嚷,这值老鼻子钱了。
扮演慈禧的是老演员宋晓英,多次荣获金鸡奖,如今已近68岁的她依旧活跃在舞台上。
傻徒弟德福
没有了德芙,巧克力就失去了灵魂。如果没有傻徒弟德福,喜来乐神医光芒也必将黯然失色。
和所有忠心耿耿的徒弟不同,这个德福喜欢吹牛抬杠,还喜欢闯祸。
因为师父治疗贵妃娘娘有功,被赏赐了黄马褂。一心想占便宜的德福便趁师父不注意,偷偷穿上了黄马褂,去大街上白吃白喝。被暗中窥伺的卢忠发现了,被拿到了官府,还连累了喜来乐。幸好靖王爷出手相助,两人虚惊一场。
出狱后的德福在小丫头面前吹牛,说自己为师父顶罪挨揍,还嘲笑喜来乐关键时刻往后缩,被一旁偷听的喜来乐拿住了好一顿打。
打归打,闹归闹,德福对喜来乐还是不离不弃的。师父发配黑龙江,德福不离不弃。喜来乐要重开一笑堂,德福倾囊相助。与其说他是喜来乐的徒弟,还不如说他是喜来乐一个顽皮不听话的孩子。
德福的扮演者是吴军,别看他胖胖的憨憨的,却是名副其实的实力派演员。曾经荣获百花奖、华表奖,是当之无愧的影帝。早年,他还在张国立的康熙微服私访记里扮演过三德子,由于第一部赵亮扮演的深入人心,吴军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印象中还看过他在大宋提刑官里客串过宋慈的同窗好友,刚出场没多久就挂了,没能充分展现他的演技。
神医喜来乐
作为老戏骨,李保田一生演过的经典角色实在太多了,当然最为普通观众熟知的就是宰相刘罗锅和神医喜来乐。
刘罗锅高居庙堂,喜来乐深入民间。刘罗锅不惧权贵为民请命,喜来乐治病救人只求心安。从高高在上的宰相,到游戏人间的神医,李保田无缝穿梭,演出了不一样的情怀。
原著作者兼编剧周振天说,他的喜来乐就是为李保田量身定制的。
李保田没有辜负期待,把市井小人物的烟火气和医生治病救人的仁者情怀表现地淋漓尽致。
不过李保田毕竟是演过宰相的人,编剧最终还是让喜来乐穿上了官服,当了一回钦差大臣。
那场戏是这样的。沧州出现瘟疫,皇帝派御医王天和前去,他却收受贿赂,用些假药给人看病,结果事情越闹越大,不得已皇帝再派靖王爷前去。靖王爷带上了喜来乐。喜来乐拍胸脯表示一力承担,但要授权于他让他全权做主。靖王爷表示同意。于是喜来乐成了钦差大臣。
为了不怯场,他和徒弟连夜去衙门坐堂演练了一遍,提前享受一下当官的感觉。喜来乐演大官,德福演欺负过喜来乐的知府、王天和。入戏太深的德福被喜来乐骂得狗血淋头,一个劲扇自己嘴巴子,还一口一个我王天和不是人。恰好被赶来的王大人听见了。这一下四目相对,喜剧效果十足,让屏幕前的观众开心得合不拢嘴。
随着年龄渐老,李保田已经不怎么演戏了。半隐半退的他今年突然出现在大荧屏上,和任素汐合演了一出寻汉计,着实让人兴奋不已。看来老艺术家的演绎之路还很长。
一、中国古代戏曲文章学价值重估的认识背景
在以诗文为正统的古代文章学观念中,戏曲剧本常常是不能入于“文章”范畴的,正所谓“曲之于文,横被摈斥,至格于正轨之外,不得与诗词同科”。在戏曲学研究史中,人们也较少以文章学的观念来研究戏曲剧本。那么,在戏曲文化学和戏曲艺术学研究已经成为基本的学术趋势,并且正火随风炽的时候,提出对戏曲文章学的价值重估,似乎难免思维滞后的嫌疑,我却以为大有重估之必要。
首先,戏曲场上演出的渐趋式微,造成戏曲表演艺术价值的逐渐失落,而当表演艺术从历史的“前台”退隐为艺术史的档案数据之后,戏曲剧本将突现出更为重要的文章价值。
中国戏曲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戏曲的演出史,似乎有演出,才有戏曲;演出的兴衰,也正是戏曲的兴衰。而对于戏曲剧本的评判,亦是以能否演出为重要标准,所谓“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而当场上演出成为戏曲的终极目的与最高价值体现时,戏曲剧本的独立价值,或者说戏曲剧本可以作为文章来写作、来欣赏的价值则相对被人们忽略了。
然而,从上世纪末以来,戏曲演出的式微已成定势。戏曲本应在剧场的特定文化空间中被启动的可能性不断失去,戏曲赖以存在的观众愈益寥落。据报道:“广州城里铁杆的粤剧迷仅有2000人,与戏曲‘活化石’昆剧在上海的固定观众数不相上下”。如果说电视文化与传统戏曲在唱“对台戏”的话,不仅大批观众倾情于电视文化,已“首不复东”,而且戏曲在挣扎中的“复兴”幻想也要依赖电视传媒去“实现”。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戏曲剧本的价值将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我们继续想象和认识已往戏曲史的重要的文本证据,而且是可以永久存在的具有独立价值的文章,或曰戏曲文学作品。纵然我们还会以戏曲乃综合艺术的观念来评判剧本价值,但是它本身所包含的情感意识、文艺思想、技巧方法等等内容,使其在作为独立的文化载体与文学文本被阅读、被研究的时候,将会释放出丰富的有价值信息。从目前来看,戏曲的演出还不会绝迹,还在被当作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这种演出还能持续多久,尚难预料。所可预料的是,戏曲赖以存在的剧场与观众可能锐减以至消失,而其同样必须依赖的剧本以及未来读者不会消失,以后人们可能更多地由看戏、听戏转为对戏曲文章的阅读。
其次,在文化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文艺学研究由于过多地依赖于对西方文艺思想的解释和转借,变得既没有特色,也缺少自己的思想创造,因此全面地、不同角度地清理和研究我们传统的文艺思想,便具有重新认识传统文艺和建设我们自己的新文艺思想的双重意义。那么,戏曲剧本的文章学研究,不仅涉及到戏曲学的诸多方面,而且可以从一个特殊角度提供对传统文艺思想的深入认识。
戏曲剧本作为在表演艺术规范制约下的一种特殊文章,既是我们研究戏曲史的最重要的基本资料,也是我们研究传统的民族文艺学的重要凭借。先辈学者们整理了大量的剧本典籍,进行了大量的剧本解释与剧本评析,但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对戏曲剧本作独立研究的还并不多见;把戏曲剧本当作特殊的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也比较少。这原因自然是由于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多是把剧本当作戏曲表演的一个部分来看待,因而它的独立存在价值就受到质疑;而在新的戏曲学学术思潮中,人们又偏重于对戏曲全方位的、乃至于远缘联系的文化阐释,就往往把戏曲文章学、戏曲文学当作浅显学问置于大不屑的境地。
其实,在古代戏曲创作实践中,就已经有相当多的作家突破“场上之曲”理念的制约,把剧本当作特殊的文章来创作,如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等均是如此。正由于这样,他们才创作了既可演出,又宜阅读的戏曲剧本。而大量只能读不能演的案头剧作,如部分明清传奇,做为一种文学现象来看,也有特殊的意义。在古代戏曲批评中,也曾有一些批评家以文章学的眼光和智能评点、论析过戏曲作品,如李贽、金圣叹、李渔等人。这两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章学智慧和文艺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体系,进行新的民族化文艺思想建设,无疑都是极有价值的。比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的“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贵显浅”、“重机趣”等说法,其目的既是要把戏曲写成给“读书人、不读书人及妇人小儿同看”的场上之曲,又是要写成天体间的“绝大文章”。这些又都是我们当今的文艺学、写作学著作经常借用和讨论的。
再次,当今的电视文化在挤兑了传统戏曲曾经拥有的巨大文化空间的同时,又同样面临着戏曲曾经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电视剧的演出需求与电视剧文学质量的关系问题,电视剧的适众性与文化品位问题。当今电视剧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缺陷,迟早也会影响到它的艺术生命。所以,进一步研究传统的戏曲文章学、戏曲文学,既能够提供艺术兴衰的借鉴,又能够提供成功与失败的不同参照。
可以明确地认为,今天的古代戏曲改编和当代戏剧创作在艰难的追求振兴,而之所以艰难,根本原因是缺少真正优秀的文学支撑;现今的**、电视剧在表面繁荣的帷幕下,同样缺少优秀文学的支撑。这样的欠缺,原因很多,这里不做讨论。但如果将古代戏曲文章学的研究做为一种参照,并科学地与当今的戏剧、**、电视剧文学问题联系起来,我相信,可以提供更为清楚和深入的认识。
有鉴于以上三点理由,我们对古代戏曲文章学价值的肯定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
二、戏曲剧本的文章化写作与文章学批评
如前所述,戏曲的文章化写作与文章学批评是戏曲史上一个客观的存在。
虽然有不少戏曲作家将剧本写成了“案头之曲”,写成了不能演出的特殊“文章”,并因此影响了它们本身的价值,但是,戏曲史上最优秀的作品却基本上既是可以在场上演出的蓝本,又是可以在案头阅读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剧作家在创作之时,既考虑到舞台演出对剧本的艺术制约,又往往自觉地突破这样的制约,把戏曲剧本当作特殊体式的文章来写。或者说,剧作家们往往将戏曲演出的艺术规定性与中国传统文章的艺术精神、创作思想融合起来进行创作,因而才成为优秀之作,甚至成为文学经典。
古代文章的写作以及文章学批评,都非常重视文章对于作者充沛的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在很多时候都用“气”的概念来描述。如,曹丕有最为著名的论点:“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唐代李德裕也说:“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惚恍而来,不思而至。”在传统文化精神影响下的杰出戏曲作家也总是借戏曲这种艺术形式抒发胸中的郁勃之气。
最典型的乃是王实甫的《西厢记》。李贽之所以惊叹《西厢记》为“古今至文”(《焚书·童心说》),“文章至此,更无文矣”(《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第十六出总批),原因就在于它的写作完全是出于一片“童心”,一种童真般的精神,正所谓“读他文字,精神尚在文字里面;读至《西厢记》曲、《水浒传》,便只见精神,并不见文字。咦,异矣哉!”(《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第二十出及全剧总批)胡应麟也说:“《西厢记》主韵度风神,太白之诗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到金圣叹,在将《西厢记》与《庄子》、《史记》同样视为“天地妙文”(《贯华堂第六才子书·序》)进行评点的时候,他最大的审美激动也是由于其中的精神、性灵与气势,而不仅仅是章法、技巧与文字。如第三本第二折的评语就有如下两条:
行文如张劲弩,务尽其势,至于几几欲绝,然后方可纵而舍之。真乃恣心恣意之笔也。
《西厢记》白,其妙至此,读之便如立于丈岗,临不测溪。
这里所说的“恣心恣意”而形成的气势,以及读之“如立千丈岗,临不测溪”的感觉,其实都是对《西厢记》文章精神的透彻感悟。
有意思的是,李渔在《闲情偶寄·填词余论》中说:“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文字之三昧,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昧,圣叹犹有待焉。”他认为金圣叹把《西厢记》当作文章来评点是对的,是极高明的,但没有关注到戏曲的演出性的一面,毕竟是一种缺陷。这给我们提供了更全面地认识戏曲文章的思想借鉴。而李渔在《闲情偶寄·戒讽刺》中也说:“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而后鬼神效灵。……传非文字之传,一念之正气使传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他才进一步认为“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源而异派者也。”
汤显祖更是将戏曲的创作视同文章的创作。他在《合奇序》中评丘毛伯文章时说:“予谓文章之妙不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状……凡天地间奇伟灵异,高朗古宕之气,犹及见于斯编。”这种所谓的“论文快语”,强调的即是文章中超拔于世俗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他才在与吕天成讨论戏曲时提出“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不必“一一顾九宫四声”的主张,并且要“予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毫无疑问,没有汤显祖的这种文章精神,便没有《牡丹亭》的惊世之作。
不仅如此,王骥德在《曲律》中既强调词曲与文章同样须有“神情标韵”,而且以这种观念品评剧作家。他说:“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先生逝矣,邈成千古,以方古人,盖真曲子中缚不住者,则苏长公其流哉!”徐复祚《曲论》评《琵琶记》:“文章至此,真如九天咳唾,非食烟火人所能辨矣。”清代高奕《新传奇品》则以总结性的口吻说。
“传奇于今,亦盛矣。作者以不羁之才,写当场之景,惟欲新人耳目,不拘文理,不知格局,不按宫商,不循声韵,但能便于搬演,发人歌泣,启人艳慕,近情动俗,描写活现,逞奇争巧,即可演习,不一而足。”
高奕既强调“便于搬演”,又主张放任才情,不循定规,张扬的同样是“得之于造物,流之于文运,缭绕笔端,盘旋纸上”的文章奇气、文章精神。
戏曲虽然有着严格的表演程序和艺术规范,但是它也必须是充满活力的艺术创造。而这种创造的根本是人,是剧作家娴熟于规范又不拘于规范的创造。优秀的剧作家将人生中酿成的浩然之气、丰沛精神,化为戏剧性故事,化为精美曲词,化为活生生的宾白,才真正造成了戏曲史的辉煌。
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有如下一些品评之语:
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齐喑之意。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
白仁甫之词,如鹏搏九霄。风骨磊魂,词源滂沛,若大鹏之起北溟,奋翼凌乎九霄,有一举万里之志,宜冠于首。
郑德辉之词,如九天珠玉。其词出语不凡;若咳唾落于九天,临风而生珠玉,诚杰作也。
这些类似于钟嵘《诗品》式的戏曲文章品评,不是精确分析,但却让人体味到那些名家杰作中丰沛充盈的精神。
可以说,以文章精神来创作戏曲剧本,或以文章学的眼光来批评戏曲剧本,其根本的目的是要抬升戏曲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使戏曲演出凭借的剧本更具有文学上的审美性和演出上的艺术美,从而使被斥于正统文章之外的戏曲剧本的创作同样成为“不朽之盛事。”
近人姚华的《曲海一勺》非常突出地总结和强调了戏曲的这种文章价值。他说:
而曲为有元一代之文章,雄于诸体,不惟世运有关,抑亦民俗所寓。于今黯然,将就湮灭。北调几绝,南腔浸微,音节已渐失其传,文章亦散而无纪。
曲之作也,术本于诗赋,语根于当时,取材不拘,放言无忌,故能文物交辉,心手双畅,其言弥近,其象弥亲。试览遗篇,则人人太冲,家家子美。
姚华阐明了三点值得重视的思想:一是,戏曲剧本同样是文章,是诗赋文章随着时代演变而衍生成的新文章之体;二是,戏曲剧本作为文章,其文学价值“雄于诸体”,超越了“元明以来作者所为诗赋”;三是,近代戏曲的衰落,不仅是由于“音节已渐失其传”,更是由于“文章亦散而无纪”。在他的认识里,戏曲文章的兴衰关乎着戏曲本身的兴衰,这是一直被人们忽略了的观念。如董每戡《五大名剧论》论《长生殿》时说:
只是《长生殿》不是词曲,而是戏曲,舞台上演出用的戏剧,非仅供案头读的作品。也就是说这一出(《窥浴》)放在任何文体的作品里都是绝好的文章,但因它是务须在舞台上演出的戏曲,对观众感染的效果是不大的,而且是多余的。
从演出性、剧场性的角度看,董先生所论有理。但如果是“放在任何文体的作品里都是绝好的文章”,那本身不就是价值吗?这便意味着演出性、剧场性观念下人们对戏曲文章价值的忽略。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纯以文章之思、文章之法来写戏曲都是具有价值的。那些卖弄学问,堆垛陈腐,沿袭文章晦涩之风,套用文章制作之法而成的平庸之作,既不可演,亦不能卒读,只能视作一种文学史、戏曲史研究时的反面的材料证明。
不可读,亦不可演的剧本,绝对不是好文章;
只可读,不好演的剧本,不一定不是好文章:
既可让人读时神魂飞扬,又可使人在台下观赏时心胸开张的剧本,那绝对是最上乘的好文章。
三、戏曲文章学内容的基本理解
将戏曲剧本视同文章来写作,来批评,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戏曲文章学的一些基本内容。除了上文论及的文章精神等问题之外,我们还经常看到以传统的文章学观念和方法研究、品评戏曲剧本的情形,这是戏曲文章学更为具体的方面。
明代王骥德《曲律》有《论章法》一节,讲戏剧的结构之法,直接以传统的文章章法观念用之于戏曲而有所变化。
明代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将戏曲剧本视同诗文辞赋,评其辞藻,品其情境,用的也是文章学批评。
而毛西河、金圣叹等人在评点王实甫《西厢记》时,用到了文章品评中常见的一些概念。如:“文字有跳脱之势”,“暗度陈仓之法也”,“极尽排荡之法”,“章法秩然”,“章法特妙”,“真元人作法三昧”,“文章之能于是极也”等等。这更意味着戏曲品评与传统的文章品评的交融。因此,李渔才说金圣叹得“文字之三昧”,而未得“优人搬弄之三昧。”
其实,李渔做为一个经验丰富而意识清醒的戏曲作家与理论家,在《闲情偶寄》中也处处以文章论戏曲。不过,他将整个论述分为“词曲部”和“演习部”两部分,其“词曲部”论结构,论词采,论音律,论宾白,论科诨,论格局,既受到传统文章学批评意识的影响,又能立足于戏曲文章本身的艺术个性,从而奠定了传统戏曲文章学基本的内容范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他在“演习部”的首句,亦即“词曲部”与“演习部”之间用了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语:“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这就使得他的戏曲文章观念更密切地与剧场演出的艺术要求联系在一起。
到王国维先生作《宋元戏曲史》时,既有《元剧之结构》,又有《元剧之文章》、《元南戏之文章》几个章节。他在《元剧之文章》中说:
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
王国维所说的“文章”又仅仅指戏曲的语言文采,文章的结构等要素不包括在内。所以他才又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元剧自文章上言,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他沿袭了前人将文章单指语言文采的观念,但强化了我们对语言文采在戏曲文章学中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我们对戏曲文章与戏曲文学价值关系的认识。
总结前人有关戏曲文章学的论述,并进一步将戏曲文章学的研究置于当今更为广阔的文艺学视野中来思考,我以为,所谓戏曲文章学的内容,除了那些比较浅显的层面,如结构论、语言论、作法论、风格论、鉴赏论之外,还特别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戏曲文章学是我们认识戏曲文学与戏曲艺术的一种切实的思路。也就是说,戏曲的兴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戏曲文学的兴衰。而戏曲文学的兴衰,最关键的不在于作剧技巧的娴熟与否,而在于作家作剧时有没有杰出的文章观念、文学意识,能不能在戏曲文章中进行独立的艺术创造。把古代戏曲史体现的这种规律推及于当代戏曲史,我们会得到更加透彻的认识。
其二,戏曲剧本作为既受到演出艺术制约又具有艺术独立性的文章体式或文学形式,其文体特征与源流演变的研究,具有特别的学术意义。在我狭窄的视野中,似乎没有注意到有这方面更多的研究。那么,不论是从总体的演变规律上,还是在一些细节方面,如戏曲宾白的演变,剧本中舞台提示语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并把研究的视野推及到当代的传统戏曲改编,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近读郭伟廷先生所著的《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发掘科诨在其中的运用情况和技巧、戏剧功能和文学特质,往前则追溯其渊源,往后则讨论其对后代戏曲的影响”,亦可视作这样的学术尝试。
其三,戏曲叙事研究。如果把戏曲视为以歌舞形式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那么,歌舞也罢,唱、做、念、打也罢,只是表演形式,而故事才是戏曲的主干,戏曲的根本。那么,演什么样的故事?故事如何表演?又取决于剧本的叙事。有许多的戏曲理论家,如李渔、吴梅、今人谭沛生等等都曾对此做过研究,但是,把戏曲剧本当作一种能表演的叙事文章,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似乎还需加强。
所以,我在本文中特别提出戏曲文章的观念,并倡言戏曲的文章学研究。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
清朝时期,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
民国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
清末民初曾不断到开封演出的天兴班,原是封丘办的科班,历史比较悠久,不少豫剧名演员出自该班。知名演员李剑云、阎彩云、林黛云、时倩云、贾碧云并称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员有时登科、张治林、聂二妮、孔宪玉、李玉仙、张廷华、李法魁等。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参加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民国十九年(1930年),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别是知识分子改革家的参与,使之豫剧吸收各派之长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这种融合后的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这也为1950年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樊粹庭在开封创办豫声剧院。
扩展资料:
解放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业豫剧表演团体在大陆相继成立,新编曲目、剧目大量出现。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为“豫剧”,国家摄制了大量的舞台艺术纪录**片、电视片,保存纪录了许多艺术家和剧团的表演艺术。
1951年,台湾空军成立以毛兰花为核心的业余豫剧团。该业余豫剧团开办了台湾史上第1个豫剧科班:台湾地区空军业余豫剧团学生班,招收第1期学生8人,第2期学生4人,第3期学生8人后停办。台湾地区陆军有黄龙豫剧队、虎贲豫剧队、捷豹豫剧队。
参考资料:
--豫剧
故宫游玩的旅行者洛晴川遇见正在拍摄电视剧的剧组拍摄雍正皇帝的戏,她看见剧组篡改历史,站出来试图指证剧组的错误,被剧组赶走。在一处阁楼却遇见了一位清宫后妃打扮的女子,让她赶紧回去,转过身来,竟然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晴川顿时惊呆了,醒来一看,竟然是南柯一梦。
晴川是历史系的学生,古董店的继承人。她不愿意与未婚夫林非凡订婚,林非凡的妈妈对她也很不满意。非凡和洛晴川的订婚典礼上,晴川忽然看见墙壁上面一副妃嫔画像,面貌竟然与自己十分相似。她正奇怪间,画像忽然被一阵风刮起,她追着画像,来到一处树林。
图像落在一棵古树上,当晴川伸手揭下图像的一刹那,她感觉天旋地转,脚下一空,跌入时空隧道并穿越到清朝。
热闹的京城大街正在举行花魁比赛,晴川穿着礼服高跟鞋带着MP3从天而降,在场的人都惊呆了。MP3里面传出的歌声,震惊了在场所有的观众,大家纷纷把手里的鲜花投给了晴川,晴川稀里糊涂的获得了花魁的称号。搞清楚自己已经回到了康熙四十七年的晴川顿时昏倒在舞台上。
本来已经夺得花魁娘子称号的素言姑娘,因为晴川的到来而失去这个机会,深夜来到河边与四阿哥相会,为没有获得花魁娘子称号而惋惜不已;而成为花魁娘子的晴川被稀里糊涂地抬上花轿,被带到了皇宫内,成为太子胤礽暖床娘。
凭借丰富的历史知识,晴川知道此时黄河正发生水患。她急中生智,给太子出了主意,请求太子放过她。此时,皇上召见太子,正因监国的太子不知道黄河水灾发怒,太子胤礽按照晴川出的主意,编造谎言骗过了皇上。太子回来,对晴川更是深信不疑,奉晴川为仙姑。她决定留在太子身边,利用太子的身份,帮她寻找回到自己年代的方法。
因为有晴川帮忙,太子连续帮皇上处理了好几件事情,深得皇上的赏识,太子对仙姑更加依赖。因为怕仙姑离去,太子的福晋给他出主意要太子娶晴川做侧福晋,太子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决定娶晴川做自己的嫡福晋,无奈晴川只好收拾东西准备逃跑。
素言为了做四阿哥在宫里的内应,假装戏子混进宫里,被晴川遇见。太子的福晋怀恨晴川,借机把她推到花园的池塘里,幸好八阿哥经过,跳进水里救出了她。
·《宫锁心玉》第2集
八阿哥误会晴川是贪慕虚荣的女子,晴川解释说自己不情愿嫁给太子,八阿哥带她离开了皇宫并要放她走。可是晴川想起素言意欲在宫里制造混乱,为阻止素言,她决定回到宫中,八阿哥越发认为她只是个贪慕虚荣的坏女人,把她独自留在了宫外。
顽皮的十八阿哥听说二哥的宫里来了戏班子,闹着要看大闹天宫。素言趁机与玩起了十八阿哥捉迷藏,进入太子的新房撒满火药,企图借机烧死太子。十八阿哥为了闹新房,躲进新房里。献舞的素言点着了火药,新房着起大火,把十八阿哥困在里面。素言趁乱离开了太子宫。
皇上为了太子随意更换嫡福晋而大发雷霆,四阿哥胤禛在皇上面前替太子求情。此时传来十八阿哥离世的消息,皇上一怒之下,废了太子。
晴川走了一夜,终于走到太子府门前,却听见了十八阿哥离世,太子被废的消息,恨自己回来晚了。
素言为误伤了十八阿哥的性命懊悔不已。四阿哥劝慰她,为了天下百姓,就要一直向着他们的目标一直走下去。四阿哥胤禛为自己不是嫡出的皇子而不平,为了取得江山,为了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努力。
晴川身无分文流落街头,饥肠辘辘的她,遇见了成衣店老板顾小春,她恳求顾小春留她在店里打工,顾小春答应了她。顾小春的店铺经营并不红火,小春的母亲劝晴川离开,晴川却想出了新品发布会的主意,她在店门口搭起了T台并请姑娘们做模特,开起了特卖会,顿时店里人头攒动,顾客蜂拥而至。
一年一次的宫女入宫就要开始,四阿哥要求素言能够顺利进宫,到皇上身边得到皇上的信任,借以帮助四阿哥顺利登上太子的宝座。素言虽然心里不愿,但是,为了四阿哥,她仍然答应了胤禛的请求。
素言随新选的宫女入宫,却被嫉妒她的其他宫女陷害,失去了进入乾清宫伺候皇上的机会。
顾小春的母亲看出小春喜欢洛晴川,决定替他做主娶了晴川做媳妇,没想到晴川因一心想回到自己的年代而拒绝了。小春听见晴川不肯嫁给自己,伤心离开。晴川跑去跟小春解释,却被黑衣人打晕,醒来后发现自己穿上了宫女的衣服,被送进了宫里,做了宫女。
原来竟是店铺门口遇见的贵太太把她运进了宫里。那个女人,其实就是宫里的僖嫔娘娘。为了挽回皇上的心,僖嫔娘娘要晴川帮助自己。
·《宫锁心玉》第3集
晴川被命其他宫女一起居住,刚到一天,就见得罪八阿哥的宫女被逼离开皇宫。她对弱者深表同情。禧嫔娘娘吩咐不让晴川干活,专心为禧嫔娘娘做事,还住单间。这引起了其他宫女的嫉妒,大家都在借机找她的麻烦。
宫女心莲和挽月的刁难使晴川忽然有了灵感,找来几个木匠,为禧嫔娘娘做了一副木制的轮滑鞋。
皇上生辰的那天,德妃娘娘带领一干嫔妃和皇子迎接皇上,为皇上庆祝寿辰,禧嫔娘娘脚踏轮滑鞋为皇上献舞,引起了皇上很大的兴趣,龙心大悦,皇上一连几天宠幸禧嫔娘娘,使禧嫔娘娘恃宠而骄。晴川借机想让禧嫔娘娘为自己寻找可以回家的神秘树林。
宫里的太监总管早已被四阿哥买通,他派干儿子小顺子替四阿哥做事,不慎被皇上发现,又被派去伺候禧嫔娘娘,禧嫔娘娘见了他吃了一惊,原来他竟是禧嫔娘娘未入宫时候的情人,为了能接近禧嫔娘娘他不惜进宫做了太监。谁知禧嫔娘娘并不想见他,对他极其失望,呵斥他不许再出现在她的面前。
素言被安排进宫找机会接近皇上,不巧却被禧嫔娘娘发现,娘娘画花了她的脸让她在储秀宫外跑步,不小心撞到了路经此处的八九十阿哥。八阿哥下令发配素言到辛者库做苦工。晴川经过看见这一幕,替素言出头得罪了三位混世魔王。
晴川认出了洗过了脸的素言,她说出素言放火烧了太子宫的事情,素言向她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却隐瞒了受人指使的真相。晴川很同情素言的身世,两人成了患难与共的姐妹。
素言身负四阿哥的嘱托,不敢和晴川走得过近,四阿哥吩咐她要注意隐蔽自己的身份。
晴川被心莲骗到已故皇后病逝的屋子里打扫,这里是皇上命令禁止闲人出入的,因此晴川被罚杖责五十。这仅仅是八九十阿哥恶作剧的开始。更残酷的较量还在后面。
四阿哥进宫看望额娘德妃娘娘,借机请德妃娘娘带他去见皇上,四阿哥替皇上出了治国的主意,皇上夸奖四阿哥将来会成为国之栋梁,这让四阿哥郁郁寡欢。
·《宫锁心玉》第4集
母亲德妃娘娘对四阿哥的疏离态度令四阿哥更加抑郁。受杖责回来的晴川没来得及准备给皇上的茶水。挽月假意帮她,为她准备了白水给皇上。僖嫔娘娘大怒,罚晴川去储秀宫门口跪铁链。八阿哥经过嘲笑了她一番。
错过就餐时间的晴川饥肠辘辘地想去睡觉,却被床上的蛇吓了一跳,一出门又被众宫女捉弄,被水淋了一身。素言看不下去,偷偷给了晴川一个馒头。晴川悲愤地暗下决心绝不屈服时,四阿哥出现开导了她,也让她对这位她所认为的“御前侍卫大哥”有了更深的认识。
晴川送点心时被八阿哥一箭射中发髻。八阿哥宣称自己要加倍对付晴川,这又坚定了晴川斗争到底的决心。晴川假扮太监送了“毒茶”吓唬八阿哥,反倒激起了八阿哥的兴趣。没想到九阿哥心中不平,在晴川出宫办事时找人想毁她清白。四阿哥的出手相救令晴川对他又添好感。八阿哥得知此事将九阿哥揍了一顿,却被晴川误解是他指使,扇了他一耳光。
晴川在花园中巧遇四阿哥抚琴。八阿哥发现自己喜欢上晴川,在晚上命人带走晴川,给她换上福晋的衣服,对她说想纳她为妾。没成想晴川竟果断地拒绝离开了。
毫不把德妃娘娘放在眼里的僖嫔娘娘在其他妃嫔的嘲讽下明白自己膝下无子没有靠山,不会风光很久。于是她在皇上驾临时旁敲侧击,想探听到待立太子人选。皇上用钩弋夫人的故事暗喻她不要干涉内政并因德妃娘娘表现出的贤德移驾永和宫。着急的僖嫔娘娘命晴川去查阅史书解释皇上的寓意。
·《宫锁心玉》第5集
晴川找到史书后,发现书上和自己讲的一样,没什么可背,疲惫不堪的她便伏在桌上沉沉睡去,却不知心莲偷偷把《史记》换成了《金瓶梅》。金嬷嬷来催晴川去把钩弋夫人的故事念给僖嫔娘娘听,睡意未消的晴川将《金瓶梅》带走了,等她翻开书页要念时才发现。僖嫔娘娘认为晴川在耍她,罚晴川去扫大殿。晴川误认为是八阿哥干的好事,去找八阿哥算账,却反被八阿哥嘲讽一番,生气地走了。
回到住处后,众宫女“热情地”要和晴川做“好姐妹”,晴川单纯地相信了。众宫女告诉她,明天德妃娘娘要去慈宁宫扫尘祈福,去帮忙会有赏钱拿。晴川信以为真。心莲还给了她一件漂亮的红衣裳,说喜庆的日子要穿喜庆些。第二天,晴川到了慈宁宫,发现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她,且除她之外,其他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原来这天是太皇太后的忌日。众宫女更是在德妃娘娘旁添油加醋,要德妃娘娘重罚晴川。晴川机智的化解了危机。众宫女只是草草清扫几下,向德妃娘娘汇报说扫完了,晴川大声的指责众宫女的敷衍了事。宫女们向德妃娘娘说晴川坏话,德妃娘娘让她们都走,晴川却坚持打扫完,让德妃娘娘对她产生了好感。
皇帝与德妃娘娘聊天时,执意要皇上立太子的隆科多求见,皇上让他决定立谁为太子。得到消息的四阿哥便约隆科多喝酒,想拉拢隆科多,但被隆科多回绝。四阿哥偶然见到了隆科多疼爱至极的私生女:金枝,便决定从金枝入手。金枝爱上四阿哥,决意嫁给他。隆科多无奈只得同意并努力让皇上赏识四阿哥。
晴川在四阿哥弹琴的地方静静回忆四阿哥弹琴时的样子。这时四阿哥拿着琴来,见了晴川提出教她弹琴。晴川欣喜不已,却被路过的心莲看到了。回到住处,心莲等对晴川嘲笑不已,晴川却因四阿哥要结婚的消息黯然伤神。见到这一幕的八阿哥搂住晴川大声宣布晴川是他的女人,不准宫女们再欺负晴川,并说要让皇上赐婚,让晴川做他正福晋,晴川说即使八阿哥娶了她,也得不到她的心。八阿哥便向九、十阿哥请教。九、十阿哥带老八去妓院,八阿哥问男人们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女人的心,收获不小。
晚上,素言约四阿哥出来,问他为什么要娶亲,四阿哥只是淡淡的说金枝可以让他以后的路更好走便离去了。素言伤心不已,哭了起来,晴川看到了,便教素言四阿哥教给她的方法,脱下鞋在石路上走,素言和晴川在一起走了好久好久。
·《宫锁心玉》第6集
隆科多对被封为雍亲王的四阿哥寄予厚望。四阿哥即将奉旨搬出宫去,临行前想好好看看自己出生长大的皇宫,又碰见了晴川。四阿哥夸赞晴川很漂亮,晴川心中暗喜。一方面,心莲和挽月又借四阿哥即将新婚之事刺激嘲笑晴川。四阿哥与金枝成亲,却因为金枝要他许诺只爱她一个人的要求而找借口离开。
皇上对四阿哥赞赏有加,流露出立他为太子的意愿。德妃娘娘恳求皇上不要这么做,称不愿让他卷入宫中纷争,一边却又称赞起自己另一个儿子十四阿哥。
八阿哥将学来的温柔方法用在了冒犯自己的宫女身上,遭到九、十阿哥嘲笑。三人巧遇四阿哥和金枝,五人一起在花园内赏花。这一幕被晴川看到,感到与四阿哥间差距之大。晴川为僖嫔娘娘出主意,教她在皇上会经过的地方唱歌。僖嫔娘娘大喜,令晴川去宫外置办衣物,晴川却在尚衣间见到了顾小春。原来小春因自己的手艺被僖嫔娘娘看中,进宫给她做衣服。两人相见格外亲切。小春询问晴川在宫中的生活。晴川一时伤感,借小春的肩膀寻求安慰。没想到这一幕被八阿哥看到。八阿哥恼羞成怒,叫了一群人殴打小春。晴川得知后找八阿哥讨说法,醋意大发的八阿哥依然不依不饶。宫女在晴川带回的衣服上做手脚。当僖嫔娘娘唱歌时衣扣崩裂出了丑。僖嫔娘娘大怒,命人将顾小春重打一百大板。晴川为了救小春带他出逃,又遇见了四阿哥、金枝、八、九、十阿哥一行。四阿哥为两人说情,八阿哥愤愤不平地离开了。疑心重重的金枝为了试探晴川,故意问她愿不愿意嫁给四阿哥,晴川怕惹事,断然拒绝了。金枝又多次暗示宫女决不能有非分之想,意图攀上高枝。她的小心眼让四阿哥暗自不满,并将金枝打发回家。
德妃娘娘监督负责分发糕点给六宫中人时,生病咳嗽的样子被晴川看到。晴川有心地在晚上送去了野蜂蜜,没有要求赏赐就走了,令德妃娘娘和翡翠有些动容。
晴川从永和宫回来,遇见了四阿哥。晴川眼见着四阿哥心怀雄心壮志却又寂寞忧伤的背影,感慨万千而又心存疑惑。
·《宫锁心玉》第7集
小春想帮晴川出宫,但晴川念及四阿哥拒绝了小春,不料在返回的路上高烧昏迷,被小春送回乾西四所。素言见晴川高烧不退,去找太医,太医不理素言。素言闯入储秀宫想求僖嫔帮忙,正巧八阿哥前来向僖嫔讨要晴川。八阿哥听闻晴川高烧的消息大怒,被僖嫔看出八阿哥对晴川的感情,想要利用晴川来让八阿哥成为她的依靠。在储秀宫中晴川和八阿哥的打闹,又被僖嫔看见,僖嫔更加确定她要利用晴川的想法,来为自己的将来压一个筹码,僖嫔利用八阿哥对晴川的感情,只要八阿哥越在乎她,八阿哥就会越向僖嫔靠拢。为了晴川的生死,八阿哥决定与僖嫔联手。
四阿哥去探望德妃时,听闻皇上喜爱苏茉儿的糕点,便想出让素言借此靠近康熙的想法。四阿哥与素言会面时被金枝看见,金枝便想跟着四阿哥前去狩猎。南苑狩猎,僖嫔将晴川打扮,让晴川送八阿哥一件贴身之物,不想八阿哥却亲了晴川,晴川不想被四阿哥误会,就马上向他解释,却不料得到的确是四阿哥的冷言冷语。
晴川生气地跑到湖边,小春匆忙追上,又提出带晴川出宫念头,却被晴川拒绝。看晴川被八阿哥伤害,他决定帮助晴川。
·《宫锁心玉》第8集
晴川因为被八阿哥在四阿哥面前强吻而难过,小春跑来安慰她并要带他里看看皇宫,晴川又一次拒绝了他。
禧嫔娘娘为八阿哥准备好了很多猎物,让皇上对八阿哥大家赞赏,钦赐了自己用了几十年的宝弓,其他几位阿哥都认为这弓是天子的象征,四阿哥对此耿耿于怀。
晚上,小春为晴川强出头,去找八阿哥理论,八阿哥和他比赛做衣服,取巧赢了他,小春不服,被八阿哥追打,小春找到晴川求助,晴川饿了一天,八阿哥拿出白天的猎物,几人围坐火堆旁吃起了野物。
皇上闻香而来,禧嫔娘娘命晴川献歌一曲,几人吃的其乐融融,使皇上感觉到了天伦之乐。
四阿哥为使素言接近皇上,伙同太监总管李德全为皇上准备了素言做的糕点,素言模仿太皇太后身边的苏嬷嬷的手法,做的糕点令皇上想起了童年的回忆,皇上下令召见素言。
金枝一直跟踪四阿哥,发现四阿哥与素言见面,听见皇上召见素言,误以为四阿哥要皇上赐婚娶素言做侧福晋,从暗中冲出来对素言又打又骂,结果事情闹到皇上面前,金枝在皇上面前脱口说出看见四阿哥在宫中就和素言勾搭,皇上把糕点、宫女、老四、李德全联系起来,认为是四阿哥和他们合伙算计自己,十分震怒。素言挺身而出,为四阿哥洗脱嫌疑,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皇上把素言交给禧嫔娘娘处理。
从此禧嫔娘娘命素言整日只能待在小厨房里做点心,不得离开厨房半步。
回到朝里,皇上把内务府总管之职交给八阿哥打理,并赐黄马褂,引起四阿哥不满。隆科多提醒他八阿哥经常往禧嫔娘娘的储秀宫里跑,怀疑他们已经结成一党,四阿哥回府派金枝去储秀宫打听消息。
金枝到了储秀宫找不到禧嫔娘娘,原来禧嫔娘娘带着晴川在御花园里练习踢毽子。八阿哥也来一起玩,和晴川嬉戏起来。见八阿哥玩的高兴,禧嫔娘娘答应送晴川一个心愿,晴川替素言求情,请禧嫔娘娘允许素言离开厨房休息。
金枝看见八阿哥和晴川一起玩闹,她忽然明白八阿哥喜欢晴川,回家报告了四阿哥。四阿哥明白使八阿哥和禧嫔娘娘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就是晴川,他让人带信给素言命令她杀了晴川。
晴川从小厨房里出来,回到晴川住处。几经内心的挣扎,终于按照四阿哥的命令,在晴川的茶壶中投进了四阿哥给她准备的毒药。几个宫女走了进来,宫女们奚落讽刺素言。晴川回来及时替素言解了围,正要喝水,素言借口茶凉拿走了晴川手上的茶壶。
·《宫锁心玉》第9集
素言内心挣扎了半天,终于没有狠下心对晴川下手。
素言听宫女们聊天谈到四阿哥处境不利,决定帮四阿哥对晴川下手。她自己不忍心亲手杀晴川,决定利用皇上,杀了晴川。她教晴川给皇上煮了对身体有害的汤水,不料晴川煮的汤却被金嬷嬷拿去给皇上邀功。皇上喝了汤胃胀发作,金嬷嬷被拉去了辛者库做苦力,禧嫔娘娘让晴川代替金嬷嬷的位置,负责管理乾西四所的众宫女。
素言向四阿哥请求不要派她杀晴川,她告诉四阿哥自己做不到这件事,四阿哥决定派其他人去做。
皇上在太子的生辰那天,心里思念被关在宗人府的太子。德妃娘娘知道皇上想找个台阶宽恕太子的过错,她派人给太子送水果,吩咐留下水果刀给太子。太子用德妃娘娘送来的水果刀自杀未遂,晴川听到消息,跑去宗人府看望太子。她知道历史上的太子被两立两废,她告诉太子不要再轻生,一定可以出去的。太子听到晴川说他可以出去,顿时有了信心。
德妃娘娘借机转告四阿哥皇上对太子的思念,四阿哥明白了德妃娘娘的意思,在朝堂上替太子求情,求皇上放了太子,下令让废太子迁出宗人府,回到自己的阿哥府。
太子从宗人府出来,路遇跟随禧嫔娘娘的晴川,大喊着“仙姑”追了过去。一旁的四阿哥见此情景,决定利用太子除去晴川。
四阿哥觉得与其让八阿哥做了太子,不如废太子做竞争对手来的容易一些。他拿了一些巫蛊之术的东西给皇上,说太子是受人蛊惑,才铸下大错。皇上命令四阿哥严查此事。
十阿哥看出四阿哥的心思,知道四阿哥要替太子出头,是为了不让八阿哥顺利登上太子之位。皇上梦见太子的亲娘已故的皇后,心中觉得对不住皇后,决定重新恢复二阿哥太子的位置。
晴川到四阿哥抚琴的地方期待再遇四阿哥。果然四阿哥携琴到来,他为晴川抚琴弹奏,两人正抚琴欢歌,被经过的八阿哥看见,八阿哥气愤难当。回到阿哥府宫女又来添油加醋,八阿哥生气的跑去找晴川,霸道的八阿哥强吻了晴川,晴川委屈的哭了起来,八阿哥慌的手足无措,急忙给晴川道歉。
皇上为太子归来高兴,在宫里设家宴招待各位阿哥,太子向皇上认了错,皇上也表示原谅他的过错,大家一片其乐融融的样子。这时禧嫔娘娘带了晴川来为太子献上礼物,太子看见晴川,请求皇上把太子赐给自己,皇上大怒,见太子称晴川为仙姑,认为晴川与太子受人蛊惑学习巫蛊之术有关,八阿哥情急之下也出来为晴川求情,皇上见小小的宫女竟然跟自己的两位阿哥有关联,决定自己亲自审问晴川。
皇上带晴川和禧嫔娘娘去审问,晴川说明自己与太子的巫蛊之术无关,太监们从晴川的住处查出与太子巫蛊之术的物品里一模一样的图画,禧嫔娘娘告诉皇上这是晴川画的,请求禧嫔娘娘代她寻找的神秘花园。
·《宫锁心玉》第10集
晴川在皇上面前意欲洗脱与两位阿哥的关联,皇上认为图画中的地方就是晴川的蛊术的老巢,这时,宫外两位太子和很多宫女太监都来为晴川说情,皇上因为晴川竟然惊动这么多人为她求情大为光火,下令拉出晴川,明日午时施以火刑。
太子和八阿哥看见晴川被拉出去,都冲动的要去营救晴川,德妃娘娘劝住了他们,并答应替晴川在皇上面前说情。
八阿哥回到阿哥府和九阿哥十阿哥商量着如何救出晴川的命,并且表明宁愿失去阿哥的身份,也要带晴川一起天涯海角生活在一起。九阿哥拿出自己的神机营弓箭手的令牌,给八阿哥调用,三兄弟动情的拥抱在一起。
午时一到,太监总管李德全下令点火,晴川被绑在火刑台上面,四周被点起了熊熊大火。危急时分八阿哥带着神机营的神箭手冲了进来,八阿哥冲上火刑台出手救下了晴川。两人正要离去,皇上与德妃娘娘一同驾到,原来德妃娘娘已经说服皇上放了晴川,皇上看见八阿哥竟然抗旨前来营救晴川,怒气冲冲的下令把八阿哥关进宗人府。
晴川被皇上留在身边伺候自己,他想亲自了解晴川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姑娘,竟然跟自己的阿哥们有这么多的关联。
太子想向皇上要回晴川,又怕皇上怪罪自己,决定先用功读书取得皇上的赏识。四阿哥借机换掉了太子幕僚们为他写的文章。
晴川在乾清宫当差处处受人欺负,素言同情她前来看望她,被禧嫔娘娘责骂,德妃娘娘路过,救了她们两个。晴川又见德妃娘娘咳嗽,拿了药给德妃娘娘送去,却被德妃娘娘拒绝了。
晴川就在德妃娘娘的宫门熬起了药,娘娘闻到药的味道觉得很舒服,于是出来观看,晴川却躲了起来。德妃娘娘看出是晴川前来送药,出言教导了几句,点醒晴川应该怎样得到皇上的信赖。
晴川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皇上做了个轮椅,获得了皇上的喜爱。
太子在朝堂之上背诵了四阿哥为他准备的文章,引起皇上不满,皇上大怒,罚他抄写十遍《史记》。
见太子如此不堪重任,皇上不免又想念八阿哥,于是去宗人府看望八阿哥。
八阿哥在宗人府里聚众赌博,条件却很优厚:凡是宗人府的官兵赢了他的可以拿他一件东西,输了的却只要为他去帮晴川做事。
八阿哥输得没了什么可输的了,众人开玩笑说他日如果八阿哥做了皇上,要赏赐他们做官,八阿哥豪情万丈的说:好,都做大官。此言恰好被前来探望八阿哥的皇上听见,皇上大怒,下令明日处死八阿哥。
输给八阿哥的人来为晴川做事,晴川才知道八阿哥原来是为了自己才在宗人府开设赌局,即将被皇上处死,她焦急的想办法救八阿哥出来。
皇上难过的问德妃娘娘自己处置得当与否,德妃娘娘没有直接回答他。德妃娘娘出言请求皇上饶了八阿哥。并提起了八阿哥的生身母亲良妃,皇上不满,拂袖离去。并留话说,谁再为八阿哥求情,与八阿哥同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