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错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嫁错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第1张

嫁错人那真的是一种悲痛欲绝的体验,估计都要怀疑人生的意义了,想要生命再来一次。

真正聪明的女孩,从不着急把自己放入一段感情中,她明白,好的爱情必须是让自己更好,而不是委屈自己成全对方,勉强自己取悦对方。

我有个朋友,最近和她的男朋友吵架分手,分手的理由非常简单。出门赶高铁的路上,男生拎着很重的行李箱,走到一半他说我拎不动了,你帮我拎一下。

女生试拎了一下,发现真的很重,然后就跟男生说,太重了我拎不动,于是男生就生气了,丢下一句:这点小事都不能帮我分担,以后在一起你还能帮我分担什么呢?丢下我的朋友,一走了之。

可笑吗?可笑。你跟我在一起,只是为了日后的生活有人帮你分担吗?假如我的这位朋友真的和这位男生结婚了,我甚至能想到她婚后会过什么样的生活。

就像《告白夫妇》中一样,结婚前,你是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结婚后,你变成无所不能的女超人。

你一个人做饭做家务,接送孩子,照顾老人,不再化妆,不再留意身材,不再讲究着装,而你的老公呢,仿佛活在另一个世界,轻松自由,歌舞升平。

所以,嫁错人,远比不嫁人可怕100倍。

而我的朋友被分手后一蹶不振,本来正在投递简历找新工作,也被搁置下来,天天窝在出租屋里叫外卖,不出门,不收拾,中断了健身锻炼,一个单纯可爱的姑娘,变成了一个自暴自弃的邋遢鬼。

每个姑娘都怕遇到不对的人,《圆桌派》里有一期讨论“如何一眼识别渣男”,李玫瑾老师说:真正爱对方的话,就应该让对方感到舒服,而不是让对方勉强和委屈。

好的爱情并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在平淡的日子里,也能感觉到对方的宠溺。不好的爱情会让你变得自私、易怒、敏感、悲观,就像我这位女性朋友。

而好的爱情会让你觉得每一句情话,每一次牵手都是生活和爱情的仪式感。这大概也是这位台湾妈妈想要告诉女儿的。

谁不喜欢风花雪月的浪漫?但比风花雪月轰轰烈烈更动人的,是细水长流般的宠溺,你欣赏我的生活情趣,我感恩你宽容陪伴。

依恋之后紧跟着发展的就是亲情。慢慢地,他走出了家门,那就是伙伴情了,再发展就是同学情了。同学交往的话,先是同性,再是异性。到什么时候他情感发展完整了呢?当他对陌生人也有一种情感,就是我们讲的博爱。博爱,就是我见到不认识的人,我看他很可怜,我也会去帮助他。这个情感叫社会情感,有它就特别好了。

大家在做父母之前需要想好以下问题:1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在怀孕和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出生后第一年,一定要自己带孩子。12岁前,不让他离开你的身边。2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3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需要父母来做些什么?有条件的一定要阅读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如果你知道哪些东西对孩子是特别重要的,那么补上这一课的话,可能孩子今后的人生就会很顺畅。

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乎父母事业有多成功,父母多有知识,多有钱,只有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时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即12岁之前。

只要心理抚养不到位,那么,电视,网络就会教育他,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再行动已晚。这就是心理发展是有关键期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时代。

因为我是一个学者,我的想法是只要你自己的内心纯净就好。第一,你要相信自己的研究。第二,你觉得你的研究是否有任何私利在里面,如果你没有私利的话,你真的是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在说话,拿别人的误解你不要怕,因为这个社会是多元的。

--------------一不小心又花了差不多五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原本是没计划今天读完的。特别是读第一章的时候,我忍着强烈的不适感,因为李老师说的都是真实的案例,大部分是我们有知道的案件。感觉特别多的负面情绪在影响阅读者。所以也是这本书我推荐的程度较低的一个原因,四星。如果单从内容和文字的角度,是够的上四星半或者五星推荐的。但是到后面,我的情绪又缓和过来了,一个原因是后续的案情刺激虽然也有,但是第一章节给我的冲击已经够了,其次,对于真实的细节的案例,我都选择跳过不读,只读理论性的建议性的,结论性的。李老师的专业水平不用质疑,她的专业著作我也没太大兴趣。但是她的追根溯源,对家庭教育影响人的成长和行为的研究我特别喜欢。国内是比较少有这么专业,权威水平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学术研究作品,而且是非常和实际情况接轨的。所以李老师的家庭教育相关作品我后续也会再找来阅读。最后总结,这本书适合全部家长阅读,也适合大学生,只要不是特别反感和被案例刺激就行,或者学我跳过案例细节。大学生以下的年纪也没时间读这个闲书, 就不建议了!

犯罪心理画像的描述不是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单一描述,而是对心理特征的综合性描述。

犯罪心理画像所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非常像那个不知名的犯罪嫌疑人的人物传记式的描述。

情绪刺激,就怕一来二往地持续发生。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他们不仅仅是为了侦查,我们会发现这些人实际上是人性出了问题,也可以说他们心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了解他们这种心理问题的形成路径,也就是它怎么发生的,然后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帮助其他人不再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

失去了这种因经历而形成观念的机会,从而造成他们一生的心理空缺:缺乏暖意判断的根据,从而形成潜在的心理危机。

他几乎没有留下过多少被疼爱和被细心呵护的心象记忆。

观念的缺失。

伙伴关系好,他就会有一个群体交流的过程。这就是人初期一个社会性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个经历,这个孩子就话少,后面和社会交往就会有困难。

博爱,就是说他能够对陌生人的感受产生共鸣。

真正好的母亲,优秀的母亲,会告诉孩子如何替别人考虑,要善待别人。其实,教会孩子善待他人,这有时是救命的东西。

很多时候,被报复者往往不知道报复的存在。

这种人生活范围比较小,心胸也比较狭窄,一点事都会被放大。

见多识广也会变得心胸宽阔。

没有跟人的那种身体亲密接触。

这种稳定的抚养需要多长时间呢,至少要六年,可延到12年。

现在我呼吁一个问题,就是6岁之前爸爸妈妈不要离开孩子,就六年。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很多人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了。

从小没被善待的人往往不会善待社会。

我们一般认识问题都是从空间开始的,而最优秀的思维是长度,是历史的思维,是时间的思维。

我们要把人的问题,把自己的问题搞明白。

人心理的痛苦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只能认识外界而不能认识自己,能认识自己的人不痛苦。

社会自身有一种循环的东西。什么叫循环呢,大家彼此都很冷漠,都很冷酷无情,那最后你得到的一定是这个。

信念和观念的区别在哪?

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会让人出现不意识就反应的行为。我们有太多的行为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行为的,这就是父母的身教影响。

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者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

我也想告诉那些成天担心,害怕孩子出问题的父母:只要你们夫妇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只要家庭和睦,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遵德重礼,处理问题时有理有节,你们身边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

人的生命和我们所感知到的东西是有限的。

越早年的观念,越会变成我们骨子里的东西。

从观念到信念,最后就是信仰问题。

跟现在比起来,中国古代的生活环境可能都不像现在这么艰难。压力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大。不过那年代的生命安全和物质匮乏肯定是有的。

过去中国是村落式的,叫熟人社会,叫家族社会。

我们真的需要一批人能坐下来潜心研究中国十年,二十年后该怎么样发展。

学生太乖,能提出问题的太少。

我们的高考把穷地方的人全部拿走了,穷地方就没有可以改变的因素了。穷地方最活跃,最优秀的人都走了。每个村子都被掏空了,就剩老幼妇孺。回不去了,乡村在消失,故乡在消失。不光是物质环境被掏空了,心里的东西也被掏空了。

没有考虑到大多数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真的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现实一点,让精英教育只占一小部分。

你梦想中的生活是什么

休闲创造文化,如果没有闲人,是不可能出文化的。

语言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宽恕别人也在宽恕自己,善待自己。

青春期这个阶段更容易出现暴力。

现在连成年人的是非观都是乱的,怎么教育孩子呢?

孩子一定要有朋友。尤其到了中学,如果他孤立一人的话,就很容易被欺负。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功能在淡化,削弱。由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生活都市化,职业社会化的趋势,使得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人格的核心部分——性格,其形成的主要时期就在人出生至青春期之间。

尽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工作场所,但无论我们走出的社会圆圈有多大,家庭永远是这个圆圈的轴心,也是我们的归宿,直到我们成熟,独立,然后组成一个自己要负责任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

每个有幸福童年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和对子女慈爱,是每个儿童幸福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

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

这些非知识性的内容大多涉及行为,而不是言语内容。它们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强迫人学习,复习而接受,只有靠影响,潜移默化来进行。---李玫瑾--家庭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预防犯罪中的作用

我们的三大教育体系——家庭,学校,社会,过去最好的情况是三项指向一致,家里的话和学校,社会的话是同一个方向,现在则是三个方向,所以孩子就很功利地选择什么对他有用。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

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其弱小和被动决定其一切是成人造成的。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重,家长要知道儿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改变孩子的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被人们敬佩和记住的成功者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同情心,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与人合作。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

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大人们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改变孩子的行为先改变大人的行为。--李玫瑾--家庭教育的六个理念。

心理上,精神上的问题可能与社会变化有关。

情绪就是人的需要在满足与否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反应,心理体验和外部表现。情绪问题涉及生理上的问题。

6岁之前的性教育在于灌输给孩子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的观念。告诉他为什么只有爸妈能给他洗澡,这是因为身体不是所有人都能随便看的。身体的敏感部位是不能让别人摸的。如果有人要摸的话,你回来一定要悄悄告诉我。这是我们两个人的秘密,好吗?---李玫瑾

一个人,如果在心理上有力量,那么他就会显得比较文雅。

中年男人的生活阅历足够丰富,他对女性已经非常了解,很容易吸引少女的注意。

人在缺少心理力量的时候,很容易倾向于使用暴力。

找对象一定要慎重,结婚不要太早,更不要过早地生孩子。

良好的家庭,良好的家教。

一个人的人格问题当中,有一部分源于生理,有一部分源于环境,剩下一部分则源于家庭。人格的扭曲很多在于后天,纯生理的问题并不是主要的。

恋爱很容易,但婚姻确实是需要选择的。

我们的很多爱情都是**教的,小说成为我们谈恋爱的一个教材,但它是不用负责任的,代价是你自己去体会的。

传统的东西在人类社会能够延续这么多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18岁以下就犯罪的人,基本上家里都有问题。我认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质量和家庭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婚姻要认真对待,因为它涉及整个民族的质量。

意识这种东西,更多的是心象。心象即人通过外部感知觉获取的事物刺激形象在内心呈现的一种心理图像或心理景象。

想象解决的是现实问题,而幻想解决的是心理陶醉与心理满足的问题。

导读:为何李玫瑾说,父母三岁前对娃有恩,才能立威?两个经典例子说明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我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 育儿 资讯,如果对我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我每条都会认真看的。那么本期的内容是:为何李玫瑾说,父母三岁前对娃有恩,才能立威?两个经典例子说明!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

关于李美金教授的 育儿 演讲,很多父母一定已经看过并受益匪浅。她敏锐的观点总是揭示出无数家庭的痛苦。同时,与一些出色的 育儿 讲道相比,她还可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李美金老师能够真诚,扎根,为无数父母提供帮助。

在李梅金老师的 育儿 概念中,总是反复提及一件事,即“依恋”,这是人类最早的心理现象。李梅金教授建议,父母在孩子出生的头三年里应该对他好。三岁之前的成长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许多基础。只有对孩子友好的父母才能在未来的教育中与孩子站在一起,让他听父母的话。

什么是孩子的“福利”?

所谓对孩子仁慈实际上是在帮助他,抚养他并陪伴他。在人类生命的早期,他非常无助。他没有牙齿,无法咀嚼任何食物,无法移动,只能被动地躺在那里,即使转过头也很有限。他在吃饭,喝水和睡觉,无论如何。你需要依靠别人。这时,如果出现这样的人,让他吃东西,换尿布,并在他困了时安慰他入睡,这对他来说很友善,而且这个角色通常是一位母亲。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会记住母亲的气味,声音和外表。他对母亲有很深的依恋。如果看不到,他会哭。如果他转为看护人,他会感到不舒服。当有抵触感时,孩子的所有幸福都与母亲息息相关。这是最早的附件。我们还可以看到孩子会听谁最靠近他的声音。他和他的照顾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默契理解,父母对孩子具有绝对的心理管理资本,为后续的“立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两个经典示例说明了“ you're grace”和“ liwei”之间的关系

第一个例子是Pu仪,作为最后一个皇帝,Pu仪的生活起伏沉浮。早期,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也非常霸气和调皮。他曾经取笑别人,尤其是他周围的太监。普,是老太监之一,冬天倒入冷水,Pu仪大笑,但没人敢说服他。

如果孩子不听话,他会去找老师。一开始,人们也去了Pu仪的老师。他们希望老师来照顾它,但是漫长的谈话对他没有用。后来人们发现了法,只要一个人挺身而出。大多数Pu仪会听说话,并且会停一会儿,这个人就是Pu仪的护士。

这个护士实际上是文盲,但是她在Pu仪心中的位置却有所不同,因为because仪是他小时候陪伴他最多的人,而Pu仪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总是喜欢听护士的建议。

第二个例子是罪犯。在李美金老师的讲话中,有一个罪犯连续杀死了15人。当时,警察正准备逮捕他,但他们担心他身上有武器,于是他们派了几个人到他家,假装因为其他原因了解情况。已经注意到他打开抽屉拿走武器,但是他实际上打算抵抗。

但此刻,他的母亲从隔壁房间进来,问警察该怎么办。他母亲的声音使他放弃了抵抗,并跟随了警察。当警察控制他时,他首先说,换句话说,您应该真的感谢我的母亲,他说他的母亲自小就抚养了他,他不想在母亲面前杀人。他不希望自己的母亲受到刺激,以为自己抚养了一个坏儿子。

这样的恶魔是自私的,冷漠的,不流血的。由于盗窃和其他原因,他讨厌 社会 并报仇 社会 。但是,在他的心中,他仍然保留着一个温暖和友善的小角落,这只适合他的母亲。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儿童的早期养育非常重要。李美金教授不止一次地向母亲们提到,如果有能力,就必须亲自抚养孩子。在一对一的 育儿 中,孩子将形成在早期依恋关系中,孩子将信任并依靠周围的环境,还将形成对母亲的崇拜和爱意,尤其是认可母亲的教teaching。

分享一个小故事:

小梅和丈夫结婚三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但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她无法成为全职母亲,因此她将孩子送给了婆婆抚养。三年后,孩子应该去幼儿园。小梅和她的丈夫也改善了自己的职业,所以他们接了儿子。

但是小梅发现了一件事。只要他的儿子犯了一个错误,当他的母亲谈到他时,他就特别抗拒。他要么沉默要么大声哭泣。此后他根本不会更正。有一次,奶奶来拜访他,他惹了麻烦。他要求母亲付钱给她奶奶,然后掏出母亲的钱包。她受到母亲的谴责。儿子当时哭了。他握着奶奶的手说:“我们回家吧,不要呆在这里。”

小梅觉得自己的婆婆在催促孩子,否则,孩子为什么根本不亲她呢?但实际上,婆婆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说过妈妈的病。孩子之所以“不遵守纪律”,是因为在生命的前三年,奶奶是最常出现的人。母亲不在了,孩子与祖母形成了依恋关系。所以,我最听祖母的话,如果母亲不对他“善待”,我怎么能站起来?

对于孩子来说,爱的养育和缺乏爱的养育完全是两种生活。爱他不是要让他吃饭和穿保暖衣服,否则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幼儿园老师换了尿布就不说了就换了孩子的尿布,即使换了之后,母亲也换了尿布,会和他沟通你撒尿吗?妈妈来看看。哦,我排尿那么多,根本没有气味,也没有热量,来吧,妈妈会用干净的妈妈代替你,然后穿上香水。,过一会儿就可以了。

有交流和互动。这是爱的滋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说话,观察面部表情并学习一系列技能。妈妈是他最关心的人。他怎么能这么重要?人们难过吗?只要母亲不喜欢,他就不会做。如果他犯了一个错误,他可以听母亲说的话,并牢记在心。这在他的一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些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头痛,觉得孩子天生顽皮。但是,父母也许应该对此进行反思。您是否真的用爱抚养了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但最后要告诉孩子您是我出生的,必须听我的话。这样的孩子只是临时投降。长大后,他会变得更叛逆,更有可能拒绝纪律,成为一个不惧怕天空和地球的角色。

知道李玫瑾教授,也是因为药家鑫,因为当年药家鑫的一句“担心农村人难缠”激起了围观者的愤怒,加之药家鑫的残暴行为,让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李玫瑾教授在坐客央视时,对药家鑫的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她结合药家鑫经常弹钢琴的习惯,提出了“激情杀人”的说法,最终刺痛了大家的神经,让她一度饱受质疑,受到严重的抨击。

看到这个提法,当时我也感觉很诧异,药家鑫的行为怎么能和弹钢琴混为一谈呢?但是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冷静思考,李玫瑾教授讲的不无道理,她用了专业的犯罪心理学进行了冷静的分析,而没有感情用事。后来,我又看了她对马加爵犯罪心理的分析,更加确定她对犯罪心理学,尤其是未成人心理的研究的专注和深入。

我看了很多李玫瑾关于教育的讲课,她从婴儿到幼儿、再到青少年,每一个阶段都分析的细致入微,而且都能切中要害,她在婴儿的教育阶段始终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孩子必须要自己带,而且我记得她现在好像一直在建议,让生完孩子的母亲享受六年的带薪假。

对于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建议家长们好好听一听看一看,尤其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我感觉还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她能够从根源上找出教育孩子的误区和解决的办法,她可能不会让孩子成才,但可以保证孩子的心理 健康 成长。

李玫瑾教授是搞心理学的,但更重要的是她是搞犯罪心理学的。她的经验之谈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她对罪犯的观察。她的意见建议也是告诉大家如何从原生家庭着手,不让孩子长歪到不可收拾。这的确是一个片面的角度,但却很有效很直接。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父母,真正懂孩子早期教育的很少。李玫瑾教授的很多建议的确能给为人父母的不少帮助。比如如何培养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如何不宠溺孩子,如何给孩子她最需要的爱等等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和方法。

看到有些人批评她的心理学理论过时,应用错误。这也正常。她那个年龄段的人当初学心理学的时候不就是弗洛伊德理论正盛行的时代么。再说哪一个理论不是在被不断完善中的?你怎么就知道你现在学的东西再过二三十年不是过时的东西呢?与其太细究那些学术的东西,不如像李玫瑾教授一样,把高深的理论化成浅显易懂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小提示,给更多家庭带去好处。她讲座里犯的某些错误,你就用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指出,提出你对同样事情的不同处理建议。这才是真正的观点碰撞,对观众听众都大有益处。一味的批评,甚至漫骂,除了说明你很嫉妒,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今日说法说过一个16岁少女杀害自己母亲的案例,当时请的就是李玫瑾教授,记得她当时说她认为造成这个家庭的悲剧的起因是父亲对女儿缺乏交流与沟通,什么事都是自己做主,不经过女儿的同意就强行替她做选择。

说实话,我真觉得此时的李玫瑾教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她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很让人省心的那种,所以体会不到自己若是摊上这么一个混账孩子自己是什么感觉,难道她自己对自己的孩子平时交流沟通就很多吗?

药事件,李不是因为激情杀人而被网民们骂。激情杀人,大家是能理解的。而是因为她他对于为什么连续杀8刀的一个解释,弹钢琴的动作,成为一种习惯动作,于是在捅人的时候捅了8刀。

这种理论,源自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术语叫做行为迁移理论。但是行为迁移不可能发生在从钢琴到杀人这件事情上。行为迁移和认知迁移是有非常严格的条件的。说明她没有掌握这种迁移的条件。

对于迁移发生的条件,有两种要素要求综合考虑,第1个就是,训练任务与迁移任务要具有相同的要素才可能发生。

第2个就是。迁移并不会发生在任务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是否获得对训练任务的概括化理解。

对于认知迁移和行为迁移,在学习,教育和宇航员训练,军事训练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所以必须要准确掌握发生的条件才有可能应用于实践。

不管如何,对于弹钢琴的熟练化动作,都不可能迁移成杀人的习惯性动作。

另外从她的各种视频和言论中可以看出,她受到的理论背景影响,主要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比如说他认为小孩五六岁,没有学会规则以后就永远不可能培养出规则感了。这就是典型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原生家庭决定论。而事实上,心理学术界早已经抛弃这种原生家庭决定论了。人的人格是终身成长的,这是目前心理科学学术界的共识。

小明讲的心理学,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播正确的科普心理学知识给大众。

~~小明讲心理训练

最近看了很多李教授的视频,讲的案例都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让我们可以更多的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成长。

李教授也讲到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其实也告诉我们,如果你错过了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又错过了孩子12岁之前的教育,那么18岁之前的教育就真的不能再错过了。

讲到心理学,我既认同弗洛伊德的童年经历对人的决定性影响,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

对还没定性的青少年来说,对自我多数情况下没有清醒认识,一边想摆脱家庭的影响一边又会用家庭对待他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世界,造成迷茫和困惑,做出很多极端的事。其实还是童年的经历在决定着现在的行为。

为什么我也认同阿德勒的发展心理学呢?现在有一大批心理有点毛病的人,跌跌撞撞的走过了最难的青少年时期,摸爬滚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能正视问题,且知道怎样克服问题,这样一群人是走出来的人。也有很多人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依然在遭受童年经历的侵害。

人格是可以发展的,前提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

一句话评价就是,一个经常跨过界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人士。

我有一个做警察的朋友,在多民族混居且民风彪悍的地方做警察,却支持证据先行和沉默权,非常值得佩服的一个人。

为什么提这个人,因为药八刀事件后,他认为不应该因为激情杀人这四个字去质疑李玫瑾。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至少从专业上来讲,她那套在警察实务中是有可操作性的。

但是,药八刀并不是激情杀人,在药家鑫案审理的时候,药说得很清楚,他杀人,是因为那是农村人,他怕被讹。这意味着他是经过思考然后去执行的,不是俩人吵架,抄起一板砖砸人头上。

李玫瑾在要素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做了一个被媒体不断放大的判断,这就是她争议的最初,也是她跨界的表现之一。

理论上,要素不齐,专业人士根本不应该发表判断。但考虑到媒体干预的因素,如果只出现一次,那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杀母案发生的时候,她仍然不管不顾地把责任全面推向家庭。

根据报道,凶手遇到三个问题1半岁成为留守儿童27岁发生车祸3和母亲共同居住。

其中除了中间一条,有一定发生概率,其余两条,在中国的普遍性有多大,看看春运火车票多难买,就知道了,如果留守儿童=杀人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差不多都有了杀人的能力,中国居然十几亿人,是不是很奇怪?

而中间那一条,7岁发生车祸,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指出车祸造成什么生理性问题(比如,如果前额叶受损,会使部分行为不受自己控制)。如果由此产生创伤后的心理问题,显然也不是靠爹妈的爱能够解决的。

后来在锵锵三人行上,对药案,还有马加爵案,她发表了一套她的价值观,一个是爱可以战胜一切,一个是性冲动的男孩子容易犯暴力错误。

爱与美这事和我的价值观不符,我是金牌女王那套逻辑,和你一样惨甚至比你更惨的人,没有去犯罪,你去犯罪,只能说你有问题。

第二个观点嘛!我是认可的,扩展说一下,李玫瑾还原马加爵案,认为,马加爵在假期看黄片,召妓,被室友知道,打牌的时候,被室友提出来,羞愤杀人。

马加爵案年头比较长,所以,这个是可能发生的。降低性的耻度,使性压抑不至于到犯罪边缘,这点我是认同的。

这里要说的是,在那期节目中,她承认她对高学历的青少年有偏爱。

她目前从事的第二个事业,是 育儿 专家事业。这个就属于明显跨界了。

心理学作为一个科系,下属多种专业,儿童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完全是两个门类。当然,是有互通的,这令得她的 育儿 观点很容易显得似是而非。

从大面上来讲,我并不认同她有资格去大谈 育儿 。原因很简单,样本不够,量不够,质也不够,并且偏向性明显。

李玫瑾有一个女儿,据她说很优秀,但一般来讲,在亲妈眼里,自己的孩子都很优秀。不信你去问冰箱男的妈,她儿子优秀不优秀?

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李玫瑾的女儿属于中等偏上,可能可以再靠上一点。这个偏上还包括很多先天和环境的因素,有一个做教授的妈,不管是基因还是生活环境都要优于其他孩子。在父母同等学历,同样的城市,甚至同样的小初高中的情况下,有多少比她女儿优秀的?有多少不如她女儿的?

这只是一个样本,而且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样本。如果以此来论断李玫瑾的 育儿 经是成功的。那么,那些在棍棒底下成长的,有一样学历,差不多人生的人,但父母的学历更低,成长环境更易恶劣的人,难道能证明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正确性吗?

哦,提一句,以中国那代人的 育儿 经验来讲,后者的样本量大概更足够一些。

这道理就和郑渊洁把他的孩子培育成才或者不成才,都不足以证明中国教育好与不好。

她的另一个样本来源可能来自于犯罪者和案件幸存者,比如她常拿来说的,善良可以救命。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说一个绑匪绑架了很多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对凶犯做了个善意的举动,救了这一屋子的孩子(还是救了他自己,忘了,有兴趣可以查一下,大致情形就是这样)。

这仍然是孤证不立,同样的,我们可能可以找出更多的案例来说明善良可以要命。这只能说,在这个案件里,这孩子的一句话对凶犯有良性的触动,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更多时候是没有触动。

而犯罪者角度上,她把她的爱是一切理论用得非常得泛滥,嗯,就是滥。好像只要孩子在爱里成长就不会犯罪一样,别逗了,给你一个天生反 社会 人格,你爱他,他接收得到吗?这不是再基础不过的犯罪心理学的问题吗?

这套理论最大的恶,就是犯罪者皆可同情,如今只要有男的杀人了个认识的女的,甚至杀了人全家,就拿感情纠纷说事,就是这个理论过度推广的恶果。

对犯罪者成长环境和心理生成的归因,只适用于预防犯罪,不适用于犯罪以后的开脱。这一点,至少在国内是非常混乱的。作为中国犯罪心理学的重要人物,李玫瑾在这一后果上有没有一点责任?

而基于爱是一切的理论,她又提出了三年产育假的逻辑,理由是,要在孩子三岁以前给到足够的爱。

她提了一个反向的方式,说有些人在三岁以前玩命打孩子,因为孩子在此之前没有记忆,要打服了,以后有记忆了好带,还不记仇。

我不知道这个反向方式是从哪来的,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换句讲,人家就是照着成年人类产生保护欲的方向长的,说惹毛了,再可爱也不管用了(或者可爱度不够)开揍那是有的。有目的,且目的不是杀人(比如杀女婴),而是教育,这也太违背人性了吧!

她基于这个不太合情理的 育儿 方式提出反驳,指出孩子在三岁以前虽然没有显性记忆,但是会有潜意识,所以要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爱。

其实人家反向也是表示孩子会有潜意识,能打服呗!

还是那句话,人类幼崽出于生存需要,是最可爱的阶段,所以天然感受到的爱就不会少,再多不是溺爱啊?

接着,她又提出,不能给孩子一直换照料的人,因为这样孩子会混乱。所以要一个人来带,建议给母亲三年产育假。

人类不是群居动物吗?认识更多的同类,并且产生联系,本来就是人类生存的必须好吗?既然三岁以前的潜意识这么重要,为什么不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形成人类本来就应该和很多人类共同生活的思维模式?

这个逻辑是不是有点乱?

卡伦·霍尼和多萝西·迪纳斯坦告诉我们,男性对女性的恐惧, 特别是他们在婴儿期对母性的主体力量的恐惧 ,都 历史 性地具体化为对于女性的诋毁——《阁楼上的疯女人》

卡伦霍尼是19-20世纪的心理学家,死于上世纪50年代,也就是说,在李玫瑾开始从事心理学专业之前,关于婴儿时期母亲对于婴儿的影响已经有了论著。如果她试图转业到儿童心理学方向,从专业角度往 育儿 专家发展,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在这些已有论据中,寻找可以反驳的理论,而不是拿着自己普普通通的心理鸡汤往死了灌。

退休老太太有发挥余热的心,我们能理解,但目前看来,李玫瑾的余热显然有点毒。

李教授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看过她对教育的一些分析,我特别认同,尤其是李教授不会把孩子的所有过错归结到孩子身上,而是归结到教育,孩子结交坏孩子是本身的不安全感?比如她认为一个人脾气大那么她的童年一定是有缺失的,有些人并不是有意脾气大,而是控制不住自己!

很多视频中子女不孝被骂,近期播出的电视剧《都挺好》引发共鸣、十几岁的孩子杀人,难道是孩子的错?很多人建议将14岁不服刑事责任这个年龄降低,有什么意义?你把一个14岁孩子判30年能干嘛?父母干嘛去了,没教好才应该进监狱不是吗?所以很多父母都是放养,出了事一点也不自责!

还有就是对于小孩子如何教育,李教授的很多话也能让很多人醒悟,各个年龄段应该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打骂吼!总之,多看看这些视频有好处,也不说过分夸谁,捡有用的听!

谈谈我的看法,三点。

作为一个罪案剧的爱好者,对犯罪心理学和犯罪心理侧写比较着迷,李玫瑾老师除了是国内犯罪心理侧写领域的数一数二的专家,还有一个专业领域,就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和预防。

她经手的真实案件何其多,绝不是什么样本不足,相反,是接触了足够多的某些类型的犯罪人和犯罪行为,在研究其与幼年家庭教育的相关性时形成的自己独到的理解。

所以说实话,李老师的观点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怎么培养出好孩子,而是怎么才能不整出熊孩子,这么看来,应该都是实实在在得来的血的教训,起码值得家长一听,给自己提个醒。

李老师赞成一个比较重要的基础观点: 就是在孩子年幼时,6、7岁至多青春期之前,是形成影响一生的重要观念的时期,这个观念会指引在人遇事之时,一瞬间的下意识反应,很多时候决定人一生的就是这一瞬间。

比如,药家鑫案件,按照李老师的分析药家鑫在幼年时期,家里过度强调学琴的重要性,在练琴这件事情上极为严苛,一旦练琴时犯了错打骂特别要命,导致药家鑫在犯了错这件事情上内心感受极度恐惧,没有形成犯了错不可怕,可以改正和弥补的朴素观念。

所以到后来开车撞到人,他在一瞬间的念头不是补救,而是杀人掩盖错误,这也是李老师为什么说药家鑫是激情杀人的考量。

再比如,马加爵的案子,其实是因为灭口,因为马加爵出身贫困家庭,他印象最深的观念就是家人常说的人穷志不穷,穷人也有气节,所以当自己招妓的事情被室友发现,并在牌桌上被人拿来威胁时,为了保全所谓气节面子才走了错路。

但是以上所说绝不是为了犯罪人推脱,恰恰相反,我们要归因,要吸取教训,起码我觉得药家鑫和马加爵案里,包括前段时间热议的高中生不堪妈妈唠叨,开车门跳江的惨剧,就是因为幼年家庭教育中欠缺了生命教育。

“人命大于天”——不管是别人的命还是自己的命,都是最宝贵的。

恰恰这个最最应该植入内心的朴素观点被忽视了。

在幼年时,该有的观念没有植入孩子内心,而不该有的错误念头却根深蒂固。 这就是很多犯罪人童年生活的养育失误带来的严重后果。

所以我们由此可以理解李老师很多的其他观点:

比如三年产假的提议,其实是提倡幼儿时期亲子陪伴,隔代教养很容易出现的就是:重物质轻精神,缺乏人生观的指导教育。

比如幼年教育要奖惩有度,惩罚的作用在于将正确观念深深烙进孩子的心里,一生受益等等。

李老师是犯罪心理学家,不是 育儿 专家,她的观点有她专业背景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应该是深入全面长期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特点,尽可能多的学习尝试不同的理论和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么?

那些叉着腰评判别人的,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要么你没孩子,要么就是干啥都爱找标准答案。

可教育孩子这件事 是一门广深的学问,绝不是依靠哪一派理论或者哪一种观点就可以轻松搞定的,更何况它是绵延一辈子的人生课程, 哪会有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呢?

居然有人说原生家庭对人影响的定论被否定了!一个职场心理专家真的就去研究职场吧!先不说这个定论是近几年才被放大来说的,就说原生家庭影响的问题。

我们大部分人,原生家庭会陪伴我们人生的前20年甚至更多。父母如果在前五六岁没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只能说明父母就是如此,他们改不了,那么日积月累除去前56年,剩下的十几年又会如何,难道不是影响?

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大吗?如果不大为什么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在南方那边会那么严重?那边生男生女的固有思想是一代传一代的,他们的父母鄙弃女儿,她们大多数也会认为女孩就是不如男孩。这难道不是家庭影响?如果说这个问题太大,那换个。

家庭暴力婚姻不幸,没有人在20多岁未婚时会想过以后会过得不幸福。也许你的父母幸福美满,但如果你的婚姻不幸带给孩子的伤害又是多少?现在有多少人是因为父母吵架暴力离婚,而导致不愿结婚的?

原生家庭对子女的伤害不可估计。你乱丢垃圾,孩子也会。你骂人说脏话,孩子也会。你认为小错误不算错误,熊孩子就是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无所谓。

所以,家长要做好人,孩子才好做人。

专业的犯罪心理学知识我不知道,对那个领域也不了解。

知道李玫瑾教授是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个李玫瑾教授分析马加爵事件的视频。

在这个视频中李玫瑾教授对待马加爵的父母的态度和评价让我对李玫瑾教授印象很深刻。她说马加爵的父母很淳朴很善良。马加爵的父母在知道自己的儿子犯了这么不可饶恕的罪时,马加爵的父母让自己的儿子回来认罪。同时,马加爵的父母带着他们全家在每个受害人家人长跪不起,乞求原谅。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人犯罪,有时他的家庭也会承受莫大的压力。很多犯罪人家人是很善良的,犯罪人可以不顾自己,但是的行为不但对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庭带来了伤害,也对他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伤害。

后来看了几个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案件,药家鑫案件,白银案件,章莹颖案件。其实,我个人还是很认同李玫瑾教授分析的思路。如果大家有谁不认同李玫瑾教授的观点,其实可以当做一个故事听,或者是当做多一个看待这件事的一个角度。

让我深深的喜欢上李玫瑾教授的一点就是她所做的公益。

她说过一个犯罪分子,很年幼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跟着年迈的奶奶,稍微长大一点就出去流浪,没有谋生的能力只能靠偷维持生存,然后被抓起来了,接触的也是一些不务正业的犯罪分子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放出来依然没有很好的谋生能力,常常还是会犯罪。这样恶性循环,最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像这样的人在年幼的时候我们 社会 要给予一定的关怀。

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小孩,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的工作事业很重要,挣钱很重要,但是小孩的成长更加重要。

李玫瑾教授的一些视频推荐大家看看,值得一追。

孩子早恋怎么办?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给出这些建议,都是高招!

前两天看到一位家长的提问:孩子早恋,家长多次劝阻也没有用,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

在这之前,我们来看看早恋的定义:

早恋,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同性或异性感兴趣、暗恋。

早恋这个词,在绝大部分家长口中,是带有否定的感情色彩,认为孩子出现早恋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早恋就会影响到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因此,早恋一直是家长非常重视的问题,更有些家长把早恋当洪水猛兽,当成“病毒”来防御,但最后却经常出现家长、孩子两败俱伤的场面。

那么,当我们家长发现孩子早恋了,应该怎么办呢?

俗话说:万事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我们要解决孩子早恋这件事,就要先去了解孩子早恋的原因:孩子为什么早恋?

1、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关系、家庭氛围是造成孩子早恋的原因之一。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曾提到:家中性别缺失,比如家里没有父亲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容易早恋;家里男孩没有母亲的也容易早恋;或者是虽然有父亲或母亲,但他们经常不在家的,孩子也容易早恋。

孩子是非常需要被爱的,当他不能在家庭中获得这些心理 情感 上的需求,他就会从其他途径来获得,因此容易出现早恋的现象。

2、 社会 环境的影响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网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小说、影视剧等,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孩子也能轻易接触到那些低俗的东西,因此导致孩子早恋;

再一个就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孩子的朋友、班上的同学早恋了,也容易引起孩子模仿的愿望。

3、孩子的心理反应

这其实也跟 社会 大环境有关,生活水平好,孩子营养充足,身体发育快,性成熟意识提前,这个时候,孩子容易冲动,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发现孩子早恋,家长应该聪明点,要明白你现在越阻止,越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与其堵,不如疏,孩子早恋,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跟孩子僵持,而是可以采用迂回的方法。

李玫瑾教授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就孩子早恋这件事,她给家长们提供了几个不错的办法:

1、给孩子写信

不少家长会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控制不好脾气,本意是想跟孩子好好说话,但时常会跟孩子发火,导致沟通中出现不愉快的事。

担心这方面的家长,可以采取最传统的方式:给孩子写一封情意绵绵的信,用文字去跟孩子交流沟通。书信中,可以跟孩子这样说:

首先,祝贺孩子长大了,懂得爱别人了,也很高兴,孩子有人爱了!

第二个,告诉孩子,一个人的生活中,要经历多个阶段,你现在虽然快乐幸福,但其中也充满危险,然后告诉孩子危险有哪些。

第三则是跟孩子谈一谈恋爱这件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恋爱,恋爱跟结婚是什么关系,什么又叫真正的爱,如何去看一个人爱不爱你。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妨开明一点,也不用避讳,告诉孩子恋爱是可以的,但不能没有底线,不能把自己交给别人。

2、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这也是李玫瑾教授提到的一个观点。

我们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总觉得是孩子叛逆不听话,其实这跟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

大部分家长从心底就不相信孩子,本来孩子跟同学之间就是良好的友谊关系,同学、朋友之间送个生日礼物之类的很正常,但有些家长往往把事情看得很严重,就是觉得孩子早恋了,因此,这也让孩子反感,导致孩子做一些过激的行为。

家长不如对孩子多一份信任,相信孩子说的话。

而如果孩子早恋,李玫瑾教授也给了如下建议:家长在给孩子信任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要把握分寸,比如告诉男孩,如果你要爱一个孩子,你要先想想,你能不能对她负责?你之后会不会变?

李玫瑾教授的这些建议,真的非常实用,在发现孩子早恋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否定阻止孩子,而是好好跟孩子沟通,给孩子好的建议,帮孩子梳理恋爱关系,教孩子了解爱、理解爱、怎么爱?

这些办法也更能让孩子接受,家长们可以试一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5695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6
下一篇2023-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