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曾经的杨永信吗?他的电击疗法做梦都想治好千万网瘾少年的“病魔”。
2006年初,山东临西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医生杨永信,成立了中国杨永信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对外宣称自己研究出了一套,药物+物理+工娱相结合的网瘾戒治模式。
2008年,央视播出“战网魔”纪录片,杨永信被家长推上神坛。
2009年,央视“网瘾之戒”,曝光杨永信在治疗网瘾期间使用了大量非人道手段。
收到了广大人民的口诛笔伐。“电击疗法”被叫停。
2016年,杨永信治疗中心关闭。
武器:仪器DX-2电休克治疗仪。是适用于狂躁精神病患者的一款抽搐型的治疗仪。(后被证实已经是淘汰产品,并没有许可相关信息。)
场所:魔窟“十三号诊室”
杨永信曾经在镜头前骄傲地说道:“就是要一边电他还要一边问他敢不敢啦,回答的不满意或者态度不诚恳就继续电,一直到他自己真正地认识到错误为止。”
“死里逃生”的孩子后来回忆说,当时杨永信让他躺在床上,将一个牙套塞进嘴里,然后打开机器,左右摩擦后放在太阳穴的地方。他感觉瞬间有千万条小虫在太阳穴撕咬,眼前闪过一道道白光。生不如死。“治疗”的同时,杨永信还会教孩子们怎么做怎么回复别人问起,如果不听话,还会有更多的电击。
于是家长们见到了喜闻乐见的“好孩子”,看到孩子痛改前非,钱也一叠一叠的塞进杨永信的口袋。
用身体上的折磨来让孩子们形成“服从性”,和拷问犯人如出一辙。同时杨永信还开创了连坐法,互相监督,如果谁违反了纪律,监督人要一起受罚。每次200元的“电击治疗”,家长要一起陪同。
想要从治疗所离开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杨永信相信自己已经完全没有网瘾了。
倔强在地狱是没有用的。从这里离开的孩子,绝大部分变得性格孤僻暴躁,即使不敢再违背父母的意愿,但也不再亲近。有更多的“患者”在“治愈”后“复发”,被一次又一次的送进魔窟。从一个简单爱上网打游戏的少年,变成疯子,傻子,痴呆,或者更暴力的存在。
家长们仿佛受了催眠,一面为自己的孩子挣扎受苦而痛哭流涕,一面觉得自己钱也花了,尽了最大的努力,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自己内心才是最煎熬的。同时还要重谢杨教授的再造之恩。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用爱感化。而不是惩罚。杨永信做的只是千万家长心里“恨铁不成钢”的恨,是家长心里的恶。而他们自己不敢,不忍对自己的孩子下手,找一个名正言顺的执行人,付一些钱弥补心理上的亏欠,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当今社会,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早已离不开我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事业了。不会使用互联网将使得许多人在这个网络时代寸步难行,而现如今有不少年龄段的孩子,甚至是成年人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网瘾”。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医者杨教授带着他网戒中心进入了公众的视野,那么,妇科杨永信怎么样了?杨教授事件最后怎么处理的?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杨永信1962年出生山东临沂,毕业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宁医学院。是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06年1月成立了临沂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杨永信担任主任,还被称为是全国戒网瘾专家”。在2008年因为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战网魔》,杨永信成为了所有网瘾孩子的家长的救世主,许多家长慕名而来,而有的孩子则是被强制或者暴力,还有欺骗等手段把孩子送到了杨永信的戒网中心。而来到这里的孩子最小的十二岁,最大的二十四岁,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不但过着军事化管理的生活,可以说是完全被监禁了,并且还要强制接受电击治疗”。而这种治疗方法在许多人看来安全性、有效性都是不明的,而且杨永信对于此研究也未上报,这种行为不尊重患者选择权和知情权,对这些孩子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并且他的收费也是私自收费的,在2009年已经被央视报道后叫停了。有专家表示家长和网戒中心利用强制手段对孩子们进行治疗,已经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涉嫌违法。杨永信在2009年被曝光之后曾经有段事件已经淡出了媒体的视野,但是在2016年,杨永信因为一篇文章而又重新受到了舆论的关注,并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线,杨永信可以说是一位毁誉参半医者了。
其实说到妇科杨教授事件,网上并没有相光的新闻以及报道。而妇产科杨教授确实是有一位比较著名的,她就是长春协和妇科医院妇科主任杨玉兰。杨玉兰是妇产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为国内知名度妇科专家。杨教授从事妇科医疗、教学、可言以及临床工作已经有42年了,经验相当的丰富。她不仅掌握最前沿的医疗技术,对各种妇科疾病疑难杂症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事件经验,在业界非常的有名,许多患者慕名而来。
指13号室专门为一个人而开放,换句话说,只给某人做治疗。一般的治疗杨永信是不去的,只有做专场时才在。专场治疗时间更长,手段也更残忍,比如在指甲缝插电针。
杨永信,1962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临沂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简称临沂网戒中心)主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被称为“全国戒网瘾专家”。
1982年7月大专毕业于山东省沂水医学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后在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于2006年1月成立了由他担任主任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
2008年因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的刘明银制作的7集电视纪录片《战网魔》成为一群家长心目中的救世主。
其使用电击“治疗”,同时它的某些“教育方式”被认为是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此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而这种一边“痛苦打击”一边给“光明出路”的做法,被认为颇似邪教,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是对孩子的二次伤害。
在2006年的时候,号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精神科教授杨永信在临沂市开设了一家对网络成瘾进行戒治的中心,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并对孩子感到绝望的家长们,将孩子送进去并十分高兴的称他为英雄”,当时外界有不少报道杨永信电击疗法的好处,对他也是各种宣扬,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各种感谢。但是之后有一位在该中心上班的员工爆料了他的真实面目,并将在这里孩子们受到的各种待遇说了出去,一时之间他从英雄”沦落为变态”。那么,杨永信最后怎么处理的?电击治疗事件被法律制裁了嘛?
杨永信的恶行真的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真的不知道为何这些家长会被洗脑,对待有网瘾或是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们该治疗中心的做法可以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也不为过,他们一边对孩子们痛打,一边宣称这给光明出路,网友们评价这和邪教的做法颇为相似,采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是对孩子们的二次伤害。杨永信给孩子们洗脑让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有病的,对自己产生怀疑,电击怀孕的少女并让家长带其做刮宫,这种行为不止一次,后来很多孩子都对自己的父母完全失去了信任,在睡觉的时候会毫无安全感的在枕头下藏刀,有的孩子离家出走并再也无音讯,基本和家庭断绝关系。
也许网友们很疑惑为什么杨永信都作出了这样丧尽天良的行为,他却还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事实上在2009年的时候,面对网络的巨大舆论,政府部门也只是责令杨永信将电击改用为符合卫生部标准的低频脉冲治疗仪,但对该治疗中心依旧是不管不问。之后杨永信开始渐渐的在媒体的视野中变得低调,大家都以为他被抓了,但是在2016年的时候,网上出现了一篇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文章瞬间点击量超过十万,将大家的视线再次拉回备受舆论的杨永信身上。他为什么没有被判刑,因为相关部门对他的支持,以及对他所作所为的认可,的确十分让人心寒。网上的治疗妇科的杨教授应该是不错的,好像受到了很多患者的好评,并有专门找她治疗的人。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杨永信”这个名字。
他曾经被称为戒网瘾专家,号称能使用电击疗法治愈青少年的网瘾。
2009年被扒出以极端方式对待孩子们之后,他看似销声匿迹。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在“帮孩子们戒网瘾”。直到今年八月被几个网友在微博上曝光。
我们今天要说,就是这个被杨永信和所谓家长们奉若神灵的电击疗法(更科学的称呼应该是“电休克疗法”)。
上世纪30年代,现代医学起步不久,人们对人类大脑运作机制的认知还处在一片空白的阶段,也不能正确认知精神疾病的发病原理。
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方法更是有限——不是找人做法驱魔,就是送到精神医院。
而当时的精神医生,则几乎是在病人身上做实验,为了镇住狂暴的患者,他们先后发明出了各种不靠谱的疗法。比如著名的冰锥疗法,是拿一根钢针插入患者眼眶,捣碎患者的前脑叶。
接受了这一疗法后,患者们往往都会变得极为平静麻木,如同行尸走肉——这是当然的,前脑叶掌控着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等等的功能。破坏了这一块区域,也就等于摧毁了患者的大半人格,他们的余生都将无法完整。
而传统的电击疗法ECT(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也做电休克疗法),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治疗时,医生通过电休克机,用适量的电流刺激患者大脑,从而诱发脑部类癫痫样放电,使患者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目的。
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大脑好像有一些毛病,虽然我们(上世纪的医生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强行电击重启一下总是没问题的。来,1、2、3……
而电休克疗法的缘起,最早要从1934年说起。
1934年,30出头的梅德纳医生(Ladislas Joseph Meduna)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从事精神医学研究。某天,他翻阅文献时看到了癫痫可以预防精神病的说法,随即有了一个不成熟的猜想:“人工诱发的癫痫大发作能不能改善精神病症状呢?”
他开始寻找实验体和能诱发癫痫的药物,并最终决定使用樟脑油在做实验。1934年1月2日,第一次实验进行,11名患者中的3名出现了癫痫症状,这大大增强了这位医生的信心。
接下来,他为一位33岁的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注射了浓度25%樟脑油,并成功诱发了癫痫,反复5次之后,这位患者的木僵改善了(木僵:一种重症精神病人会出现的高度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
这一实验轰动了当时的精神医学界。
医生们对诱发癫痫改善精神疾病的疗法非常热衷,但不是所有人都想走药物诱发一条路。梅德纳在匈牙利埋头苦干的时候,他的同行切莱蒂(Ugo Cerletti)和比尼(Lucio Bini)则在罗马研究电刺激和神经运动的关系。这一系列研究的灵感来自于某次观看屠宰场将猪电晕后宰杀。
两位医生们猜想,若是在精神病人头部两侧通入电流,也许可以矫正其疯狂,或者至少会比较顺从。
他们研制出来的装置就是这个↓
即:将两个电击分别放到患者大脑两侧,释放电流,使电流直接经过大脑,引起癫痫。
1938年,第一次实验开始,治疗对象是一名重症的精神病患者。治疗时病人首次被通电80V电压,01秒后仅有短暂意识丧失。再次通电90V电压,01秒后病人出现癫痫小发作样抽搐。第3次更强的电刺激后,这名病人全身抽搐大发作,意识完全丧失。(注:中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美国及日本的电压标准则为110V)
电击开始的时候,患者会被捆绑在床上,套上牙套防止他们因为太过痛苦而咬断自己的舌头。电击本身带来的痛感不言而喻,许多患者还会因为癫痫带来的肌肉强直、抽搐而骨折。被捆在床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望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在ECT疗法推广之后不久,上世纪40年代开始,医生们开始在电击的同时使用肌肉松弛剂,力求让患者们肌肉放松,避免二次伤害。
1955年,萨尔兹曼将静脉诱导麻醉药引入ECT,病人可以在麻醉状态下接受ECT,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痛苦。电休克疗法自此开始逐渐人道而正规。
那么,针对精神病人而使用的,在尊重了病人自身意愿才执行的电休克疗法,有用吗?
有用,但并不万能,而且还有大量副作用。
文献表明,ECT治疗对约50%的难治性重度抑郁症患者有效,关于后续随访的研究还很少,但大约一半的患者在一年内有复发的情况。另外,它对木僵、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急性加重期有特效,很适用于那些有自杀倾向或伤人倾向的重症精神病患者。
与此同时,它也会引发包括智商降低、脑部功能障碍和学习障碍在内的许多后遗症,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记忆丧失。
BBC在2013年的一份报道中跟踪了许多精神病人在接受ECT后的生活,多数人提及了记忆问题。
Helen Crane在90年代末接受了两次ECT治疗,抹除了她包括海外旅行和重大家庭事件在内的数年的记忆:“ECT检查之后,我忽然有关于我母亲的不祥的预感。我问我的丈夫我母亲怎么了,他告诉我我母亲大概两年前就去世了。”
也正因此,ECT疗法已被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列入三级(高风险)目录中。仅当医生在得到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被作为精神干预的最后防线,用于重度抑郁症,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而美国的数个州,至今仍因为太不人道而禁止这种疗法的实施。
然后,让我们的话题回到杨永信。
这些所谓的“网瘾少年”,是重症精神病吗?不是。很多连有网瘾都算不上,无非是不听父母的话。
杨永信在对他们进行电击的时候,有遵守ECT标准进行麻醉,减轻病人痛苦吗?没有。
杨永信电击的治疗方法为了引发大脑癫痫还是利用恐惧和痛苦使人屈服?是后者。
他也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孩子下手的精神科医生。从1940年代初,世界知名的儿科神经心理医生Lauretta Bender对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很感兴趣,于是她在纽约Bellevue医院内对至少100名 3~12 岁的儿童做了电击实验她有时会每天两次电击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有些小于3岁),连续20天,有些被实验的儿童因此变得暴力和想要自杀。
可把这些孩子和少年送去给这两位“医生”的是谁呢?
是家长啊。
当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沉迷于网络,或者变得叛逆不听话的时候,他们心想“电一电就好了”。喜欢打游戏,早恋,不听话,“电一电就好了”。
丝毫不反思自己的问题。
09年,柴静揭露杨永信电击疗法的那个视频里,她问了这些家长和孩子很多问题。
电休克疗法只是精神医学史上颇有争议的一页。但怎么使用它,为了什么而使用它,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限制。
而可笑的是,杨永信和家长们,明显不觉得自己做了多么过分的事。
这些父母可能希望孩子最后“改邪归正”,对他们说一句“谢谢”。可大多数“网瘾少年”,却在期待一句“对不起”。
他们不一定都能等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