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才女的名字

中国古代才女的名字,第1张

1、卓文君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后,西汉时期蜀郡临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人,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蜀郡临邛的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2、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3、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市)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后因被列入元祐党籍而罢官。母王氏,亦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养。

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工书能文,兼通音律。建中靖国元年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志同道合,感情甚笃。喜好收藏金石碑帖,共同搜求寻访,鉴赏研究。夫妇也都爱好诗词,时相唱和。

4、班昭

班昭(约49—约120),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曹世叔(名寿)妻,早寡。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

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以个性而论,曹世叔活泼外向,班昭则温柔细腻,夫妻两人颇能相互迁就,生活得十分美满。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帮她的哥哥班固修《汉书》。

5、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参考资料:

-卓文君

参考资料:

-蔡文姬

参考资料:

-李清照

参考资料:

-班昭

参考资料:

-谢道韫

主演电视剧

2012年(预期)《策反者》(饰黄以轩,男1号)(导演:刘江,编剧:钱滨、易丹)

拍摄时间:2011年1月- 合作演员:姜武吴秀波剧照(18张)

2011年(预期)《请你原谅我》(饰徐天,男1号)(导演:刘惠宁,编剧:徐兵) 曾用名《火红的八十年代》《假如爱有天意》

拍摄时间:20108-20101111 合作演员:海清、董洁、吴越

2010年《追捕》(饰刘天舒,男1号)

拍摄时间:200912-201023 合作演员: 海清、邵兵

2010年《黎明之前》(饰刘新杰,男1号)(导演:刘江,编剧:黄珂)又名《黎明前》曾用名《黎明前的瞬间》

拍摄时间:200996-20091214 合作演员:林永健、海清、陆剑民、张晞临、任正彬、田小洁

2010年《上海上海》(饰顾业成,男2号)(导演:毛卫宁,上海世博会献礼片)

拍摄时间:20094-20097 合作演员:段奕宏、左小青、赵铮、杜志国

2009年《大爱无敌》(饰谢永康,男1号)又名《剪爱》

拍摄时间:20081216-200929 合作演员:贾静雯、韩青

2009年《昏迷不醒》(饰丁绍峰,男1号)

拍摄时间:200811-20091吴秀波影视剧照(13张) 合作演员:陆玲、赵毅

2009年《剑谍》(饰方滔,男1号)

拍摄时间:20089-200811 合作演员:唐于鸿、白凡、牛飘、郭凯敏

2009年《嫁衣》(饰焦阳,男1号)(导演:马进)又名《悲伤嫁衣》

拍摄时间:20085-20087 合作演员:刘蓓、何政军、孙松、何赛飞、瞿颖 2008年《温柔的背后》(饰江成云,25-30集的男1号)

拍摄时间:200711 合作演员:郭柯宇

2008年《义本同心》(饰尚飞,男2号)

拍摄时间:20078-20071012 合作演员吴秀波饰谢永康(20张):陶大宇、舒畅、温兆伦、贾青

2008年《兄弟门》(饰金山,男1号)(导演:杨文军)

拍摄时间:200766-200795 合作演员:魏骏杰、文章、齐欢、张政勇

2008年《相思树》(饰康凯,男1号)(导演:孙周,央视1套黄金时间播出)

拍摄时间:200611-20075 合作演员:陈数、浦蒲、孙淳、廖凡

2007年《追查到底》(饰钱海洋,反1号)

拍摄时间:20069-200611 合作演员: 郭铁城、郭金、王挺

2006年《29天半》(饰潘亚石,反1号)又名《无间炼狱》

拍摄时间:200512-2006220 合作演员:吴若甫

2006年《道可道》(又名《刑警尖兵》)(饰罗伊,男1号,监制)(导演:杨文军)

拍摄时间:20059-2005122 合作演员:郝蕾、张磊、黄鹏

2006年《玉碎》(饰小野一郎,反1号)

拍摄时间:20052-20056 合作演员:王刚、丁海峰、沈傲君、王挺、金玉婷 2005年《离婚进行时》(饰王伟,反1号)

拍摄时间:2004年底 合作演员:江珊、韩雯雯、丁志诚

2005年《新英雄虎胆》(饰郑昊天,男1号)

拍摄时间:20053- 合作演员: 郭铁城、王海燕、赵恒暄、侯天来

2005年《捕蛇行动》(饰杨滔,男1号)

拍摄时间:2004年底 合作演员:王姬、陶泽如

2005年《阳光下的冰器》(饰郭飞,男1号)又名《冰器》

拍摄时间:2004年 合作演员:黄鹏、侯天来、牛莉

2004年《非常道》(饰吕天卓,反1号, 监制)

拍摄时间:2003年底 合作演员:周杰、牛莉、黄鹏

2003年《立案侦查》(饰雷鸣,男1号)

拍摄时间:2002年底 合作演员:郭涛、小陶虹,龚蓓苾、刘蓓等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班昭。

蜀中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民国四大才女:庐隐、萧红、石评梅、 张爱玲。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人物简介:

蔡文姬

蔡文姬(公元177年?-公元249年?),名琰,字文姬,一字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蔡文姬纪念馆在1991年建立,位于西安城东南蓝田县三里镇乡蔡王村。馆内详细介绍了蔡文姬生平事迹,陈列着蔡文姬所著《悲愤诗》和琴曲歌词《胡笳十八拍》,以及蔡文姬在史书中的记载,其中包括《后汉书》中的《董祀传》,还有蔡文姬墓和现代著名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公元664年-公元710年7月21日)即上官昭容,唐朝陕州陕县人(今河南三门峡)。唐代女官、女诗人,唐中宗的妃嫔,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获罪遭诛后,上官婉儿随母亲被发配入内庭为奴,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得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可谓才华绝代。中宗年间,封为昭容,执掌朝纲,权势日盛,左右朝政,期间大设修文馆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引领一代文风。710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2013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了上官婉儿的墓葬。

班昭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故后世亦称"曹大家"。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

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蜀中四大才女人物简介:

卓文君

卓文君(前175-前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如《白头吟》,诗中"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薛涛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

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

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

黄娥

黄娥,字秀眉,明代女文学家,四川省遂宁市人。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父亲黄珂官至尚书,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正德十四年(1519)与杨慎结婚不久,慎谪守云南,长达30年之久,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县,管理家务。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5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但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誉。黄娥与杨慎的结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段著名的佳话,他们夫妻二人的诗词成就都很卓著,在明代自成一家。

民国四大才女人物简介:

庐隐

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女作家在现代中国》(Writing Women in Modern China)之中,与萧红、苏雪林和石评梅等人并列为18个重要的现代中国女作家之一。

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去世于香港。

石评梅

石评梅(1902-1928),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曾用笔名评梅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1902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1919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时即热心于文学创作,1923年9月在《晨报副刊》连载长篇游记《模糊的余影》,1924年与挚友陆晶清编辑《京报副刊妇女周刊》,1926年,继续与陆晶清合编《世界日报副刊蔷藏周刊》,1928年9月30日因病逝世。

石评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

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1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各代表那些历史人物

太傅高密侯邓禹————————————————青龙角宿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青龙亢宿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青龙氐宿

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青龙房宿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青龙心宿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青龙尾宿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青龙箕宿

建义大将军融侯朱祜——————————————玄武斗宿

征虏将军颖阳侯祭遵——————————————玄武牛宿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玄武女宿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玄武虚宿

卫尉安成侯铫期————————————————玄武危宿

东郡太守乐光侯耿纯——————————————玄武室宿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玄武壁宿

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白虎奎宿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白虎娄宿

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白虎胃宿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白虎昴宿

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白虎毕宿

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白虎参宿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白虎觜宿

左曹合肥侯坚镡————————————————朱雀井宿

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朱雀鬼宿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朱雀柳宿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朱雀星宿

右将军槐里侯万脩———————————————朱雀张宿

太守灵寿侯邳彤————————————————朱雀翼宿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朱雀轸宿

2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各代表那些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

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云台二十八将以邓禹为首,依照生前爵秩与民间四象二十八宿传说,依次排序为: 太傅高密侯邓禹————————————————青龙角宿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青龙亢宿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青龙氐宿 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青龙房宿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青龙心宿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青龙尾宿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青龙箕宿 建义大将军融侯朱祜——————————————玄武斗宿 征虏将军颖阳侯祭遵——————————————玄武牛宿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玄武女宿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玄武虚宿 卫尉安成侯铫期————————————————玄武危宿 东郡太守乐光侯耿纯——————————————玄武室宿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玄武壁宿 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白虎奎宿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白虎娄宿 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白虎胃宿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白虎昴宿 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白虎毕宿 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白虎参宿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白虎觜宿 左曹合肥侯坚镡————————————————朱雀井宿 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朱雀鬼宿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朱雀柳宿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朱雀星宿 右将军槐里侯万脩———————————————朱雀张宿 太守灵寿侯邳彤————————————————朱雀翼宿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朱雀轸宿。

3庄姜是什么历史人物

庄姜,生卒年不详,宋学者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也是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即为其所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燕燕》为”万古离别之祖”。

庄姜可以说是“诗经”时代的美女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可是如此美貌的庄姜却嫁给了昏惑的庄公,以致夫妻不和,婚姻不幸,心中痛苦异常。

《邶风》的一、二、四首诗写出了她的这种心情。 第一首《柏舟》,写的是庄公长期不和庄姜一起生活的事情,《柏舟》即是作者自况,柏木之舟质量是坚实细密的,比喻作者人才出众,但却也只是飘荡水中的一只空船。

作者也想主动地搞好和庄公的关系,奈何丈夫既对她不好,身边还有些小人落井下石,作者最后只能是忧心忡忡,仰望天空,希望自己可以像小鸟那样自由飞翔。 《绿衣》为《邶风》第二首。

宋朱熹认为: "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已也。”正嫡幽微,不能自已。

可以看出庄姜在卫宫中的处境,着实堪忧。 第四首是《曰月》,局早在《诗经今注》中认为:"这是妇人受丈夫虐待唱出的沉痛歌声。

”而《诗序》中说:“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自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于困穷之诗也。”那么诗中“不我顾”、"不我报”、“德音无良”指的正是卫庄公,庄姜的悲惨命运具有封建妇女的典型意义。

4吴伟业是什么历史人物

吴伟业(1609年一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

先世居昆山,祖父始迁太仓(今皆属江苏),明末清初诗人。少时“笃好《史》、《汉》,为文不趋俗”,得到张溥赏识,收为学生。

崇祯四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官职。南明福王时,拜少詹事,后因与马士英、阮大铖不合,仅在任两个月就辞官归里。

吴伟业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非常仇视农民起义军,对清朝统治者也无甚好感。他屈节仕清,一直认为是“误尽平生”的憾事,在其诗文中多有表露。

吴伟业诗今存一千余首,他与钱谦益、龚鼎孳齐名,并称“江左三大家”。《四库全书总目》评论他说:“其少作大抵才华艳发,吐纳风流,有藻思绮合、清丽芊眠之致。

及乎遭逢丧乱,阅历兴亡,激楚苍凉,风骨弥为遒上。”很能概括其诗作的特色及前后变化。

他的诗歌多写哀时伤事的题材,非常富有时代感。其诗形成自成一派的“梅村体”,对后 世有很大影响。

代表作有《过吴江有感》、《过淮阴有感》、《杂感》、《扬州》、《读史杂感》等,其中《扬州》四首,更是他七律的力作;而他的七言歌行特别出色,音节极佳,情韵悠然,最著名的是《圆圆曲》;他还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如《直溪吏》、《临顿儿》、《堇山儿》、《马草行》、《捉船行》等。 吴伟业词作不多,但都传诵颇广。

其风格与诗近似,清丽哀婉。如《满江红•蒜山怀古》、《贺新郎•病中有感》等,悲感万端,感人至深。

吴伟业著作有《梅村诗馀》、《梅村家藏稿》,传奇《秣陵春》,杂剧《通天台》、《临春阁》,史乘《绥寇纪略》等等。 。

5凿壁偷光的历史人物是谁

凿壁偷光主人公:

匡衡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枣庄市峄城区),“至衡始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

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西京杂记》)。这就是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两千年来盛传不衰。匡衡青少年时期除了“庸作以供资用”,把得到的报酬买书买笔等学习用具外,史籍还记载,他还经常到书简收藏者那里去劳作而不取报酬,只是将借书作为交换条件。正因匡衡孜孜以读,因而成为一代经学大师。

6古往今来 舍身求法 的历史人物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

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

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

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给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

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

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7黄娥是怎样的历史人物

黄娥 蜀中即有四大才女: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娥。

黄娥,明代女文学家,字秀眉,四川省遂宁市人。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

父珂官尚书,自幼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札。正德十四年(1519)与杨慎结婚不久,慎谪守云南,长达30年之久,长期留居夫家新都县,管理家务。

在天各一方的离别期间,以《寄外》诗闻名当世。又工于散曲,在明时已有刊本《杨升庵夫人词曲》5卷,又有《杨夫人乐府》,但其中多与杨慎《陶情乐府》所收者相混。

近人将两人之作合编为《杨升庵夫妇散曲》,风格缠绵悲切,有“曲中李易安”之誉。 她博通经史,擅制词典的才名为艺林传颂。

丈夫状元郎杨慎对自己妻子的才学叹赏之极而致于崇拜,称黄娥为“女洙泗(女孔子),闺邹鲁(女孟子),故毛语(女毛公)”。 逸事:黄娥锦字寄永昌 《诗酒风流传》说清狂,杨升庵在泸州发颠排在第一,说才女,又说他的贤伉俪黄娥。

莫要说山野人对这家人偏爱,想那《华西都市报》组织评选巴蜀文化名人,大名垂宇宙的诸葛亮都不能入选,这俩口子却双双榜上有名。各位看官!这可不是状元郎夫荣妻贵。

朝堂上,那状元挨板子血肉横飞,永远充军云南永昌卫。黄娥女之所以入选巴蜀名人,完全是因为她“才情甚富,不让易安(李清照)、(朱)淑真”,她血和泪吟成的《寄外》诗500年传唱到而今,恁是铁石心肠也泪流: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想当年清华大学招生,陈寅恪先生出“孙行者”作上联求对,有一考生对曰:“胡适之”。

陈先生说:“好!就凭这3个字,清华哪个系都可以上的。”3个字对得好就可以进清华(少考1分就要收人家考生几千元“选校费”的,你听清楚没有)。

这娘子有这样好诗,词曲儿更填得特别好,经徐文长评定为“旨趣闲雅,风致翩翩,填词用韵,天然合律”;“才艺冠女班”。钱谦益(这老东西的事情,咱们过几天另外讲)的《历朝诗集小传》,也很是称赞的。

这样的才女,凭什么不该请进《诗酒风流传》! 古代女子受制于所谓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有姓无名。

这娘子却有名有姓,姓黄名娥字秀眉。她娘家老爹遂宁黄珂,官至尚书,母亲王氏,也识礼知书。

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杨升庵原配夫人亡故,第二年在新都桂湖之滨的榴阁,同她结婚。这才女以石榴自喻,赋诗表达自己对新郎倌的深情: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 番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身为续弦继室,所以说不与桃李争春,只说自己像火红的石榴花,仲夏五月才开放。花开虽迟,却是喜得状元结为连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杨状元回京复职,黄夫人同行;杨状元得罪充军,黄夫人又同他沿运河入长江,泛洞庭直上江陵。来此已是岐路,杨状元要被押去云南;她要返回四川。

天愁地暗,云南在哪边?杨状元怆然填词: 楚寨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

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

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黄夫人更是悲从中来,也填了五支《罗江怨》。五支太多,咱们只抄一支也罢: 关山转望赊,程途倦也。

愁人莫与愁人说。离乡背井,瞻天望阙。

丹青难把衷肠写。炎方风景别,京华音信绝。

世情休问凉和热。 可怜她回新都空闺榴阁,好不容易才盼到杨状元在滇南“辞家衣线绽,去国履痕穿”的家书,凄然谱成四阕《黄莺儿》,第一支是: 积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

泥途满眼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天涯极目空肠断。

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滇南自古无鸿雁,杨状元滇池“忽见行行雁”飞来,他立即联想到“来应自故乡”;联想到故乡榴阁里,寂寞是黄娥!无奈是天下大赦,嘉靖皇帝也特旨不赦于他。天各一方,黄娥女这辈子只有独守空房了。

杨状元云南病故,年过花甲的黄娥女万里奔丧,到泸州迎得灵柩返回归葬。一生坎坷如此,那些嚼舌根的烂文人还要造谣,说她其实不会做诗,传世的作品,或为传抄之误;或是升庵代作;或是书商为牟利而胡编杜撰。

到是那明代“后七子”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里说了句公道话:黄娥的《寄外》诗和《黄莺儿》字字佳绝,杨状元连和3首,也总是不如! 各位看官!黄娥的故事,山野人就只讲到这里了。陈廷乐先生参与构思营建的新都升庵祠里,她夫妇二人的塑像也相隔半湖。

这可敬的陈先生生前对我说过:这象征他们一生分离却心心相印;天涯咫尺,又咫尺天涯。

相信喜欢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孟尝君,战国齐国齐威王的孙子,靖郭君田婴之子,其在位期间战功显赫,败秦军,攻破函谷关,但是这些并不是孟尝君被人广为人知的原因,主要缘由是他广招宾客,俭省下来的钱财全部用来招徕人才,门下食客三千而闻名。

孟尝君这样的无私的做法,估计很多人都不会理解,不过我们只能通过史书略知一二,充满了神秘,不过在当就有一个人在效仿孟尝君,每天花费600元设流水席供宾客实用,而且是来者不拒,每年的花费高达20万元,而且距今为止已经有20年之久了,他的名字叫做黄珂。

提起黄珂,这在业内也颇具声望,先后从事摄影、传媒、餐饮等多种行业,现居北京朝阳区望京,这20年来长期在家设流水席招待四方宾客,初步估计招待人次已达十余万,被人称为当代“孟尝君”,所设流水席也被叫做“黄门宴”。黄珂所设的流水席,从普通人到社会名流都来者不拒,譬如马未都、冯小刚、鲁豫等人也曾去品尝一番,影响力巨大。

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黄珂开办流水席到现在花费了多少钱,一年20万,20年就高达400万,这样巨额的花费,相信很多人都很难理解,这样的做法到底值不值得,尤其是这样长年累月累积下来,黄珂宴请招待的宾客都就连孟尝君都难以企及。不过很多网友都觉得黄珂的做法虽然高调,但还是值得的。

原因在于,黄珂的身份是一名生意人,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人品和名望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多一条朋友多一条出路,朋友多就意味着资源多,有了资源就很好做生意了,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比如通过这样的做法,很多各界的名流都前去品尝了一番,自然而然也就都认识了黄珂,这对于黄珂来说可是财富资源,有很大的机会可以达成合作,这样算下来还是很值得的,值得我们深思。

不过黄珂能够这么时间一直举办这个流水席,黄珂也笑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喜欢交友,二是川菜好吃,三是一直未婚,因为家里没女主人,所以大家在我这天天吃都没问题。正是因为黄珂这样的做法,导致他的生意事业一直不错,名利双收,称得上是有一个有大格局的人,可能黄珂也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道理,大家觉得呢?

举报/反馈

精彩推荐他是“当代孟尝君”,每天设流水席供人食用十余年,来者不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对历史有点儿了解的朋友,相信都知道孟尝君。孟尝君(即田文),战国齐国齐威王的孙子,曾率三国联军大败秦军,攻破函谷关。而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封地广招各国贤良,门下有食客数千,因而后世皆颂“孟尝君能得士”。

孟尝君招贤纳士的行为,只能在史书上窥见一二,无法亲眼目睹,实乃人生一大憾事。然而,当下却有一位“贤者”在效仿他——每天设免费流水席供宾客食用,已有十余年,凡来者皆不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他叫黄珂,原籍重庆,后移居北京。先后从事影视传媒、餐饮娱乐等数个行业。媒体介绍,从两千年开始,便在家中开设免费流水席招待九州来客。食客有商业大佬、文化人士、IT精英,也有普通的上班族,之中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葛优、冯小刚、张一白、鲁豫、窦文涛、贾平凹、马未都、蒋雯丽等名人,皆为座上客,时常去品尝席上的美味。估计是东家姓黄的缘故,因而流水席被人称为“黄门宴”,黄珂本人也因广邀天下宾朋,被人称作“当代孟尝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马未都曾在一档节目里介绍过“黄门宴”。马先生说,流水席从早上开始,一直吃到晚上,期间不断来人加座,更是不断撤盘加菜;都是一些私房菜、家常菜,大概每年要花费20万元左右,折合下来每天不到600块钱。

一年20万,就算流水席开设了15年,下来也有300万了,不得不说黄珂是个有钱人,并且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有钱人。照这样的吃法,放在今天,600块一天是不够的,光猪肉就要花费绝大半,更不要说其它菜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那么,问题来了:黄珂为何要这么做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十余年间,招待宾客不下10万人,只为用这种方式结交更多的朋友。笔者掰着手指算了算,若比之门下食客数量,孟尝君都要自愧不如,因为还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

对于黄门宴,网友的评论也是众说不一,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还有人亲自上门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网友叙述:“2011年底,我来到黄珂所住的小区。随即,询问了很多住户,都表示压根不知道吃流水席这档子事。后来又问了两个保安,他们的回答和住户一样。最后按照媒体报道的门牌号找到黄珂家,与其助理交谈后,这才明白:吃饭要提前预约,而且还要是黄珂认识的朋友才行。原来,媒体报道人人都能吃的黄门宴,并不是人人都能吃哦。”

黄门宴,媒体说是人人都能吃,网友却说并非人人都能吃,究竟谁说的是真,不得而知,主要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这就是笔者为何在开头要为“贤者”加上双引号的缘故。当然,饭菜是人家的,选择什么样的食客也是人家的权利和自由,我们无权干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

说完了黄珂,回头我们再来说说孟尝君。对于孟尝君的事迹,起初,笔者是通过司马迁《史记-孟尝君传》得知的。传记中,司马迁详细介绍了孟尝君是如何的贤良,是如何的招贤纳士,是如何如何的……那时对孟尝君可谓佩服的五体投地。

后来,读了王安石《读孟尝君传》文章后,当初的佩服被削减不少,甚至对其为人也产生了质疑。孟尝君果真是个贤良之人吗?王安石说:“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是!而是一个鸡鸣狗盗组织的头领,何谈是贤良?)

为何要这么评价?王安石又说:“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若是贤良,必能善用齐国的强项,得一位贤士相助,就可以制约秦国,何必使用鸡鸣狗盗的手段?)

王安石用了一个疑问句,外加一个反问句,否定了孟尝君能得士的美名,由此才让笔者对孟尝君的“贤良”产生了质疑。换言之,黄珂不辞辛苦效仿孟尝君,大摆宴席十余年,难道真如他所说只为交友?

也许,正如鲁迅写给瞿秋白的对联那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因为黄珂要寻求知己,但十余年一直没有找到,故而才不惜费时费力费钱开设“黄门宴”。珍贵视频!

1928年民国时期

重庆朝天门码头!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视频中的小孩现在都100岁了,

大多化为尘埃……

百年沧桑,

幸福来之不易!

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

黄珂在家里大宴宾客

我觉得重庆人身上有两个方面(性格),看起来对立实际上又结合得很好。山粗狂豪放,水细腻柔软,重庆人身上这两部分都有。

人物简介:

黄珂:60岁,重庆渝中区望龙门人。1983年后移居北京,现居北京朝阳区望京,先后从事摄影、传媒、影视、餐饮等多种行业。十余年来,在家中长期设宴招待各方人士,形成有名的“黄门宴”,被誉为“京城第一文化沙龙”、“北漂之家”,招待人次达十余万,黄珂本人则被称为“ 现代孟尝君”,受到各界人士尊敬。

晚上7点,黄门宴正式开始,黄珂开了一瓶江津老白干,很快被众人喝干。食客中,有一半重庆人,IT男、地产商、企业老总、空少……乘船而来,又登船离去。

贾平凹、顾长卫、蒋雯丽、冯小刚、葛优、崔健、马未都、梁文道、鲁豫、窦文涛、张一白等,这些名人都曾到流水席上一尝美味。

门铃响起,又一群陌生人不约而至。“坐,小胖加菜!”黄珂起身招呼。每天,同样的故事,在望京606上演。

基本不会被问询来者是谁。更为夸张的一种说法是:有人谁也不认识,就进门、坐下、吃饭、聊天,大朵快颐之后,走掉。

都说北京望京有位奇人,从1999年开始,此人常年在家中设宴,款待鸿儒白丁,三教九流。无论是否相识,都可添副碗筷,坐下品一口家常川菜。坊间说他是现代孟尝君。16年来,川流不息的“黄门宴”,开席后就没打算散去。

3月16日,初春,北京停止供暖。望京606,温暖如春。书房的墙上,有一幅巨大的油画,一辆从重庆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今天的客人中,一半都是重庆人。第一次来的,稍显紧张后很快放松下来。就像主人黄珂说的那样,我这里就是个重庆的水码头。各位,请随意。

因单身才办流水席?

每年至少花费20万

每年至少花费20万

这场声势浩大的流水席,为何得以存在这么长的时间?黄珂笑称,最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独居,家里没有女主人;二是爱好交友;三是川菜好吃,也好做。”

黄珂幽默地解释,三个理由中,单身是最主要原的因:“我单身,家里没有女主人,这点很重要。你想吧,平时我们到别人家吃饭,都要看女主人的脸色啊,如果女主人脸色不好看,饭肯定吃不长了。所以,在我这里,天天吃都没问题。”

既然是流水席,客人就是白吃白喝,买单的人就是黄珂。对此,黄珂一点也不在意,事实上,他并不知道每天要花多少钱,每年要花多少钱,16年已经花了多少钱。

“这些年,媒体经常爱给我算账,你一个月菜钱、烟钱花了多少什么的。但是我不会去算这些细账,不是这种性格的人,我是有得用、应付得过去就行了,如果应付不过去了,没有这个花费了,就结束了。”黄珂笑了笑。

黄珂自己没记账,但通过家中掌勺的大厨,记者了解到一个大致数据。30岁的“小胖”是黄珂家中的厨师,他说,家里每天要花几百元买食材,这还不包括烟、茶、水果的费用。有时费用会更高,比如大闸蟹上市,比如要做海鲜锅时。大体一年下来,流水席的费用在20万元左右。

每年,黄珂还要在家乡重庆,为流水席准备至少三头猪,用来制成腊肉、香肠。楼下商店的老板也说,黄珂家一年买的啤酒,比整栋楼的总和还要多很多。

不计细账,黄珂其实有底气。早在80年代末期,他便下海经商,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如今,黄珂的产业依然涉猎众多,但自己基本不参与具体经营,而是由下属管理。

虽然有商人的身份,但黄珂却偏偏热衷古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多年的经营,让他衣食无忧。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对生活越发淡然。而交友众多,也让他的家宴上食客络绎不绝。这些都是促成他坚持16年、食客过10万的“底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1178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