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简介

林肯简介,第1张

生平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 ),美国第 16 任总统。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童年是“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小时候,他帮助家里搬柴、提水、做农活等。 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以种田和打猎为生。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开荒种地为生。9岁的时候,林肯的母亲去世了。

一年后,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继母慈祥勤劳,对待前妻的子女如同己出。林肯也敬爱后母,一家人生活得和睦幸福。由于家境贫穷,林肯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为了维持家计,少年时的林肯当过俄亥俄河上的摆渡工、种植园的工人、店员和木工。18岁那年,身材高大(193米)的林肯为一个船主所雇佣,与人同乘一条平底驳船顺俄亥俄河而下,航行千里到达奥尔良。

在25岁以前,林肯没有固定的职业,四处谋生。成年后,他成为一名当地土地测绘员,因精通测量和计算,常被人们请去解决地界纠纷。在艰苦的劳作之余,林肯始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青年,他夜读的灯火总要闪烁到很晚很晚。在青年时代,林肯通读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读了《美国历史》,还读了许多历史和文学书籍。他通过自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充满智慧的人。在一场政治集会上他第一次发表了政治演说。由于抨击黑奴制,提出一些有利于公众事业的建议,林肯在公众中有了影响,加上他具有杰出的人品,1834年他被选为州议员。

两年后,林肯通过自学成为一名律师,不久又成为州议会辉格党领袖。1834年8月,25岁的林肯当选为州议员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同时管理乡间邮政所,也从事土地测量,并在友人的帮助下钻研法律。几年后,他成为一名律师。积累了州议员的经验之后,1846年,他当选为美国众议员。1847年,林肯作为辉格党的代表,参加了国会议员的竞选,获得了成功,第一次来到首都华盛顿。在此前后,关于奴隶制度的争论,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在这场争论中,林肯逐渐成为反对蓄奴主义者。他认为奴隶制度最终应归于消灭,首先应该在首都华盛顿取消奴隶制。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的蓄奴主义者则疯狂地反对林肯。1850年,美国的奴隶主势力大增,林肯退出国会,继续当律师。

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揭晓,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

1865年4月15日晚,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身亡。5月4日,林肯葬于橡树岭公墓。林肯领导美国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美国历史的发展,一百多年来,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 16 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在边疆只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编辑本段]总统任期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林肯本人并不主张用过激的方式废除奴隶制,他认为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先限制奴隶制,然后逐步加以废除,而关键是维护联邦的统一。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北方政府根本没有进行战争的准备,只是仓促应战,而南方则是蓄谋已久,有优良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所以,尽管北方在多方面都占有优势,还是被南方打得节节败退,连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叛军攻破。

北方在战场上的失利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了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这时林肯才意识到,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废除奴隶制、解放黑奴。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 ,规定每个美国公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1862年9月,林肯又亲自起草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草案。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1863年提出“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从而使战争成为群众性的革命斗争。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the Civil War)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

1863年7月1日到3日,双方在华盛顿以北的葛底斯堡展开了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北军重创南军,使南军损失了3.6万人,从此北军开始进入反攻,而南军只有防守了。

这年的7月4日,北军又在维克斯堡大获全胜。维克斯堡位于密西西比河上,是一个高出水面200英尺的悬崖,据守悬崖的叛军居高临下,可以用炮火直接威胁河上来往的船只。如果从下面攻打这个要塞非常困难。早在1862年末,格兰特就率军在海军的协助下几次攻打这个要塞,但都没成功。1863年4月,格兰特实行了新的进攻计划,先摧毁了要塞周围的各个据点,然后包围了维克斯堡。海军也来助战,从陆地和水上同时进攻,猛烈炮击要塞,震耳欲聋的炮声一直响了47天之久。7月4日,困守要塞的叛军弹尽粮绝,被迫投降,北军这一次俘虏叛军2.9万人。

紧接着,北方军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猛追击叛军,1863年4月3日攻占了叛军首都里士满。4月9日,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向格兰特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编辑本段]遇刺

由于亚伯拉罕·林肯的卓越功绩,1864年 11 月 8 日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然而,还没等林肯把他的战后政策付诸实施,悲剧发生了。 1865 年4月14 日晚 10 时 15 分,就在南方军队投降后第5天,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遇刺。约翰·威尔克斯·布斯(Jogh wilkes Booth)已经在磨刀霍霍了。布斯出身于美国戏剧界名门之后,他高超的演技一直是女性戏迷追逐的对象。但是布斯人在戏行,心忧国家,他在政见上毫不含糊,一个坚定的南部联邦的极力支持者。内战期间,布斯就纠合了一群人暗中活动,这些人包括他的儿时好友米切尔·奥劳夫林和萨姆·阿诺德;马里兰州一个制造马车的乔治·阿茨罗德;23岁的药店员工大卫·赫罗尔德;前南部联邦战士路易斯·鲍威尔,还有一个曾经为叛军提供过情报的约翰·萨拉特。这个组织曾经在华盛顿的一所公寓密谋了绑架林肯以交换南部被俘战士的计划,但这些计划都像其他许多阴谋一样,毫无结果。

林肯被刺的前两三天,布斯几乎天天酩酊大醉,他以前的那个阴谋组织支离破碎,只剩下佩因、赫罗尔德和阿茨罗德了。4月14日中午时分,他去福特剧院取邮件,无意中看到海报上说,林肯和格兰特将出席晚上的节目,布斯一阵狂喜,立即召集死党实施他们的最后计划:阿茨罗德去刺杀副总统约翰逊,佩因和赫罗尔德去刺杀日渐康复的国务卿西华德,布斯自己去刺杀总统。

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阿茨罗德喝醉了酒临阵退缩,根本没有去刺杀约翰逊。佩因和赫罗尔德倒进行得不错,他们摸到了西华德家外面,由赫罗尔德守在马车上接应,佩因直接进了西华德家,他拿着一包药,这也是早就策划好的。西华德的儿子告诉佩因,他的父亲正在睡觉,现在还不能吃药。但是佩因坚持要送药进去,小西华德感到此人不可理喻,命令他立即滚蛋。由于害怕被看穿阴谋,佩因立即掏出了手枪,对准小西华德的头部就是一下,可惜子弹不知咋的,竟然瞎火。佩因赶紧握紧枪,用枪托猛砸小西华德的头,可怜的小西华德头骨被打裂了。扫除了门外的障碍,佩因从包裹里抽出一把大刀冲进了西华德黑暗的卧室,这时他才发现卧室里除了西华德还有西华德的女儿和一个男护士。男护士见势不妙,立即跳将起来冲向佩因,佩因抡起大刀就把他的前额砍破了,而西华德的女儿在惊吓之余也被佩因打晕了过去。

佩因冲到西华德的床边,一刀一刀地猛刺国务卿。这时,西华德的另一个儿子听到声响也冲了进来,不料被手持凶器的佩因在前额划了一刀,并且砍伤了手。佩因感到此地不宜久留,于是迅速离开卧室,跳下楼梯,在楼梯上他又撞见了一个倒霉的国务院信使,佩因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信使又砍伤了。直到逃到大门前,狂奔的佩因不停地尖叫:“我疯了!我疯了!”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所有遭到佩因袭击的人最后都康复了,而且西华德在林肯死后的约翰逊总统任期里还继续做他的国务卿。

话题转到布斯那边,布斯于晚上10点平静地进入了总统的包厢。本来包厢是有个锁的,但这锁在几天前就坏了,也没有人报告此事。由于布斯本来是个演员,所以警卫总统的人都没有为难他。警察约翰·派克本来应该是守在大厅通往包厢的必经之路上的,但是他对看戏毫无兴趣,所以躲到另一个房间去喝酒去了。

当布斯进入包厢后,他平静地把枪瞄准了林肯的左耳和背脊之间……共开枪8次,林肯被击中6次,其中5次击中要害。然而1675名观众中,只有很少人听见枪声,甚至坐在旁边的林肯夫人和几个陪同看戏的人都没有对枪声太震惊。因为布斯选择了戏剧的高潮处开枪,演员的大笑和枪声混杂在一起是很难听清的。

接下来包厢里一片混乱,布斯从包厢里跳到舞台上,转身向观众喊了句:“一切暴君都是这个下场。”这是弗吉尼亚州的名言。

关于追凶现场的回忆

全场观众惊呆了,竟然没有一个人追上去。几分钟后,布斯打马就逃了。布斯和他的同伙赫罗尔德穿越了阿纳科斯蒂亚河上的大桥后,进入马里兰州,他们俩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往南狂奔。为了治疗布斯的脚(他从包厢跳下来时扭伤了脚),他们在一户人家躲了一整夜,这家人还给布斯上了夹板。第五天,他们开始等待机会渡过波多马克河到弗吉尼亚去。4月20日,布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只船。接下来的两天里,由于河水暴涨,他们不得不在马里兰州的边界潜藏了两天。4月22日,他们最后成功地渡河逃到了弗吉尼亚,并继续向内地潜行,后来他们到达了理查德·加勒特农场。与此同时,缉拿凶手的联邦侦探和纽约第16骑兵队开始顺着蛛丝马迹 一点点地也摸到了加勒特农场。以下就是骑兵队的指挥爱德华·多尔蒂中尉的回忆了。

我下了马,用力敲着前门,老加勒特出来了,我揪住他,问前几天被骑兵队跟踪的那两个逃犯在哪里。正当我问话时,突然,一个士兵大叫,“噢,中尉,这里有一个人躲在玉米仓库里。”但是我们发现是老加勒特的儿子,不是布斯及其党徒。我们审讯了这个小伙子,他很快告诉我,“谷仓里有人。”在留下一部分人看住房子后,我们包围了谷仓。我用力踢了踢谷仓的门,但是没有任何反应。我从加勒特的另一个儿子手中拿到了谷仓钥匙并打开了门,我要求里面的人出来投降。

拖延了一下后,布斯在里面回话了:“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我回答:“那并不重要,你出来便是。”

他说:“我腿瘸了,而且只是一个人。”

我说:“我知道谁和你在一起,你们最好投降。”

他回答:“我只要朋友扶我出来,而不是我的敌人来扶。”

我说:“如果你再不出来,我就放火了。”一个下士立即堆好了一些干草靠在墙边并且点燃了火堆。

就在下士点火时,布斯在里面说:“如果你敢进来,我就用子弹打穿你的身体。”

我下令停止放火,并决定等到天亮后再进入谷仓制服他们。

又过了一会儿,布斯有气无力地说:“噢,中尉先生,这儿有一个人想向邪恶势力投降。”

我回答:“你最好出来。”

他回答说:“不,我还没有作出决定;但是请你的部下退后50步,给我一条生路。”

我告诉他,我有50个兄弟等在外面,一定要捉拿他。

他说:“好吧,我勇敢的兄弟,准备一个担架。”

这时,赫罗尔德走到门边,我要他交出枪械,布斯答腔了:“枪全在我这里,是用来对付你们的,先生。”我告诉赫罗尔德,“让我们看看你的手。”他把门打开了一半,我们立即抓住了他的手腕。就在这时,我听见里面一声枪响,我想是不是布斯自杀了,推开门,我发现布斯身后的干草和麦秸已经着火了。

布斯有一根拐杖,手上还有一支卡宾枪。我冲进着火的谷仓,其他人也纷纷跟进来。我们把布斯夹在腋窝下很快脱离了谷仓。火势越来越大,我把布斯送到了加勒特家中。

布斯的后脑中了致命的一枪。原来,在赫罗尔德准备出来的时候,一个侦探走到了谷仓后面点燃了稻草。就着火光布斯看见了我,于是他用枪瞄准了我。危急时刻,一个士兵迅速向布斯开火了,本来这个士兵是想打中布斯的胳膊的,但是因为布斯一转身,子弹偏了,打在了布斯的后脑上。

布斯示意我抬起他的手,我抬起后,他喘着粗气说:“没用了,没用了!”我给他一点白兰地和水,但是他已经不能吞咽了,我立即派人去请外科医生,当医生到来时已是回天乏术。7点钟的时候,布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身旁有一本日记、一把猎刀、两支手枪、一只指南针以及一张关于加拿大的草图。

1865 年 4 月 15 日,亚伯拉罕·林肯去世,时年 56 岁。林肯去世后,他的遗体在 14 个城市供群众凭吊了两个多星期,后被安葬在普林斯菲尔德(Princefield)。

林肯总统被刺后,惠特曼写下了沉痛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被刺而哀思的《啊,船长!我的船长》、《今天的军营静悄悄》等诗篇,以沉痛表达美国人民对林肯总统的哀思。

[编辑本段]主要法律

《宅地法》(1862年5月20日颁布)

使公有土地上实际移殖者获得土地的法案。应制定,凡身为家长者,或已达21岁的年龄并为合众国公民者,或决定依照合众国入籍法的规定填写志愿入籍声明书,同时从没有持械反抗过合众国政府,支援或教唆合众国的敌人者,应从1863年元月1日起有权登记1/4平方英里或以下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上述之人可提出一优先购买的申请,申请之时即可以每英亩一美元二角五分或更低的价格优先购买土地;或应在测量之后,按照公有土地法定的再分割办法登记坐落在一块的80英亩或以下的此种尚未分配给私人占有的公有土地,那是每英亩二美元五角;应规定,凡占有土地或居住该地者,根据本法案的规定,可另行登记邻近于其原有土地的土地,连其原来所有的土地及占有土地在内,总数不得超过160英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总统于1862年9月22日颁布。宣言规定,凡参加叛乱诸州和地区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1月1日——编者)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编辑本段]年表

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18年10月15日,9岁,年仅35岁的母亲南希·汉克斯不幸去世

1824年,15岁,开始上学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未获入学资格,工作也丢了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1年32岁当选国会议员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又失败了

1858年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第16届总统

1864年,55岁,连任美国总统,北方军取得胜利

1865年,56岁,4月14日晚,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被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开枪射击,15日去世。

[编辑本段]总统趣事

林肯也经常开玩笑。

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答:“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林肯微笑着说。

当上总统后,由于是鞋匠的儿子,受人侮辱。他的一个手下在纸条上写了“笨蛋”传给林肯。林肯看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幽默地说:“我们这里只写正文,不记名。而这个人只写了名字,没写正文。”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司机说,“可我怎样将大衣交还给你呢?”林肯回答说:“哦,这很简单,我打算裹在大衣里头。”司机被他的幽默所折服,笑着让他上了车。

林肯当过律师。有一次出庭,对方律师把一个简单的论据翻来覆去地陈述了两个多小时,讲得听众都不耐烦了。好不容易才轮到林肯上台替被告辩护,他走上讲台,先把外衣脱下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玻璃杯喝了两口水,接着重新穿上外衣,然后再脱下外衣放在桌上,又再喝水,再穿衣,这样反反复复了五六次,法庭上的听众笑得前俯后仰。林肯一言不发,在笑声过后才开始他的辩护演说。

林肯的脸较长,不好看。一次,他和斯蒂芬·道格拉斯辩论,道格拉斯讥讽他是两面派,林肯答道:“要是我有另一副面孔的话,我还会戴这副难看的面孔吗?”

有一次,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一个外国外交官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林肯诧异地反问,“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

有人认为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不够强硬,对他说:“你为什么要让他们成为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消灭他们才对。”“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使他们成为我的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

又有一次,一个妇人来找林肯,她理直气壮地说:“总统先生,你一定要给我儿子一个上校的职位。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权利,因为我的祖父曾参加过雷新顿战役,我的叔父在布拉敦斯堡是惟一没有逃跑的人,而我的父亲又参加过纳奥林斯之战,我丈夫是在曼特莱战死的,所以……”林肯回答说:“夫人,你们一家三代为国服务,对国家的贡献实在够多了,我深表敬意。现在你能不能给别人一个为国效命的机会?”那妇人无话可说,只好悄悄走了。

在亚伯拉罕·林肯遇刺100年之后美国总统 肯尼迪也遇刺了,刺客同样 姓约翰,使用左轮手枪打死总统!而肯尼迪的秘书姓林肯而林肯的秘书姓肯尼迪.

一天,林肯和他的大儿子罗伯特乘马车上街,街口被路过的军队堵塞了,林肯开门踏出一只脚问一位路人:“请问这是什么?”林肯的意思这是哪个部队,那路人以为他不认识军队,便答道:“联邦的军队呀,你真是个他妈的大笨蛋。”

林肯说了声“谢谢”,关上车门,然后严肃地对儿子说:“有人在你面前说老实话,这是一种幸福。”紧接着他又说:“我的确是个大笨蛋!”

金锁最初是想要嫁给尔康的,因为紫薇拔刀的时候,就将她许给了尔康,但是后来紫薇和尔康反悔了,金锁即使不愿也没有办法,这件事也就这样作罢了,后来在逃亡的路上,柳青却喜欢上了金锁,并紫薇在知道后,也是十分开心,后来也是不等金锁说啥,就直接将金锁塞给了柳青。

那个时候,虽然说很多人都知道,柳青喜欢金锁,但是金锁对于这件事,可并没有表态

金锁对柳青有没有意思呢,紫薇也不知道,可是她还是将金锁塞给了柳青,甚至都不让柳青表个白,立个誓言之类的,后来还是小燕子出马,非让柳青告白,这才有了一些仪式感,金锁的归宿总比尔康强。

柳青表完白之后,金锁挺不好意思的,毕竟是个姑娘家,不过还是有一些小开心,因为柳青说的那些话,确实是挺动心的。事实上金锁就算是不同意,也没有办法了,毕竟在此之前,紫薇已经是将她许给了柳青。因此在柳青表白成功后,紫薇说的一句话,也是让人感到挺不舒服的。

因为那个时候,她明明没有尊重金锁

问过金锁的意思,却还在那里说,金锁唯一的亲人是她。因此不少网友听到这句话之后,也是有点同情金锁,要知道金锁对紫薇可是一心一意的,但是紫薇对金锁,却一面说是亲人姐妹,但是另一面,却完全不是该对亲人姐妹做的事情。

这些事情金锁自然是知道的,虽然是有些伤心,可后来全部都接受了,不过幸好的是,后来她嫁给了柳青,而柳青对她也确实是挺不错的,做会宾楼的老板娘总比做丫环好吧。

只是对于金锁嫁给柳青这件事,很多人也认为,这其实并不是金锁原本想要的。要知道,自从紫薇将金锁许配给了尔康之后,金锁便爱上了尔康。

而关于这种猜测,也是不少人也是在皇上询问金锁为何嫁给柳青的时候,金锁给出的回答中,推测出来的。因为当时金锁回复的是“那就要问**了”。这句话,在不少人看来,其实也是暗藏着深意。毕竟当时柳青还没有说自己要娶金锁,金锁也没有答应要嫁,后来也是紫薇将金锁给推了出去,才有了柳青和金锁结婚这件事。

不过对于这件事,紫薇的解释是,她和尔康都觉得,金锁要有自己的幸福。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紫薇的强词夺理。但不可否认的事情是,金锁如果真的嫁给了尔康,一定没有嫁给柳青幸福。要知道,尔康心里眼里,都是紫薇,哪里还会有金锁的影子。

欧洲最美女人——茜茜公主遇刺真相是什么?红颜薄命,做了替死鬼!

上世纪50年代,一部名为《茜茜公主》的**风靡欧洲,赚足了眼泪。著名演员罗密·施奈德,将主人公茜茜公主唯美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真实地向世人展现了一出王子与公主的童话爱情传说。

实际上,历史上的茜茜公主,可不如**中那样幸福,她一生的经历充斥着巧合和传奇,写满了忧郁和悲伤。诸如她的婚姻、她的子女、甚至包括她的死亡。

茜茜公主,全名伊丽莎白·阿玛莉亚·欧根妮,1837年12月24日出生于巴伐利亚王国的慕尼黑,是名门望族。她富贵、貌美、位尊,她不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和王后。她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终生没有放弃对坦诚、随心的、真实的普通人生活的追求。

茜茜公主16岁嫁给了表哥弗兰茨·约瑟夫,奥地利的国王,成了奥地利的王后。婚后的生活并不象少女时代那样随意,繁杂的宫廷礼仪烦透了这位追求自我的美丽女子。因为婆媳关系不和,亲子关系也不顺畅,一生生育三女一男,因病痛失一女,唯一的王储也自杀身亡,深受丧子之痛的茜茜公主,从此身着黑衣,开启了环游欧州列国的旅行。

1898年,茜茜公主跟一名侍从在瑞士日内瓦湖畔散步,突然有个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抽出一把磨尖的锉刀,从茜茜公主的左胸刺入心脏,由于事发极为突然,公主和女仆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公主只是摔倒,甚至还以为是遭遇了抢劫。她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疼痛。凶徒逃走后,公主又站起来了。女仆扶着公主继续前行到码头,公主终于不至倒下。后来医生检查公主的心脏被刺穿,由于胸衣压迫导致失血放慢才让茜茜公主支撑了很久。但是伤口致命,公主不幸去世。

路易吉原来的刺杀对象并不是茜茜,而是号称有法国皇位继承权的奥尔良公爵。但是奥尔良公爵已经提前离开了酒店,路易吉的计划落了空。所以,当日内瓦的报纸报道,优雅的奥地利皇后已匿名来到日内瓦,酒店员工又透露了她下榻于此的秘密后,路易吉将刺杀目标转向了茜茜。后来,他向法庭陈述时称,我刺杀的不是一名妇女,而是一位皇后,我只想以此,代表穷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

就这样,艳绝欧洲的茜茜公主,不明不白地做了这个陌生人的锥下之鬼,结束了她传奇而悲凉的一生。约瑟夫一世剪了一束茜茜公主的头发,终身贴胸携带,在茜茜公主的追悼会上说:“你永远不知道我有多爱你。”然后泣不成声。约瑟夫单身到老。

行凶者可能是因为被逼无奈,所以才会刺杀这对华人母子。

 

华人母子伦敦被刺身亡,行凶者到底有何目的?

华人母子在伦敦被刺身亡,据了解受害女子人品非常好,而且非常善良,经常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屋外玩耍。邻居们都觉得这位女子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可是他们却在伦敦被刺身亡。那么行凶者到底有什么目的呢?据媒体报道行凶者跟被害人在之前是旧相识,熟人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具体事情还不得所知,所以媒体还会继续深挖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

 

行凶者为什么要刺人呢?为什么要置人于死地?

真的不明白这位行凶者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为什么要刺杀这对华人母子呢?有很多人猜测这个人是因为经济窘迫,所以才会刺杀这对华人母子,难道金钱和生命相比,金钱会比命还重要吗?这位行凶者在刺杀针对华人母子之后,他将要面临很严重的结局,比如坐牢。这个时候就算他的手里面有花不完的钱,又能怎么样呢?难道他会快乐吗?

 

类似事件并不只是个例,华人在国外被刺身亡的事情经常会上演

到目前为止,其实有不少华人都在国外遭受过他人的侵犯。伦敦方面也曾经给过自己的解释表示生活成本的危机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可能也是因为当地的物价比较高,而且大家的收入也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都会选择抢夺他人的钱财。

也想要提醒大家一下,在国外生活一定要注意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行动者并不会无缘无故刺杀任何人,他们肯定是有目的性的,所以我们也需要在生活中低调行事,这样才可以减少被有心人盯上的概率,那么你觉得行凶者还有什么目的呢?

1979年8月27日,在爱尔兰的穆拉莫尔小镇,一家人提着捕龙虾的篮子上了自家的游艇,出海后大约十分钟,突然发生了爆炸,船上7人,有4人当场丧生,剩下3人均身受重伤。

这艘游艇的主人,就是英国王室的重要成员路易斯蒙巴顿,在被炸成重伤后,年已79岁的蒙巴顿终于因抢救无效而去世,他临死前的最后一个要求,是葬礼上绝对不能有日本人。

世界各国的特使和代表都前来参加了他的葬礼,唯独没有邀请任何一个日本人,也不允许日本政府派人前来,蒙巴顿如此执拗,恐怕是因为当年在二战时与日本的恩怨有关。

1

1900年,蒙巴顿出生于英国温莎堡,他的曾祖母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维多利亚女王,姨妈是俄国皇后,母亲是英国公主,父亲则是路易斯巴登堡亲王,这位亲王是德国王室成员,但是因为从小的海军梦想,他放弃了德国国籍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一直担任了第一海务大臣。

看完这份炫目的履历表,你就知道蒙巴顿可不是富二代,人家祖上数六辈都是贵族,不仅如此,他还拥有欧洲大部分王室的继承权,当然,按照顺位继承的原则,他并不是太靠前。

尽管如此,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高富帅。

蒙巴顿和父亲一样崇拜皇家海军,因而13岁就进入了海军学校学习,而就在这时,一战爆发了,说实话,一战就是一家人自己家的家事,都是亲戚,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吗?

但因为英国上下强烈的反德情绪,蒙巴顿的父亲因为德国王室背景不得不辞去了职务,14岁的蒙巴顿立誓要坐上海军最高统帅的位置,为父亲雪耻 。

年轻人是挺有干劲的,但他的表现机会在一战之中并没有多少,真正成就他的,是二战。

1939年,二战爆发,这一年的蒙巴顿已经39岁,年已不惑的蒙巴顿在指挥驱逐舰与德国舰队的激战中表现英勇,当然,最后他的驱逐舰还是被击沉了,而他的表现得到了一个大佬的肯定。

这个人就是丘吉尔。

丘吉尔很快给了蒙巴顿一个职务,让他去亚洲担任“东南亚战区总司令”,丘吉尔的此举并不是因为蒙巴顿的才能有多高,而是因为当时在东南亚,盟军面临日军的进攻变得十分混乱,需要一个人去协调各国军队。

这个人肯定得有点背景,能力重不重要是两说,毕竟他去了战场的指挥权也不会交到他手里,所以丘吉尔选了蒙巴顿。

我这里抬出来了一个亲王,你们这些人好歹也得给个面子吧,罗斯福同意了,中国方面迫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压力也不得不同意。

2

说白了,高富帅蒙巴顿到东南亚来就是当花瓶的,他的活动区域基本上就是在安全的印度。

蒙巴顿是想着在印度安心过日子,可日本人不这么想啊,1944年3月,日军为了彻底切断同盟国对中国军队的补给,也为了占领印度,集结了10万军队进攻盟军的反攻基地英帕尔。

日军指挥官牟田口廉也在发动战役前狂妄的说道“ 说起大东亚战争,那是我的责任,在卢沟桥下令开第一枪的是我,因此我必须设法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1944年3月8日,狂妄的牟田率第15军3个师团共计10万多人,强渡印缅边界地区的钦敦江,直逼英帕尔。

日军急功近利的做法很快暴露了破绽,英印军很快从沿江地区撤出,退到了英帕尔附近的高地上设防,拉长战线,致使日军远离后方基地,而运输线又遭到了美军空军的轰炸,以至于补给被切断。

屋漏偏逢连夜雨,缅甸雨季的到来让日军几乎绝望,丛林之中疾病肆虐,日军官兵不是饿死就是病死,很快就溃败退回钦敦江边,4个月后,英帕尔战役以日军伏尸5万于钦敦江而宣告结束。

战败的消息让日军大本营气炸了锅,一下把日军驻缅军司令官和参谋长全撸了下来。

这场战役的指挥官是斯利姆中将,但功劳却给了蒙巴顿,没办法,架不住人家有背景而且官职高。

丘吉尔倒是没想到这位富家公子还能在印度给自己镀一层金,也确实是个人才。

3

英帕尔战役结束后过了一年多,日本便战败投降了,而蒙巴顿作为东南亚战区最高司令官享受了最高级别的待遇,那就是接受日军投降。

在投降的时候,他还提出了一个让日本人觉得甚为羞辱的要求,他要求日军将领必须在他们自己的部下面前签署投降书,而且必须象征性地缴械。

日军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无法接受,只好让坂垣征四郎代替他参加。

早在投降仪式进行前,蒙巴顿就明确命令部下:任何人都不得与日本人握手。

甚至在他退休之后,这位德高望重的亲王也曾访问过许多国家,其中有苏联和中国,但就是没有日本,他拒绝前往日本,据说日本人也不欢迎他。

二战的结束并没有让蒙巴顿辉煌的履历就此完结,因为二战的影响让英国国力迅速下降,无力维持庞大的殖民地与军备,而作为“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的印度立刻要求独立。

最后一任印度总督和副王就是蒙巴顿,1947年3月,蒙巴顿带着妻子埃德温娜抵达印度,印度独立运动的领袖尼赫鲁接受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

英国人是真的狗,虽然让你独立,但临了还给你埋个雷,印巴分治造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的矛盾,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而且作为独立的要求,英国要求印度必须留在英联邦内,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全是英国制造,贸易也是与英联邦国家来往最频繁,因而印度无法切断与英国的联系。

4

如果说蒙巴顿在印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那可能是一顶帽子。

1920年,20岁的蒙巴顿结识了埃德温娜,她是著名银行家爱德华卡塞尔的孙女,是当时最富有的女继承人之一,两人在热恋两年后结婚,在蒙巴顿担任印度总督的期间,夫妻二人与尼赫鲁的关系十分亲密。

这位日后的印度总理刚刚老婆去世,埃德温娜的到来填补了尼赫鲁个人感情生活的空白。

后来长期跟随尼赫鲁的秘书马太甚至在他的书《尼赫鲁时代回忆录》里说,在所有的女人里面,蒙巴顿夫人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一次尼赫鲁去山上度假,省督的儿子打开尼赫鲁卧室时看到了尼赫鲁正在与埃德温娜拥吻,两个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即便在埃德温娜回到英国后,尼赫鲁依然给她写情意绵绵的信,甚至每当去英国就会去拜访她。

老婆和尼赫鲁的种种行为连印度人都能看出来了蒙巴顿又不是个傻子,他会不知道

蒙巴顿之所以装作不知道,是因为他自己也风流成性,而且这种事情在欧洲王室里并不少见,他早就习以为常了,他曾形容自己和埃德温娜的婚姻是“ 我和她的婚姻就是各自爬上别人的床。

5

1955年,蒙巴顿终于完成了少年时期的誓言,成为了英国第一海务大臣,之后又担任了国防部部长,直到1965年光荣退休。

但蒙巴顿没想到,自己临老了竟然被恐怖组织盯上了。

盯上他的组织叫做爱尔兰共和军,而最后要了蒙巴顿的命的,也是这个组织。

英国与爱尔兰的矛盾由来已久,爱尔兰人为了反抗英国人的殖民统治而建立了爱尔兰义勇军,后面改名为爱尔兰共和军。

在一战结束后,因为无力镇压爱尔兰的反抗活动,英国只得让南爱尔兰独立,剩下的北部至今仍属于英国的一部分。

但爱尔兰人并不愿意只有南部独立,爱尔兰共和军为了促成南北统一而不断的制造恐怖袭击,甚至就连伦敦街头的垃圾桶里都放着炸弹,以至于英国政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撤走了街头的垃圾桶,整个伦敦臭气熏天。

1979年是北爱尔兰要求独立问题爆发的第十个年头,到了周年的时候,爱尔兰共和军总想干点大事,而这一年,又是英国的大选之年,撒切尔夫人的内阁即将上台,爱尔兰共和军一心想要给这位铁娘子一个下马威。

关键的是,在爱尔兰的恐怖组织里面还存在着竞争关系,爱尔兰共和军的竞争对手叫做爱尔兰国民JF军,1979年3月30日,北爱尔兰秘书长艾瑞尼夫在英国国会的停车场被炸身亡,策划者正是爱尔兰国民JF军。

对手已经干了一票,爱尔兰共和军觉得自己总不能落后吧,于是把目标对准了蒙巴顿。

6

蒙巴顿年事已高,容易下手,而且德高望重 ,还是菲利普亲王与查尔斯王子的精神导师。

蒙巴顿常去的地方是继承自妻子埃德温娜在爱尔兰的克拉斯邦城堡,每年蒙巴顿都要来这里小住,尽管爱尔兰警方曾多次建议蒙巴顿取消去爱尔兰的度假计划,但蒙巴顿并不在意,甚至直接回复“ 他们怎么会感兴趣我只是个年迈的老人而已。

在他说完这句话后,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1979年8月,爱尔兰共和军的两个成员来到了蒙巴顿将要度假的穆拉莫尔小镇,两个人将炸弹放在了蒙巴顿的小船“影子5号”上。

放完炸弹后,两人迅速驾车逃往爱尔兰边境,但这两个倒霉的哥们在过边境时因为太过紧张暴露了身份,立刻就被抓了起来。

尽管警察觉得事有蹊跷,但并没有从二人嘴里橇出点东西来,而此时的蒙巴顿已经把小船开了出去,船上的4人被当场炸死,蒙巴顿的双腿被炸断,不久后也因伤重而去世。

一个星期后,英国政府为蒙巴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是自1965年丘吉尔去世后英国举行的最隆重的一次国葬,世界各国纷纷派来了代表,只有日本人不被允许入内。

值得一提的是,蒙巴顿的孙女本应该嫁给查尔斯王子,但在蒙巴顿葬礼后的烧烤聚会上,三十出头的查尔斯王子认识了戴安娜,成就了另一段良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190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