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浪漫主义创作常含有哪些艺术夸张?

诗词的浪漫主义创作常含有哪些艺术夸张?,第1张

人们总是把艺术夸张在一起,这也对,浪漫主义创作需更多地借助于艺术夸张。但艺术夸张并非浪漫主义“专利”,现实主义创作同样需要艺术夸张。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赞颂李白“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 不是极其夸张的吗?他的诗歌的艺术性特点之一,是善于运用强烈的艺术对比,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概括。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区区两句,集中了当时巨大的社会内容----尖锐的阶级对立。尤其那些描写战争和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给劳苦大众带来深重苦难的诗篇中的名句,充分发挥艺术夸张的效果,读来动人心魄。例如: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阁夜》)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白帝》)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岁晏行》)

杜甫还善于运用艺术夸张,将情意融合于景物之中。例如《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伤别,花也掉泪,鸟也惊心!又如《古柏行》中的“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二千尺” ,世界上哪有这么粗、这么高的柏树啊!他用这种夸张手法描写武侯祠中古柏,意在象征诸葛亮人格的伟大,表达诗人的崇敬。他还善于运用艺术夸张在深刻揭示现实生活的同时,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几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兀突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以奇特的幻想,表白宁愿自己“冻死” 来换取天下穷人的温暖。

毛主席诗词,在继承和发展我国古典诗歌优秀艺术遗产、反映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抒发革命豪情方面,可以说是独步当代,形成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独特风格。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构思,充分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夸张的创作手法。这里以他在长征途中所写的《十六字令三首》为例: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作者在加注的民谣中说:“上有骷髅山,下有八宝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而词中偏偏说:“快马加鞭未下鞍” 。这同李白在《北风行》中“黄河捧士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 的艺术夸张,有异曲同工之妙。毛主席的“未下鞍” 是用民谣来反衬的,李白的“黄河捧土”是用典故来反衬的。《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自量也”。 为了极度夸张,什么典故,什么民谣,什么天经地义,我偏偏跟你唱反调!“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不仅极写山的高峻,而且烘托出“快马加鞭未下鞍” 的红军飞驰过山的英雄形象,抒发征服困难之后的喜悦与自豪。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这里以化静为动的艺术夸张,把层峦起伏的千山万岭写活了。“倒海翻江卷巨澜”的宏伟场面,象征着红军纵横驰骋,英勇激战的情景“万马战犹酣” 更突出了红军愈战愈强、愈战愈勇的旺盛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柱其间。

这里使用了离奇的幻想。现实生活中哪来“刺破青天锷未残” 的巨剑、利剑!诗人正是用这种超现实的艺术夸张,歌颂中国***和工农红军锋芒所向,锐不可挡,及其在中国革命中起着擎天柱的作用。

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为“自然人”。

浪漫自然主义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

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卢梭反归自然、崇尚自我、张扬情感的思想,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许多诗人作家都受到他的影响,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

卢梭对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里面,在这本小说里卢梭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风土民情、自由的思想、浪漫的爱情……对后世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有很大促进。

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来源基础从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上看,课程理论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着“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的对垒。要素主义课程论和永恒主义课程论等,属于“学科中心论”,而浪漫自然主义课程论和人本主义课程论则属空和于“儿童中心论”。

浪漫主义的自然观:

1、将自然视为人的本性。

2、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表现对违背人性的都市文明的失望。

3、对违背人性的工业化的失望。

4、对工业文明的礼赞。

1《舞出我的人生》有两部

剧情介绍:

每个人都该有追逐梦想的机会,但有的人遇到的只是挫折。他,来自巴尔的摩的底层社会,身份卑微却目中无人,寻求一切机会拼命想摆脱这种不如意的生活,跳舞就变成了他惟一能够释放灵魂的梦想;她,是巴尔的摩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学院的顶级芭蕾舞演员,每天都在为能攀升至舞蹈艺术的殿堂而不懈地努力。他们的世界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可是一切都阻止不了这两个有天分的年轻人的碰撞--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苦甜参半的青春故事,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关乎梦想变为现实的美妙童话。

《舞出我人生 Step Up 1-5》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8MA3W2oZnkafCJf72B9Lw

pwd=8z0n 提取码:8z0n 

个性张扬的街头嘻哈与高贵典雅的芭蕾可以在舞台上完美的契合,就像泰勒(钱宁 •塔图姆饰)与诺拉(珍娜•迪温)的结合一样。这是一个奇迹,还是一种宿命。 

  

#自考# 导语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继续扬鞭再向前,前途无量正灿烂。努力备考,愿你前途无量,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 供您查阅。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歌特是什么?

哥特文学及其文化现象

哥特(gothic)这个特定的字汇原先的意思是西欧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哥特复兴」(GothicRevival)将中古世纪的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穴中挖掘出来。同时,从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学作品,因为具有共同的基调与文体而被归类于「哥特小说」。例如:华尔普(Walpole)的《奥蓝托城堡》(TheCastleofOtranto)、安拉得克里夫(Ann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Mysteriesof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TheMonk),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这些作品戮力于处理残酷的激情与超自然的恐怖主题,而小说的背景通常建构于荒凉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于无以摆脱的魔性爱欲,和(通常是阳性的)施虐者展开一段以死亡为终结的际遇在这些小说中包含的情欲/性别(sexual/gender)的关系,古怪地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极度的情色高潮来自于破灭(也就是仪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征父权的宗教系统与企图超越的的黑暗(阴性)力量,在某种不可明说的层面,其实隐讳而酷异地分享著“爱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当代的恐怖小说阵营中,象AnneRice的作品《吸血鬼纪事》(TheVampire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恋情欲与父性机制的复杂互动。

有趣的是,哥特文化这样的现象除了在小说的纸页上展开,也在20世纪的后半期侵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如果你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顶著“后酷朋克(PostPunk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并逐渐混融成日后的哥特摇滚乐派。

早期的代表乐队包括“苏西与冥妖(SiouxsieandtheBanshees)”、“苞浩丝(Bauhaus)”、“喜悦割离(JoyDivision)”等等乐队。它们的特色是沉郁厌世的情调、冰冷刺骨的音符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穿插着对于传统音乐的反制。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处理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在舞台上,她/他们以偏锋的狂乱扮装出现,如“苏西与冥妖”略带虐待与被虐情调(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或Bauhaus的主唱PeterMurphy把自己打扮成美艳的双性吸血鬼。除了性别的颠覆与反转,哥特摇滚乐的强烈质素还表现在对于神学(或恶魔学)概念的执迷。在1981年成立的“仁慈姐妹(TheSistersofMercy)”是几个爱好中古世纪风格的男子对於音乐意识型态的展现。被形容为“狂笑著注视罗马城烧成一堆瓦砾”的主唱AndrewEldritch一语说穿哥特摇滚的宗教立场——对于我们,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圣水一样。

如果说早期的PostPunkCool对生命的诠释是沮丧与绝望(比如IanCurtis——JoyDivision的主唱——的自杀),那么“仁慈姐妹”以及同道的乐队比如“教会(TheMission)”、“全部的夏娃(AllaboutEve)”、“涅浮林之域(FieldsoftheNephilem)”、“祭仪(TheCult)”等乐团所秉持的,可能是睥睨于现实中的种种烦俗,企图推翻假惺惺的教条,抽取反对与不满的精神,化为音乐的“反面传教(negativepreach)”。在“教会”的专辑《上帝自己的药物》(God'sOwnMedicine)中,开宗明义的第一首歌〈荒原〉(Wasteland)就嘲讽地唱出“我还是相信上帝,但是上帝已经不信仰我了。”这等堪称冒渎的宣言,呈现出骇人的事实:原来长久以来,神与人的权力结构恰如性爱结构的主体与客体。在这张专集中,反复推敲着在推翻信仰的同时,死亡不再是父神用以胁迫的道具,反而是叛徒的情色乌托邦。如同在《爱我爱到死亡》(LoveMetoDeath)一曲,美妙地铺陈情欲的高峰不被僵硬的“主控-屈从”(Dominance-submission)关系所固置;也就是说,在死亡(旷缺)的领域,致命的阴性激情并不受到掌管与压制,发展出自己的美学。

不可否认,“死亡”在哥特摇滚乐的文化层面中,几乎是个关键字。当某些保守的声音或反挫势力,企图以这一点来抨击哥特摇滚乐与其次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回应:如“基督徒之死(ChristianDeath)”这个经营黑暗、痛苦情愫的乐队,对他们而言,死亡所演绎/延异出来的腐败、末世、毁灭等等情境,都足以让我们逼近“终极高潮”(ultimateorgasm)。在一些专辑如《痛苦剧场》(OnlyTheaterofPain)、《天使的狂怒》(TheRageofAngels)、《铁面具》(TheIron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这种近乎临界点的痉挛之美。在其中一首歌曲“死欲(DeathWish)”,结尾的歌词近乎狂喜地陈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兽”,配合凄厉的音乐,不啻狠狠地嘲弄了宗教/父权体系粗暴地规范在各种事物之上的二元对立价值观。

另一种反应,也许可以引述布莱特(Poppy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说选集《血脉深处的爱》(LoveinVein)前言中所说的话:“哥特次文化(Gothicsubculture)并不是礼赞或者爱慕死亡,只是纯粹地拒绝畏惧它。在探索死亡的过程,慢慢地和它体肤与共,逐渐与它亲近。”这段话正好解释为什麽像“涅浮林之域”、“还有这些树(AndAlsotheTrees)”、“意志(Will)”、“利姬雅(Lycia)”、“TheMorendoes”等乐队,会不可自拔地沉浸于“与死去的君王交欢”的髑髅式意象(macabreimage),同时又在这般异端的情欲里浮生出细致的张力。此外,死亡不必然是生命的匮乏,顺着这些创作者的脉络、以及在许多异教神话或恶魔学发现的象徵与寓言,死亡可能是贴近超自然、非人类领域的出口。

在此际90年代的中后期,哥特次文化不但在文学与音乐创作层面绽放,更影响了这个“混杂族群”(包括女性、酷儿、情欲的边陲份子)的文化生态与身分认同。在情欲与性别的革命,哥特次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hermaphrodite)虽然还值得更进一步检验,但也是有助于冲迫禁制的美丽武器让过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它者)摆脱单一的天堂,品味自身的欲望与天使的尸体。

如何识别一支歌特乐队?

1、此乐队的音乐气氛怪诞且超现实。

2、此乐队的歌词包含歌特主题。

3、乐队成员的外表十分歌特化,一水儿黑。

4、乐队自称歌特乐队,和其他歌特乐队一起演出,并出现在歌特合辑当中。

5、来自于四大歌特唱片公司Cleopatra、Projekt、Tess、Anubis的乐队。

如何识别一个歌特族?

性格:害羞且不爱交际。

艺术倾向:艺术,特别是音乐、摄影和绘画。人文,特别是文学、历史和哲学。

着装:永远的黑色或暗色衣服。显眼的宗教饰物,但却几乎天天改变信仰,永远不戴金首饰。

什么是歌特风格?

音乐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类的名词都是“歌特风格”。

再具体形容: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吸血鬼文化

恶魔主义邪教

歌特不是宗教、不是政治、与种族、性别也无关。大多数歌特乐队都是非宗教的甚至是积极的反宗教乐队。那些吸血鬼、天主教、古埃及和异教的视觉信号只是在传达“黑暗的力量”,以联系至歌特音乐的感觉。

歌特族们与其他同年龄的社会团体一样同样存在社会倾向,你会发现歌特族中最大的倾向实际上是对政治的极度冷漠,因为几乎所有党派的观点听起来都是一样的,而且毫无用处。

歌特存在的理由

很多人被一种毫无快乐和成就感的生活所主宰,这很不幸。但是歌特使这种消沉的感觉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一种,换句话说:痛苦就是我的生活选择——这是一种艺术。

歌特同时也许还是一种精神疗法。如果你对一个属于主流社会的白领仔细谈起你上次自杀未遂的经过,那么他可能会带着一种奇异的眼光躲你躲得远远的,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你或许还可以得到廉价的同伴永远不会为你感到难过,你手腕上的伤痕会得到认真的尊重,“你很酷”!所有感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都会在歌特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什么是歌特时尚?

任何黑色的东西,或其它暗色,如海军蓝、深红。可以透(薄尼龙或渔网状面料),但不露。银饰。苍白的皮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活死人的外表,也可能是因为想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

黑发、漂白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黑白化妆。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细眉。

自我束缚的装饰和恋物癖的服装。皮革、PVC、橡胶、乳胶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纪的束腰也极为常见。宽领带或逞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

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五角星。这是异教徒关于火、土地、空气、水、灵魂的符号。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征)。

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歌特族们一般不会像朋克们那么极端,他们会讲些品位。

月光撒满大地一切黑暗尽归歌特王朝

无数个剧黑的夜晚,月光冷冷地包围着一切。空中划过锐利的线条,像是发掘世界最深的罪恶。生命紧紧地依附着死亡,渲染着黑暗和绝望。Gothic(歌特)的命名是从德国的“Goth”部落由来的,Goth人入侵了意大利并推翻了罗马帝国。在15世纪,人们普遍带有着文艺复兴的观念,希望回到古典时代。介于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世纪。因为意大利记恨Goth人毁掉了他们的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始终对中世纪带有着否定的术语,他们称这一时期为“Gothic”。意味着野蛮和粗野。当然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双面性,中世纪给世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杰出的艺术作品。这时期的建筑技术上有了突破式的改进,产生了像NOTRE-PAME这样的歌特式大教堂。歌特式的艺术不仅仅体现在建筑上,从12世纪到16世纪的早期,雕刻,玻璃制品,装饰物等都贴上了歌特艺术的标签。宗教在歌特艺术作品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因素。画家,雕刻家们比起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表现主题更多的运用宗教的感觉。不管怎么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门很显然对“Gothic”这个词汇是含蓄的否定。

在英汉字典中Gothic的解释如下:

(a)1歌特人的;歌特语的2(建)歌特式的3中世纪的;野蛮的,粗野的4(印)歌特体的;(英)黑体的5歌特式小说体的(以恐怖,凄凉,衰败为特征)(n)1歌特语2歌特式建筑,尖拱式建筑。

那么,若是歌特与音乐的联姻,则任意地写作了GothicRock。歌特音乐在字典中又做出了另一种解释:热烈的混合了各种乐器,秉持着悲观绝望的终极价值观,透露出启示录般神秘虚空的歌词。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义运动中(ROMANTICMOVEMENT),中世纪文化逐渐极其相关事物在某些人眼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浪漫主义成为这场文化运动的中心。浪漫主义者希望跳出历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纪时代,有些人从宗教或神秘主义中寻求理想,还有些人试图从自然中得到答案。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在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中歌特开始被认为和黑暗,奇异,鬼魅等相关连,浪漫主义和歌特作家象Byron,Shelley,Baudelaire还有Verlaine沉迷于对人类阴暗面的表现。歌特情绪在视觉艺术上也有明显的体现,画家象CasparDavidFriedrich对黑暗和荒凉的展现。而在建筑上新歌特式逐渐成为时尚。

这一时期许多歌特式小说家不断涌现,不仅歌特文学是对人类自身黑色阴暗面的展示,也是对当时社会正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是一种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体。歌特小说中比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玛利雪莱的Frankenstein,布来恩斯托克的Dracula,还有EdgarAllan诗集中的描写斯托克笔下对吸血鬼化身的描述同以往比较走入了对立的角度(当代作家AnneRice的InterviewwiththeVampire和PoppyZBrite的LostSouls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的延续)到了20世纪的70年代,朋克作为一种亚文化侵入了主流文化的领域。原始的朋克来自于暴力和强大的颠覆。而原名为Warsaw的JoyDivision的出现,无疑将这场充满了破坏欲望和无政府主义的朋克运动带进了后朋克(Post-Punk)时代。

早期的代表还有如SiouxsieandtheBanshees(苏可西女妖与怪兽),Bauhaus(包嚎司)等等。它们充斥着沉郁厌世的情调。音乐往往冰冷刺骨,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对于一切传统音乐极端的蔑视。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展现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从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在舞台上,她/他们以偏激的狂乱扮装出现,如苏可西略带虐待与被虐情调(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Bauhaus的主唱彼特墨非(PeterMurphy)把自己打扮成冶艳无常的双性吸血鬼这种对性别的颠覆与反转,还表现在对神学(或恶魔学)概念的狂热的执迷。在1981年成立的TheSistersofMercy(仁慈姐妹),是几个爱好中古世纪风格的男子对于音乐意识的反扼,一度被形容为“狂笑著注视罗马城烧成一堆瓦砾”的主唱爱特利奇(AndrewEldritch)一语道破歌德摇滚乐团的宗教立场----对于我们,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圣水一样。

早期的后朋克对于生命的诠释往往饱含着沮丧与绝望。例如JoyDivision(快乐分裂)的主音歌手IanCurtis于80年的自缢身亡。那些耗损生命而成的音符,成就了JoyDivision的不朽经典,见证着整个低调文化。他那套灰暗而孤离的人生观,隐藏着阴郁的遗传因子,将整个后朋克文化尽染成深灰与暗黑。八十年代,在迂落的音乐里构筑了一个悲观的年代,至少在英伦及欧陆地下文化的层面上来说如此。在当时的独立音乐圈里,趁势涌出一大批黑暗病态、风格邪异的乐队,他们的音乐源自于无尽的压抑,以及对生命的诅咒。如TheMission(教会),AllaboutEve(所有的夏娃)、FieldsoftheNephilem(列伏林之地)、TheCult(祭仪)等等。这些被视为绝望、邪气、颓废的乐队/乐手,从Punk那种过激的破坏意识,反方向潜逃往一个内敛而黑暗的世界--这就是那个占据RockMusic了大半个八十年代的低调音乐时空。哥特摇滚在英国地下音乐圈的形态与演进,正犹如一派邪教降临大地时伸出巨魔的手掌。它通过难以想像、天马行空的邪异素材来悦纳听众,这就不仅包括了在音乐领域圣灵齐放的空前创造力,也包括了在视觉造型上,所给予人们的前所未有的剌激视觉体验。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浓妆艳抹的打扮,这些并非新浪漫一族的专利。哥特仿佛是新浪漫的个性相反的孪生兄弟,是华美艳丽背后黑暗病态的一面。现在让我们去了解一下歌特音乐的改良风格和其他相关乐派产生于比利时的EBM(ElectronicBodyMusic)是一种电子化阴冷黑色的音乐。受德国KRAUTROCK运动中Kraftwerk之类电子乐队的影响下产生的。

EBM创始乐队之一Front242一低限化的节拍,以抑郁的声音和军国主义突击队的装束被大家认识。TheKlinik,Insekt,Dive,ClickClick,ASplitSecond还有后来的SuicideCommando都是BM的一些重要乐队。Dive和Klinik利用声纳噪音营造出一种冰冷的外太空气氛。SuicideCommando则融入了更多的舞曲化成分。类似的乐风在美国和加拿大被称为Industrial,象FrontLineAssembly,SkinnyPuppy等乐队。他们制造出的合成音乐和多层次的声音非常适合带上耳机去欣赏。FrontLineAssembly的经典专辑ClassicalbumsareCausticGrip(1990)andTacticalNeuralImplant(1992),值得每个喜欢EMB的人去收藏。

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谈到德国,那里可是现在歌特音乐的重镇。许多德国的乐队被惯以DARKWAVE的音乐标签。ProjectPitchfork乐队是德国最早涉及到歌特音乐领域内,虽然他们的乐风有所改变,但一直算是一支流行化的组合。首张专辑《Dhyani》亦为经典,有典型的黑色音乐和评论性的歌词组成。DeineLakaien乐队的成员有着深厚的音乐基础,他们做出了象'Lovemetotheend'这样的浪漫主义歌曲。作品带有着某种程度的中世纪感觉。德国很大一部分组合演唱时保持着自己的母语,例如GoethesErben,乐队的名字也就说明了一切。他们的前三张专辑就象是三部曲,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而Lacrimosa,TiloWolf这些乐队通过添加金属乐的元素不断的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做出尝试。当然我们必须要知道DasIch这个组合,他们的经典专辑是《DiePropheten》,专辑中的歌曲机构复杂歌词充满着智慧化。阴暗电子乐派代表团体CalvayNada用德语和西班牙语交错演唱,他们最有特点的是主唱Brenal的低音,而歌词方面多涉及政治,社会之类的话题,从这方面看这支乐队在歌特音乐王国中显得与众不同。

总的来说由于浪漫主义情节,德国的大多数乐队是浪漫的歌曲和阴暗电子化相结合的产物。如今歌特范畴内的音乐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例如darkfolk(阴暗民谣),这种乐风的代表是Current93,DeathinJune,SolInvictus还有Fire+Ice。早期的C93作品比较实验性难以理解,之后DavidTibet利用他个人化的思维开始向声学民谣的方向探索。C93的前身乐队DeathinJune自从首张专辑Nada推出后颇受争议,他们甚至被指控为极端的右翼倾向。但DIJ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异教的祭典式的音乐。如果想听这类音乐推荐给大家去找WorldSerpent,一个卓越的音乐厂牌,上面的提到的几支乐队均在其旗下推出过作品。对了,还有一支意大利的组合OrdoEquitumSolis也应该值得我们的关注。许多歌特乐队都有着某种中世纪的情节,他们将中世纪时期音乐和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德国有着许多这样的中世纪组合,音乐的创作者一般有着良好的古典音乐教育背景,知名的乐团包括Qntal,Estampie,FreiburgerSpielleyt等。在意大利这种音乐更有影响,象Ataraxia,CamerataMediolanense都做出了许多出色的音乐作品。这类组合不仅仅有歌特的听众群还吸引着部分古典音乐的欣赏者。而TheMoonlayHiddenBeneathaCloud和RosaCrux的音乐中吸收了祭典音乐的成分。

当然许多乐队的风格是非常难以界定的,象意大利的TakeKirlianCamera,20年来乐队风格年年都有变化。而法国的情欲主义阴暗电子乐队DieFORM的音乐主题多涉及S/M(性虐待),他们每一部作品多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奇。另一支来自法国的乐队Collectiond'ArnellAndrea的钢琴声非常有特点,成为自己的独特的标志。善于创作管弦乐的IntheNursery乐队的作品非常适合作为**中的陪乐。在北欧的瑞典,ColdMeatIndustry这个厂牌通过多年的努力推出了很多独一无二的音乐作品。旗下的乐队风格多样,如血腥派实验乐队BrighterDeathNow和DeutschNepal,氛围音乐组合Raisond'Etre,新古典主义的TheProtagonist,天音组合Arcana等。说到天音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建议去听一听likeLoveisColderthanDeath,BlackTapeforaBlueGirl,Stoa这些代表乐队。

而在哥特音乐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细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性爱、死亡、绝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虚无论语句,这些都是哥特音乐不可或缺的一环,GothicRock,这覆盖在影像模糊、虚无飘渺的外在躯壳之下的音乐,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哥特摇滚的风格,可说是继承自JoyDivision的遗传,尤其是那种把贝司提升至主奏位置的癖好,直至今日的后哥特朝代仍无法完全摆脱。那些抑压着低沉声线或扭曲的人声,沉重如郁结般的贝司,迷幻的吉它声,充满控诉力的鼓击,偶尔发出鬼哭神号般的嘶叫,如同石磨般沉重或是狂野得分崩离析的曲式,还有一张张RockMusic苍白的面孔∶当你对生命感到茫然无助时,你会想到在它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吗?是心灵的孤立无援?是死亡阴影的笼罩?还是人世间的悲剧?GothicRock,是建筑于无意识的抽象表达而多于刻意性的音乐颠覆行为。如同面临一季暗晦的寒冬气候,我们被哥特文化侵占,在非人化的后工业现代社会里面,追逐着一种活着死亡的体验。同样存在着Barry的音乐先觉,除一贯本色的RockMusic在那个悲观的八十年代里,Gothic这种栖身于主流文化的阴影里的次文化,其影响力早已越过音乐的界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的态度,一个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国度。度过模糊的九十年代,下个世纪今天的哥特摇滚已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TheSistersOfMercy,TheMission这些昔日的哥特守护神也早已离弃了他们的信徒。但是在今日的阴暗乐派(Dark-Wave)运动中,在死亡民谣(DeathFolk)、后工业噪音(Post-Industrial)、阴暗氛围音乐(DarkAmbient)以至新古典(Neo-Classical)这些形式主义的风格外壳之下,我们仍然欣喜地发现Gothic依然是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遗传基因。在这场突破和冲决了情欲与性别的革命中,歌德次文化追求所谓的理想典范“阴阳同体”(hermaphrodite)成为了砸碎禁锢的美丽武器。看吧,以往被视为妖魔的异类勇敢地摆脱了苍白的天堂,绞碎天使的面孔,抵达永远无情的欲望。

乔十光

乔十光(1937——),著名漆画艺术家,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和漆画创始人之一。河北馆陶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1964年结业留校任教,现为中央工艺美院教授(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漆画研究会会长。先后在中国、日本、法国、苏联等地举办画展十余次。乔十光作品注重漆性与绘画性的统一,使现代漆画在保持传统文化品格的同时不断创新,逐步走向独立。被称为“中国漆画之父”。漆画代表作《泼水节》、《青藏高原》、《北斗》等。

中文名:乔十光

别名:中国漆画之父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馆陶

出生日期:1937年

职业:漆画艺术家

毕业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主要成就: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之一

中国漆画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泼水节》、《青藏高原》、《北斗》

简介

乔十光(19372—)漆画艺术家。擅长漆画、壁画。河北馆陶人。1937年1月24日出生于河北省馆陶县一个农民家庭。1961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读研究生,开始研究漆画,到我国著名的漆器之乡福州拜漆器匠师为师,1964年结业留校任教。1986年随《中国现代漆画展》访问前苏联。1987年以来,曾先后在中国美术馆、福州工艺美术馆、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举办“乔十光漆画展”。现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漆画艺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品《南海渔歌》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北京唐风美术馆特约画家、高级艺术顾问。

主要著述

有《论漆画》,《论漆画的开发》、《漆艺新花》、《漆画的多元世界至至中国漆画展观后》、《漆艺新花至至雕漆画》、《试谈装饰绘画的构图》、《试谈装饰绘画的形象》等。创作设计的漆画有《泼水节》(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二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青藏高原》(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中国美术馆收藏)、《北斗》(获一九八六年中国漆画展优秀作品奖)、《篝火》(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收青棵的藏女》和《泊》等。曾前后赴苏联展出。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画》1998年01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漆艺》2004年08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漆画艺术

乔十光的艺术来自生活、来自自然,他坚持以造化为师。多年来,他三访傣寨、三进藏区、两游长江、四下江南,画了大量的水彩和水粉、水墨和彩墨、素描和速写,不仅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使其绘画功力得到加强。乔十光既追求作品的艺术形式,又重视作品的内涵意蕴,并潜心研究材料技法,他主张思想、艺术和技术上的统一;内容、形式和媒材的统一;心、眼和手的统一,还对学习艺术的青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泼水节》是他的代表作。此画构图独具匠心,画家将身着节日盛装的傣家女子疏落有致的背影展示于前景,河中的龙舟竞渡与对岸沸腾的人群作为背景,烘托出热烈的节日气氛。丰富的工艺手法体现了画家对漆性的纯熟驾驭,他用蛋壳镶嵌表现白色的上衣,绚丽多彩的裙子则结合了银箔罩漆研磨法以及螺钿镶嵌技法,泥银彩绘的水面也为绮丽的人物提供了最好的背景。全画雍容华贵,精美典雅。

乔十光的漆画创作,从民间起步到后来的中国漆画之父,他已走过四十六年的历程。画家的人生和艺术之路,并不平坦,期间有曲折,有坎坷,曲折中求索,坎坷中行进,从昂奋到失落,从痛苦到蜕变,从反思到重新站起,经历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艺术的风云变幻和潮起潮落。乔十光的创作无论历史如何迁移与变幻,他的坚贞努力和如杜鹃啼血般的吟唱,总是萦绕着生他养他的土地,始终不忘人们大众对他的熏陶,并以此深深扎根华夏民族的生命根系。同时也把漆文化沃野培植的绘画艺术,让他生长进现代的时空,呼吸现代的气息,从而构建他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漆画艺术的独特风范。这样的漆画,不仅具有现代美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和人文价值。

漆画之路

“是漆画成就了乔十光,也是乔十光成就了中国的漆画”,是否因为壁画,促使乔十光选择了漆画,选择了漆,我想,过去是不容许假设的。艺术的共存性、依赖性为乔十光作出了最好的选择,并且明确了这种选择是智慧的,他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客观。

1962年早春,乔十光在雷圭元先生的带领下到福州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漆艺学习。从对漆性能的认识,工具的运用,髹涂、研磨的基础技法,再到漆艺髹饰、彩绘、描金,再到赤宝砂(变涂技法的一种)、“刨花”(金属镶嵌的嵌锡)、“窑变”(变涂中仿陶瓷窑变的一种),再到蛋壳镶嵌面对百块漆艺技法样板,其千变万化的技法,诡秘神奇的效果,使乔十光仿佛进入了迷宫,再一次坚定了他投身漆画艺术的决心。

这年夏天,在第二次赴福州学习漆艺的途中,因火车受阻而滞留于杭州,当看到江南的茅舍、竹丛、水田、牧童、鱼塘、帆影,使这个北国的农家子弟感到即亲切又新鲜,一时兴致突起,画下了生平第一幅漆画《鱼米乡》。这是乔十光在学习了一定漆艺技法之后,经过反复酝酿试制的“精品”。

现在看来,他当时的创作心态仍是毫无保留地彰显在大家面前,那种渴望美好的纯洁心灵,那种执着,向上年轻的追求,无一不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鱼塘中自由地游鱼,田埂上欢快的牧童,宁静且惬意的茅舍组成了一曲情趣盎然的农家小景。尽管,以其绘画本身而言,绘画技巧尚不娴熟,细节处理也略显粗糙。更多地是缺乏自己个性的东西。但是他所蕴含的精神要素,所透出的艺术语言,所追求的形式仪表和驾驭材料工具的手法,事实上已经掩盖了画面本身的缺憾,人们反而从中强烈感受到透露出来的真诚和葱郁的艺术才气,这也不难为他以后中国漆画之父的地位作了较好的诠释。

漆画虽然和工艺有关,和手工艺有关,和民间艺术有关,但它却归属于绘画,它有着和一切绘画形式相同的特征。当大多数画家倾其一生精力,把视线转向绘画本身的时候,而于漆画,于乔十光,还要关心漆艺技术所带给他的可能性和整体协和性,光懂漆艺,不懂绘画,成不了漆画家,光懂绘画,不懂漆艺,也做不了漆画家。漆画的两栖特性,从一开始就归结了从业者艺术之路的不平、崎岖。

由于探索漆画多种可能性的愿望,也由于教学的需要,乔十光又相继到扬州去学习刻漆,平磨螺钿,到成都学习雕填,到平遥学习“擦色”,又在北京与师傅合作尝试戗金、雕漆,在山西新绛与师傅合作尝试“云雕”(雕漆的一种)这些都在他的漆画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自此,心与手的结合,灵魂与思想的碰撞,将他的技艺推向成熟,也为他日后艺术的圆臻起到了过渡和铺垫。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期间,画家余温的心灵,伴随着苏派写实之风一时倒戈的流潮,开始冲撞他灵感的焕然,他颇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面对西方文艺思潮的冲击,中国的绘画界在反思。庞薰_和雷圭元作为那个时代前卫倾向最有代表的开拓者画家之一,他们对乔十光的影响是深远与积极的。民间艺术的素养构成了乔十光漆画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规定了他的漆画风貌,但绘画的形式法则和艺术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受人主观审美情趣的左右,当时的中国在文化上提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吸纳方式,把一切好的东西,加以糅通,再融进自国的民族。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把人家扔弃的垃圾捧为至宝的错误行为。乔十光正是在这样一个左右不定的时代格局下,在努力尊重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收,更强调漆画的装饰性,力求均衡、呼应、对称、调和,注重画面的空间美、平面化和程式化。以其身体力行,作了更深意义上的一次蜕变。他坚持外化为师,不依靠课堂教学的训练来维系一个画家原来的本质,这也同时是真正的艺术大师所必备的艺术姿态和风格。

时过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里气氛紧张,老师们提心吊胆,人人自危,生怕被扣上“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帽子,但结果,庞薰_还是因30年代组织的决澜社而被说成是形式主义的吹鼓手,张仃则被批为“毕加索城隍庙”。目睹着一幕幕闹剧的上演,乔十光开始不敢有越雷池半步,特别是在经历了“灵感爆炸”的炼狱之后,画家的自我得失与成败,以显得不那么重要,促使他极大勇气地拿起笔画下了《韶山》《延安》《北京》《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肖像》等一系列漆画作品。当时的某些评论人士认为:“乔十光这一时期的作品完全是在泛政治化形式下的一场迎合与做秀”持此观点者,我不敢苟同,任何一门艺术的审美存在,必然有其特殊的时代性,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人很难不受时空的束约,而独善其身,相反,能够把艺术的视角,融入社会生活,与时代并行,有且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备艺术的张力,才能够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淘汰的。艺术本身不应该有“迎合与做秀”的对错之分,更重要的还是人为的因素与挑衅。画家当时的心理矛盾与存在已然无法去复原了,如此,他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将单纯的乡土民族题材契入社会现实形态,这就不是简单的外在言论嫉妒,而是对其艺术底蕴的内在体察;无论从题材的广度和深度,亦是横向和纵向上来讲,我觉得都是一种进步。

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点。相比迎合嫌疑更大的文学形式,单纯的绘画题材倾向,最多不过是起到一个现象符号的映射。乔十光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而这种沉重,又似乎并没有被他认识到,就是在做北京饭店扩建工程的室内装饰工作,因“四人帮”批“黑画”流产之时,他的媚骨依然显得坚贞不屈。是的,这就是乔十光!这就是不可改变的画家乔十光!

但是,毋庸讳言,乔十光此间的一切创作,只是在为未来更高层次的探索打开通道。他善于收集,素材,练功写生,不限于只画漆画,也同时画油画、国画、素描、速写,因为他懂得写生的要义不仅仅是为了练功和收集创作素材,同时也可以直接创作作品。不同于一般写生目的,乔十光的写生更注重艺术感受,重视个性表现。尤其试图引进中国传统文学、音乐、书法技巧来丰富自己的绘画。这对任何一位善于掌控全局的艺术家来说,都是促使他迈上更高层次的重要一步,甚至可以说是重要的捷径。

《泼水节》(1978)、《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77)、《梳妆的傣女》(1978)等代表画作中,艺术的多元已体现得十分明显。以《泼水节》为例,画家选取了几个妇女的背影作前景,把沸腾的人群及龙舟竞渡的激烈场面作为背景,画中人在观景,画外人在观画中人。近岸、对岸、龙舟都被处理成了水平的,几个妇女的身影则是直立的,并注意了她们之间的聚散变化,相互对应以及高低错落。这种水平与垂直、经与纬交织的结构,看似自然,实则是刻意安排的。在工艺上,综合运用蛋壳镶嵌表现傣女的白衣,螺钿镶嵌表现筒裙上的图案,银箔罩漆再研磨的方法表现绮丽的衣裙,水面则以泥银彩绘,整体效果明丽华贵,似有唐风。而在绘画之外,画家巧借卞之琳《断章》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之诗歌意境,将绘画的艺术语言推到另外一个高层次上。

1979年,《泼水节》参加建国30周年美展(第五届全国画展)获二等奖(一等奖未评出),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是乔十光追寻艺术的结果,重视生活的结果。

历史评价

乔十光的漆画是伴着现代性的民族意味的。它源自生活,超越生活,在更高的现代审美层次上又更深地融进了传统和西方的诸多因素和个人主观色彩。它是从民族文化,或者说是民间文化形态的内部实现其现代转型。与先前任何一个时间段不同的是,他的画在致力扑捉现实生存的真实与纯粹,着力发掘这种真实与纯粹的生存中所蕴含的智慧,以及深入思考此种生存智慧中所可能折射的永恒的人生哲理之光。不论是生活的回忆,命运的置疑,还是历史的反思,自然的遐想,无不紧扣对人的社会的探索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

把传统和现代相融合。

这就是北京漆艺研究会的使命,

这就是首都漆艺工作者的方位。

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

我们向四面八方走去。

——乔十光

这是乔十光在北京漆艺展上的发言,这不单单是一种诗意的外延,也是乔十光心灵的真实再现。其实,生活并不是外在的,艺术并不是外在的,它就在你的心里,在你因异化而创作的人性中。寻找返璞归真的生活家园,就是要重返人的生命的本真、本质。画家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他艺术创作的一个本体性因素和内在机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022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