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巧珍和马栓结婚,是最好的结局

路遥《人生》:巧珍和马栓结婚,是最好的结局,第1张

刚毕业工作不久,从学校图书馆借了百年经典小说,无意中读到了路遥的《人生》。那时候的我,20多年的人生路没有遭受太多的挫折,阅历浅,思考也不深入。读这本书,关注点主要在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上。所以10多年后,《人生》在我的脑海中留下的只是:高加林是个坏小子,负心汉,不过最后也遭受了报应了。对温婉可爱的巧珍则充满无限的同情和惋惜。

昨日机缘巧合,重读《人生》,内心又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触!我突然理解了高加林,也庆幸,巧珍幸亏没有和他结婚呢!

路遥笔下的巧珍,真的是很多青春未婚女孩的缩影呢:单纯、善良、体贴,善解人意又多情。巧珍身上还有这样几个特质让她更显不一般。

高情商

巧珍虽然没文化,但也不是一般的农村姑娘,她感受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很强,精神方面的追求很不寻常,内心世界很丰富。

她暗恋高加林许久,从加林上高中开始,只要加林在村里,她就无时无刻不关注着他,而这种几乎痴狂的关注暗恋,旁人都没发觉。

加林失业后去集市上卖白面馍,她暗暗跟着他,她知道加林怕丢人,一个馍都没卖出去。加林因为卖馍觉得丢人而痛苦时,巧珍为着他的痛苦泪流不止。为了不伤加林的自尊心,巧珍假装帮他卖馍——其实把馍送到她姨家,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钱,抵了高加林的馍钱。还给加林买了一条烟。巧珍真是体贴到家了。

加林第一次劳动,因为内心的痛苦,倔脾气上来,干活干到手上磨出血泡,最后都磨烂了。夜晚在加林不知道如何通知巧珍出来见面时,她却忽然出现了,而且带来了好多好吃的,还有涂手的药水……

巧珍爱加林胜过爱自己。即使最后分手,巧珍也没有多为难高加林。她不想让他难做,而是选择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痛苦!这是一种多么伟大无私的爱啊!

有主见

巧珍漂亮,家庭光景又好,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而且介绍的对象有干部,有工人,硬件都比高加林强。但是,巧珍不为所动。家境殷实富裕的马栓,去了她家门上无数次,巧珍都没出来见他。

她自有自己寻找人生伴侣的标准,她认为男人就该像个男人,讨厌男人身上的女人气。她喜欢利利索索,身上永远干净整洁,会吹拉弹唱的高加林,虽然他家里很穷。这也说明了巧珍不是那种势力的农村妇女,她有远见和主见。巧珍甚至对高加林说:以后咱一块过日子,你在家里待着,我给咱上山劳动!不会叫你受苦的……

因为高加林的缘故,巧珍也开始刷牙。她不在乎全村人对她的议论,敢于对父亲不合理的责骂进行反抗。

读《人生》中描写巧珍对高加林感情的文字,我一遍遍泪流满面。这是怎样的爱情、怎样的痴女子啊,为了所爱,真是低到了尘埃里啊!

作为新世纪女性的我,是不赞成巧珍这种无私奉献,失去自我的爱情观的。所以最后巧珍嫁给了马栓,我认为是最好的结局!

第一,马栓善良又老实

巧珍和加林谈恋爱一开始瞒着村里人,后来夜晚在高粱地约会,被人们发现,恋情才曝光。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逾越礼仪,但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以讹传讹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在她被抛弃,名声已经很坏了,但马栓不仅没有嫌弃,在巧珍人生低谷的时候,他上门提亲。

后来高加林因为陈克南母亲的举报,被遣返回乡,马栓不计前嫌,并没有因为他是巧珍的“前恋人”而嫉妒,帮着张罗让加林再去当民办教师。

第二,马栓明事理

巧珍说,她在村前村后名声不好,问马栓会不会嫌弃。马栓说,当然不嫌啊,“年轻人,谁没个三曲两折?”他还让巧珍不要怨高加林,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高老师是干部,有文化;巧珍只是农民,而且大字不识一个。

第三,马栓有多维竞争力

“马栓……人又不死板,做庄稼和搞买卖都是一把好手。”这里的描述,巧珍跟着他,以后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为什么呢?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靠土地是不可能发大财的,要翻身,只有靠做买卖!即使文化程度不高,也可以靠着做生意发家致富。比如说《大江大河》中的杨巡,没上过什么学,但从小做卖馒头的小买卖,人也灵活,最后靠着做电线电缆积累本金,建市场,租售市场。

而马栓也有这样的特质,不仅会做庄稼,还会做生意,也是有“多个技能傍身”。竞争力自然更胜一筹!而现在,通过他的努力,家里的光景已经富裕而殷实,在农村人眼里,马栓的家庭算得上是上等人家了。

我想,巧珍和马栓的家庭也会幸福美满的,俩人都是农民,也都是聪明人,认知程度差不多,也会有共同语言。夫妻啊,最终是老来相伴。想像他们老了之后,拉着家常,谈论了家里的母猪生崽,那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呢!

这几天,我看了路遥写的《人生》,看完唯有感慨,这真是一部反映时代的佳作。

《人生》主要写的是一个有才华的农村青年高加林的一段人生起落。

高加林是村里为数不多得的知识青年,他本来是学校当代课老师,后来却被人走后门顶替了他的工作,只好回家务农。

本来以为可以吃上公家粮,没想到却又做回了农民,高加林一家都很沮丧。

这时候村里的漂亮姑娘巧珍主动向他示好,点燃了他心爱的火花,两人恋爱了。虽然巧珍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但她喜欢高加林有才华,处处关心他,让高加林沐浴在爱情的甜蜜里。

但自从高加林的叔叔回县里当了劳动局长后,命动再次青睐了高加林,擅长溜须拍马的副局长马占胜为了讨好高家,在高加林叔叔不知情的情况下,给高加林安排到县委当宣传干事,写通讯报道。

高加林意气风发,深入基层采访,显露了他的写作才华,在县城里展露头角,获取了高中同学黄亚萍的芳心。

黄亚萍是个广播员,能说会道,爱好文学,两人共同语言很多。

黄亚萍家庭优渥,是父母掌上明珠,从小敢爱敢恨,她无法忍受爱的煎熬,向未婚夫张克南提出了分手,对高加林表白了,并且规划了婚后一起南京工作的美好蓝图。

高加林的天平迅速地偏向了黄亚萍,他深切地感受到黄亚萍才是更适合与自己共度一生的姑娘,虽然他的内心深处知道自己更爱巧珍,但美好前程的诱惑,让他终于下定决心与巧珍分手。

善良的巧珍含泪接受了这个事实,并迅速嫁给了马栓。

深爱黄亚萍的张克南受此打击很痛苦,张克南的妈妈为了出这口恶气,向有关部门举报了高加林的工作是走后门得来的这一事实。

高加林最终又回到了农村,他与黄亚萍分手了,而巧珍也嫁人了,他知道自己失去了像金子一样善良美好的巧珍,后悔不迭。

看完这本书,我倒觉得,这个结局一点也不遗憾,甚至可以说,这是最佳结局。

如果高加林为了逃避良心、道德的谴责,娶了巧珍的话,他们的婚姻肯定是不幸的。

第一、高加林是个心比天高的青年。

高加林对自己的前途看得比爱情要重得多。

他一开始就不愿在农村劳动,一心想吃公家粮。在当农村代课老师的时候,他也没有爱上过巧珍,虽然巧珍是十里八村的漂亮姑娘,但他从来没有动过心。

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一辈子要困在这片黄土地。

当他失去了代课老师的身份回村的时候,那份沮丧、失落是难以言喻的。他甚至还想着给远在外地当兵的叔叔写信,让他帮忙找份工作。

去地里劳动,他是排斥的,去街头卖馍,他更是难以开口的。

在这样的境况下,巧珍大胆地向他表达了爱意,让他灰暗的天空看到了爱情的阳光,享受到了温暖的雨露。

此时,村里人都觉得他与巧珍是不般配的,不仅巧珍父母不同意,连高加林的父母也不想高攀。

第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高加林与黄亚萍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突飞猛进?一来黄亚萍大胆追求爱情,二来他们之前的共同话题也很多,而巧珍不识字,在工作上无法与他产生共鸣,在精神上无法与他达到同一高度。

巧珍来县委看他,话题就是他们家的猪下了几个崽,要把家里的狗皮毡子拿来给他铺床上,让高加林内心隐隐地嫌弃。

高加林向往的是城里人的生活,而巧珍只会把他往农村拉近,如果他们结了婚,高加林对农村的嫌弃会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巧珍身上,从而让高加林对婚姻不满。

第三、他们之前的爱情不平等。

高加林对巧珍的爱,远远不及巧珍给他的爱,这一点高加林的内心非常清楚。

在小说结尾,高加林是这样自我反省的:假如他跟黄亚萍去了南京,他这一辈子会真的幸福吗?他出色的人谁知有多少,以后根本无法保证她不会爱上其他男人而把他甩在一边。可是,他如果和巧珍结了婚,他就敢保证巧珍会永远爱他。

巧珍对高加林的爱是博大的,深远的,无私的。

都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可是巧珍只有爱,却没有恨。

高加林抛弃了她,她痛苦、难受,却对高加林恨不起来,更不容许任何人骂高加林。

她的母亲和姐姐在高加林重回村里的时候,准备当着众人的面给他难堪,巧珍不惜跪下求姐姐不要这样做,而且还求村支书重新让高加林去代课。

高加林得知这一切,痛悔不已,巧珍那颗像金子一般的心,与他内心的虚荣、自大比起来,真的不知道要高贵多少!

从内心的美德来看,高加林配不上巧珍。

所幸,高加林没有和巧珍结婚,否则,他们的婚姻只会让彼此痛苦。除非,高加林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好高骛远,虚荣自大,变得沉稳踏实,包容博爱,再在爱情的加持下,他们的婚姻才会和谐幸福。

刘巧珍和马栓婚后过得很好。

两人结婚生子后在上海落脚。刘巧真和高加林根本不是一路人,高加林向往诗和远方,而刘巧珍更向往安安稳稳,踏踏实实地生活,结婚生子,种地养娃。

她和高加林在一起时,她听不懂高加林说的话,高加林也不喜欢她的没文化,两个人根本不在同一频道,所以他和马栓在一起更合适一些,两个人都是本本分分踏实的人。马栓真的是一个好男人!

当他听说刘巧珍和高加林一分手以后,他立马就过来寻刘巧珍了。而且直接告诉刘巧珍:只要你没有结婚,我就一直等你!而刘巧珍最后答应和马栓结婚,多少有点赌气的意思!

不过,虽然刘巧珍是赌气,但是她这次的选择确实做对了!因为马栓是真的爱刘巧珍,马栓是心里真的有刘巧珍。

《人生之路》高加林结局:

高加林最终大结局没有和谁在一起,他最后是单身一人孤独终老了。小说里,高加林被举报走后门违规进了县委当记者,然后被辞退,跟黄亚萍也分手了,又回到了村里,突然发现巧珍是他的最爱。

可惜,物是人非,巧珍已嫁人!对于高加林这种人来说,只配一句活该!感觉是高加林飘了,不过高加林最后落得个不好的结局。

面对着村子里的高大潇洒,风度翩翩的“先生”高加林,刘巧珍爱的如痴如醉,心里眼里都是他的好,体谅他的苦、理解他的难,即使在得知他的选择时也没有口出怨言、纠缠不休。

读过小说的人都知道,高加林是一个胸怀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多年的读书生涯使得他与当时村子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猛然间让他脱离原本的生活轨道回到农村务农,对他来说无论是心理上、情感上还是身体上都是难以接受的。他也消沉、也堕落,当明白现实无奈只能接受的时候,只好接受,但这是消极的、被动的,极其不情愿的。

这个时候热情、善良、纯情、漂亮的刘巧珍用她满心满眼的爱意打动了他。刘巧珍为他涂药、给他带好吃的、用温柔的吻抚慰了他疲惫的心灵和劳累的身体,慢慢地他开始接受现实面对生活。这时候的高加林和刘巧珍是幸福的。

高加林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于是他苦恼,闷闷不乐,刘巧珍明知道他出去工作的话自己会面对的情况,但善良的她怎么忍心看着心爱的人不快乐,鼓动他出去工作。刚刚好,天上掉下来个大馅饼,高加林的叔叔回来了,而且成了劳动局局长,这让善于溜须拍马的副局长马占胜钻了个空子,给高加林一个好大的馅饼脱离目前的困境,于是高加林又成了人人羡慕的县委通讯干事。

这时候的高加林那是春风得意,人人称道。也许就是这些使得他迷失了,觉得自己可以爬的更高走的更远,开始嫌弃刘巧珍,觉得俩人没共同语言,她的一举一动都不大气。恰巧,干部子女黄亚萍大胆狂热的表白让高加林飘飘然了,选择了残忍的跟巧珍说分手。

当高加林和黄亚萍在享受甜蜜热恋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两种阶级观念的碰撞,他们之间注定走不远,你看,当高加林再次被遣回农村的时候,黄亚萍的举动不就说明了一切吗?她爱的是春风得意时的高加林而不是农民高加林,当有一个比高加林更有魅力条件更好的人出现的话,她不会选择高加林的。

这时候的巧珍却在为心爱的人担忧、尽管她已经被他抛弃不得不嫁给自己不爱的人,但是却没有心生怨怼,还阻止家里人对他进行羞辱,甚至哭着求高明楼给加林找工作。

高加林何其有幸?

高加林抛弃刘巧珍是高加林的损失,而离开高加林的刘巧珍其实是她的幸运。

试想一下,如果高加林当了通讯员后没有抛弃刘巧珍,过了一两年他们结婚的话,婚姻也不会幸福的。

从他当上通讯员开始,内心已经觉得刘巧珍配不上自己,开始嫌弃她的言行举止,就算是为了自己良心好过娶了刘巧珍,内心也是高高在上的。而刘巧珍在高加林面前一直是自卑的,觉得自己配不上他,看到高加林嫌弃自己的样子,她会更加自卑,一直生活的小心翼翼,说不定也会开始自我嫌弃。

婚后要面对的生活是方方面面的,高加林结识的朋友、谈论的话题哪个是刘巧珍能插进去话的,时间长了,高加林的嫌弃只会不加掩饰,那么巧珍会过的更加难堪。

再试想一下,如果高加林头上没掉这个大馅饼,一直在村里务农,跟刘巧珍顺利结婚,能过几年开心幸福的日子。但是别忘了,高加林的性格,典型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者,而且从书中也可以看到他脾气比较暴躁、敏感、自尊心强,稍微有被人看不起都要言词激烈的嘲讽。更何况他已经对目前的生活产生不满,闷闷不乐。

婚后,面对高强度的劳动,和干活处事处处比自己强的巧珍,只会感觉自尊心受挫,但是知识分子的那份清高又使得他对巧珍从内心深处就看不起,复杂的情感冲突会让他脾气古怪,怨天尤人。长此以往,巧珍会不会也被生活操磨成口出怨言的怨妇呢?

因此,只有离开高加林,刘巧珍才能过的更好。

刘巧珍在村子里的女子当中无论是模样还是干活都是拔捎的,多少年轻后生会把她当女神一样的捧着,她自信、乐观、漂亮又坚强,嫁给马栓的日子会过好的。

可以说在那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刘巧珍嫁给谁都会幸福的,只要不是高加林!

人生会有遗憾,刘巧珍的爱情梦碎了,但是并不遗憾,能跟自己的梦中情人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就够了,平凡的日子靠勤劳的双手才会过的更加有滋有味。

因此,我在这里要替巧珍说一句“加林,谢你当年不娶之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400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3
下一篇2023-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