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是: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原诗:
《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4、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5、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释义: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扩展资料: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表达心里: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
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出自:李清照[宋代]《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原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释义: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殷勤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扩展资料:
文章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 ,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根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就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
这首词气势磅礴、音调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另类作品,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李词中仅见的浪漫主义名篇。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为唐五代以及两宋词所少见。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 ”,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因为这首词写的是“梦境”,所以接下来有“仿佛”三句。这三句写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工诗善文,婉约词派代表,有“词国女皇”之称。她生于官宦之家,一生正处北宋、南宋交替的时代,其后半生更是动荡流离。46岁时,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在社会动荡局势中病逝。
两年后,李清照因无依而再嫁,却遇人不淑。张汝舟娶李清照,一不是欣赏她的旷世才情,二不是爱她的人品,只是贪图李清照的财物。婚后,李清照发现张汝舟人品有问题,而且是个贪官,经常虚报数额贪污军费,还有营私舞弊、骗取官职的罪行。
她对此毫不姑息,据实控告丈夫,并提出离婚的要求。经查证属实,张汝舟被判罪。按照当时法律,妻告夫,不管事实如何、丈夫有无过错,女子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因此坐牢,同时也给这段不幸的婚姻画上了休止符。
李清照不姑息贪夫,这成为史上一段沸沸扬扬的轶事,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值得敬佩的。
虽是一介女流,李清照骨子里却不失英雄本色。她不但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她秉持正义,坚守道德底线,具有超越那个时代的人格魅力。她宁愿身受牢狱之苦,也不纵容恶人嚣张,更不屑与小人为伍,这是她的操守,更是她的做人根本和正气。
在她的诗词中,这些气节都可得到证明。譬如“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故国情怀;还有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的“江山留与后人愁”“九万里风鹏正举”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佳句,堪称千古绝唱。
诗言志,信言不虚也。我们从李清照的诗词中,不难看出她的价值取向、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和正能量。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和追求男女平等的世界观,也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鲜活一面,可以说开她那个时代之先河,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人民网-宋代才女李清照:因憎恨贪腐把自己丈夫送进监狱
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1949年生于上海,安徽旌德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70年代末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文学家,他为儿童写了几十部书集,如《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作为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写作、主编了多部理论著作,如《儿童小说叙事式论》等。
梅子涵经典语录:
有些爱生活中看得见,有些看不见,文学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爱放在你面前。童话让人拥有爱、智慧和力量。
把阅读当成童年最重要的课,也就为一生的写作起草了最精彩的序言。
童话是属于世界的,在阅读儿童文学时不能有狭隘的爱国主义情绪。就像安徒生的童话,不仅属于丹麦,还属于全人类。
没有人会拒绝童话,尤其是贫穷的人。因为在童话里才有贫穷的人向往的日子,而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贫穷的人可能看不到希望,但是童话把希望给了他们,给了他们所有的人。
贫穷,艰难的生活,只是一个人诞生的机会和命运,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童话的,这是童话无限的力量。
阅读儿童文学,阅读文学,对孩子就是这样的栽种。这样的栽种,就会栽种进作文的写作里。栽种进整个的生命。
好的儿童作文应该溢满了天真。目光的角度天真,叙事的逻辑天真,语言、句子天真。一篇没有逻辑毛病的作文是不真实的。
阅读儿童文学与写作自然是有关系的,是非常整体的,养育的关系,养育一个生命的整体,养育一种心情,一种浪漫,一种从容的状态和安静的心情,养育目光、感觉和天真。
儿童文学的阅读根本不是为了提高一个孩子的写作水平。儿童文学是一个很大的文学,是非常大的一棵树,一个孩子的写作只是一个能力而已,一个盘子,一个篮子,一个木桶,你无法把一棵树放进盘子里,栽到木桶里。
儿童文学不是恶作剧文学。不是低级地装疯卖傻的文学。儿童文学是艺术。是叙事的艺术,想象的艺术,让人目瞪口呆的艺术。
没有成年人的喜欢,童话要进入童年很难。孩子们的书包里,全是教科书,感觉好重。一个感觉生命好重的人,不会有灵感。
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本有趣的童话吧,书包就会变得轻起来!
童话是真实的。它的美妙是真实的。美妙给我们的感动是真实的。它的诗意是真实的。诗意和情感在我们灵魂里产生的回响是真实的。它的哲学是真实的。哲学对我们的生命,对我们一生成长的方向和影响是真实的。它给我们的温暖和善良是真实的。
童话用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讲述着我们经历过或者没有经历过的、我们已经想到或者根本没有想到的情感。
相信童话的前提是读懂童话,读童话的孩子是会长大的,长大就会理解童话的意思。我们讲相信童话是指相信它的美好情感,相信里面那种快乐的情绪,相信里面的乐观,相信里面的豁达,相信里面的很多智慧,相信里面的很多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想不到的很多生命原理、生命规则,相信童话是指相信里面的很多对我们一生有用的能帮助我们去渡过一生生命的那种哲学。
阅读的意义不是说一定读一本书明白一个道理,有那么多道理好明白呢明白那么多道理干吗就不犯错误了吗
孩子从小阅读童话书,记忆里面就会有这种颜色,会有那种快乐。童话书里面的笑声会变成他心情里的精神里的笑声。
世界上没有圆满,任何以为自己已经圆满的其实都误会了。这是一本很简单的没有多少字的儿童文学告诉我们的。
优秀的儿童文学里面到处有哲学,如果你达到了比较高的阅读水平的话,你想看不见这个哲学都很难。
你要让孩子讨厌你,从早讲到晚,她就不喜欢你了。我们与孩子的许多仇恨,就是由爱转化而来的。
童年多阅读一些属于自已的文学书,这是种植童话,就是把非常奇异的想像力、非常美妙的心愿、非常善意的爱惜搁入自已的脑里,搁进思维和精神。它们不像一棵树成长是让你看见的,可是只要你成长了,它们也就附入了你的生命。
以阅读为乐,与经典同行。把书读薄,把人做厚。
这些故事陪伴着我们,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我们成长起来了。但这些故事会在我们心里慢慢的沉淀下来,经过岁月的流逝,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会形成一种优秀的品质。
你读的那些故事,故事里的语句、词汇,故事里人物说的话,故事里含有的道理和感情多多少少会留在你的记忆里,就像一棵树,阳光会洒下,雨水也会落到,有这些滋润,树就用不着想:我们的叶子怎么才能绿呢花怎么盛开不知不觉间,叶子翠绿了,新的叶子不断从枝上窜出来了,花儿也盛开了这都是不经意的,渐渐的。你不用去想,他们会来。
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诗意绝不是在表面的词句里,所有的真正的诗意是在深处。
一个孩子,不是尽情地享受今日的童年,而是想着长大,想着成才,都是很违背生命的意义的。他首先应该享受到生命的快乐,然后才是为这个让他生长的人类做一些努力,让后来的生命有更好的机会和抚育。
从童话中学会引导孩子在人生的路上独自行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个性,从小建立起孩子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样孩子也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童话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生命中的诗意是可以为你生活带来新的空间。
儿童文学最好的精神在哪里,总不是一种悲哀而结束。不会落在心痛和绝望上。 任何文学感觉比较好的人,读到结尾的时候就会心跳,心怦怦地跳的感觉。
儿童文学是属于儿童、父母的文学,所有的和童年密切相关的职业的人的文学。是小学老师的文学。
我们没有在童话的摇篮里躺过,睡眠过,没有童话的阅历和记忆。儿童文学就是寒冷中盖在孩子身上的那条暖暖的毯子。
宁要真实地幼稚,不要看不出童年的成熟。
有彩虹的童年心情,童年感觉很普通的蓝色小水桶就是大海。童年的天真和敞开,渴望和奔腾,使人类总会留下来的基础的素质,是人类的彩虹。
给我们的孩子们一个阅读的正途,他们童年的神采才确定了烂漫。
爱的花一棵棵栽下,童年里的夜晚就不会有噩梦,长大后也亲近爱了。
我们确信一本好的书,一个童话,如果在童年的眼前搁放了,那么很可能就把一生的美好方向决定了。
把一本好书放到一个孩子手里,这是一件隆重的事。
我们都倡导天性,率真的阅读与成长。
一个从小就阅读童话,长大后依然留恋童话的人,一定能把这个国家地图上的每条河,每条路,每座山,都维护得清洁,设计得优美,生活也就在童话里。
童话牵着日子的手,生命就很像童话了。
童话,也像是一个太阳,让整个人类都有了长大和生活的光亮。
不阅读,精神里没有文学和童话,是一件羞死的事。
属于童年的文学和书籍,是和童年的教科书一样,都应该被搁放在童年肩膀的书包里的。
等到长大了,看见他们那么空洞和无聊,没有优雅没有趣味,很邋遢的语言和心思,那时我们遗憾和后悔就没有意思了。
儿童文学的阅读,很像是走进了那个兔子洞的爱丽丝,进去前和出来后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
生命挨近童话,世界就挨近童话。
一个没有童话讲座的城市难道是文雅和有诗意的吗
童年读什么,长大以后就拥有什么。
图画书带给孩子什么,就能给成人什么,甚至能给你更多。
图画书是有爱的书,有丰富的爱的书。
小的时候不必刻意地向孩子描绘现实世界的灰暗之处,让他带着美好上路吧!
人不可能没有忧郁的时候,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忧郁,那就给他看图画书吧!
一个安静阅读的下午,属于孩子,更属于孩子的未来。
孩子能懂得他这个年龄应懂的东西,至于未来的东西,比如与童话想象不同的科学常识,他将来自然会懂。
图画书里有着未来中国的空气。
我们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非常重要,远远比让孩子学会跳几支舞、画几幅画、学几个英语单词重要得多。
我们不能认为一个阅读着的孩子就是合格的,关键在于他读的是什么。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形象思维发展最好的时期,彩色的图画带给孩子视觉、心灵上的感受与记忆是黑白的文字所不能替代的。如果孩子的早期阅读只停留在文字层面,或粗浅的阅读层面,将会影响他一生的阅读记忆。
个小时候读童话的人比读《论语》更为深刻,一个小时候读儿童文学的人比读鲁迅更为清晰,最好的阅读读物应在最适合的年龄去读。
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大多发生在路上,而路是儿童成长的途径。
从空中看下去,一切都是童话。
成年人应该把对儿童文学、童话荒唐的想法抛掉。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经典语录大全摘抄
金波 ,(19357 ) 全名王金波。北京人,祖籍河北冀县(现河北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金波先生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风中的树》、《带雨的花》、《我们去看海金波儿童十四行诗》等二十余本;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的奇遇》、《眼睛树》、《影子人》、《白城堡》、《追踪小绿人》等多部作品;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金波经典语录:
越是真诚的情感,越是纯朴的,越是诗的。诗表现的就是真情实感,诗也呼唤着真情实感。
儿童文学作家更是要这样,你本人是一个真善美的追求者,你的作品才可能不仅有思想的丰富内涵,而且写得感人,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孩子,才有可能做到以文化人。
读古诗,读现代诗,是亲近母语、培养对母语的感情的最好方式。汉语的优美,通过诗歌的语言、韵律和意境,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灵。我们不该忽略诗歌的这种特殊的教化功能。因此,儿童文学和语文教学两者要打通。
诗歌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气质。
诗是文学的灵魂。我们是一个有着三亿八千万少年儿童的国家,又是一个有着数千年诗教传统的文明古国。学会欣赏诗,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积累,而是对人内在的生命的熏陶和教育。它是一种人文教育,着眼于素质的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自我提升。
一本书,两扇门,里头藏着小小人。小小人,故事多,讲了一个又一个。又好看,又好听,多读好书变聪明。爸爸妈妈也来看,还请我当小先生。
我的母亲用一首首美妙的儿歌为我哺乳,为我做了印象最深的文学启蒙。有些一辈子都要恪守的大道理,也许就是儿童时代从一首儿歌中第一次感知的。
秋风起,天气变,一根针,一根线,急得俺娘一头汗。娘哎娘,这么忙我给我儿缝衣裳。娘受累,不要紧,等儿长大多孝顺。
诗人的天性就像种子,得遇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适当的水分才好发芽、成长。
睁开眼睛看自己,已进入了老年;闭上眼睛看自己,还是那个孩子。从孩子变老人,从老人回到童年为孩子们写作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不会有黄昏的伤感和灰色的心态。
房檐上的积雪化了,春姑娘摇响了雨铃。天空飞过雁阵,湖水睁开了亮眼睛。我听见蚯蚓载耕耘,我听见蒲公英在播种。蛋壳裂开了,小鸟呼唤着母亲。树枝上绽开新芽,远远近近一片绿蒙蒙,啄木鸟飞来飞去,在为每一棵大树叩诊。在热闹中,在宁静中,我听见春天已经来临。
我真诚地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袒露给大自然,我总是怀着这样的深情向大自然说:我的生命之源在你那里,我愿以整个身心拥抱你。
欣喜的心情充满了爱。在春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万物都与我的心灵相通,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彼此绝无猜忌和伤害。
大自然的春天,也赋予了我生命力,不但使我获得了蓬勃的精力,也使我获得了欣喜的心情。
我坚信花朵开放的时候,有声音。它们唱歌,演奏音乐,甚至呼欢呼、喊叫。蜜蜂能听见,蝴蝶能听见,那只七星瓢虫也能听见。为什么我却听不见我摘下的鲜花,已停止了开放。
这世界很大很大,有许多许多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太阳下。你不但要记得别人的给予,更要知道怎样回报大家。
我望着那一把狗尾草,只见它在老师的手里,扑棱棱,摇一摇,扑棱棱,跳一跳,一会儿,变成了一只小狗,送给我,我抿嘴笑了;一会儿,变成了一只小猫,送给我,我拍手跳了;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鸟,送给我,我举着它到处飞跑!
我要像领着小弟弟、小妹妹那样,领着这些花朵开始春天的旅行。 去给山岗披一件花的衣衫,去给小河镶两行彩色的花边,再给养蜂场周围的田野,铺上无边的鲜花的地毡。 在这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把生活打扮得更加美丽。
路的两旁白得像落满了雪,那里是玉兰花的世界;山上闪着明亮的火星,那是蒲公英开遍了山野。 吊钟花在微风里轻轻地摇,鸡冠花把头昂得很高,泉边有天鹅绒般的青苔,茑萝花攀上了树梢。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朵,大王莲能做小妹妹的摇篮;小小的花朵是珍珠梅,它穿着月光一样的衣衫。 在镜子般的池塘里,有绿的浮萍,粉的荷花;就是那放牧的小弟弟,也喜欢戴着花环玩耍。 好像一年四季的花朵,忽然在这一夜开放,又像天上的彩虹,纷扬着落在我们的土地上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你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搔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经典语录摘抄郁雨君,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神奇女生祝如愿》、《我比新娘还漂漂》和《我不想不想长大》等。曾荣获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二等奖。
郁雨君经典语录:
命运不会残酷到底的,它在夺走你一样东西的时候,会再给你其他的馈赠。
我爱12岁。它是童真。它是淡淡的忧愁。它是转瞬即逝的歌声。它是无迹可寻的梦。
自恋有点像生命里的甜品。没有它,生活不成问题;有了它,生活特别多姿多彩。
旅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待久,待久了就要失去走下去的力气,像被喂养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生存能力。
血缘之亲是息息相关的天生的痛,也是心心相印的奇妙的暖。
越长大越孤单,可是你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一天比一天丰富
十几岁的感情就是没有理由的喜欢,没有理由的开心,没有理由的哭泣。它很浅,一眼能见底。它很深,深到你想象不到,只有扎进去了才知道。
你看到了我的变化,这一切全赖Day Day Up。我开始觉得世界上不存在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痛苦最终会变成生命里强大的力量
我们曾经拥有的都还存在,谁都没有消失。只是人群来来往往,纸醉金迷的灯光霓虹混乱了我们的眼睛。
听从命运的安排,命运自然会给每个人最后的答案。
思念是一种甜美的气味,等待是一种深情的芬芳。
登山就是边走边爱,每走一步,就更爱生命,更爱以前生活中不经意的一切。
有谁知道苦涩的心能做出特别甜美的蛋糕,音乐与提拉米苏缠绵搅拌,蛋糕与漫长的等待发生光合作用。思念是一种甜美的气味,等待是一种深情的芬芳,解不开的魔法,无法清醒的梦境,没有终止的思念和爱
单纯的喜欢甜味就能体验甜味,单纯的相信爱就能找到爱。
时间忘记告诉我们幸福的方法,忘记告诉我们是否真正幸福。
如此甜蜜而阴霾的梦,缠绕了太多雾气。
有些事情,年少的我们终究会从迷茫到徘徊,接着由徘徊转为忧伤,最后的我们,只是平静地看着结痂的伤口,暗自神伤。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梦想的翅膀被折断,也不得不收回曾经的话问自己,你纯真的眼睛哪去了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开保护你的降落伞,也突然间明白未来的路不平坦,难道说,这改变是必然。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样的举动,都是为了卸掉身上的重重枷锁,找寻真正的自己,得到长久的心灵安宁。
明明知道是绝望但还是不肯放弃希望的人,就是傻瓜。我不做傻瓜,有时候放弃希望,也就是重新开始生活的开始。离开了爱,我和自己相依为命。
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商晓娜经典语录摘抄商晓娜,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曾任职小学教师,现为春风文艺出版社童书编辑。1998年起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沉默着尖叫》《魔法听诊器》《我把精灵带回家》《南瓜房子里的秘密》《曲奇灵在行动》、校园轻幻想小说拇指班长系列、我们班的博客系列、同桌秘密日记系列、绝佳拍档系列、捣蛋大王王小天系列等小说,成功塑造了捣蛋大王王小天、拇指班长孔西西、小精灵朱迪亚同桌冤家秦曼妮、黄不耻等诸多在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闪闪发光的人物形象,被广大小读者所接受、所喜。
商晓娜经典语录:
一本书孩子能读得下去,读得舒服,孩子有收获,对他有帮助,能让他产生阅读兴趣,并培养阅读的习惯,那就是一本好书。
现在的孩子要面对更多的物质诱惑和精神空虚,作为儿童作家,依然需要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个不会过时。
想像力对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有一定帮助,想象可以创新作文内容,想象也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心。
我始终坚持用童话的美感来取代一成不变的说教,也始终坚信孩子们拥有判断与鉴赏的能力,即使他们的年纪很小。童话,是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一种沟通方式。他们快乐了,我便幸福了。
作家不是天生的,作家也都是从当读者开始的,关键是要多阅读,多练笔。
我愿意跟别人分享,分享成长,分享故事,这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也会有收获,因为分享是互相的,我也会得到别人分享给我的内容。
写作灵感一部分源自于生活,一部分源自于想象。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
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能够立即从书中获得想要的答案,但是片刻的心灵慰籍已经值得感恩。
读着舒服就是好书。
好书就是好朋友。
1 关于写洛神赋的诗句
关于写洛神赋的诗句 1有哪些描写洛神的诗句
1、洛神赋(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2、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
3、摸鱼子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白朴 )
敞青红、水边窗外,登临元有佳趣。熏风荡漾昆明锦,一片藕花无数。才欲语。香暗度。红尘不到苍烟渚。多情鸥鹭。尽翠盖摇残,红衣落尽,相与伴风雨。横塘路。好在吴儿越女。扁舟几度来去。采菱歌断三湘远,寂寞岸花汀树。天已暮。更留看,飘然月下凌波步。风流自许。待载酒重来,淋漓墨,为写洛神
4、《洛神怨》作者:刘沧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云鬟高动水宫影,
珠翠乍摇沙露光。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
5、书情(杜牧)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着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2《洛神赋》中最经典的句子是那句
《洛神赋》全文如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形容洛神美丽容颜和行止的这几句: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其中“惊鸿”更是常被后代诗人引用而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这几句也堪称经典,把一个美女欲行还止,脉脉含情的神情动作写的让人神往!
3洛神赋时常考到的诗句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曹植写的的著浪漫主义名篇。原名《感甄赋》,曹植用: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形容洛神。另有相关歌舞剧、书画作品等。
背景: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授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十分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曹丕遂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在翻腾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四年后(公元234年),明帝曹叡继位八年后,为避母名讳,遂改为《洛神赋》。 由于此赋的影响,加上人们感动于曹植与甄氏的恋爱悲剧,故老相传,就把甄后认定成洛神了。
名句: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máo),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tuān)濑之玄芝。
4急求关于洛神赋的诗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5形容洛神的诗词有哪些
1、《洛神》
年代: 唐 作者: 唐彦谦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须相见向中途。
惊鸿瞥过游龙去,漫恼陈王一事无。
2、《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天边崧少远微茫,犹想霓旌驻水旁。
逸态瑰姿何处在,尚应遗恨寄君王。
3、《孙过庭摹洛神赋赞》
年代: 宋 作者: 岳珂
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
夫君草圣洞千古,笔下纵横敏风雨。
凌波杳杳去无所,半幅尚能追媚妩。
几年唐印阅振武,谁其别之视书谱。
4、《洛神怨》
年代: 唐 作者: 刘沧
子建东归恨思长,飘飖神女步池塘。
云鬟高动水宫影,珠翠乍摇沙露光。
心寄碧沉空婉恋,梦残春色自悠扬。
停车绮陌傍杨柳,片月青楼落未央。
5、《题洛神赋图诗》
年代: 宋 作者: 王铚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
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甫。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夸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妙画主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余意。
6《洛神赋》中最经典的句子是那句
《洛神赋》全文如下: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形容洛神美丽容颜和行止的这几句: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其中“惊鸿”更是常被后代诗人引用而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这几句也堪称经典,把一个美女欲行还止,脉脉含情的神情动作写的让人神往。
元好问写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描写的不是爱情,而是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
出处:金朝·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原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我于乙丑年去往并州赴试,路上碰到了捕雁人说:“今天抓到了一只雁,把它杀了。从网中脱逃的另一只没有飞离,一直在天空中(看到同伴被杀)悲鸣,最后竟从天上飞堕于地自杀。”我因此埋这只大雁,葬在汾水,垒起石头作为标志,取名为“雁丘”。和我同行的人大多为此赋诗,我也作了《雁丘词》。从前所作不谐音律,现在我修改定下了它。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注释:
《摸鱼儿》: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乙丑岁: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干地支纪年为乙丑年,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
赴试并州:《金史·选举志》载:金代选举之制,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试,凡四试。明昌元年罢免乡试。府试试期在秋八月。府试处所承安四年赠太原,共为十处。
识(zhì):标志。
雁丘:嘉庆《大清一统志》:雁丘在阳曲县西汾水旁。金元好问赴府试……累土为丘,作《雁丘词》。
无宫商:不协音律。
直教:竟使。许:随从。
双飞客:大雁双宿双飞,秋去春来,故云。
“就中”句:这雁群中更有痴迷于爱情的。
“君应”四句:万里长途,层云迷漫,千山暮景,处境凄凉,形影孤单为谁奔波呢?
“横汾”三句:这葬雁的汾水,当年汉武帝横渡时何等热闹,如今寂寞凄凉。
平楚:楚指丛木。远望树梢齐平,故称平楚。
“招魂”二句:我欲为死雁招魂又有何用,雁魂也在风雨中啼哭。
招魂楚些(suò):《楚辞·招魂》句尾皆有“些”字。
何嗟及:悲叹无济于事。山鬼:《楚辞·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
暗啼:一作“自啼”。
“天也”二句:不信殉情的雁子与普通莺燕一样都寂灭无闻变为黄土,它将声名远播,使天地忌妒。
骚人:诗人。
创作背景: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赏析1: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正如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死可以复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情至极处,具是何物,竟至于要生死相许?作者的诘问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词的开篇用问句,突如其来,先声夺人,犹如盘马弯弓,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二句写雁的感人生活情景。大雁秋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双宿双飞。作者称他们为“双飞客”,赋予它们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的相依为命、为下文的殉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欢乐趣,别离苦,是中更有痴儿女——是中:于此,在这里面。这几句是说大雁长期以来共同生活,既是团聚的快乐,也有离别的酸楚,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形成了难以割舍的一往深情。长期以来,这对“双飞客”早已心心相印,痴情热爱,矢志不渝。“痴儿女”三字包含着词人的哀婉与同情,也使人联想到人世间更有许多真心相爱的痴情男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君:指殉情的大雁。这四句是对大雁殉情前心理活动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作者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自己形孤影单,前路渺茫,失去一生的至爱,即使苟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于是痛下决心,“自投于地而死”。“万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暮雪”状前景之艰难。此四句用烘托的手法,揭示了大雁心理活动的轨迹,交待了殉情的深层原因。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这几句借助对历史盛迹的追忆与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了大雁殉情的不朽意义。“横汾路”指当年汉武帝巡幸处。“寂寞当年箫鼓”是倒装句,即当年箫鼓寂寞。楚:即从莽,平楚就是平林。这几句说的是,在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帝王游幸欢乐的地方,可是现在已经一片荒凉,平林漠漠,荒烟如织。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曾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武帝做《秋风辞》,其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可见当时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山鸣谷应,何等热闹。而今天却是四处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景象。古与今,盛与衰,喧嚣与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几句中,词人用当年武帝巡幸,炫赫一时,转瞬间烟消云散,反衬了真情的万古长存。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些,句末象声词。《楚辞·招魂》句尾均用“些”字,所以称“楚些”。这句意思是武帝已死,招魂无济于事。山鬼自啼风雨——《楚辞·九歌》中有《山鬼》篇,描写山中女神失恋的悲哀。这里说的是山鬼枉自悲啼,而死者已矣。以上两句借《楚辞》之典反衬了殉情大雁真情的永垂不朽。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大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所以这对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化为黄土。而是“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这几句从反面衬托,更加突出了大雁殉情的崇高,为下文寻访雁丘作好铺垫。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这是从正面对大雁的称赞。词人展开想象,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他和他的朋友们一样的“钟于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狂歌痛饮”生动地写出了人们的感动之深。全词结尾,寄寓了词人对殉情者的深切哀思,延伸了全词的历史跨度,使主题得以升华。
赏析2: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词作中大雁的惨死正象征着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礼赞,其中深深寄托了词人进步的爱情理想。词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衬雁丘之长存,正说明纯真爱情在词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也是词人朴素的民本思想的折光。词中写殉情之雁不会与莺儿、燕子一样化为黄土,正是强调其忠于爱情的精神不朽。词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写出了这种精神的永不磨灭,使读者不能不佩服他的惊人识见。这首作品中的崇情意识,与辽金文学率真尚情之传统一致,和词人年少之浪漫痴情有关,也与《董解元西厢记》和后来元杂剧肯定个人价值和欲望的精神相通。全词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围绕着开头的两句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
有大雁生前的欢乐,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前后照应,上下联,寓缠绵之情于豪宕之中,寄人生哲理于情语之外,清丽淳朴、温婉蕴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元好问的词作以雄浑博大见长。在这首词中词人以健笔写柔情,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情肠于一炉,确实是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清人刘熙载评元好问词时说“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矣”(《艺概·词曲概》)。这首《雁丘词》正是摧刚为柔,“疏快之中,自饶深婉”的范例。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