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aruso这位艺术家,《Caruso》的背景。

关于Caruso这位艺术家,《Caruso》的背景。,第1张

这首歌是-意大利音乐鬼才恩里科卡鲁索创作的Caruso

关于Caruso背景: 

1951年的传记片《伟大的卡鲁索》描写了歌王卡鲁索的艺术生涯以及爱情。 

卡鲁索是跨越所有时代的男高音,永远的歌剧之王。 

卡鲁索取得歌王的声誉之后,认识了纽约的Dorothy Park Benjamin并与之相爱,但遭到她做专利律师同时是社会名流的富有父亲的强烈反对。

1918年8月20日25岁的她私奔与45岁的卡鲁索结婚,她父亲断绝与她的父女关系。三年后的8月2日卡鲁索在那波里的一家旅店里不幸死于吸烟引起的胸膜炎,终年48岁。

他那时的知名度如此之大,以至于他死去的消息在纽约的报纸上位居头版。Dorothy的父亲在1925年去世时只遗赠给她一美元作为对她的羞辱和惩罚。1951年的**The Great Caruso根据她的回忆录改编而成。

扩展资料:

最伟大的歌唱家 :恩里科卡鲁索

英文名:Enrico Caruso

出生年:1873年

国籍:意大利

恩里科·卡鲁索 (Enrico Caruso,1873-1921),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895年在家乡那不勒斯初次以男中音登台演唱《浮士德》,1898年以扮演《费杜拉》一剧中的罗列斯始唱男高音角色。

后旅行热那亚、圣彼得堡等地演唱,深受欢迎。1904年赴英国修道院花园歌剧院演出,一举成名。毕生刻苦磨练,演出歌剧五十余部,在纽约的十年内即演唱过六百余场,随时能演出的曲目有五百多首。

卡鲁索的歌唱艺术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的呼吸技术。他的伴奏者福契多在《卡鲁索的歌唱艺术》一书中说,卡鲁索应用的是两肋一一横隔膜的连合呼吸法。

这种呼吸方法被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声乐大师们认为是人最自然的呼吸法,他们认为要能很好地掌握歌唱的呼吸技术,不仅仅是肌肉上的控制,而且还要与词义相结合,全神贯注地来执行肌肉的控制。

“美声”的特点之一就是歌唱中的连音。卡鲁索所唱的连音好像每一个音与第二个音都连得似乎溶化在一起了。

他在小音程的进行中所使用的连音同他在大音程中,或者在同一个音上所进行的连音都是一样的听不出任何缺点。

这是他在音调中所做到的连音。在发声方面每个字母与字母之间他所掌握的连音,都是非常奇妙的,那就是每个字母改变到第二个字母时,进行得非常圆润,亦好像是天衣无缝,他用字音起调时,发声很柔软,可是却很有力量,他从来不让子音尖锐化而影响到母音。

卡鲁索唱歌时口腔各部股肉保持着自然、松弛的状态。由于这一点,配合了他完整的呼吸技术,因此才能尽量使用不同的共鸣达到多样化的音色。

无论在最朴实的民歌,还是在歌剧的咏叹调中,当音乐转调的时候,他的声音都能符合于音乐和声的泛音,极细致地转变。

单音强弱变化是美声歌唱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卡鲁索能够从一个最弱的音量出发唱到最强的音量,然后往返数次,这实在是很少有歌唱家能够做得到的

卡鲁索青年时期的音域不宽,威尔琴大师又十分谨慎,始终把他限制在抒情性曲目范围内去训练。可是当他在米兰(1896 年前后)的时候,在隆巴尔迪大师的指导下,逐渐向戏剧性男高音发展。

所以在他跨上世界歌剧舞台时,他既是抒情的,也是戏剧性的男高音。在这个时期,他的音域不但很广,而且已经能达到全部音域的统一。

所以从他的歌声中我们是听不出人的声音是有不同的音域的,卡鲁索的声带保健医生马腊费奥迪指出:“卡鲁索不是男高音,也不是男中音或男低音,而是三者混合的歌唱家。他有个使人听不出学院派的传统声区分类和不受音域范围限制的嗓子。

他用他那同样富丽色彩的男声,从他音域内的最低音一直唱到最高音,克服了人声的各种难度,而总是饱含着深情、温柔、圆润.同时又具有威力。他的声音是一股金子般的流水。”

从纯粹的发声功能上讲,卡鲁索是个奇迹。且不说他其他方面的优点,单指他声音本身的力量和美,很多年来一直使人不解。当他对着钢琴弦呼气,使它们发出声音,而且窗子上的玻璃也都震得碎裂时,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恩里科·卡鲁索

卡鲁索(Kalusuo Enrico Caruso , 1873--1921)

为了进一步深造声乐,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卡鲁索跑到米兰随指挥家隆巴尔迪学唱。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改进唱法,卡鲁索成为既是抒情又是戏剧性的男高音。

1897年,普契尼为《艺术家的生涯》演出面试演员时,试听卡鲁索之后,作曲家惊讶地说“是谁派你来的?难道是上帝吗?”是年,卡鲁索在里沃那初演《艺术家的生涯》时,爱上了饰唱咪咪的、已婚的女高音阿达·贾凯蒂,俩人同居,生有两子。不过,卡鲁索婚姻生活并不愉快,阿达·贾凯蒂和妹妹里娜·贾凯蒂同是大美人,麻烦的是,卡鲁索同时爱上了她俩人,感情纠缠不清。11年后,阿达·贾凯蒂带两个儿子离家出走,使得卡鲁索一生内疚。

他在萨莱诺首唱《丑角》中的卡尼奥,以后他凡是唱此角色,都带有自己被遗弃的伤感心声,实际上他在唱自己的悲剧,卡尼奥也就成为他一生中最著名的角色,在声乐史上评价很高。随后几年,卡鲁索赴各地演唱,颇受欢迎。

名声在外的卡鲁索引起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的关注,1900年12月26日,他应邀首次在该院亮相,在《艺术家的生涯》中饰唱鲁道夫,著名女高音卡列莉饰唱咪咪,这是卡鲁索首次与指挥大师托斯卡卡尼合作演出。1901年3月16日,20世纪最伟大的音乐三巨头联同演出了博依托《梅菲斯特菲勒》,卡鲁索唱浮士德,夏利亚宾唱梅菲斯特菲勒,托斯卡卡尼指挥,这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演出。1902年在蒙特卡罗,卡鲁索首次与世界级女高音梅尔芭合作演出《艺术家的生涯》、《弄臣》。随后,俩人以同样剧目在伦敦皇家歌剧院同台演出,轰动乐坛,被称为“不朽的男高音歌唱家”。

1903年11月23日,卡鲁索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唱《弄臣》。在Met18年期间,卡鲁索共演出了627场,这是卡鲁索演唱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1918年8月20日在纽约,45岁的卡鲁索与芳龄25岁的多萝西结婚,他们的婚姻生活只有短短两年四个月,却很快乐,相敬如宾,十分恩爱,育有一女。卡鲁索最后一次在Met演出是1920年12月8日,唱《丑角》。12月11日,Met在纽约市布鲁克林音乐学院上演的《爱的甘醇》则是卡鲁索的告别演出。这是一次动人的演出,第一幕时,卡鲁索的喉咙血管破裂,鲜血不断地从口中流出,手帕一条一条染红,他仍然坚持唱下去……一代歌王终于倒下去了。

伟大的卡鲁索于1921年8月2日早晨病逝于出生地拿波里,享年48岁。

巴赫--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1685年3月21日,欧洲音乐史上的伟人、巴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爱森那赫市。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

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偏要找些麻烦: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

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不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一个年仅10岁且丧失双亲的孩子居然是以这种方式来向自己的家庭索取宝贵的知识,多么可悲而又可敬啊!奇怪的是,如此高尚而执著的追求竟打动不了他的兄长--当他发现了弟弟的秘密时,立却暴跳如雷,不仅无情地没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还严厉地惩罚了他,毫无自省与怜悯之心。

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回顾巴赫的成长道路,我们可以发现,他曾向许多有名的音乐家请教,但却从未得到过一位正式的老师长期的指导。正因如此,他才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到处寻找与吮吸营养,成尽辛劳,在所不惜。后来,当有人问起他的艺术是怎样才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时,他简单而严肃地回签:如果谁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处于一种封建贵族割据的分裂状态,一个城堡便有一国诸侯,领土不大的德国居然被瓜分在352个各自独立的小国。大大小小的领主们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与豪华,一般都设有歌剧团呀宫适乐队。民间艺术家们为求生存,大都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当时的德国,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都把乐师当作与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完全相同的奴仆来看待),巴赫自然也在动难逃。尽管他辗转各地,频繁地更换工作地点,但妈终未能摆脱卑微的仆役地位。

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老天好像臆要在这样的阶层里比其他阶层里出更多的天才似的。确是如此。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与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他不仅从未享有富裕舒适的生活,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的阴郁,长大成人作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已孩子中的11个送进坟墓(他先后两次结婚,共生有20个孩子)。

巴赫晚年为医治眼睛曾两次作了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终于在1750年7月28日离开了人间。

与另一位巴罗克音乐大师亨德尔相比,他们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巴赫所走的道路,显然要曲折许多。他们出生的时间仅相差26天,出生的地点仅相距150公里。亨德乐因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而偷偷躲在阁楼上凭借月光练琴,而巴赫则因大哥不肯给他乐谱不得不悄悄地在月光下抄写。他们都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而在晚年都双目失明。

亨德尔爱交际,好活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广泛的兴趣,并善于适应环境。他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成功,而且在英国更是声名显赫,受人尊敬。

相比之睛,巴赫内向、安静,终身为教会与宫廷服务,不出国门一步,生时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虎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除歌剧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这一点叠民亨德尔截然不同,亨德尔成功的道路正是从歌剧起始)。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

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的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乐》(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乐圣 贝多芬 德国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帝王 卡拉扬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 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 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 格里格 挪威

当代钢琴泰斗 鲁宾斯坦 波兰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1935-2007),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的扮演鲁道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

世界高音

成就

帕瓦罗蒂与“多明戈" "卡雷拉斯"称为三大男高音,别号“高音C之王”。[1]

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

经历

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的扮演鲁道尔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

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

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

个人经历简介

Luciano Pavarotti,也译为鲁契亚诺·帕瓦罗蒂也有译作巴佛洛堤,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也是帕瓦罗蒂专辑(19张)三大男高音之一。1935年10月12日生于意大利的摩德纳。有传闻说,帕瓦罗蒂这位著名的歌唱家并不识谱,只是依靠他的耳朵和他自己特别的符号替代音符系统来学习歌曲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误传。其实,帕瓦罗蒂只是看不懂交响乐团的合奏谱,这与许多歌星是一样的,许多人都是如此,因为他们毕竟不是乐队的指挥。然而,帕瓦罗蒂是完全看得懂乐谱的。他曾经在一个儿童学校里教过音乐课,当然得懂乐谱才行。帕瓦罗蒂的嗓音丰满、充沛,带有透明感的明亮。其中高声区统一,音色宽厚,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

1935年10月12日,卢恰诺·帕瓦罗蒂生于意大利摩德纳市。父亲费尔南多·帕瓦罗蒂是面包师,母亲阿黛勒是雪茄烟厂女工,他们都酷爱音乐,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业余男高音。帕瓦罗蒂呱呱落地时就拥有一副好嗓子,他的第一声啼哭,就让母亲和医生格外惊讶,医生从来没有听过音调这么高的啼哭。母亲更预言,小帕瓦罗蒂将来会前途无量。[2]

1940年,5岁的帕瓦罗蒂拥有了一把自己的吉他玩具,他用吉他伴奏唱一些民歌,这些民歌是他听了父亲播放的唱片后学会的。他喜欢在午饭后唱,他并不知自己的嗓音很高,以至午睡的邻居经常打开窗,向他抗议:“够了!别唱了,卢恰诺!”

1947年,12岁的帕瓦罗蒂在吃饭时,双腿突然失去知觉,发起高烧,陷入昏迷,危在旦夕。经过7天生与死的搏斗,帕瓦罗蒂奇迹般全愈。以后,帕瓦罗蒂对未来充满恐惧感,并渴望一生能够快乐生活。卖保险的行家1952年,帕瓦罗蒂由父亲介绍到“罗西尼”合唱团,从此开始随合唱团在各地举行音乐会。为了能引起某个经纪人的注意,帕瓦罗蒂不时在免费的音乐会上演唱,但都没有成功。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因表现不佳被满场观众哄下舞台。

1955年,帕瓦罗蒂一边向歌唱家阿里哥·波拉学习唱歌,一边在保险公司做保险推销员,同时还在一所小学做代课老师。帕瓦罗蒂上午教课,下午卖保险,由于兢兢业业,不久就成了卖保险的行家;但对于教课,他觉得像一场恶梦,他承认:“我无法在学生面前显示出自己必要的权威。”

1961年,25岁的帕瓦罗蒂在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中,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同年4月,他首次在勒佐·埃米利亚歌剧院登台演出《波希米亚人》全剧。9月30日,他与阿杜瓦在圣福斯蒂教堂结婚。意外得来的声名1963年,帕瓦罗蒂首次在阿姆斯特丹演唱,之后又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顶替前辈大师斯苔芳诺演唱鲁道夫大获成功。那一天,本应由斯苔芳诺演唱鲁道夫,斯苔芳诺意外地取消了当晚演出,小有名气的帕瓦罗蒂被推荐救场。演出大获成功,帕瓦罗蒂从此被世界关注。

1965年,帕瓦罗蒂在澳大利亚旅行演出时与萨瑟兰同台演出。此后,他同萨瑟兰成为最佳合作伙伴。萨瑟兰多次校正他发声的缺陷,甚至让他把手放在她肚皮上来感受正确的运气方法。同年他在斯卡拉剧院首次演唱曼图阿公爵。

1967年,帕瓦罗蒂在纪念音乐家托斯卡尼尼诞辰一百周年的音乐会上,被卡拉扬挑选担任威尔第《安魂曲》中的独唱。卡拉扬的提携把帕瓦罗蒂推向更为宽广的世界舞台。此后,在柏林、旧金山等地,帕瓦罗蒂在卡拉扬的指挥棒下高歌,场场轰动。“高音C之王”诞生1972年,帕瓦罗蒂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军中女郎》,在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多么快乐的一天》时,帕瓦罗蒂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C,震动国际乐坛,从此“高音C之王”成了帕瓦罗蒂的代名词。

1975年12月,39岁的帕瓦罗蒂在回米兰的飞机上,险遇失事,《晚邮报》派高级记者赶赴机场,准备出特刊。最后飞机迫降成功。在空中遇险时,帕瓦罗蒂立下誓言:“如果我能活着,我将和父亲一起在摩德纳教堂唱感恩诗。”

1981年,帕瓦罗蒂出版自传《帕瓦罗蒂:我自己的故事》。他在旧金山演唱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后,照片登在了《时代》周刊。 “触电”与导演歌剧1982年,帕瓦罗蒂主演平生第一部**《是的,乔治》,由米高梅**公司投资,耗资210亿里拉。影片讲述了一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在美国巡回演出时突然嗓子失音,接着他与一名女医生堕入爱河,最后重返舞台的故事。影片上映后,恶评如潮。

1986年6月,帕瓦罗蒂率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亚人》,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独唱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

1988年12月,帕瓦罗蒂导演平生第一部歌剧《宠姬》。演出时,帕瓦罗蒂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第一次当导演会失败,结果获得了成功。在演出后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帕瓦罗蒂说:“我必须承认,做导演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太紧张了。” “三高”携手1990年,在世界杯足球赛举办时,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这三位当代最杰出的男高音携手,在意大利罗马首次成功举办大型音乐会,引起强烈轰动。演出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传送至54个国家,吸引了10亿电视观众。 

1991年,帕瓦罗蒂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音乐会,庆祝自己在歌剧舞台上演唱三十周年。演出耗资近100万英镑,在大雨滂沱中,12万名观众从头至尾看完演出,其中包括威尔士亲王和戴安娜王妃。

1992年4月,法国外长罗兰得·杜马斯在巴士底歌剧院授予帕瓦罗蒂骑士荣誉勋章。

离婚大战,官司缠身1994年,帕瓦罗蒂和秘书尼可蕾塔**的浪漫关系开始,当时尼可蕾塔还是个学生,他比尼可蕾塔大34岁。两年后,他们度假时接吻的照片被曝光,引起轩然大波,帕瓦罗蒂与前妻分居,开始4年的离婚大战。 

2000年7月,帕瓦罗蒂同意付给意大利财政部250亿里拉(合1250万美元),以了结关于他偷逃税款的指控。意大利税务稽查员于4年前对帕瓦罗蒂提出指控,称帕瓦罗蒂曾于1989年和1995年偷逃税款。但帕瓦罗蒂坚称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他对这起官司的评价是“满意,也不满意”,“满意,是因为让我感到痛苦的官司终于过去,不满意,是因为我不得不从口袋中掏出几百亿里拉。”同年9月,他与结婚39年的妻子阿杜瓦办理了离婚手续。

2005年10月12日,帕瓦罗蒂将迎来七十岁生日,从2005年初也开始了他的告别舞台世界巡演。他曾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他将在2005年彻底结束演唱生涯。他甚至幽默而坚决的表示:“巡演之后,我即便在洗澡时也不再哼唱了!”因此对他来说这次巡演将是最后一次品味面对歌迷的喜悦,帕瓦罗蒂深情地说:“我将重新回到以前演出过的一些城市,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度假,我将感谢多年来一直支持我的歌迷。我的心中充满了怀旧的感觉,就像在重新掀开一本旧书,每一页里都写满了回忆,读到它们就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2005年12月,帕瓦罗蒂告别舞台全球巡演将到达中国:6日——上海,10日——北京。这就意味着在帕瓦罗蒂44年辉煌的艺术生涯的结尾,北京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点!“帕瓦罗蒂告别舞台全球巡演 北京演唱会 ”,将是对二十世纪的歌剧和男高音歌唱艺术的总结性发言,也启迪着二十一世纪古典音乐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空前绝后的文化盛宴!

帕瓦罗蒂在4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不仅创造了作为男高音歌唱家和歌剧艺术家的奇迹,还为古典音乐和歌剧的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帕瓦罗蒂经常举办大型的户外演唱会,无论是伦敦海德公园、还是纽约中央公园,每次都能吸引几十万现场观众和数以百万计的电视观众。从1990年开始,帕瓦罗蒂还联手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组成了史上最强的演唱组合和演出品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从罗马古代浴场、洛杉矶道奇体育场、巴黎埃菲尔铁塔……直到北京紫禁城的午门广场,“三大男高音”的歌声响遍全球。此外,帕瓦罗蒂还以他宽宏包容的音乐态度、善良广博的爱心以及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创立了“帕瓦罗蒂和朋友们”的超级品牌,与斯汀、U2乐队等众多流行音乐巨星同台演唱,为遭遇贫穷、战乱的地区和儿童筹款。帕瓦罗蒂以多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将几百年一直局限于古典音乐殿堂的美声歌唱,带到了普罗大众中间,并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和欢迎,这不仅促进了古典音乐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一股新的音乐风尚,更为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

帕瓦罗蒂(14张)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成功地扮演鲁道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Scala)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时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被许多人誉为他那一代最伟大男高音。帕瓦罗蒂的嗓音丰满、充沛,带有透明感的明亮且具有穿透性。其中高声区统一,音色宽厚高昂,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之王”。他一直被誉为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 出身平凡。

帕瓦罗蒂1935年10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摩德纳市郊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亲当过面包师,母亲是雪茄烟厂的女工,但他们都酷爱音乐,尤其他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业余男高音,不过也因此奠定了帕瓦罗蒂一定的音乐基础。 帕瓦罗蒂呱呱落地时就拥有一副好嗓子,他的第一声啼哭,就让母亲和医生格外惊讶,医生从来没有听过音调这么高的啼哭。母亲更预言,小帕瓦罗蒂将来会前途无量。1961年获得大奖,25岁的帕瓦罗蒂在雷基渥·埃利亚国际比赛中,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 帕瓦罗蒂,荣获一等奖。同年4月,他首次在勒佐·埃米利亚歌剧院登台演出《波希米亚人》全剧,从此开始了他光辉灿烂的歌剧生涯。帕瓦罗蒂的真正成名应该始于1963年,他因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顶替前辈大师斯苔芳诺演出而大获成功,1964年他进入名耀世界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从此一举成名。1967年,在纪念杰出音乐家托斯卡尼尼诞辰一百周年的音乐会上,他被卡拉扬挑选担任威尔第的《安魂曲》中的独唱。此后,这颗歌剧巨星在世界上冉冉升起、光华四射、引人瞩目,继而成为当代最佳男高音而蜚声世界。1972年,他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了《军中女郎》,在演唱剧中的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啊,多么快乐》时,帕瓦罗蒂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震动了国际乐坛。随后,在贝里尼的《清教徒》中,他唱出了高音D,帕瓦罗蒂的高音就连世界上很多女歌手也很难到达,正因帕瓦罗蒂极有震撼力的嗓音,使他稳坐了第一男高音的地位。

出身经历

帕瓦罗蒂生於意大利的摩德纳。他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业余男高音。少年时代,他曾参与摩德纳城市合唱团。而他父亲虽同样一副好嗓子,但由於天生怯场,只能在墨索里尼的军队里烤面包,曾开设糕饼店。母亲则在香菸厂工作。帕瓦罗蒂在从事歌剧演出之前曾经当过保险员和小学老师。

帕瓦罗蒂在5岁便拥有了自己的吉他玩具,来伴奏唱一些民歌。这些民歌都是他凭著听了父亲播放的唱片后自己学会的。他喜欢在午饭后唱,由于嗓音很高,打扰了邻居的午睡,所以常常向他抗议。

杰出贡献

[3]帕瓦罗蒂在4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不仅创造了作为男高音歌唱家和歌剧艺术家的奇迹,还为古典乐和歌剧的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帕瓦罗蒂经常举办大型的户外演唱会,无论是伦敦海德公园、还是纽约中央公园,每次都能吸引几十万现场观众和数以百万计的电视观众。从1990年开始,帕瓦罗蒂还联手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组成了史上最强的演唱组合和演出品牌“三大男高音演会”,从罗马古代浴场、洛杉矶道奇体育场、巴黎埃菲尔铁塔……直到北京紫禁城的午门广场,“三大男高音”的歌声响遍全球。此外,帕瓦罗蒂还以他宽宏包容的音乐态度、善良广博的爱心以及无与伦比的强大号召力,创立了“帕瓦罗蒂和朋友们”的超级品牌,与斯汀、U2乐队等众多流行音乐巨星同台演唱,为遭遇贫穷、战乱的地区和儿童筹款。帕瓦罗蒂以多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将几百年一直局限于古典音乐殿堂的美声歌唱,带到了普通大众中间,并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这不仅促进了古典音乐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一股新的音乐风尚,更为古典音乐注入了新的生命。2005年10月12日,帕瓦罗蒂迎来七十岁生日,从2005年初也开始了他的告别舞台世界巡演。2005年12月,帕瓦罗蒂告别舞台全球巡演到达中国:6日——上海,10日——北京。这意味着在帕瓦罗蒂44年辉煌的艺术生涯的结尾。多明戈,卡雷拉斯,帕瓦罗蒂演唱会(9张)

2006年7月,帕瓦罗蒂因患胰腺癌在纽约接受了手术治疗,从此后就再未在公开场合露面。2007年夏天,他再次病重住院,但于8月25日出院。2007年9月6日帕瓦罗蒂的经纪人对外宣布了他的死讯,享年71岁。与恩里卡鲁和珍妮-林德一样,帕瓦罗蒂的歌唱事业不仅仅局限于意大利歌剧,在通俗文化方面也有很深造诣。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

帕瓦罗蒂去世之后,有评论称,荣耀归于上帝,财富归于老婆。比起 “三大男高音”另两人,帕瓦罗蒂总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乐观和傲气。多明戈是标准的美男子,歌又唱得好,受人喜爱很正常;“和事佬”卡雷拉斯总扮演着“小丑”的角色,因为要把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拉在一个舞台上唱歌,那比做什么都困难。所以他必须左右逢源,不容易。而帕瓦罗蒂,这人唱歌永远面无表情。唱喜剧,人们说他“憨”;唱悲剧,人们说他“酷”;不唱的时候,人们说他心里在唱;唱的时候,人们说外星人都跟着他唱……反正,他就是应该唱歌给人听的。他嘴一张,人们便蠢蠢欲动,他闭上嘴,人们还是欲罢不能停不下来。于是,他就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告别歌坛演唱会。因为,人们并不是想看他唱什么歌,而是想看他在那里发声音。

其他事件

1952年,帕瓦罗蒂由父亲介绍到“罗西尼”合唱团,从此开始随合唱团在各地举行音乐会。为了能引起某个经纪人的注意,帕瓦罗蒂不时在免费的音乐会上演唱,但都没有成功。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因表现不佳被满场观众哄下了舞台。

1955年,帕瓦罗蒂一边向歌唱家阿里哥·波拉学习唱歌,一边在保险公司作保险推销员,同时还在一所小学做代课老师。帕瓦罗蒂上午教课,下午卖保险,由于兢兢业业,不久就成了卖保险的行家;但对于教课,他觉得像一场恶梦,他承认:“我无法在学生面前显示出自己必要的权威。”

1961年,25岁的帕瓦罗蒂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同年4月,他首次在勒佐·埃米利亚歌剧院登台演出《波希米亚人》全剧。9月30日,他与阿杜瓦在圣福斯蒂教堂结婚。

家庭

帕瓦罗蒂与他的助手结婚,并诞下一对双胞胎,但只有其中一女儿存活。而帕瓦罗蒂和前妻阿杜瓦育有3名女儿,亦因此有传闻帕瓦罗蒂挪用慈善演唱会的善款,作付与前妻和三女之赡养费。

意大利具影响力的《晚邮报》曾披露被誉为“世界第一男高音”的帕瓦罗蒂承认自己不识乐谱。

在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的卡斯泰洛城举行的一次活动上,帕瓦罗蒂和另一名知名意大利演唱家加斯曼合作表演二重唱。加斯曼于彩排时发现帕瓦罗蒂无需乐谱,便意识到帕瓦罗蒂不懂乐谱,从此帕瓦罗蒂不懂乐谱的传闻便传开了。

帕瓦罗蒂其后接受《晚邮报》采访后表示:“这是真的,我不懂乐谱”,坦承后引起乐迷广为讨论,褒贬不一。

除此之外,帕瓦罗蒂的饮食习惯往往令人不敢恭维,其在斯卡拉剧院的第一笔薪水便拿来购买金属榨汁机。成名之后,行李中常携带精选的肉类。一次入住迈阿密的酒店,竟要求为自己一套专用的肉类切片机,经理深怕得罪而照办。且帕瓦罗蒂无论入住哪一家酒店都有将被单和枕头弄脏的习惯。但是帕瓦罗蒂也不只一次的在公众拿自己的食欲来开玩笑,深受乐迷欢迎。

关于帕瓦罗蒂金嗓子的秘密,可要归功于他独特的发音技巧。除了一般传统的“面罩唱法”,还有“意大利式美声唱法”。面罩唱法使用共鸣的原理发声,可是人到达老年的时候,声带疲软无法再开声,歌唱技巧就开始走下坡。

而意式唱法改用其他部位发音,所以帕瓦罗蒂到去世为止,世人都能够听见他美妙的歌声。

《简明传记》

帕瓦罗提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成功地扮演鲁道尔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c之王”。他是当今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全名叫鲁契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1935年10月12日生于意大利的摩德纳。令人惊奇的是,这位号称“高音C之王”和“世界首席男高音”的歌唱家并不识谱。他自己在一次演出结束后透露说,他是依靠他的耳朵和他自己的符号替代音符系统来学习歌曲的。帕瓦罗的嗓音丰满、充沛,带有透明感的明亮。其中高声区统一,带有强烈的自然美感。高C王(7张)

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罗蒂,一个辉煌而响亮的名字!在当代,这名字几乎成了男高音的代名词。自卡鲁索之后,还没有哪位男高音像帕瓦罗蒂这样声播四海,赢得全球性的喝彩谈帕瓦罗蒂首先要说"高音C",这是老帕的绝活儿。这个被称作男高音试金石的“高音C",他不但能自如地唱到位,而且唱得稳而好,可以说是漂漂亮亮,迸出金属般的光辉。如此,帕瓦罗蒂才有了“高音C之王”的美称。1935年10月12日,卢恰诺·帕瓦罗蒂生于意大利摩德纳市。父亲费尔南多·帕瓦罗蒂是面包师,母亲阿黛勒是雪茄烟厂女工,他们都酷爱音乐,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业余男高音。帕瓦罗蒂呱呱落地时就拥有一副好嗓子,他的第一声啼哭,就让母亲和医生格外惊讶,医生从来没有听过音调这么高的啼哭。母亲更预言,小帕瓦罗蒂将来会前途无量。1940年,5岁的帕瓦罗蒂拥有了一把自己的吉他玩具,他用吉他伴奏唱一些民歌,这些民歌是他听了父亲播放的唱片后学会的。他喜欢在午饭后唱,他并不知自己的嗓音很高,以至午睡的邻居经常打开窗,向他抗议:“够了!别唱了,卢恰诺!”1947年,12岁的帕瓦罗蒂在吃饭时,双腿突然失去知觉,发起高烧,陷入昏迷,危在旦夕。经过7天生与死的搏斗,帕瓦罗蒂奇迹般痊愈。以至后来,帕瓦罗蒂对未来充满恐惧感,并渴望一生能够快乐生活。 意外得名1963年,帕瓦罗蒂首次在阿姆斯特丹演唱,之后又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顶替前辈大师斯苔芳诺演唱鲁道夫大获成功。那一天,本应由斯苔芳诺演唱鲁道夫,斯苔芳诺意外地取消了当晚演出,小有名气的帕瓦罗蒂被推荐救场。演出大获成功,帕瓦罗蒂从此被世界关注。1967年,帕瓦罗蒂在纪念音乐家托斯卡尼尼诞辰一百周年的音乐会上,被卡拉扬挑选担任威尔第《安魂曲》中的独唱。卡拉扬的提携把帕瓦罗蒂推向更为宽广的世界舞台。此后,在柏林、旧金山等地,帕瓦罗蒂在卡拉扬的指挥棒下高歌,场场轰动。“高音C之王”诞生1972年,帕瓦罗蒂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军中女郎》,在一段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多么快乐的一天》时,帕瓦罗蒂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C,震动国际乐坛,从此“高音C之王”成了帕瓦罗蒂的代名词。

1975年12月,39岁的帕瓦罗蒂在回米兰的飞机上,险遇失事,《晚邮报》派高级记者赶赴机场,准备出特刊。最后飞机迫降成功。在空中遇险时,帕瓦罗蒂立下誓言:“如果我能活着,我将和父亲一起在摩德纳教堂唱感恩诗。”

1981年,帕瓦罗蒂出版自传《帕瓦罗蒂:我自己的故事》。他在旧金山演唱威尔第歌剧《阿依达》后,照片登在了《时代》周刊。 帕瓦罗蒂1982年,帕瓦罗蒂主演平生第一部**《是的,乔治》,由米高梅**公司投资,耗资210亿里拉。影片讲述了一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在美国巡回演出时突然嗓子失音,接着他与一名女医生堕入爱河,最后重返舞台的故事。影片上映后,恶评如潮。

1986年6月,帕瓦罗蒂率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普契尼歌剧《波希米人》,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独唱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

1988年12月,帕瓦罗蒂导演平生第一部歌剧《宠姬[4]》。演出时,帕瓦罗蒂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第一次当导演会失败,结果获得了成功。在演出后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帕瓦罗蒂说:“我必须承认,做导演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太紧张了。” “三高”携手1990年,在世界杯足球赛举办时,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这三位当代最杰出的男高音携手,在意大利罗马首次成功举办大型音乐会,引起强烈轰动。演出通过电视实况转播传送至54个国家,吸引了10亿电视观众。帕瓦罗蒂剧照(3张)

1991年,帕瓦罗蒂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音乐会,庆祝自己在歌剧舞台上演唱三十周年。演出耗资近100万英镑,在大雨滂沱中,12万名观众从头至尾看完演出,其中包括威尔士亲王和戴安娜王妃。

1992年4月,法国外长罗兰得·杜马斯在巴士底歌剧院授予帕瓦罗蒂骑士荣誉勋章。

离婚事迹

1994年,帕瓦罗蒂和秘书曼托瓦尼**的浪漫关系开始,当时尼 帕瓦罗蒂和妻子曼托瓦尼还是个学生,他比曼托瓦尼大34岁。两年后,他们度假时接吻的照片被曝光,引起轩然大波,帕瓦罗蒂与前妻分居,开始4年的离婚大战。

2000年7月,帕瓦罗蒂同意付给意大利财政部250亿里拉(合1250万美元),以了结关于他偷逃税款的指控。意大利税务稽查员于4年前对帕瓦罗蒂提出指控,称帕瓦罗蒂曾于1989年和1995年偷逃税款。但帕瓦罗蒂坚称自己没有做错。他对这起官司的评价是“满意,也不满意”,“满意,是因为让我感到痛苦的官司终于过去,不满意,是因为我不得不从口袋中掏出几百亿里拉。”同年9月,他与结婚39年的妻子阿杜瓦办理了离婚手续。2005告别舞台全球巡演2005年10月12日,帕瓦罗蒂迎来他七十岁生日。从2005年初,他开始了告别舞台的世界巡演。他表示,将在2005年后洗澡时也不再哼唱了!”

病情回顾

帕瓦罗蒂因身患胰腺癌,于2006年7月在纽约一家医院做了胰腺癌手术。2007年8月,他因发高烧再次住进医院,经过近2周的治疗,于8月25日出院回家静养。进入9月份后,多次出现昏迷的情况,但每次都很短暂。9月6日,帕瓦罗蒂的经纪人罗伯森在发给媒体的一条短信中称:“帕瓦罗蒂于一个小时前去世。”享年71岁。 毕生钟爱:美食、足球、法拉利是这位歌坛巨星不可或缺的伴侣。为自己钟爱的球队摇旗呐喊、在意大利亚德里亚海湾的佩扎罗,与家人在自己的别墅消夏,与朋友玩纸牌…… 另外,33岁曼托瓦尼不久前为老帕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当画面上出现这位歌星老爸爸在水中推摇自己的爱女时,你会感受到他确是一名充满亲情的老顽童。

对帕瓦罗蒂来说,排在第一位的嗜好大概不是歌唱,而是美食。一副好胃口早早成就了他300余斤的大块头,而硕大肥胖的体型几乎算作这位高音之王的一个标志了。尽情享受美食的另外一面便是体重带来的苦恼。在海德公园演出时,他曾要求主办方安装一部液压升降机,以便把自己巨大的身躯从豪华轿车直接搬运上舞台。紫禁城的“三高演唱会”上,主办方更是专门为他配备来代步。帕瓦罗蒂因心脏病逝世。

他的女人

帕瓦罗蒂的人生之路上簇拥着无数女人,他也坦言女人是他“生命中的太阳”。25岁的帕瓦罗蒂娶了一位名叫阿杜瓦的贤淑美丽的姑娘。身为妻子的阿杜瓦一路扶持爱护生下3个女儿。演艺界的美满婚姻凤毛麟角,帕瓦罗蒂几乎修成正果,却晚节不保。1992年,老帕聘请了23岁的女秘书曼托瓦尼。两年之后,意大利的著名八卦杂志终于捕捉到了两人拥吻的照片。经过长达3年的离婚大战,帕瓦罗蒂最终斩断旧情,名正言顺地喜结新欢。

那一年,帕瓦罗蒂已经68岁!

1903年11月23日,卡鲁索首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唱《弄臣》。在Met18年期间,卡鲁索共演出了627场,这是卡鲁索演唱生涯中最辉煌的日子。1918年8月20日在纽约,45岁的卡鲁索与芳龄25岁的多萝西结婚,他们的婚姻生活只有短短两年四个月,却很快乐,相敬如宾,十分恩爱,育有一女。卡鲁索最后一次在Met演出是1920年12月8日,唱《丑角》。

12月11日,Met在纽约市布鲁克林音乐学院上演的《爱的甘醇》则是卡鲁索的告别演出。这是一次动人的演出,第一幕时,卡鲁索的喉咙血管破裂,鲜血不断地从口中流出,手帕一条一条染红,他仍然坚持唱下去,一代歌王终于倒下去了。伟大的卡鲁索于1921年8月2日早晨病逝于出生地拿波里,享年48岁。

卡鲁索是烈性埃及香烟的瘾君子,这个极其有害的习惯,加上缺乏锻炼,以及带有惩罚性的在大都会一个演出季接着一个演出季的演出计划,持续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状况,折磨着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分类: 娱乐休闲 >> 音乐

解析:

巴赫--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1685年3月21日,欧洲音乐史上的伟人、巴克音乐最杰出的代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爱森那赫市。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

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竟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偏要找些麻烦: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

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不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痛苦地度过,直至去世。

一个年仅10岁且丧失双亲的孩子居然是以这种方式来向自己的家庭索取宝贵的知识,多么可悲而又可敬啊!奇怪的是,如此高尚而执著的追求竟打动不了他的兄长--当他发现了弟弟的秘密时,立却暴跳如雷,不仅无情地没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还严厉地惩罚了他,毫无自省与怜悯之心。

巴赫15岁时,终于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像块巨大的海绵,全力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

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回顾巴赫的成长道路,我们可以发现,他曾向许多有名的音乐家请教,但却从未得到过一位正式的老师长期的指导。正因如此,他才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到处寻找与吮吸营养,成尽辛劳,在所不惜。后来,当有人问起他的艺术是怎样才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时,他简单而严肃地回签:如果谁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处于一种封建贵族割据的分裂状态,一个城堡便有一国诸侯,领土不大的德国居然被瓜分在352个各自独立的小国。大大小小的领主们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与豪华,一般都设有歌剧团呀宫适乐队。民间艺术家们为求生存,大都沦为宫廷或教会的乐工、奴仆(当时的德国,无论在宫廷还是教堂,都把乐师当作与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完全相同的奴仆来看待),巴赫自然也在动难逃。尽管他辗转各地,频繁地更换工作地点,但妈终未能摆脱卑微的仆役地位。

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老天好像臆要在这样的阶层里比其他阶层里出更多的天才似的。确是如此。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与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他不仅从未享有富裕舒适的生活,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的阴郁,长大成人作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已孩子中的11个送进坟墓(他先后两次结婚,共生有20个孩子)。

巴赫晚年为医治眼睛曾两次作了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终于在1750年7月28日离开了人间。

与另一位巴罗克音乐大师亨德尔相比,他们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巴赫所走的道路,显然要曲折许多。他们出生的时间仅相差26天,出生的地点仅相距150公里。亨德乐因父亲反对他学习音乐而偷偷躲在阁楼上凭借月光练琴,而巴赫则因大哥不肯给他乐谱不得不悄悄地在月光下抄写。他们都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代表人物,而在晚年都双目失明。

亨德尔爱交际,好活动,对周围世界有着广泛的兴趣,并善于适应环境。他不仅在意大利赢得了成功,而且在英国更是声名显赫,受人尊敬。

相比之睛,巴赫内向、安静,终身为教会与宫廷服务,不出国门一步,生时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正如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至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至他那个教堂的范围。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虎到拿来出版,甚至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

巴赫的音乐作品包罗万,除歌剧外遍及当时所有的音乐领域(这一点叠民亨德尔截然不同,亨德尔成功的道路正是从歌剧起始)。尽管作品中的大部分早已散佚,但仍有500多部保留下来。

其中比较主要的代表作包括:《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empered Clavier)、《赋格的艺术》(The Art of Fugue)、《勃兰登堡协奏曲》(brandenburg Concertos)6首、《小的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Peasant Cantata)、《咖啡康塔塔》(Coffee Cantata)、《马太受难乐》(Matthauspassion)、《b小调弥撒曲》,等等。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亨德尔则偏重于主调音乐),在这个领地里,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震动。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国际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甚至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乐圣 贝多芬 德国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帝王 卡拉扬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 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 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 格里格 挪威

当代钢琴泰斗 鲁宾斯坦 波兰

卡鲁索生前情书在意大利公开展出

2010年,一代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生前情书将在《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的诞生地——意大利古城维罗那公开展出。被展出的情书多达1200封,卡鲁索生前用过的各类支票和其他记载他生活细节的相关资料也将亮相。

据维罗那律师阿尔伯特·弗朗西说,他的委托人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位较年长的实业家,其外祖父生前叮嘱他在去世后才能将遗物公之于世。尽管遗物中的信件是匿名的,但经过笔迹专家的鉴定,认为这些信件必定出自20世纪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鲁索之手。

曾经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歌剧角色的卡鲁索的一生也正如他演出过的歌剧一样,充满了传奇性:1873年,他出生在拿波里的一个贫穷家庭。10岁那年,他离开学校,开始在酒吧和咖啡馆演唱。1894年起,他开始在歌剧院登台演出以赚取微薄的收入。三年后的一个夏天,在指挥家文森佐·伦巴第的建议下,他与指挥家一同前往位于利沃诺的突斯坎港演出,在这个深海渔港城市,他邂逅了女高音歌唱家阿达·嘉琪蒂,一位已婚母亲,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浪漫之旅。

这些情书忠实地记录了卡鲁索与阿达长达11年的恋情,包括在锡耶纳别墅中发生的许多日常琐事。透过这些旧信札,读者不难读出卡鲁索是怎样在美好的希冀与现实带来的痛苦中反反复复挣扎的。“他(指卡鲁索)与阿达的关系已经发展到了极点,”弗朗西说道:“她常常背叛他,但他却疯狂地迷恋她。”的确,阿达早已与丈夫分居,但却从未打算与卡鲁索结婚,尽管她为后者生了两个私生子。在一次航行途中,卡鲁索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段漫长而无望的恋情的结局:“我的阿达,我已经感到我很快就会失去你……”

在写给阿达的一封信中,卡鲁索提到了他出演的列昂卡瓦洛歌剧《丑角》中的主角卡尼奥,在这部戏中,卡尼奥坚信自己被妻子内达欺骗了。卡鲁索在信中说道,当自己演唱著名的场景《笑吧,丑角》时,竟因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内达是虚构的人物,而现实生活中的阿达却是个十分不忠的女子,她与卡鲁索的私人司机姘居并与他私奔,他们甚至还向可怜的歌唱家勒索钱财,阿达最终因此被判监禁3个月。

直到1918年卡鲁索遇到比他年轻20岁的美国女子多丽丝·本杰明后,才开始享受真爱的幸福。

临终前,深受病魔折磨的卡鲁索对年轻的夫人说:“多丽丝,带我去寻找太阳!”尽管这不是他生命的最后遗言,但却是唯美情结的一代歌王留给世人的最动人、最美丽的语句。他心中的太阳,是否是他青年时代所希冀的阿达的幻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094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