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演唱的浪漫草原简谱

洪泽演唱的浪漫草原简谱,第1张

浪漫草原作词:崔富作曲:吕学东演唱:乌兰托娅army心在敖包上祈祷话在酒杯中激荡情在月色中缠绵爱在毡房里流淌祝福在哈达上诉说恋歌在小河边欢唱信念在马背上锤炼收获在牧场上飘香啊 这浪漫草原我生命的摇篮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爱恋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眷恋的地方心在篝火旁放飞话在歌声中飞扬情在奶茶中沸腾爱在琴声中荡漾梦想在风暴中洗礼友情在真诚中闪光昨天在故事里留恋今天在腾飞中辉煌啊 这浪漫草原我生命的摇篮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爱恋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生我养我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眷恋的地方music/song/29009816

藏族舞蹈。在我们熟悉的四种藏族民间舞中——堆谐、果谐、锅庄、弦子——无论哪一舞蹈,其体态特征都带有坐胯、弓腰、曲背的特点。显然,对于西藏舞蹈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仅是其现在所存在着的自然环境,而是藏族人民的性格特征。要探究形成西藏舞蹈体态特征更为本质的原因,还需要更深远地去追寻一下藏族的历史及社会制度和宗教。藏族在历史上是一个身处世界屋脊高山与草原上的游牧和农耕民族,有着强悍的体魄与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尽管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给当地人民的生存繁衍带来了诸多艰难,但是世代生息于此的藏族人民以其勤劳与智慧,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在这种特殊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宗教构成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民族生命的脉络。虔诚的宗教信仰与情感心理加之日常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生活习惯,形成了藏民日常生活中弯腰弓背的生活体态,反映在舞蹈中就进一步造成藏族舞蹈坐胯、弓腰、曲背的基本体态特征,并且发展成为一整套的动律风格系统。

对以上两个民族民间舞的分析,从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衍生出来的人体艺术文化,是对该民族精神目标与价值的认可,并在这种认可后,用舞蹈来强调并强化这种精神,于是该民族也就在这种力量的凝聚下团结、强大。因此,建立在一个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基础上的民间舞蹈文化必然被本民族的人们认同与喜爱。作为一种精神的产物,他既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群里联袂踏歌舞蹈中,把民族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了生存而奋斗。

由此可见,民间舞蹈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旨在自娱并与它的生长环境融为一体的舞蹈形式。民间舞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演进轨迹和表演系统,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在社会中它有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人民群众拥有的文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使它更健康地沿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演进。

西藏的民间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丰富多彩。藏族又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西藏的民间舞不仅将藏民族的勃勃生机,奋进拼搏的精神体现了出来,而且有极强的健身作用。

西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吐蕃王朝第一代首领德勒晓勒王时期,“噜”(静态的歌)和“桌”(动态的舞)已发展起来。并有“德勒晓勒王时期,歌舞盛行”的语句。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安定社会,制定“十善法”。据〈西藏王统记〉描述:在公布这部法典之际,全藏欢腾,“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萤鼓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法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在西藏,各地区的民间舞形态和形体动作不尽相同。在他们开展的很多舞蹈活动中,都有极强的健身作用,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踢踏舞);有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豪迈奔放的农村牧区“果桌”(锅庄舞)等等。这些歌舞融文娱与体育为一体,活泼、健康、高尚。它将体育、娱乐、艺术结合一体,也是一种体育娱乐、艺术活动。西藏民间舞不仅花样多,技巧高,而且又与藏民族艺术相结合,揉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表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既是娱乐,又能强身健体。此外,在西藏的寺庙和民间,还流行着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如鹰舞、狮舞、牦牛舞、鹿舞、猴舞等,很有些类似于汉族地区的五禽戏,这些舞蹈具有“宣导郁”、“通利关节”,强身健体的作用。跳舞不是单一的运动,它总是伴随着音乐,是运动揉于音乐,音乐调配运动的一种综合活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欢快、轻松的音乐,可使人精神振奋,精力旺盛,血脉流通,经络畅达。故经常跳跳藏舞,不但可以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身体健康,而且能乐在其中,养在其中,医在其中。 西藏的民间舞又是一种有氧舞蹈运动形式,尤其是在高原环境下,对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有助于调整情绪,使心身得到放松,从精神上得到降压或者使血压得到恢复等良好效果。通过藏舞这种有氧健身锻炼疗法,能使动脉柔软扩张,血流顺畅,如果经常在适合的场所跳跳藏舞,可以使血管处于有益的柔软扩张状态,以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因为在跳藏族民间舞时,要求舞者挺胸、吸腹,头、劲、背、腰、胯、踝各部位动作协调一致,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联合运动,使动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实而不松,从而达到美的统一。民间舞可以发展身体素质,特别是协调性,灵敏性,能促进骨骼肉、内脏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发展,民间舞可以说也是积极性休息方式的一种。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在学习工作之余或休息时间跳跳民间舞,转移一下大脑中的“兴奋灶”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能使生理与心理机能得到调节。通过悦耳的音乐,优雅的舞姿,不仅培养了运动者本身的想象力、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使人精神振奋,感到充满力量,更适于青年人朝气蓬勃的性格特点。总之,西藏民间舞突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可使全民健身活动在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进行,从而达到身心愉快、强身健体的目的。

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坐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高原、草原等地区,气压相对比较低,爬山、跳水等劳做时假如挺胸,会导致气息不通畅,因此根据自然环境,动作体态需要含胸,松弛。它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而从舞蹈角度看,却另具一种美感。

四川藏族人民通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一样能歌善舞,且有“歌舞海洋”的美名之称,研究四川地区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以及风格特征,对于了解藏族舞蹈的艺术风格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扬也能做出不少贡献。

《浪漫草原》

演唱:齐峰

作曲:崔富

作词:崔富

心在敖包上祈祷,话在酒杯中激荡

情在月色中缠绵,爱在毡房里流淌

祝福在哈达上诉说,恋歌在小河边欢唱

信念在马背上锤炼,收获在牧场上飘香

心在篝火旁放飞,话在歌声中飞扬

情在奶茶中沸腾,友情在真诚中闪光

昨天在故事中留恋,今天在腾飞中辉煌

啊,这浪漫草原

我生命的摇篮,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爱恋的地方

啊,这浪漫草原

生我养我的地方,啊

这浪漫草原,我永远眷恋的地方

扩展资料:

《浪漫草原》收录在2008年发行的齐峰个人音乐专辑《浪漫草原》中。

《浪漫草原》是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草原歌王齐峰的个人音乐专辑。该专辑于2008年02月由中国学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2年由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齐峰音乐合辑,该专辑更名为《我的根在草原》,共收录齐峰十二首音乐作品,主打歌曲为同名单曲《浪漫草原》。

蒙古族舞蹈和藏族舞蹈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1 特点不同: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而藏族舞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2 分类不同:蒙古族舞蹈主要分为安代、顶碗舞、筷子舞、盅子舞、角斗、普修尔乐舞、圈舞等,而藏族舞蹈则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

3 风格不同:蒙古舞多为热情奔放,节奏欢快,而藏族舞多以颤膝、堆谐、上身的放松随动为基本类型,有时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有时又注重情感的表现,踏地为节,优美豪放,粗犷激扬。

以上是蒙古族舞蹈和藏族舞蹈的区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糖豆广场舞课堂的曲目

糖豆广场舞课堂专辑大全,萱萱广场舞 鸿雁High歌黑骏马一万个对不起一万个舍不得一曲红尘一物降一物下个路口见东北东北两只蝴蝶中华全家福表演中国吉祥中国味道中国歌最美中国美中国节中国范儿为你等待乌兰巴托之夜云飘飘人人都有好心情人生车站今夜舞起来今生无缘来生再聚今生爱的就是你今生相爱伤不起你是我的天籁你是我的罗密欧你是雄鹰我是翅膀俏姑娘倍儿爽倍儿爽歌词借点情借点爱偷心的郎傻傻的情歌唱出来兰花草兵哥哥冰雪天堂凤凰飞剪不断理还乱北江美千金难买e68a84e8a2ad7a6431333361303030我愿意千错万错爱你没有错卓玛印度美女原香草又见山里红吉米阿佳咚巴拉咪咕咪咕哑巴新娘哥哥妹妹哦想唐古拉唱春唱花儿的花儿善良的姑娘喜盈门回家就是年因为爱着你圣地 圣洁的 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歌词大家一起来大辫子大风歌天下的姐妹天蓝蓝天马套马杆女大要出嫁女汉子好了伤疤忘了疼含好运来如果你不爱我请让我单飞妈妈的爱地久天长姑娘我爱你婆婆也是妈孔雀公主家乡的味道家乡风小妹听我说小小新娘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山里江南山里红视频幸福爱河康定情人开门大吉开门红张灯结彩心乱乱心花开在草原上快乐广场快乐给力思密达恭喜发财情人鹤顶红情歌天下唱我不是高富帅我从草原来我们一起前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我最爱小花我爱大中国我的九寨我的小宝气我的玫瑰卓玛拉我要去 戒了爱情戒了你打住打住拜新年接新娘摇摆哥敖包再相会新天仙配新年财运到新时代女兵新走西口春天的滋味春天蝴蝶飞春花儿开最动听情歌最炫民族风最美最美最美 月亮传奇月亮传奇桃花运恰恰梅花泪梦中的蝴蝶梦缠绵梦里水乡欢乐山寨歌在飞水乡新娘泉水叮咚响浪漫的草原火了火了火火了爱火火的中国风火火的姑娘火火的爱火红的太阳火红的花儿火苗 辣的情热辣辣燃烧我的爱爱上草原爱上你爱从草原来爱在我们大中华爱就要爆灯爱情神马价爱我你就把我来追求爱的世界只有你爱要怎么唱牧羊姑娘玫瑰花玫瑰花儿香琴弦等着歌白马王子相恋相见真的不容易秋风无情等你等了那么久策马奔腾粉红色的回忆分解糖豆广场舞世界风01-江南style糖豆广场舞世界风-nobody糖豆广场舞赶月亮糖豆广场舞马上有钱糖豆课堂为你等待红尘情歌红山果红红火火红红火火闹新年纳木错纳西情歌绿旋风美丽中国年美丽姑娘花一样美丽的七仙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了美了美观不美观老婆最大自由飞翔偶像万万岁舞动中国花开万朵花楼恋歌花蝴蝶恰恰茉莉花草原一枝花草原上的月光草原情哥哥草原情歌草原的姑娘嫁我吧草原的月亮草原绿了草原舞曲荷塘月色莲的心事男声蝴蝶不懂花的泪蝴蝶翩翩飞蝴蝶飞西海情歌要抱抱要爱爱让祝福飞谁是我的郎财源滚滚来走天涯赶月亮跳到北京踏浪辣妹子的爱这条街迟来的爱送情郎遇上你我很快乐郎才女貌都是为了爱醉月亮醉相思采槟榔锦上南京问候你阿哥阿妹跳起来雪山姑娘飞歌醉情怀马上有钱高原蓝魅力无限广场舞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广场舞姑娘水晶晶广场舞我只想和你在一起dj广场舞我要做你怀里的一只猫广场舞拿出你的情抓住你的爱广场舞爱你一百岁广场舞真不是闹着玩广场舞说好了不再为你流泪千金难买我愿意。

2糖豆广场舞课堂的介绍

《糖豆广场舞课堂》是由糖豆网出品的一档运动健身节目,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档针对广场舞的教学视频课程。节目分为正面演示教学,背面演示教学,慢速口令教学,重难点提示,舞蹈小常识等板块,每周学习三首流行的广场舞曲目,每首曲目分为上下集教学。旨在普及广场舞运动,推广全民健身。自2012年6月18日开播以来,深受全国广大舞友的喜爱,仅开播一个月累积播放量已达一百万次。

3谁料皇榜中状元 糖豆广场舞正面演示 背面示范分解动作教学

糖豆广场舞《谁料皇榜中状元》由君君编舞。该视频在糖豆等多个网站有上传并可下载舞曲。输入舞蹈名称就可以搜到。

歌曲:《谁料皇榜中状元》

演唱:童丽

所属专辑:《黄梅小调》

歌词:

为救李郎离家园,

谁料皇榜中状元,

中状元着红袍,

帽插宫花好啊,

好新鲜哪!

我也曾赴过琼林宴,

我也曾打马御街前,

人人夸我潘安貌,

原来纱帽照啊,

照婵娟哪!

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

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

为了多情的李公子,

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

……

4糖豆广场舞课堂的往期节目

20120723 吉米阿佳(上)zhidao20120724 吉米阿佳(下)20120725 小小新娘花(上)20120726 小小新娘花(下)回20120727 哑巴新娘(上)20120728 哑巴新娘(下)20120730 最爱小花(上)20120731 最爱小花(下)20120801 傻傻的爱傻傻的等待(上)20120802 傻傻的爱傻傻的等待(下)20120803 莲的心事(上)20120804 莲的心事(下)20120806 草原答绿了(上)20120807 草原绿了(下)20120808 粉红红色的回忆(上)20120809 粉红红色的回忆(下)20120810 幸福爱河(上)20120811 幸福爱河(下)20120813 花蝴蝶(上)20120814 花蝴蝶(下)20120815 草原情哥哥(上)20120816 草原情哥哥(下)20120817 泉水叮咚响(上)20120818 泉水叮咚响(下)20120820 我不是高富帅(上)20120821 我不是高富帅(下)。

5糖豆广场舞课堂2015草原歌曲有哪些

爱情在草原

词曲:陈玉建

演唱:夏兰

茫茫的天涯茫茫的路

茫茫的草原碧蓝的天

草原上有你我的爱恋

爱你的心永在心田

草原的姑娘洁白雪莲

奔驰的骏马越过山涧

清澈的河水映着你的脸

就像晚霞惹人留恋

你带我飞驰在草原

我和你飞翔在蓝天

你送我美丽的格桑花

我送你幸福和祝愿

你带我飞驰在草原

我和你飞翔在蓝天

你我的爱情在草原

草原在你我的心田

这篇关于少儿民族舞: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藏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它依附于藏民族文化的广阔背景,形成了藏族传统体育产生的多渠道性。概括起来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形成与起源有以下几方面。

 一、生产劳动

 人类早期的体育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尤其是狩猎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西藏史前人类的体育活动,也是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西藏原始人类的体育活动本身就是生产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是直接、间接地为生产劳动服务。藏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其内容和形式多与游牧有关。对于他们来说,掌握骑马和放牧的必要本领,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必备条件。游牧中使用的抛石头工具,也是驱赶虎豹豺狼的武器,后来抛石头这一活动成为一项十分有趣的藏族民间体育活动。

 藏族传统体育在起源与形成中具有明显的文化生产属性,这种文化生产属性是由于人类在创造体育文化的过程中遵循文化发展的结构性和规律,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提炼体育成分,并逐渐从生产中剥离体育活动,派生出具有独立、完整的体育文化之表现。各种肢体活动,如走、跑、跳、掷、攀登和游水等,都可以作为身体运动而归入能产生体育的根基之中。象征文明的体育是人类在摆脱愚昧和野蛮,跨向文明社会的一种精神文化生活样式。当时的体育活动是贯穿在原始人日常的生产劳动和娱乐生活中,为了生存的需要而进行的训练。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体育文化原始成分保留最丰富的一种形式,它最能反映体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里程。

 比如藏族传统体育中的射箭、掷石、摔跤等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生产要素的印痕。而且马上及赛牦牛项目是藏族人民生产的必备工具,离开马匹和牦牛,生产无法进行,由此演化出的马上运动和赛牦牛成了藏民族开展最普遍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在藏族民间,生产因素是藏族传统体育的灵魂,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他们能轻易地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亲切感。

 二、文化艺术

 原始的农耕文化促成了村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村落文化环境中也享受了某种精神文化生活。如原始的音乐、舞蹈等娱乐性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审美意识,作为娱乐性的审美愉快,从中体现娱乐和快乐的心理体验,还隐含着健身、嬉戏和竞技等功能。为此,载歌载舞不仅具有健身效果,而且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弓箭射出后发出的不同弦音,启发了人们制造有弦的乐器。早期音乐的出现,也促进了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原始的民间舞蹈,也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它对人们锻炼身体是很好的方法。

原始氏族公社重集体生活,平时和战时都注意群体一致的活动。舞蹈时重步伐的一致,对群众是很好的训练方法,有增进健康,锻炼身体的作用。原始舞蹈的第二个作用是表示狩猎成功后的欢乐,娱乐意义大于生产意义。在舞蹈中的动作协调一致,表现了藏族先民们在劳动之余跳舞唱歌的欢快场面,使我们仿佛看到原始社会集体舞与文娱生活的一个缩影。从这幅岩画中也可判明,藏族以原始舞蹈形式出现的身体行动,不仅能使人们的心情愉快,而且也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的需要。这些活动的发展也是舞蹈艺术的最初表现形式。

 三、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生命的产生和终止,引起了古人对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在吐蕃社会早期,藏医就开始了对生命和身体运动的研究。在古代藏医的思想里,充满了对自身健康的祈望,表达了对病痛的焦虑和不安。为了追求长寿,避免早夭,先哲们对生命本质进行了探索。藏医认为促使体内气血流通的有效方法是进行体育运动。西藏历代养生学家都非常重视形体运动、养生健身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例如,吐蕃名医就极力提倡动以养生,宇妥·云丹贡布在其《 四部医典》中提出“ 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方可“ 使皮肤光泽四肢硬”。”对养生健身的作用,主要在于运动能使精气流通,不致血脉壅滞。

 因此,宇妥极力通过竞行走、按摩、吐纳等运动锻炼来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四部医典》中提出的“ 勤竞行走搓身祛培根”的方法,可以“ 流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平和”,增强身体活动。显现出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生命观。可以看出,由于活跃“ 生命价值”理论的发展,必须繁衍了对体育价值的理解,并形成藏族特有的卫生保健和民族体育活动。

 四、原始宗教

 藏族传统体育活动最初是作为一种求神拜祖的祭祀仪式和活动而创作的,祭祀天地的过程中形成了有宗教文化内容的体育活动。

 藏族居住地区的传统体育和民间舞蹈形式,与宗教祭典有着直接的关系。如藏族先民的原始宗教活动方式,最主要的应是举行祭祀仪式。而这种祭祀仪式,又是由煨桑、血祭和祈神舞蹈等三种内容所组成。在藏族民间的不少宗教节日,举行的“ 跳神”大会上表演的法舞、宗教舞蹈,不但寺院喇嘛参加表演,还由喇嘛伴以长号、鼓钹等宗教音乐。

 再次,在表演法舞、宗教舞时,人们还要围绕“ 祭坛”作宗教祭祀活动。这些形式是为了娱神、谢神,与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进行沟通,或者是为了除病去邪、祈求种族的繁衍和劳动丰收等目的。所以说,藏族传统体育和民间舞蹈与巫术和宗教关系密切。其情形不仅在吐蕃时期的传统体育活动中色彩浓烈,在现当代藏族传统体育和民间舞蹈中也不难寻觅踪迹。

原始宗教需要有一些身体活动特色鲜明的仪式来实现其信仰。这些企盼生存的祈神方式虽含有为了生存的悲怆阴影,但也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获得了衍生,形成了今天的藏族传统体育。

 从另一方面来说,藏族先民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作斗争时,饱含着失败的苦痛,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无能为力,沉重的历史负载,造成他们寻觅起超自然力的心理机制。宗教总要选择一种宜于它弄神作鬼、祈福逐邪的具有审美力的表现手段,作为“ 超自然力的”具象形式。在原始的体育活动中,总要戴上鬼面具东窜西跳,张牙舞爪,乱舞乱蹦,与鬼拼搏力战,特别是巫师那出神入化、浑洒自如的身体动作和狂热的情感、可怖的神态,使观者目瞪口呆,玄虚莫测。引人入神的神与鬼的搏斗场面,刺激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理,企图占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终于相信他的身体舞动具有无穷的力量。

 人们就在这种赏心悦目的观赏中,潜移默化地接收着宗教宣传,在审美欣赏中不知不觉地为宗教所征服,从而感受着宗教的威力,激发着人们的情感,增强人们的敬仰与恐惧心理,实质上这种原始的宗教体育形式既“ 娱神”又“ 娱人”。人们把对自然物、神灵的崇拜用一种宗教的祭祀仪式来表达,并把体育也包容在宗教仪式之中,如人们在神灵的祭坛前奉献上技艺、力量、速度、耐力、勇气和胆略等,以博取神灵的欢心,祈求神灵施福降恩于人类。正是通过祭祀仪式,把体育与宗教这两种在本质上根本对立的精神需要混融在一起了。宗教的发展无形中也促进了体育活动内容的丰富。

 在西藏发现的岩画为我们研究原始宗教与藏族史前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蔡显敏在《西藏岩画》中论述认为:西藏岩画中其内容是史前的日、月、动物、狩猎和生殖崇拜,到渐渐刻有战争、宗教、通商等生活的发展图卷,直到苯教的初步形成时,岩画表现的原始体育形式就有数个战士持盾,执矛准备战斗的情景,具有很大的原始宗教色彩。

 早期的藏族传统体育活动受宗教观念的影响,有些项目甚至直接渊于宗教仪式。当时,自然界的力量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这时的祭祀活动往往带有强烈的“ 巫术”性质,而且具有“ 攻击性”和“ 集体性”。而在祭祀活动中,巫术是妄图利用“ 超自然力量”来实现某种愿望的法术,是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而巫师是原始巫术的执行者。在大庭广众之下,还要用身体活动来表现种种巫术。可以认为,原始社会的巫师是最早的音乐家、戏剧家、舞蹈家,也是最早的体育家和运动员。渐渐,一些巫术变为游戏、竞技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今在青藏高原各地还可看到带有宗教色彩的体育活动形式,如在江孜的“ 达玛节”上进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不管是拔河,还是武士习武、跑马射箭,均伴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少运动员是寺院僧人,且头戴各种宗教面具参加比赛。藏族民间的祭山插箭、斗剑和珞巴族的刀舞等均带有原始巫术性质的体育活动。

在西藏的不少地方,举行宗教仪式和辩经的场所,同时又是运动的场所。“如望果节”不但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还伴有大量的体育活动内容,如赛马、射箭等。具有远古遗风的那曲草原赛马会上,虔诚的赛马者先要敬神,接受身穿袈裟老者的祝福,也说明宗教对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藏族传统体育受宗教的制约,充当宗教的工具而控制与驾驭信徒,让信徒相信宗教的“ 万能”,神“的至高无上”。在宗教活动中出现了具有一定普及性和广泛性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各种宗教节日,大多伴有一定的体育活动。而且宗教内容又赋予了藏族传统体育特殊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属性。

 藏族传统体育原本出自民间,正因为它具备激发人类力量的特征,宗教借助它作为人与神鬼交往的手段,履行宗教的使命,扩充宗教的影响,导致信仰者对崇拜客体想入非非。他们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把对人生的理想,改造现实与自然的希望和对健与美的追求,贯穿于他们所塑造的运动形式上。在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中,也表现了藏族人民为发展人类自身,增进人的健康,使之适应恶劣自然环境和艰苦劳作的要求。所以史前及古代的体育和现代藏族体育具有相似的意义,都是表达一种心理的认同,祈祷心中的主,企盼神灵赐予果实、幸福,免除灾难。

 五、军事

 竞技项目的形成,大多与军事训练有关。由于狩猎和战争的需要,史前时从部落首领到民间百姓都崇尚习武,使民间体育具有军事活动的内涵。原始群居时代,人类的主要社会活动是求食与攻防,出现了原始的战争。战争的出现,推动武器的发展和战斗技能的演进,对于战斗人员事先进行的身体和军事技能训练,无疑促进了他们身体素质和技能技巧的发展。因此,军事战争与体育有密切关系。

 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阶级社会早期 (约公元1 至 7 世纪)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中,主要反映了游牧民族部落社会藏族人民恢宏的战争场面。而与战争、军事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形式也随之产生,与头领产生方式相适应,古代藏族部落普遍通过寓练于乐的竞技活动或狩猎实践提高士卒战斗力,进行骑马、摔跤、射箭、举重物等具有军事性质的专门军事训练。尤其在向敌人发动进攻前或取得征服胜利后,对勇敢善战的人,要论功行赏。各部落要举行盛大的体育比赛,进行骑马、射箭、角力、捕杀野牛、掷骰子、挤奶等各种各样的技能与力量的竞赛,出类拔萃的,除受到全部落人的赞美、祝贺外,有的还有一定的物质奖励。

 弓箭最初仅使用于原始狩猎生产,逐渐演变,后用于战争,遂成兵器。随着人类发明了火器,弓箭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实用意义。来源于远古藏族先民的狩猎或军事活动的射箭,逐渐演变为体育项目。

 六、民族认同是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形成的基础

 藏族传统体育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得到藏族人民普遍的认同。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从其表现形式看不仅具备了藏民族文化形象的意义,而且让我们感受到藏民族远古的生活气息。如青藏高原赛马大多有马上拾哈达项目,马上拾哈达是藏族同胞以一种特有的形式将藏民族文化中的哈达文化与体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是以藏族传统为核心,基于现实的社会文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之上,真实、全面地反映藏民族的时代精神风貌,符合民族成员的审美情趣和娱乐需求,使藏族同胞由衷地产生民族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把族内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构成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氛围,更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藏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层次上进化、延伸,在文化内容上拓展、充实;在文化形式上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是人类从动物野性变为人性的过程,也是上述因素相互综合演化的结果。藏族体育活动的发展过程如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经历了古代体育文化、近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产生了跑、跳、投、攀爬等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今天如此灿烂夺目的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由此可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根基,而体育文化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19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