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手!

语文!高手!,第1张

从里面挑吧:

毛泽东诗词全集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赠杨开慧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六言诗 致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临江仙 赠丁玲

一九三六年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 今日武将军

四言诗 祭黄帝陵

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中华民族之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 胃衍祀锦 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 光披遐荒 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 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 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 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 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 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 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 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 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 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 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 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 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 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

各党各界 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 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 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 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 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 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 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 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 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 皇天后土

尚飨

四言诗 妇女解放

---题<<中国妇女>>之出版

一九三九年六月一日

妇女解放 突起异军 两万之众 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 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 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 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 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 如早望云 此编之作 伫看风行

五律 挽戴安澜将军

一九四二年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城

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七律 有田有地吾为主

一九四五年

有田有地吾为主 无法无天是为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 延安无屎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 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满城血 无非一念救苍生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以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胜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柳亚子原诗

开天辟地君真健 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 无车弹铗怨冯宣

头颅早悔平生贱 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 分湖便是子陵滩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 因步其韵奉和

长夜难明赤县天 百年魔怪舞翩跹 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 万方乐奏有于阗 诗人兴会更无前

注:柳亚子原词

浣溪沙

十月三日之夕于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主席命填是阕,用纪大团结这盛况云尔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姊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哪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浣溪沙 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

颜斶齐王各命前 多年矛盾廓无边 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 正和前线捷音联 妙香山上战旗妍

注:柳亚子原词

浣溪沙

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演出和平鸽舞剧,欧阳倩予编剧,戴爱莲女士导演兼饰主角,四夕至五夕,连续在怀仁堂奏技,再成短调,欣赏赞美之不尽矣

白鸽连翩奋舞前 工农大众力无边 推翻原子更金圆

战贩集团仇美帝 和平堡垒拥苏联 天安门上万红妍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七律 和周世钊同志

一九五五年十月

春江浩荡暂徘徊 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 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 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 卅年仍到赫曦台

水调歌头 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蝶恋花 答李淑一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青杨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读6月3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 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 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千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 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譬摇 借问瘟神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七律 仿陆放翁诗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人类今闻上太空 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餮蚊日 公祭无忘告马翁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地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 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五律 三上北高峰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 欢迎有晚莺

七绝 莫干山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

翻身跃入七人房 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 风驰又已到钱塘

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

一九六一年二月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练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七律 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 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 芙蓉国里尽朝晖

七绝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 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 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 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郭沫若原诗:

人妖颠倒是非淆 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 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万剐唐僧肉 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 猪犹智慧胜愚曹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七律 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 几声凄历 几声抽泣

蚂蚁槐夸大树 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 飞鸣镝

多少事 从来急 天地转 光明迫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 全无敌

杂言诗 八连颂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连 天下传 为什么 意志坚 为人民 几十年

拒腐蚀 永不沾 因此叫 好八连 解放军 要学习

全军民 要自立 不怕压 不怕迫 不怕刀 不怕戟

不怕鬼 不怕魅 不怕帝 不怕贼 奇儿女 如松柏

上参天 傲霜雪 纪律好 如坚壁 军事好 如霹雳

政治好 称第一 思想好 能分析 分析好 大有益

益在哪 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 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贺新郎 读史

一九六四年春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是)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足乔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钹黄越 歌未竟 东方白

念奴娇 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参天万木 千百里 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 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 黄洋界上 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 古代曾云海缘

弹指三十八年 人间变了 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 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 天际悬明月 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 万怪烟消云落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看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 鸟儿问答

一九六五年秋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 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物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井岗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甄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五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宵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全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

赖以拄其间。

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横空出世,

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融,

江河横溢,

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

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

不要这高,

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妆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汉,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

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

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

观鱼胜过富春江。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

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赠杨开慧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

大队记公分打一数字是5。

“大队记公分”是一个成语,其中“大队记”意为大队长,而“公分”则是指公分制。因此,将大队长和公分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得到答案是5。

在公分制中,一个单位被分成了100等份,而我们常见的单位包括厘米、克、毫升等等。因此,如果我们将一个单位分成5份,那么就相当于将这个单位分成了20等份,即每一份为单位的1/20。这也就是说,将一个单位分成5份,实际上是采用了“每份005”的方式。因此,将大队长和公分制联系起来,答案就是5。

实际解答方式和对策:如果在考试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谜语或者成语问题,可以先分析各个部分的含义,然后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答案。

拓展说明:成语和谜语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同时也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多尝试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和谜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我们的智力水平。

上联:倦鸟慕层林,雄关漫道。

下联:闲云恋重岭,峭壁悬崖。

下联:清风恋叠障,明月当空。

下联:池鱼思故渊,自由自在。

扩展资料: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1 关于胜利的诗句含数字

关于胜利的诗句含数字 1 含有数字的诗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①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③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④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独立三朝识,轻生一剑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 有关胜利的诗句有哪些

1、《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示儿》宋代: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出塞》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陇西行》唐代: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3 形容胜利的诗句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沁园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wmj007整理---------------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从军行 杨炯的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唐·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杂曲歌辞·出自蓟北门行 唐·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曜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漠,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4 带有数字的诗句

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鸣翠柳竹外桃花三两枝以下是抄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支花。

十九月亮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鼓鸡三唱,怀抱二月一枕眠。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施得五六七点粉,妆成八九十分娇。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与对镜,心欲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白发三千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千呼万唤始出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烟花三月下扬州。 千里江陵一日还。

对影成三人。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劝君更尽一杯酒,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报得三春晖。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十年一觉扬州梦, 铜雀春深锁二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片孤城万仞山。

乾隆皇的《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元代无名氏的《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

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黄侃先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半双两》: 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

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风》 《咏柳》 《边词》 (唐)李峤 (唐)贺知章 (唐)张敬忠 解落三秋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 五原春色旧来迟, 能开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二月垂杨未挂丝。 过江千尺浪, 不知绿叶谁裁出, 即令河畔冰开日, 入竹万竿斜。

二月春风似剪刀。 正是长安花落时。

《筹边楼》 《书院二小松》 (唐)薛涛 (唐)李群玉 平林云鸟八窗秋, 一双幽色出凡尘, 壮压西川四十州。 数粒秋烟二尺鳞。

诸将莫贪羌族马, 从此静窗闻细韵, 最高层处见边头。 琴声长伴读书人。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5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8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二首》唐李商隐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3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2--------------- 1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唐杜牧 3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3---------------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唐孟郊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唐杜甫 ------------------4---------------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2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梅花》宋陆游 3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5--------------- 1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2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李白 3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唐曹邺 ------------------6--------------- 1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2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唐白居易 3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桂枝香》宋王安石 ------------------7--------------- 1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长恨歌》唐白居易 2 不似斋堂人静处,秋声常在七条弦。

——《听刘尊师弹琴》唐曹邺 3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洛阳女儿行》唐王维 ------------------8--------------- 1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八阵图》唐杜甫 2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3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瑶池》唐李商隐 ------------------9--------------- 1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2 可怜九。

5 含数字的诗句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 铸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 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 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 白 一丘一壑也风流 辛弃疾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魏子安 一片芒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 煜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 甫 一生依样画葫芦 陶 彀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吴伟业 一去紫台连朔,独留青冢向黄昏杜 甫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宋之问 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朱彝尊 一年好景群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 拭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若何!韩 愈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欧阳修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韦 庄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刘嗣绾 一身能擘两雕弧,虎骑行千里只似无王 维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 维 一事无成两鬓丝 佚 名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吴 藻 一枝秋艳露凝香,云雨巫山在断肠李 白 一波才动万波随 船子和尚 一面东风百万这,当年此处定三分袁 枚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 愈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 一个西湖一才子 赵 翼 一鸟不啼山更幽 王安石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 松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 白 一登一涉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杨万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王 建 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 一诗千改始心安,头未梳成不许看袁 枚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遗山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依有几人?李 煜 一语为重百金经 王安石)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罗贯中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 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龚自珍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 祜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 轼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已袁 枚 一骑红尘纪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 甫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 一掷赌乾坤 韩 愈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冯延已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 游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谭嗣同 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端木 一声啼鸟半江月,才到两山天欲明黄 始 一曲高歌一尊酒,移舟稳卧获芦边吴树木 一雨足瞑色,孤撑暮烟俞 樾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溥晓入池塘宋 禧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晴岭伴绿螳螂乐雷发 一带胡流多断岸,尽缘倒柳当桥行张至龙 一轮红日倚青山,只见湖光数里间宋伯仁 一天星点明归路,十里荷香送出城杨万里 一溪流水绕烟霞,路人青松第几家斯 植 一双百告花梢语,四顾无人忽下来杨万里 一眼平畴三十里,际天白水立青秧 杨万里 一驿复一驿,思亲头易白彭汝砺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 巩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 夔 二十四桥墩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 牧 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黄遵宪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韦 庄 十分秋色天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黄 庚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促庵 人生七十古来稀杜 甫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唐 寅 十年一觉扬州梦 杜 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 轼 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丘逢甲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徐 通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琵琶记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 飞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山中一夜雨,树抄百重泉王 维 三日人厨上,洗手作羹汤王 建。

6 含数字的诗句古诗

1、《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释义: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释义: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释义: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释义: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风》

唐代: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释义: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7 表示胜利的诗句

1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东方欲晓,bai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du郁葱葱。

2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zhi。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3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dao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专。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5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属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8 带数字一到十的诗句

带数字一到十的诗句: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出处:两汉卓文君的《怨郎诗》。

原诗文:

《怨郎诗》两汉:卓文君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译文:

自从我们分别,两个人的心思差别可真大啊。当时只说三四个月后就相见,谁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没有心情弹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书信。精致的连环玉断裂了,我在长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一百个心思在想你,有一千个挂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责怪你。

内心有万语千言说都说不完,可你不在身边我百无聊赖,徒劳地倚遍栏杆。在重阳节登高时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时月亮圆满我们却没有团圆。七月半的时候我持烛烧香问苍天,六月的三伏天那么热,人们都在摇扇子,可我的心却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开红似火,偏偏遇上一阵阵的冷雨浇打花朵。四月的枇杷还没有成熟,我就在对着镜子心烦意乱了。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凋落随水流婉转。二月的风筝断了线,飘零无依真可怜。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来我为郎。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相传,司马相如在事业上取得少许成就之后,就产生了纳妾之意,寄了一封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的信(《两地书》)送给妻子,卓文君倍感伤怀,便回以这封著名的《怨郎诗》。

相传,司马相如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帝王的侍从官)。不久便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卓文君。

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给相如。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怨郎诗

9 带数字的诗句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十个数字放一起牵强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8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0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含5和7的诗句较少其他的还是有不少的。百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千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十万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千亿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赏析:

是毛泽东主席名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词。

本首词前半阕说的是红军处境艰难,部队有一种悲壮的氛围;

后半阕词说的是虽然雄关漫道难以攻克,但我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终于克服,攻克后心境开阔,同时也感怀牺牲的烈士们洒下热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释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倒置语法,即:漫道雄关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同慢道,缓慢的道路。唐王昌龄《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宋陆游《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漫道贫是病,谁知懒是真。” 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从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即隐约含蓄指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做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原文如下:

《忆秦娥·娄山关》

作者:毛泽东   朝代:现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译文对照: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扩展资料

《忆秦娥•娄山关》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慷慨激昂、雄沉悲壮的词,作于娄山关激战之后。词再现了红军长征中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以及战争胜利后的景象,展现了毛泽东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豪迈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上阕写的是战斗场景,用“马蹄”、“喇叭”两个意象加以概括,显得十分凝练。下阕写红军行进之艰难,最后二句以景物收束全词,营造出一种苍茫博大的意境。

开头几句勾勒出一幅寒秋清晨图,营造出壮烈的抒情氛围。“西风烈”三字,为全词定下了悲慨的基调。紧接以“长空雁叫霜晨月”句,增添几分冷峻与苍凉。红军在这种环境下行进,马蹄声细碎而急促,喇叭声低沉悲咽,透露出激战的先兆。

换头处“雄关漫道真如铁”句,突出夺取娄山关的艰辛。到底有多艰辛,词人用“铁”这一物象作比,给人以坚硬、冰冷、沉重的感觉,这正是“艰辛”的具体化。

征途如此艰险,红军有没有气馁呢?“漫道”二字,给出了答案——他们昂首阔步一路向前,无所畏惧,完全不把这种艰险放在眼中。

最后,词在壮丽的景象中拉下帷幕。“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短句,色彩鲜明,比喻独特新奇,既逼真地描绘了黄昏的山景,又饱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

周年庆打一数字——答案:2。

普天同庆

pǔ tiān tóng qìng

解释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出处《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用来形容国家令人高兴的事。一般作谓语、宾语、分句。

辨形普;不能写作“晋”。

近义词额手称庆、拍手称快

反义词哀鸿遍野、怨声载道

例句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日子。

娄山关

雄关意思是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人们徒然说娄山关坚实如铁。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倒置语法,即:漫道雄关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同莫道,不要说,别说。唐王昌龄《送裴图南》诗: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宋陆游《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漫道贫是病,谁知懒是真。

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即为头越。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有从头再开始的意思。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即隐约含蓄指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做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景一体,既写出了过程的艰难,同时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词的上阕,西风、大雁、月等意境,在古典文学里其实都是属于很浪漫、唯美的意象,主席把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

闭口不说话打一0至9数字——答案:3。

三缄其口 

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释: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处: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举例造句: 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三缄其口。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拼音代码: sjqk

近义词:缄口不言、守口如瓶、默不做声

反义词: 口若悬河、夸夸其谈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英文: speak with caution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到周朝的首都去参观周王的祖庙,祖庙在当时是很神圣的地方,一般参观者必须保持沉默。孔子看到庙堂大殿右边的台阶前有一个铜人,铜人的嘴上封了三道封条,在背上还刻着字:“这是古时说话最小心谨慎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686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