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曾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号——知青,因此相约在金训华烈士的墓前。
提起金训华,现在的年轻人一定会感到陌生。然而,40岁左右的人,特别是对于1700万亲身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说,金训华的名字记忆犹新。我国发行的唯一一张知识青年形象的纪念邮票,画面就是金训华在洪水中搏击的场面。据说,这张邮票目前已价值不菲。
也许因为当年我曾与金训华在一个黑河地区下乡插队的缘故,所以他一直镌刻在我记忆中。如同那块神奇的黑土地难以抹去。我几次重返黑土地,又几次与逊克擦肩而过,几乎成了生命中的一种遗憾。今年8月抗洪结束,我忍不住从哈尔滨直奔逊克县,我决意要去祭扫这位当年的英雄金训华,同时,我要去采访一位至今守望着金训华墓地的上海知青——陈健。通过黑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郁德宝的联系,我与陈健虽然素不相识,却仍相约在逊克的金训华烈士的墓前,历史与现实也将在此交汇叠现。我曾经采访过无数的同龄人,但我更关注的却是那些至今留在外地的上海知青,陈健便是其中一个。一个当年的战友,近30年如一日,矢志不渝地守望这片黑土地,默默无语地成为远近众知的金训华的守墓人,这岂能一个情字所能涵盖,时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岁之际,我从心底里敬佩这种远在异乡的平凡人。
我乘坐的丰田越野车在黑土地上奔驰,向南依小兴安岭,北临黑龙江的逊克县城进发。到了县城,金训华的墓地很好找,就在城南不远处的烈士陵园里。陵园很大很深,足有10个篮球场这样大,园里青松苍翠一片寂静。正午的阳光下,唯有一个身穿森警制服的中年人弯着腰,正在静静的陵园里为金训华的墓地清扫着岁月和风雨堆积的尘埃。不用介绍,他肯定就是金训华的守墓人——陈健。与陵园内其他墓地相比,金训华的墓显得特别新,特别干净,墓前不仅有敬献的花圈,还有不少馒头和鲜果以及一瓶原封未动的北大荒白酒。
我怀着深深的敬意朝长眠在此的金训华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彼此不用介绍,两个男人的手紧紧相握在一起,相握在墓前久久不愿松开……互相一声“你好!”眼眶分明有些潮润。往事如烟,全部展现眼前,面对陈健这位守望的勇者,我惭愧,因为,我毕竟成了历史的“逃兵”。我黯然泪下,我把带去的一瓶北大荒白酒,洒在了寂静的墓前,以寄托那绵绵的哀思。 陈健告诉我,面前的金训华墓地是1995年8月15日县里出资8千元,从双河迁来部分金训华的遗骨新建的。历史似乎已把昨天的一切遗忘,可当年的知青却没有忘却,这几年不知何故,结伴而来祭扫金训华的老知青每年不下近百人,因为金训华的旧墓地在双河离县城约有200多里的山路,人们去双河祭扫交通多有不便,县里和金训华的父母商量决定,才将部分遗骨迁入县烈士陵园。
呈现在县烈士陵园金训华墓前的那些花圈、馒头、新果和白酒,正是不久前,8月15日这天孙健特地从近百里的山里赶来专程敬献给金训华的。此刻,陈健与我相逢于烈士墓前,他也是闻讯后连夜赶了100多里山路而至。面对上海当年的知青战友,他有些激动,以致泪水禁不住要涌出眼眶。
留下守墓,只因内心永生愧疚于另一条生命。
陈健不善言语,但守墓认真。快30年了,他无论刮风下雪,年复一年他每年要去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他工作在小兴安岭深处,离当年的双河大队少说也有二百多里地,可是每逢过年过节,在双河的金训华墓前,总能看到他守望的身影。有一年除夕夜,小兴安岭下起了齐膝深的大雪,公路的交通也中断了,可他拿了几个馒头和一瓶白酒,在山里走了整整一天,直到暮色降临他才赶到墓地,在金训华的墓前他几乎成了一个雪人,除夕的鞭炮声在村里响起,他已累得抬不起双脚,他是跪在地上为金训华敬洒的白酒。墓色中,当年的生产队长姜延滨闻讯赶到墓地,他激动地扶起了陈健,风雨之中,这位东北汉子也被这种真情打动折服。除夕夜,陈健也病倒了,病倒在姜队长的炕头上。
有这样一位重情重义的战友,金训华会感到孤独吗!近30年了,每年的清明前夕,陈健总不会忘记掏钱买来涂料把整个墓碑和墓基去刷新一遍。难怪,走进烈士陵园,金训华的墓地要比其它墓地明亮和干净的多,几乎无法找到风雨侵袭的痕迹。
陈健是上海图门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5月25日他中学还未毕业。提前一年就离开上海与金训华和金训华妹妹金士英等38人一起到黑龙江逊克县双河大队插队落户。他与金训华住同一宿舍,睡同一张炕,那时的金训华性格较内向,不过挺愿帮人做事干活。刚下乡时,陈健被安排在知青食堂做饭,食堂挑水这活最累人。金训华无论从大田回来,还是从县里开会回来,顾不上休息就直奔食堂帮陈健挑水直至缸满,因此,陈健从下乡的这天起就非常感激金训华。
“你因此原因就一直坚守在这里”面对陈健我忍不住这样问道。“难道,你真的不想回上海吗”
“不,我不是不想回上海,我也不是没有返城的机会,我留下来,实在是因为内心永远愧疚于另一条生命——金训华。”不善言语和陈健在我的追问下,终于吐露出积压在他心底近30年的那件当代青年不知道的往事——
1969年8月15日,恰好是从上海到黑龙江的77天。这天山洪直泻,江河横溢。下午4时,金训华和战友们已连续修坝3天,金训华那几天正感冒腹泻。生产队长老姜忽然跑来对民兵连长老贾说:“堆在河沿上的150根电柱被水泡上了,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任务交给我们吧!”金训华二话未说带上我和另一位知青立即赶到河边。此时电柱已被冲进河里,他一边脱衣服一边喊:“陈健,快跟我下去捞!”陈健随着他也跳入洪水中,刹那间,我们都被洪水卷入漩涡,。小船来营救我们了,就在小船靠近我们时,又一个大浪扑来,我只觉得背后金训华猛推了我一把,我终于得救了,可金训华却被卷进入漩涡没影了。18天后,放牛娃才在百公里外发现他的遗体。忆起往事,陈健声音哽咽。陈健说:“当时要是救了金训华,我就死了,而金训华推了我一把,我活了,他却牺牲了,这种生命之感没有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我活了下来,可我内心的确一直愧疚于另一条生命的,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因此发誓要永 远留在这里陪伴金训华。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既使明天也不会后悔,我不管别人去怎样评论我,我只觉得一个人应该重情重义。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据陈健回忆,金训华的事迹在全国传播开后,立刻把上山下乡运动推向了一个高潮,在1970年至1975年间,北京、上海、四川、河南的知青纷纷要求到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插队落户,当时逊克县仅上海的知青就达5400多人。
这些年来的知青都陆续返城了。1985年他回了趟上海,年迈的父亲为他留了房间。希望他把户口迁回上海,当时他已离婚,已可以按政策返城的,可他断然又放弃了。临别时,他父亲望着陈健直摇头:“你一直守着金训华值不值”陈健回道:“我觉得值。”说完转身返回了逊克县,义无返顾。
1995年8月15日,这是金训华烈士牺牲的周年纪念日。县委、县政府举行金训华烈士迁墓仪式。金训华父母和妹妹金士英以及当年与金训华共同生活过的20多名上海知青代表专程从上海赶来参加。陈健早早赶去双河,他与金士英一起亲手为烈士拣遗骨。墓穴很小,容不几个人,陈健便独自双腿跪在棺材里,把金训华的遗骨一根一根拣出来,当他用手拣起第一根遗骨时,不知不觉已泪流满面……
这天的迁墓仪式庄严而隆重,不少当年的经历者都流下了热泪,为金训华,也为陈健这种如痴的真情。
迁墓完毕,重逢的知青们又要握手别离,陈健没有去车站送行,因为他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要知道,他毕竟也是上海知青呀!说到这,百感交集的陈健终于控制不住自己怆然泪下……
金训华在这里有我陪着,请大家尽管放心
离开墓地,我们来到了陈健安在县城的家。小屋不大,里外两间,收拾得非常干净,摆饰中能看出上海人的味道。1985年陈健又结婚了,这天他爱人小晁也正好在家。陈健告诉我,妻子今年已下岗了,家里主要靠他了。前些年他在县林业单位当职工,效益也不好。去年,他找到县长县委书记,要求找一个有退休有劳保的单位,打算在此过一辈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训华的守墓人。县领导也被他这种真情所感动,1997年9月把他调到远离县城的小兴安岭木材检查站,当上了一名森警 ,路远离家远,一星期甚至半月回家一次,但他很满足,如愿以偿了。他从70年12月抽调进城工作,虽已换过几个单位,唯有这一次安排才使他真正感到满足,也坚定横下心守墓一辈子。
在陈健家里,他翻出许多当年有关金训华报道的报纸,报纸年久已发黄,但陈健仍以这些像历史珍宝一样珍藏着,当他翻阅这些历史资料,双手分明在微微颤抖,很显然触景生情,面对旧报纸,他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青春,一张张老照片,也仿佛把我带入历史的昨天。
他问我,有没有见过金训华的父母和妹妹金士英,回上海无论如何要代问一声好,我告诉他,5月份的时候,曾在上海石油大厦的北大荒不了情酒店见过面。金士英依旧是十分爽朗的性格,谈起逊克一往情深,谈起哥哥禁不住热泪盈眶。回城这些年了,有时梦里还常常见到他。回城后,她在凤凰自行车集团当退管会干部,平平淡淡地工作,也平平淡淡地生活。
“这些年,她也回到逊克双河大队好几趟,说来一趟就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你告诉她,金训华在这里有我陪着,请她和大家尽管放心。”分手时陈健握着我的手紧紧不放,最后对我这么说。
我的心头一热,情不自禁地和他拥抱在一起,我被他这种朴实的真情所震憾,所泪涌,所敬畏,他留下了,他绝对是个勇者。我们离去了,离去的也并非是懦夫。
“快30年了,有家不回,一个人独守着这座归属历史遗忘的坟 难道不寂寞。”我敬畏之余轻声问陈健。
“要说寂寞,的确有点,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陈健把寂寞两字说得特别轻。他实在不想去加忆那段最寂寞,最伤心,最难整的日子呀!
1983年开始,几乎所有的上海知青都返城了,他每次去双河为金训华祭扫,心里有种空荡荡的感觉,这一年原先的妻子因对陈健年复一年的祭扫,一次次放弃返城的机会开始抱怨,并提出离婚分手,为了金训华,他二话没说,离了婚,儿子归妻子,房子也归妻子,他像只孤雁又一次被抛向知青生活。县城不大,他行走在街头,真得感到孤独和凄凉。离完婚,他默默无语行走了几百里,最后来到双河的金训华墓前,他再也忍不住了,抱着这墓碑放声痛哭起来。谁能理解他,唯有长眠九泉的金训华!
陈健,成了县城里极富传奇的上海知青,小城并非冷寂无情,他无语的举止却被另一位女人小晁所理解,他们仅仅一次对话,双方都心动了。
“你会回上海吗”
“不会”。
“为什么”
“为金训华。”
小晁心里明白,一个当年知青战友,为了救命之恩愿一辈子留下陪伴,这种男人足够忠诚,也值得终身依托。他们在1985年成家了。
陈健也由此走出孤独和寂寞。这几年来逊克祭扫金训华的知青也陆续多起来,每每有人来,他总会陪在一边,许多新闻单位也陆续来这里采访,去年的8月11日,中央电视台汇演播室一行8人制作系列专题片《走过青春的老三届》,第一集的重点就是到逊克县采访金训华事迹。
金训华何以再度“热”起来陈健是目睹金训华牺牲的见证人,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他似乎悟出金训华重又“升温”的原因。“一直有人问:金训华为捞大木头牺牲值不值我认为,英雄就是英雄,任何时代都需要这种忘我牺牲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永远不该遗忘。”陈健满眼深情地凝视着金训华的遗像,再一次沉重起来。
历史不会遗忘金训华,一个知青成为无语的守墓人近30年,我们也应该永远记住他。
陈健,你守着历史,历史也在雕刻着你。
别了,金训华。别了,陈健。归途在层峦迭嶂在狂荡姿肆的秋色中飞旋起伏,心潮和林涛发着澎湃而悠远的共鸣。此刻,当我把深邃的目光投向身后的黑土地时,大地上仿佛镌刻着这样一行金色的大字:无论欢乐还是磨难,那时代的一切都是馈赠!
1、在麦莎台风中,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刚
事迹介绍:
河南农民工魏青刚,在青岛遭遇的麦莎台风中,三次跳入水中救人。
2005年8月8日,青岛崂山区,成百上千的人们在岸边观看“麦莎”台风带来的海潮。一个巨浪把岸边的一个女青年卷入海中。正在岸边的魏青刚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冲出人群,纵身跳下两米多高的防浪墙向落水女青年游过去,在离岸大约20多米处抓住了落水女青年,但又被一排巨浪打散。
魏青刚爬上岸以后,青岛市民警也已携带救生器具赶到。魏青刚对民警说:“我下去过一次,熟悉情况,让我再下去吧!”他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再次跳入汹涌的波涛中,但是没能成功,头晕目眩的魏青刚不得不又返回岸上。
稍稍缓过神,魏青刚再次跳进大海。他顶着巨浪,一点点地靠近……他紧紧地抓住落水女青年的手,岸上的民警急速拉着救生圈上的绳索,将他们拖向岸边。
经过连续三次、长达40分钟的生死较量,落水女青年终于被魏青刚营救上岸。
人们询问他姓名的时候,魏青刚都没有回答。他穿着被海水泡透的衣服、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缓步走回了位于半山腰的工棚里。晚上,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起过自己救人的经历。
当地电视台当晚播发了由一位钱先生提供的DV影像,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人们都不知道英雄是谁。直到事发三天后,协助营救的派出所民警通过查验身份证明,终于确认了英雄魏青刚的身份。
解说词:
——在家乡他就像泥土一样的朴实,在城里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和千千万万离乡离土的农民兄弟一样,奔波、忙碌、拉家带口过着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间,他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颁奖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2、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助学的歌手丛飞
事迹介绍:
丛飞,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歌唱家郭颂关门弟子,36岁。
丛飞是个会唱歌的人。1997年,丛飞加入深圳义工联。一次义演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6000多小时,无私捐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达146人,认养孤儿32人,捐助金额超过300万元,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5年1月,丛飞抱病参加了为东南亚海啸灾区的6场赈灾义演。那时,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连食物都已经难以下咽了。然而,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演出,还将用于治病的15万元钱捐了出去。
丛飞的家俭朴得令人难以置信,经济状况时常捉襟见肘。2003年,为了在开学前筹齐助学款,他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2004年7月,当丛飞如约来到贵州给孩子们送学费时,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
2005年5月17日,丛飞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却把大家捐给他治病的钱留下3个疗程的化疗费用后,拿出2万元钱捎往贵州织金县贫困山区。他这样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解说词:
——有这样一个歌手,有这样一个志愿者,当他自己还没有当父亲的时候,他就用父亲那样的眼神看着那么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让他心动让他行动,他的名字很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他叫“丛飞”,“丛”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撑,互相温暖。
颁奖词: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3、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成回国,夺得连续空缺六年科技大奖的学者黄伯云
事迹介绍:
男,汉族,1945年11月出生,湖南省南县人,中共党员。
黄伯云教授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1980至1986年在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88年回国。1997年7月出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2001年12月任中南大学校长。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伯云教授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为飞机刹车材料的国产化、国家飞机刹车材料重点工程和创立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粉末冶金高技术辐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9项,80余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黄伯云教授现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南大学学报》主编等。
3月28日上午,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2004年度国家三大科技奖颁奖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红灿灿证书,结束了该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
黄伯云院士和远在长沙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课题组60多名成员心潮澎湃,激动万分。20年的努力,7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终于铸就了今日的辉煌。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生产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在上述领域跨进世界前沿。
解说词:
——位大学生的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我们努力的学英语,是为了将来全世界都努力的学汉语。我们要认识的这位获奖者,他也许没有听到这个语言,但是他用他的行动来诠释了这个演讲词的内涵,1988年他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在美国读完硕士、读完博士之后归国的留学生,十年后就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里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今走得更远。
颁奖词:
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
4、坚守在贵州深山,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脚医生李春燕
事迹介绍: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李春燕, 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解说词:
——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
颁奖词: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5、连续12年自强自立,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
事迹介绍: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内,每天早上一位23岁的男生,都会用自行车,把一个10多岁的小女孩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这位男生就是2003年从河南省西华县考入怀化学院经济管理系的洪战辉。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战辉并没有血缘关系,是犯有间歇性精神病的父亲捡来的弃婴。由于母亲离家出走,这位捡来的妹妹,便由他一手带大。从洪战辉读高中时,他就一直把妹妹带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靠做点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如今已经照顾了12年。
解说词:
——哥哥这个称呼在他心里有着独特的分量,因为是哥哥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的操劳,因为是哥哥他生命中多了很多的体验,哥哥使他成为今天的他。
颁奖词:
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的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仍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6、为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
事迹介绍:
在1969年这一年,20岁的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在黑龙江省逊克县纵身跃入洪水不归。英雄的行为影响了整整一代人。30多年来,当年受他影响而来到逊克插队的5400余名上海知青陆续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当年被金训华从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陈健。
37年来,无论刮风下雪,每年他都要到金训华墓地祭扫至少四次。
陈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没有机会。一次生命的交换,让他内心留下了永远的歉疚。陈健说:我无法用生命去报答他,我对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没后悔,今天也不后悔,即使明天也不会后悔。历史也不该把金训华遗忘。
当知青开始返城的时候,妻子对守墓不理解,提出离婚。陈健二话没说,放弃了房产和孩子。他坚持要守墓。
在陈健家里,我们能看到许多当年有关金训华报道的报纸,报纸年久已发黄,但陈健仍将这些像历史珍宝一样珍藏着。
解说词:
——在1969年这一年,一个叫金训华的知识青年和一个叫陈健的知识青年,一同为了抢救公共的财物跳入了江水之中,然而后来陈健上来了,金训华就再也没上来过,之后这37年,陈健是怎么度过的?
颁奖词: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红火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7、听不到声音,但是却用美丽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邰丽华
事迹介绍:
女,1976年11月出生,聋哑人。
邰丽华目前就职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一等奖、“奋发文明进步奖”个人文艺奖,现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节目》一炮打响。当身具优美舞姿和娴静神情的邰丽华与20位同样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伙伴站在舞台上,用千手千眼将爱撒向人间时,没有人还会记得他们身有残疾,剩下的只是心灵的震撼。邰丽华与伙伴们用汗水和努力证实,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也可以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解说词: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因为有共同的心愿,就成立了一个社团,社团的名字叫“花开社”,我说“花开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花开社”呢?他们告诉我说,花开是没有声音的,却很美丽,他们就是要通过学习手语来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他们教我花开是要这样表达的,我觉得花开确实很美,美的让人流泪。
颁奖词:
从不幸的低谷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8、保家卫国,为打造雄狮锐旅而鞠躬尽瘁的司令员杨业功
事迹介绍: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1963年8月从湖北省应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国***,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谋、作训处长、旅长,基地副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入伍40多年来,他牢记军人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特别是走上基地领导工作岗位后,殚精竭虑,忘我工作,为部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呕心沥血,拼搏进取,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积劳成疾病逝。他一心一意想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
解说词:
——这位获奖者,他不能来到我们的颁奖现场,其实这件事情发生在好多年前的话会非常正常,因为那个时候替他出场的总是发射极其精准的导弹,而他始终在幕后,但是他今天不能到达是因为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射的不是导弹,而是人性中的一束束光辉,并且准确地击中了我们每个人心灵当中最脆弱的部分。
颁奖词:
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9、20年行走在马班邮路上,成为世界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
事迹介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中共党员,苗族。2001年5月1日,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王顺友同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木里,地处四川凉山州西北角,中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地势险,平地少。多少年来,邮件传递也只能靠乡邮员步行背送。直到1960年,境况才有所改变,乡邮员开始配马——马班邮路由此而生。王顺友就是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二十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21回,环绕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
1995年的一天,邮路上骡子受惊后腿乱踢,王顺友的肠子被踢破了,他捧着肚子,连走9天,终于送完邮件。当被老乡架到医院时,人已气若悬丝,奄奄一息。 1988年7月,雅砻江上溜索绳突然绷断,王顺友人摔在江岸上,邮件却弹入水中,顺江而去,王顺友跳进江中,把邮包拖上岸。
除了送邮包,王顺友还自掏腰包,从城里带回了良种送给深山中的乡民。现在,深山里不仅庄稼亩产上升,冬天这里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正是在这样平凡的工作中,王顺友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强烈的敬业精神。
解说词:
——在目前在很多地方,邮递员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对于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孤独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样,会认为孤独是可耻的,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认识的这位邮递员,孤独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甚至会在十四、十五天的时间里自己跟自己的歌声打交道,跟身边陪伴他的马来打交道,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孤独是让人尊敬的,孤独是伟大的。
颁奖词:
他朴实的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二十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10、在太空中遨游五天五夜,再次见证中国实力飞跃的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事迹介绍:
“没有哪一年会让这么多的中国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们好像看到了两双黑眼睛。那黑眼睛里带着自豪、带着笑意,好像在和我们对视,我们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牵连着我们的是什么”。去年10月12日至17日,费俊龙、聂海胜完成了5天5夜115小时的太空之旅,国人为之瞩目。
颁奖词:
谁能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们的节奏跳动五天五夜,谁能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见证中国实力的飞跃,他们出征苍穹,划出龙的轨迹,升空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是中国航天的黄金一代。
11、《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特别奖“青藏铁路的建设者”
颁奖词:
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种族概况
“鄂伦春”这个名字最早是在清朝的文献中记载的。第51,卷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到“奥顿”。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上谕称之为“俄罗春”。此后,他们被更统一地称为鄂伦春族。鄂伦春族这个词有两层意思:一是使用驯鹿的人,二是山里的人。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人口为8196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伦春自治旗、布塔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的呼玛县、爱辉县、逊克县、嘉荫县。鄂伦春语是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一员。这里没有当地语言,普遍使用汉语,部分鄂伦春族也使用蒙古语。
鄂伦春族的祖先也是林人。元代称之为“林中人”。明代一般指“北山野人”。游荡在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什勒卡河以西、库页岛以东的广大地区。17世纪中叶,俄罗斯殖民者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迫使鄂伦春族南迁,集中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但1689年中俄签订《清石矛鲁》后,直到签订不平等的《尼布甲尼撒条约》和《中俄爱玲条约》,仍在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地区狩猎,并参加清政府的定期边防巡逻等活动。
直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入侵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鄂伦春族才失去了被入侵地区的广大狩猎场。清政府对鄂伦春族的统治发生了变化。康熙三十年,清廷将二伦部落分为“木林嘎”和“雅法可汗”,隶属布塔总政治部管辖。“莫林鄂伦春族”就是骑鄂伦春族的意思。编入八旗,南征北战。“贾法汉鄂伦春族”指徒步的鄂伦春族。指的是鄂伦春族,失去了驯鹿,没有养马,还在狩猎。分为五路,分别是库马尔、比拉勒、阿勒、多布库尔、托赫。这条路分8队,每队一个鄂伦春族。
清政府每年都派安达上山采集贡品貂皮。光绪八年,清政府废除布塔主政,设立兴安市主政,负责五路鄂伦春族。光绪十九年,兴安主衙门被废,原有五路合并为四路,十六条辅路。分别属于黑龙江副衙门、漠河干、布塔、呼伦贝尔。
军阀统治时期,只取消了八旗组织的内容,四路十六员的组织基本保持不变。就管辖体制而言,黑龙江省监察厅管辖三条公路,海拉尔蒙古政府管辖一条公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名义上把鄂伦春族划归伪黑龙江省和北方的兴安省管辖。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期间,鄂伦春族人民奋起反抗。鄂伦春儿女加入东北抗日联军,英勇作战。用自己的鲜血捍卫祖国和民族的生存。他于1945年8月被解放。1951年10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成立。
乡村经济
17世纪中叶,鄂伦春族的社会发展还处于父系公社阶段,被称为“五里岭”。虽然当时宗族组织依然存在,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不是宗族,而是“五里岭”。每个“五里岭”包括几代同祖的小家庭。“五里岭”家族的首领叫“塔塔达”。它的内部生产资料是公有的,过着普通劳动、平等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17世纪中叶以来,清政府加强了对鄂伦春族的管辖。鄂伦春族、满族和汉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也有所发展。铁制工具和枪支的输入,狩猎产品与农牧业手工业的交换,逐渐导致鄂伦春族内部的一系列变化。除了狩猎场、森林、河流仍然归公众所有之外,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已经由公有变为私有,劳动组织和分配制度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最初孕育于五里岭的个体家族的兴起,最终导致五里岭从一个血缘组织演变为一个地域组织,氏族制度走到了尽头。一夫一妻制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到1945年8月解放前,鄂伦春族社会已经进入邻社阶段。
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海拔500-1500米的大兴安岭,属于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约为零下20摄氏度。广袤的大兴安岭,栖息着鹿、狍子、狍子、虎、豹、野猪、熊、狐狸、猞猁、水獭等野生动物。纵横交错的河流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鱼。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最好的天然狩猎场,为鄂伦春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衣食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鄂伦春族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辅以捕鱼、采集和手工业。社会上只有男女老少的自然分工,没有社会分工。1000多年前,就有鄂伦春族狩猎人的记载。打猎主要是男人,有时候女人也一起出去。狩猎工具包括枪、马和猎犬。主要方法是集体狩猎,但不再以“五里岭”为单位,而是由一个或几个“阿纳克尔”在自愿和临时的基础上组织起来。
猎物平均分布处于“生长期”,但肉的分布始终停留在“五里岭”。不参加同一个“五里岭”狩猎的寡妇和鳏夫通常比猎人得到的多。一如既往,如果外宾被分配,他们可以得到一份。个体狩猎出现了,但很少。是狩猎鄂伦春族的主要衣食来源。捕鱼通常是成群结队地“赶”着进行的。有些人乘桦木船去钓鱼。用网捕鱼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捕鱼大多是男人做的,而采集大多是女人做的。捕获的鱼、野菜、水果是鄂伦春族人食物的重要补充。如果它们暂时不能食用,应该在阳光下晒干,并储存起来,以备在缺乏猎物的情况下食用。
鄂伦春族的手工业主要有皮毛制品和桦木制品。大部分是女人做的。根据不同季节狩猎所得毛皮的性质和位置,可以缝制成适合不同季节的衣服。从桦树上剥下的整个桦树皮被加工成适合不同用途的器皿。妇女在这些毛皮和桦木制品上刺绣或雕刻的各种图案。最能体现狩猎文化的传统特色。此外,男人还使用骨、木、铁等手工制作的工具。
近代以来,农业在部分地区的鄂伦春族中萌芽。清末至辛亥革命,政府实行“弃猎归农”政策,鄂伦春族地区农业有了初步发展。但是鄂伦春族不习惯农业,日本帝国主义严重破坏了农业。到1939年,鄂伦春族地区的农业已被彻底摧毁。
由于各地鄂伦春族从事的生产大致相同,基本上没有交流关系,交流主要是与其他民族。起初是偶然的,后来逐渐正规化,打开了鄂伦春族社会和自然经济的大门,促进了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
虽然鄂伦春族在历史发展中有许多优良传统,但由于长期的民族压迫,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的种族灭绝政策,鄂伦春族人口急剧减少。1945年8月解放前夕,鄂伦春族只剩下1000人,处境悲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建立了中国***领导的人民政权,并于1951年10月1日建立了鄂伦春自治旗和几个民族乡。1953年,国家对鄂伦春族给予特殊照顾,拨出大量资金修建新房,逐步定居下来。如今,整洁明亮的大瓦房、学校、商店等。在绿树成荫的新农村已经取代了以前的“不朽的柱子”。
一座灯火通明的新城出现在兴安山上。用于打猎的土枪已经被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取代。鹿、猪、牛、养蜂场相继建成。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鹿角提供给这个国家。各种农业机械被用于农田耕作,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在过去,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现在路建好了,车也连上了。铁路还通往一些鄂伦春族的新城镇。曾经没有文字的鄂伦春族,现在已经普及了中等教育,很多年轻人都上了大学。通过**队、艺术队、俱乐部、电台,把我国人民丰富的民族歌舞搬上舞台和银幕。旧社会,鄂伦春族地区没有药,开花、伤寒等传染病很普遍。
疾病占所有女性的80%以上。今天,乡镇有卫生所,大队有卫生所,村里有卫生员。天花和伤寒等传染病已经消失,人口增加了一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鄂伦春族人民生产发展迅速,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他们不仅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和副业生产,还肩负着护林防火的重任,保护了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森林安全,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保证了木材的可持续供应。
文化和艺术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包括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口头创作是鄂伦春族的主要文学形式。他们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歌谣涵盖了民族历史、社会、狩猎采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古代有神话《北京条约》,神话《恩杜里创造了鄂伦春族》,神话《轮吉山与爱尔人》,神话《白衣仙女》。与鄂伦春族先民对人类起源的探索有关,与先民的生活和英雄事迹的描写和歌颂有关。鄂伦春族的“赞歌”多为即兴作词和有固定曲调的歌曲,类型和风格各异。尤其是新民歌,内容更加丰富。语言和谜语是后期发展起来的文学形式,是生产劳动的反映,是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智慧的结晶。这些口头文学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宝库。
鄂伦春族能歌善舞。他们同时载歌载舞,展现了丰富的工作和生活内容。熊舞、水牛斗舞、树鸡舞、艺海舞、红果舞,都表现了猎人对野生动物、鸟类的观察和对制作工艺的模仿。“圈舞”是一种群众歌舞,带有自娱性质,男女都参加,载歌载舞。“化妆舞会”是一种带有宗教内容的祭祀舞蹈,由“萨满”表演,祈求狩猎丰收。
乐器包括Bannu和Twain。鹿哨和狍子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乐器。鄂伦春族人在唱歌跳舞的时候,经常伴随着这些乐器。
生活习俗
鄂伦春族的物质生活很有特色。除了肉和衣服,“神仙”故居也是狩猎文化的产物。天竺像一把半开的伞。它由30多根电线杆组成。夏天用桦树皮覆盖,冬天藏起来。可以随时快速安装和拆卸。神仙柱入口的顶部和左右两侧是供人坐卧的,但有严格的规矩。“不朽之柱”的中央是一堆整天燃烧的篝火,用来烹饪食物和取暖。天竺后面的电线杆上挂着印有圣像的桦木盒子。一般来说,女人是不允许碰它的。
鄂伦春族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实行严格的族外婚姻。大部分是近亲通婚的氏族成员。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并不太高,只有继承权一般属于男性。一个家庭有两代人的庞大人口。人口过多的话,一般是大儿子结婚,在父母住处附近建一个“神仙柱”。在最初的“不朽之柱”中,女人是不允许生孩子的。他们必须在远处设立产房,男人不得进入或靠近。直到满月结束,他们才会回家。以前人死后一般都是天葬。下山后,安葬的大致路线。
鄂伦春族妇女的绝活是为猎人制作“塔米”。这种帽子是在去除肉和血之后,将它的毛发、角、耳朵、鼻子和嘴巴小心地鞣制而成的。戴上这顶帽子可以引诱猎物。鄂伦春族人营造森林,行走森林,吃森林,穿森林。衣、食、住、行都来自大森林。
从鄂伦春族迁徙到黑龙江南岸开始,马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1990年,鄂伦春骑兵沉重打击了入侵的俄军。夏天,桦木船被用作河流中的交通工具。现在鄂伦春族居住的地区已经通了火车和汽车,交通更加便利。
宗教信仰
鄂伦春族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具有自然属性,万物有灵。这种宗教与这个国家独特的原始观念密切相关。他们的宗教形式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巫师”是上帝与人类沟通的使者。萨满教信仰相当多的神。鄂伦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神、北斗神、火神、土地神、风神、雨神、雷神、水神、草神、山神等。鄂伦春族的先民除了崇拜自然之外,还崇拜牛牛Ku和马劳斯的图腾。鄂伦春族人忌讳熊、虎之名,而称其为宝力干、叶衍、乌塔奇。鄂伦春族的祖先崇拜非常流行,现在仍然如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