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爱情中最高级的浪漫

什么是爱情中最高级的浪漫,第1张

一、浪漫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二、浪漫和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1、关于浪漫主义的对话

老师:“啥叫浪漫主义?”

学生:“看到美女便有给她写诗的欲望,这就是浪漫主义。”

老师:“啥叫现实主义?”

学生:“看到美女便算计兜里还有多少钱、够不够请她吃喝玩乐,这就是现实主义。”

老师:“啥叫批判现实主义呢?”

学生:“看到美女就想确认她是不是整形美女,这就是批判现实主义。”

2、关于浪漫主义的定律

大一:理想主义;大二:浪漫主义;大三:现实主义;大四:批判现实主义。

3、关于浪漫婚姻的测试

“丈夫最后一次送你鲜花是什么时候?”

“你和丈夫一起洗皂沫澡是什么时候?”

“他最近给你写诗或情书了吗?”

婚姻……不是人们在一张卡片上写上“质量合格”的那种东西。但是,它能在诗和情书之外打碎地狱。

〔美〕玛丽·阿诺德,高金华译,何为浪漫婚姻?《美与时代》1995年第12期第41页。(编辑:黄伯盖)

洛神赋原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赏鉴

曹植在诗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洛神赋》全篇大致可分为六个段落,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这段类话本的“入话”。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余”非常爱慕洛神,她实在太好了,既识礼仪又善言辞,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恨人神之道殊”以下二句,是此赋的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余”对洛神的思念。

《洛神赋》最突出的特点有三

特点一,想象丰富。想象到:他从京城洛阳启程,东归封地鄄城。途中,在洛川之边,停车饮马,在阳林漫步之时,看到了洛神宓妃,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是水中的游龙,鲜美、华丽较秋菊、茂松有过之,姣如朝霞,纯洁如芙蓉,风华绝代。随后他对她产生爱慕之情,托水波以传意,寄玉佩以定情。然她的神圣高洁使他不敢造次。洛神终被他的真情所感动,与之相见,倾之以情。但终因人神殊途,结合无望,与之惜别。想象绚烂,浪漫凄婉之情淡而不化,令人感叹,愁帐丝丝。但这想象并不离奇,是有感于宋玉的《神女赋》、《高唐赋》两篇赋而作。

特点二,词藻华丽而不浮躁,清新之气四逸,令人神爽。讲究排偶,对仗,音律,语言整饬、凝炼、生动、优美。取材构思汉赋中无出其右。

特点三,传神的描写刻画,兼之与比喻、烘托共用,错综变化巧妙得宜,给人一种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使人感到就如在看一幅绝妙丹青,个中人物有血有肉,而不会使人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在对洛神的体型、五官、姿态等描写时,给人传递出洛神的沉鱼之貌、落雁之容。同时,又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高洁。在对洛神与之会面时的神态的描写刻画,使人感到斯人浮现于眼前,风姿绰约。而对于洛神与其分手时的描写“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来鸣鼓,女娲清歌。”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洛神的倩影和相遇相知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不忍离去。

产生苦闷之情原因有三

一是人神有别,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二是“洛神”是他的精神寄托,但她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中难以找到,失落无限。

三是以此赋托意,他不但与帝王之位无缘还屡受兄弟的逼害,无奈之余又感到悲哀和愤闷。

《洛神赋》的艺术价值

对《洛神赋》的思想、艺术成就前人都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到了南宋和元明时期,一些剧作家又将其搬上了舞台,汪道昆的《陈思王悲生洛水》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出。至于历代作家以此为题材,见咏于诗词歌赋者,则更是多得难以数计。可见曹植《洛神赋》的艺术魅力,是经久不衰的。

罗曼蒂克 [luó màn dì kè]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浪漫;具有强烈的个人感情、高度的个人爱慕之情或对心爱的人或爱情关系理想化的特色

百科释义

罗曼蒂克,英文romantic,又称为浪漫,辞典上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浪漫的,激情的,也就是罗曼蒂克)和romance(恋爱史、故事、浪漫)的词根都是Rome,就是罗马。Romance还有罗曼语系的意思。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它是由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其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早在十八世纪末,从威廉·布莱克(1757--1827)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诗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拜伦、雪莱的诗作为高潮,直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执政的时代,依然还可以从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的诗歌中,看到浪漫主义的余声。再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消极浪漫主义先于积极浪漫主义登上文艺舞台,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我理解的浪漫主义,是在很早的时候,很多的艺术人创作的时候的一种方法,他们一般都用一些现实的工具来描述一些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很多时候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理想世界,他们在现实的时候是没有办法所得到的,而且他们通过一种绘画让我们无尽的来想象他们所想描绘的是什么,有的时候是一种批判,有的时候是一种赞美,当然也有的时候只是一种现实的美好,所以我理解的浪漫主义一般就是一种想象,把它想象成我们所理想的样子的这样的一种方式。

  罗曼蒂克是一种感情形式。罗曼蒂克爱情的精髓在于;视被爱对象为宝贵知己而自己又难于占有,因而便采用如诗词、歌曲、武功、或者是任何可以想象出来的取悦方法,来获取对方的注目和爱情。人们之所有认为情人有巨大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方难于为自己占有。

  最初,罗曼蒂克爱情并不是施之与那些不能与其发生合法或者是非法性关系的妇女,而是针对那些因无法逾越的道德和传统习俗障碍无法与其结合的贵妇。因为这种障碍,爱生出了诗情画意,柏拉图式的感情,维持了爱情的美感。结果,人们狂热地表达爱恋,而又抑制了亲昵之欲。渐渐得,这种观念为许多人所接受,他们认为,纯洁高尚的欢乐只能存在与没有搀杂任何性因素的、专心致志的默契之中。一个男人如果深恋和尊敬一个女人,他将感到无法将她同性活动联系起来,他的爱请将会采取富有诗情画意和想象的形式,很自然的充满了象征主义的色彩。

  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时期,爱情虽然充满诗情画意,但是通常已经不再是柏拉图式的感情,人们普通持这种观点;女人最好是难于接近而并非不可能或者不可以接近。

  罗曼蒂克爱情在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高峰,优美的诗歌把爱情的热望与想象表达的完美无缺。爱情之树之所有会这么枝繁叶茂,是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罗曼蒂克爱情是生命必须奉献的最为人列的欢乐之泉。彼此倾心相爱、充满想象而又柔情似水的男女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对于这种价值漠然视之与任何人都是一大不幸。任何社会制度都应当容忍和允许这种欢乐,尽管它只是生活的内容之一,而非生活的主要!

  罗曼蒂克的爱情应该成为婚姻的动力。但是,使婚姻美满幸福的,并不是罗曼蒂克的爱情,而是一种比罗曼蒂克更加亲密、更深情、更现实的爱情。在罗曼蒂克的爱情中,双方都通过一层绚丽的云雾观察对方,因而得出的印象并不完全真实。一个女人要想在婚姻前后保持罗曼蒂克的爱情,就需要避免与丈夫亲密的行为,并象斯芬克斯的爱情,不袒露出内心深出的思想和感情,同时还得保持一定程度的身体隐秘。不过,这些行为无法使婚姻进入最完美的境地。而欲达到完美,就需要没有任何假象的情真意却的亲密关系!

Romance(浪漫)是从roman (罗马人)一词变化而来。Romance最初指罗马人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或一则传奇故事,内容大都是描写骑士为了爱人甘愿奉献一切。在这些风流传奇中,骑士的胸中饱含爱的激情,可以为了名誉或爱情而决斗。

浪漫是一种激情。无论是情侣之间的浪漫,诗人、画家、书法家等的浪漫,英雄的浪漫还是穷浪漫(琢磨抽象的理论),背后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激情。

在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里面,激情是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受到美国式爱情的影响,现代男女之间的爱情里面不可或缺的成分是激情,没有激情的爱情就退化为相伴之爱,更像是亲情。

诗人、画家、书法家等的浪漫包含了纵情,任意。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纵情挥洒、狂放不羁的诗句中,“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就饱含了创作的激情。浪漫主义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作品常常描绘激动人心的场面,如海难、战争、革命,我们从画作中能感受到强烈的情绪。

英雄的浪漫中包含了理想远大,不甘堕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何等的波澜壮阔,激情澎湃。

研究数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狂热人士,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也是胸怀激情的。他们对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

浪漫是一种激情,是人类在困难和灾难面前迸发出的巨大能量。这就意味着,浪漫主义作品展现的不一定是常规意义上的美。比如,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作品《梅杜萨之筏》中,画的是一场重大海难,木筏上堆积着尸体。这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太让人震惊了,在此之前,一提到浪漫,我联想到的是玫瑰、烛光、诗歌等等, 从来不曾想过把尸体和浪漫联系在一起。

本人对浪漫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浪漫是指男女之间的浪漫,如恋爱时送情人一朵玫瑰,这符合浪漫一词的起源。

第二阶段,认识到更多的浪漫类型。 浪漫的三种常见类型,第一种,英雄豪杰的浪漫,是指对现实世界感到不满,对未来充满期望和追求,理想远大,不甘堕落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第二种,诗人的浪漫,是指纵情、任意,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第三种,情侣的浪漫,是指情侣之间行为放荡,不拘小节。详见 《论浪漫一:何为浪漫》 。

第三阶段,思考浪漫背后的美。 各种浪漫有相通之处的,其中都蕴藏着美。英雄豪杰的浪漫,背后是一种崇高美,或者说壮美。诗人的浪漫,既有壮美,也有优美。情侣的浪漫,背后主要是优美。详见 《论浪漫二:浪漫背后的美》 。

第四阶段,提出实现浪漫的一种方式,穷浪漫和审美。 除了日常的风、花、雪、月等可以有趣,琢磨抽象的理论、也是一种趣味,是另一番的穷浪漫。欣赏(或者说审美)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于他自己所见到的一点真理都觉得有趣味,都用一股热忱去欣赏它。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了。详见 《艺术‖论浪漫三:穷浪漫和审美》 。

第五阶段,从浪漫主义绘画中,体会到浪漫背后的激情,即本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8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