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记者卢宇光和俄罗斯战士马克西姆的遗孀玛丽娜,在红场附近的达布宁斯基婚姻登记处进行登记。
在此之前,卢宇光很害怕玛丽娜会拒绝他的求婚,所以在发完“可以嫁给我吗”的信息之后,他忐忑不安。
玛丽娜询问了儿子基尼斯的意见后,同意了卢宇光的求婚,两人正式结为夫妻。
而卢宇光与玛丽娜的缘分要从1999年说起,当年马克西姆为了拯救卢宇光,牺牲在战火中。
离世之前,马克西姆做了最后的交代:“好好照顾我的妻子和儿子。”
卢宇光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中国男子,尽最大可能照顾恩人的妻儿。
那么,他是如何在相处中和玛丽娜产生感情?结婚之后,他生活的怎么样?基尼斯是否喜欢卢宇光这位爸爸?
俄罗斯特种兵为救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1999年8月26日,一场无情的战争在车臣打响,硝烟弥漫在整片地区,当地群众惶惶不可终日。
国内外媒体都把目光放在这次战争上,希望能够获取最新的消息,并为战区人民提供帮助。
卢宇光从1997年加入了香港凤凰卫视后,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履行着一位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职责。
由于职位变动,他被调到俄罗斯担任记者,传递着有关俄国的风土人情、新闻热点。
凤凰电视台得知车臣发生动荡,非常关注,想派遣记者前往第一线,掌握有关战争的最新消息。
然而车臣极不稳定,即使身经百战的老战士前往,也有牺牲的风险,所以选择派遣对象成为凤凰台最棘手的任务。
凤凰台负责人在台内选拔了一批人,也在俄罗斯物色人选,经过再三协商,卢宇光出现在候选人名单。
自从战争开始,身为记者的他立马察觉到车臣,绝对是全世界感兴趣的地区。
在得知自己可能会被领导派往当地,他毛遂自荐,勇敢站了出来,说出了肺腑之言:“台长,我很适合车臣的报道,你可以把任务分配给我。”
台长很敬佩他,批准了他的要求,而他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立马整装待发。
俄罗斯政府很关心各国的新闻媒体人的安全,为了防范他们在车臣战乱中受到伤害,政府专门派遣了一大批成熟稳重的特种兵,保护他们。
贴身保护卢宇光的战士正是马克西姆,马克西姆是土生土长的俄国人,身体强壮,性格爽朗。
虽然卢宇光胆子很大,但他也是第一次接触战争,说不忐忑是骗人的。
为了缓解卢宇光的紧张,马克西姆主动找他聊天,向他介绍了俄罗斯的美景美食,美好的事物总能让人感觉放松,卢宇光紧绷的神经得到舒缓。
卢宇光是一位健谈的男子,很快就和马克西姆聊的热火朝天,两人不仅讨论了当下车臣的局势,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也谈到了感情和生活。
从马克西姆口中,卢宇光了解到他已经结婚,妻子玛丽娜漂亮能干,是一位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主持人,儿子基尼斯可爱聪明,刚刚一岁。
马克西姆和卢宇光性格相通,志趣相投,便成为了朋友,相约在战后一起聚餐,届时,马克西姆会把卢宇光介绍给自己的妻儿。
车内其他特种兵和记者也相处融洽,可是和谐的氛围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就被前线打来一通紧急电话破坏了。
当时,电话中传来焦急的声音:“你们不要前行了,此时处境非常不利,再往前开就进入了车臣武装力量打击范围。”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非常担忧,就在电光火石之间,他们坐的装甲车爆炸了。
一瞬间,尘土飞扬,鼻腔里除了有泥土的味道,也有一股血腥味。
因为巨大的冲击力,卢宇光在爆炸后,马上晕了过去。
在晕倒之前,他感觉到有一个坚实的身体牢牢护着他,在清醒的第一时间,卢宇光摸到了粘稠的血液,入目便是奄奄一息的马克西姆。
他瞬间明白,马克西姆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帮他阻挡了炮火,他着急地喊着马克西姆,希望好朋友能够醒过来。
马克西姆混沌中听到有人呼唤自己,凭着最后一丝意识,气息不稳地交代着:“朋友,麻烦你帮我照顾好妻儿。”
说完这句话,马克西姆永远昏迷了过去,而这次爆炸造成了8死15伤。
受伤的卢宇光被送往医院救治,在病床上,他始终回想着马克西姆的声音和笑容。
他明白要,不是马克西姆用自己的生命把他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他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而他能做的就是照顾好恩人的妻儿,那么,卢宇光会如何履行对恩人的承诺?
雪山上才华横溢的战士,生活中有情有义的男子
恢复身体之后,卢宇光通过多方打听联系到玛丽娜,当他第一次和玛丽娜见面,眼神中充满着愧疚。
尽管他们坐在充满香气的咖啡店,但谈及的内容格外沉重,马克西姆的牺牲是两人绕不过去的话题。
当初,玛丽娜听到丈夫为了救人,壮烈牺牲,失眠了很长时间,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被噩梦吓醒,儿子也哭喊着想要见到爸爸。
时间过得太快,此时,马克西姆牺牲了9个多月,卢宇光很后悔没能早点联系上玛丽娜,这样他就可以早点帮助可怜的母子俩。
卢宇光郑重向玛丽娜保证:“我答应过马克西姆,一定会好好照顾你们,如果有需要,务必联系我。”
玛丽娜是一位坚强的女子,更是一位负责的母亲,她默默承受着丧夫之痛,一个人拉扯孩子,并没有麻烦卢宇光,反倒是卢宇光经常会给基尼斯买衣服、玩具。
卢宇光也会到马克西姆的墓地看望他,告诉他玛丽娜和孩子生活的挺好,让他在天堂不必挂怀。
2001年,玛丽娜突然给卢宇光打了一通电话,声音颤抖地说道:“我需要你的帮助,基尼斯生病住院了。”
原来,为了给基尼斯看病,玛丽娜花光了手中所有的钱,实在走投无路,才联系了卢宇光。
卢宇光毫不犹豫把自己的积蓄全部给了玛丽娜,还时刻陪伴在基尼斯的身边,仿佛父亲一般。
这次接触让双方感受颇深,为了好好照顾母子俩,在基尼斯出院的第二天,卢宇光带着诚意向玛丽娜求婚:“可以嫁给我吗?”
玛丽娜既震惊又觉得合理,在相处中,她感受到这位东方男子的魅力与细心,也对卢宇光产生了依赖感,所以她想要答应求婚。
不过,她必须要考虑儿子的感受,于是告诉卢宇光:“我要问问儿子的意思,才能答复你。”
基尼斯听到妈妈被卢叔叔追求,很开心,一直以来,叔叔像爸爸一样陪伴他成长,在他心里,卢叔叔是第二个爸爸,所以他支持妈妈和叔叔在一起。
结婚之前,卢宇光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如实告诉了玛丽娜。
他出生在风景如画的杭州西湖,在温润的环境下长大,有一颗细腻且强大的内心。
1983年,他从辽宁师范大学毕业,同校的学生,许多选择在学校教书育人,而他决定参军入伍,保卫国家。
进入部队后,他被分配到边疆的海军部队,每天与风雪做伴。
边疆气温极低,不像杭州那么温暖,但他爱着边疆的一切,把雪山当做第二故乡。
连队的生活很简单,训练、站岗、学习,时间一长,不免有点枯燥。
在学校期间,卢宇光就喜欢写文章,因此他执笔把雪山生活的点点滴滴,全部记录在纸上,用笔墨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切。
军队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卢宇光有次了解到老连长王衡阳感情之路一波三折,很感兴趣,把老班长的故事编写成《站长夫人》。
老班长常年在部队,所以婚姻大事被耽误了,家里给他介绍过几个相亲对象,可女孩受不了异地恋,导致老班长的恋爱都没走到最后。
万事都有峰回路转的时候,有位善良大方的姑娘得知王衡阳的事情后,勇敢的成为王衡阳的伴侣,和王衡阳一起在雪山上生活。
他们的爱情故事是站内的一段佳话,大家都很佩服这位军嫂,羡慕老班长等来良人。
《站长夫人》这篇文章流露着最真挚、最朴实的爱情,在军队轰动一时,还被刊登在《人民海兵》的副刊“水兵”报上。
卢宇光因此更加坚定写作的决心,此后文思泉涌,再也没放下手中的笔,而才华出众的他也得到领导的赏识,被调到领导机关担任新闻干事。
1987年,卢宇光转业回家,凭借着优异的履历,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决定试用他。
他也牢记新闻人的使命,在浙江终日暴雨时,策划出一个厉害的活动,该活动具体内容是什么?
以新闻为己任,随时置身危险境地
浙江政府在防洪过程中工作有纰漏,卢宇光在省台发出一条震撼的消息《防洪第一线值班唱空城计,浙江的抗洪形势令人担忧》。
这条及时的新闻敲醒了防洪单位,避免了更多的损失,而该条新闻还获得了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1994年,他决定远赴俄罗斯求学,顺利考入了莫斯科莱蒙诺索夫大学新闻系研究生。
学习期间,他依然保持着新闻人敏锐的嗅觉,发现俄罗斯没有一家出版中文的报社,于是他开始单打独斗,创办了《华人报》,既是编辑、出版商,又是记者、评论员。
可惜,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薄弱,虽然报纸质量很高,但没有机会曝光,一年后报社倒闭了。
玛丽娜听完卢宇光的人生故事,更加佩服他,他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又辉煌的奋斗史。
玛丽娜觉得自己和卢宇光在一起,肯定很幸福,开心地成为新娘子。
婚后,卢宇光把基尼斯当做亲生儿子,还与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卢安娜。
可惜,卢宇光工作的特殊性,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玛丽娜自从失去马克西姆,就害怕提起战争,因此劝说卢宇光换一份安定的工作,不要深入战火。
可卢宇光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没有同意妻子的提议。
2002年10月,莫斯科发生了一起恐怖的人质事件,卢宇光身先士卒,负责一线报道,而他怕妻儿担心,没将这件事告诉家里人。
恐怖分子的子弹不长眼,随时都可能射中卢宇光。
他就是在这种高风险情况下工作,在最紧要的关头,依然坚持报道,通过卫星电话大声喊道:“被劫持的孩子们正不断往外跑,恐怖分子打伤了很多人,正向我们冲来。”
这则新闻看的人心惊胆战,卢宇光因此成为了观众眼中的大英雄,俄罗斯外交部为他颁发了突出贡献奖。
玛丽娜通过新闻才了解到丈夫把自己置身危险境地,于是和卢宇光大吵一架,开始闹离婚。
之前,他们的婚姻尽管甜蜜幸福,可也夹杂着矛盾,无论生活习惯,还是处事方式都有不同,再加上这次争执,彻底失败。
卢宇光和玛丽娜离婚后,还和之前一样关心两个孩子,孩子们和爸爸的关系也很融洽,时常与爸爸聚餐。
由于卢宇光是中国人,所以两个孩子很喜欢中国,想要在中国生活学习。
大儿子基尼斯作为交换生,到黑龙江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小女儿卢安娜考入了云南大学,还出版了一本书《我在中国挺好的》。
在教育孩子时,卢宇光一直尊重孩子意愿,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有次,儿子想买一个洗衣机,手中资金不够,希望卢宇光可以支援他。
他愿意出这笔钱,但更希望孩子可以打工兼职,体验一下生活。
基尼斯明白爸爸的苦心,表示买洗衣机的钱是向爸爸借的,赚钱后,一定会还。
两个孩子很喜欢爸爸,毕业之后都想成为记者,和爸爸一样,传递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
2021年,玛丽娜和两个孩子不幸在俄罗斯感染上新冠,当时女儿打视频电话告知了他这个消息,而他还在工作的路上,只能通过电话尽力安慰女儿。
工作结束后,他第一时间向好友咨询了新冠的信息,好在,经过治疗,三人都痊愈了。
卢宇光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记者,也是一位一诺千金的中国好男人,恩人护他安全,他护恩人妻儿一生无恙。
他和马克西姆的担当和情义,让人为之动容。
车臣信奉伊斯兰教。车臣人,俄罗斯少数民族。北高加索地区的居民。又称切钦人,自称纳赫乔人。使用车臣语,分普洛斯科斯特,阿克金,切别尔洛耶夫等7种方言,属高加索语系达格斯坦语族。
约756万人,主要分布在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的中部和东部,以及达格斯坦的哈萨维尤尔特地区。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
民族起源
据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叫阿里的阿拉伯人由于犯了重罪,逃亡到了北高加索地区。在这里,阿拉伯人阿里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并开始生息繁衍,他的子孙就叫纳赫契。
这名阿拉伯人阿里十分有才能,他不但胆量过人,而且为人机智灵活,因此受到当地人的拥戴,许多山民开始追随他。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最终,阿里的后代带领当地的山民从山区来到沿岸平原,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车臣人。而按照这个传说,阿拉伯人阿里是车臣人的祖先。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导语:卢宇光,浙江杭州人,和中国千千万万的热血少年一样,从小就有着一个军人梦。为了报效祖国,他很早就加入了军队,靠着自己的努力,卢宇光一步步成为一名海军军官。卢宇光在部队表现出色,也有一身才气,20岁时,他以老连长的爱情故事为基础,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站长夫人》。
一九八七年卢宇光退伍后,便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卢宇光成为记者后不久,俄罗斯爆发了车臣战争(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联邦及其下属的车臣共和国分离分子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为了在第一时间了解前线的情况,卢宇光毅然踏上了通往俄罗斯的道路,那个时候,他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幸好卢宇光在战场上平安归来,也真是因为这段经历,让卢宇光与俄罗斯结成了不解之缘。对于保护他的军人,卢宇光由衷地表示敬意,后来卢宇光还在俄罗斯创办了华裔报纸。一九九九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卢宇光收到消息,立即背上行囊前往俄罗斯。俄罗斯特种部队确认了他的身份,便将他送往前线,但这一次意外发生了。
战场上的情势瞬息万变,卢宇光站在一辆俄罗斯特种部队坦克的前面进行报道,他原以为坦克能把自己完全挡住。但他并不知道,对面的大楼里有敌人已经瞄准了他,子弹迅速地朝卢宇光飞来。说时迟那时快,站在卢宇光旁边的俄罗斯特种兵保夫卡·卢卡耶夫将他推开,自己却被瞬间击倒,保夫卡·卢卡耶夫临终之际拉着卢宇光的手,让他帮自己照顾妻儿,接着壮烈牺牲。
回酒店后,卢宇光仍然不能回过神来,他知道战场上的无情,自己每次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可他从没想到,有人会因为保护他而死,自己的疏忽竟让卢卡耶夫丧生,卢宇光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自己。卢宇光立即赶往了他的家里,这才知道卢卡耶夫的妻子没有经济来源。卢宇光表示要对他们负责。卢宇光回国后卖了房子,付了卢卡耶夫的丧葬费,把剩下的钱都给了他的妻子。
从此以后,卢宇光一直信守当年的承诺,对恩人的遗孀悉心照顾,更是视恩人之子为己出,他的担当,感动了卢卡耶夫的妻子,最后,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婚后,二人育有一女,一家四口日子过得很幸福。
导语:世界上有许多民族,有一个民族的人口只有只有一百多万,但是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这个民族就是车臣。我有些朋友不清楚车臣属于什么的民族?车臣属于什么的人种?下面是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车臣属于什么民族
车臣属于高加索山区的一个山地民族,一直以来,高加索山区都是山地民族和周围大国进行游击战争的场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欧亚大陆上曾经崛起过很多强国,但是能够完全控制高加索山区的则少之又少,很大的原因是这里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本地居民也更加彪悍,难以管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车臣民族,也就形成了尚武的传统。
16世纪以来,装备着火药武器的常备军在欧洲各国出现,凭借精良的武器和优秀的训练,欧洲各国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历史。此时,在高加索山区周围形成了三个大国——奥斯曼帝国、波斯、俄罗斯。经过大国之间的长期角力,俄罗斯逐渐排除掉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高加索山区唯一的霸主。
1783年,俄国开始入侵车臣,1801年,俄国沙皇保罗一世宣布吞并格鲁吉亚,俄国侵占整个高加索山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在这种情况下,车臣人展开了长期的抵抗运动。
车臣是高加索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车臣是高加索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但是,对于车臣民族的起源并没有确切的说法。因为,长期以来车臣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更没有记录历史的习惯。包括现在我们所说的“车臣”一词,都是18世纪后才出现的,它来源于土耳其语的发音(也有说是伊朗语),据说是一个北高加索平原村庄的名字。
车臣所生活的北高加索地区,位于亚洲和欧洲的交界线,是典型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蒙古大军西征时就曾将高加索地区纳入了统治范围。虽然当时并没有蒙古人与车臣人交战的记录,但是很显然,当时的车臣人也位于蒙古人的统治之下。
18世纪初,沙俄军队侵略的兵锋开始抵达高加索地区。第一次到达这里的俄罗斯人,在一个名叫车臣的村庄与当地的土著民族首次相遇,由于俄罗斯人从未见过这个民族,因此,他们使用这个村庄的名字命名这个民族,车臣人第一次进入欧洲人的概念。其实,对于高加索的各个民族,沙俄并不能准确地阐述区分,所以,沙俄政府也经常使用“山民”来形容这一地区的居民。
当然,对于车臣人自己而言,他们刚开始并不把自己叫做车臣,而是自称“纳赫契”或者“纳赫人”。在车臣语中,这个词的意思是“我们的土地”或“土地上的人们”。
关于车臣人的来源,虽然并有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在车臣民间有这样一个流传很广的民族起源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叫阿里的阿拉伯人由于犯了重罪,逃亡到了北高加索地区。在这里,阿拉伯人阿里与当地人结婚生子,并开始生息繁衍,他的子孙就叫纳赫契。
这名阿拉伯人阿里十分有才能,他不但胆量过人,而且为人机智灵活,因此受到当地人的拥戴,许多山民开始追随他。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最终,阿里的后代带领当地的山民从山区来到沿岸平原,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大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车臣人。而按照这个传说,阿拉伯人阿里是车臣人的祖先。
也许正是由于阿拉伯人祖先的传说,车臣人对于伊斯兰教的接纳十分顺利。当然,在中世纪早期,车臣人并没有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与高加索其他民族一样,信奉的是多神教。不过,这一情况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中发生了变化。
七世纪,随着阿拉伯人的四处扩张,阿拉伯的脚步也开始到达高加索地区,而随着阿拉伯人一起到来的,还有他们的伊斯兰教。车臣人也是在这一时刻开始接触到伊斯兰教。不过,这一时期车臣人并没有全民信教,当时,基督教在当地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直到金帐汉国时期,随着蒙古人对于伊斯兰教的推崇,才最终确立了伊斯兰教在高加索地区的优势地位。
普京·弗拉基米尔 (vladimir putin, 1952107- )
俄罗斯总统、安全会议主席、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
1952年10月7日生于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后改名为圣彼得堡),经济学博士。197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197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论文题目是《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获得别国的平等对待》,毕业评语是“诚实、纪律性强、具有高度责任感”。
1975年起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对外情报局工作,起初是级别较低的侦辑人员。曾进入克格勃海外谍报学院深造,并在此学习柔道。80年代被派往东德的德累斯顿工作,担任过东德莱比锡的德俄友好会馆代表。1989年回国后离开克格勃,任列宁格勒大学副校长的国际问题助理。1990年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阿纳托利·索布恰克的顾问(索布恰克曾是普京的大学老师)。1991—1992年任圣彼得堡市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1994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兼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
1994—1996年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1996—1997年任俄罗斯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1997年3月26日—1998年4月任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兼总统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1998年5月25日—1998年7月任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主管中央与地区关系问题。1998年7月25日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同年11月20日起任安全会议常务委员。1999年3月29日起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兼安全会议秘书,同年8月8日免去俄联邦安全局局长职务,11月15日免去安全会议秘书职务。
1999年8月9日起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兼代总理,8月16日起正式任总理,同年9月起任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执行委员会主席。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并宣布由普京代行总统职务。2000年1月25日起任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主席。3月27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在已统计的94.27%的选票中,普京获52.94%的选票,超过法定票数,当选为俄罗斯第三届总统,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同日免去总理职务。
普京精通德语,喜爱运动,特别爱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学时代荣获过桑勃式摔跤冠军。1974年成为列宁格勒的柔道冠军,并入选运动健将候选人之列。性格坚韧,有极强的耐力,很少表露感情。工作作风果断干练而谨慎,在车臣问题上持强硬立场。是1999年度“风云人物”奖获得者。
普京的祖父出生在圣彼得堡,是名烹饪水平很高的厨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请到莫斯科郊区的哥尔克村,给列宁和乌里扬诺夫全家烧菜做饭。列宁去世后,他被调到斯大林的一座别墅,在那里工作了很长时间。
普京的父亲1911年出生在圣彼得堡,17岁结婚。曾在潜水舰队服役,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受过伤。后来一直在工厂工作,是模范工人,任过车间党组织书记。共生有三个男孩,前两个先后夭折,他对唯一幸存的儿子普京的培养教育非常严格。
普京的妻子:柳德米拉 (lyudmila),80年代初在加里宁格勒航空队当空姐。曾在加里宁格勒工学院学习过一段时间,因不喜欢工程师专业,二年级时退学。后进入列宁格勒国立大学哲学系工农速成班学习。曾在俄罗斯的布良斯克市任大学教师。24岁时到列宁格勒度短假,在那里举行的阿尔卡季·赖金音乐会上与普京相识。1983年7月28日,与普京在涅瓦河的小轮船上举行婚礼,婚后住在普京父母家,直到普京调到莫斯科。
有两个女儿:卡佳13岁、玛莎14岁(2000年),曾在德国驻莫斯科使馆的专门学校学习,发展很全面,都会拉小提琴、弹钢琴。
1998至1999年家庭总收入30.88万卢布(28卢布约合1美元)。银行储蓄183.76万卢布。普京与夫人在圣彼得堡拥有两块地皮,在莫斯科州有1500平米,在普斯科夫州有600平米。在列宁格勒州有一座152.9平米的别墅,在圣彼得堡有两个车库。
主要活动及言论:
1999年8月,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侵入达吉斯坦,挑起战事,普京坚决主张出兵车臣以打击恐怖分子,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1999年8月9日,叶利钦总统推荐普京为下届总统候选人。同日,普京宣布参加2000年总统大选。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总统任命他为代总统至2000年3月选出新总统为止。这之前,普京通过因特网发表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罗斯》,强调俄罗斯要走富民强国之路,指出“俄罗斯思想”的重要性,主张加强国家的作用;认为“俄罗斯的思想”的要素是爱国主义、大国意识、国家主义和社会团结。评论家称此文章为普京竞选总统的纲领。
2000年1月1日,他在安全会议扩大会议上重申,俄罗斯将一如既往地同世界所有国家在平等、互谅、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关系”,确定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连续性。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即前往车臣,慰问了在那里作战的俄军士兵,并重申对这场战斗的支持,他说俄罗斯士兵的根本目标是结束俄罗斯的分裂。
2月8日,在会见莫斯科电子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时说,只有那种欧洲式的“稳固的”政党体系才能确保政治的稳定。
2月25日,他以致选民公开信的形式在俄各大报上发表了他竞选总统的纲领,强调俄罗斯要走富民强国之路。公开信用近一半的篇幅分析了俄国内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全国的工作列出了四项优先重点:首先,要向贫穷开战;其次,要防范官僚和犯罪集团对市场经济的非法侵害;第三,应当恢复公民的个人尊严,从而增强崇高的民族尊严;第四,从本国民族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他说,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意志削弱,失去了完成所开创的事业的国家意志和坚定信念。
3月31日,他强调,俄必须提高核遏制潜力的效率,保留和加强核武器综合体,原子能工业是优先发展的部门。
4月16日,开始对白俄罗斯、英国和乌克兰进行工作访问。
5月18日,开始中亚之行,访问独联体国家的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5月29日,他在克里姆林宫同欧盟代表团会晤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无论在地理位置和文化方面,还是在经济一体化方面,俄罗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欧洲国家,俄罗斯将一如既往把发展同欧洲的关系放在首位。
6月5日—6日应邀对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他在同意大利总理阿马托会谈时表示,俄罗斯愿意同欧盟以及北约内的欧洲国家一起建立联合导弹防御系统,以对付美国坚持要单独部署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6月15日,在柏林德国经济大厦发表演讲,重申俄罗斯反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北约东扩的立场。
7月18日—19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回顾历史,苏联于1991年12月宣布解体,强大的苏联也逃不过由经济滞后带来的巨大影响。只因长期的军备竞赛,苏联经济陷入困境,十分低迷。其最大的加盟国俄罗斯的日子也不好过,举步维艰。就算有武器装备也解决不了眼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境。此时“车臣共和国”正在伺机而动,想要一举摆脱俄罗斯的控制。
因多种因素,第一次车臣战争终于在1994年12月爆发。即使俄罗斯是个军事强国,但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发动战争不是明智之举,出于大局考虑俄罗斯最终与车臣签署了停战协议。车臣名义上暂时获得了高度自治权,但实际上已经从俄罗斯联邦中独立出来了。
1999年的8月,车臣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开始入侵达吉斯坦南部地区,这也为第二次车臣战争埋下伏笔。为了向世界传达各地区更有效的信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一种高危职业,战地记者。而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有一个俄特种兵却为救中国战地记者而牺牲了,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位中国记者曾经是凤凰卫视驻俄罗斯的首席记者,名字叫“卢宇光”,出生于杭州,年轻时当过兵,是一名海军军官,由于兴趣酷爱写作、文笔极具吸引力,被提拔为新闻干事,在此后的岁月里他的职业都与记者息息相关。1987年卢光宇退伍后选择回到杭州发展,也正式的成为一名记者,在这段时间内卢宇光崭露头角在行业内名声鹊起。
但他不安于现状,为了更高的理想追求,在1994年辞职后背起行囊只身前往俄罗斯闯荡,并在莫斯科创办了《华人报》,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浙江人敢打敢拼,不安现状的精神在卢光宇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创办之初虽一波三折,但也迎来了卢宇光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卢光宇受邀随俄军进入车臣报道,也是在此期间卢宇光成为了战地记者,他跟随俄军进入到车臣二次战争的第一现场记录报道,危险可谓无处不在。那他究竟是如何与俄罗斯特种兵结缘的呢?
当时这位俄罗斯特种兵奉命保护卢宇光人身安全,在整个车臣战争中卢光宇等人一路有惊无险,然而在一场战役中,卢光宇乘坐的车辆被地雷强大的爆炸给炸毁了,爆炸瞬间形成了许多弹片,情急之下这名特种兵不顾自身安危,扑倒了卢宇光,为他挡住了爆炸产生的弹片,而卢宇光只是受到轻微伤,而俄特种兵却因救中国记者而牺牲了,在牺牲前俄特种兵希望卢宇光能照顾他的家中妻儿,这也是俄特种兵最后一个请求,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卢宇光没有拒绝欣然答应了请求。
战后,他找到了这名俄特种兵的妻儿,发现俄特种兵的儿子只不过刚满一岁。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其妻儿,在征询俄特种兵妻子同意后,卢宇光作出了让人非议的决定,这位战地记者娶了俄特种兵遗孀,践行了自己承诺,承担起了照顾母子二人的责任,那他们后来怎样了呢?此后他们俩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女儿,但他的俄罗斯妻子染上了酗酒。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存在较大的区别,最终两人和平分手。虽已离婚但两人还是互有往来,在生活方面卢宇光给予她许多照顾,卢宇光离婚后便再也没有结婚。
结语
后来,卢宇光将俄特种兵的孩子带到了中国生活,还进入了哈尔滨大学读书,中国话也非常地擅长,而他们所生的女儿则进入了云南大学读书。卢宇光用自己一生的做出了承诺,没有忘记俄特种兵的请求,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两人虽然国籍不同,但却是战场上的生死兄弟,这段真挚的友谊更是让人难以割舍的战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