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婚姻习俗

泉州婚姻习俗,第1张

闽南泉州的婚嫁习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起闽南泉州的婚嫁,不仅礼节繁多,而且每种习俗都富有地方色彩。当男女情投意合,不管对象是自由恋爱的也好,媒人介绍的也好,如果想结婚,无不例外的都要先来个“定婚”手续。所谓的“定婚”就是小伙子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闽南人是很注重这个的,因为它是结婚前的必经手续,被看作是未有法律程序前的事实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年轻女子在定婚后就视对方为未来的终生伴侣,对外亦不必再羞答答地玫瑰静悄悄地开,扭扭捏捏,不敢向外人道了。更有甚者,让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经地义,不必担心他人有什么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了。

定婚的金银首饰起早就该准备好了,一般是“从头到脚”都要有,什么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上下珠光宝器,金光闪闪的。数量多少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为。礼(聘)金是不可没有的。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养钱”(养育姑娘的钱)。女家先出个价,男家则视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还价,再由媒人从中说和。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会把聘金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如今这样做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为嫁妆费用,还得再加一些,以免显得小气,姑娘嫁过去面子上也好看些。依现在一般情形,这礼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最少的依据是够上买一部摩托车或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来做嫁妆,最多就没封顶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礼(聘)金较少,有的地方还把这聘金以最大的面额一张张镶在玻璃框里,让人看得见,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现在不同了,谁也不愿那么麻烦,或者说不愿“冒富”,简单的只要带上一张活期存折就行了。此外,喜糖也是定婚必不可少的,它是给女方用来分发亲戚朋友,遍告亲友家中的闺女已许了人家,即将出阁了。喜糖的数量多少,就要看女家的需要了,一般三两百斤就够了。

准备好这些东西后,男方可择吉日邀媒人前往女方家定婚了。男方到了女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姑娘端来茶水招待男方家人,然后由媒人对男家来的客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了介绍。应该说媒人在整个订婚的过程中起的是主持的作用,其地位不得而知。一些男女自由恋爱而喜结良缘的,也会赶紧拉一个做媒人,这样觉得自然些。当然媒人倒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媒人男女双方不拘礼节的不会计较,反而觉得亲切些。

介绍完了, 姑娘过来收回茶杯。仪式的高潮是戴定婚戒指,姑娘由家中的长辈妇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厅,脸向外坐在凳子上,两只脚搁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说几句吉祥话语,诸如:“坐得正,才会得人疼”“坐得歪,以后才会乖” 等。接着由小伙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为心中的伊人戴上订婚戒指,从此缘定三生,白头偕老。其他聘礼交给姑娘家人即可。同时媒人还应告诉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择某月某日吉时将来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将送给女家“轿前盘”,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也在这个时候定好。

女家收下的礼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孙某某已经完成与某某订婚的礼仪了。完成了仪式。有的女家还置办酒席来招待男家的客人,并由女家的伯叔长辈陪席,席间彼此谈笑风生,融洽了气氛,增进了了解。这样以后,订婚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婚期前的“轿前盘”俗称“花包”,除了猪肉、鸡、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花包的多与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个,多则200个,分成若干盛(农村中的一种盛具),装成若干担,每盘上面要还要放上一个大红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 “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闽南泉州婚嫁中的“定婚”风俗也逐渐趋于简单、淡化,如“轿前盘”、“礼担”除了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外,城镇几乎没有了,但“定婚”的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礼节不再那么繁琐而已。

  闽台两岸同胞,在结婚过程中有不少传统禁忌。

  1、 忌于鬼月完婚 即农历七月(也忌讳在7月生育)

  2、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3、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4、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 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龙者

  5、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 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6、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 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 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 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 哭得越厉害越好 越哭越发, 不哭不发的意思

  9、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10、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 叫"喜冲喜", 会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 以化解之

  11、结婚当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寝 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12、结婚当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13、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 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14、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5、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 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16、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17、归宁当天, 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 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 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开睡, 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18、新婚四个月内, 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19、新婚四个月内, 忌在外过夜更多具体参考http://hibaiducom/xishihunqing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泉州的公园、小巷、别墅区成了新人们婚纱照的拍摄胜地。穿着大红旗袍、撑红伞的新娘子不多见了,而拖着华丽婚纱和新郎在街边、海边拍照的新娘见怪不怪。随着与世界的一步步接轨,一向以保守婚俗著名的泉州人开始从传统的条条框框走出来,礼仪程序逐渐简化。然而,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使得有些“古礼旧家风”仍存在现代泉州人的婚姻习俗中。 说起泉州的婚嫁习俗,不仅礼节繁多,而且每种习俗都富有地方色彩,千奇百怪,令人叹为观止。在举行正式婚礼之前,“行大礼”等准备工作就得花费许多心思,包括“戴手镯”、“送花”、“请鞋样”、“轿前盘”等步骤,这些婚前习俗,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在“花包”的礼节上就能看出泉州人对“行大礼”的重视程度: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 “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感谢女方父母养育之恩。随着时代的前进,旧婚俗中一些奇异的习俗,逐渐消失于城市人的视线里,在闽南的一些乡村婚礼中,则还在沿用。  ●婚庆中的一些习俗  “滚床”盼子  在南安、晋江等地都有“滚床”的习俗,婚礼前一天,新郎家要叫一个属龙的“少年家”到新房的婚床上“滚床”,小男孩吃过红枣和花生后,在新郎的床上睡一夜。这是从关东流传到闽南的风俗,据说当时关东大地人烟稀少,生产力低下,为了从事繁重的农业、渔猎生产,每家都希望男丁兴旺。有一赵姓人家连续生了6个姑娘,把赵姓夫妻愁坏了,有天中午,赵氏劳累后睡着做一梦,梦中一白发老者告诉她,欲得子,可借一儿童在炕上滚三滚,赵氏醒来,对丈夫说了梦中情形,丈夫大喜,即上兄弟家抱来一对双胞胎儿童,扔到炕上滚了三滚。过了10个月后,赵氏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用男孩滚床能生小子一事从此在关东盛行,并传入闽南。传说虽说带有重男轻女的嫌疑,却平添着结婚的喜庆气氛。  “盐米” 撑红伞  婚礼当天,新娘从娘家迎出去的时候,媒婆会拿着“盐米”从新娘家出来后边走边撒,据说这是为了祭祀路神,与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相近。“撒谷豆”出现在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只是“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出门后新娘就要撑开红伞 “犹抱琵琶半遮面”,怕与人“相冲”。 因为闽南人以红为尊、为大、为喜、为吉,所以喜好用红伞。  跨火炉 熄明火  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要跨过一个火炉,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并让男方兴旺,表达着泉州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新郎家的厨房不能烧火,一切明火都要熄灭,灶洞里面要放上一碗水,而且新郎家的人这时要回避,不能见到新娘。据说见到了就会“无缘无分”。 接着媒婆还会让新郎新娘面对面、背对背贴着。面对面贴着,寓意心心相印,背对背贴着,寓意“金银满背”。 头次客 双人返  婚礼第二天,新娘一早就要回娘家,俗称“头次客”,“双人返”或“新娘做客”,父母家人要设宴款待女儿女婿。这天早上,娘家会叫人过来(一般是新娘的弟弟)来把新娘接回家,这里有个小忌讳,新娘要回娘家的时候,要静静地走,不能告诉家人,新郎也要同往。接近傍晚的时候,新郎家就会派新郎的弟弟到新娘家接新人回来。  ●婚庆中要准备的一些物品  扇子针线盒  准备扇子两把、针线盒一个(里面的针得拿掉)、龙凤剪、尺、镜子、梳子、灯(灯和镜子得事先自己偷偷带到男方家里藏起,婚后取出),这些东西都要贴上喜字和红纸。婚礼当日上车后,把扇子扔出车外,女方父亲拾起藏衣服里带回家收好。  五谷春牛图  婚礼当天新娘的内衣裤上得缝着小圆铝片,包里还得带些五谷和春牛图、小圆片(圆片到男方家泡茶时放在茶里,据说这样可以让新娘和男方家里人有缘)。  带尾的甘蔗  第二天新娘家要送给新婚夫妇两根用红绳绑住的带尾甘蔗,把它竖在新房门后。寓意新婚夫妻相亲相爱“有头有尾”,夫妻甜蜜美满幸福。  近一个世纪闽南婚庆演变史  ●专家说史  近一个世纪闽南婚庆演变史  据民俗专家黄炳元介绍,民国时期,闽南陆续出现了文明结婚,无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青年经人介绍或自己相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恋爱,经双方家长同意而结婚,新式婚礼的形式趋于简单,去掉了坐花轿、拜天地、闹洞房等习俗。有的新娘出嫁就坐汽车,陪同的亲人则坐人力车,新娘不一定要穿红衣服,可身穿白色礼服,这在传统习俗中是非常忌讳的,总之,整个婚礼趋势从传统的封闭式开始走向开放。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处在新中国建设时期,闽南婚事从简成为风尚,结婚时请支腰鼓队庆祝就已经不错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所有东西凭票购买,很多人为办一场婚礼,要从亲朋好友那里借粮票、布票、烟票、糖票;上世纪80年代,市区一般人家出的聘金要2万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和录音机成为新人们结婚时显摆的东西。20世纪90年代开始,婚事形式开始丰富多彩,婚纱照、花车、礼服、酒宴,逐渐成为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元素。  进入到21世纪,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传统的风俗已渐渐消失,而此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渴望起了那种怀旧的感觉,他们认为怀旧是一种文化的追忆,同时也是一种时尚的体现。  泉州古婚娶习俗程序  ●古婚礼六大程序  据《泉州旧风俗资料汇编》记载:“婚姻大事,古有六礼”,这婚姻六大程序分别为:  纳采:由男家具备礼物,遣人(一般用媒妁)前至女家,纳其采择之礼,意在征求女家允许其婚娶之期。 问名:以男家主婚人名义,具书至女家问女之名,女家复书具女之出生年月以告。  纳吉:意谓归卜于庙得吉兆。使复于女家,表示婚姻之事已定。  纳徽:后改称“纳币”,俗称“过定”。择吉具书,备送礼物、章服等于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回送礼物,如“纳采”之仪。  请期:择吉具书,备礼物告女家,女家受礼复书,其仪如“纳币”。  迎亲:婿(新郎)服礼服,率仪仗从妇舆(花轿)至女家,奠雁毕,乘马先返于门,妇至,降舆;婿引导入室,行交拜合卺礼(此礼泉俗鲜用,一般俱用采舆迎妇)。  ●嫁娶当日的仪礼  踢轿门: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  送嫁娘忙备小火炉,放置在新人进入洞房必经之处。炉上置生猪肉一片、芦刺,撒食盐、白米、铅粒于热炭上。  送嫁娘一手捧米筛,一手握铅米,引新郎倒步至轿前,背向轿门,使劲倒踢一脚,轿内新娘亦须使力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特殊语言向众宣称:日后乾纲振作,男不惧内;坤道树立,女不示弱。这一来一往,以脚还脚,当然各有幕后人为之指导,似乎闻到了八千年前那场父权制代替母权制的激烈革命的火药味。  请出轿: 男家于迎娶前,必先选请一男孩,大多为亲属中的平辈或下辈,最好生肖属龙;如无属龙的,其他亦可,但寅年出生属虎的不行。  新郎踢过轿门,送嫁娘即引男孩至花轿前三五步,作一长揖,请新娘出轿。礼毕退。  牵新人::男家主妇,于择吉迎娶有期,预请亲属中福命大的女长辈如婶母、朋眷,届期莅男家。俟“请出轿”后,奏三通鼓吹喜乐,由送嫁娘引福命妇至轿前,启轿门,手牵新娘出轿。送嫁娘一手捧米筛,一手握铅米,将米筛为新娘遮面,边念四句,边撒铅米,同牵新娘的福命妇拥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结婚习俗都不太一样,我是福建泉州的,所以就和你分享一下闽南的婚礼习俗吧。

1、轿前猪脚

闽南迎亲队伍中,红红的竹篮中盛着粗大的猪脚,格外引人注明,我们闽南人称之为“轿前猪脚”。每当谁家娶媳妇,在准备送往女方家的彩礼当中少不了得准备两个大小一样的猪脚,寓意两家幸福美满。

猪脚的重量要在二十斤左右,如果猪脚太小会显得太小气。猪脚一定要用红绳子绑在关节点上,另一头放在红纸包成的红包里面,红包里还得放12元钱,寓意以后每年的十二个月都丰衣足食。

2、栓红丝线

提亲的时候就要用到红丝线了,红丝线在闽南婚俗中从头出现到尾。男方在提亲时带的见面礼中,就得用红丝线把见面礼的外包装捆起来,现在比较简化了,直接摆个红丝线上去就行。进入女方家时,把见面礼放在大厅显眼位置,表示吉利好彩头。

双方互相满意之后,就要开始“择日”。“择日”的时候由男方选一位双方都尊重新人的亲属当使者(很多时候是媒婆),使者要来姑娘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包起来,里面放个红绳,让男方带回去“配生时,择日”,寓意牵姻缘。

结婚当天,双方要再互送的礼品上都系上小红丝线,贴上红纸。双方家中厅堂除了要张贴喜联之外,也要贴上小红条及红丝线扎成的装饰品,放在大厅和新房的门楣上,图个吉利,寓意“千里姻缘一线牵”

3、八卦米筛

米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在闽南习俗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团的米筛罩住新娘的头,然后男方才能把新娘迎进家中,寓意平安吉祥。

米筛的竹钉要露在外面,寓意出丁发财。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习俗变得更简化了,婚嫁的时候通常改为用一把红花伞来代替八卦米筛,以来图吉祥,二来可以遮风挡雨。

4、崇尚红与甜

在闽南,以红为尊、大、喜、吉。古往至今,办喜事一定是红色为主。结婚时,家中要张贴红色对联,喜字,门口还要挂红布,表示红红火火。新娘要穿红色衣裙,盖红头巾,穿红鞋,拿红包。

新娘入门之后要给婆婆和其他女长辈插红绸春花,表示尊敬和亲热,还要向公婆敬红枣茶,大厅上要挂双喜的红绸喜帐

5、烘炉茶壶

闽南人离不开茶文化,所以在闽南婚俗当中,茶文化也不能少了。婚礼现场会摆着泡茶用的巨大烘炉和茶壶,按照闽南的习俗,要跨烘炉,表示兴旺之意,烘炉上会有“合敬怡真”四个字,告诫新人们,双方要互相敬让,互相包容。

在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合捧“金枣茶”给长辈敬茶,在闽南称之为拜茶。有部分地区把敬茶放在了结婚当天。

不能在屏南办理。需要泉州或宁德一方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办(所)办理。

《婚姻登记条例》第二章第四条规定: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办理时需要带上规定的证件资料如下:

《婚姻登记条例》第二章第五条规定: 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虽然说现在的国人结婚婚礼越来越西式化了,但是还有很多人会采用中式婚礼,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中式婚礼是正宗的,也比较热闹和喜庆,那中式婚礼可是有非常多讲究的哦,下面就让本栏目来给大家分享下关于泉州的结婚风俗吧。

订婚手续

1所谓的“定婚”就是男方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

2闽南人是很注重订婚的,因为它是结婚前的必经手续,被看作是没有法律程序前的事实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等价于结婚。

3年轻女子在定婚后就视对方为未来的终生伴侣,对外亦不必再羞答答、扭扭捏捏。更有甚者,让男方住到自已家中或自己住到男方家中也就天经地义,不必担心他人有什么闲言碎语,流言蜚语了。

4定婚的金银首饰起早就该准备好了,一般是“从头到脚”都要有,包括金耳环、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脚链,上下珠光宝器,金光闪闪的。数量多少根据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人家量力而为。

5除此之外,礼(聘)金是不可没有的。按照以前的说法,这聘金是男家给女家的“养钱”(养育姑娘的钱)。女家先出个价,男家则视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还价,再由媒人从中说和。

6早些年日子苦,女方父母会把聘金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如今这样做就显得太过寒酸了。通常是聘金全部作为嫁妆费用,还得再加一些,以免显得小气,姑娘嫁过去面子上也好看些。

7依现在一般情形,这礼金通常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最少的依据是够上买一部摩托车或彩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来做嫁妆,最多就没封顶了。

8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礼(聘)金较少,有的地方还把这聘金以最大的面额一张张镶在玻璃框里,让人看得见,更多的是一种炫耀。现在不同了,谁也不愿那么麻烦,或者说不愿“冒富”,简单的只要带上一张银行卡就行了。此外,喜糖也是定婚必不可少的,它是给女方用来分发亲戚朋友,遍告亲友家中的闺女已许了人家,即将出阁了。喜糖的数量多少,就要看女家的需要了,一般三两百斤就够了。

9准备好这些东西后,男方可择吉日邀媒人前往女方家定婚了。男方到了女家,分宾主落座之后,姑娘端来茶水招待男方家人,然后由媒人对男家来的客人和女方的父母做了介绍。

注意礼节

应该说媒人在整个订婚的过程中起的是主持的作用,其地位不得而知。一些男女自由恋爱而喜结良缘的,也会赶紧拉一个做媒人,这样觉得自然些。当然媒人倒不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媒人男女双方不拘礼节的不会计较,反而觉得亲切些。

1媒人介绍完了, 姑娘过来收回茶杯。仪式的高潮是戴定婚戒指,姑娘由家中的长辈妇女陪同,在祭祀祖宗的正厅,脸向外坐在凳子上,两只脚搁在小凳子上,媒人上前说几句吉祥话语,诸如:“坐得正,才会得人疼”“坐得歪,以后才会乖” 等。

2接着由小伙子拉上姑娘的手,小心翼翼地为心中的伊人戴上订婚戒指,从此缘定三生,白头偕老。其他聘礼交给姑娘家人即可。同时媒人还应告诉姑娘的父母,男方已择某月某日吉时将来迎娶姑娘,婚前的7天、5天或3天,将送给女家“轿前盘”,需要什么物品,需要多少也在这个时候定好。

3女家收下的礼物要供奉祖先,意思可这般理解:敬告祖先,你的子孙某某已经完成与某某订婚的礼仪了。完成了仪式。有的女家还置办酒席来招待男家的客人,并由女家的伯叔长辈陪席,席间彼此谈笑风生,融洽了气氛,增进了了解。这样以后,订婚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4婚期前的“轿前盘”俗称“花包”,除了猪肉、鸡、羊之外,就是“花包”了。一般“花包”每个重一斤左右。像一个直径六寸的圆盘,一寸多高,用上等的精白面粉做皮,白糖、花生、肥肉、冬瓜糖等做馅。面皮的正中,要盖上圆的双喜字。花包的多与少,依女方的需要,一般要100个,多则200个,分成若干盛(农村中的一种盛具),装成若干担,每盘上面要还要放上一个大红的双喜字。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担 “礼担”,连同“轿前盘”一起送往女方家。“礼担”装有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专门来孝敬女方父母养育之恩。

八卦米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闽南泉州婚嫁中的“定婚”风俗也逐渐趋于简单、淡化,如“轿前盘”、“礼担”除了在偏僻的农村还有外,城镇几乎没有了,但“定婚”的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礼节不再那么繁琐而已 八卦米筛:

1米筛是闽南婚俗中的一种重要物品,如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图案的米筛将新娘的头部罩住,然后才能把新娘迎进男方家中,寓意平安吉祥。当地称之为“八卦米筛”。

2说起“八卦米筛”,还有一段来历。相传唐朝以前,闽南一带一片荒凉,当地土匪常常叛乱乱,加上高山峻岭,土匪经常骚扰百姓。当时常有发生迎娶的花轿被抢或新娘被乱箭射中负伤之事,百姓常为此担心吊胆。

3唐军来漳州开发后,百姓就将此事报呈驻军请示保护,因土匪出入出常,众人想无良策,此事传到京城,开国功臣程咬金就想出一条妙计来:可命军士用一面战斗用的盾牌挂在花轿前,如有乱箭射来,新娘就用盾牌来挡,可保安全无恙。此举一行果然奏效。众乡亲就把盾牌当成新娘的保护伞和护身符来广为使用。随著唐军与当地百姓的共同开发,漳州一带已逐渐太平昌盛,土匪也没那麽明目张胆了,已没再发生新娘被乱箭射伤的事了,因不存在危险,加上盾牌笨重不便携带,百姓就改用跟盾牌相似的农家用的米筛来代替使用。

4为了与一般米筛有所区别,就在米筛的上面画上八卦吉祥图案,似如盾牌一样的避邪护身作用。这种传说至今流传最为广泛。

5另一种传说,古时候,闽南,常有发生天狗来抢美貌姑娘的事,此事呈报朝廷,唐朝元老大臣程咬金就画了一个八卦米筛放在新娘的花轿前来避邪,因传说中天狗惧怕八卦图,所以就相安无事了。

6现在为了便於携带,婚娶时改用一支八卦开头的花雨伞来代替八卦米筛的使用,一来图吉祥,二可遮阳挡雨。可是,在乡村婚礼中,备上一只“八卦米筛”来罩住新娘和放在床上来图吉利的习俗,还是必不可少的,成为一种闽南独特的婚俗习惯,在乡村民间中代代相传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礼仪不但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而且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古代婚姻礼仪,有“六礼”之规。六礼即纳采(求婚)、问名(问女姓名)、纳吉(定婚)、纳征(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六礼定下了婚姻基本程序,虽然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但仍为历代参照遵行。泉港现代民间,虽然不是咬文嚼字地行六礼,但从实际活动看,六礼内容都已包含其中。说 亲封建社会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有儿女年及冠筓,提亲的人就上门来了。旧时有专司撮合婚事的媒人,专替求亲人家上门撮合,泉港的情况也是如此。传统的所谓“明媒正娶”的“媒”,当然也有至亲的人临时担任的,但往往指的就是专业媒人,这种从业者多为中老年妇女,泉港人称之为“媒人婆”。现时虽兴自由恋爱,但农村仍有媒人活动的空间,大多为媒人先介绍,双方初步认为合适再恋爱,倒也成就了不少美满姻缘。近代一般到了18岁,就被视为进入婚嫁年龄。男方父母托媒人或亲朋好友为儿子找对象,向女方父母提亲。若双方认可,女方父母即将女儿“生辰八字”用红纸楷书“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瑞生”,由媒人送到男家合婚。男方则压在厅堂祖先木主牌前或家中灶公香炉下卜吉,三日内家中未打破碗碟杯盏或家人无头烧耳热不吉之事,称为“三日圆”,视女方“八字头清秀”,对象合宜。否则退回“生辰八字”,以示合婚议订不成。以这种形式拒绝对方,女方认为命该如此,也不介意。还有“对生肖”之俗也是重要的一环,民间流传婚姻中属虎对属狗不合,属蛇对属蛇不合,属马对属马不合,等等,生肖不合,双方均有顾忌。也有的人家请算命先生对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进行卜测,看双方命相是相符还是相克。这些当然是迷信言行,新时期的青年男女都不以为意,开明的长辈也不会计较这些。相 亲相亲俗称对看。合婚顺利后,男女两家都要针对对方的家世、职业、品行等进行一番调查,对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后,一般由男方提出见面“相亲”的要求。日子由媒人与男女两家商定,在女方家进行。相亲是婚姻成败的关键环节。男方备办礼物在亲属以及媒人的陪同下到女方家,女方家要打扫门庭,备茶迎接客人。过程中女方要出来敬茶,实则是与男方及其亲属照面;女方亲属也会对男方进行审视。涂岭等地也有女方到男方家相亲的习俗,这是因为女方本人也想亲自看看男方的家庭环境,方才心中有数。境内也出现相亲既不到男方家,也不到女方家的情况,即男女双方选定一个地点,由媒人带去见面。如此经过对看,如双方均感满意,下一步就择定吉日“订婚”。订 婚订婚免不了由媒人作中,双方进行聘金、嫁奁、盘担的“讨价还价”。较开明的女方家长,对聘金、盘担之数并不介意,较守旧的,则是非常苛刻。一般来说,聘金数额视男方的家境等而定,两万元至四五万元不等。盘担一般6至8担,多的达12担,盘担内一般都是事先定好的各若干斤的面线、猪肉、猪脚(渔村还有黄鱼)等物。泉港与仙游交界的界山镇一带,由于长期受邻邑风俗的影响,礼数较为简易,聘金也大大减少,盘担只有3至6担。现时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很多实物都折为现金交付。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结婚的,内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华侨在中国内地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因此,你仅拿身份证办理结婚证是不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976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