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汉代婚礼与先秦婚礼的异同

比较汉代婚礼与先秦婚礼的异同,第1张

  (一)先秦婚礼:

先秦时期的“婚制“

  先秦时期,一夫一妻制已基本确立。但由于夫权或父权的曰益增强,妇女逐渐沦为男子的附属,丧失了在家庭、家族及社会上的地位和权利。到周代,男子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因此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中,贵族们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群婚中有利于男子的内容,所以实行的婚制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而实际上实行的却是一夫多妻制。根据文献,当时贵族的婚制主要有两种形式:

                 

  1媵妾制: 媵妾制,是周代宗法制度下实行的一夫多妻制的变相形式。它是与王位继承制度相适应的一种为区分嫡、庶而设立的制度。因为嫡长子继承制要求必须区分诸子的嫡庶和长幼,而要区分诸子的嫡庶,必须先分清诸多配偶的尊卑。这就是媵妾制的由来。商代的帝王实行的就是一夫多妻制,但在商代的前期王位继承制度实行的是带有母系氏族制残余的"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所以王之诸子不必分嫡庶。这样,在商代前期诸王没有嫡妻与庶妾之分。如商王武丁有64个配偶,虽然她们在权势、地位和财产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称呼上没有区别,都称为"妇"。在甲骨文中,虽然"妻"、"妾"、"母"三字的字型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到商代的后期,王位继承制度演变为"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嫡妻与庶妾之间的界限也明确起来。《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谓帝辛,天下谓之纣。"即为证明。周代,这种嫡庶制度日益完备,成为宗法制度的基础之一。

  2蒸报婚:蒸报婚,也称"转房制"或"收继制"。"蒸''即是一个人死后,他的儿子可以娶除了自己的生母以外的其他庶母为妻。文献中关于"熏"的记载主要有: 《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蒸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为之娶于齐,而美,公取之,生寿及朔,属寿于左公子。夷姜缢。"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娶于贾,无子。燕于齐姜, 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现代研究结果也得出结论,第一是蒸、报婚是儿子与庶母、侄子与婶婶、弟弟与寡嫂之间的婚配关系。 第二,蒸、报婚所生的子女是享有合法地位的、是可以继承父亲的地位成为诸侯的,或可以嫁给他国诸侯为嫡夫人的; 第三,蒸、报婚是当时的社会和人们都认可的合法的婚姻关系

  蒸报婚随着汉代儒家学说成为正统学说之后,被斥为"*乱",在中原地区渐渐消失了。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长期存在,后面我们会提到元朝,元朝统治者所推崇的“继婚”就是这一婚制的延续发展。

  而媵妾制却一直运用于后代,秦汉以后,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媵妾制演变为封建皇帝的后妃制。

(二)先秦婚礼流程:

  先秦时期的人们因为重视婚姻,把缔结双方的婚姻关系看的十分严肃。因此,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有着固定的仪节和庄重的形式的婚姻礼仪。婚礼的礼仪,其具体的程序,据《仪礼.士昏礼》有所谓的"六礼",主要有:①纳采;②问名;③纳吉;④纳征;⑤请期;⑥亲迎;⑦共牢合卺;⑧妇见舅姑或庙见

  (一)纳采: 男家请媒人去女家说合提亲,然后派使者以活雁(即鹅)作为礼物向女家提亲。提亲用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古人认为雁是候鸟,顺乎阴阳,往来有信,表明媒人是讲信用的;二是说明被提亲的男子剽勇,可以信赖。 女家在祖庙中举行仪式来与使者应酬。男家的使者,服玄端礼服,至女家大门外,摈者(女家的接待人员)出门请事,使者说明来意。摈者入内,告知主人。主人玄端礼服,出大门迎接,向使者行再拜礼,使者不答拜。主人揖请使者入门。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阶,三让,使者从西阶升,主人从东阶升。使者致辞:"吾子有惠贶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礼,使某也纳采。"主人对曰:"某之子蠢愚,叉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辞。"使者曰:''敢纳采。,,主人再拜。使者面向南,授主人雁;主人亦面向南接受雁。使者下堂,出庙门。主人将雁授于管家,管家出还雁于使者。

  (二)问名: 使者出庙门之后,停留在那里。摈者出门请事,使者执雁,曰:"请问名。"主人许,使者入,升阶。使者El:"某即受名,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主人对El:"吾子有命,且以备数而择之,某不敢辞。"遂告女之名。授雁、受雁、还雁等如前仪。 主人为答谢使者的劳苦,行醴宾之礼,即以醴酒来感谢之。主人致辞:"子为事,故至于某之室,某有先人之礼,请醴从者。"使者对曰:"某既将事矣,敢辞。"主人曰:"先人之礼,敢固以请。"使者曰:"某辞不得命,敢不从也。"乃设筵几,赞者酌醴,荐脯醢。主人授醴,使者拜受醴。使者祭醴,祭脯醢,啐醴,拜,主人答拜。使者取脯。使者降,主人送于门外。 如果女家不满意这桩婚姻,就拒绝男家使者的问名请求,两家的亲事,就此终结。在这个过程中,女子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左传·昭公元年》:"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犯惧,告子产。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与。'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皆许之。子皙(公孙黑)盛饰入,布币而出。子南(公孙楚)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适子南氏。"徐吾犯之妹就这样以自己的意愿挑选了未来的夫婿。

  (三)纳吉:男家在祖庙卜问婚事的吉凶,卜得吉兆后,派使者向女家报喜。使者致辞说:"吾子有贶命,某加诸I-,占曰吉,使某也敢告。"主人对El:"某之子不教,惟恐弗堪。子有吉,我与在,某不敢辞。"仪式如前。

  (四)纳征: 男家向女家致送聘礼,相当于后世的订婚仪式。征,即成的意思。聘礼为币帛,一般为黑色或浅绛色的绸五匹(十端),鹿皮两张。其仪式如前。使者致辞说:"吾子有嘉命贶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礼,俪皮束帛,使某也请纳征。致命曰:某敢纳征。"主人对曰:"吾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五)请期: 男家派使者向女家告知选择好的结婚曰期。其仪式如前。使者致辞曰:"吾子有赐命,某既申受命矣。惟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请吉曰。"主人对曰:"某既前受命矣,惟命是听。"使者又说:"某使某听命于吾子。"主人对曰:"某固惟命是听。"使者曰:"某使某受命,吾子不许,某敢不告期。某曰。"主人曰:"某敢不敬须。"

  (六)亲迎: 新郎亲自赴女家迎娶新娘。成亲之曰的黄昏,男家在寝(作为新房的卧室)陈设鼎、尊等饮食之馔具。新郎服爵弁、缁衣、缫裳、缁带。出发之前,父命子曰:"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勖帅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子曰:"诺。惟恐弗堪,不敢忘命。"新郎乘黑色漆车,副车二乘;妇车一乘,有车帏。随行者服玄端礼服。有人执火炬前导。

  (三)汉代婚礼流程:

一、入场

    礼者分站新人入场通道两边

司仪:韶华美眷,卿本佳人。值此新婚,宴请宾朋。云集而至,恭贺结鸾。吉时已到,请新郎入场。

新郎入场,司仪颂诗,正婚之礼,

赞曰:

昔开辟鸿蒙,物化阴阳。万物皆养,唯人其为灵长。盖儿女情长,书礼传扬。今成婚以礼,见信于宾。三牢而食,合卺共饮。天地为证,日月为名。

自今礼毕,别懵懂儿郎,营家室安康。荣光共度,患难同尝。愿关雎之声长颂,悠悠箫声龙凤呈祥。不离不弃一曲鸾凤求凰,同心同德不畏华岳仙掌。

比翼鸟,连理枝,夫妻蕙,并蒂莲。夫天地草木菁灵,可比真爱佳缘。高山之巍,皓月之辉,天长地久,山高水长。

    新郎拜谢,司仪回礼。

司仪:迎新娘入堂。

    新郎对新娘一揖,请她进门,新娘到正堂前。

司仪:迎新人上台

    新婿又作揖,新妇请入

    伴郎拿上红巾

    二人用红巾相牵,缓缓上台

    站好位置后,伴郎上前将红巾接下来拿走

二、行沃盥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沃盥礼

    新郎新娘坐于台中蒲团上。

    伴郎端出盖有红盖巾的洗手盆,行至新郎新娘近前

    伴娘上前掀去盖巾

司仪:请为新郎浇水盥洗,

    伴娘上前接洗手盆,为新婿浇水盥洗,

司仪:请为新娘浇水盥洗

    伴娘再接洗手盆,为新妇浇水盥洗,

伴郎将洗手盆拿下(下台准备同牢礼)

司仪:沃盥礼毕

三:行同牢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同牢礼

    伴郎伴娘先端几上台,置于新郎新娘中间

    后端肉、碗、筷、酒壶、酒杯、卺,上台置于几上

    伴郎伴娘从新人身后侧上前分肉至两个碗

    伴郎伴娘将盛肉之碗于筷端于新人面前,回新人身后侧立

司仪:新人举箸食肉

    食毕,伴郎伴娘将碗筷端于几盘之中

    伴郎伴娘倒酒至两个酒杯

    伴郎伴娘将酒杯端于新人面前,退于新人后

司仪:新人举杯饮酒

    饮毕,伴郎伴娘将酒杯端于几盘之中

司仪:同牢礼毕

四:行合卺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合卺礼

    伴郎伴娘将酒倒于卺中,伴郎伴娘将卺递给新人,

司仪:新郎饮酒

    新人饮一半酒,将卺递给伴郎伴娘

    伴郎伴娘交换卺后,再将卺递给新人,

司仪:新娘饮酒

    新人饮尽卺中酒,伴郎伴娘将酒具收至几盘之后,撤走几盘

司仪:合卺礼毕

五:行拜堂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拜堂礼

   伴郎伴娘搬6张椅子至台后左边,备蒲团

司仪:拜天地,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拜尊长,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夫妻对拜,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答谢来宾,拜——兴——

    伴郎伴娘备蒲团

司仪:拜堂礼毕,尊长入席

六:行结发礼

司仪:新郎新娘行结发礼

司仪:伴娘剪新娘头发一缕

司仪:伴郎剪新郎头发一缕

司仪:新郎新娘将头发置于同心锁,

司仪:上锁

司仪:结发礼毕

嘉南传庆安李冬至在14集遇见的。李冬至的母亲何夫人在电视剧中,她是为这个女儿操碎了心,做梦都想帮她找个好人家,在小说中,李冬至在结婚之前,她和姜宪诚心聊过一次:嫂嫂,你放心,不管那左公子是怎样的人我都会好好待他的,我也不会丢李家的脸的!我也是李家的一份子,我也想帮李家的忙啊!

剧情

热爱穿男装的李冬至随董珊瑚来到花楼喝酒,遇上来往于永庆与慕安的商人庆安,两人闹出啼笑皆非的事后,结下友谊。何氏一直苦恼李冬至年纪越发大,出嫁的事却还没个眉目,还喜欢穿男装练武功,便强行让李冬至穿上女装参与社交,结识当地男子。

保宁带着冬至去董家参加董老夫人的寿宴,寿宴上,当地名媛们对李冬至指指点点,嘲笑她像个假小子,嫁不出去,蛮横的庄**甚至还把李冬至推到了湖里,庆安撞见,跳下水救起了冬至,他发现冬至竟然是女孩,她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庆安。小姑子被人欺负了,姜保宁绝不姑息,严厉地斥责了庄**。

《新台》

宣公相信了左公子的话,一心只想得到美人,全然不把世子当回事儿。宣公和左公子泄经过几番密谋,拟定了骗婚的计划。他在淇河上修建新台,布置了许多的殿堂和内室,房屋雕梁画栋,装修极为奢侈。宣公对外谎称是世子结婚,给他修建行宫,满朝官员都没人怀疑。新台快要建成时,宣公派遣右公子职带着伋一起出使宋国,然后让左公子泄到齐国,把姜珏迎娶到新台,自己霸占了她,封为宣姜。

姜氏披着红盖头走出鸾驾,被宫人牵着拜堂,浑然不知道自己嫁的是谁。婚礼结束后送进洞房,珏安静地坐在床上,心头又是欢喜又是害羞,像有小鹿在砰砰直撞,她屏住了呼吸等着为她揭开红盖头的如意郎君。但她看到床上的人时大为震惊,居然是位年迈的老人,头发花白、弓腰驼背,嘴角色咪咪地吊着涎水。宣公见她粉妆玉琢、冰肌荧肤,有如饿虎扑食,把她压在身下强奸了,并且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分白天晚上地蹂躏她。有诗讽刺宣公说:“新台富丽又明亮,河水上涨与岸平。本求温柔美少年,缩脖子虾蟆真恶心。新台高峻又宽敞,河水上涨水盈盈。本求温柔美少年,癞皮疙瘩真烦心。为打鱼儿把网张,偏偏蛤蟆来碰上。本求温柔美少年,遇个丑汉真伤心。”

齐僖公听说卫国国君把媳妇要了,气得勃然大怒,打算兴兵讨伐荒*的卫侯,群臣分析了当时的国际时势,极力劝他不要跟卫国打仗。僖公因为齐国的内忧外患,对宣公的所作所为只得隐忍姑息,默认了女儿成为宣姜的事实。后来僖公在纪国吃了败仗,心生愤恨一病不起,死于当年冬天。公子诸儿继位,称为齐襄公。

上一篇我们刚刚交代完卫宣公的身份:他是卫庄公和戴妫的小儿子,公子晋。原来的太子完即卫桓公的亲兄弟,造反后刚被石碏等大臣合谋杀死的州吁即卫废公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在州吁之乱的时候他逃到了邢国。州吁死后被大臣们找回来做国君,成了卫宣公。

关于卫宣公史书上没有提到他的丰功伟绩,也没有提到他的勤政爱民,甚至也没有提到他的残暴无道。可是,读完他的故事,你还是会深深记牢这个人。

他一生做了三件夺人耳目的“丰功伟绩”:上*庶母、霸占儿媳和谋害亲子。接下来,我们就一件一件讲给大家,把历史上这段家族关系最为混乱的故事慢慢捋清。

先说第一件事,上*庶母。

公元前718年卫宣公继位,这一年他干了三件大事,头两件事情,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自己的庶母夷姜扶为自己的王后,立他和夷姜所生的儿子公子伋(jí)为太子。

夷姜,大家还有印象吧?就是州吁攻打东夷的时候带回来,送给他爹当了礼物那个异国小美女,被卫庄公收入后宫成了宠妾的那位。

不过当时卫庄公已经步入晚年了,被疾病缠身,临幸夷姜之后,也就没有了精力再去管她。而夷姜呢,当时年轻美貌又胆大活泼,就活脱脱的一个异族辣妹,身材好又漂亮,基本上属于那种从老到少,大大小小的男人见了都会动心的美人,但是这个美人是老大的女人,大多数人就得安于礼仪权威和法律,顶多就意*一下了。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有很多人就宁愿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而这个人就是当年的公子,晋,现在的卫宣公。

两人什么时候勾搭上的?这估计就早了。在公子晋的大哥公子完和州吁还正在争夺王位,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他的老父亲为庄公也病入膏肓,每况愈下的时候,整个卫国都乱糟糟的,可是越乱越适合浑水摸鱼适合偷情啊,这就便宜了公子晋和夷姜,趁着大家都没有心思关心他们的时候,俩人就好上了。

夷姜名义上可是卫庄公的老婆,而且也被临幸过,所以他就是公子进正儿八经的庶母。虽然说我们读历史书,都知道王子勾引庶母的龌龊事在后世的宫廷中屡见不鲜,比如隋炀帝勾,唐高宗李治(勾搭庶母武则天)等等,但是在历史上明文记载的,这卫宣公却是头一例。

在周朝的时候,宗族制的森严等级是不可逾越的,这种事情是坚决不可以有的,这是当时人们的道德底线。

然而伟大的卫宣公就突破了这个道德底线,史称“卫宣公烝 (zhēng)于夷姜”,这个“烝 ”什么意思呢?杜预为我们解释说“上*曰烝”,就是*乱的上辈的人。

反正也每人顾得上管,这俩人就不断偷偷私会,竟然还悄悄地生了一个孩子。他们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急”,实际上写作“伋”----偷母生子,这也的确够急的。

你说这孩子生下来,怎么着也得怀胎10月吧,这么长时间就没人发现这事儿,可见当时卫国宫廷是多么混乱。

伋生下来之后放在民间寄养,看来这俩人还是比较慎重的。

接下来卫国还是处在一个漫长的宫廷斗争时期,先是大哥卫桓公顺利继位,这个人比较宽厚,所以公子晋过得还不错。这期间呢,他又不断幽会夷姜,结果俩人又生了一个孩子,取名叫黔牟。

然而好景不长,大哥卫桓公继位14年后被州吁给杀了,公子晋无奈就逃离卫国去了邢国,谁知没想到才一年多就熬出头了。

做了国君就要立夫人太子。按照《东周列国志》的说法,卫宣公是有一个正室夫人邢氏的,而大家也以为邢氏会顺利的成为国君夫人,可谁也没想到,他居然堂而皇之的把那段严重违反周礼的地下情给挑明了。

其实想想这也不难理解,自己做了国君就有了权利了,跟喜欢的人偷情这么多年,又被迫分开一年多,这一得势还不赶紧随心所欲一下啊,所以卫宣公一继位就马上把夷姜扶正了。

这样一看,卫宣公似乎还是个敢作敢当,有情有义的人了,可惜时光不会就此停止。

虽然这件事肯定是卫宣公和夷姜都有错,但在男权社会下,大多数人是不会怪罪男人好色的,出了事情首先关心的就是女人,他们怪女人不贞洁,怪女人太过于*荡。

所以没有丝毫悬念,卫国的老百姓们都认为,在卫宣公当年还是公子的时候,是夷姜勾引了他,于是一首讽刺诗《匏(páo)有苦叶》就作出来了。

这首诗记录在《诗经·邶风》第9篇。全诗4章,共4句。全诗多种艺术手法兼用,既用赋体,也用比兴。兴中有赋.赋中有比。不过这里有两个比较关键的文化背景,需要我们说明一下。

第一个是“匏”,指的是匏瓜,就是我们说的葫芦。在古时候的婚礼上有一个“合卺(jǐn)”的仪式,就是把一个葫芦切成两半,但是葫芦的蒂还连着,新郎新娘就用各用一半葫芦饮酒,表示此后就俩人成了一体。

到了汉代以后,还有了新的名堂,就是新郎新娘晚上入洞房的时候,把这两半葫芦放在床上,一半朝上,一半朝下,这才吉利,寓意也不言自明。后来这个仪式又经过演化,最后就变成了今天的交杯酒。

所以这首诗用葫芦来起兴,表示男女关系的意思就很明显了。

第二个就是“雝(yōng)雝鸣雁”。我们经常看古代小说,或者是古装剧的就会见到男方给女方下聘礼的时候,要送一对大雁,而且最好是活的。

而这个大雁聘礼在春秋的时候啊是绝对不能少的。为什么要送大雁呢?因为大雁是候鸟,南来北往非常守信,所以用大雁做聘礼的意思就是双方都要守信。那时候没有结婚证明什么的,一旦收了聘礼就算事成,就不可以反悔了。后来人们也用具有类似品格的“雉鸡”来代替。

现在我们知道了,匏(páo)和大雁的文化含义,就能理解这首诗的主旨了。

第一段说匏有苦叶,苦就是枯的意思,叶子都枯黄了就代表瓜熟了,意思就是葫芦可以摘了,比喻男女嫁娶的时间到了,然后说你赶紧渡河过来吧。

“渡河”这个词在诗经中也多次出现,在其中一部分诗中也和男女之事有关。说到这想起来潘长江和刘春梅合唱的那首《过河》来,意思差不多。

第二段说一只母雉向雌雉发出求爱的信号,我们都知道牝(pìn)鸡司晨这个成语,“牝”是母的,雉鸣求其牡中这个“牡”就是公的,它们各自比喻夷姜和卫宣公。

接下来诗人就用“雝(yōng)雝鸣雁”来引出婚姻最关键的道德----守信用!“迨(dài)冰未泮(pàn)”,意思就是指大雁守信飞回来的时间。

这两段就是卫国人对夷姜赤裸裸的讽刺,意思是说你嫁给了庄公,就应该坚守妇人之仁,好好侍奉庄公才是,怎能积极主动勾引公子晋呢。

诗的最后一段用一个女子不随便上别人的船来比喻有人还是能够坚守正道的,卫国老百姓天真的发誓说你这么不守妇道,可是天下的女子们还都是好样的。

不管怎么说,这段严重践踏周礼道德的关系因为夷姜被封为正牌的国君夫人而慢慢被承认了,他们早年所生的大儿子公子彶也被立为了太子。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曰:

右公子不是官职,具体是谁历史上也没有留下姓名,后面还会出现左公子。据说公子是不分左右的,而分左右的是夫人,左右公子就是左右夫人所生的孩子。这里的右公子到底是哪一个国君的右夫人所生的就无从得知了,总之我们知道这个右公子在卫国有比较大的影响,是个老牌贵族就好了。

意思就是卫宣公立了夷姜为国君夫人,还让右公子做了他们的儿子太子彶的老师来教导他。

到这里,关于上*庶母的事件就暂告一段落。

总的来说是的 社会上层的达官贵族生活奢靡 *乱无比。

宣姜

  典故:“新台纳媳”

  春秋著名美女,卫宣公夫人,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因嫁给了卫宣公, 被称为宣姜。

  公元前718年,卫国派来了使者,为太子向

宣姜公主求婚。齐僖公立刻就答应了这桩十全十美的婚事。为太子求婚的使臣回到国内就立即向国君卫宣公禀报:公主简直比花儿还诱人,主公啊,这样的绝色美

女,你老人家不如自己摘了吧。老色鬼一听,口水直流,君臣两个一番密商,把骗亲的计划整得妥妥贴贴。期待迎娶心上人的太子被派出使宋国,老头儿赶紧在淇水

河边修了一座行宫,名为“新台”。宣姜糊里糊涂地和老东西行了婚礼。直到进入洞房才发现,当初来相亲的俏郎君变成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

  《诗经 新台》中,将这出**悲剧如实地记载了下来。就这样,十五岁的公主成了意中人的后妈。对于齐僖公来说,当然消息是让他愤怒了一阵子的。不过他毕竟是条政治老狐狸,女儿提前当上了王后,对自己的好处更是大大地,所以他也是笑纳了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女婿。

  老色鬼在自己的后宫里,挑了几个女人,送去

给儿子,将其中的一个指定为太子妃。根据史书上记载,从此以后,姬及经常发呆,木讷无语。宣姜很快就生下了两个儿子:姬寿与姬朔。十五年过去了,宣姜的儿

子都长大了。宣姜的长子姬寿,是一个清秀善良的少年,可是他的弟弟姬朔,却不是一个什么好货色。终于有一天,姬朔向母亲告密,说大哥从来就没有忘记过夺妻

之恨,甚至还发誓在继位之后,要将他母子铲除干净。没有哪个母亲不相信儿子的。宣姜大惊失色,带着姬朔去找老头丈夫,希望能够救得儿子一命。老头根本不觉

得,这件事的祸根在自己身上,他把姬及的生母喊来,痛骂她教子无方。姬及的母亲夷姜,就在这天夜里自缢了。接下来,老色鬼要斩草除根了。宣姜没料到事情会

发展到这一步。她根本不愿意有谁死去,更不愿意死去的是姬及。然而,宣姜的哀求已经起不了作用了,姬朔告的这一状,对老色鬼的影响更大:他已经老了,害怕

自己会死在正值盛年的长子手里。卫宣公派姬及出使齐国,并让太子使用一面特别的旌旗。派杀手在路上准备暗杀。

姜得知了这个消息,连忙让自己的儿子姬寿去给大哥送信。可是姬及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亲爹,能对自己痛下杀手,坚持要出发。姬寿决心为弟弟赎罪,在送行宴

上,他将姬及灌醉,自己代替他出发了。杀手不分青红皂白,将姬寿杀死。姬及醒来,终于明白事实真相,连忙去追赶弟弟。他赶到的时候,姬寿已经倒在血泊里。

姬及痛骂杀手,叹道:“误矣!”醒过神来的杀手一不作二不休,把他也乱刀砍死。宣姜闻听消息,顿时昏死过去。

《诗经 二子乘舟》中,记载着宣姜对姬及和姬寿的思念。死而复苏的宣姜,从此也象当年的姬及一样,面无表情,木讷无语。在整个事件中,唯一的胜利者就是姬朔。

  卫国的贵族们不能接受这个坏蛋当王,发动了政变,姬朔被赶到了姥姥家。由于宣姜对这个儿子的所做所为指责痛恨,临走的时候,他压根就忘了他的母亲。宣姜落在了卫国左公子的手里。她没有勇气自杀,便请求左公子杀了她。但是卫国的贵族们并不想得罪齐国,饶了她。

齐国此时的国君是宣姜的哥哥襄公。齐

襄公想出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好办法:让死去的卫太子姬及的同母弟弟----公子顽,迎娶宣姜,以完哥哥的心愿。安慰亡灵,巩固两国交好。被灌醉的宣姜,被强

行关进了新房。到这个时候,宣姜已经只能算是一具躯壳、一架机器而已。后来她又生了三男二女: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文 姜

春秋著名美女,鲁桓公夫人,齐僖公

的次女,与她的姐姐齐宣姜,同为闻名“国际”的绝色美人。文姜的婚姻一波三折,竟然引出**的秽行,轰动了天下各国,人们一面讽刺她的荡妇*娃行径,一面

又一再歌颂她的绝世艳丽,诗经)上就留下了许多有关文姜的篇章,有毁有誉,足以令人发笑。

春秋时代的初期,齐僖公主政下的齐

国,已经十分强大,他的两个女儿也成为当时各诸侯国自认为罩得住的君侯、世子竞争的对象,纷纷借机前往齐国都城临淄攀扯关系。在众多的追求者中,文姜特别

欣赏郑国世子姬忽,认为他端正勇健,如玉树临风。郎有心,妹有意,齐、郑两国便为儿女缔结了婚姻。

原本是一桩令人艳羡的美事,郑国的世子忽然听到了“齐大非偶”的传言,提出了退婚的要求、婚事不谐,对齐文姜来说不啻是晴天霹雳,退婚被认为是莫大的耻辱,自己的绝色美艳,加上尊贵的身份,如今竟被郑国世子姬忽弃如敝履,心中忿想不平,终于恹恹成病。

窝囊透顶,气恼不已,长久的心情抑郁,逐渐转变成为自怨自艾和顾影自怜,甚至产生了一种歇斯底里的自我摧残心态。这种少女的心理挫折,压抑与转变,只有文姜的异母哥哥姜诸儿体会得最为真切。

姜诸儿与文姜从小就共同游玩,如今虽已长大,但兄妹情深,彼此仍不顾嫌隙地照常往来,文姜在病中时常得到姜诸儿的慰藉;妹妹的婚事触礁,做哥哥的也感同身受,时日一久,两人的兄妹之情,竟然莫名其妙地转变成为儿女私情了。

春秋时代,男女关系本来就十分随便,然而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发生儿女私情,终究为礼法和世情所不容许。姜诸儿与文姜男贪女爱,罔顾人言,不久就传到了他们的父亲耳中,齐僖公大惊失色,然而家丑不可外扬,只好一面痛责儿子,严禁再与文姜接触,一面急急忙忙为文姜择配。

正好邻国鲁桓公新立,一心想要缔婚大国以为奥援,派遣公子翚赴齐说合,齐僖公求之不得,当即欣然允诺。于是选择吉期,齐僖公亲自把文姜送到鲁国成亲。

姜诸儿心中快快不乐,但却不能形诸颜色,本拟自告奋勇地担任送亲赴鲁的任务,以便在路途中再图良会,不料却被父亲一口回绝。就在文姜出嫁的前一夜,姜诸儿狗急跳墙,在竹简上刻了一首情诗辗转递到妹妹手中:

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

姜诸儿的情诗,既赞美文姜美艳如桃花,更感慨其花落鲁地,字里行间,尽是无可奈何的叹息。然而文姜回答的一首情诗,却非常大胆而现实。

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

齐文姜成了鲁桓公的夫人,过了五年,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名姬同,次子名姬季友。鲁桓公对这位背景扎实,又美艳绝伦的妻子十分满意,然而文姜却旧情难忘,花晨月夕,时常不自觉地想起热情如火的哥哥情人。

鲁桓公十四年,齐僖公寿终正寝,姜诸儿当上了国君,即历史上的齐襄公,文姜所生的儿子姬同也已经十三岁了。文姜本拟随同她的国君丈夫一同前往齐都道贺,以便借机重拾旧欢,再续前缘,无奈当时诸侯大国新君初立,小国诸侯前往道贺的很多,深恐有所不便,便没有偕行。

又过了四年,文姜终于怂恿鲁桓公带她一同访齐,鲁桓公无法推托,只好偕同文姜,大张旗鼓地前往齐都临淄访问。齐襄公听说鲁桓公夫妇来访,大喜过望,亲自到边境迎接十八年来未见的妹妹。

此时的文姜,正值三十出头的年纪,圆熟而丰腴,娇艳的面颊,活像是盛开的桃花一举手一投足,婀娜多姿,风韵极为诱人,使得尚是孤家寡人一个的齐襄公心荡神驰,差一点在妹夫鲁桓公面前演出失态与失礼的举动。

齐、鲁两国毗邻,说近不算近,说远也

不算远,虽然贵为国君夫人的文姜行动有所不便,但是十八年未曾归宁省亲,总有些有悖常情而令人难以置信。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先是齐僖公在世之日,生怕一

双轩女寡廉鲜耻,死灰复燃地重述旧情,所以一再拒绝文姜回到齐都临淄。待到齐僖公过世之后,鲁桓公早已风闻文姜与她的哥哥情感非同寻常,因而有意打断文姜

和她哥哥见面的机会,就这样一拖就是十八个年头。

岁月也许能使一切改变,但却使得情

爱更加浓郁。文姜与齐襄公,也就是昔日的姜诸儿相见之后,表面上是兄妹入宫叙旧,实质上则是缠绵了三天三夜。鲁桓公被冷落在宾馆里,孤灯照壁,冷雨敲窗,

难以成眠。等到他再见到文姜时,只见她满面春风,醉眼惺松,不免怒从心头起,居然狠狠地掌掴了他如花似玉的妻子,并口不择言地抖出他们兄妹的奸情,声言即

日返国,绝不再稍作停留。

齐襄公自知理屈,又耽心丑事外扬,在无可奈何之下,便在临淄的风景区牛山设筵,为鲁桓公夫妇饯行。鲁桓公身在齐国,不可使场面弄到无法转圜的地步,于是只好吩咐从人随护夫人先行出城,自己则匆匆赴宴。

齐襄公已心怀杀机,鲁桓公犹懵然无知地借酒浇愁,终至酩酊大醉。齐襄公喊来心腹公子姜彭生暗暗嘱咐,在扶持鲁桓公上车时,悄悄地施一些手脚,这样鲁桓公只来得及闷哼一两声,就在醉迷迷中一命呜呼。

在临淄城外十里长亭处,鲁桓公的车驾赶上了等在这儿的文姜一行车骑,公子姜彭生故作惊惧万状地向文姜报告说:“鲁侯酗酒伤肝,车行颠簸中竟然气绝身亡!”

文姜不知如何是好,也不明事情真相,只好赶快报告齐襄公,并命令暂时停止行程,就地扎营护丧。

齐襄公不久便赶到,假作悲痛模样,命令厚殓妹夫,并以酒后中毒向鲁国报丧。

鲁国姬姓宗室及臣民听到鲁桓公的死讯,自然是愤怒异常,虽然怀疑其中必有阴谋,理应大兴问罪之师,但查无实据,加上鲁弱齐强,倘若冒然出兵,犹如以卵击石。万般无奈,只好先行扶正世子姬同嗣位为鲁庄公,随即派人到齐迎丧,追究事变前后的蛛丝马迹。

事情马上便有了结果,齐襄公丢卒保车,把责任推到姜彭生身上。齐襄公的说辞是:“公子姜彭生护送鲁侯出城,车中护持不当,以致鲁侯丧命。”并命令立即将公子姜彭生处死,以谢鲁人。

公子姜彭生原是奉命行事,如今竟成了罪魁祸首,自然是悔恨交加,于是当着鲁使的面大骂襄公兄妹**,并发誓死后将变成厉鬼,来向齐襄公索命。事情很快就传遍了齐都临淄,更沸沸扬扬地传遍了天下。

鲁桓公的灵枢迎回鲁国安葬以后,文姜却仍然滞留临淄,借以躲过鲁国臣民的难堪场面。然则新寡文姜,自应守丧含悲。了无生趣才是;然而文姜照样的服饰光鲜,巧笑情兮地与齐襄公朝夕共处,且曾同车出游,招摇过市,这一行径被当时的文人记载下,

在诗经•齐风中有一首南山诗:

南山崔嵬,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回归止,曷又怀止,万覆五雨,寇绥双止。

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田庸止,曷又从止。

获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怀之。折薪如之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还有一首载驱诗:

载驱薄薄,蕈弗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四骊济济,垂辔弥弥,鲁道有荡,齐子其弟。文水滔滔,行人俪俪,鲁道有荡,齐子遨游。

正当齐襄公与文姜兄妹两人,如胶似

漆地在临淄之时,鲁庄公已羞愤无地的派遣大臣前来迎母归鲁。在礼法上,齐文姜夫君新丧,儿子嗣位,自应回国照顾一切,但是心中舍不下情人哥哥,又愧对各国

臣民,虽然万分不情愿地登车而去,待至行经禚地,就命令停车不进,坚称:“此地非齐非鲁,正吾居处也。”

既然母亲立意要暂住边境地区,鲁庄公只好派人在禚地建造宫室,具体地点在祝丘。齐襄公听说文姜滞留禚地,也派人在禚地附近的阜建造离宫。两处美仑美奂的宫室遥遥相对,文姜有时住在祝丘,有时越境住进阜,不用说那是因为齐襄公借出猎为名,来与其幽会了。

齐文姜是一个绝色的美人,她的行为摇荡了人心;紊乱了伦常,不只是齐、鲁两国的百姓冷嘲热讽,其他的诸侯国更看不惯这种*乱的行为。诗经中的猗嗟反映了这种情绪:

猗嗟倡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藏兮,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正出兮,展我甥兮。

猗嗟变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

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诗中盛赞文姜的美貌与娇态;也夸饰她的儿子鲁庄公英武雄壮,射艺精湛!

诗经中还有一首敝笱:

敝笱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徒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徒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车子归止,其徒如水。

“敝笱”是破了的鱼网。诗中把文姜比作成鱼,而把鲁庄公比作破网,诗中的“如云”、“如雨”、“如水”,足可概见漏网之鱼文姜,是何等的欢乐了。

毕竟是人言可畏,而且也难杜天下悠

悠之口,三年后,也就是姬同嗣位为鲁庄公的第四年,年届四旬的齐襄公向周庄王的妹妹求婚,其时周室虽已衰微,但仍被天下诸侯尊为天子,缔婚皇家照样是莫大

的荣宠。周庄王嗣位未久,正需要大国支持,于是欣然应允,并指派同宗的(周王室姓姬)鲁庄公就近主婚。鲁庄公在名义上是齐襄公的外甥,实际上犹如“假

子”,齐襄公是鲁庄公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是霸占其母的“吁夫”。如今鲁庄公竟然奉王命替齐襄公主婚,心情之复杂,自然不难想像。

虽然如此,由于王命不可违,鲁庄公

还是按照礼仪代替周王室为齐襄公主持了婚礼。这是齐襄公与鲁庄公的第一次见面,一个是爱屋及乌,并带有浓重的内疚心情,竭尽所能地示好;一个则懔于齐国的

强盛,不得不守着晚辈之礼。这次的难得机会,不料竞使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且曾联合攻伐卫国,得胜之后,齐襄公故示大方地把卫国奉献的金银珠玉,全部赠

给了鲁庄公。这一招非常有效,使得年甫二十岁,正值血气方刚的鲁庄公,对齐襄公的敌意尽消。

甥舅两人并辔行猎,相与饮酒作乐,亲密如同家人;不久齐襄公的新婚夫人生下一女,立刻许配给鲁庄公为妻,顾不得年龄悬殊,按照文姜的说法是:为了亲近母族,等她二十年又有何妨。

齐、鲁两国国君关系的改善,百姓们都传为笑谈,鲁庄公既然默认了母亲与舅舅的特殊关系,当事人自然祛除了一层天大的顾虑,于是双飞双宿,而且还邀游各地,有时到彀城,有时到防城,出双人对伊然夫妇。

就这样齐襄公与文姜又昏天黑地的又过了五年,两人四处漫游,时常经月不返,国政自然是一天不如一天,危机在逐渐加深。大夫鲍叔牙奉公子姜小白出奔莒国,管仲奉公子姜纠出奔鲁国。不久,果然乱起,齐襄公被大夫连称和管至父所杀,立公子姜无智为国君。

据说大夫连称及管至父与齐襄公并没

有什么深仇大恨,起因于两人奉派戍边,两人问戍守期限时,齐襄公正吃西瓜,随口答应以明年瓜熟为期,如今“瓜代”一词即由此而来。第二年瓜熟时期,齐襄公

正与文姜畅游未归,根本忘了戍边将士换防之约。这时齐境紊乱迭起,连称与管至父深恐远在边境,不能掌握局势,为了卫护并争取自身权益,不等命令就撤防返回

都城。

私自撤防,形同儿戏,军国大政,岂可如此肆意为之,倘若齐襄公追究下来,不管是天理国法那一方面,连称和管至父都无法自圆其说。连称与管至父越想越难辞其咎,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趁齐襄公漫游归来身心俱疲之际,一举将其杀死。

据传,那天齐襄公在归程途中,天色已暗,林木萧萧中,忽然瞥见公子姜彭生满身血污前来索命。姜彭生化作一只大猪,立在车前,口作人语,申言齐襄公死期已到。齐襄公疲累不堪,惊赫过度、精神崩溃,当天夜里就死在叛军手下,连起码的防卫,挣扎与反抗都没有。

齐襄公死后,鲍叔牙拥戴的公子姜小白与管仲拥戴的公子姜纠,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最终姜小白获胜,他不念旧恶,任用管仲为相,使齐国的实力大大发展,成了春秋时赫赫威名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政治上的巨变,使齐文姜在禚地自然

呆不下去了,这时她已经是四十开外的人了。回到鲁国以后,齐文姜曾经有好几年一心一意地帮儿子鲁庄公处理国政,由于她心思细密,手腕灵活,不但迅速地大权

在握,在“国际”间更折冲樽俎,处置得宜,使得鲁国威望提高了不少,还在长勺挫败了齐桓公的进攻!

又过了十多年,鲁庄公也已与齐襄公长大成人的女儿结婚了,而齐国的国势雄大,一般人都忙着歌颂齐桓公的英武与霸业,齐襄公与文姜狗皮倒灶的往事,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然而郑国的臣民对于齐文姜的印象却更加鲜明。根据各种史料记载:郑国在春秋时代是*风最炽的地方,他们根本不把文姜的*荡行径,当成是可卑的污点。相反地认为他们的公子姬忽拒绝与齐文姜结婚是莫大的失策。

诗经•郑风里的有女同车一诗,对齐文姜的美貌,描绘得纤毫毕陈,除了把她形容成像木瑾花一样的艳丽而外,还称誉她颇为贤德。诗是这样的:

有女同车,颜如舜花,将翱将翔,佩玉琼踞;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哀姜

  齐襄公之女,庄公之夫人,文姜的外甥女。就是还是婴儿时就被文姜指配为儿子夫人的哀姜。

  哀姜风情万种,非常诱人。早在完婚之前,庄公就曾经到齐国去过好几次看望她,与她有了“试婚”的关系。等到娶回了家,更是宠爱不已。 容易得来的宠爱,就容易被轻视。哀姜对丈夫的百般溺爱感到厌倦,想找刺激,反而与两个小叔子公子庆父、公子牙私通起来。

  后来,鲁庄公去世了,哀姜没有为丈夫生下儿女,另一位妾室孟任为庄公生了一个儿子般,而作为媵妾陪嫁的哀姜妹妹叔姜则生了一个儿子启。 哀姜恋奸情热,一心想要让自己心爱的公子庆父执掌大权,于是同谋杀害了般,立公子启为王,是为闵公。闵公还未成年,对嫡母无能为力。于是庆父与哀姜越发地公然明铺暗盖起来。

不过,怎么说,背后掌控也没有公开称王来得痛快。于是,哀姜再次与庆父同谋,又把庶子启给杀了,准备正式立庆父为鲁王。

鲁国上下,对这位姜太后和王叔庆父的行径感到无比愤怒,想要除掉这对狗男女。得到消息的哀姜和庆父手足无措,连忙分头逃跑。庆父逃往莒地,哀姜则逃往邾,都希望齐国能为自己撑腰。

这时的齐国君是齐桓公,哀姜的叔父。他与哀姜没有什么情谊,更恨她丢了姜家的脸面,不但不帮她的忙,反而从邾地将她要回。知道鲁国人是不好对哀姜下手的,所以齐桓公为之代劳,立马将她杀掉,将尸体送回鲁国。

鲁国得知消息,顿时心雄胆壮,接着就把庆父也给杀掉了。 齐桓公杀了侄女,作主册立了鲁庄公的另一个庶子申为国君,是为鲁僖公。

哀姜虽然作恶多端,毕竟还是强大的齐国姜家女,所以鲁国最后仍然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如果当真在天有灵,不知道文姜目睹这一系列变故,当做何感想?

  

 

夏姬

  春秋著名美女,郑穆公之女。初嫁子蛮。子蛮早死,继为陈国大夫夏御叔之妻,生子徵舒。御叔死,她与陈灵公、大夫孔宁、仪行父私通。徵舒射杀灵公,孔宁等奔楚,请楚师伐陈。她被楚庄王所俘,送给连尹襄老为妻。襄老战死,她从申公巫臣谋,托词归郑,后申公巫臣娶以奔晋。

  夏姬生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狐色狐媚,妖

*成性。少女时即成为兄长与国内权臣染指的对象。传说在她及笄之年,梦见一个伟岸异人,星冠羽服,自称上界天仙,与她交合,教她吸精导气的方法,名为“素

女采战术”,能使女人欲老还少。夏姬从而也得知了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采补之术。

  《列女传》上说夏姬: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夏姬可能并不是郑穆公宠妃所生的女儿,因为美艳不可方物的她长大以后,居然只是被许配给小小陈国的一位大夫御叔为妻而已。 当然其中还有另一种原因:她犯了跟齐文姜一样的毛病,跟自己的亲哥公子蛮勾搭上了——结果公子蛮没两年就死啦。

  独生子长到十来岁的时候,御叔病死了。成为寡妇的夏姬居住在一个叫株林的地方。

  陈灵公刚刚即位,便打起了这位成熟美艳**的主意。还让她的儿子夏徵舒继承了父亲的大夫职位。

  打夏姬主意的男人当然不止陈灵公一人,成为入幕之宾的,也不止他一个。

  与陈灵公一样,被夏姬选中的男人还有两位,都是朝中的贵族大臣,一个叫公孙宁,一个叫仪行父。而且据说陈灵公就是公孙宁推荐给夏姬的,这项举荐的目的就是要分夏姬用在仪行父身上的心思,因此很是令仪行父恼火。

  夏姬倒也一碗水端平,连自己的内衣,都一人送了一件。君臣三人,穿着情妇送的内衣去上朝。但是,他们议的不是政,而是共同的情人夏姬。这三个男人,居然不顾满朝文武的侧目,公开讨论夏姬的风情万种,在床上的声情并茂,4P的无穷乐趣,并兴高采烈地赞不绝口。 大臣泄治是朝中的正人君子,终于听不下去了,当场制止了这番对话,并对陈灵公加以劝谏。 陈灵公对败兴的泄治衔恨在心,暗地里纵容孔宁、仪行父,让他们杀害了泄治。 朝臣噤若寒蝉。

  三个奸夫于是没了忌惮,干脆公开在夏家摆下酒宴,与夏姬饮酒作乐。 三杯下肚,本来就没多少脑子的三个家伙,更是满口胡柴。居然当着夏姬的面,说他是他们共同的儿子,并议论起他的相貌,到底象谁更多一点?

  夏徵舒本来就对母亲的行为隐怒在心,这时又遭如此羞辱,更是怒火中烧。 气头上的人是不会想前顾后的。于是,夏徵舒找来家中的武士射手,埋伏在路边,当三个奸夫找完乐子出门的时候,射手便箭下如雨。

  陈灵公当场毙命,公孙宁和仪行父作为臣子,当然不会与陈灵公走在一起,于是得以脱逃性命。 这时是公元前599年,正是楚庄王想要称霸诸国的时候。 公孙宁与仪行父逃到楚国,向楚庄王控告夏徵舒的“弑乱”行为。 楚庄王闻讯大喜,一喜正好可以攻城掠地、扬名立万,二喜可以一窥夏姬的美色。于是立即以此为借口,出兵讨伐陈国。

  小小的陈国自然不是强大的楚国对手,更何况陈灵公虽然是无耻之徒,总归还是国君。夏徵舒弑君是不争的事实。于是兵败如山倒,夏徵舒被讨逆军手到擒来,当众以车裂酷刑处死。 楚庄王如愿以偿地灭了陈国,临走,还没忘了夏姬,将她带回了楚国。 夏姬的美色,令楚庄王神魂颠倒——

  被夏姬迷住的不止是楚庄王,还有朝中重臣将

军子反。两君臣为了争夺夏姬,争闹不休。楚国有一位大臣,封为申公,名巫臣。这时他出来劝架了,对子反说:“是不祥人也。杀御叔,弑灵公,戮夏南,出孔

仪,丧陈国。天下多美妇人,何必取是?”又对楚庄王曰:“不可。王讨罪也,而纳夏姬,是贪色也。贪色为*,*为大罚。愿王图之。”楚庄和子反于是不得不悻

悻然地打消这个想头。

  但是夏姬毕竟是郑国的公主,总得给她安排个出路。再说,“物无所主,人必争之”,那可是会惹出麻烦来的。 刚好,有个老贵族连尹襄老死了妻子,于是楚庄王将夏姬许配给了他。连尹襄老的飞来艳福还没享到一年,就在公元前五九七年的一场战役中被晋军一箭射中,丧了性命。 连尹襄老出战时,不甘寂寞的夏姬就已经跟后夫成年的儿子黑腰私通上了。现在老儿死了,黑腰就更是跟后妈出双入对,甚至连老父亲的尸体都不去接回。 楚国人对夏姬的名声十分反感,楚庄王虽然十分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在臣子的力劝声中将她送回郑国娘家去。 夏姬回到了自己的国家,大概也过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猜想身为郑国国君的姐姐,又有如此经历的她虽然无法再嫁,但应该还是大有与男人勾搭不清的这个可能的。

  一眨眼,十四年光阴过去了。 夏

姬相对安宁地在郑国呆了十四年之后,一直对她念念不忘的楚国巫臣趁着一次出使的机会绕道郑国,说自己是奉楚王之命,向夏姬求婚,前来迎娶她的。夏姬这时候

都五十出头了,魅力不减当年!郑国君自然连声答应。于是,巫臣终于一偿夙愿,将夏姬拐到了齐国,并很快将家人接了出来,再一起逃到晋国去。

  楚王和子反这时才明白过来,自己上了巫臣的

大当。这小子当年劝架的时候,就没安着好心。欲火烧心的子反,对巫臣的报复是可怖的。他联合子重,将巫臣留在楚国的亲友一律灭族。而曾经与继母颠鸾倒凤的

黑腰,也付出了身首异处的代价,成了刀下之鬼。巫臣的报复则是培植吴王国的作战能力,使之成为楚国的大敌。楚国从此与吴王国有空就打架,没事就放冷弹。

  夏姬周旋在诸多男人中间,而且似乎魅力始终不减。围绕着她,亡国、灭族、身死……一系列的事情周而复始地发生,而男人们始终前赴后继,无怨无悔。美丽的容颜,真有倾城倾国的威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4814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4
下一篇2023-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