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五十三岁,儿子已经结婚生子,我们不住在一起。我觉得不住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何况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房贷、车贷已经给年轻人的压力够大。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我们的完全不一样。包括饮食习惯。
我爱吃包子、水饺之类的面食。炖个排骨就觉得是改善生活。对儿子他们爱吃的酸辣粉,披萨之类嗤之以鼻,觉得都是垃圾食品。
同样,儿子媳妇对我辛苦炸的藕盒、炸肉,也觉得是油炸食品,不健康。
我每天六点半准时起床,周末也不例外。儿子他们周末都是不吃早饭的,非要睡到自然醒才行。
这些都不能定义谁对谁错。因为只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可若住在一起,天长日久的,肯定会产生矛盾。
但只要不住在一起,矛盾就能很好的避免。
所以,我的建议是,只要老人生活能自理,就不要和孩子们住在一起。
能帮孩子照顾孙辈最好。不能照顾也不要紧,把自己照顾好,不让孩子们担心,不给他们添麻烦,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也算好的。
即便有一天,我不能自理了,我也希望儿子能给我雇个保姆,而不要去他们家,打扰到他们的正常生活。他们能常回家看看就好。可能是现在的婆媳关系间多有摩擦,或者说,刚结婚的女孩子不知道该怎么与婆婆相处,所以,大多都是不希望住在一起。
距离产生美,这是没错的。
即便关系融洽,也还是希望能过二人世界,或者一家三口简单的小日子。
何况,这是减少婆媳摩擦和矛盾的最好办法。
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回了我们县城,小县城的房价相比较而言,不像大城市那样“高不可攀”。我记得给他买婚房时的房价是6000多,即便这样的价格,也是我的姊妹们帮忙给凑的首付。我家就是县城普通不过的工薪家庭。
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要和儿子住在一起。
我和儿子家离的不算远,骑电车也就十分钟。
我丈夫去世后我一度处于崩溃状态,那时,媳妇已经怀孕五个多月。儿子、媳妇为了照顾我,就搬回我家里住。直到孙子出生。
孙子出生后,我就去了儿子家。因为雇了月嫂,我家卧室不够住。
我上面写到的饮食习惯不同,就是那时候发现的。在这之前,媳妇从没对我做的饭菜表示过不满。也由此可见媳妇的素养是很好的。
孙子十个月时,我搬回了自己家,媳妇早上上班把孩子给我送过来,或者我骑电车去他们家接孩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婆媳分开住,尤其是有了孩子后。
有些父母是农村的,没条件买两套房的,看孙子时就只能住在一起。有些人大学毕业去了大城市发展,最终在大城市娶妻生子。鉴于大城市高昂的房价,许多父母给儿子交首付都是债台高筑,看孙子也只能与儿子他们挤在一起。当然,有钱人家例外,就不用喷我了。
住在一起自然就会有摩擦。再亲密的关系也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何况是刚加入家庭的新成员。
想来没有人是一结婚就想和婆婆作对的。谁不想和和睦睦的过日子呢?
现在的婆媳矛盾,很多就像我前面说的,是因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对生活中的一些处理方法有分歧,大多数的是鸡毛蒜皮的琐碎事。
当然,也有一些属于原则性问题,比如像各种调解类节目上的,父母逼着女儿给儿子买房;再比如把房产都给小儿子,却逼着大儿子养老之类。
我看到的凡是上这类节目的,大多数(不是绝对喔)都是老人的问题,真正因为不养老而被调解的,也几乎没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也由此可见,现在绝大多数的年轻女孩子素质都是好的。我想这与她们受到的高等教育也是有关的。
在我的同学、朋友圈里,我这个年龄做婆婆算是年轻的。而且我自认还算是开明,有什么事都会和儿子、媳妇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很多事情也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做。
但有些婆婆,尤其是比我岁数大的多的,脑子里还是原先的一些老看法,处理问题也是按几十年前的方式。婆媳矛盾自然就会加剧。
也并不是说她们做的就不对,只是与年轻人的想法相去甚远。
不用婆婆看孩子,就意味着要辞职做全职妈妈,而面对房贷车贷,以及孩子的奶粉、尿不湿……真不是说辞职就敢辞职的事。
没办法,只能用婆婆。(当然,如果娘家妈给看,会好许多。最起码矛盾会少)
其实,不管婆婆还是娘家妈,说实话,人家都是不愿意待在你家的。你想啊,把老头子一个人撇在家里,心里不牵挂?
要是你们小两口再不时拌拌嘴,老人气不气?你们小两口吵架没有隔夜仇,当妈的在隔壁一宿没睡。找谁说理?
知道你们上一天班,恨不得到家就躺着一动不动,或者在单位受了气,憋了一肚子火,恨不得找个人好好发泄发泄。这时候,也许老公一句话就能吵起来。但被波及的池鱼是很无辜的。
我说这些,不是替婆婆说话,只是想告诉你们,婆婆做错事的时候,也请你们多担待。
毕竟,大多数都是无心的,就如你们有时候拉着脸,也并不是给长辈甩脸子。
既然住在一起是没办法的事,那就好好相处。
记得儿子媳妇结婚前,我曾对媳妇说过:你们结婚后,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一个锅里吃饭,难免会有勺子碰锅沿的时候,尤其是我这样爱说话的,常言道,言多必失,要是我有说的不对的,你就直接告诉我,千万别憋在心里。但有一点,我希望咱娘俩,不管谁对谁错,说过就算,不许记仇。不然,要是和我怄气,你也高兴不起来。人生该多没意思。何况我们还会有好几十年的相处时间,希望未来的日子,我们都能开开心心,欢欢喜喜。
好的,以下是婚后和父母住一起可能的7个详细好处:
1 照顾年迈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或日常生活照顾需要。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可以更方便地照顾父母,并且你和你的伴侣也能够互相协助和支持。
2 学习家庭价值观: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传统。这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份和文化背景,还可以为你提供有益的生活经验和指导。
3 节省开支:与父母住在一起可以共同分担房租、水电费等家庭开支,这对于年轻夫妇来说非常有帮助。此外,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可以通过与你的父母分享购物成本和食品开支来节省更多的钱。
4 分担家务:居住在同一屋檐下,你和你的伴侣可以共同分担家务。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个人负担,还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让你们两个人都更轻松愉快地生活。
5 增强亲子关系:住在同一屋檐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你的父母建立亲密的关系,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这有助于建立更高效、更开放的沟通方式,从而促进更紧密、更温暖的家庭联系。
6 交流经验:和父母住在一起可以共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在困难时相互支持。这不仅可以加强你的个人能力和知识储备,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生活问题。
7 更多社交机会:和父母一起生活可以扩大你的社交圈,让你更容易结交新朋友。此外,你的父母也可能会邀请他们的朋友到你家里来,使你有机会认识更多的人。
法律主观:
结婚后父母给的房子是否为共有财产需视情况而定。如果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与一方的,也就是登记的是双方名字的,那么该房子是共有财产。如果父母给的房子只登记自己的子女名字,那么该房子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你接受和伴侣的父母住在一起吗 灿烂的前行
和伴侣父母同住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大家争论不休的,像节目嘉宾@李璐尔SmallLee 和@钱健夫Jeff 在大一就见过家长了,
钱健夫也说以他现有的经验他可以接受这个事情。其实和伴侣的父母住在一起也并非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不好。
作为有着和另一半的父母相处经验的@郑恺 就觉得,也要考虑到另一半和老人的生活需求,大多时候长辈都是过来帮忙的,
老人们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来帮助我们,是要有感恩之心的。
你们有过和伴侣的父母住在一起的经验吗,有没有什么给大家的建议呢?
我不接受,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接受,谁也不想五口人挤在蜗居,东西没地放,运动没空间,双方没隐私,孩子没床睡,恨不得晚高峰的地铁,都比家里还宽敞。可相当一部分人,却没有办法,经济不允许,房价也不允许。

最好的是,和父母同在一个小区,方便相互照顾,孩子有人能带,没事互相蹭饭,能在身边尽孝。可现实是天各一方,哪怕是同在一座城市,互相看望一次,从时间或里程上,就像是郊游一样。
可那又怎么办,指着年轻人买房改变生活,恐怕一时难以实现。即使梭哈六个钱包,也未必就能上车,况且还要生活,还要面对失业的风险。真不是一句努力,一句奋斗就能解决的。
不是没办法,而是看决心。当初的公房就挺好,再到现在的共有房,这都是解决民生的方法,但问题是质量要过关,位置要合理,价格要适中,配套要跟上。
节目中当大家讨论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真的有又被老李和前夫哥狠狠磕到!钱健夫说虽然后来又谈了几次恋爱,但是唯一一次见家长就是和前女友的那一次,那一次的经历让自己感觉非常的幸福,他觉得自己不是在被一个人爱着!
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或者爱情,住到一个屋檐下真的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了,如果感情没到,真的不建议如此,否则后患无穷。
大部分老人一辈子就这种生活方式,小50年了,并不会为了小辈改变什么。比如就是早晨5点起床,6点开始打扫房间,叮里咣啷就是会很影响年轻人休息呀!包括消费理念(逛街吃饭,日常采购等)、作息时间等,不同就是很难受。你做什么,都要受长辈指指点点,而且还是伴侣的长辈,就会很难受。
日常沟通有隔阂有障碍,你不经意的玩笑,长辈就会往心里去,觉得是在暗示内涵自己等,导致平时说话也有所顾忌,在自己家里住着还不如在外面痛快的时候,家就变味儿了,不是避风港,而是起风港,你说难受不难受?
长辈在家里收拾房间,买菜做饭是很辛苦,但是如果年轻人可以请钟点工,叫外卖那老人做的这些只能是“自我感动”。
很多父母,其实很想跟自己的孩子住在一起,但是总得有个由头儿:帮忙带娃,打扫卫生。 其实呢,本质是离不开孩子。导致家里的气氛很尴尬,很紧张。

育儿理念不更新,老一代人的思维,晚辈说两句就是:“我自己都能带大你老公/老婆,我还带不了孙子孙女?”导致育儿冲突,日常生活中也是彼此看不惯,不满,婆媳矛盾尤为突出,这种生活在一起的意义就没有了。
不过,也有一部分长辈跟尊重晚辈,明白自己不是这个小家的主人,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不打扰,真的是来分担晚辈的压力,来帮忙的,这种就让人很舒服。彼此不打扰,不评价,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尊重和理解是人际交往的真谛,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真正能做到的很少。
经常有人私信我说,和婆婆相处不好应该怎么办,我后来就在课程里说:
婆婆和媳妇是很不适合长期居住在一起的。婆媳关系是一种表演性质的关系,演一时容易,谁能演的了一辈子呢。 分开住,可以让很多矛盾不再发生。
有人就说了,能搬出去住谁不愿意啊,但是有客观困难啊。没钱买房啊,爹妈不同意啊,没人做饭啊等等。我这么跟你说吧,所有无法独立搬出去住的小家庭,都是因为女性一方意志不够坚定,执行力不够强。 你可能不服气啊,说这难道不应该是男人该做的事情吗?错了,因为男人从骨子里就没想着要搬出去住。
所以,当一个女人坚定的话会做什么? 没钱买房,但可以租房啊。租金贵,就拼命多赚一份租金出来,或者少买点衣服化妆品。没人做饭,就自己做,没人做家务,就自己辛苦的干。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不过是需要你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担而已。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可以不付出代价,却获得好处的,至少在婆媳这件事情上不可能。
绝对不行 连自己爸妈都不行
本来婚姻就应该是两个人组建小家庭
而不是一个人融入另外一个家庭
要孝顺老人可以在同一个小区或者隔壁小区住 但是24小时生活在一起真的不行
结婚前问我这个问题我肯定是拒绝的。但最近我就住在我婆婆家,
maybe要住到7月了…我和我婆婆三观一致的程度,可以说比我和我老公更高而且平时很开明不干涉我们,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还得看具体的人,
才能判断; #谈恋爱多久见家长合适# 其实不用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每个人和家长的关系都不一样,见家长的意义也各不相同。有时见一下就只是见一下,父母像朋友一样;有时甚至是一种妈宝的表现。
这边不建议大家在恋爱中找统一的标准答案哦
男剪和女剪的择偶策略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结婚后跟父母住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住得比较近,什么都有个照应,而且也能够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坏处就是两代人之间的矛盾会因为住得太近而爆发,毕竟娶妻或者嫁给丈夫,对方与自己父母的习惯终究是不一样的。在现代人的婚姻生活中,父母的照料必然是不可躲开的一个环节,究竟是要与父母住在一起还是给点生活费让父母自由发挥,这也就成了我们许多人选择的难题。然而更多人则是有在结婚后跟父母住在一起的经历,这种经历未必就是好的,毕竟跟父母住得太近冲突就多了,两代人习惯的不同注定会产生更大的矛盾,而且自己真的也长大了也应该放飞自我,而不是畏手畏脚。
最大的利好:住得近好照料很多人在婚后选择跟父母住在一起,这并不是说自己没钱租房子,而是跟父母住在一起住得近好照看老人。自己在一天天长大,老人在一天天老去,他们的时间也许真的不多,陪伴父母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们许多人选择婚后与父母住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原因;再加上父母老了以后毛病也多了,如果住得近,父母有什么毛病自己都好带父母去看,如果隔得比较远,那么父母出什么事情自己都未必知道
最大的弊端:住得近矛盾多然而住得近矛盾必然是很多的,不管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自己结婚的对象由于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这也就注定了住得进的父母和女婿以及儿媳之间肯定存在着很大的矛盾。由于存在着代沟以及各种差异,最后这种矛盾就会因为住得太近而激化家庭,关系也会因此而遭受到破坏,这是结婚后跟父母住在一起最大的弊端。
我认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一定不要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条件暂不允许,暂时住下,但要尽快去想办法分开住。住的地方即使很近,在隔壁做邻居都可以,但不能同在一个屋檐下。
在封建社会,一大家人,甚至一个家族,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情况很常见。他们三代四代人挤在一起,吃一口锅,过同一种生活,好像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这个时代,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每一个代人,都在过每一代人的生活,大家互不干涉。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其实是时代精神使然。
在中国古代,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族长是这个家族的主管者,一般由最有出息或最年长的父辈担任。在这个家族中,吃喝拉撒住用行,都是家族长说了算。在影视剧中,常把这样的人称为“老爷!”,或者像红楼梦中的贾母被称为“老祖宗”,像清朝的慈禧太后被称为“老佛爷”。
在这样的一种封闭环境下,外来的媳妇,必然只能和父辈甚至兄辈住在一起。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封闭环境,主要是由于古代的家族式的财产制度和社会分工决定的。
但是,到了现代。这个封闭的环境已经打破,家族式的院子,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彼此孤立的单元房。一方面,现代社会已经不像以往那样以家族为基本单元,而是以家庭甚至个体为基本单元。另一方面,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已经成为文明的大趋势,子女到了可以独立的年龄,就不再需要依附于父母。他们能自己养活自己,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从大的视角来看,如果子女结婚后,还跟父母挤在一起,是违背时代精神的。
另外,如果挤在一起,父母的价值观和子媳的价值观,无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在生活方式上,也有着巨大差异。
这里的差异,有两个方面:一是父母一代和子媳一代价值观、生活观的差异;二是原家庭与外来媳妇价值观、生活观的差异。
首先,作为儿子来说,到了可以独立生活的年龄,是要离开家庭去独立生活的。每一个走向成熟的人,都需要完成心理上的弑母和弑父。弑母、弑父,不是说真的要杀死他们,而是要从心理上脱离对他们的依赖关系,完成精神上的反叛。如果儿子一直不脱离其家庭,那么他也脱离不了父母对他的控制。这样,儿子是一直被父母压制的,他也难以幸福。
其次,作为外来的媳妇。当进入一个全新的家庭的时候,一定会重新界定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价值观、生活观。一种价值观、生活观与另一种价值观、生活观的融入,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两个人相爱时,这种价值观和生活观的融合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直到女子真正嫁入一个家庭,各方面的冲突与不适才开始表现出来。总的来说,有的价值观和生活观是可以融入的,但有的,却不能。部分原生家庭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会一直保持。丈夫可以包容和适应她,但公公和婆婆却不会去适应她。那怎么办?在中国“孝”道德的压制下,她很难反抗。她只能学会去隐忍和顺从。可是,谁又能忍受一辈子呢?如此,中国的婆媳关系,尤其紧张。
但是,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每一代人过每一代人的生活,大家互不干涉、互不影响,问题就变得简单得多了。
比如:父母和子媳分开住。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空间。你在你的空间里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我在我的空间里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在偶尔交汇的空间里,我们的情感得到了有效连接。这才是父母与子媳的正确相处之道。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说,结婚后不跟和父母住在一起,是现代人的一种理性选择。对任何一方,都大有裨益。
曾经是父母羽翼下的雏鸟,如今却要单飞,父母当然舍不得就此放手。结婚后和父母同住,自然是可以省去很多家务的烦恼,也符合中国人几代同堂的热闹,更是合了父母有子女养老相伴的心愿。
可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温馨,不忍看到父母寂寞的背影,也不愿意二人世界中平添几许不和谐的声音,结婚后你会不会和父母同住呢?
出镜人物
林林 (男) 31岁 工程师
——同小区不同房子,若即若离的距离最美好
我是去年结婚的,婚房就买在我父母住的那个小区里,每天我和老婆下班就先去父母家吃饭,然后再回自己家。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挺好的,两代人有着各自小家庭的空间,但又离得很近,生活上可以相互照顾。当然现在还是他们照顾我们多些,因为我老婆也是独生女儿,不会做饭烧菜,所以现在这样的状况让我们过得很轻松,和结婚前一样过着饭来张口的日子。父母都退休在家,白天我们上班的时候他们就经常过来帮我们打扫卫生。
原来结婚前我也想过关于人家说的什么婆媳关系的问题,因为我老婆在娘家也是个娇姑娘,脾气大得很,不过现在这样若即若离的,大家都还相处得不错,我跟她的感情也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磨灭。
出镜人物
AMY (女) 30岁 私营老板
——将心比心对婆婆,相处久了也和谐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大学谈了四年恋爱,毕业我们就结婚了。我们结婚就和他父母住在一起,我这个人大大咧咧,婆婆却是个很细致耐心的人,我的宝宝从一出生就由她帮着带,孩子交给她我很放心。我觉得她真的把我当做自己的女儿,我每天回来晚,她总是端出热菜热饭热汤,还时不时给我熬银耳汤、乌鸡汤。有时候我也和二老说我公司里的事情,他们都很认真地听,而且还给我出主意。我的几个女朋友在一起说起自家的婆婆,几个人都抱怨和婆婆住会很不舒服,我倒真的没这种感觉。
我想有的事情,你真把它想成个事情,它还就真成了个事,过日子还是糊涂点,更何况公婆都是你的亲人呢。
出镜人物
张安 (男) 27岁 大学教师
——“上门女婿”的思绪
我家在外地,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我念完研究生留校教书也没什么积蓄。我的爱人在她家里是最受宠的小女儿,她家的房子也很大,所以结婚后我就成了上门女婿。
说实在刚住进她家的时候,我真的不太习惯,可能还是老思想作怪,觉得上门女婿比较窝囊,更何况是“上门”到这样的家庭。我丈人、丈母娘都是老干部,我爱人上面还有两个哥哥,都是事业有成的,结婚后也都住在家里,所以我们可以算是个大家庭了。
听我爱人说,她两个哥哥每个月都交生活费给家里,但是她父母觉得我们都刚工作不久,经济也不宽裕,所以不要我们交钱。我爱人觉得无所谓,但我坚持要交。她家里的人对我也很客气,每天大家一起吃饭也都是说说笑笑的,家务活都由保姆做,生活确实挺安逸。但我心里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一定要买自己的房子,给我爱人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
出镜人物
姚姚 (女) 26岁 销售经理
——坚决不能跟婆家住
我还没结婚呢,不过我和我男朋友老早就约法三章了,结婚后绝不和公婆住在一起。倒不是他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是二人世界简单、浪漫,如果和老人住在一起肯定不会自由。我现在经常和朋友吃饭、泡吧、K歌的,自己父母反正也习惯了,也不说什么,要是换了公婆那脸色肯定不好看。
我已经打算结婚后把房子装修成地中海风格,要是跟老人同住,估计他们肯定接受不了,而且,我准备35岁再要孩子的,要是住在一起,估计耳朵是要被磨出老茧来的。
关键是以我和男朋友的经济实力,还是能买一套自己的小窝的,无需靠着父母。我是个很直接和自我的人,为了避免婆媳矛盾,还是距离产生美感比较好。
不过,老公也和我约法三章了,就是每个月要去双方父母家至少各吃一顿饭,我想这也是应该的。
出镜人物
小于 (女) 30岁 文员
——在婆家,我始终是外人
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现在房价又高,没办法。生完孩子后,我只能回婆家住,由婆婆和我一起带小宝。虽然婆婆一直帮着带小孩,可难免会为带小宝的问题闹些不愉快。
在婆婆家,我不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心所欲,叫婆婆做个什么事情,都要加个“请”字或是“麻烦帮我一下”,在婆婆家吃的、包括小宝穿的衣服都要由婆婆安排。
我和老公的房间都由婆婆收拾,基本除了我的拎包婆婆不会乱翻之外,其他任何房间的任何衣柜、抽屉,婆婆都会很自然地去打开,去收拾,我一点隐私都没有。没办法,因为这个家是她的,她确实有这个权利。
每天不喜欢吃的东西,我也不能说不,还要装得满脸感激的样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能表露出来,脸色一不好,老公就说我脾气不好不知道体贴婆婆。
在婆婆家,我始终是个外人,老公无法理解我的感受,他觉得有人帮我带小孩,有吃有住是我的福气。有时,真想带着小宝走,我自己完全可以养小宝。可是想到马上又要上班,没人带小宝不行,只能忍。
真是压抑死我了。
影视链接:金太郎与米小米的烦恼
住公公家的烦恼
出镜人:米小米 期刊记者
公公卖掉老家的房子在北京买了套房子,大家住一起,开始相处和谐,渐渐地问题出现了。
镜头一:偷水风波
米小米睡眠质量不好,夜里有一点动静就睡不安。偏巧公公一向是个省吃俭用的人,为了节省一点水费,喜欢在夜里入睡前把全家的水龙头都拧开一点来,然后用一个大桶来一滴滴的“接水”。这样,一早醒来,桶里全部接满,水表还一点不转,等于白用水不给钱。
米小米被夜里接水的滴滴答答声吵得不厌其烦,终于某一天忍不住半夜起来把所有水龙头都关掉,并在第二天跟公公争执起来——
“爸,我晚上本来就失眠,您接水的滴滴答答声吵得我根本睡不着!而且您知道吗,你这种行为属于‘偷水’,说出去都挺丢人的!”
“你说我这是什么行为?偷?我偷什么了我偷?!有什么丢人的?!”
镜头二:口味问题
公公特别喜欢做蔬菜,米小米却喜欢吃肉,提了几次想吃荤的,但公公的餐桌上依旧是全素大餐。
某一次,面对食不下咽的小米,公公指着一盘番茄鸡蛋说:“来,吃点鸡蛋,荤的,你不是想吃荤的吗?快多吃点!”
于是公公和儿媳关系渐渐开始出现芥蒂。
镜头三:人口问题
公公的旧识得了肺癌来北京看病,公公热情地要求他住在家里。但面对日夜咳嗽恨不得吐血的这位客人,小米充满了不安和不耐烦,她明确地给公公指出可以安排酒店让客人住,因为家里不方便,可公公置若罔闻。
后来,这一波刚平息,又一波来袭。小姑子突然造访公公家,并提出要住下来,公公立刻答应,并开始在并不宽裕的家里腾地方给小姑子住。由于住宿条件问题,小米再次跟公公和小姑子发生激烈冲突,最后却导致小米意外流产,两家关系陡然陷入僵局。
住岳母家的烦恼
出镜人:金亮 妇产科医生
由于小米意外流产事件,岳母大人二话不说把小米接回了自己家,并上门大闹一场,信誓旦旦的发誓:只要她还在,小米就永远不会再进公公家大门一步!
为了不跟小米分开,金亮只能选择跟随小米一起搬出来住进岳母家。但是这一举动,又引起了自己父亲的强烈不满。
父亲认为,养儿防老,儿子必须是跟自己住一起的,所以他用了各种方法,包括威胁利诱甚至苦肉计都用上,以此来逼迫金亮搬回自己家。
为此,金亮伤透了脑筋,天天夹在岳母大人跟父亲大人中间,受尽了夹板气,但为了小米还是不得不继续住在岳母家。
直到某一天,父亲突然决定,搬去米小米的娘家,大家一起住!于是,他开始给金亮施压,要求他跟岳母谈好这件事。
新一轮的住宿问题又席卷而来,两个老人在同住期间你坑我我害你,矛盾重重,又彼此坚决不对自己的孩子放手。
两个年轻人成了中间的战利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