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把他划分为两块:生角流派(含小生、老生)、旦角流派(含花旦、老旦)
生角流派
尹派:由尹桂芳创立。工小生。她的表演朴实而不呆板,聪颖但不轻佻,潇洒而不漂浮,吐字清晰而别有风味。尹派的特点深沉隽永,缠绵柔和。流派传人:筱桂芳、尹瑞芳、邢桂芬、尹小芳、茅威涛、赵志刚、萧雅、王君安、陈丽宇、 王一敏、王清、齐春雷、张琳等。
徐派:由徐玉兰创立。工小生。她吸收了绍剧粗犷悲壮的特点,京剧刚健、坚实的技巧,又融合了越剧早期小生唱腔中朴实、淳厚的因素,形成了自己华彩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的特点。流派传人:金美芳、刘觉、汪秀月、钱惠丽、邵雁、陈娜君、郑国凤、张小君、周伟君、刘志霞、杨婷娜。
范派:由范瑞娟创立。工小生。范瑞娟戏路较宽,她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她是“弦下腔”的创始人之一。范派的特点是朴素大方,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阳刚之美。流派传人:丁赛君、陈琦、邵文娟、史济华、陈雪萍、江瑶、章瑞虹、韩婷婷、孟科娟、方雪雯、吴凤花、章青青、王柔桑、徐铭、筱明珠。
竺派:由竺水招创立。主工小生。其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尤为突出的是她的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主)、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都能应付自如,加上扮相俊美,遂被观众喻为“越剧西施”。 代表剧目有:《柳毅传书》、《三看御妹》、《莫愁女》等。流派传人:夏雯君、竺小招、孙婷涯、孙静、殷瑞芬。
陆派:由陆锦花创立。她擅长扮演儒生、穷生、巾生。他的演唱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流派传人:曹银娣、许杰、黄慧、廖琪瑛、夏赛丽、张宇峰、徐标新、裘巧芳等。
毕派:由毕春芳创立。毕春芳擅长演喜剧,她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会贯通自成一格。流派传人:杨文蔚、丁小蛙、丁莲芳、孙建红、毕继芳、徐宁生、阮建绒、李晓旭、杨童华、徐文芳、戚小红等。
张派:由张桂凤创立。工老生。其表演真切,善于刻划人物性格见长;其唱腔刚劲挺拔,顿挫分明,声情并茂。代表剧目:《二堂放子》、《九斤姑娘》。流派传人:王金萍、张国华、董柯娣、张承好、郑曼莉、章海灵、王晓玲、乐彩珍、吴群、蔡燕等。
徐派:由徐天红创立。工老生。唱腔吸收绍剧顿挫跌宕,高亢昂扬的风格。嗓音高亢,吐字注重喷口功夫。发声运用颤音、鼻腔和头腔的共鸣,被称为“抖抖腔”。代表剧目:《红楼梦》、《二堂放子》,《明月重圆夜》等。流派传人:金烨等。
吴派:由吴小楼创立。工老生。表演苍劲凝重,激昂舒展,富有激情,嗓音宽厚宏亮,中低音音质饱满,善于塑造各类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代表剧目:《情探》等。流派传人:杨同时、金红,陈琴湘等。
商派:由商芳臣创立。工老生。商芳臣早年与邢竹琴、竺素娥、赵瑞花、姚水娟等人合作。在原有的老生唱腔基础上尝试改革,借鉴绍兴大班中的尺调,融合到越剧的四工调中,唱腔高亢遒劲,清峻壮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生唱腔。代表剧目:《柳毅传书》等。流派传人:胡国美等。
陈派:由陈佩卿创立。工小生。唱腔旋律一般多在中低音进行,又具往高音冲击的力度,在作曲家卢炳容的协助配合下,形成流派。代表剧目:《张羽煮海》、《孔雀东南飞》等。流派传人:钟宝珍。
毛派:由毛佩卿创立。工小生。做工潇洒,吐字清晰,唱腔富有韵味,有意识地将绍剧的唱腔融入越剧唱腔中,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代表剧目:《李闯王》、《祥林嫂》、《闯宫》等。 金派:由金宝花创立。工小生。代表剧目:《庵堂认母》、《西厢记》、《胭脂》等。 高派:由高爱娟创立。工小生。据受损的嗓音条件独辟蹊径,从20世纪60年代始逐步形成适应自己嗓音条件跌宕有致的唱腔特色。代表剧目:《荆钗记》、《周仁献嫂》、《杨宗保》、《左维明》等。
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由周大风创立。
2旦角流派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工花旦。在越剧唱腔艺术发展史上,袁雪芬是个重要的代表人物。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里派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袁派唱腔的风格是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声情并茂。流派传人:筱水招、朱东韵、陶琪、华怡青、方亚芬、李沛婕、陈慧迪、徐琼、徐晓飞等。
傅派:由傅全香创立。工花旦。其主要特点是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傅派是越剧花旦唱腔中的重要流派。流派传人:薛莺、张金月、胡佩娣、张腊娇、洪芬飞、陈岚、何英、陈颖、陈飞、颜佳、陈艺、裘丹莉、董鉴鸿、盛舒扬等。
王派:由王文娟创立。工花旦。她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王文娟博采众长,追求创新,逐步形成了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的风格。流派传人:钱爱玉、周云娟、舒锦霞、单仰萍、洪瑛、俞建华、何炯华、王志萍、李敏、陈晓红、王桂萍、陈萍、宓永仙、夏艺奕等。
戚派:由戚雅仙创立。工花旦。特点是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流派传人:朱祝芬、周雅琴、傅幸文、王杭娟、王毓梅、朱蔺、余福英、邹红、金静、周美姣、徐洁明、钱丽文、戚继仙等。
吕派:由吕瑞英创立。工花旦。是越剧流派中最年轻的流派(各流派中创派时间最迟)。吕瑞英的唱腔在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增加了其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她的唱腔乐感强,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誉。代表剧目有:《打金枝》、《西厢记》、《花中君子》,《穆桂英》等。流派传人:孙智君、陈辉玲、吴素英、黄依群、赵海英、张咏梅等。
金派:由金采风创立。工花旦。金采风师承袁雪芬,并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华,高雅得体。她擅演大家闺秀,唱腔婉转回荡,吐字清晰,运气自然、富于韵味。流派传人:谢群英、黄美菊、裘锦媛、樊婷婷等。
张派:由张云霞创立。工花旦。其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细腻婉转,深情意浓;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流派传人:薛桂珍、袁小云、杨学梅、何赛飞等。
周派:由周宝奎创立。工老旦。周宝奎有“老旦王”之称。唱腔质朴真切,塑造人物性格身份各异。戏路较宽。演技老到,塑造人物生动,能根据各种人物性格设计唱腔,使人物形象在唱腔中得以生动体现。代表剧目:《碧玉簪》中的婆婆,《红楼梦》中的贾母等。流派传人:俞会珍、王铧丽、周燕儿等。
金派:由金艳芳创立。工老旦。戏路宽,正旦、老旦、彩旦均能出色当行。是越剧界的“硬里子”演员,誉称为越剧的“芙蓉草”,演的大都是性格迥异的重要配角。在《珍珠塔》申饰演的方朵花,形象生动鲜明,广受好评。唱腔质朴真切,塑造人物性格身份各异。表演夸张适度,善于刻画人物性格,饰演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并将京剧、杭剧等曲调融进自己的唱腔。代表剧目:《珍珠塔》中的方朵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师母、《祥林嫂》中的鲁四太太、《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打金枝》中的皇后、《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九斤姑娘》中的三叔婆等。流派传人:凌惠琴等。
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鼓而得名。流行河南全省。主要演出形式为一人打鼓击板而歌。但具体演唱时各地艺人有站有坐,所用书鼓有大有小。板既有木质的匀板或简板。也育用铁质或铜质月牙板的。唱腔曲调亦不尽相同,因而,在各地有多种称谓:如豫东叫单大鼓或豫东大鼓;豫西南的南阳和省内其他地方叫鼓词或鼓儿词。有的唱腔尾带哼音者,又叫鼓儿哼;豫北等地艺人以北方口音说唱,又叫大鼓京腔或打鼓京腔;豫南叫豫南大鼓或光州大鼓,其中流行在淮河以北的。又称北口、侉口或淮八鼓。流行在淮河以南的,又称南口、蛮口或淮南大鼓。
河南大鼓书与河南渔鼓道情(灵宝道情除外》的唱腔有诸多相似,井严格按道教龙门派的一百个字号论师排辈。因此,多数大鼓书艺人认为道情是其前身。近人徐柯在《清稗类钞》中说:“今俚俗之鼓儿词,有寓劝戒之语,亦谓之唱道情。江浙河南多有之,以男子为多。而郑州则有妇女唱之者。每在茶室手摇铁板,口中喃喃然。”
清乾隆时,宝丰举人李绿园在其长篇小说《歧路灯》中,写有祥符县(今开封》说唱鼓儿词的活动,可作为当时河南已有这一曲种的佐证。但就现有的调查所知,河南最早的大鼓演唱者。为清嘉庆年间(1796一1820》豫西汝阳县铁炉营村的刘登云。继至道光年间(1821―1850),该村李干荣也成为大鼓书名家。此时,豫南的大鼓书艺人,如正阳的陈黑皮、商城的常和斌、新蔡的李永明等,也均仁噪一方,并课徒传艺。其中陈黑皮的弟子,罗山具的孙立金在当地亦颇有影响。道光年间,先后有山东鼓词艺人张万年、丁海州来河南演出,张以匀板击节,称“木板鼓词”:丁则以铁板击节,用北方口音说唱,被称之为“大鼓京腔”。咸丰年间,豫南的大鼓书艺人魏元宗、刘元巾、刘元鹏曾涉足湖北演唱,并授徒传艺。安徽大鼓艺人高教濡也曾到淮滨县进行演唱活动。时,南阳县的张小个己在该县唱木板鼓词享名。豫北较知名的艺人有林具的原平、赵米贵、郝同保和傅安邦等。他们中有不少为二人班,即一人击鼓板演唱,一人弹小鼓三弦伴奏,人称“小鼓弦”。后因收入微薄,难维生计,便弃去三弦,仍由一人击鼓演唱。
光绪年间(1875一1908),豫东、豫东南地区的大鼓书艺人与相邻的山东、安徽等地的同行之间交流频繁。其中豫东夏邑县的大鼓书艺人大部分为山东大鼓的传人。睢县、拓城、永城一带亦常有山东大鼓及安徽大鼓艺人的足迹。光绪二十二年(1896),山东大鼓艺人杨明坤随师到豫东南正阳县行艺,后来不仅落户于该县油坊店乡,还广收门徒,精心传艺,成为该县大鼓艺人的一代宗师。此时,豫南固始、息县等地的大鼓艺人除在当地演出外,还常到邻省湖北的麻城、大悟、黄安(今红安)和安徽的金寨、六安、霍邱、阜南一带献艺。南阳的鼓词艺人也与安徽淮北、湖北北部的大鼓艺人经常交流演出。所以,他们所使用的鼓和鼓架子的尺寸都较为统一,即“三寸鼓(鼓高),七寸面儿(鼓面直径),鼓架二尺七寸半儿”。就在这种相互交流演出、彼此互为影响之中,河南大鼓书的队伍逐步壮大和发展。清末民初,南阳镇平县的鼓词艺人赵文秀,因演技高超,受人爱戴,其扶鼓演唱的形象被人画于该县城隍庙东廊房的墙壁上,画像左侧还题有“劝善警恶”四个大字。此时,商城县的大鼓艺人常和斌广收门徒,精心传艺,巳成为豫南大鼓中的一大门派,号曰“常门”。民国初年。有山东大鼓女艺人到开封相国寺及郑州、信阳等地演出,但其他地方尚无大鼓书女艺人出现。
自民国八年(1919)起,河南大鼓书在艺术上有了新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特色。如豫南常门传人张明元,自江浙回到光山县,除带回《永庆升平》、《三门街》和《刘公案》三部长篇大书外。还吸收大别山山歌和南方语音,改革了唱腔,被称之为南口唱法,恢得了听众。自此,豫南大鼓逐渐形成北口、南日两个地域支派。北口,用北方语音说唱,是豫南大鼓的传统唱法,又叫倚口或淮北大鼓。唱腔刚健有力,浑厚粗犷,重说少唱;南口,是在北口基础上逐渐形成,又叫蛮口或淮南大鼓。唱腔委婉柔美,有浓郁的大别山山歌风味,重唱少说。在曲(书)目上,有“北口唱案(公案书)南口唱传(《水浒传》、《白蛇传》等)”之说。豫东夏邑县的周治信、张治信以及唐东彪、唐志修、唐志军等,对流入的山东大鼓进行改革,去掉山东语言,融入河南地方音乐曲调和方言俚语,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特别是唐氏三兄弟,更是名嗓一时,被誉为“唐家三盘鼓”。豫西南一带的鼓词艺人则广泛吸收地方戏曲及其他曲种唱腔为己所用,如唐河、社旗、南阳县东的鼓词艺人唱腔中吸收河南坠子因素较多,称“坠子口”,镇平及南阳县西的鼓词艺人唱腔中吸收大调曲子因素较多,称“曲子口”。此外,还有吸收河南越调、河南梆子及汉调二簧的,分别被称为“越调口”、“梆子口”和“二簧口”等。
河南大鼓书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艺人有“一人一腔,百人百调”之说。但在演唱中大都由一种板式为主,有的叫〔平腔〕,有的叫〔平板〕或〔二八板〕,在此基础上。又发展衍化出一些附属性的板式,如“引子”(亦称“引腔”)、〔起腔〕、〔落腔〕、“寒韵”、〔滚口白〕、〔三字锦〕、〔五字坎〕等。演唱中所用的鼓点,有长鼓点、短鼓点、散鼓点和行腔鼓点四种。在大鼓书的艺术革新中,这时又出现了部分艺人试用弦乐器伴腔。如豫北有的大鼓京腔艺人,不仅增加了大鼓三弦伴腔,还仿照坠子的脚梆,将书鼓和单钹置于一个木架上,艺人怀抱三弦,一边蹬击鼓、拔,一边自弹自唱。另外,黄河以南也出现了一人击鼓板并演唱、另一人弹三弦或拉坠琴伴腔的“二人班”,在豫东南新蔡、上蔡一带叫“大鼓弦”;而豫西南的南阳、镇平一带则称“鼓碰弦”。但就全省来说,如上所述,大鼓演唱中使用弦乐器伴腔的,仍属少数。
民国十四年(1925)以后,河南各地又涌现出不少大鼓书名家,汜水(今荣阳县)的程至宽,新安的董金秀,光山的张明元和蔡明玉,信阳的何士林,汝南的王成功,睢县的高成彬,永城的刘福昌以及林县的侯石喜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豫南的一些大鼓书艺人积极投身革命。如光山县大鼓艺人、中国***党员张进霞、娄良成等,在当地爆发的“殷区农民武装起义”中。借演唱行艺作掩护,进行起义的宣传和联络工作。经扶具(今新县)的大鼓艺人还编演了反映白沙关暴动的曲目《三打白沙关》。1936年国共二次合作,豫南苏区的大鼓艺人又编演了宣传抗日的曲目《半篮花生》,应邀到国共两党驻军营地演唱,受到欢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光山县大鼓艺人张祖常、李明山、殷仲理等投身于刘明榜同志领导的光山抗日游击队,一边战斗,一边宣传演出。豫西叶县、宝丰一带的大鼓艺人还编演了《白朗起义》、《芦沟桥事变》等曲目。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多数大鼓艺人仍沿旧习,出师后先唱“拍门”(即沿门乞唱),然后“点棚打场”(即撂地)演唱。一些技艺较高的艺人则到城镇码头演出,叫“干明地”,唱夜场叫“咬灯花”。为适应城镇观众的需要,艺人们在致力于说唱的同时,均加强了表演,有的还改变传统的坐唱为站唱。所演唱曲(书)目,除豫北大鼓京腔艺人仍以小段为主外,其余多演唱中长篇书。因而,艺人们极为重视“条子”、“赞子”和“书串”的使用,如“十八景”、“三十六歌”、“七十二赞”等。此时期,武侠、传奇类的书目,如《三侠五义》、《五剑三侠十六义》、《水战泅州》、《人头案》等,明显地增多。1946年至1948年,河南大鼓书的不少艺人改唱河南坠子。也有一些艺人投身于革命的宣传活动,如南阳的鼓词艺人杜长川等所编演的《王凌云罪行》、《白毛女》等新书,就曾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豫东、豫南以及豫西南等地,还拥有较多的大鼓书艺人。他们在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相继挖掘整理出一批传统曲(书)目,其中有的经过推陈出新,使其内容起了质的变化。如新县的大鼓艺人将原来封建迷信色彩很浓的《白龟记》。整理改编为别有新趣的《三树奇花》,深受群众欢迎。同时,还有不少艺人根据小说等改编了一批现代曲(书)目,如《肖老汉翻身记》、《不能走那条路》、《小二黑结婚》等。1964年后,在说新书唱新书的高潮中,又有一批根据长篇书目改编的书目问世。如《红岩》、《山乡巨变》、《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平原枪声》、《烈火金钢》等,被广为传唱。与此同时,各地曲艺演出场所的条件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当大鼓艺人纷纷进入城镇曲艺厅及固定的书场演出后。不少人在唱腔和演出形式上又作了程度不同的革新,如豫东永城县的大鼓艺人革除了以往惯用的在拖腔时抖动嗓音的“绵羊腔”,井吸收坠子、像剧、柳琴及山东琴书的优美旋律,丰富自己的唱腔。1964年。在河南省现代曲艺会演中。该县十五岁的女演员牛秀丽所唱的大鼓《三催劳模》以其新颖的唱腔与表演轰动一时。豫南的大鼓艺人刘明星、芦学林等,则在南口、北口的基础上,吸收民歌及皮影戏丑角的唱腔,逐渐形成了一种俏皮轻快、幽默风趣的“花口”唱法,在同行中很快流传开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鼓艺人曾一度停止演唱。1970年后,有些艺人开始演唱根据“革命样板戏”改编的曲(书)目。商城县文化馆曾把女声群口“鼓曲联唱”的形式搬上舞台演出,并且加用了二胡、秦琴等乐器伴奏。平顶山矿区的大鼓艺人唐甲申边击鼓边弹三弦自唱。曾参加全国煤矿系统文艺调演。
1978年后,传统曲(书)目开放,大鼓书演出活动迅速恢夏并有所增加,同时还出现了不少家庭班组,如豫东拓城出现了一个“曲艺村”,全村大鼓艺人超百人。此时,一些专业曲艺团队演员的艺术与文化素质较过去有明显的提高。词曲创作也有了专业人员,如南阳市说唱团的李国全与方城县大鼓演员刘建民合作,改革唱腔,增加大三弦伴奏。伴奏者采用三弦书中“说二话”的形式,与主唱者一唱一和,插科打诨,大大强化了演出的艺术效果。他们创作并演出的新曲目《粉碎江青女皇梦》、《吃饺子》、《滚油桶》等,被一些专业曲艺团队广为传唱。豫南息县说唱团的作者鲁成贵,在豫南大鼓”花口”的基础上编创新腔,并加入三弦伴奏,由青年女演员邹红演唱的《计划生育好》,演出百余场,到处受欢迎。到1985年,大鼓艺人仍多在广大农村活动。其中半职业艺人占多数。如豫南的息县、光山、新蔡等县,都还有近百名的河南大鼓书艺人。
我这里把他划分为两块:生角流派(含小生、老生)、旦角流派(含花旦、老旦)
1生角流派
尹派:由尹桂芳创立。工小生。她的表演朴实而不呆板,聪颖但不轻佻,潇洒而不漂浮,吐字清晰而别有风味。尹派的特点深沉隽永,缠绵柔和。流派传人:筱桂芳、尹瑞芳、邢桂芬、尹小芳、茅威涛、赵志刚、萧雅、王君安、陈丽宇、 王一敏、王清、齐春雷、张琳等。
徐派:由徐玉兰创立。工小生。她吸收了绍剧粗犷悲壮的特点,京剧刚健、坚实的技巧,又融合了越剧早期小生唱腔中朴实、淳厚的因素,形成了自己华彩俊逸,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感情炽热,曲调大起大落,跌宕明显的特点。流派传人:金美芳、刘觉、汪秀月、钱惠丽、邵雁、陈娜君、郑国凤、张小君、周伟君、刘志霞、杨婷娜。
范派:由范瑞娟创立。工小生。范瑞娟戏路较宽,她的嗓音实、声宏亮、中气足、音域宽、演唱追求刚劲的男性美。她是“弦下腔”的创始人之一。范派的特点是朴素大方,咬字坚实,旋律起伏多变,带男性气质,阳刚之美。流派传人:丁赛君、陈琦、邵文娟、史济华、陈雪萍、江瑶、章瑞虹、韩婷婷、孟科娟、方雪雯、吴凤花、章青青、王柔桑、徐铭、筱明珠。
竺派:由竺水招创立。主工小生。其表演细腻妩媚,清新脱俗,唱腔甜润而柔糯,尤为突出的是她的戏路宽广,花旦、青衣、小旦、小生(主)、老生乃至老旦等行当都能应付自如,加上扮相俊美,遂被观众喻为“越剧西施”。 代表剧目有:《柳毅传书》、《三看御妹》、《莫愁女》等。流派传人:夏雯君、竺小招、孙婷涯、孙静、殷瑞芬。
陆派:由陆锦花创立。她擅长扮演儒生、穷生、巾生。他的演唱不尚华丽、不喜雕琢、朴实清丽、自然流畅。流派传人:曹银娣、许杰、黄慧、廖琪瑛、夏赛丽、张宇峰、徐标新、裘巧芳等。
毕派:由毕春芳创立。毕春芳擅长演喜剧,她发声清脆且富有弹性,音域较宽,善于唱法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她吸收了范派和尹派的唱腔精华,袁派的表演技巧,融会贯通自成一格。流派传人:杨文蔚、丁小蛙、丁莲芳、孙建红、毕继芳、徐宁生、阮建绒、李晓旭、杨童华、徐文芳、戚小红等。
张派:由张桂凤创立。工老生。其表演真切,善于刻划人物性格见长;其唱腔刚劲挺拔,顿挫分明,声情并茂。代表剧目:《二堂放子》、《九斤姑娘》。流派传人:王金萍、张国华、董柯娣、张承好、郑曼莉、章海灵、王晓玲、乐彩珍、吴群、蔡燕等。
徐派:由徐天红创立。工老生。唱腔吸收绍剧顿挫跌宕,高亢昂扬的风格。嗓音高亢,吐字注重喷口功夫。发声运用颤音、鼻腔和头腔的共鸣,被称为“抖抖腔”。代表剧目:《红楼梦》、《二堂放子》,《明月重圆夜》等。流派传人:金烨等。
吴派:由吴小楼创立。工老生。表演苍劲凝重,激昂舒展,富有激情,嗓音宽厚宏亮,中低音音质饱满,善于塑造各类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代表剧目:《情探》等。流派传人:杨同时、金红,陈琴湘等。
商派:由商芳臣创立。工老生。商芳臣早年与邢竹琴、竺素娥、赵瑞花、姚水娟等人合作。在原有的老生唱腔基础上尝试改革,借鉴绍兴大班中的尺调,融合到越剧的四工调中,唱腔高亢遒劲,清峻壮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生唱腔。代表剧目:《柳毅传书》等。流派传人:胡国美等。
陈派:由陈佩卿创立。工小生。唱腔旋律一般多在中低音进行,又具往高音冲击的力度,在作曲家卢炳容的协助配合下,形成流派。代表剧目:《张羽煮海》、《孔雀东南飞》等。流派传人:钟宝珍。
毛派:由毛佩卿创立。工小生。做工潇洒,吐字清晰,唱腔富有韵味,有意识地将绍剧的唱腔融入越剧唱腔中,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代表剧目:《李闯王》、《祥林嫂》、《闯宫》等。 金派:由金宝花创立。工小生。代表剧目:《庵堂认母》、《西厢记》、《胭脂》等。 高派:由高爱娟创立。工小生。据受损的嗓音条件独辟蹊径,从20世纪60年代始逐步形成适应自己嗓音条件跌宕有致的唱腔特色。代表剧目:《荆钗记》、《周仁献嫂》、《杨宗保》、《左维明》等。
浙派越剧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调,由周大风创立。
2旦角流派
袁派:由袁雪芬创立。工花旦。在越剧唱腔艺术发展史上,袁雪芬是个重要的代表人物。袁雪芬创立的“袁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提高和里派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袁派唱腔的风格是质朴平易,委婉细腻,深沉含蓄,韵味醇厚,声情并茂。流派传人:筱水招、朱东韵、陶琪、华怡青、方亚芬、李沛婕、陈慧迪、徐琼、徐晓飞等。
傅派:由傅全香创立。工花旦。其主要特点是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傅派是越剧花旦唱腔中的重要流派。流派传人:薛莺、张金月、胡佩娣、张腊娇、洪芬飞、陈岚、何英、陈颖、陈飞、颜佳、陈艺、裘丹莉、董鉴鸿、盛舒扬等。
王派:由王文娟创立。工花旦。她以善于表演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著称。王文娟博采众长,追求创新,逐步形成了自然流畅、平易质朴、情意真切的风格。流派传人:钱爱玉、周云娟、舒锦霞、单仰萍、洪瑛、俞建华、何炯华、王志萍、李敏、陈晓红、王桂萍、陈萍、宓永仙、夏艺奕等。
戚派:由戚雅仙创立。工花旦。特点是感情真挚浓厚,曲调朴实,花腔不多,但组织严密,节奏鲜明,音型简练并经变化反复出现,形成给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流派传人:朱祝芬、周雅琴、傅幸文、王杭娟、王毓梅、朱蔺、余福英、邹红、金静、周美姣、徐洁明、钱丽文、戚继仙等。
吕派:由吕瑞英创立。工花旦。是越剧流派中最年轻的流派(各流派中创派时间最迟)。吕瑞英的唱腔在质朴细腻、委婉深沉的袁派基础上,增加了其绚丽多彩、雍容花俏的唱腔。她的唱腔乐感强,有越剧界“抒情女高音”的美誉。代表剧目有:《打金枝》、《西厢记》、《花中君子》,《穆桂英》等。流派传人:孙智君、陈辉玲、吴素英、黄依群、赵海英、张咏梅等。
金派:由金采风创立。工花旦。金采风师承袁雪芬,并吸收施银花、范瑞娟、傅全香各家精华,高雅得体。她擅演大家闺秀,唱腔婉转回荡,吐字清晰,运气自然、富于韵味。流派传人:谢群英、黄美菊、裘锦媛、樊婷婷等。
张派:由张云霞创立。工花旦。其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细腻婉转,深情意浓;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流派传人:薛桂珍、袁小云、杨学梅、何赛飞等。
周派:由周宝奎创立。工老旦。周宝奎有“老旦王”之称。唱腔质朴真切,塑造人物性格身份各异。戏路较宽。演技老到,塑造人物生动,能根据各种人物性格设计唱腔,使人物形象在唱腔中得以生动体现。代表剧目:《碧玉簪》中的婆婆,《红楼梦》中的贾母等。流派传人:俞会珍、王铧丽、周燕儿等。
金派:由金艳芳创立。工老旦。戏路宽,正旦、老旦、彩旦均能出色当行。是越剧界的“硬里子”演员,誉称为越剧的“芙蓉草”,演的大都是性格迥异的重要配角。在《珍珠塔》申饰演的方朵花,形象生动鲜明,广受好评。唱腔质朴真切,塑造人物性格身份各异。表演夸张适度,善于刻画人物性格,饰演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并将京剧、杭剧等曲调融进自己的唱腔。代表剧目:《珍珠塔》中的方朵花、《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师母、《祥林嫂》中的鲁四太太、《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打金枝》中的皇后、《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九斤姑娘》中的三叔婆等。流派传人:凌惠琴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