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兴宁市结婚登记到哪里?

梅州兴宁市结婚登记到哪里?,第1张

  你可以到兴宁市民政局办理,电话:(0753)3263951

  附登记结婚相关事项

  一、结婚登记条件

  1、男女双方必须自愿结婚。

  2、结婚年龄: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

  3、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

  4、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二、结婚登记提交的证件

  1、本人常住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3、当事人提交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影照片。

  三、结婚登记的程序

  1、要求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持所需证件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2、双方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

  3、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婚姻登记员面前亲自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中“声明人”一栏签名或按指印。

  4、婚姻登记机关对双方提交的证件、声明进行审查,符合结婚登记条件的,准予登记。

  四、结婚登记的时限、收费标准

  1、登记时限:证件材料齐全,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2、收费标准:国内结婚登记每对9元。

  注意:

  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当事人无法出具居民户口簿的,婚姻登记机关可凭公安部门或有关户籍管理机构出具的加盖印章的户籍证明办理婚姻登记;当事人属于集体户口的,婚姻登记机关可凭集体户口簿内本人的户口卡片或加盖单位印章的记载其户籍情况的户口簿复印件办理婚姻登记。

  如果是再婚者须有以上手续外,还需带上协议离婚证书或法院判决书。复婚者可不做婚检,但必须带上有效的法律证件。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

  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

  也叫接亲或过门。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接亲的人到女家后,先吃点心,然后由女家二人带着到祠堂烧香敬祖。女家在中午或晚上,要设宴请客。 新娘动身一般是在半夜子时或卯时,越走天越亮,象征走向光明,再是晚上出门,也不会碰到抬棺材等不吉利的事。迎亲队伍前面是打灯笼的,接着是吹鼓手,花轿在中间,后面是接亲的人。 新娘到达男家,如还不到所规定的入门时辰,就要在大门口坪上或在门外旁边房子等候。入门一般是早上七、八点或八、九点,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到了入门时辰,新娘要踢轿门,由男方的伴娘将新娘牵出轿,然后在大门口"过火堆",新娘从用杉树枝烧起的火堆上跨过,才进大门。

  拜堂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五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礼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对拜。 最后是亲戚见面,要给新娘红包。拜堂毕,伴娘用红罗将新娘牵进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声中从房门口向大厅撒喜糖。然后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盘捧上一只鸡,边端酒边讲:"团团圆圆,壁合珠联","观音送子,早生贵子";"夫妻和好,白头到老"。 中午办酒席,吃婚宴,用高声地炮邀客,每半小时放一次,酒席开始入席时放三响。接着由礼生报名单,一桌二个上席,按辈份和亲疏,先安排上席就坐,然后其他人随便入席。男女宾客分开就席,新郎新娘要到席上敬酒。 闹房 闹房一种在大厅闹,一种在新房闹,也有先在大厅闹,后到新房闹。闹房期间,鞭炮隔几分钟放一次,一直闹到午夜方停。

  回门

  也叫"转门"。一般是婚后第三天或第五天,由女方派新娘的姐妹等女眷来请新郎新娘一起去做客,媒人及新郎姐妹也同去,共7-14人,吃罢午宴,当天回来。

  送满月

  结婚后一个月,新娘娘家要来送满月,同时送来小鸡、蔬菜、种子、谷种、豆子等,示意五谷丰登,财丁兴旺。

2018年梅州结婚登记人数,根据口述或推测并不可靠,需要官方数据作为支持。可以上梅州市政府的官方网站或统计局等相关官方渠道查询数据。据2019年梅州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市共有26,254对新人在梅州市内登记结婚,其中城镇12,537对,农村13,717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仅为参考,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情况,因为可能还存在未登记或者在外地登记的情况。

按老规矩的话当然有了,一般结婚前男方家的父母和男当事人要先去女方家,双方父母见面,在家乡好像叫踏嫁床,当天女方家的亲戚都会过来看女婿,你要发红包,每个人都要发,如果是别人介绍的的话,你还得给那个女孩子面花钱,但如果是自己找到的话就不必了,能省就省嘛,还得给女方家做饭的钱,就是那天中午吃饭的钱,是要男方出钱的,吃完这餐饭觉得差不多也就可以先回家了,如果女方家有什么要求的话当天他们也就会跟你说的了,走之前你还得给女方家一点钱,就是结婚那天女方家的早餐钱,应为那天女方也还是 有很多亲人在的嘛,这个钱也是要你给的,然后就是结婚那天了,到结婚那天你一早起来要先冲个凉,冲凉水一般你父母会事先帮你准备好了,水里面一般是有柚子叶,长命草啊,还有好几张草组成的,这些就不用你管了,然后就是去接新娘了,接新娘你要带着伴郎伴娘去,或是介绍人,你得给他们一个红包,去到新娘门前的时候你得撒开门钱,然后就是跟女方一家人一起吃早餐了,吃完了就是接新娘回家了,不过回家之前你得给女方家礼钱,一般要给两个,先给一个大的,如果女方家懂的规矩的就会说添啊里啊,就是好意头的话,这是你就给一个小的红包,小的红包里面一般就放个八百八十八九可以了,意头嘛,不过也有的结婚前就给了,怎么样的都有,然后就接新娘回家,新娘出家门前按老规矩的话是要哭嫁的,以前的人出嫁的时候就要拿一个磨栏放在地上,然后模烂里面放一张凳子,新娘就做在凳子上哭一会,然后才出家门,出了家门你要给新娘打伞,结婚那天新娘也要穿红衣红裤的,不过现在一般都是婚纱代替了,回到你们家的时候,你们家要在家门口点燃一堆火堆,新娘从火堆上面跨过去,也就是红红旺旺的意思,还要放鞭炮,不过这些事都有人会去做的,不用你打理,接下来就是抱着或是牵着新娘进你房间了,接下来还要给你岳父岳母还有你爸妈敬茶,他们如果都懂规矩的话也会给你们红包,叫改口费,接下来就是招待客人的事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就是了,就这样,新娘就娶回来了,礼金那些呢,是看你们家的经济条件的过是看女方家有没有要求你给他们多少的,如果没有要求的话,你也别太过小气,给多一点也无所谓了,毕竟人家女儿养了几十年就这样嫁给你了嘛,是吧,我说的都是五华老家的风俗哦,应为我也是五华的,不过现在娶个老婆呢,自己五华算是便宜的了,几万块钱是少不了的了,如果是外省的话,我听他们捞头说,随随便便都得七八万以上,不过说真的现在谁还办老规矩嘛,太麻烦了,又浪费钱财,当然你们家要是有钱,想搞的热闹一点的话也是可以的,又风光,好了就说这么多了,祝你们新婚快乐。

婚姻习俗 解放前,蕉岭人的嫁娶分为“大行嫁”、“童养媳”、“等郎妹”、“二婚亲”。大行嫁,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程序有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做三朝等礼节。迎亲之日,女子穿旗袍、戴凤冠、乘花轿,出嫁时,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开路,谓拖青,男家鼓乐迎亲,花轿到男家后,新郎要踢轿门扶新娘入屋拜堂成亲,旧时小户人家生有男孩后,就向邻近外姓人捡(收)一女孩,俗谓“细心舅”。待成年后于除夕晚成亲,称圆房,此为童养媳。等郎妹即旧时有些贫苦人家当时自己没有儿子,先买个女孩来抚养,等自己生有男孩后,即配为偶,长大后即行婚配。有的媳妇长到十八岁,“小丈夫”才几岁,故有“十八娇妻三岁郎”的说法。二婚亲即妇女再嫁,旧时多受歧视,新中国成立后,婚事新办,大兴文明之风,有集体婚礼、男到女家、旅行结婚、开茶话会等形式,婚礼简朴而热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3272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