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济慈的作品有什么特点,第1张

作品:《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

写作特点:

济慈所独有的对大自然的感爱、想象以及生动表现这一切的卓越才华,他主张"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事物外貌,表现景物的色彩感和立体感,重视写作技巧,语言追求华美,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极大。想象丰富,色彩绚丽,洋溢着对自由的渴望,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进步倾向。

简介: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1]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1外国诗两首 蝈蝈蛐蛐

这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着明朗欢乐的情调。

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季(可参看济慈的《秋颂》),况且,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时节。这样,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小诗很富于田园诗的情趣。着墨不多,冬夏两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篱笆和浓阴,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把人自然引入静谧安详的境界。这时传来的蝈蝈和蟋蟀的声音,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真可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收到以动衬静的效果,能唤起人一种亲切的回忆。为了适于表达主题,诗人采用了冬夏对比的手法,然而,由于夏冬两种境界之情调十分相似,加上诗人明写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添上由蟋蟀到蝈蝈的巧妙联想,使全诗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之感。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2国外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蝈蝈和蛐蛐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

躲进了树荫,却有个声音

在草地边、树篙闻飘荡不止;

那是蝈蝈在领喝,在奢华的夏日

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

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

就在草寸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在寂寞的冬夜里,当霜雪

织出一片静寂,炉边的蛐蛐

尖声吟唱,歌声随着温度上升,

使人在睡意朦胧中恍惚听得,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

《夜》

作者:[俄国]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3国外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到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这是诗的第一节,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盛夏时“蝈蝈的乐音”。

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领以下7行诗,主要写了“蝈蝈的乐音”。还写了“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丛”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写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喜悦的世界,并以此烘托了夏天白日里“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这是诗的第二节,用动静相衬的手法,描写冬日“蛐蛐的歌儿”并将前一节的画面叠加起来,交织成大地的诗歌。用“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领起以下5行诗,主要写了冬日的“蛐蛐的歌儿”。

“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等语句写出了冬天严酷冷清的景象,“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语句表现了家中的温馨气氛,并以此衬托了“蛐蛐的歌儿”的悦耳动听。结尾两行诗通过联想将“蛐蛐的歌儿”与“蝈蝈的乐音”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的永恒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在诗人的联想中,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夜》夜赛宁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这里有(听觉)又有视觉,夜有与白日的联想与对比,虽然不言静而静自现。第二节接着写(在夜的寂静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的歌唱,这是(以动写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路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

第三节进一笔描写了(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美丽月色)。

4(蝈蝈和蛐蛐)一首外国诗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也是一首大自然的欢歌。它描写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妙无比,歌颂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有时间看看这个。看有没有一点帮助。

5国外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夜》

蝈蝈和蛐蛐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 躲进了树荫,却有个声音 在草地边、树篙闻飘荡不止; 那是蝈蝈在领喝,在奢华的夏日 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 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 就在草寸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在寂寞的冬夜里,当霜雪 织出一片静寂,炉边的蛐蛐 尖声吟唱,歌声随着温度上升, 使人在睡意朦胧中恍惚听得,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 《夜》作者:[俄国]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6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和什么并称为文学体裁四大样式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

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蛐蛐和蝈蝈的鸣叫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济慈画像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

1816年发表处女作《哦,孤独》。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崭露头角。

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

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像”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

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在此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7初三语文人教版第四课外国诗两首的《蝈蝈与蛐蛐》的格式怎么那么奇

主要是因为这是外国诗,外国诗的文体与国内有所不同

《蝈蝈与蛐蛐》一诗的构思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富有内涵,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蛐蛐和蝈蝈的鸣叫象征着什么?

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8诗歌赏析蝈蝈与蛐蛐

蝈蝈与蛐蛐

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蝈蝈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诗词版译文

蛐蛐

蝈蝈与蟋蟀

济慈

大地富诗意,绵绵无尽期:

日炎鸟倦鸣,林荫且栖息。

竹篱绕绿茵,芳草新刈齐;

其中忽有声,绕篱悠悠起—

原是蝈蝈歌,欢乐渠为首;

仲夏多繁茂,泛若不系舟,

享之不能尽,歌来不知愁;

偶然有倦意,野草丛中休。

大地富诗意,绵绵永不息:

冬夜洵凄清,霜天多岑寂,

此时有灶炉,火焰暖人心。

蟋蟀乘雅兴,引吭吐妙音;

主人嗒然坐,似眠又似醒,

莫非蝈蝈歌,来自远山青

英文版蝈蝈与蛐蛐

On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Cricket John Keats

The poetry of earth is never dead:

When all the birds are faint with the hot sun,

And hide in cooling trees, a voice will run

From hedge to hedge about the new-mown mead;

That is the Grasshopper's—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 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 for when tir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The poetry of earth is ceasing never:

On a lone winter evening, when the frost

Has wrought a silence, from the stove there shrills

The Cricket's song, in warmth increasing ever,

And seems to one in drowsiness half lost,

The Grasshopper's among some grassy hills

9英国诗人济慈及作品《蝈蝈与蛐蛐》写作背景

《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来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给人以广阔的想像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的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反衬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那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一、济慈的代表作品是——《恩底弥翁》。

  二、恩底弥翁:

  恩底弥翁(古希腊语: Ἐνδυμίων, Endymiōn),又译安狄明(此译名出自《斐多篇》),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牧羊人。卡吕刻(Calyce)与厄利斯国王埃特利俄斯之子,一说为宙斯(Zeus)之子。恩底弥翁最著名的传说是与月亮女神塞勒涅(Selene)的恋情,最后恩底弥翁处于长眠,永葆青春,每夜在睡梦中与塞勒涅相会(恩底弥翁的美梦)。

  三、关于恩底弥翁:

  希腊神话中关于恩底弥翁身份的说法较多,为厄利斯国王,带领埃俄利亚人从特剌刻来到厄利斯,并在此建国筑成,与一个仙女结婚,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据伪阿波罗多洛斯(《书库》)说,恩底弥翁是卡吕刻(Calyce)与厄利斯国王埃特利俄斯(Aethlius)之子,另一说为众神之王宙斯(Zeus)之子,又有根据史料认为恩底弥翁是来自卡里亚(Caria)的牧羊人。老普林尼则认为恩底弥翁是第一个观察月亮运行轨迹的人,并用此说来解释恩底弥翁与月亮女神每夜的相会。

  四、传说:

  恩底弥翁是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牧羊人,他在小亚细亚的拉特摩斯山(Mount Latmus)牧羊。他住在一幽静明媚的山谷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有时,当羊群在四周茂盛的草地上逍遥自在地吃草时,他就在草地上沉睡,丝毫不受人世间悲伤与忧虑的侵扰。

  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当塞勒涅驾着马车穿越天空时,无意中看到一位漂亮青年正在下面静谧的山谷中睡觉。她芳心荡漾,对他充满爱慕之情。她从月亮马车中滑翔而下,匆忙而深情地偷吻了一下他的脸,甚至当熟睡中的恩底弥翁睁开双眼看到仙女时,也有点神魂颠倒。但眼前的一切很快消失,以致他误认为这是一场梦幻。每天夜间,塞勒涅都从空中飘下偷吻熟睡中的牧羊人。然而女神偶尔一次的失职引起了主神宙斯的注意。众神与人类之父决定永远清除人间对女神的诱惑。他将恩底弥翁召到身边令他作出选择:任何形式的死亡;或者在永远的梦幻中青春永在。牧羊人选择了后者。(另一说为月神请求宙斯让恩底弥翁长眠并永葆青春)他永眠在拉特摩斯山上。每晚月亮女神怀着悲哀的心情看望他,吻他。

  五、约翰·济慈简介: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1 有没有关于玫瑰的诗

彭斯 Robert Burns(1759~1796)英国诗人 。

a red,red rose 《一朵红红的玫瑰》

o 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啊,我爱人象红红的玫瑰,

that's newly spring in june: 在六月里苞放;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啊,我爱人象一支乐曲,

that's sweetly play'd tune 乐声美妙、悠扬。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你那么美,漂亮的姑娘,

so deep in luve am i: 我爱你那么深切;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

till a'the seas gang dry 一直到四海涸竭。

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直到四海涸竭,亲爱的,

and the rocks melt wi'the sun; 直到太阳把岩石消熔!

o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

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 只要生命无穷。

and fare thee week,my onlu luve!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

and fare thee awhile! 再见吧,小别片刻!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我会回来的,我的爱人,

tho'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即使万里相隔!

《一朵红红的玫瑰》赏析

这首诗出自诗人的《主要用苏格兰方言写的诗集》是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

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要一直爱到海桔石烂。这样的爱情专注使人想到中国的古老民歌:”上邪l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人的哀婉和柔情又可用《诗经》里的一句来说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何等的坚决和悠长!

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诤人坚信: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2 有关玫瑰的诗句

1、要生活啊,信我的话,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龙沙

2、让睁眼看着玫瑰的人,也看看它的刺。——印度·泰戈尔

3、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芳香。——英国·莎士比亚

4、闻道江南种玉堂,折来和露斗新妆。却疑桃李夸三色,得占春光第一香。——清·秋谨《玫瑰》

5、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唐·李建勋《春词》

6、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7、虽然人能长得玫瑰一样美丽,但她的美貌终有一天要消失。——英国·史文朋

8、一个女人不管有多么的风华绝代,才华出众,如果没有爱情,那也不过是一朵等待枯萎的玫瑰而已。——张爱玲

9、人生并非充满了玫瑰花,倒是有时路上的荆棘刺痛了你。——法国·巴尔扎克

10、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唐彦谦《玫瑰》

11、玫瑰是美的,但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英国·莎士比亚

12、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德国·歌德

13、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还有刺人的荆棘。——俄国·冈察洛夫

14、人类是一种使思想开花结果的植物,犹如玫瑰树上绽放玫瑰,苹果树上结满苹果。——安托·法勃尔·多里维

15、我的朋友,你是在这荒凉的世界为我而开放的温馨的玫瑰。把我深深的忧郁藏在你这位朋友之心的深处吧!——法国·杜·伽尔

16、理想主义者是这样的人,他们一注意到玫瑰比白菜香,就断定它能煮出更好的汤来。——美国·门肯

17、哦,朋友,这就是我的肺腑之言。因为有了你,蓝天才广阔无垠;因为有了你,玫瑰才火红艳丽。——美国·爱默生

18、我宁愿桌子上有玫瑰,不愿颈上缀钻石。——戈德曼

19、孩子灵魂的丰富创造,补偿了母亲灵魂的日渐贫乏。青春是玫瑰花坏,老年如荆棘王冠。——希伯莱

20、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靓妆愁日暮,流涕向窗纱。——唐·李叔卿《芳树》

21、名字本身有什么呢?我们叫做玫瑰的那种花,换个其它名字闻起来也一样芬芳。——法国·雨果

22、叫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谍通。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风流各自燕支格,雨露何私造化功。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人水沉中。——宋·杨万里《红玫瑰》

3 济慈的爱情诗

无情的妖女 骑士啊,是什么苦恼你独自沮丧地游荡?湖中的芦苇已经枯了,也没有鸟儿歌唱! 骑士啊,是什么苦恼你,这般憔悴和悲伤?松鼠的小巢贮满食物,庄稼也都进了谷仓。

你的额角白似百合垂挂着热病的露珠,你的面颊像是玫瑰,正在很快地凋枯。—— 我在草坪上遇见了一个妖女,美似天仙她轻捷、长发,而眼里野性的光芒闪闪。

我给她编织过花冠、芬芳的腰带和手镯,她柔声地轻轻太息,仿佛是真心爱我。 我带她骑在骏马上她把脸儿侧对着我我整日什么都不顾,只听她的妖女之歌。

她给采来美味的草根、野蜜、甘露和仙果,她用了一篇奇异的话,说她是真心爱我。 她带我到了她的山洞,又是落泪又是悲叹,我在那儿四次吻着她野性的、野性的眼。

我被她迷得睡着了,啊,做了个惊心的噩梦我看见国王和王子也在那妖女的洞中。 还有无数的骑士,都苍白得像是骷髅;他们叫道:无情的妖女已把你作了俘囚! 在幽暗里,他们的瘪嘴大张着,预告着灾祸;我一觉醒来,看见自己躺在这冰冷的山坡。

因此,我就留在这儿,独自沮丧地游荡;虽然湖中的芦苇已枯也没有鸟儿歌唱。 忧郁颂 1 哦,不不要去那忘川,也不要榨挤附子草深扎土中的根茎,那可是一杯毒酒,也不要让地狱女王红玉色的葡萄——龙葵的一吻印上你苍白的额头;不要用水松果壳串成你的念珠,也别让那甲虫,和垂死的飞蛾充作灵魂的化身,也别让阴险的夜枭相陪伴待悲哀之隐秘透露;因为阴影叠加只会更加困厄,苦闷的灵魂永无清醒的一天。

2 当忧郁的情绪骤然间降下,仿佛来自天空的悲泣的云团,滋润着垂头丧气的小花,四月的白雾笼罩着青山,将你的哀愁滋养于早晨的玫瑰,波光粼粼的海面虹霓或者是花团锦簇的牡丹丛;或者,倘若你的恋人对你怨怼,切莫争辩,只须将她的柔手执起,深深地,深深地啜饮她美眸的清纯。 3 她与美共居一处—一美呀,有着必死的劫数,还有欢乐,总是将手指放在唇间,随时准备飞吻道别;毗邻的还有痛楚的愉悦,只要蜜蜂来吮吸它就变成毒汁。

哦在快乐居住的殿堂里面,隐匿的忧郁有一至尊的偶像,尽管唯有咀嚼过欢乐之酸果,味觉灵敏的人方才有缘看见,灵魂一旦触及她悲伤的力量,立即束手就擒在白云纪碑上悬浮。 “每当我害怕” 每当我害怕,生命也许等不及我的笔搜集完我蓬勃的思潮,等不及高高一堆书,在文字里,象丰富的谷仓,把熟谷子收好;每当我在繁星的夜幕上看见传奇故事的巨大的云雾征象,而且想,我或许活不到那一天,以偶然的神笔描出它的幻相;每当我感觉,呵,瞬息的美人!我也许永远都不会再看到你,不会再陶醉于无忧的爱情和它的魅力!——于是,在这广大的世界的岸沿,我独自站定、沉思,直到爱情、声名,都没入虚无里。

4 关于玫瑰的名言和诗句

唐-徐夤-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

秾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

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

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唐-唐彦谦-玫瑰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唐-司空曙-和李员外与舍人咏玫瑰花寄徐侍郎

仙吏紫薇郎,奇花共玩芳。

攒星排绿蒂,照眼发红光。

暗妒翻阶药,遥连直署香。

游枝蜂绕易,碍刺鸟衔妨。

露湿凝衣粉,风吹散蕊黄。

蒙茏珠树合,焕烂锦屏张。

留客胜看竹,思人比爱棠。

如传采苹咏,远思满潇湘。

唐-卢纶-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

独鹤寄烟霜,双鸾思晚芳。

旧阴依谢宅,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

雨朝胜濯锦,风夜剧焚香。

断日千层艳,孤霞一片光。

密来惊叶少,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留春为远方。

尝闻赠琼玖,叨和愧升堂。

唐-李叔卿-芳树

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

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

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

靓妆愁日暮,流涕向窗纱。

唐-长孙佐辅-相和歌辞·宫怨

窗前好树名玫瑰,去年花落今年开。

无情春色尚识返,君心忽断何时来。

忆昔妆成候仙仗,宫琐玲珑日新上。

拊心却笑西子颦,掩鼻谁忧郑姬谤。

草染文章衣下履,花粘甲乙床前帐。

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

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谀。

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

看笼不记熏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始意类萝新托柏,终伤如荠却甘荼。

深院独开还独闭,鹦鹉惊飞苔覆地。

满箱旧赐前日衣,渍枕新垂夜来泪。

痕多开镜照还悲,绿髻青蛾尚未衰。

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5 关于玫瑰的诗词

司直巡官司无绪移到玫瑰花——唐 徐 夤

芳菲移自越一台,最以蔷薇好并栽。

稼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

春成锦绣吹折同,天染琼瑶日照开。

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

玫------宋·杨万里

非关月季姓名同, 不与蔷薇谱蝶通。 接叶连枝千万绿, 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胭脂格, 雨容何私造化工。 别有国香收不得。 诗人薰入水沉中。

玫 瑰------唐·唐彦谦

麝炷腾清燎, 鲛纱复绿蒙。 官妆临晓日, 锦段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 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 深浅两般红。

奉和李舍人昆季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唐·卢纶

独鹤寄霜烟, 双鸾思晚芳。 旧阴依谢宅, 新艳出萧墙。

蝶散摇轻露, 莺衔入夕阳。 雨朝胜濯锦, 风夜剧焚香。

断日千层艳, 孤霞一片光。 密来惊叶少, 动处觉枝长。

布影期高赏, 留春为远方。 尝闻赠琼玖, 叨和愧升堂。

6 关于玫瑰花的古诗

李建勋

春词

日高闲步下堂阶,

细草春莎没绣鞋。

折得玫瑰花一朵,

凭君簪向凤凰钗。

温庭筠

舞曲歌辞

·

屈柘词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绣衫金騕褭,花髻玉珑璁。

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

画楼初梦断,晴日照湘风。

李叔卿

芳树

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

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

靓妆愁日暮,流涕向窗纱。

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

齐己

蔷薇

根本似玫瑰,繁英刺外开。

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

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

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徐凝

题开元寺牡丹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徐夤

灯花

点蜡烧银却胜栽,九华红艳吐玫瑰。

独含冬夜寒光拆,不傍春风暖处开。

难见只因能送喜,莫挑唯恐堕成灰。

贪膏附热多相误,为报飞蛾罢拂来。

7 关于玫瑰的古诗

原发布者:武雄伟

描写玫瑰花的古诗 李建勋春词 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 温庭筠舞曲歌辞·屈柘词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绣衫金騕褭,花髻玉珑璁。 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 画楼初梦断,晴日照湘风。 李叔卿芳树春看玫瑰树,西邻即宋家。门深重暗叶,墙近度飞花。影拂桃阴浅,香传李径斜。靓妆愁日暮,流涕向窗纱。 齐己蔷薇根本似玫瑰,繁英刺外开。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徐凝题开元寺牡丹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徐夤灯花 点蜡烧银却胜栽,九华红艳吐玫瑰。独含冬夜寒光拆,不傍春风暖处开。难见只因能送喜,莫挑唯恐堕成灰。 贪膏附热多相误,为报飞蛾罢拂来。 徐夤司直巡官无诸移到玫瑰花 芳菲移自越王台,最似蔷薇好并栽。秾艳尽怜胜彩绘,嘉名谁赠作玫瑰。春藏锦绣风吹拆,天染琼瑶日照开。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张泌芍药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齐己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谁遣西来负岳云,自由归去竟何因。山龛薜荔应残雪,江寺玫瑰又度春。早岁便师无学士,临年却

8 一首关于玫瑰的诗

玫瑰系列之一

我就是那玫瑰

盛装忧郁和痛苦的杯子

神从天而降下了命令

他让我做一个——王

管辖花儿和情人的秘密

而今我定下了律法

我要你们都在秋天死去

包括我

我们将死于大地的怀抱

我们无可逃遁

玫瑰系列之二

我闻到了你玫瑰的气息,

痛苦的玫瑰的一生。

我们来自大地苦难的深处,

大地早就备下了最后的晚餐,

大地的恩情足以拥有我们的尸体。

我闻到了你玫瑰的气息,

痛苦的玫瑰的一生。

花开花谢可以总结我们的无所事事,

所有的花儿开放只是为了埋葬,

我们双手劳动挖掘坟墓。

我闻到了你玫瑰的气息,

痛苦的玫瑰的一生。

刺儿用他的固执让我们喊叫:

这哽咽在喉咙间的苦痛

和通过身体时沾血的幸福。

玫瑰系列之三

我从小就注入了玫瑰花的灵魂

骄傲地长刺,愤怒地开放

生命只是一场虚空中的舞蹈

孤独的美不需要人来理解

幸福的总会幸福

痛苦的总会痛苦

玫瑰花早就拥有了微笑

他的艳丽是他流的血

太阳美丽,月亮美丽

应该留一点香气和安慰

世界像玫瑰一样不朽

玫瑰却像世界一样死亡

玫瑰系列之四

是谁教会了我歌唱

迎着夕阳唱荒凉的歌曲

时代的大风轻抚我的伤痛——

我的无所事事的尖刺

昨夜我已经死去

怀抱宝石一样的露水

而我忧郁的香味

将拥有整个世纪的空间

玫瑰的悲伤轻而易举

幸福却万分艰难

你告诉我如今是傍晚

如今看不到美丽的月亮

玫瑰系列之五

住在一朵玫瑰花里

家在秋天凋谢

所有花儿的命运

所有花儿都将死去

家乡遥远,梦也遥远

石头的深处怎么寻找

石头不会开花

石头早就死亡

玫瑰系列之六

玫瑰是荷马盲目的双眼

手扶七弦与马骨

一朵玫瑰盛装黑暗美酒

玫瑰黑暗的火焰不需要你的眼睛

今夜有你所看不到的月亮

月光打湿柳树

今夜有你看不到洁白如玉的柳树

你拥有坚硬的手指

花瓣傲然的指向天空

十指深深插入地下

9 一首关于玫瑰的诗

我一直都有个愿望,希望有人~~~

我的家是一间白色小屋,隐藏在叶片间轻泻下的阳光里

如同散发着青草香的恬然梦境,

在阳光里,在日落的坡道上

玩着捉迷藏

帮我系上松开鞋带的爸爸

轻抱着酣然入梦的我

乘着仲夏的云朵去作一次小小旅行

白色房间里灯光摇曳

洋溢着无可比拟的幸福……

我酣然入梦……

今夜,

我的骑士为我

编织着蝴蝶色

的梦境…

——在这

充斥着恶意作弄的

玫瑰园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520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