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建造世界上首条夜光自行车道“梵高星夜”,其意义何在?

荷兰建造世界上首条夜光自行车道“梵高星夜”,其意义何在?,第1张

说起荷兰,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就是荷兰的风车,还有那里的郁金香,同时,当地还有许多关于贺兰的风景,以及和郁金香有关的产业,而且他们将郁金香的提取物提取出来,制成的精油销往全球各地,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世界首条夜光自行车道—梵高星夜。

许多情侣都喜欢在夜晚手牵手漫步。而漫步的最佳场地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梵高星夜。在这里漫步能让我们更好地培养感情。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夜光自行车道,横贯了荷兰整个北布拉班特省。全球著名的梵高先生也是在这里出生的。而这条荧光自行车跑道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梵高的《星夜》,在最终设计完成后,设计师将整条跑道设为一公里。而这个神秘的设计师就是丹—罗斯格德。而丹—罗斯格德作为著名的新派设计师,在荷兰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在设计这条道路后,也受到了荷兰群众的一致好评。

但是,这些道路为什么会发光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这条小道是有五万个会发光的“石头”组成的,而这些石头表面都涂有一种发光材料,他们能白天自足充电,晚上发光,这也是为什么说“梵高星夜”能发光了。

若是能和自己心爱之人一起到此来骑行,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将自融入于星空之中,又是多么的浪漫啊!这难道不是“梵高星夜”被设计出来的意义吗?只为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到此游玩,同时让人身处于浪漫之中,感受浪漫。

你好!

《星夜》(The Starry Night)作者:文森特·梵高。

1889年,布面油画,尺寸 73 cm × 92 cm。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MoMA)。

《星夜》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

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

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许多不了解梵高的朋友都会很好奇,《星夜》中画面左侧的黑色物体究竟是什么?答案是:一棵树,一棵丝柏树。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他的《星光灿烂的夜空》这幅画,画着一些入睡的小屋,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的星与闪光的橘**的月亮形成旋涡,天空变得活跃起来。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全画的色调呈蓝绿色,画家用充满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表现星云和树木;在他的笔下,星云和树木象一团正在炽热燃烧的火球,正在奋发向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希望对你有帮助。

梵高与当地人相处愉快,病情也似有好转,但就在1890年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枪自杀。29日黎明,梵高在提奥身边死去。当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

当时,梵高像往常一样,拿着油画写生工具从旅馆走出来,但是在他的手里握着一把骗别人用来赶走乌鸦的手枪。一位农夫刚好走过麦田小道,听到梵高嘴里嘟囔着:“没办法了,没办法了……”

梵高走进麦穗儿摇摆的麦田深处,将枪弹打入腹部,枪声在洒满夕阳的大片麦田上空回荡……

第二天早上,在提奥的看守中,画家梵高安静的离开了人世。

梵高死后,从他的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一封写给提奥的信。

“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五十法郎。想写的事情本来很多,可是我想没有用了、听说你的家人平安,我就放心了。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你过去在许多幅画上一直是与我交流的伙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但你不是我所知的那类商人,我想你依然站在人性的一边,既然如此,你还指望什么呢?”

1891年1月25日,提奥在梵高死后6个月也病逝了。

1914年,提奥的遗体被葬在奥维尔梵高墓之旁。在教堂四周的麦田里,可以看见梵高兄弟两人的坟墓,默默并排在大墙左侧。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墓碑,被加塞医生栽种的常春藤包围着。 恋爱原是一厢情愿

1869年秋天,16岁的梵·高经叔父介绍到一家美术行当小职员。他诚实可靠,聪颖勤奋,不久被晋升后派往伦敦。在伦敦,他对房东太太的女儿尤金妮亚一见钟情。外表丑陋,走路时佝偻着背,活像一个小老头的梵·高认为尤金妮亚是一位绝代佳人,为之神魂颠倒。

梵·高生性怪僻,不懂人情世故,不善与人交往。但是爱情的魔力往往是强大的,自从梵·高认识了尤金妮亚之后,就完全改变了他以往的个性。他卷入了爱的漩涡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乐趣,并成为一个偶尔还能有几分幽默,颇受人喜爱的人。涉世未深的梵·高公开承认了自己对尤金妮亚的爱慕之情。然而,梵·高不舍的追求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相反,尤金妮亚讨厌他发出的猛烈追求攻势。在梵·高向她求爱时,她坚决地拒绝了。

梵·高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更不能彻底了解女人内心的真正想法。事实上,尤金妮亚从未表示过对梵·高有任何的好感,只是他自己一直处于幻想中的恋爱状态,这段无疾而终的恋爱终于以失败告终。失恋后的梵·高仍然忘不了尤金妮亚,他经常去尤金妮亚的家里找她,并力图表达自己的真挚爱情,期待尤金妮亚能回心转意。

当梵·高再一次向尤金妮亚求爱时,尤金妮亚告诉他,自己早已在1879年就订了婚。这个沉重的打击几乎让梵·高绝望,但他还梦想将尤金妮亚从别人的怀抱中夺回来。梵·高努力寻找着机会,直到有一天,梵·高亲眼看到尤金妮亚紧紧依偎在一个瘦高个男人的怀里,两个人热烈地接吻。梵·高的一切梦想都幻灭了,他的心仿佛被人掏走了一样。随后,痛苦不堪的他离开了伦敦,去了巴黎。

触动社会禁忌爱上表姐

1881年,梵·高回家探亲,见到了在他家里做客的刚成为寡妇的凯表姐,凯表姐热情而大方,她的美丽几乎使梵高沉醉。凯是一个典型的荷兰女性,头发是深栗色的,蓝色的眼睛里闪动着迷人的光彩,丰满的嘴唇像含苞待放的花儿一样微微启开。

梵·高突然为尤金妮亚的拒绝而感到高兴,他觉得,自己过去的爱是那么的肤浅,尤金妮亚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梵·高深信不疑的一点是:和凯表姐相处,要比跟尤金妮亚待在一起有价值得多。凯使他重新认识了爱情,理解了爱的真谛。然而,在19世纪的荷兰,和表亲结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禁忌。而且,让梵·高伤心的是,和他的初恋尤金妮亚一样,凯对他几乎也没有任何兴趣。梵·高发现凯表姐总是回避爱情和婚姻的话题,从来不给他任何表白的机会。有一天,吃完午饭后,当梵·高与凯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休息时,梵·高终于忍不住向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但是,听到梵·高表白的凯很愤恨地离开。

尽管遭到凯表姐无情的拒绝让梵高伤心不已,但他仍然勇敢地决定去叔叔家找凯表姐。但叔叔见是梵·高,连

大门都不给他开。叔叔反复告诉他,凯不在家里。偏执的梵·高为了见到表姐,竟然拿来一盏煤油灯,将自己的手放在煤油灯的火苗上,对叔叔说,“我的手放在灯上多久,您就让我见她多久。”梵·高的叔叔见状,迅速将灯吹灭,并将他带到附近的一个酒吧,将他灌醉。然而,喝醉酒后的梵·高仍然没能见到表姐,只是得到了叔叔更强硬的回答:“你永远不可能和她在一起!”

巨大的悲伤充斥着梵·高的心,使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梵·高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受到如此残酷的爱情挫折的他没有奢求,只希望能独立地生活下去。

150法郎断送婚约

经历了两次爱情的挫折后,梵·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画画上。

有一次,在画素描时,梵·高认识了曾做过妓女的克里斯蒂娜。两个人你来我往,感觉很是投机。每次,克里斯蒂娜下班之后,就给梵·高当模特儿,有时还为他做菜、烧饭、洗衣服。这些举动让梵·高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萌生了结婚的念头。

不久以后,两个需要安慰的人就同居了。对梵·高而言,克里斯蒂娜有着令人崇敬的品质,和克里斯蒂娜在一起,使他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梵·高不希望只是把克里斯蒂娜当作自己的情妇,他要和克里斯蒂娜结婚,共同生活、彼此爱护。能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就算再辛苦梵·高也觉得快乐。克里斯蒂娜也想尽量做一个贤妻良母。

尽管外人对他们指指点点,但两个相爱的人义无反顾地决定:当梵高每月能赚到150法郎时就结婚。

然而,克里斯蒂娜在当妓女时把身体给弄垮了,她虚弱的身子需要大量的营养品。而对绘画近乎痴迷的梵高,把大量的钱花在了买颜料和雇模特上,这一切使得克里斯蒂娜心疼不已,两人的矛盾日渐加深。

最终,由于梵·高无法赚到150法郎的月薪,他与克里斯蒂娜彻底断绝了关系,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段感情。 梵高画作之所以色彩特别,只因他自带滤镜

一个色彩专家的偶然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梵高作品的看法。有传言说梵高是色盲,这个传言也一直被大家用来解释为什么这位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会如此大胆。

一位日本大师在一次关于视觉缺陷的的演讲上说,他为了让自己对视觉缺陷有更好的理解,就站在一个被照亮的房间里观赏梵高的画,他发现这幅艺术品转化为另一幅更好的艺术品了。他在看梵高的画都会透过专门给色盲用的眼镜,他也会跟别人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别人也用用自己的这副眼镜,看他们是否同意其实梵高的作品在视力有缺陷的人眼里是更好的。 在视觉有缺陷的人的眼里,梵高作品中不协调的颜色、变形的线条都不见了,每一幅画中的线条都是如此精致,每一个阴影都恰到好处。

代表作65年后再“合璧”

据英国媒体10月28日报道,梵高《向日葵》系列作品中的两幅画作将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举行合璧展。这是时隔65年,《向日葵》系列作品再次面向英国公众展出。

《向日葵》系列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梵高共创作了11幅有关向日葵的画作,如今作品分布在荷、英、美、日、德等国。本次合璧展将展出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的馆藏。梵高博物馆向英国出借的这幅《向日葵》创作于1888年,是该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伦敦国家美术馆馆藏画作由博物馆1924年直接从梵高家人手中购得,是系列作品中的第四幅,描绘了向日葵花瓣逐渐凋零、色彩逐渐褪去的形态。专家评估,这两幅画作的拍卖价格均在1亿英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向日葵》绘制过程和所用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将同两幅画作一起展出。

据悉,《向日葵》一直是伦敦国家美术馆最受欢迎的馆藏之一。过去10年内,美术馆售出了上百万张以《向日葵》为主题的海报和明信片。

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2015年10月22日,梵高逝世125周年之际,梵高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数百幅艺术作品通过现代感映技术与中国观众见面。中国当代熔铜艺术家朱炳仁以熔铜艺术再铸梵高经典,表现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两位艺术家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

经过几个时期的变化,他的画充满了早熟的忧郁,这与表现主义的主题相似。后来的画风是拼贴实现的立体派。总的来说,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线条的运用,是他最大的特点。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和线条的运用。他是一位立体派画家。立体派画家受塞尚“用圆柱体、球体和圆锥体来处理自然”思想的启发,试图在绘画中创造结构美。

毕加索一生致力于绘画创新,利用现代西方哲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创造出具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他极端的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独特的力量。毕加索是一个艺术手法不断变化的求索者,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重新选入了自己的风格。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和线条的运用。立体派。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了一个又一个躁动不安的探索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根本不是统一的、连续的、稳定的。他没有固定的想法,花样繁多,热情或狂躁,可亲或可恨,真诚或矫情,变幻莫测,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毕加索在画画的时候,意外地与一座雕塑和一个家庭产生了共鸣,很快就被爱的甜蜜之锁包围了。

在创作时,我们用欢快、明亮、欢快、明亮、粉红色的色彩情绪来大面积表达。这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通常,灵活的、定义明确的具有空间造型感的平面造型技术被用来随意组织身体的结构。他在艺术过程中无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回到现实主义。从具体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宇宙中的一切束缚和一切神圣的观点,只有绝对的自由才适合他。艺术作品是由伟大的人物创作的。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词。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创造的绘画风格和流派的参考,立体主义这个名称成为一种惯例。立体主义是在国内外西方现代艺术中影响很大的一个运动和绘画流派。他的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直接相关。

       在没有规则,不计评分的花样滑冰表演赛中,没有评分压力,没有其他包袱,各位顶尖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带来了自己的出色表演。

       来自加拿大的冰舞组合吉勒斯和波里尔在表演音乐《Vincent》的背景下,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绝美的表演。现场原本清澈的冰面也投射出梵高的名画《星月夜》,在梵高名画的背景下,两位运动员翩翩起舞,大概梵高的星空遇上花样滑冰,那是艺术与艺术之间的碰撞, 那是艺术同根同源的相接,那是不同艺术之间的相融。

       绘画和花样滑冰似乎没有什么共通点,不过艺术是没有界线的,艺术可以交流的。吉勒斯和波里尔的优秀表演,在他们伸展的纤长手臂中,在他们每一次轻盈的跳跃中,在他们每一次携手共舞时,对美丽的追求,融入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中,也交汇在投射下的《星月夜》中,于梵高名画有机结合。

       在这一片投射在冰面上的名画《星月夜》上,在花样滑冰运动员脚下的冰刀上,艺术与艺术相接相连,绘画与花滑的相接是在于美的追求,是在于人类对美丽的探索,是运动员在自己极限的挑战,也是画家对美好的追求。这一片色彩纷呈的冰面上,两位花滑运动员翩翩起舞,配合默契。

       这是一种激情四射的碰撞,这是艺术之间的共同语言,这是人类对美丽的追求。在表演音乐《Vincent》的背景中,花样滑冰与绘画在一起,两种艺术结合在一起,两位优秀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展示了他们对花样滑冰的理解,这是艺术的体现。

梵高的普罗旺斯农舍是他的晚期作品。

普罗旺斯农舍即《普罗旺斯阿尔的农屋》,布面油画,作于1888年,规格:461 x 609 厘米, 加框:749 x 889 x 108 厘米。为 Ailsa Mellon Bruce藏品,现存于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

1888年二月,梵高来到了普罗旺斯。普罗旺斯的浪漫气息、风景迷人的罗纳河与地中海岸、温暖的 气候和明亮的阳光再一次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在这个时期,他的创作题材从巴黎时期的静物转向了普罗旺斯热情善良的人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创作了多幅《向日 葵》,以及《繁花盛开的果园》、《沙滩上的小船》、《朗卢桥》、《圣玛丽的农舍》、《罗纳河畔的星夜》、《阿尔的女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梵高在这个时期 的作品体现出一种靓丽、宁静、柔美与平和,也是他一生中最充满喜悦的时期。这幅《普罗旺斯阿尔的农屋》描绘的正是这种地中海灿烂阳光下宁静的普罗旺斯农庄 景色。一条乡村道路从画面的右下角把观众的目光引向了午后的普罗旺斯农庄的大门,延绵的矮墙一直延伸到了绿茵掩隐下的**农屋,画面左侧是正在劳作的农 夫,背景中蓝色的天空飘浮的薄云带着玫瑰的粉色。强烈的阳光似乎被天空中的薄云遮掩了,散射的阳光没有在地面留下影子,使画面更加柔和与宁静。向前方延伸 的矮墙下长着不知名的植物,伸展的绿叶衬托出的红色花朵使宁静的画面增加了几分生动。仔细看时,可以发现,那些花朵是用画笔直接将油彩点在画布上,从下层 透出的色彩和在提笔时形成的堆积巧妙地构成了花瓣的纹理,更使花朵具有立体感。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中文又称”凡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新印象派,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他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后二年创作的,期间梵高深陷于精神疾病中,其最后在他37岁那年将他导向自杀一途。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作品,《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最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梵高的作品目前主要收纳在法国的奥赛美术馆,以及苏黎世的kunshaus美术馆。

个人认为梵高的作品这么有价值是因为艺术的价值。不过对于艺术家梵高来说,他只考虑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艺术。

艺术价值是不变的,变的是价格,影响价格的是时代需要、观者观感和买家的投资判断。对于时代,梵高是超前的,他虽然属于广义的后印象派,实质上他的风格还启示了以后的象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漩涡主义、形而上绘画等等,相对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甚至印象派本身,梵高是豪放的、粗野的、激进的。再加上梵高并非一个长袖善舞的、社交的艺术家,所以在他那个时代,即使有画商弟弟提奥的努力帮助,梵高也没有出名赚到钱。

梵高的画是乘上启下,他学习了油画的古典技法,吸收了印象派的色彩运用,而在线条上,则是学习了日本的浮世绘。所以,他的画从东西方的审美出发都可以欣赏接受。而且,他的画与西方古典画派,印象派都不同,独树一帜。而在他之后,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在脱离古典审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但梵高死后,一来他的风格渐渐成为主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生平被传奇化,《渴望生活》这本经典的梵高传记,成为一个时代的畅销书,它被改编成各种影视作品,人们对梵高的怀才不遇、疯狂和绝望、窘迫的生活和可怜的爱情友情等等都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人们觉得亏欠了一个天才,觉得艺术家被委屈和伤害得太过分了,于是他们用拍卖价格来进行一种庸俗的“补偿”,并且发誓再也不能错过一个艺术天才了——所以说梵高的“牺牲”造就了日后几代艺术家的幸运,他们的名利双收,是基于上述那种观者心态。

同时,精明的投资者意识到这是一个现象级的投资机会,梵高的画仿佛附着了他的灵魂,随着时光流逝,必然会升值再升值。

梵高是死于误杀的,流传已久的版本是死于自杀。

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奥维尔小城附近中了枪,当时他带着绘画工具出去画画的某个时间,在晚餐过后他回到暂住的拉乌客栈,通知了随行医生加歇来治疗,加歇医生随后发电报通知弟弟提奥从巴黎前来,这中间的时间弟弟曾发誓一定会救他,但是他放弃了活下去的念头,告诉弟弟说就让他这样子死去吧。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 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同年与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扩展资料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作品中。

到多伦特和海牙时期,梵高的作品中开始频繁出现哭泣的女人、足两姗的老树以及城市救济院中的老人孤儿、驾车的老马、劳作的农夫等等。

文森特一生中有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而他的水彩画十分出众和油画不分上下 。

他个人独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4幅覆盖在以前的练习画上,7幅在习作的背面,7幅在纸板上画的。

参考资料:

北京文艺网-至爱梵高,但他其实死于一次恶作剧式的误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2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