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三个唐僧?

为什么要用三个唐僧?,第1张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取经,可是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到派唐僧去取经的人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么,问题就来:作为一国之君,手下的人千千万,为什么偏偏要派唐僧去呢?自己的“御弟”为何要被委以这种苦差事

想要解决这些疑问,就先要解决另外一些: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取的是什么经?取来经干什么用?给谁用?用的人动机何在?

常言道:人无利,不早起。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是要经过考虑和抉择的。而是凡考虑抉择就必须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

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膜拜,五体投地的膜拜!

所以说,唐僧取经也是对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取舍结果的必然

这样就会有人问了:这一路艰险,妖魔鬼怪横行,稍不留意就会丢了小命,唐僧他会不知道?

当然知道!唐僧之所以会去取经,他是有多不愿意,你仔细看一下原著就知道了。大致上是这样的:

适逢唐朝开国不久,皇帝唐太宗举办了一次旷世规模的宗教活动,叫作“水陆法会”。举办这场“水陆法会”,需要选举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来作坛主主持人。因此就放出皇榜找这样一位有德高僧。不到一个月,各路高僧云集京师,众人从中选举出了陈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的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母亲更牛,是开国原勋殷开山丞相的女儿,标准的高干子弟,太宗皇帝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于是太宗喜道:“果然举之不错,诚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朕赐你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

“根源又好”,这是大实话,虽然遭遇略坎坷,但是也是标准的官二代

“德行又高”,这从哪儿说起呢?看不出来,作者只说“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是真正的不添加任何成分的那种“无公害”的一类人

“根源又好,德行又高”,对于唐僧来讲说白了就是高帽子,对于其他人来讲就是得有说服力:吃的福利多,品行好,年轻体壮,又是位公众人物,所以,你不去谁去!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那么,那些年,唐僧都连吃带拿,拿过那些好处?

首先,是取经事业真正的“东家”菩萨:送来两件宝物,一件锦阑袈裟,一柄九环锡杖。二者非常的闺中,袈裟可以卖五千两,锡杖可以卖二千两!算起来,约合人民币了

尽管贵,太宗还是说“朕买你这两件宝物,赐他(玄奘)受用”

太宗宣玄奘入朝:“求证善事,有劳法师,无物酬谢。愿送锦阑异宝袈裟一件,九环锡杖一条。今特召法师领去受用。”玄奘叩头谢恩

皇上给的,其实不要也不行。无功不受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但是给你了,就说明有事要让你跑腿了

太宗道:“法师如不弃,可穿上与朕看看”

玄奘遂将袈裟抖开,披在身上,手持锡杖,侍立阶前。君臣个个欣然,文武人人喝采

待玄奘穿了袈裟,持了宝杖,太宗又赐他两队仪从,着多官送出朝门,教他上大街行道,往寺里去,就如中状元夸官的一般。这位玄奘再拜谢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轰轰,摇摇摆摆。你看那长安城里,行商坐贾、公子王孙、墨客文人、大男小女,无不争看夸奖。俱道:“好个法师,真是个活罗汉下降,活菩萨临凡!”玄奘直至寺里,僧人下榻来迎。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各各归依,侍于左右。玄奘上殿,炷香礼佛,又对众感述圣恩不已

火上浇油,把事情搞得尽人皆知,让唐僧彻底没有退路。然后,看时机成熟

菩萨对太宗皇帝说,你办的这个水陆法会不行。你请的法师只会讲小乘佛法,起不了太大作用。我那里有大乘佛法,那才是真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

太宗正色喜问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菩萨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太宗马上叫法会暂停,待朕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重做法事。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

这下好了!谁去?刚给完你东西你说谁去!

派其他的的人去,其他人肯定会说,“那个高僧又年轻,又拿你东西,你不让他去,凭啥就是我?”作为一国之君就这样结党营私,还让百姓怎么拥戴,哪还有贤德的样子——脸往哪放?

衣服禅杖是菩萨给的,菩萨现在又搞定了你的领导。东西现在还在身上热乎着呢,所以唐僧是推也推不掉,躲也躲不开了。只能是:

上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注意,他说的是“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可见,玄奘法师压根都没有取经的愿望与念头的,只是给你跑腿而已。谈不上什么修行,更谈不上什么思想觉悟,更不是为了什么普度众生,仅仅只是因为我贪了你的小便宜,不得已要还你一个人情,那就只有替你卖一回命了!

唐王大喜:“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

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唐王果真是“十分贤德”,把唐僧“感动”的连毒誓都发了:把事情搞彻底,一点翻盘或是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现在你若是不去,最起码是个欺君,妄语,言而无信,这日后还怎么做人?家里人也会随之受到牵连不是……

没办法,不管是硬着头皮还是软着头皮都也只能上了

玄奘回到寺里。几个徒弟早闻取经之事,都来相见,因问:“发誓愿上西天,实否?”

玄奘道:“是实。”

他徒弟道:“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玄奘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意思就是:你以为老子愿意去,是不得不去啊。哪还有选择的余地?拿了人家的手软,拿了东西只能是给人家卖命了呀!

这事,谁摊上都一样!

所以说,结论就是:

唐僧不是去取经只是去还债,不得不去还债,一点没有心甘情愿

不是唐僧要取这个经,而是唐太宗派遣唐僧去帮他取回这个经不是唐太宗找不到人,而是唐太宗只能找这个人

关于《西游记》我有太多要说的,有其他看法的朋友请在下方给小编留言,欢迎一起探讨: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下回预告:唐太宗为何要取经?动机在哪?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首先日本过去是和唐代类似的那种感觉的衣服,类似圆领袍和襦裙。然后就是比较常见的狩衣、水干、十二单之类的

打褂(这个不是艺伎用。现在结婚通常都要换三套外面披的打褂,红、黑、白。不是白色的就是色打褂,是拖地的款式的外披衣服)

褂下(也一样不是艺伎用。而是穿在打褂里面的那件,也是拖地的)

白打褂(结婚用)

白褂下(结婚用)

白无垢(这个就是整套结婚用的白色的。重复了。)

振袖(未婚最正式礼装。有大振、中振、小振。其中中振就是最常见的通常被国人称为大振袖的。其实是中振。大振是袖子更长的,也叫本振。小振也叫二尺袖)

二尺袖(和袴相搭配,常用于毕业典礼,)

访问着(已婚女性用普通正式场合穿。袖子、下摆有一整片连续花纹的。通常一个或3个家纹

付下(准礼装。就像军衔制度里面的准字一样,不是正的,是接近正的。这个花纹就分开来,也是袖子、下摆都有花纹,通常一个家纹)

黑留袖(这个才是已婚人最最隆重的礼服。而且要求配金、银色腰带、配浅色或者白色带扬、配有金线的带缔或者金、银色带缔。黑色,只有下摆有花纹。有五个家纹)

色留袖(次于黑留袖的正装,三个家纹情况比较多。和黑留的区别就是颜色。和访问的区别是袖子没花纹

色无地(正装。其实这个也是非常正式的。因为像是茶道这种场合,穿色无地比穿访问更加合适,因为茶道的精神更要求简洁。而且这个有“仿佛小纹一样的色无地<朦胧的渐变色的感觉但是不是印刷的花纹>”和“仿佛色无地一样的访问着《这个是访问,是靠纺织出来的下摆成片的图案区分,远看像无地,其实是访问》”)

小纹(类似于大部分国产布料一样,是平铺的花纹,全身到处都是。类似于你用了一张小,然后设置壁纸时候设置平铺,那种感觉)

coat系:羽织(和服的外套一种《根据领子分》,有长羽织和短羽织,男用女用。

道行(领口是方形的,也有长短款。还有做了防水处理的雨用道行)

被布襟(在**大奥里面,女主角出门时候领子两边有中国结的那种外衣)

道中着(领子左右交叉,在右侧有绳子捆住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coat系列,千代田襟等等,总之都是外套作用。)

甚平(最常见的工作服,多见于居酒屋和小吃店的服务生穿着,有点衬衫裤衩的感觉

浴衣《通常和所谓的“正装和服”区别开来。“正装”表示是和服类不是轻便浴衣类,而不是礼服的意思》(夏天用的轻便类和服,消耗品,大多是棉布做的,也少量出现棉、绢、羊毛《是的日本能把羊毛材质做成适合夏天穿……》。淘宝常见的有平纹棉、竹节棉、棉絽、棉红梅、变织、麻的。等级依次提高,而从棉絽开始,就可以配褥袢、正装配件当做非常不正式场合的正装和服穿了。在日本还有绢红梅(主成分真丝)、化纤红梅(化纤的))

最后 艺伎、舞伎、游女的服装和普通和服有一定的区别,领子后脖子部分处理不一样,而且从整个领子下端结束处开始一直到衣服低端加长,花纹和花色搭配有遵循传统,了解这些文化的日本人从一个女人穿的衣服颜色图案搭配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艺伎。而游女是日本的出卖身体的,带结是打在胸前的,比如说花魁道中这个词中的花魁就是游女最高等级。跟艺伎无关啦。

舞台和服还跟普通和服有区别。比如坂东玉三郎的和服就是舞台用。还有比如歌舞伎和服、舞台表演和服(舞台上就可能有各种朝代的简便穿着版,毕竟要跳舞,而且还更容易脏)

坂东 玉三郎 ばんどうたまさぶろう TAMASUBURO BANDO 代数:五代目 屋号:大和屋 定纹:花かつみ、のし菱 生辰:昭和25年(1950) 4月 25日 本名:守田 亲市 出身:东京都 血型:B型 [编辑本段]曾获奖项 1970年(昭和45年)3月:芸术选奨新人赏受赏 1971年(昭和46年)ゴールデンアロー赏 1981年(昭和56年)松尾芸能优秀赏 1985年(昭和60年)1月:第三回都民文化栄誉赏受赏 1991年(平成3年)仏シュバリエ勲章中国文化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号 1992年(平成4年)泉镜花文学奖特别奖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真夜中のノート』(サンリオ) 『玉三郎の邦楽ジョッキー』(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玉三郎舞台の梦』(新书馆) [编辑本段]写真集 『女形玉三郎』(讲谈社) 『玉三郎』(妇人画报社) 『坂东玉三郎-冬の旅ヨーロッパ古都を歩いて』(讲谈社) 『坂东玉三郎の世界』(朝日新闻社) 『坂东玉三郎ONNAGATA』(平凡社) 『ナスターシャ』(ぴあ) 『坂东玉三郎の宇宙』(ダンスマガジン増刊新书馆) 『山鹿八千代座坂东玉三郎华丽に舞う』(NTT出版) 『监督坂东玉三郎梦の女』(NTT出版) 『坂东玉三郎ひかりの中で』(松竹) [编辑本段]ビデオ作品集 『坂东玉三郎舞踊集』10巻 『东京蜃気楼』(イメージファクトリーアイエム) [编辑本段]后援会 坂东玉三郎メンバーズ TEL 03-3543-7701 〒104-0045 中央区筑地4-3-4 第二アワヤビル5F [编辑本段]详细资料 日本歌舞伎演员,女形 出生于料亭家庭,幼年时因为歌舞伎演出吸引而立志从艺。 昭和32年12月以『寺子屋』的小太郎役初登台,39年6月以十四代守田勘弥的养子身份,在歌舞伎座上演的『心中刃は氷の朔日(しんじゅうやいばはこおりのついたち)』后袭名五代目坂东玉三郎。 作为杰出的歌舞伎演员,克服疾病等诸多困难,磨练升华技艺,当之无愧的成为一代艺术大师,有着“歌舞伎的奇迹”的赞誉。在美国,英国,法国,欧洲,中国台北等进行的海外公演,使世界了解到歌舞伎艺术的魅力。 不仅在歌舞伎方面造诣颇深,还广泛涉足各个艺术领域,舞蹈,演奏,**,舞台剧,其导演的**曾入围柏林**节。 2008年3月6日至25日,坂东玉三与中国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合作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及歌舞伎《杨贵妃》在京都南座公演20场,并在同年5月6日至15日在北京湖广大戏楼演出10场,开创了中日艺术交流的新篇章。 在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执行导演靳飞看来,这也是此版《牡丹亭》最大的亮点,“坂东的演出使这一经典焕发出独特的美感,昆曲的舞台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个不会中文的日本人能喜欢上中国古典艺术,而且能透彻地理解剧中唱词的意义,唱念都做到完美,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素昧平生,何因到此?” 中国文化的魅力无法阻挡 许多人认为,坂东玉三郎的扮相与我国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相似。事实上他也确实与中国文化有不解之缘。 他生于日本歌舞伎世家,其祖父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幼时的玉三郎就常常听父亲讲述中国京剧和梅兰芳,对中国戏曲和文化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1987年,已是日本歌舞伎著名女形(男旦)的玉三郎专程来到北京,向梅葆玖学习京剧《贵妃醉酒》的台步、甩袖程式。在这个过程中,他得知《醉酒》深受昆曲影响,而昆曲产生的时间,与日本的能乐和歌舞伎差不多。从此,他对昆曲产生了浓厚兴趣。2007年,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下,玉三郎来到苏州,观看原汁原味的昆曲《牡丹亭》,并向中国昆曲名家张继青学习“杜丽娘”一角。 《牡丹亭》几乎是每个昆曲旦角演员的必修课,但真正能演好杜丽娘的少之又少,直到今天只有梅兰芳、蔡瑶铣、华文漪、张继青等少数几人得到认可。为了演好《牡丹亭》,坂东玉三郎很早就开始了解中国文化,他读了《论语》、《孟子》、《庄子》和《老子》,几乎每天打一个半小时的国际长途电话到北京,让靳飞给他讲解《牡丹亭》每一句唱词的意思。 对于一个不会中文的日本人来说,学习昆曲的最难之处莫过于语言的掌握。为了学习苏州话,玉三郎对照张继青灌录的唱词和念白,用注音法强行记忆,反复练习,家里的电视总是在播放张继青的口型录像。为了在演出中为杜丽娘配上一副圆润的嗓音,已经20年不食肉的玉三郎特意“开戒”吃肉。 在看了玉三郎版的杜丽娘之后,张继青感慨道:“坂东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他在台上的表演让其他的演员都显得生嫩了。” “是哪处曾相见,相看俨然” 传统昆曲也可融入“日本美” 这次的《牡丹亭》采用“全男旦”的形式,坂东玉三郎将携两名中国青年男旦饰演杜丽娘。其中坂东出演《惊梦》、《离魂》两折,中国国家京剧院的刘铮出演《写真》,《游园》则由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就读的董飞担纲。 “玉三郎对两位中国青年男旦的培养不仅限于戏,更有对男旦的严格、特殊的要求。”著名昆曲艺术家许凤山表示,能看到从前男旦“以老带新”的传统在玉三郎和两位中国青年男旦之间变成现实,中国戏曲的传统在此次中日艺术家的合作中得到延续,让人感到欣慰。 作为参演的另一方,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表示,与青春版《牡丹亭》相比,中日版《牡丹亭》更向传统回归。“坂东玉三郎并不是用歌舞伎的东西来改造昆曲,而是认真地按照昆曲的套路演昆曲。”蔡少华说。 坂东玉三郎说,相对于场面宏大的歌舞伎表演,昆曲的表演空间更小,艺术品格也更加内敛,但却具有极大的张力和艺术感染力,这使他在演出中甘愿卸下多年的歌舞伎表演经验,一心向昆曲的传统表演方式回归。 然而,玉三郎并不仅仅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多方面吸取营养来塑造心中完美的杜丽娘。他的演唱多使用头腔共鸣,近于程砚秋的“脑后音”,而身段富于舞蹈的造型美,也与程派风格极为相似。在《离魂》一折中,他为杜丽娘加上了在临死前向母亲再拜的动作,又将母亲和春香轻轻推开。在靳飞看来,玉三郎在《牡丹亭》中融入的“日本美”,独具匠心。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两大文化遗产碰撞出新火花 今年3月6日至25日,中日版《牡丹亭》曾在日本京都南座剧场公演20场,获得巨大成功。演出场场爆满,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都报以20多分钟持续不断的掌声,平均每场演出要谢幕4次。拥有600年历史的中国昆曲,在作为歌舞伎发源地的南座剧场大放异彩,吸引了许多日本观众的目光。 “坂东玉三郎使昆曲的欣赏群体走出了华语人群。在日本的演出,使很多日本观众接触到了我们的艺术。”蔡少华说。作为昆曲的国际传承人和推广人,坂东玉三郎正在推动中国昆曲走向世界——这也是中日版《牡丹亭》在演出之外更加深远的意义。 5月6日至15日在北京湖广会馆的演出中,由坂东玉三郎亲自指导苏州昆剧院青年演员周雪峰排演的歌舞伎《杨贵妃》也将同时上演。歌舞伎《杨贵妃》将使用中文唱词,由中国演员演唱,同时由中国演奏员使用中国乐器伴奏。这是日本歌舞伎诞生400年来,首次使用非日语唱词为演出伴唱,并由非日籍演员承担演出任务。 昆曲和歌舞伎这两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第三十个夏天,在北京古老的戏台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1797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6
下一篇2023-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