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变迁:土家婚 俗 从没落走向回归
山高黔江城,最美一江水。黔江,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称。这里群山环绕,碧水西流,母亲河阿蓬江深情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这片古老厚重的土地上,居住着土家、苗、汉等各族儿女,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比超过70%。
作为一个土家女孩,生命中的前二十年,我的人生轨迹主要在学校和老家之间,生命向上,时光向前,亲眼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嬗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黔江的发展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
不可否认,现代文明的发展,冲淡了年轻一代对故土的情怀。但留存在脑海中的传统土家婚俗,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任时光流逝,历久弥新
从提亲到结婚 , 每个流程都充满 仪式感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改革开放的浪潮还未能席卷至内陆山区。那时候,在黔江的广大偏远山区,农村青壮年大都在家务农,脸朝黄土背朝天是常态,更没有电视,小孩子也没有动画片可追。唯一喜欢且老少咸宜的,就是看热闹。
彼时的农村,大家都忙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又到哪儿去“看热闹”呢?除了婚丧嫁娶,追热闹的场景也非常有限。这些仪式,暗藏着生与死,以及成家立业的祖训。传统婚俗的礼仪,主要是提亲礼、定亲礼、认亲礼、花园酒、拜堂礼、回门礼。
“谁家要嫁女儿了”“哪个小伙子要娶媳妇了”,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生活环境下,这些日子都被四邻八方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当这些日子来临时,除了有热闹可看,还有流水席可以吃。
当年的婚礼,不像现在有专门的婚礼车队接送。迎亲头一天,对于女方来说,是“花园酒”,招待亲朋好友参加女儿的出阁之喜,四邻八湾的村民们都汇聚到家中,看热闹、沾点喜气。
当夜,由“押礼先生”带队,带着一整头破膛的鲜猪、盐茶米豆、金银首饰等到新娘家“过礼”。迎亲当天,一大早,由临近村组青壮年组成的迎亲队伍带上夹杠,在一片吹吹打打声中出发,走路到新娘家娶亲。吉时已到,新娘跪拜祖宗,辞别父母,拿上嫂子递来的筷子,向门前撒去,寓意“快快生子。”再由新郎背着新娘上花轿,或者背着走一段路,直到离开自家院坝。
而新郎家里的人则翘首以待,一旦村口传来唢呐和号锣的声音,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新人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我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呼着:“新姑娘,你莫哭,转过湾湾就拢屋。”新娘的嫁妆经过后,就会看到彩旗招展,簇拥着新郎新娘走来,新娘的颜值、衣服、头饰,便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焦点。
到达家中,两位新人入户拜堂,随即送入洞房,错过的亲属就会到洞房见新娘。最重要的就是农家的流水席,偌大的院子里,十来张木桌一字排开,亲友族戚相继落座,“九盘十大碗”(9个盘子、1个大碗,寓意十全十美)通过专属茶盘端上桌,供远近乡邻享用。
那时候的婚礼,嫁女的一方一般会摆两天流水席,而接媳妇的一方则前后要摆四天流水席。送礼也很简单,一般都是送谷子(水稻)和包谷(玉米),关系好一点的亲戚,会在谷物之外再送上几尺布、一个八磅水壶等礼品。
传统走向没落,现代婚庆备受新生代推崇
那时,媒婆是促成婚事的重要媒介。我的奶奶就是经过媒人介绍嫁给爷爷的,奶奶说,在上门提亲取得父母同意之后,爷爷会在端阳、中秋等节日接她去家里共度佳节。她也会把自己缝制的阳雀鞋垫、布鞋送给未婚夫婿。
奶奶说,她当年的闺房坐落在吊脚楼的东侧,结婚前一夜,不忍分别痛哭不已,俗称“哭嫁”,看似大哭,实则表达对父母、亲友、族人的眷念。如今,数十年过去了,奶奶对当年“哭十姊妹”记忆犹新。
何为“哭十姊妹”?就是土家山寨十里八湾相好的妹子都会前来闺房“陪哭”,称之为“哭十姊妹”。泪随情涌、情随歌生,相拥而坐、掩面而泣,“哭爹妈”“哭哥嫂”“哭兄弟”等,用哭歌来表达离别之情。
奶奶回忆道,当年她出嫁头一夜的“花园酒”礼,就是她的奶奶为她“上头”、“开脸”、“戴花”。奶奶说,哭过再梳妆的新娘,犹如带露的桃花,显得格外漂亮。
老家的红木箱子、双阳雀花纹穿衣柜、雕花洗脸架等都是奶奶的嫁妆。盖的花铺盖,在土家语里叫做“西兰卡普”,也是她的妈妈亲手缝制的。旧了破了奶奶也舍不得丢,风风雨雨陪伴奶奶几十年,给予家人温暖,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我的爸爸和妈妈却是自由恋爱,他们在中学期间认识,后来走到了一起。爸爸妈妈的婚礼相较于爷爷奶奶那个年代,已经简化很多了。妈妈说,她没有“哭十姊妹”,但碗柜、衣柜等嫁妆还是外公请木匠师傅打造的。
到了现在,很多人恋爱不再通过媒婆了,出门打工认识、手机微信成了交友恋爱的主要方式。不过,在结婚时,还是会象征性地安一个媒人。结婚的流程也简化了,不再像以往的吹吹打打闹几天,许多人选择在城里办酒席,就是一个西式婚礼流程,一顿饭的时间,就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结婚仪式。
条件稍好一些的人家,对于婚礼的形式和场地可实现“私人定制”。草坪婚礼、教堂婚礼,在黔江也逐渐流行起来,在乡村院坝上的传统婚礼越来越少。新式婚礼上,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敬酒时换上红色旗袍敬酒,甜蜜的笑容让人感动,却再难见到手工缝制的婚礼喜服了。
现代时尚的婚庆演艺取代了以前的“吹八仙”。架子鼓、吉他、歌手、舞者的组合,热情劲爆的表演,相比只是吹奏听觉的“吹八仙”,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许多吹八仙的师傅,随着年龄增加,请他们的人越来越少。在那些“吹八仙”的师傅眼中,他们的这门手艺或许再过几十年,就会被彻底遗忘。
工业文明的发展,促进了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现在结婚用的物品、嫁妆都是从商店买来的。以前手工打造的碗柜、衣柜、洗脸架等日渐被车子、房子、电器取代。传统土家婚礼,亲友们送花布、被子、玉米、稻谷等,现在基本都是送红包。
提亲、定亲等婚前礼仪虽然繁琐,但却是农耕时代背景下人际往来的重要方式,如今现代生活方式把这些流程冲淡了。婚礼流程的简约化,虽然大大减少了主人家的劳累程度,但对于生长在新时代的年轻人而言,总觉得少了一种传统婚礼的仪式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借力旅游东风 , 传统土家婚俗 文化 走向 回归
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尽吹神州大地,农村的青壮年除了在校读书,几乎都出门打工挣钱,并撂荒了耕耘许久的土地。现在的农村,剩下的就是“386199”部队(妇女、老人、小孩),几乎代表了村民生活的现状,并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问题。
随着乡村空心化,乡村没落在所难免,传统条件下仪式感十足的土家婚礼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日渐消亡。传统的婚礼着装、婚庆流程、习俗禁忌等都变成了古董,在文化馆、博物馆才能见着了。
土家婚俗中的重头戏“哭嫁歌”,以前的土家姑娘都会唱,唱得越好越让人落泪感动,说明这个女孩品德越好,越有孝心。可是如今,土家姑娘们也变得越来越时尚,很少有人会倾听奶奶、外婆那辈人的哭嫁歌和哭嫁故事,也不再有人学习这体现着乡土深情的眼泪仪式了。
庆幸的是,黔江近些年的旅游发展火力全开,如火如荼,生态旅游、民族旅游的兴起,也让走向没落的土家婚俗重见生机。时下的年轻人,通过这种体验式民俗旅游,既达到舒心开怀的目的,也重新认知了丰厚的传统土家婚嫁文化。
以黔江濯水古镇为例,在近些年的旅游开发中,由政府牵头、市场主导、企业搭台、文化唱戏,打造了“土家女儿会”“最美土家妹评选”等系列民俗旅游活动,并形成了一个知名度高、游客反响好的旅游品牌,吸引了远近游客的到场观赏。
原生态的真实的结婚仪式,变成了舞台上的表演,这让当地人还是有些失落和感叹。“时代变了,以前的结婚习俗看不到咯!”一些老年人感叹着。也有一些年轻人对此赞赏不已,通过这些表演活动,才知道我们的父辈、祖辈曾经走过的路,经历的事。
在旅游景区,很多年轻人从沿海城市打工到回归老家,靠吃旅游饭发家致富,在土家十三寨经营餐饮和民宿的90后青年小郭表示:“老前辈的婚俗太麻烦了,不过作为民俗表演能挣到钱,也算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好处撒。”
对于游客来说,寻求刺激、陌生化的异域文化,是旅游的主要动机。很多游客到访黔江土家十三寨,就是冲着当地以“哭嫁”为代表的土家婚礼去的,在此期间,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土家美食,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朋友告诉我:“没想到土家族人结个婚这么隆重啊,可比现代婚礼有趣味多了。”有趣、有意思、有特点,这是土家婚礼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依山傍水的吊脚楼群,也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对土家民居环境沉醉、痴迷。
后记 :
现代文明正是从古老的习俗中汲取了营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岁月流逝,传统土家婚俗从没落走向回归,也让人真切感到这一文化形态相传至今不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而是尊重土家先辈们隐藏在婚俗背后的那种情感和思维方式。它连接着土家儿女的心,应该得到认同和保护。越是民族的,越是宝贵的,保护和振兴传统土家婚俗,也是丰富中国民族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向心力的重要途经。
哭嫁歌的内容及意义 (一)忆念和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叙表与亲人难分难舍之情。姑娘要出嫁,要离别生养自己的父母和朝夕相处的哥嫂姐妹,标志着自己要走上一种新鲜而又陌生的生活,标志着自己已是成年,因此,忆念父母养育之艰辛,产生难舍难分之情,是十分自然的。而这种离别父母去开始新生活,又使新嫁娘感到惶恐,忧虑重重。因此她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在“哭爹娘”时如泣如诉地叙述着父母的养育艰难: ……在娘怀中三年滚,头发操白许多根。 青布裙来白围腰,背过几多山和坳。 布裙从长背到短,这山背到那山转。 又怕女儿吃不饱,又怕女儿受风寒。 为置嫁妆操碎心,只因女儿生错命。 哭声爹来刀割胆,哭声妈来箭穿心。 只道父母团圆坐,谁知今日要分身。 女儿的泣诉,自然涌动了母女的骨肉之情,引起了母亲的悲伤,但女儿出嫁毕竟是喜事 ,也了却父母养育成人之愿,于是母亲就唱起《劝女》歌来: 莫流泪啊莫寒心,女儿伤心痛始亲, 娘家不是久留地,迟早都是要出门, 天下做女都一样,世上不是你一人, 皇帝养女招驸马,官家**配成婚, 成家立业做世界,皇朝古礼这样兴, 为娘走了这条路,女儿要踩脚后跟, 有些没顺女儿心,宽怀大量要容情。 公婆面前行孝道,高声喊来低声应。 哥嫂姊妹要和顺,左邻右舍多亲近。 娘的话儿牢记住,千放心来万放心。 离别哥嫂,也是难舍难分,新嫁娘向哥嫂哭诉离情和嘱托,亲情至深,活脱脱体现出来: 我的哥呀我的嫂,你的妹妹命不好, 爹娘面前同长大,今天就要分别了。 堂上爹娘我丢开,千万重担你们挑。 妹妹成了远乡客,想得到来做不到, 爹娘若有病和痛,全靠哥嫂来照料, 早问安来夜问好,要替妹妹多代劳, 山上有柴替妹砍,水井有水替妹挑, 寒天洗衣替妹冷,白天泡茶替妹烧。 (二)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后,哭嫁歌的基调逐渐变成发泄对封建婚姻制度不满的情绪,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控诉。地位低下的土家族民间女子,在封建势力面前无力抗争,只有利用这种哭嫁的合法机会控诉和诅咒。媒人,就是哭嫁者诅咒的对象之一。媒人是婚配的牵线人,也是悲剧的促成者,是一种势力的代表。在整个哭嫁过程中,媒人以新嫁娘的对立面而出现。 女儿别家把嫁出,今日出嫁心不服, 一恨媒人心刮毒,贪嘴只想吃鱼肉。 黑毛老鸹天天叫,人不叫死心不足。 二怨爹娘太心粗,专听媒人讲好处, 女儿爱的偏不送,不看儿郎看家屋。 三怨哥哥不做主,不顾妹妹亲骨肉, 有花不栽向阳处,单栽砂岩背阴土。 这里,新嫁女一怨爹娘的糊涂,二恨媒人的巧嘴滑舌。有的哭嫁歌“骂媒人”对媒人的斥责言辞直率而又尖刻: 媒人婆啊媒人婆,天天都到我家坐, 坐窄了我家的堂屋,坐低了我家的门槛。 …… 媒人是个狗,好吃两头走; 媒人是个猪,这头吃哒那头敷; …… 你到他家吃顿饭,说他屋里有几万; 你到他家喝口茶,说他屋里正在发; …… 你到他家吸袋烟,说他儿子要做官; 媒人尽念多多经,不怕二天烂舌根, 媒人为了撮合婚事,花言巧语,四处游说。“骂媒人”对其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丑态 ,揭露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三)在封建社会里,不仅阶级之间充满尖锐矛盾,即使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尊卑贵贱之分,同是女子,富人和穷人有着天壤差别。阶级的对立,贫富的悬殊,地位的高低,在婚姻问题上也鲜明地表现出来。哭嫁歌对男尊女卑宗法制度进行了尖锐的谴责。姊妹们对哭时, 同病相怜,心心相印,感情丰富,生动感人。这里不仅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同时还对男女间种种不平等现象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新娘:如果我是个男子,堂屋种种都有分,神堂写字也有名。 姊妹:如今是个女子,神堂打钟钟不响,堂屋打鼓鼓不鸣。 新娘:如果我是个男子,三丘田也有一丘,三块地也有一块。 姊妹:如今我成了女子,十丘田没有一丘,十块地没有一块。 新娘:如果我是个男子,兄弟常常在一起,欢欢喜喜。 姊妹:如今我成了女子,姊姊妹妹要分离,哭哭啼啼。 在封建宗法社会里,不仅阶级之间充满矛盾,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充满欺压。新娘嫁到婆家后,对于严酷的封建家长制统治,感到惶惶不安。新娘哭道: 我的爹,我的娘,人家屋里有杀人的刀, 有煮肉的锅,服侍人家老的不到,眉毛一竖脸一横; 服侍人家少的不到,筷子一甩碗一丢。 我在人家脚下踩,我在人家手中捏, 脚下踩如泥,手中捏成灰…… “哭哥嫂”一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阶级的妇女的遭遇和地位是迥然不同的,而真正受迫害的则是广大劳动妇女。当嫂嫂劝妹妹时说“官家**要出闺,天帝的女儿也下凡”的道理时,妹妹立即反驳道: 小小簸箕哪比青天?穷人女子哪能比神仙?官家**出闺她做主,天帝女儿下凡她为王。我到人家屋里去,只有柱头做的碗,碗口大的天。 如果在“哭哥嫂”中所哭诉的内容是表现妇女的痛苦与不平,那么在“哭扯眉毛”、“ 哭上轿”几场,则明显爆发出妇女反抗的呼声: 头发不梳是贵人,梳了头发是贱人: 眉毛不扯是贵人,扯了眉毛是贱人; 奴才我不当,丫环我不做; 头发我不梳,眉毛我不扯, 这个头我不磕,这个揖我不作。 当哥哥把新娘背上轿时,她奋力挣扎,大声疾呼,要“变只小鸟飞下岩,变条小鱼游下海”。这是妇女们的叛逆之声,也是反抗精神的表露。 在每一场哭嫁过程中,新娘敢于面对现实,大声疾呼,直言不讳地抨击封建伦理道德, 否定封建婚姻制度,是妇女的一种宣泄,这在当时封建势力一统天下的时代,实为难能可贵 。这也正是“哭嫁歌”的闪光思想所在,是土家族广大妇女喜爱“哭嫁歌”的根本原因。 三、哭嫁歌的艺术 哭嫁歌是一部土家风味极浓的优秀抒情长诗,是千百年来土家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是极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土家族文学样式。在整个土家族文学史中,哭嫁歌是价值颇高的辉煌一章。可以这样评价说,假如不了解哭嫁歌,就不能真正了解土家族文学。 “哭嫁歌”的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内容庞大,程式复杂,它在再现土家族细腻的婚俗过程中,表现了广大妇女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表现形式上,根据内容需要,一破四句七言的传统民歌体,而产生了非诗非词、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民歌与长短句相结合的自由诗体。这种诗体体裁句式灵活,长短不一,语多重复,调多反复,不讲究韵律,但又节奏明朗,读起来生动活泼,铿锵有力。如: 人家爹娘的口是蜂糖口, 人家爹娘的心是苦瓜心。 蜂糖口,甜不久,苦瓜心,苦到头。 口当媳妇喊,心当小丫环; 口当闺女待,心当小奴才。 这种通俗洗练、自由明快的表达方式,把公婆对媳妇的偏心行为刻画得栩栩如生。 “哭嫁歌”在艺术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出嫁姑娘的艺术形象。由于哭嫁歌容纳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姑娘们在哭唱时,不受约束,大胆表露个性,自由抒发感情。因此新娘自己一生中的爱与恨、怨与怒、悲与愤各种复杂感情相互交织,充分表露,并通过她的悲痛、沉思、怒斥和呐喊,看到了一个出嫁姑娘的内心世界,也看到了一个不甘受辱而又敢于反抗的鲜明的妇女形象。 四、哭嫁歌的历史价值 哭嫁歌还有其巨大的历史价值。它全面记录了土家族婚俗过程,为我们保存了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直接有助于研究土家族的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妇女心理素质等。此外, 还可为研究土家族歌谣、语言、宗教信仰、土汉文化交流提供宝贵资料,并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历史阶段土家妇女的心理历程。
重庆结婚风俗习惯和讲究方面
重庆结婚风俗中土家族衣饰特征具渝黔湘鄂结合部土家族聚居凼凼志载:土家族衣饰“俗尚检朴”,“无一切奢侈之风”;
“男女作苦与共,俗不尚衣冠”;土民“不尚衣饰”;“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烂服色。” 可见土家族衣饰具有“尚检朴”的总体特征。哭嫁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重庆结婚风俗中哭嫁,源于妇女婚姻之不自由,她们用哭嫁的歌声,来控诉罪恶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结婚时也还要哭嫁,但现在的哭嫁仅是一种仪式罢了。
摆手舞土家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是年节,节日中最富民族特色的歌舞是“舍巴日”,也斗是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起源于重庆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酉水河流域。摆手舞,土语称“舍巴日”,有的叫“舍巴”。
它是土家族祭奠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奠、祈祷、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土家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中国省市较多,每个地方的结婚风俗都不一样,现在大多数的结婚流程都比较的固定。在古代,结婚要讲究的风俗就会多了。
各地结婚风俗之北京:
男方送彩礼—然后女方送嫁妆—出嫁,婚车接新娘—婚礼婚宴—洞房—回门,这是目前大部分地区比较常见的婚礼风俗和流程了,南北方的不同可能在婚宴时间的不同。
各地结婚风俗之重庆
重庆只有4金,没有彩礼一说,一般男方会给1-2万给女方,少的几千,不给也可以的,之后也不需要订婚,直接就结婚了。另外结婚的新房是双方出钱买的,如果男方没有钱,女方多出一点也是无所谓。
重庆土家族结婚风俗:哭嫁
土家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是用哭声迎来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至少三、五日。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
各地结婚风俗之山东
新娘出门不回头也不能哭,新娘新郎同一侧下车,有身孕的不宜参加婚礼,在新娘家吃饺子时,碗内要留下双数。
各地结婚风俗之上海
新娘出门前吃一碗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粥,寓意出嫁后能过甜蜜无忧生活。女家需要全福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保护新娘不受妖邪入侵。
新娘出门前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各地结婚风俗之广东
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
男方送聘礼叫“过大礼”,女方也需要“回礼”。其中一些重要的礼品,尽量要亲自找来,比如: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
新娘梳妆打扮好之后,母亲端上煮熟的—只全白羽毛的鸡,俗规鸡头、鸡屁股一定要吃掉,取意“好头好尾”。婚礼上父亲为新人送上亲手酿的女儿红。
以上只是个别地区的结婚风俗,更多请参考:中国各地结婚风俗有哪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